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电路
单元解读
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从此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现代
工业、农业、交通、居家生活等领域都离不开电,如果没有电人类还会在黑暗中探索,电
的应用研究是科技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电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但有时也具
有危险性,电的安全使用与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电荷运动所带来的现象,电磁相互作用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
互作用之一。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电与电路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接触过生活中的
很多用电器,也可能尝试操作过用干电池做电源的些电动玩具,知道用电器必须通电才
能工作,开关可以控制用电器的工作,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对电路的科学认识,不清楚用
电器必须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才能工作。本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简单电路的学习,
指导学生认识电路的组成,知道形成电路的条件,懂得安全用电的常识,为中学进步学习
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积累经验、做好铺垫。小学阶段的电路学习是一种基
于现象的直观学习,它涉及的是最简单的电路元件及其组成的电路。本单元以“电路”
为主题,用电和我们的生活、点亮小灯泡、简易电路、电路出故障了、里面是怎样连接
的、导体和绝缘体、电路中的开关、模拟安装照明电路这些科学探究活动来落实主题,
并介绍电的来源、电的用途、安全用电等知识。
本单元目录:
1电和我们的生活
2点亮小灯泡
3简易电路
4电路出故障了
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6导体和绝缘体
7电路中的开关
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概念分析
一、科学课程标准关于电的主要概念和课程内容
本领域学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图如下:
机球旋声一光能热能电脆微能
包括
|勺|
具有
t
物质世界
构成内部始终在
IIjI
肉眼可见力
是具有特是我要
的形式为包括的
殊性能的和常期的
作
改用
水和空气机械运动
变
主要概念:电可以在特定物质中流动,电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
电路是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回路,电路的通断可以被控制。
有的材料容易导电,而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电是重要的能源,但有时也具有危险性。
二、课程内容和学段目标的简单分析
(-)电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电的学习目标集中在3-4学段。四年级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上科学课,已经连续学习4
年了,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对科学问题的理性思考都有很大进步,可以引导他们综合的
认识电、电路和电能。
主要概念(电能),依然是上位概念。“电”作为能量的形式、不用去做理论上的分析
—不用过多的思考电的本质是什么,更多的关注实操层面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容易接
受和感受到的。如果老师们希望了解电能的定量表达,可参考【声音】单元解读中相关
解释。
(二)课程内容更多的需要在实践层面上理解
用科学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和把握【电路】单元的教学,尝试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科学实
践课堂。
结合“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目标要求一一让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知识,体会“做”的成
功和乐趣,并愿意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
(三)【电】和【电路】变化
07版教材单元题目是【电】,当对电作出解释时,电荷、静电就出现了,这是老课标要
求的。
20版按照课标要求,去掉了静电和电荷部分,也不需要理解什么是电,显然,用【电路】
更准确。
(四)科学实践的八个类型:
1.提出问题和明确需要解决的难题。
2.建立和使用模型。
3.设计和实施调查研究。
4.分析和解释数据。
5.利用数学和计算思维。
6.建构解释和设计解决方案。
7.基于证据进行论证。
8.获取、评估和交流信息。
学生认知特点分析一一思维、逻辑、方法
1.关注学生原有认知
对学生原有认知的了解是单元学习的基础。第1课在头脑风暴的讨论中,将学生已有认
知和学习期许记录下来。班级记录表需要贯穿单元学习始终。
2.概念理解高于实操层面
从第二课开始,用4课(2-5)研究电路。目的是要建立电路的概念一一电路是允许电
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概念的建构用了大量的实验,实操性很强。
电路概念建构的过程是理性的思维的过程一一假设、推理、判断等,一直伴随在实验和
操作的整个过程。
电路概念的建立,在理解中获得的,超越了实操层面。
3.渗透科学实践的观点
用科学实践代替科学探究便于理解科学的本质。
科学实践追求更加真实的教学,如:
在真实的实践中理解科学。
在教学设计中采取系统的观点一一用理性思维认识事物。
建立新型的师生交流模式和相应的规范。
电路单元解读一一教与学建议
单元首页——科学的观察视角
单元首页说明
背景是爱迪生在实验室的一幅图,不用考察其真伪。
1.电灯的发明和正式进入家庭是有时间差的。
1879年,爱迪生用碳化纤维做灯丝,大大延长了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电灯才能走进千家
万户,所谓“爱迪生点亮了世界上的第一盏电灯”寓意在此。
实际上白炽灯真正发明的时间要早得多。1840-1850年期间,白炽灯就已经出现了。英
国发明家斯旺1860年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碳丝电灯。到1875年左右,白炽灯的寿命
