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程_第1页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程_第2页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程_第3页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程_第4页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I 1 2 4 5 6 65.2表面与浅层裂缝的修补 65.3深层与贯穿裂缝的修补 75.4质量检查 86混凝土渗漏处理 6.2裂缝与层间缝渗漏处理 6.3结构缝渗漏处理 6.4集中渗漏处理 6.5散渗处理 6.6质量检查 7.1一般规定 7.2冻融剥蚀的修补 7.3磨损和空蚀的修补 7.5质量检查 8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 8.1一般规定 DL/T5315—2014 289混凝土结构水下修补加固 附录A常用修补材料 附录B涂层黏结强度现场检测方法 附录C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Foreword I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 23BasicRequirement 44Materials 55RepairforConcreteCrack 65.1GeneralRules 65.2RepairofSuperficialCracks 65.3RepairofDeepandPenetratedCracks 75.4QualityInspection 86MeasureofLeakage 6.1GeneralRules 6.2TreatmentofLeakageThoughCracksandJoints 6.3TreatmentofLeakageThoughStructrualJoints 6.4TreatmentofConcentratedLeakage 6.5TreatmentofDistributedLeakage 6.6QualityInspection 7RepairforConcreteAbrasion 7.1GeneralRules 7.2RepairofSpallingCausedbyFreezing-Thawing 7.3RepairofAbrasionandCavitation 237.4RepairofSpallingCausedbyRebar-Corrosion 7.5QualityInspection 258ReinforcementforConcreteStructures 268.1GeneralRules V8.2TreatmentofInternalUncompactedConcrete 278.3TreatmentofLow-StrengthConcrete 8.4StructuralReinforcement 9RepairforConcreteStructuresUnderwater 9.1GeneralRules 299.2SpecificTechniquesforUnderwaterRepairandReinforcement 9.3TreatingMethodsforUnderwaterDefects 9.4UnderwaterQualityInspection AppendixACommonlyUsedMaterials AppendixBFieldTestMethodofCoatingAdhesionStrength 40AppendixCTheMainMethodofStructuralReinforcement 4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ListofQuoted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VI11.0.1为规范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修补加固的施工方法和要求,提高其运行的安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特制定本规程。1.0.3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修补加固应按照DL/T5251《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和评估技术规程》的要求对缺陷进行检测和评估后,进行修补加固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标准。