数据表格分析题-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分类汇编(上海)_第1页
数据表格分析题-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分类汇编(上海)_第2页
数据表格分析题-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分类汇编(上海)_第3页
数据表格分析题-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分类汇编(上海)_第4页
数据表格分析题-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分类汇编(上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上海市各区九年级物理二模题分类汇编

专题07数据表格分析题

1.(2021宝山二模)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利用如图10所示装置,小明和小红分别探究甲、乙、丙、丁四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

液体质量液体初温液体末温加热时间

液体名称吸收的热量

(克)(℃)(℃)(分钟)

甲520304多

小明

乙520302少

a:

液体质量液体初温液体末温加热时间

液体名称吸收的热量

(克)(℃)(℃)(分钟)

丙510202相同

小红

T510252相同

①为了便于开展实验探究,在使用相同热源时,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进行了转

换,通过测量(6)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

②分析表一中数据,可知小明同学采用(7)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选填

“方案一”或“方案二”)。

③分析表二中数据,可知丙、丁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⑻.

④若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均可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则选用液体(9)作为冷

却剂效果最佳(选填“甲”、“乙”、“丙”或"丁”).

2.(2021崇明二模)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图12实验操作,

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

探究结果。

(a)(b)(d)(e)

图12

①探究的因素是: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选用的图是:⑴(填图中序

号):探究的结果是: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②探究的因素是:(2);选用的图是:(a)、(d)、(e);探究的结果是:

(3Jo

③上述所设计的方案,采用的科学方法是(4)法。

3.(2021奉贤二模)某小组同学发现在拍集体照时摄影师会通过拉伸镜头的办法改变物距和

像距从而使照片更大些。于是该小组同学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和刻度尺探究

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和物距及像距之间的关系。已知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厘米和15厘米,

发光体高均为5厘米。实验并记录测得的物距u、像距「和所成像的像高工像,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焦距10厘米表二:焦距15厘米

实验UVL像u和〃的实验UVL像u和〃

序号(厘米)(厘米)(厘米)比值序号(厘米)(厘米)(厘米)的比值

112.060.025.05.0820.060.015.03.0

215.030.010.02.0925.037.57.51.5

318.022.56.31.31027.033.86.51.3

420.020.05.01.01130.030.05.01.0

530.015.02.50.51235.026.33.90.8

635.014.02.00.41340.024.03.00.6

740.013.31.60.31445.022.52.50.5

①分析比较表中八济口金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8与9与10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距

像距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距等于像距

时,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

(c)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与6与7或12与13与14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物距

大于像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且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7)«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心u和Z像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凸

透镜成实像时,像高随(8)的增大而减小。

③该小组同学为了进一步得到以与八u的关系,计算了环口"的比值,并将计算结果填在

表一和表二的最后一列。分析为与入u的比值关系,可得到的结论是:当凸透镜成实像时,

L像与r和U的比值成(9)。

4.(2021虹口二模)小明学习凸透镜的相关知识后,知道了远视眼镜镜片是凸透镜。他发

现左右两个镜片的度数不同,那么远视眼镜镜片的度数与其焦距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小

明通过实验研究同一物体经度数不同的镜片所成的实像,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镜片度数序号物距(厘米)像距(厘米)成像大小

160120放大

250度28080等大

310067缩小

480133放大

200度5100100等大

615075缩小

100度7⑺⑻等大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4或3与5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3)o

②小明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验序号2、5的数据,得出250度镜片的焦距是(学

厘米、200度镜片的焦距是(片厘米,据此他得到镜片度数和焦距的数量关系

为(6).

③请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5.(2021黄埔二模)为了研究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

量△尸木的变化情况,某小组同学使两个体积相同、底面积分别为S“,和(S“>SQ的实

心金属圆柱体分别在同一柱形容器的水中缓慢下降,如图10所示。他们设法测得水面到柱

体下表面的距离h并计算相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A尸水,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

表二中。(容器内的水均未溢出)

表一圆柱体甲表二圆柱体乙

UU实验序号力/米&F*住实验序号加米△尸M牛

1060

20.043.270.042.8

图10

30.108.080.085.6

40.1411.290.107.0

50.1812.8100.14(9)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4或7-9中A尸本与h的倍数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同一

圆柱体在浸入同一柱形容器水的过程中,(6)°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不同圆柱体浸入同一柱

形容器的水中,人相同,S越大,A/:越大。

③实验序号5中△尸木与/7的数据并不符合上述结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8)»