已经有40小时。但是作为价廉物美、经久耐用、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则是爱迪生的碳化
纤维作灯丝、进入家庭的灯。
事实上,爱迪生对电气时代最大的贡献是供电系统的建立,这才是导致更多不同用途的
电器陆续出现的原因。
2.单元首页不足百字,阐述了本单元学习的核心内容和概念理解。
电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电路】单元的研究更多的基于事实,不追求对电的本质理解(电荷)。所以用【电路】
取代07版教材中【电】这一名称,并且按照课标要求,删去了静电部分。
每课分析
第一课电和我们的生活
了解初始想法,关注有关电的问题
1.把学习的起点定位在学生原有认知上用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所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以及他们想学习的知识。这是第一课的主要任务。
建议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教师随时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使
用“头脑风暴法”讨论问题时,需要让学生知道他们所有的想法都会被承认,而且没有
人会对其他人的想法提出批评。
关于用电安全的提示要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
2.调查家中使用的电器
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调查活动,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生活离不开各种电器,无论是大型
的电器(冰箱、电视……)还是小电器(电灯、电话、小型电子产品……),同时,认
识电源、发现电源的种类是不同的。
3.研讨的问题也可以与【探索】1结合起来。
第二课点亮小灯泡
与07版比较,20版将学习周期与教学实践统一起来了,逻辑线索更加清晰,变化如下:
20版在【聚焦】中先要思考小灯泡的连接方法,再画一画连接的示意图。
对小灯泡构造的观察,20版更加强调对“发光部位”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功能)的观察。
对四幅连接图的思考,20版显然更细致、更深入。
聚焦
手电筒怎样亮起来的?你能点亮小灯泡吗?
电是看不见的,但是借助电路学生会看见小灯泡亮了,有电了。
思考怎样用导线和电池让小灯泡亮起来。一一渗透了“电流动需要一个路径”
探索1
小灯泡发光是有个闭合的回路
想过小灯泡是怎样发光的吗?
找一找小灯泡的发光点、连接点都在在哪里,能找到几个连接点。
发现点亮小灯泡的原因:
电池——
导线一一
电流经的路径一一
探索2
尝试点亮小灯泡一一哪些几种方法能点亮、哪些方法不能点亮。
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需要画出示意图。
【研讨】
1.展示小组的实验记录表,画连接图是主要的记录方式。可以指导学生将连接点加重描
黑,便于更清楚的看到连接部位。
2.分析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判断四幅连接图的对错。在教学中可将这四幅图转换成简
图,便于判断和推测。
3.是对本课核心问题的总结。分析电路的特点,形成电路是一个回路的初步概念。
第三课简易电路
电路概念形成的核心课
聚焦
点亮小灯泡的过程,学生获得了一些关于电路的经验,这时再来组装一个真正的电路。
探索
1.利用电池盒、灯座、导线夹组装电路。
清楚关键的连接和必要的组成元件是什么。
2.在组装的电路中加个开关。
尝试用开关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3.画电路连接图。
在记录表中画一画连接图。可以尝试用简单的符号或简笔画表示电器元件。
研讨
1.在完成的电路连接图中,用箭头标出电流的路径,连接点用圆点标出来。需要让学生
知道的是电按照一个方向流动即可。
2.在电路中尝试用其他的元件代替灯泡,发展学生对电路的认识。
第四课电路出故障了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课
聚焦
进一步明确电路的特点(概念)。
建立在电路是个回路基础上的问题设定和解决办法。
探索
1.探讨在哪些情况下,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怎样发现故障、怎样解决故障,要鼓励学生
思考他们可以想到的所有方法。
2.做电路检测器,体验检测手段可以解决面临的问题。
3.实地检测,并补充检测记录。
研讨
汇报检验过程以及排除方法。
强调安全用电一一用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易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
电路。
第5课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电器设备本身就是一个“黑匣子”,我们只能看到它们外面的样子,而难以看到它的内
部结构。但不管多么复杂的用电器,都是由一些简单电路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
的。
用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式,体现科学实践的基本观点
聚焦
聚焦问题是考察学生对“电路是允许电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这一单元最重要的概
念的理解程度。每个学生都要清楚,本课的任务是要检测一个电路暗盒、并要作出解释。
探索
检测一个电路暗盒,推测里面可能的连接方式。需要经历的思维过程如下:
1.先组装电路检测器,并确认其工作正常。
2.分析一个电路暗合接线柱可能存在的连接状况。
3.按照活动手册1的提示,设计一个测试系统一一预测可能会有多少种连接方式,确定
合理的测试顺序。
研讨
1.推测接线盒内的连接方式。要引导学生把可能的连接都考虑到。
1-21-31-42-32-43-4
it珞/✓Z
断珞/
2.用同样的思路和方法,尝试考虑5、6接线柱的连接可能。
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
有了前面几课的研究基础,本课的讨论就比较容易了……
聚焦
导体和绝缘体的特征:电流能否通过。
探索
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提示学生检测前先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建议先识别一个物体的导电性,如回形针,并做安全提示。
增加对某些两可之间物体(材料)导电性的分析,如:带有塑料皮的回形针、铅笔芯、
漆包线、双脚书钉等。
研讨
1.检测结果与预测进行对比,特别注意那些检测结果不一样的材料,分析原因,形成共
识。
2.讨论形成导体和绝缘体的认知。
3.分析物品的导电特点。
第7课电路中的开关
聚焦
了解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制作一个简易的开关。
探索
1.观察小开关
发现小开关结构特点一一组成材料、控制功能等,了解开关如此重要!