1.0.4承担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设备的配备应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修补加固施工应满足DL/T5315—20142.0.2加固reinforcement2.0.3界面剂(胶)structuralinterfacialagent(adhesive)2.0.4裂缝灌浆材料groutforconcretecrack2.0.5聚合物水泥材料polymermodifiedcementitousmaterials2.0.6环氧树脂砂浆epoxyresinmortar2.0.7预缩砂浆preshrinkingmortar一种水灰比小,拌和后归堆放置30min~60min后方可使用2.0.8稳定与不稳定裂缝steadycrackan2.0.9纤维增强复合材fiber-reinforcedpolymer,compositeFRP2DL/T5315—20142.0.11植筋bondedrebars在修补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等基材之间采用带肋钢筋予以锚固3DL/T5315—20143.0.1水工混凝土结构修补加固方案应综合考虑缺陷形成机理、修补材料适应性与施工环境等方面因素确定,做到技术可行、质量可靠、经济合理、安全耐久。3.0.2水工混凝土结构修补加固的材料,应与被修复的基层混凝土及其他修补材料的性能相适应,并满足设计要求。3.0.3水工混凝土结构修补加固时,在修补材料与基层混凝土接触面上宜采用界面剂。3.0.4采用水泥基材料修补时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以上,采用聚合物材料修补时施工环境温度按照材料本身使用条件确定。3.0.5水工混凝土结构进行修补加固处理时不得影响原结构安全。3.0.6对于特别重要的结构修补加固部位,应布设仪器进行监测。监测仪器埋设安装应按DL/T5178《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3.0.7修补加固过程中应有完整的记录,修补加固实施后应进行3.0.8化学灌浆施工应按照DL/T5406《水工建筑物化学灌浆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4DL/T5315—20144.0.1修补加固所用材料应具备产品合格证,材料性能应满足设4.0.2水泥灌浆与化学灌浆材料应分别符合DL/T5148《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和DL/T5406的要求。4.0.3配制砂浆及混凝土的原材料应符合DL/T514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要求。4.0.4裂缝表面封闭采用的涂料和粘贴板材宜选用柔性材料。4.0.5裂缝修补的灌浆材料应根据裂缝的类型选择。稳定裂缝可选用水泥浆材、环氧类浆材和高强聚氨酯浆材等;不稳定裂缝可选用弹塑性聚氨酯浆材等。4.0.6补强加固的灌浆材料可选用环氧类浆材、水泥浆材、高强聚氨酯浆材和甲凝浆材等。4.0.7裂缝渗漏处理的灌浆材料宜选用亲水性好、可灌性和耐久性好、水中固化速度可调的水泥基类材料,或选用具有遇水膨胀4.0.8混凝土剥蚀修补材料应根据混凝土剥蚀的原因选择,选用的修补材料与基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线膨胀系数应相近,其性能不应低于修补部位基层混凝土现有指标。4.0.9当基层混凝土面为潮湿面时,应选用亲水性界面剂。4.0.11常用修补材料可根据附录A选用。5DL/T5315—20145混凝土裂缝修补5.1.1混凝土裂缝修补应符合下列原则:1应按成因与性状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2应根据裂缝性质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和修补时机。5.1.2混凝土裂缝修补可采用涂刷法、粘贴法、凿槽嵌填法和灌5.1.3混凝土裂缝修补应符合下列规定:1修补前应收集裂缝相关资料,对裂缝进行分类和评估。明确修补范围与规模、修补方法、工艺要求和质量合格标准等。2施工前应对裂缝处理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缺陷和杂质进行处理和清理,经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坚固、平整与干燥。3有外观要求的裂缝修补,应满足外观设计要求。5.2表面与浅层裂缝的修补5.2.1表面裂缝与浅层裂缝可选用涂刷法和粘贴法进行修补。5.2.2采用涂刷法修补裂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涂刷范围宜扩展至裂缝两侧各5cm~15cm区域内,并宜向裂缝两端各延伸10cm~30cm。2涂层基面应平整,采用界面剂时应采用与涂刷涂层配套的3涂刷涂层时,下一道和上一道涂刷方向应垂直。涂层的厚67向裂缝两端各延伸20cm~40cm。2粘贴范围基面应平整,并应采用与粘贴材料配套的界面4接头宜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长度应大于10cm。搭接处应5柔性片材周边与混凝土接触部位宜采用专用止水材料进1骑缝开凿U形槽,槽宽、深5cm~6cm,并向缝的两端各延长5cm~20cm。定执行。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可按照DL/T5406计算,并通过现孔应穿过缝面与缝面相交,且过缝深度应大于10cm;灌浆孔采用骑缝孔时,骑缝孔孔深距裂缝底宜小于40cm。