⑷实验序号10中的数据为(9),理由是:(10)

6.(2021静安二模)某小组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将测得的物距〃、像距八

计算的”八成像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物距U像距Vu+v像与物大像的

序号(厘米)(厘米)(厘米)小比较虚实

①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及相关

160.012.072.0缩小实像

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50.012.562.5缩小实像

340.013.353.3缩小实像

O

430.015.045.0缩小实像

518.022.540.5放大实像

616.026.742.7放大实像

(a)根据实验序号1〜4的数714.035.049.0放大实像

812.060.072.0放大实像

据,分析比较物距〃和像

距y的大小关系与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是:。

(b)根据实验序号(2)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与成像

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u<v.

②根据实验序号1〜8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r随物距u变化的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

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3)。

③根据实验序号1〜8的数据,分析比较『依随物距u变化的情况,推测凸透镜成实像

时,u―存在(4)(选填“最小值”或“最大值”),且当物距u在范

围内可以找到这个极值。

7.(2021闵行二模)某物理兴趣小组研究物块从斜面由静止下滑至底端过程中势能变化量

A与与动能变化量A&的大小关系。他们选取了倾角、长度相同但材料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

已知玻璃表面最光滑,木板表面其次,石板表面较为粗糙。他们将物块放在斜面A位置由静

止下滑,如图14所示,用传感器测出物块在A、B、C、D、E五个位置时的势能与、动能瓦

大小,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物块势能动能瓦/焦动能区/焦动能瓦/焦

位置与/焦(玻璃表面)(木板表面)(石板表面)

A1.000.000.00(3)

B0.750.170.150.12

C0.500.340.300.24

I)0.250.510.450.36

E0.000.680.600.48

①请填写表格中空缺的数据上2_;

②请分析物块的势能、动能的大小变化情况(4)。

③分析表中数据及相关条件,物块从同一斜面由静止下滑至底端

过程中△区与A6的大小关系是(5);请在相关结论的基础上对A

耳与A£的大小关系进行合理推理:_

(6)«图14

8.(2021徐汇二模)小徐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他选取焦距为10厘米的

凸透镜,一个高度〃为3.00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进行实验。正确安装和调节

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像距人像高小像记录在下表中,为了进一步研究

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他与物距仄像距r之间的关系,还进行了适当的运算,将相关

数据记录在下表最后一例。

物距U像距/像高h像像距和物距比值k

实验序号

(厘米)(厘米)(厘米)(.k^v/u)

160.012.00.600.20

250.012.50.750.25

330.015.01.500.50

418.022.53.371.25

516.026.75.001.67

614.035.0⑶2.50

①根据实验序号1〜5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队像高力像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

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同一发光体,⑴。

②根据实验序号1〜5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力像与像距和物距比值k的变化情况,可得出

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同一发光体(2)o

③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实验序号6中:像高7?"为⑶厘米。

④小徐在完成上述实验后,认为还可以通过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进行拓展探究。

示例:可以用黑色纸片遮挡部分凸透镜,探究遮挡物的形状及大小对凸透镜成像的影响。

请仿照示例写出其他拓展探究方案(一个方案即可)。(1)o

9.(2021杨浦二模)小杨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他选取焦距为15厘米、

10厘米的两个凸透镜,高度〃为3.00厘米的发光体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和

表途中。(焦距15厘米,物高〃=3.00厘米)表二(焦距10厘米,物高〃=3.0()厘米)

实验物距〃像距v像高力像与物体的实验物距〃像距-像高h像与物体的

序号(厘米)(厘米)(厘米)距离/(厘米)序号(座米)(厘米)(厘米)距离/(厘米)

120.060.09.0080.06(3)60.015.00⑷

222.545.06.0067.5714.035.07.5049.0

330.030.03.0060.0818.022.5(5)40.5

440.024.01.8064.0935.014.01.2049.0

545.022.51.5067.51060.012.00.6072.0

①根据实验序号1、2、3、4、5或7、9、10数据中物距〃、像距队像高人的变化情况,

可得出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O)。

②根据实验序号2与5或7与9的数据,发现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当⑵,像与物

体的距离/相同。

③进一步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请你推断实验序号6中的物距u为(3)厘米,像与物体

的距离1为(4)厘米。

④进一步分析表格中的像距人物距〃、像高力、物高〃的关系,可推断实验序号8中的

像高为(5)厘米。

10.(2021长宁二模)为了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块露出液面的体积心与物块体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