2.观察真实的开关
发现开关的工作机制。可以让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在信息化时代,如果没有了开关,
电器设备会是什么状况?
3.制作开关
研讨
1.展示与交流制作方法。
2.尝试更多做开关的方法。
拓展
尝试用一个双向开关或两个开关控制两个小电灯一一组装红绿灯装置。原理上是用开关
来控制两个电路。
启发学生思考在红绿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的办法。实际上是要解决用开关控制三个电
路的问题。
第8课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这是一节关于电路学习的总结课。
“电路”
单元渗透了很多“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观点,是典型的科学实践课。
教学中建议用STEM学习方式来丰富学习内涵。
聚焦
总结与应用
探索
1.设计照明电路方案
画平面图,标出物品摆放的位置。
画电路图一一2个小灯泡、2个开关的电路图。
2.交流设计方案(完善和改进)
3.模拟安装
4.交流分享
本单元教学的2点建议:
1.用好教师用书和活动手册
教材是教学文本的统称,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学习手册等。教科书主要是通过文字
和图片传递科学教育的各种信息,图片和文本都是有内涵、有教学研究价值的。
教师用书在对图片的解释和教学的指导上是最具说服力的,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最基本
的依据。所以,用好教师用书是第一要务。教学的至始至终都应该研究好教师用书。
学生活动手册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抓手。手册里的各种记录表不仅反映了科学学习的过
程,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程度和学习水平,不可或缺,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用好活动手册。
2.用科学实践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观点指导教学
在【电路】单元的各种实践活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看
待每一个实践活动,将理性思维贯穿到整个电路概念的形成与建立过程中。同时,一定
要格外重视用电的安全和安全教育。
2021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岩石和土壤
单元解读
单元设计意图
矿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矿物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
物质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离不开矿物资源。在世界范围内,80强以上的工业
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矿物资源。从建筑到道路,从汽车到手机,从电
脑到药品,工程师们在创造一切东西时都会用到矿物。除了珠宝玉石,大多数物品中的
矿物已经和它们原来的模样大相径庭,使得普通人渐渐淡忘了矿物的重要性。人们还在
岩石的内部建造隧道,在岩石上面建造桥梁和高大的建筑物。不仅如此,岩石是原始社
会时期劳动工具的重要来源,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以使用石器为标志的人类
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被称为石器时代。
岩石和矿物不仅是地质学家和工程师的研究对象,也是小学阶段研究物质科学与地
球科学的重要内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一年级科学课上玩过石头,观察过石头,根据外
部特征给石头做过简单分类,也知道石头能用于收藏、观赏、盖房铺路。千姿百态的岩
石和矿物在学生眼中既神秘又稀有。由于小学生缺乏生产经验,所以不能把各种日用品
的成分和岩石、矿物建立联系,难以理解岩石和矿物是重要资源。日常生活中,小学生
缺少接触不同岩石和矿物的机会,因此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准确识别、细致描述常见岩石
和矿物的特征。科学观察与描述岩石、矿物的特征,能满足学生认识身边事物的愿望,
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地球内部秘密的兴趣。
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
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
机质、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气、腐殖质等组成。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
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
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小学生对于岩石和土壤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熟悉,更谈不上研究,而对于矿物
就非常陌生了。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意图是激发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和探究意愿,为
今后学习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并饱有持续探索热情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引导学生认识并
了解岩石、矿物和土壤,并懂得保护这些资源的重要性。
单元整体介绍
本单元隶属于地球宇宙科学领域。
知道岩石和土壤的相关知识;
初步掌握一些科学观察方法;
激发学生对探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
提升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本单元的组成
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
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岩石的组成
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5岩石砂和粘土
6观察土壤
7比较不同的土壤
8岩石、土壤和我们
单元编写思路
本单元总体结构为总一一分一一总。
第1课是开篇课。主要意图是激发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和探究意愿,为今后学习岩石和
土壤的知识并饱有持续探索热情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
第2—4课是关于岩石(矿物)的学习。第2课是对三种主要岩石的观察描述;第3课
从岩石组成的角度了解矿物的知识;第4课时动手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增强实践性与
趣味性。
第5课,是学习岩石、土壤之间的一个过渡课。将岩石和土壤建立关联。
第6、7两课是对土壤的学习。
第8课是总结课。将岩石、矿物与土壤之间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并且从重要资源
的角度提升保护意识。
本单元编写思路背后的思考
本单元编写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减少容量,降低难度
岩石:2课一1课,只研究三种常见岩石表面特征。
