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书教案8篇_第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书教案8篇_第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书教案8篇_第3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书教案8篇_第4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书教案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一班级下册数学书教案8篇一班级下册数学书教案篇1预习要求: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2、通过察看、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多而杂的更改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沟通、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身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你们喜好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但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图形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日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二、折一折(1)认得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请看幻灯)同学们依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归纳:同学们有的用察看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幻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留意看(播放视频)。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依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显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身的风车。小组互评,呈现学生作品。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三、拼一拼刚才大家表现得特别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1)下面,就请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完成后幻灯呈现答案)(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3)大家都这么聪颖,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幻灯呈现答案)(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留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老师对表现好的学生予以嘉奖)四、拼图大竞赛(1)老师引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身手中的全部料子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身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身喜好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2)呈现学生作品。学生自身评价或者相互评价。(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舞学生乐观动手,老师相机引导。五、总结今日,小伙伴们自身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连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板书设计平面图形的拼组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一班级下册数学书教案篇2教材内容:本节课教学教科书第19的内容和20页做一做。教材分析:教材例3用一幅公园的情景图供应了很多数学信息,借助情景让学生理解意义进行计算,最终由学生自身收集背景料子中的数学信息,自身依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材目的:1、知识与本领: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身依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察看、想像、抽象概括的本领。2、过程与方法:通过察看、模仿、联想等学习方式,经过游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本领,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观性,对数学产生奇怪心和求知欲,乐意亲近数学,试验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重点难点:能够依据已知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9分钟)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捉迷藏游戏。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发布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板书课题(用数学)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问题(1)什么是用数学?(2)为什么要学习用数学?(3)学习用数学这节课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能用到?(4)学习这节课能帮忙我们解决哪些生活问题?2、出示自探提示: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察看(1)你能说一说图上都说了些什么?(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说呢?(3)依据这些信息可以怎样来提问呢?(4)用加法计算怎样问呢?(5)用减法计算又该怎样提问呢?学生独立探究以上几个问题。二、解疑合探(19分钟)1、再次看图并回答。刚才同学们回答的特别好,察看的很认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学生自身乐意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2、学生汇报后,师重点强调:在13—6=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3、出示丢手拍游戏。通过察看、倾听,思考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组内沟通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部分。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86=2(人)4、出示踢球活动。通过察看和倾听,初步学习收集背景资料中的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独立地依据信息提出问题,还差几人没有到?并完整地解决问题。5、小组讨论、沟通。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学生口头解答所提问题。6、反馈练习察看课本p20的热闹的小河边。依据提出的3个问题,独立察看、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然后组内沟通、评议,也可自主选择沟通伙伴。