7灌浆准备和特殊情况处理可按照DL/T5148的相关规定后,继续灌注20min,可结束灌浆。5.4.1涂层表面应平整、连续和均匀,无流挂、针孔、起泡和开5.4.2粘贴法修补后,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气泡,不得8强度检测方法见附录B。5.4.3采用凿槽嵌填法修补时,若嵌填材料为刚性材料,修补结料为柔性材料,可现场抽选一定比例的施工段,检查嵌填密实程5.4.4水泥灌浆和化学灌浆的质量检查应分别按照DL/T5148与DL/T5406的规定执行,并满足设计要求。9DL/T5315—20143当无法在迎水面处截堵或不能降低迎水面水位实施堵漏序号渗漏分类渗漏处理方法1裂缝与层间缝渗漏线渗漏涂刷法、粘贴防渗层法、凿槽嵌填法、灌浆法、引排止漏法等2结构缝渗漏3集中渗漏点渗漏直接堵漏法、导管堵漏法、灌浆法等4散渗漏面渗漏涂刷法、粘贴防渗层法、灌浆法等6.2.2凿槽嵌填法适用于在迎水面处对渗漏缝缝口进行嵌填处2对于渗漏逸出点临时封堵应骑缝开凿U形槽,清洗干净3对凿槽嵌填材料有防护要求的应涂抹防护材料,有外观试气压力不宜超过灌浆压力的30%。2清除缝内杂物及失效的止水材料等,然后嵌填柔性密封理,边缘打磨成三角形,边缘深度为2mm,边沿柔性涂料与混凝5—与混凝土搭接边(接边处打磨深度不小于2mm);6—胎基布5保证柔性防渗涂层宽度不小于25cm,结构缝中间部位涂层厚度不小于4mm。1)结构缝两侧不小于20cm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应清DL/T5315—20144)沿缝铺设宽为8cm~15cm的柔性防水板材或涂刷柔7)用柔性防水填料将结构缝对应部位的聚合物砂浆或6.3.3采用锚固法处理结构缝渗漏应在缝口表面处进行。施工应1)沿结构缝两侧凿宽15cm~20cm、深4cm~6cm的平DL/T5315—20141)将缝两侧各15cm~20cm范围内混凝土面打磨平整,2)在缝两侧的斜槽部位按设计规定的孔距和孔深等各钻一排垂直于混凝土面的锚栓孔,并埋设锚固3)打磨和清理混凝土基面并保持干燥,清理干净锚栓DL/T5315—20141凿槽可根据嵌填材料的工艺要求和设计规定的嵌堵方案3槽面干燥后涂刷胶粘剂,槽底设隔离棒(条),按要求嵌2在灌浆段的上、下端应骑缝钻设封闭孔。孔径宜为30mm~60mm,孔深不得钻穿原止水片,清洗后用胶凝材料封堵DL/T5315—2014大于0.01L/min时继续灌注20min,可结束灌浆。2孔深宜为渗漏点向下100cm~200cm,孔径应根据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止水片间距、孔深及钻孔垂直精度等综合因素6.3.8补灌沥青适用于沥青井止水结构的渗漏处理,施工应符合气压力宜为0.3MPa~0.4MPa,回气持续加热24h~36h;3电加热时应有2000A~3000A的电源;4井内沥青膏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20℃~150℃;力并进行有色水压水试验。试验压力宜为该水头压力的1.2倍~6.5.1涂刷法适用于大面积散渗处理,材料宜选用聚合物水泥基5当采用高分子材料涂层时,应按相应产品性能要求进行6.5.2粘贴法或锚固法适用于因混凝土防渗等级不足引起的大面2)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施工宜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模DL/T5315—2014离子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涂量宜为0.15kg/m²~4)防护面板应干燥、洁净,安装前在其内侧均匀喷洒或5)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临空底面和侧面可用L形钢筋6)迎水面的永久横缝应进行特殊处理,宜凿成V形缝1在每一独立的混凝土不密实区应布置不少于2个孔径大DL/T5315—2014序号渗漏分类处理方法检查方法1裂缝与层间缝渗漏线渗漏涂刷法表观检查厚度检查拉拔试验粘贴防渗层法表观检查拉拔试验凿槽嵌填法表观检查灌浆法、引排止漏法表观检查钻孔取芯,绘制钻孔柱状图检查孔压水试验2结构缝渗漏涂刷法表观检查厚度检查拉拔试验粘贴法表观检查拉拔试验凿槽嵌填法表观检查锚固法表观检查灌浆法钻孔取芯,绘制钻孔柱状图检查孔压水试验钻孔隔离法表观检查综合法按设计要求补灌沥青表观检查3集中渗漏点渗漏直接堵漏法、导管堵漏法、表观检查4散渗漏面渗漏涂刷法表观检查厚度检查拉拔试验粘贴法表观检查拉拔试验DL/T5315—2014序号渗漏分类处理方法检查方法4散渗漏面渗漏防渗面板法按照DL/T5150《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规定执行按照DL/T5363规定执行锚固法、灌浆法表观检查灌浆的质量检查分别按照DL/T5148与DL/T5406规定执行。DL/T5315—2014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水泥;粗骨料应选用粒径5mm~40mm的补厚度大于15cm时,应布设锚筋。