矿物:4课一1课,从认识岩石的角度来了解矿物。
2.增加土壤内容,完善知识结构
土壤:1课一2课,保留原有对土壤成分的学习(第6课),增加了不同类型土壤的探
究(第7课)。
3.关注学习动机与实践活动
增加第1课《岩石和土壤的故事》意图就是增强学习动机、兴趣。
增加第4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本》。其它课增加了许多观察实践活动。
旨在顺应学生年龄特点,提升学习兴趣。
4.凸显大单元结构优势
单元内部,将零散的知识点置于学生概念框架中,促进概念不断建构。
单元间重视与低、高学段单元的关联,推进概念的理解与持续发展。
单元内容编写依据
4.地球上有大气、水、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2年级3-4年级5-6年级
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
观察并描述周围源。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
14.3陆地表面大
的土壤上生长着分。观察并描述沙质土、黏
部分覆盖着土
的植物和生活着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举
壤,生存着生物。
的动物。例说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
土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
14.4地球表面覆
的标本,认识常见岩石的表
盖着岩石。
面特征。知道矿产是人类农
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
和地核三个圈层。
14.5地球内部可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
以划分为地壳、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
地幔和地核三个因。
圈层。说出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
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
成。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2年级3-4年级5〜6年级
说出人类生举例说H;人类了解地球上的海
活离不开z如植生活离不开淡水•洋为人类生存提供
物的一眼实例,树立节约用水的了生物、矿产、能
初步树立珍惜意识。源等多种资源。
动植物资源的说出人类利用知道•些自然资
意识.十壤进行农业生源是可再生的.
15.1池球为产的例子.树立些自然资源是不可
人类生存提供保护土壤资源的再生的.列举日常
各种自然资意识。生活中一些可回收
源。说出人类利用或可再利用的资
矿产资源进行工源.树立回收或再
业生产的例子,利用资源的意识。
树立合理开足利树,.俣护资源的
用矿产资源的意识•说出自己力
意识。所能及的保护资源
的举措。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2年级3〜4年级5〜6年级
知道植物、动区分生活中常
16.1人工世物、河流、山咏、见的天然材料和
界和自然世府洋等构成了自然人造材料。
界不一样。世界.而建筑物、
纺织产品、交通工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3-4年级的下列相关习内容。
4.3-1知道土壤是地球重要的资源。
14.3-2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
14.3-3观察并描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举例说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14.4-1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14.4-2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标本,认识常见岩石的表面特征。
14.4-3知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15.1-2说出人类利用土壤进行农业生产的例子,树立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
15.1-3说出人类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工业生产的例子,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意
识。
6.1-1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和土壤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土壤的形成是岩石风化作用的结果。
土壤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描述和记录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
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
释。
能根据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对它们进行识别。
会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科学态度目标
欣赏岩石和矿物晶体的美。
培养收集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
认识到使用多种方法认识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岩石、矿物和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并合理开
发与利用。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表现来展示理解
能举例来讲述岩石和土壤记录地球历史和演化的故事。
了解并能运用科学方法(从颜色、纹理、颗粒大小、粗糙程度等方面)开展对三种常见
岩石表面特征的观察与描述,并能概括出三种岩石的表面特征。
能对花岗岩从矿物组成的角度进行细致观察(从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等方面观察、
描述三种矿物的特征)。
掌握区分岩石、沙、黏土不同(位置、特征)的实验方法,并能用证据对岩石和土壤
的关联加以说明。
会做土壤成分的鉴定实验,观察并区分土壤中的各种成分。
能通过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出土壤的不同类别。
说出岩石和土壤形成的大致时间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岩石和土壤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土壤的形成是岩石风化作用的结果。
土壤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
单元主要学习方法
方法多元
观察描述一一对岩石、矿物、土壤的学习,都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的描述来认识他
们的特征。观察与描述贯穿本单元学习的始终。
比较一一对岩石的特征的学习借助与岩石样本的比较;对矿物光泽的观察借助参照物来
比较的方法;岩石、沙和黏土特征的比较;三种类型土壤的特征认识要在比较中分辨,
澄清。
阅读写作一一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是本单元的重要学习方法。对岩石和土壤的用途及意义
的了解、岩石图鉴的学习、土壤类型与种植植物的关系等都需要搜集资料,并通过阅读
获得相关认识与理解。最后一课“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调查小报告的撰写。
