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
《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
句词别具一格,语言新颖凝炼,可谓千古佳句。《醉花阴》词牌名
为李清照首作《漱玉词》而来。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今天,语
文网给大家推荐醉花阴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尽早
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
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
的提高累计经验。醉花阴教学反思,一起来看下吧!
昨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李清照的《醉花阴》,教完之后得在导
入和诵读这两个环节作了一点思考。
一、导入与新授环节要紧密结合
《醉花阴》是李清照南渡以前的作品,主要写对丈夫的思念,
词的主旨不难理解。我设计用邓丽君演唱的李清照词《一剪梅》
导入,试图带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进入词作的赏析。随着音乐的响
起,我把《一剪梅》词的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对词的内容
很感兴趣,甚至有个别学生跟着一起小声哼唱。学生们沉浸在音
乐所营造的氛围中,这个情境的设置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接
下来我让学生说说她们了解的李清照,学生回答出李清照的词分
前后期,两个时期的词风是不一样的,应该说学生在她们知识的
范围内能答道这些也是很不错的,我于是对李清照的前后期词风
进行了总结,围绕她的人生经历讲了很多,等到进入本课学习时
原本营造的相思氛围已经一扫而空了。回过头来看,我想在导入
之后就直接引入李清照爱情词及她早期的人生经历,进入本课的
学习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因为本课属于前期词作,内容上并不复杂,
后期凄惨的人生经历、背景不介绍对本课也没有影响,这些课后
还可以再补充。导入的作用一般是为了引入新课,好的'导入能让
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一堂好课必然会有
一个精彩的导入,有了好的导入还必须和后面的环节紧密联系,
不然就会失掉作用。
二、诵读的作用及策略
古诗词的学习离不开诵读,诵读对学生在理解诗词感情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每堂课我都会留一定的实际让学生诵读,往往只
是请一两位同学起来示范或听名家朗诵,这样效果不是很理想。
在今天课上我想能否尝试用诵读带动内容的讲解呢?于是我让学
生先自由朗读,学生不是很投入。于是我请一位同学范读,读完
之后我请其他同学点评,再让点评的同学自己示范,努力读出其
中的哀怨和悲伤。其中有学生点评的较好,如“半夜凉初透”句,
“凉”字稍重一些,后面“初透”轻缓似轻轻带过却给人一种凉
意。“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停顿时间要相对长一些,读出
一种不忍面对的孤独,但又不得不面对的无奈之情。经过几个回
合的点评和范读,学生对词的感情有了比较好的把握,齐读时有
了情感,再也没有人笑了。我看到在互评互读的过程中学生参与
度比以往单个人读教师点评要高出许多。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
要想办法让学生多读,对作品读的多了,读出了自己的情感理解
能力自然会提高。古人说“好书不厌百回读”,此言得之。高中
语文教学反思2
5月即将过去了,回顾这一个月来的教学,紧张、疲惫而又充
实、愉悦。学业水平考试已经尘埃落定,我们终于从必修教材的
紧张复习中解脱出来,好好地喘了一口气,从孩子们考完回来的
言谈话语中得知,今年的语文测试并非原先想象中的那么难,大
家答得都还不错,心里顿时不免一阵窃喜,一个月的辛苦与期待
总算没有白费。
本月我们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选修教材的处理上,从《中国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精心挑选若干诗歌和散文篇目向学生们推
荐学习。教学思想是启发式的、合作式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们
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我认为一些教条式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所
有的问题,而培养学生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语感更重要,好文不厌
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更何况我们选择的篇目几乎都是祖
国语言文化中的经典,要想真正地理解其中全部的文化内涵又谈
何容易。有鉴于此,我自己也是费了许多心思。在朗诵上,几乎
每一篇文章我都要事先下载范读录音,听一听名家的朗诵,不断
地完善自己,精确到每一个字词和句读都不出现任何维漏;在讲
解中,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启发同学们的'
认真思考,一起来探求文学瑰宝的艺术魅力;在反思后,我积极
努力拓展和迁移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不断整合诗歌鉴赏与散文
理解的一般规律性的认识,让同学们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学而
不倦。
或许是没有了考试的压力,此间同学们的学习状态比较放松
和随意,刚开始接触诗歌欣赏的时候,大家都是兴致勃勃,妙趣
横生,问题很多,想法也不少。课堂上有睿智的发问,也有激烈
的讨论,“诗无达怙”,很多同学都能在课堂上做到动笔、动脑
和动心。可是好景不长,同学们逐渐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失去
了原有的兴趣,课上也慢慢有了唠嗑、溜号、看闲书等不正常的
现象。四班厌学的同学很多,三班偷懒的同学也不少,这都让我
很伤脑筋,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关注一下他们,同时也要及时
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同学们真正地喜欢语文学科,欣赏语文
魅力。
本月最为遗憾的是听同组老师的课较少,尤其是翠姐和微姐
两位师傅的课,两位师傅每周都能抽出时间来听我的课替我把关
助我成长,而我却没能做好自己应该。可能是平日里的学生社团
工作很繁重,尽管如此自己也不应该再找借口,更注意处理好教
学与工作的平衡,知道教学为首要任务,感谢翠姐的鼓励与指点,
也感谢同组老师对我的包容与理解。
人的一生过得是否精彩,其实并不是看它的长度,而是在有
限的时间内能比别人体验得更多,因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高中
语文教学反思3
我们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
各个学科都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从旧课程向新课程的平稳过渡,全
校教师在学校的领导下都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理念,积极开展教研
活动,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一线的高中语文
教师,没有任何理由不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语文教育要走出低
谷,只有不断反思自我,瓶颈一破才会别有洞天。如何在课改新