确定,抗冻等级应不小于F200,修补材料与基层混凝土之间的黏应大于1cm。补,总厚度不宜大于3cm,施工时基面混凝土应干燥,若无法形7.3.1对于空蚀破坏的修复,应加强修补面的体型控制,严格控DL/T5315—2014冲磨等特性的材料,其抗拉强度应大于20MPa,涂层与混凝土之1混凝土磨损和空蚀深度小于3cm的部位,宜选用聚合物7.4.1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剥蚀的修补方法包括剥蚀混凝土修7.4.3在有氯离子侵蚀的环境中,水泥混凝土和砂浆必须掺用钢DL/T5315—20144位于水位变化区的涂层应具有在干湿交替环境下耐老化检测方法可按附录B规定执行。DL/T5315—20148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8.1.1加固方案应根据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要求、结构的缺陷情况及施工的可行性等制订。8.1.2根据加固方案进行加固设计,设计时应考虑合适的施工方法及合理的构造措施,按照结构上的实际作用情况,进行承载力、正常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验算。计算分析时应考虑加固结构实际的受力情况、加固部分应变滞后及加固部分与原结构协同工作的程8.1.3应保证新增构件和部件与原结构连接可靠,新增截面与原截面黏结牢固,形成整体共同受力。8.1.4混凝土建筑物补强加固可采用灌浆法、置换混凝土法、增大截面法、预应力法、粘贴钢板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法、植筋法等,各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可按表8.1.4的规定执行。序号处理方法1灌浆法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混凝土内部不密实、混凝土与基础脱空2置换混凝土法低强混凝土3增大截面法混凝土结构的板、梁及柱结构和一般建筑物的加固等4预应力法结构或构件因承载力、刚度及抗裂不足的补强加固,如闸墩、深层或贯穿裂缝、抗滑稳定不足的基础锚固等5粘贴钢板法钢筋混凝土受弯、大偏心受压和受拉构件的加固,如混凝土板、梁及柱;闸墩、隧洞衬砌等序号处理方法6粘贴纤维复合材法钢筋混凝土受弯、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和受拉构件的加固,如混凝土板、梁及柱;闸墩、隧洞衬砌等7植筋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锚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连接等8.2.2采用水泥浆材处理混凝土内部不密实时,除按照DL/T3灌浆前宜进行压水或试气试验。压水试验压力宜为0.2MPa~0.3MPa,试气试验压力宜为0.1MPa~0.2MPa。1.0、0.8和0.6三级灌注,也可采用0.6或0.5一级直接灌注。灌DL/T5315—2014~DL/T5315—20149混凝土结构水下修补加固9.1.4水下修补施工宜在水温5℃~25℃、风力小于6级、浪高DL/T5315—20146—混凝土面;7—裂缝;8—不锈钢锚固螺栓1填充材料为柔性材料时,要依据缝隙容量计算好填充量。2防渗面板法应处理好面板与基层混凝土间的结合,见图9.3.2。9.3.3填充法(见图9.3.3-1)、填充锚固法(见图9.3.3-2)等适DL/T5315—2014DL/T5315—2014分类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及混凝土干硬性预缩水泥砂浆嵌填混凝土裂缝或用作小面积混凝土剥蚀修补水泥防水砂浆混凝土结构表面防水处理补偿收缩水泥砂浆混凝土表面剥蚀薄层修补丙乳胶乳水泥砂浆混凝土裂缝嵌填、混凝土结构表面防水处理、混凝土薄层剥蚀修补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防护处理氯丁胶乳水泥砂浆环氧乳液水泥砂浆高强水泥石英砂浆含悬移质高速水流对混凝土磨损破坏的修补高强硅粉铸石混凝土(砂浆)磨损破坏的修补硅粉(钢纤维)抗冲磨混凝土磨损气蚀破坏的修补高强耐磨粉煤灰混凝土(砂磨损破坏的修补高强硅粉铁矿石骨料混凝土(砂浆)推移质冲磨破坏的修补钢板和钢轨间嵌填混凝土高抗冻性混凝土冻融破坏的修补加固喷射混凝土(砂浆)混凝土结构的修补、加固和防渗漏处理流态泵送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的修补加固预填骨料压浆混凝土DL/T5315—2014混凝土裂缝嵌填、混凝土薄层剥蚀修补和混凝土裂缝、蜂窝孔洞的灌浆补强加固和混凝土表面防渗、抗冲磨、防冻融、防腐续表A混凝土裂缝嵌填、混凝土薄层剥蚀修补和混凝土裂缝、蜂窝孔洞的灌浆补强加固和混凝土表面防渗、抗冲磨、防冻融、防腐分类聚合物砂浆及混凝土高弹性抗冲磨砂浆有推移质情况下泄洪建筑物混凝土表面抗冲磨防护、伸缩缝内部嵌填、裂缝表面开槽嵌填高韧性环氧砂浆泄洪建筑物混凝土表面抗冲磨防护改性环氧砂浆普通环氧砂浆低温环氧砂浆防护弹性环氧砂浆潮湿或水下环氧砂浆水下混凝土薄层剥蚀修补水下聚酯树脂砂浆沥青混凝土迎水面的散渗处理水下聚酯树脂