分课内容介绍
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过程记录了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历
史。
岩石和土壤是地球上重要资源,用途广泛。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岩石和土壤形成的过程及用途。
能用班级记录表记录、整理有关岩石和土壤的知识。
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感悟学习岩石和土壤的意义与价值。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研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
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学建议
1.重视课前资料搜集。
2.注重学习方式的多元。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好教师的指
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3.注重培养学生表达交流,归纳概括的科学思维。
4.重视科学记录单,处理好个人与班级记录单的使用。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科学概念目标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会用感官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
会使用简单工具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会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积极参加观察岩石特征的探究活动,保持对岩石的研究兴趣。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
教学建议
1.注意三种岩石选择要典型,便于学生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2.注重观察岩石的方法学习(与典型岩石样本比较,来观察了解三种岩石的特征)。
3.注重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的共生发展。
4.注意观察活动的安全。
3.岩石的组成
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它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科学探究目标
会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组成。
能够用科学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特征。
能用科学词汇描述矿物的特征,并能够做好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矿物和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认识到矿产资源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人类的宝贵资源。
教学建议
1.从认识岩石的角度来学习矿物的相关知识。从认识岩石的组成引出矿物一一三种矿物
的观察(观察方法的学习)一一花岗岩成分的再次观察(找出三种矿物)
2.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矿物特征的方法(借助参照物)。
3.注意教学具的结构性(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玻璃、丝绢、蜡状……)。
4.做好一些资料的补充,丰富学生对矿物的了解。
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和矿物的不同特征是识别它们的依据。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用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制作标本。。
能够对照标本图鉴,根据岩石矿物的特征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科学态度目标
体会到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乐趣。
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岩石矿物标本的制作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常见岩石的特点:
花岗岩:花血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
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卯石组成,粗越,硬。
石灰岩:青灰皂、灰色或微黄包,颗拉细,光滑,较硬,常
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包,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
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页岩:有灰、黑、红、檬、黄等多种颜包,颗粒细,较软,
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
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大理岩:免白包、黑包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
粗糙,晶莹涧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要做好。(师生都要做好准备一一图鉴和岩石)
2.课上指导学生制作岩石矿物标本。(步骤要清楚,图鉴人手一份)
3.通过制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岩石、矿物特征的认识,增强鉴别能力。
4.做好与课下的延伸,不断丰富标本盒,适时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回迁住宅买卖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年施工设计合同范本版B版
- 2024年度餐饮服务劳务分包公司管理规范合同3篇
- 志愿服务活动计划方案范文
- 中班月工作计划
- 2022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国连续纤维材料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房屋租赁合同范文合集十篇
- 《画》-探索绘画的奥秘与魅力
-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学习计划
- 黑布林英语A Test for Jess教学设计-刘明
- 一监区服装生产管理问题
- 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单词表默写(英译汉、汉译英)
-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 水不同温度的热焓值
- 小品剧本《超级招聘》
- 空气压缩机检验原始记录表
- 叉车部件的涂装工艺及体系
- DB32∕T 3261-2017 水利工程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 物理学习的8种思考方式
- 中国风围棋对弈雅致文艺教育培训活动策划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