重点在于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开展先知帮后知活动,既可让先学会的学生有呈现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点的学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列式:178=9(只)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还剩几只?列式:159=6(只)老师请个别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巡察中注意进行个别辅导。如河里有13条小鱼,游走了7条,还剩几条鱼?137=6(条)三、质疑再探(3分钟)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你又产生了哪些疑问?请提出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预设问题1、怎样能正确解答用数学的题目?2、我们依据数学信息怎样才略提出数学问题?3、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问呢?4、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该怎样提问呢?5、依据数学信息,怎样提出多种问题?四、运用拓展(9分钟)1.我当小老师。让学生依据本节所学知识自编题目。2、猜一猜,算一算。(练习四的第2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说一说单位名称是什么?每人写15个大字,乐乐还要写6个字,猜猜她写了几个?每人写15个大字,明明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字?3、想一想,算一算。(练习四的第1题)老师先出示图,引导学生察看,从图中瞧到了什么?左边有7只兔,右边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再引导学生选择两个相关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后汇报、沟通。4、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师: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共享。(2)老师归纳总结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后老师再进行强调总结,引导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得。板书设计:用数学1、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答:一共有14人。(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人)答:女同学比男同学多2人。2、13个同学玩捉米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136=7(人)答:藏起来7人。3、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169=7(人)答:还有7人没来。一班级下册数学书教案篇3教学目标1、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理解算理。2、初步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件、珠子教学过程:(1)课时一、创设情境1、师:小伙伴,你们看,这是什么?生:珠子。师:这里有几种颜色的珠子?生:两种,红色和黄色师:猜,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学生猜。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到底是谁多?生:数一数生:摆一摆师:怎么摆?(指名演示)——“同样多”二、探究新知1、12个红的,8个黄的师:现在呢?(红的多)那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生:多4个师:你怎么知道?生:用一小棒分开(指名演示)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来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吗?生:能师:怎么看出来的?生说师:你看,这个时候红色的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和黄色一样多的这部分及多出来的这部分)师:谁听明白了?生重复说师:那你看,把这些一样多的拿走,剩下来就是比黄色的多的几个。生2:也可以算一算128=4(老师板书算式)通过刚才的摆一摆,我们知道了:从红色珠子里拿走和黄色一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黄色多的部分,就可以用减法计算。2、下面我们来摆一摆,小伙伴袋子里的珠子,哪种颜色的多。学生操作。呈现反馈:你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多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哪种颜色的珠子少?少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3、比较求……比……多几与求……比……少几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只是问的角度不同,意思一样。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计算。4、揭题师:同学们真聪颖!这就是今日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三、巩固深化1、松鼠弟弟说我有20个松果,松鼠哥哥说我有25个,松鼠哥哥的松果比弟弟多几个呢?谁能把式子列一列。2520=5(个)2、小女孩有34本连环画,小男孩有30本,小男孩比小女孩少几本?3430=4(本)还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3、p74t14、这是一个班里4个小伙伴的作业情况,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依据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一班级下册数学书教案篇4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初步理解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2、本领目标: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本领带小动物们安家,并相互说一说它们住在哪里,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学习。3、情感目标:经过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身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教学难点:知道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海的更改真大啊!很多小伙伴都搬了新家。我们的好伙伴小丁丁、小胖、小亚和小巧也迁居了,住在一栋新房子里。他们邀请欢欢和乐乐去做客,我们去瞧一瞧!二、共同探讨,取得新知。师:这栋房子里住了哪些人?对!他们都住在一栋房子里。欢欢和乐乐先要到小巧家去做客。听!欢欢正在问乐乐:“你知道小巧住在哪里吗?”乐乐怎么回答呢?我们听认真了:“太简单了!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板书]乐乐把这一层叫做„„(上面一层)这一层是„„(中心一层)那么这一层就是„„(下面一层)。乐乐把这里叫做„„(左面的房间)这里是„„(中心的房间)那么这里就是„„(右面的房间)。这就是我们今日学的新本领“上、中、下,左、中、右”[揭示课题]所以他说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我们要像乐乐一样把话说完整,先说哪一层再说哪一面的房间,一起说一遍“小巧住在„„”。老师请两个小伙伴把刚才欢欢和乐乐的对话再说一遍。师:会吗?乐乐要考考我们,听好了:“小伙伴,你们会不会用上中下、左中右来说一说其他人住在哪里呢?”