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时空观念奥斯曼帝国(1299-1923年)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笈多帝国(320-540年)德里苏丹(1206-1526年)朝鲜日本

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之一,是七大洲当中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一般可以划分为六大地理区域,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越南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亚洲)的多元面貌。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二、南亚: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三、东亚:日本和朝鲜课程标准课程目录中古时期的亚洲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7C初

622年

632年

8C中期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穆罕穆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建立起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1、建立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材料1:阿拉伯半岛的夏季的“热风”,阿拉伯人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可他们的敌人却招架不住。阿拉伯当时出征的军队,大半都是从贝都因人中招募而来的,肥沃的新月地区文明国的舒适和奢侈,对于很多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材料2:伊斯兰教的兴起成功使各氏族部落形成统一的民族力量,结束半岛上纷乱的状态,促生了社会生活的安定,这一切大大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兴起原因①地理:自然环境气候较为恶劣,经济发展受限②经济:北方土地肥沃的地区文明的吸引。③宗教:伊斯兰教为统一提供思想理论和信仰基础④政治:由多部落并存混战到穆罕默德逐步统一麦加穆罕默德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2、统治概况哈里发(军、政、教)宰相枢密院财政部协助哈里发统管政务掌管令状与文告

负责收支

建立以哈里发为中心的政教合一的集权专制统治。(1)政治:①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②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事务,重要的是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政教合一:指政权和教权合二为一的政治制度,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国家法律以宗教教义为依据。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材料1: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材料2: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

——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思考:阿拉伯半岛统一与伊斯兰教的关系①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扩张的过程;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③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2、统治概况(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2)经济: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①商品经济:③城市发达:②对外贸易:纵横七海的阿拉伯三角帆船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

阿拉伯商人在东亚、西欧、非洲等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

境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材料: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学思之窗:结合材料及地图,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阿拉伯帝国贸易范围广泛,欧亚非各洲的各类商品汇聚,巴格达等大城市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2、统治概况(3)文化繁荣:①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首创,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清真寺: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晚期受到印度建筑艺术的影响。数学传播阿拉伯数字、代数学改进印度数字,传播各国通用医学《医典》欧洲大学教科书,亚洲广为流传天文花拉子密天文表东西方天文表蓝本哲学伊本·西纳传入欧洲,欧洲人开始关注和研究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等哲学家文学《一千零一夜》吸收各地民间故事,译成多国语言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阿拉伯文化有何特点?先进性、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思考: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材料: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帝国的统治者日益认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到阿拔斯王朝时期……他们不分宗教畛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8世纪中叶,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针传入阿拉伯帝国,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①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相对稳定

②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③统治者重视知识、人才;④地处亚非欧交界,地理位置优越;

⑤兼收并蓄,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思考:阿拉伯帝国繁荣的文化成就有何重大影响?材料: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并且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丰富了欧洲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促进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阿拉伯人不愧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对世界:阿拉伯人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对西方:①为欧洲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②把东方的技术发明传入西方,有利于西欧社会的转型。对中国:传播中华文明成果,扩大了影响,加强与其他文明地区的联系。对阿拉伯:丰富和发展了阿拉伯文化,扩大帝国影响力。1、花剌子密是古代阿拉伯的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印度数字和零号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12世纪,印度数字和零号通过花剌子密的著作传入欧洲,被欧洲人称作“阿拉伯数字”,后为全世界所采用,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D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二)奥斯曼帝国(1299-1923年)1、建立13C

14C中期

1453年

16C后期

奥斯曼人征服小亚细亚征服巴尔干和东欧部分地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二)奥斯曼帝国(1299-1923年)2、统治概况政教合一的军事封建国家(1)政治:①元首:苏丹是帝国最高统治者,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②阶级: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苏丹指一个在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个类似总督的官职,它是阿拉伯语中的一个尊称,最初是阿拉伯语中的抽象名词“力量”、“治权”、“裁决权”,后来变为权力、统治。最后,它变为伊斯兰国家世俗君主的称号,被这种苏丹统治的地方号称苏丹国。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二)奥斯曼帝国(1299-1923年)2、统治概况①经济繁荣: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2)经济:欧洲商人被迫另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②垄断商路: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间的贸易受到影响。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二)奥斯曼帝国(1299-1923年)思考:有人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阿拉伯传统的继承者”。请谈谈你的理解。①宗教:伊斯兰教③政治: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④经济文化地位:伊斯坦布尔取代巴格达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中心②扩张:都发源于西亚,通过武力扩张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二)奥斯曼帝国(1299-1923年)3、影响(1)军事扩张:奥斯曼帝国大规模的对外扩张,给被侵略国家人民带来了灾难,使被征服各国的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2)海外贸易:东西方贸易受到影响,促使西欧国家致力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3)地区局势:征服巴尔干半岛和东南欧部分地区,导致该地区民族关系极为复杂,国际关系紧张,为一战爆发埋下伏笔。(4)文化传播:使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

