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七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8课时 流域内协调发展(教师版)_第1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七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8课时 流域内协调发展(教师版)_第2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七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8课时 流域内协调发展(教师版)_第3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七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8课时 流域内协调发展(教师版)_第4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七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8课时 流域内协调发展(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单元十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8课时流域内协调发展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目标导航知识导图1.结合材料,分析流域内水资源协作开发的原因、意义及措施。2.结合材料,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对不同地区的影响。3.结合材料,分析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改善黄土高原及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措施。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1.流域概述(1)水系: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2)流域: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2.流域特点3.水资源协作开发(1)流域内的水资源的功能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2)协作开发的必要性角度原因存在利益冲突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导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出现利益冲突需统筹管理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管理4.协作开发的措施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二、黄河的调沙减淤1.调沙减淤的实施背景(1)黄河下游“易淤、易决、易徙”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坡度变小→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下游河床抬高→洪涝灾害多发。(2)黄河沙患的解决方法流域内综合协调eq\b\lc\{(\a\vs4\al\co1(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2.调沙减淤的主要措施(1)中游黄土高原侵蚀区的治理①根本措施:水土保持。②具体措施: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理。措施具体做法生物措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耕作措施沿等高线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和水平沟、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③治理效果:通过综合治理,有效地减少了从黄土高原进入黄河的泥沙量。(2)下游地区河道淤积的治理①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②具体措施三、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1.调配的原因(1)人水矛盾突出(2)断流影响严重①问题②影响:影响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影响生态环境。2.采取的措施(1)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分配——发布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制定《黄河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2)黄河流域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技术。特别提醒流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①生态破坏,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②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③资源短缺,如森林资源减少、水资源危机等。知识链接黄河的地上河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思维拓展1.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选择在汛期来临前的原因①为汛期腾出库容。②此时黄河下游水量较小,河水较浅,冲刷效果最好。2.黄河下游造成断流的原因黄河流量较小、中上游工农业用水过多、水利工程蓄水、引水过多等。3.解决黄河断流的措施统一协调上、中、下游水资源开发与使用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跨区域的合理调配;运用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水库)对河流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进行合理调节;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行节水农业,如改进灌溉技术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重点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流域开发与治理的分析思路图解如下:1.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1)河流的利用方式(经济效益)修建大坝、水电站、船闸等水利工程,具体利用方式如下:供水建坝蓄水,保证农田常年灌溉水源和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养殖库区发展水产业,增加经济收入防洪湖泊、水库有效调节和稳定河流流量发电开发水能,促进流域高能耗工业发展航运修水库(保持水位平稳)、挖运河,增加通航里程和效益旅游建立风景旅游区,带动第三产业(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发展(2)流域的开发方向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环保。不同河段开发重点不同。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量大的河段,侧重水能资源的开发,布局高耗能产业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面宽阔,流量稳定,侧重航运、灌溉农业、养殖业的发展河流冲积平原发展农业2.水质、水环境的协调治理(1)河流泥沙的综合协调①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如中游的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侵蚀区,可实行“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②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通过调水调沙,实现河流下游的冲淤平衡,减少泥沙淤积。(2)水污染的防控措施①行政手段:成立委员会进行谈判和协商,达成公约及协议。②经济手段:通常是分担流域综合治理费用。③技术手段:科学调查研究、治污技术应用、技术标准确定及监测、预警体系的开发和应用等。(3)不同河段应实行差别性措施[拓展延伸]大型水利工程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挟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典例](2022·江苏卷)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了多座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下图为埃布罗河流域位置及其某支流上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1)该支流大坝调节流量季节分配的主要目的是()A.