这幅图在我们书上,请你们看着书小组内两人一组,一个演欢欢提问,另一个演乐乐回答。师:现在老师请每组派两个小伙伴来演欢欢和乐乐。注意别的小伙伴提过的问题就不要再提了。三、针对练习,巩固新知。1.师:乐乐说小伙伴们真棒!这回轮到欢欢要考考大家了。请你圈一圈,谁住在紫颜色的房间中?(讲评第一题)师:会吗?请做书上第2大题。2.师:刚才是告知我们房间,让我们圈出谁住在里面。这回反一反,告知你一个人,请你把他的房间涂上颜色。有问题吗?请做第3大题。3.师:欢欢说小伙伴们真厉害,他和乐乐又想了很多问题要难倒你们,怕不怕?这些问题是第4大题,请你们小组内轻轻地说一遍。师:我们来开小火车。4.师:最终我们来做抢答题。第一个举手的小伙伴才略回答问题,答对者拿一颗五角星,答错者扣一颗五角星。准备开始!(1)谁住在小丁丁的左面,小巧的的右面?(小顽皮)(2)谁住在小胖的右面,小亚的上面?(亮亮)(3)谁住在小丁丁的下面,康康的上面?(外婆)(4)谁住在亮亮的左面,小巧的下面?(小胖)(5)谁住在小胖右面的、下面的房间里?(康康)(6)谁住在康康上面的、左面的房间里?(小胖)(7)谁住在外婆下面的、右面的房间里?(小亚)(8)谁住在亮亮左面的、上面的房间里?(小顽皮)(9)谁住在外婆下面的、旁边的房间里?(小玲和小亚)(10)谁住在外婆上面的、旁边的房间里?(小巧和小丁丁)四、公开练习,联系实际。师:今日我们学习了上中下、左中右。这些小动物们请小伙伴用今日学到的本领带它们安家。听清要求小组合作,给小动物安家后相互说一说它们住在哪里?一班级下册数学书教案篇5多年来没有教过数学了,这学期我接任了一班级的数学,最初打开一班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像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数学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把它表示出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责任促使我做好工作,无怨无悔的做好工作。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气,半学期过去了,很有必需小结一番。一、我觉得做得较好的地方1、课前备好课,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味味味教具。2、不局限教材,要快捷运用教材,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例如:教学第几,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几个学生上来排队,全班同学来猜第5个小伙伴是谁,然后让第5个小伙伴跳一跳,看看和同学们猜的是否全都。3、要信任学生,一班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如教学6的构成时,学生不但能总结出5种构成方法,还会把5种方法并成3种。4、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通过对各种东西进行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料子分等。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人按男女分,上洗手间时男的上男厕,女的上女厕。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5、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乐观性,加强上课技能,加强师生沟通,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校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本领,常在学习上不能定时完成作业,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譬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忙整理衣裳。从称赞动手还要做好辅导工作,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二、不足与困惑1、我虽然参加了过培训,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试验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2、像好多课得准备很多的料子,但平常上课,自身原来就特别繁忙,不行能一一去准备的。3、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足。学校的有些设施也跟不上,像我们学校还算好了,有多媒体教室,但没有配套的课件等。4、一班级学生起点不同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这在我们学校显得更为严重,农民工子女较多)。在教学中,常常会显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如何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三、几点思考1、自身的教育观念需要不绝更新,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譬如学生不懂的问题,有些学生站起来想解答,可是我们就是不让,偏要自身点一个学生起来讲;又如学生列出的式子是对的,但由于不合常规,而我一时没想透就不予确定等(当然这有时我也怕考试不这样考),都暴露出自身的教学观念还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需要,还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2、要加大宣传力度,更改其他人的观念,但家长对老师的做法未必理解。有些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怎么质量这么差,计算都不如以前娴熟了等,这些都是对课改要求不理解的反应。一班级下册数学书教案篇6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娴熟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2.培养学生的察看、比较和概括本领,提高他们的口算技能.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探究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教学难点正确娴熟地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看,今日智慧老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演示课件“智慧老人”他给我们带来了一组题,你们想不想做?1、口算:3+2=2+7=6—3=9—4=2、口答:30里面有()个十,60里面有()个十.4个十是(),9个十是().师:智慧老人发现没有难倒你们,他又出了一道比较难的题,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连续演示课件“智慧老人”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的加法(1)师:谁来读一读这道题?(板书:20+10=)师:20加10表示什么?(表示把20和10这两部分合并起来.)你能用小棒分别摆出20和10吗?下面就请你试着摆一摆、算一算.学生摆小棒算结果,并小组沟通自身是怎么算的.(2)全班汇报:师:谁乐意到前面来汇报一下自身是怎么摆、怎么算的?谁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先摆两捆小棒表示20,再摆一捆小棒表示10,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是3捆小棒,也就是30,所以20加10等于30.)(20是2个十,10是1个十,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20加10等于30.)2、教学例1的减法板书:30—10=(1)师:30—10表示什么?(表示从30里面去掉10)这样的减法题你知道怎样想吗?请你试着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可以摆小棒,也可以口算.(2)小组沟通自身是怎样想的.(摆3捆小棒表示30,拿走1捆就是去掉了10,还剩2捆,2捆就是20,所以30减10等于20.)