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世界历史上曾经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二、南亚: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一)中古时期的南亚(印度)前14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前6世纪—前5世纪波斯帝国入侵前4世纪亚历山大入侵前4世纪—前2世纪孔雀帝国,第一个基本统一古印度奴隶制王朝1世纪—4世纪大月氏入侵,建贵霜帝国4-6世纪笈多帝国13-16世纪突厥人入侵建立德里苏丹国中古时期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二、南亚: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一)中古时期的南亚(印度)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兴起宗教政治统治中央地方4世纪(约320—约540、印度人)13世纪(1206—1526、突厥人)印度教(恪守种姓制度)伊斯兰教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大部分地区保留藩王,政令不够统一地方划分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三、东亚:日本和朝鲜(一)日本1、发展历程秦汉之际

6-7C646年

10C12C末17C

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严重社会危机“大化改新”

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中央集权制瓦解,形成庄园,豢养武士。镰仓幕府建立,进入幕府政治时期德川幕府,锁国政策三、东亚:日本和朝鲜(一)日本2、大化改新(1)背景:①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矛盾尖锐)②唐文化的影响(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2)开始: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进行改革,因年号为“大化”,故史称大化改新。日本孝德天皇(596-654年)三、东亚:日本和朝鲜(一)日本2、大化改新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班田收授法),向他们收取赋税(租庸调制)文化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外交向中国唐朝政治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①促进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日本中央集权制度形成。②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制度(3)特点:(4)影响:三、东亚:日本和朝鲜(一)日本思考: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唐代服饰与日本服饰

建筑

文字

茶道

二官八省与三省六部制

设二官八省(三省六部制)、班田收授法(均田制)、租庸调制;茶道(斗茶);城市建筑:平城京(唐长安城);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汉字的楷书和草书);服装:和服(唐装);思想:佛教、儒家等等。三、东亚:日本和朝鲜(一)日本3、幕府统治(1192-1867年)(1)背景:①经济:随着新土地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②政治:10世纪,中央集权制开始瓦解;③社会: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日益增强。743年。政府颁布“垦田永世私财发”,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2)形成:12世纪末,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建立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获得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镰仓幕府(1192——1333年)室町幕府(1336——1573年)德川幕府(1603——1867年)三、东亚:日本和朝鲜(一)日本3、幕府统治(1192-1867年)(3)特点:①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实权。②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傀儡掌握实权将军家臣(4)外交: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5)结束:

1867年,德川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三、东亚:日本和朝鲜(一)日本3、幕府统治(1192-1867年)(5)影响:武士道精神:名,忠,勇,义,礼,诚,克,仁。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绝对服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勇于战斗,曾被日本军国主义宣传利用。

①积极:幕府统治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日本封建等级秩序的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②消极:但是后期面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采取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交流与商品经济发展,造成日本在近代的落后,为19世纪中期的内外危机留下了隐患。三、东亚:日本和朝鲜(一)朝鲜1、发展历程

7C10C初

14C末16C末

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新罗人建立高丽王朝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朝鲜中朝取得抗击日本侵略胜利三、东亚:日本和朝鲜(一)朝鲜1、高丽王朝统治领域表现政治选官经济文化仿效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推行土地国有,实行授田制。传播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四、课程小结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期中华文化是怎样影响周边国家的。1、中国的造纸术,促进阿拉伯文化的繁荣。2、日本大化改新,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实现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的过渡。3、朝鲜的新罗模仿中国唐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设三省六部制,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儒学经典和辞章治学广为传播。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琉球列岛、中南半岛的越南以及以后随着移民中南半岛及南洋群岛的大部分地区都曾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共同打造一个带有鲜明中华文化的文化圈。

西亚:伊斯兰教文明南亚:多教并存文明东亚:儒家文化文明特点政治

经济

文化

四、课程小结东西方文明的使者多宗教并存融汇中华千年文化因子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权体制,但由于宗教冲突仍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对外贸易兴盛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在相互借鉴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