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剥蚀修补水下环氧树脂混凝土灌浆材料水溶性聚氨酯浆材混凝土裂缝、孔洞的堵漏和补强改性聚氨酯浆材丙烯酰胺(丙凝)浆材混凝土蜂窝孔洞和裂缝的堵漏处理油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混凝土裂缝、孔洞的堵漏处理和补强水泥(超细水泥)浆材丙凝、水溶性聚氨酯等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混凝土裂缝的补强加固和防渗处理甲凝灌浆材料混凝土细微裂缝的补强和防渗处理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双组分喷涂聚脲混凝土表面防渗、防冻融、防腐及防碳化双组分涂刷聚脲裂缝及伸缩缝表面封闭单组分涂刷聚脲及防碳化,裂缝及伸缩缝表面封闭聚氨酯涂料混凝土表面防渗及防碳化,裂缝及伸缩缝表面止水续表A分类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涂料混凝土表面柔性防碳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涂料高韧性环氧树脂涂料泄洪建筑物混凝土表面防冲磨、混凝土迎水面防渗混凝土结构防腐防渗涂料混凝土表面柔性防渗、防腐及防碳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粉料水下混凝土表面刚性防渗硅烷防腐剂混凝土表面刚性防水、防腐、防碳化通用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混凝土表面刚性防渗、抗冲磨及防碳化环氧类防渗涂料单组分聚氨酯脲防水涂料混凝土表面柔性防渗、防碳化双组分聚氨酯脲防水涂料暴露型单组分防水涂料合成橡胶橡胶沥青其他柔性防护涂料嵌缝密封材料沥青类塑性填料止水材料伸缩缝、裂缝的嵌填密封止水(冷施工)橡胶类塑性填料止水材料硅酮密封胶聚氨酯嵌缝材料丁基密封腻子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材料自粘性橡胶密封带高弹性聚脲砂浆聚硫密封膏橡胶改性沥青嵌缝油膏混凝土构件接缝的防水嵌填聚氯乙烯防渗胶泥DL/T5315—2014续表A分类快速堵漏止水材料水泥快速堵漏剂快速封堵混凝土孔洞和裂缝的渗漏水玻璃或水泥水玻璃浆材地下混凝土结构或大体积混凝土连通蜂窝孔洞和裂缝(缝宽大于0.5mm)的漏水处理和补强防水片材三元乙丙橡胶片材伸缩缝、裂缝的防渗处理,迎水面的散渗处理三元乙丙复合柔性板氯丁橡胶片材橡塑止水带硫化橡胶卷材非硫化橡胶卷材聚氯乙烯卷材聚乙烯片材橡胶布其他材料单氟磷酸盐钢筋阻锈剂修补由氯离子侵蚀引发的钢筋锈蚀破坏烷氧基类钢筋阻锈剂氨基类钢筋阻锈剂水容性环氧界面处理剂提高新老混凝土的界面黏结强度乳胶类界面处理剂快速堵漏剂临时快速堵漏药卷式锚杆锚固剂快速锚固、新老混凝土间的锚固早强锚固剂环氧锚固剂DL/T5315—2014附录B涂层黏结强度现场检测方法钢标准块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且应采用45号钢制作。钢标B.0.5现场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见图B.0.5):1测试前应沿粘贴的钢标准块外沿四周用刀片垂直于混凝40DL/T5315—20143应以1500N/min匀速加载,记录破坏时的载荷值,并观3当破坏发生在钢标准块与涂层之间时,应判定为不正常附录C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1加固用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的硅酸盐水泥3钢筋应选用HRB335级热轧带肋钢筋或HPB235(Q235)1新增混凝土层的厚度,板应不小于40mm,梁、柱应不小于60mm,采用喷射混凝土施工应不小于50mm。于8mm,梁的受力钢筋直径应不小于12mm,柱的受力钢筋直径应不小于14mm,加锚式箍筋直径应不小于8mm,U形箍筋直径应与原箍筋直径一致,分布筋直径应不小于6mm。3新增受力钢筋与原受力钢筋的净间距应不小于20mm,并42的连接采用短筋焊接时,短筋的直径应不小于20mm,长度应不小当在截面受拉区一侧加固时,应设置U形箍筋,见图C.1.4(b)。U形箍筋应焊在原有箍筋上,单面焊接长度应为箍筋直径的10倍,双面焊接长度应为箍筋直径的5倍;当采用混凝土围套加固原钢筋连接短筋≥10d(单面焊)≥10d(单面焊)≥3d≥3d植箍筋用螺栓(螺帽拧紧后加点焊)d—箍筋直径DL/T5315—20142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应涂刷界面剂,一般采用水泥浆界面后插筋的方法进行,钻孔直径应比锚筋直径大15mm以上用先插筋后注浆的方法时,钻孔直径宜比锚筋直径大40mm,并要求。C.2.3粘贴钢板加固法可采用直接粘贴钢板或采用灌浆法黏结C.2.4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现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大于6%。