(30是3个十,10是1个十,3个十减1个十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所以30减10等于20.)(想:10加20等于30,所以30减10等于20.)3、小结:刚才我们研究的题目有什么特点?(都是整十数相加减)这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师:做这样的加减法,怎样想呢?(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相像,只是计数单位不同,10以内的加、减法是几个一加、减几个一,得几个一;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得几个十.)智慧老人看到同学们这么会学习,特别愉快,他奖给我们全班同学一颗智慧星,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希望同学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表现更出色.三、巩固练习1、看图列式计算出示图片“做一做(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的第1题)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左边有40瓶墨水,右边有20瓶墨水,一共有多少瓶墨水?)谁会列式?(40+20=)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这幅图还可以理解成什么意思?(两边一共有60瓶墨水,右边有20瓶,左边有多少瓶?)怎样列式?(60—20=)为什么用减法计算?请你独立计算出这两道题的得数,把它写在书上.2、口算:3+2=4+5=6—4=30+20=40+50=60—40=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订正:每组题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每组题相加或减的数相同,但计数单位不同.每组的第1题是几个一加或减几个一,还得几个一;第2题是几个十加或减几个十,还得几个十.)3、列式计算出示图片“做一做(3)”.(教材第49页做一做的第3题)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珠子,怎样列式?请你独立完成这两道题.订正: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第1题是40+3=43,第2题是40+30=70,注意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略直接相加.)4、对比算:40+3=60+2=7—5=40+30=20+60=70—50=同桌一组,各做一行,完成以后相互检查,对比说不同.5、口算竞赛: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的第2题、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前五名同学发小红旗)练习十一2.20+50=60—20=60+30=50—30=40+10=80—70=3.40+7=30+60=9+50=25—5=90—30=68—8=20+80=6+70=100—50=四、课堂小结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一班级下册数学书教案篇7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娴熟计算1~5的加减法,能够运用加减法的意义正确察看情景图,说出题意,列出算式。(二)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情境图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得大括号和虚线圈,并能将符号和语言表述建立起练习;在解决一组情境图中,感受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数学语言的魅力,渗透函数的思想。二、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初步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加、减法意义依据情景图列出算式,能计算1~5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更娴熟的计算1~5的加减法计算,在加减法的对比中强化学生对加减法的意义的认得,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娴熟计算1~5的加减法;正确察看情景图,说出题意,列出算式。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读懂题意。教学难点:正确察看情景图,说出题意,列出算式。四、教学准备课件、算式卡片、写有口算的信封和写有答案的信筒等。五、教学过程(一)巩固基础,提升计算速度1、练习数的分与合(1)学生自身边打手式边说1~5的构成与分解。(2)师生互动巩固数的分与合。师:我出3和1.由学生回答出3和1构成4,4可以分成3和1.师:构成5,我出2.由学生回答:我出3,2和3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巩固1~5的口算(1)老师出卡片,学生用手势作答。(2)火车。由一组同学逐个出口算题,全班抢答口算。(3)在送信游戏中练习口算。出示第29页第9题。让几位学生拿着写有算式的信封,依据结果送到相应的信筒中,其他学生来做小老师,看看是不是每封信都送对了。【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进行1~5以内的口算训练,使学生在多种形式中,手、脑、口、耳搭配,促进学生综合本领的发展,同时提高口算的兴趣,加快口算的速度,提高正确率。(二)在计算中发现规律1、完成第28页第2题(1)学生独立计算并反馈答案。(2)引导学生纵向察看算式,发现规律。①察看第1、2组算式。每组算式交换了加数的位置,但计算结果相同。②察看第3组算式。2+2=和1+1=,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算式没有更改,计算结果也没更改。(3)总结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2、第28页,第4题。(1)先察看算式,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竖着察看,每组的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2)学生独立完成,边做边思考,看有什么新的发现。(3)汇报:发现了每组第一题的减数就是第二题的差,第二题的减数是第一题的差。也就是每组减数和差交换了位置,而被减数不变。3、完成第29页第7题。(1)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一个人拿着+1,再找四位同学分别拿着1、2、3、4,让他们构成算式进行计算。老师板书算式。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察看,一个加数不变,和会随着另一个加数的更改而更改,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2)完成减法计算,所用方法同上。被减数不变,减数更改,计算结果也随着减数更改。【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找寻规律,直观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不但能帮忙学生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规律的意识和本领。(三)情景算式相互转换1、把语言更改成数学符号(1)出示第28页第1题。①老师先出示1把扇子,由学生图题意。再出示2把扇子,由学生图题意。②让学生依据扇子图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老师板书问题。③针对问题,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把两部分合并起来。之后,老师边口述问题,边出示大括号。告知学生,求一共有多少把扇子,还可以用这样的符号(指大括号)来表示。让学生书写大括号,加深对大括号的印象。④让学生再次看图,说出图表示的意义。列出算式,追问学生为什么用加法计算。⑤完成第28页第2题,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