形势下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我觉得必须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
对存在的问题,应引起我们冷静的思考和探索。
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
就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
确定性。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给别人的印象就是老师在不断
地对每一篇文章的字词句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而学生就是大量
地背诵,花的时间多,但成效似乎不大。学生普遍对学习语文兴
趣不大,觉得学的东西与考的东西不一样,没有能意识到学的过
程其实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过程。所以,为了提高同学们
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内修外治
学无止境。见贤思齐。一位语文教师要想很好的进行新课改,
就必须注重修养和才学的提高,于内要提高文化修养,于外要勤
奋治学,要做专家型老师,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控课堂。高瞻才能
远瞩,深入才能浅出。
对当今的教改教研动态,要入乎其内,也能出乎其外。“入
乎其内”是指作为一个课改参与者的身份积极融入其中去亲身践
行;“出乎其外”是指作为一个评判者的身份对我们付出的劳动
和成果进行冷静的审视和探讨。有了深厚的学识和才干,研究深
入了,思想深刻了,对“课标”以及一些新思潮新流派就不会出
现全盘照搬的情形,而是会采取“拿来主义”。点滴的积累成不
了海洋,也能成为小溪甚至是江河。
二、自主•合作•探究应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课程标准》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
1、学生自主学习,学案是关键
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学案,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
学习是教学的主要途径,因此编写学案的关键核心是问题,问题
的设置是需要我们教师集体备课完成的,要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
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问题,问题要有梯度化。
万丈高楼平地起。高一的同学基础还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在
编写学案时要重基础知识,学案上的内容让大家通过预习课解决
百分之五十,通过小组讨论课解决百分之七八十,剩余的百分之
二十属于课外拓展,开阔大家的眼界,训练大家的能力,充分发
挥同学们的想象力。
2、讨论-交流是课堂的重点
课堂上的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和合作研究的
习惯。正所谓“取他人之长,补一己之短”“三人行,则必有我
师焉”,每个学习小组中都有语文程度较好的同学,他们在小组
学习讨论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可以促进本小组成绩的提高。
三、注重课堂教师“导”的作用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与学
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
相长”。“自主”不是“放任自流”,“合作”不等同于“几个
人围坐在一起”;不能由过去的“填鸭子”变为“放羊”,不能
把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这里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
教法,二是学生的学法,丝毫没有贬低或削弱教师“导”的意思。
学生如何能学会学习?主要是依靠教师的导:诱导、引导、指导。
离开教师的科学指导,则势必如一盘散沙,学习具有极大的盲目
性。因此,在用课改新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做到民主而
不迁就,自由而不放任,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主学
习进行。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知识与能力、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才能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1、口头的赞扬和鼓励
很多同学在课堂上不敢站立起来独自发言,害怕回答错了遭
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因此我们要给大家以口头的赞扬和鼓励,让
他们多些自信敢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爱默生曾说:“自信就是
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大家敢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才能把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2、适当的分数奖励更能让学生有自我肯定的价值。
我在课堂给学生制定了一个标准,比如课堂展示讨论成果可
得1分,若答案百分之八十正确就可得2分,课堂上提出质疑即
可的1分,回答质疑可得1分,有了分数的奖励同学们的积极性
明显提高了。只是慢慢我发现学案上的难题被遗留了下来,一了
解才知道,大家为了让自己小组分数增加更快都不愿意做难题,
这样一些语文程度好的同学优势体现不出来,长此以往大家的答
题水平和能力可能会降低的,于是我改变了一下策略,既然在意
分数我就在分数上做文章。我就把分值直接标在导学案上且对分
数进行了区分,根据提的难易程度,分值设在2分至5分之间。
分值有区别了,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来自主选
择展示的题目,同学们开始积极挑战有难度的题目,这样不仅学
案上的问题都解决了,而且学生的探究能力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
高。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只有在质疑释疑过程中,只是才
得以巩固。
五、学案落实要到位。
在经历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后,同学们应该把自己的答案整
理到学案上,学案上的重点内容一定要画出来,并写好课堂反思。
这个步骤需要我们教师好好检查,督促同学们把学案完成,教师
需要对学案进行批改。
课改之路注定是充满荆棘的,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世界上
所有的桂冠不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吗?所以我们要做好应对各
种问题的准备,披荆斩棘赢得属于自己的桂冠。高中语文教学反
思4
莎士比亚曾说:“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
者。”学生只有“好知”“乐知”才会有无穷的学习劲头,才能
激发无穷的学习潜力。这样的学习才充满快乐,这样的学习能更
有效率。翻开《教育心理学》,里面赫然写道:学习兴趣是构成学
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可是,“激发学习兴趣”让我
经常陷入困境。
做为一个语文老师,尤其是高三的语文老师,很容易被同学