对含水率超过限值的混凝土构件应进行人工干燥处理44DL/T5315—2014性能指标A级胶B级胶胶体性质黏结能力钢-钢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MPa)钢-钢不均匀扯离强度(kN/m)钢-钢黏结抗拉强度(MPa)与混凝土的正拉黏结强度(MPa)≥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45DL/T5315—2014C.3.3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C.3.5纤维复合材用的纤维应为连续纤维,应选用聚丙烯腈基(PAN基)12K或12K以下的小丝束纤维,不得使用大丝束纤维;或应选用高强度的S玻璃纤维或含碳量低于0.8%的E玻璃纤维,严禁使用A玻璃纤维或C玻璃纤维。C.3.6结构加固用纤维复合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满足46类别抗拉强度标准值受拉弹性模量伸长率弯曲强度仰贴条件下纤维复合材与混凝土正拉黏结强度单位面积质量层间剪切强度(MPa)S玻璃≥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条形板高强度I级高强度高强度I级高强度抗拉强度标准值(MPa)——仰贴条件下纤维复合材与混凝土正拉黏结强度(MPa)≥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单位面积质量(g/m²)——注:纤维复合材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应根据置信水平C=0.90、保证率0.95的要求确定。A级胶B级胶抗拉强度(MPa)受拉弹性模量(MPa)伸长率(%)抗弯强度(MPa)且不得呈脆性(碎裂状)破损抗压强度(MPa)与混凝土的正拉黏结强度(MPa)≥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注:1B级胶不得用于粘贴板材;钢-钢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MPa)与A级胶匹配:≥14与B级胶匹配:≥10与混凝土的正拉黏结强度(MPa)≥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DL/T5315—2014不挥发物含量(固含量,%)混合后初黏度注:表中的性能指标除标有强度标准值外,均为平均值。胶体抗拉强度(MPa)胶体抗弯强度(MPa)≥40,且不得呈脆性(破碎状)破坏与混凝土的正拉黏结强度(MPa)≥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C.3.13采用纤维复合材对结构进行加固施工时,应采取措施卸49径不小于20mm。C.3.19质量控制与检查表C.3.6-2与表C.3.9要求;3纤维片材与混凝土的黏结质量可采用敲击方法或其他有DL/T5315—2014效方法进行检查,粘贴纤维材料空鼓率不应大于5%。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C.4.4植筋用的钢筋应优先选用C.4.6植筋用的胶粘剂应采用改性环氧类或改性乙烯基酯类(包性能要求A级胶B级胶胶体性能劈裂抗拉强度(MPa)抗弯强度(MPa)抗压强度(MPa)黏结能力钢-钢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MPa)DL/T5315—2014性能要求黏结能力约束拉拔条件下带肋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C30长度为150mmC30长度为150mm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注:表中各项性能指标,除有强度标准值外,均为平均值。1受拉钢筋锚固:max{0.3ls;10d;100mm}。基材混凝土表面应大于15d,且应采用冰水浸渍的湿毛巾包裹植DL/T5315—2014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GB20826潜水员高压水射流作业安全规程GB26123空气潜水安全要求DL/T505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100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10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4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8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50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66溢洪道设计规范DL/T5169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78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363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389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406水工建筑物化学灌浆施工规范 