灌溉 B.航运C.防洪 D.发电(2)多座大坝调节了埃布罗河下游的流量,这有利于下游地区种植()A.茶叶 B.水稻C.咖啡 D.甜菜答案(1)A(2)B长江经济带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政府开启了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读图,完成1~2题。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有()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②矿产、能源、水力资源丰富③政策支持④交通便利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①正确;据图可知,川渝地区矿产、能源、水力资源丰富,②正确;两地都有政策支持,③错误;“长三角”地区位于沿海地区,交通条件优于川渝地区,④错误。2.近年来,“长三角”与川渝地区物资往来数量不断增长的原因主要有()①空间位置邻近②黄金水道的作用③经济发展水平相当④经济互补性强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④答案D解析“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空间位置不邻近,①错误;经济发展水平“长三角”地区优于川渝地区,③错误;依托便利的黄金水道,两地经济互补性强,使两地物资往来数量不断增长,②④正确。(2024·浙江杭州重点高中期末)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严格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读下图,完成1~2题。1.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相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慢,可能是因为长江中游城市群()A.矿产资源较匮乏 B.水资源较匮乏C.山地面积广大 D.地域范围较小答案C解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相比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山区面积广大,影响其经济发展,C正确;长江中游城市群矿产资源丰富,A错误;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充足,B错误;地域范围和长三角地区差别不大,D错误。2.为实现长江经济带内各区域协同发展,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鼓励自主创新,避免产业集群发展B.依托长江水运,建设综合交通体系C.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中小城镇建设D.实施生态补偿,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答案A解析长江经济带的协同发展要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要统筹协调好城乡地区以及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发展,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优势,增强竞争力,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依托长江水运,建立上、中、下游联运,并连接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长江经济带内各区域协同发展、分工合作、互通有无,B不符合题意;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补偿机制,激发沿江省市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D不符合题意。3.(2021·北京卷)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任务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沟基本保持原状。同学们根据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年径流量分别为4700m3、12500m3。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5分)答案径流量减少。截留雨水、径流,增加下渗。解析结合材料可知,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后,年径流量明显小于西沟,原因是修建梯田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缓坡度,植物落叶及根系可以截留地表径流,减少流域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课时作业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曾何等壮观,如今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保持黄河不断流”。据此回答1~3题。1.黄河下游断流产生的影响有()①河道萎缩,增加汛期决口的风险②海岸侵蚀前进,海岸带滩涂面积增加③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④农田受旱灾面积增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黄河下游断流,河道萎缩,泄洪能力下降,增加汛期决口的风险,①对;入海径流减少,海岸侵蚀后退,海水倒灌,②错;断流使水量大大减少,下游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③对;断流使农田灌溉用水减少,农田受旱灾面积增大,④对。故选C。2.“如今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保持黄河不断流”,从政府层面上“花费很大力气”是指()A.大量开发地下水 B.禁止上游取水C.流域内多修建水库 D.实行水资源统一调配答案D解析下游地区断流主要是因为水的减少,所以治理的根本措施是实行水资源统一调配,节约用水,D对;大量开发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漏斗区,A错;不能禁止上游取水,B错;流域内多修建水库,如果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也不能解决下游地区断流问题,C错。故选D。3.解决黄河断流问题,生产和生活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大水漫灌,解决灌溉区农业用水B.提高水费计收标准,推广水稻种植C.农业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D.严禁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一律用地下水答案C解析黄河断流地区主要位于下游河段山东境内,主要是中上游地区梯级开发和生产、生活用水所致,农业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对黄河水的调用,使流向下游的水量增加,可以缓解黄河断流问题。大水漫灌、推广水稻种植等导致调水增多,流向下游水量减少,加剧河流断流;严禁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一律用地下水做法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4~6题。4.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 B.3~6月C.6~9月 D.9~12月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甲时段河床较深,是河流冲刷作用的结果,主要发生在汛期。受锋面雨带进退的影响,浙江东部地区的雨季主要集中在6~9月,此时为河流的汛期。图中乙时段河床较高,是泥沙淤积的结果,应为枯水期。因此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由汛期到枯水期的时段,9~12月符合,故选项D正确。5.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答案B解析水库竣工后,汛期水库下游流量减小,径流冲刷河床的作用减弱,河道淤积加重,故选项B正确。6.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答案A解析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可以切断潮流带来的泥沙补给,从而减少河流的泥沙淤积,故选项A正确。7.(全国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