5.2表面与浅层裂缝的修补 5.3深层与贯穿裂缝的修补 5.4质量检查 6.2裂缝与层间缝渗漏处理 6.3结构缝渗漏处理 6.4集中渗漏处理 6.5散渗处理 7混凝土剥蚀修补 7.1一般规定 7.2冻融剥蚀的修补 7.3磨损和空蚀的修补 7.4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剥蚀的修补 8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 8.1一般规定 8.2混凝土内部不密实的处理 8.3低强混凝土的处理 9混凝土结构水下修补加固 9.1一般规定 9.3水下缺陷的处理方法 1.0.2本规程的适用范围为各类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包括各种混凝土坝及土石坝的混凝土建筑物、水闸、隧洞与渡槽,以及输、泄水建筑物,过坝建筑物与发电厂房等水工混凝土在进行缺陷的修补加固处理前,为了明确缺陷的类型、危害程度,首先要按照DL/T5251—2010进行检测和安全评估,并根进行修补加固设计时,对危及结构安全的缺陷的加固处理应进行专门研究,加固后结构应能恢复其承载力和耐久性。为保证工所需数量和资质的潜水员、潜水监督和潜水医生,以及具有完好、齐备的潜水设备、水下施工机具,并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前,要进行广泛的室内外试验(包括必要的现场试验)和充分的论证。DL/T5315—2014模量等。此外,还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抗老化和环保要求等。3.0.3对混凝土建筑物表面进行薄层修补时,修补材料与基层混效改善修补层与基层混凝土的黏结效果,提高修补加固的质3.0.4修补加固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水泥基修补材料的施工5144—2001中低温施工控制,当施工时的环境温度高于25℃时,日平均温度一般不低于5℃,施工后材料固化期间的最低温度一DL/T5315—2014面考虑。可灌性好是考虑材料流动性好、易渗透,堵漏效果DL/T5315—2014择适宜的修补方法、修补材料和修补时机,以达到预期修补5.1.3裂缝的成因或性状资料是最基本的资料,有了这些资料才DL/T5315—2014项目类别应采取的方法必要时可采取的方法裂缝化学灌浆防渗堵漏检查孔压水试验钻孔取芯,绘制钻孔柱状图补强加固1.钻孔取芯,绘制钻孔柱状图。2.检查孔压水试验1.孔内电视录像。2.岩芯物理力学试验。3.声波测试1一迎水面;2—层间缝;3—混凝土坝体;4—灌浆孔设置排水减压孔是为了防止和消除灌浆处理后渗漏水对裂在裂缝下方布置穿过裂缝20cm的排水孔,排水孔距缝口距离为100cm,孔径56mm,排水孔间距200cm(见图2)。图2裂缝缝面排水减压孔示意图1—灌浆孔;2—裂缝;3—漏水点;4—排水DL/T5315—20146.2.4若裂缝或层间缝渗水量较大,如大于5L/min时,往往封缝止漏困难,这时先在缝的一侧或两侧钻斜孔与缝面相交,采取引排方式减小缝面漏水量,再对缝面进行灌浆充填,达到封堵止漏灌浆过程中,引排孔与缝面若串通出浆,该孔可兼做灌浆孔灌浆,若不出浆,当有排水减压要求时,可兼用排水减压孔。6.3结构缝渗漏处理6.3.2粘贴法处理结构缝渗漏常用高分子卷材,包括橡胶类(如三元乙丙板)和塑料类(如PVC卷材)等。6.3.3锚固法实际是在结构缝的表面进行锚固封堵。采用锚固法进行结构缝的局部修补时,关键要做好两端头与止水的搭接,以形成封闭的止水圈。6.3.4凿槽的形状和宽、深尺寸,根据选用的嵌填材料工艺要求和设计嵌堵方案确定。U形槽尺寸宜为60mm×40mm(宽×深),宽、深比一般大于1。对缝宽小,伸缩变形大的结构缝,为防止嵌填材料出现被挤出破坏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扩大槽宽。例如北方高寒地区昼夜温差大,结构缝白天开度小,夜间开度可达10mm甚至更大。T形槽应按设计规定尺寸凿槽。设置隔离棒或隔离条的目的是避免密封材料和凹槽底部混凝土黏结。隔离棒通常采用氯丁橡胶等材料制成,隔离条一般选用与混凝土不粘的材料。6.3.5水工建筑物蓄水后处于受压工作状态的结构缝,如混凝土双曲拱坝迎水面结构缝(横缝),应选用补强类灌浆材料。锦屏工程2011年(蓄水前)即采用补强类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对大坝迎水面高程1661m以下的横缝进行了灌浆,浆材技术要求见表2、DL/T5315—2014序号试验项目单位要求1外观均匀、无分层2浆液密度3初始黏度4可操作时间≥6并满足现场灌浆施工最低需要序号试验项目单位要求128d抗压强度228d拉伸剪切强度328d抗拉强度428d黏结强度干粘湿粘528d抗渗压力628d渗透压力比%DL/T5315—2014序号工程名称完成年份坝高防渗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