们忽略。语文虽然在高考中,甚至工作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读书读得越久,对语文的热情就越
低。到了高三,语文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了,上课想听就听,不
想听就不听;作业布置了就写,不布置从来不主动;写日记是“我
的一天”,写作文是“我的老天”,临考试了才背几句古诗。同
学抱这样的心理,往往也影响了老师的教学兴趣。为此,我在两
年的高三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浅薄的经验。
一、学生认为语文是常用的学科,自己对语文已经非常了解,
于是,我专找他们的知识漏洞详讲。
例如在复习索然无味的字词基础时,我专挑同学们平时说错
却不自觉的点。如:血、削、供、穴等字的读音。我采取的方法是
自己讲一句话,让同学们挑读错的’音。结果,一些让大家意想不
到的误读出现了,这样的方式,让一些同学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
基础知识,也让他们乐于做题,乐于翻字典,敢于质疑。对于似
是而非的读音,也开始有了明确的答案。同时,在题目讲解时,
我尽量不讲,让同学们自己来公布答案。
二、古文可能是同学们比较头痛的练习了。
同时,在高考中,也是一个必考题和高分题,它所占的分数
有二十一分。可是,同学们平时学古文已经很头痛了,而且大家
也知道高考时一定不考书上的,于是乎,很多同学认为这样的复
习对高考做题无用。实际上,平时的古文只是一个典范,一百二
十个实词和十八虚词可能都包括在课文中,但实际运用时又是另
一回事,可大家认为现代人应该说现代话,古文过时了,怎样让
同学们觉得古文有用,学好古文有用呢。我教的是文科班,我发
现同学们在做政治尤其是历史的时候,经常有一大段的历史材料,
而这些材料往往都以简单的古文翻译,曾经有同学拿着历史题来
问我材料,为使同学有兴趣,我在课堂上特意挑了一篇历史材料
来讲,将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实用词都挑出来一一解释,字的问
题突破了,那么文章的内容也懂了,因为材料题往往占十几分,
有时看懂一个材料便可提高分数。这样,让同学认为学好古文不
仅仅是应对语文考试,在应对别的科目中同样重要,对于古文,
也渐渐生出了兴趣。
三、作文是语文的重中之中。
作文体现了同学们运用语文的能力,也是在考试中占分数最
多的题目,可是要让同学们对作文充满热情,那实在是太难了。
一篇大作文,如果笼统的讲,同学们往往一头雾水,根据我班学
生的情况,我决定将作文分段讲,先给段,再写篇,先审是,再给
作文的结构。一这样的方式虽然有点繁琐,但是对于写作水平不
佳的同学来说很有用,一节课给一个知识点,将作文分解成几个
小块,最起码,大家开关会点题,结尾有照应,中间的段落会安
排了,虽不敢说时时出现佳作,但是对于写作水平中上的同学来
讲,确实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两年过去了,我也带了两届高三,对于复习课,要让同学们
充满热情的来学,着实有些困难,虽然曾用过一点点的小方法,
但这远远不够,还不敢说是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可是“学海无
涯”“教学相长”,我将一直在探索的路上徐行。高中语文教学
反思5
一路上充满着思考的语文课改已经在实践中走过了一年,面
对课改新形势,作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没有任何理由不对语
文教学进行反思,更何况“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是最大的受
害者。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今年我担
任一五、一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个普通班,一个实验班,两类
学生,两套方案,使我感觉重任在肩。在课改新形势下的高中语
文教学,我觉得必须走好三步:
第一步:渗透一个理念一一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语文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
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
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我常在想:既然
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
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症结究竟在哪里?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
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
第二步:坚守两块阵地一一阅读和写作
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
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以往,在成绩与排名
的压力下,语文也渐渐失去了轻松与活跃的氛围,变得沉重与凝
滞;在追求“效率”的名义下,语文删去了活动与场景,只剩下知
识与思辨。一位学者言“学好语文一是有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
有写日记的习惯。”专家就是不一般,三言两语便道出了语文学
习的真谛。语文学科本身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讲究“课内打
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究竟应该练什么功夫?
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然,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真功夫。
好多年啦!上海高考就是这样考查学生的,语文试卷只有两个大题,
一个大题是阅读部分,另一个大题是作文部分,阅读和作文几乎
平分秋色,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
生的文化品位;可以为学生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可以
促进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灵富裕,热爱祖国语言的人。写
作,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
人,成为一个能正确欣赏自我的人,成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
显而易见,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终身发展益处多多。所以说课改新
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坚守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
第三步:关注三种习惯一一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国外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
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
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
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能量,也是能量的储
蓄。我觉得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
思考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学习的习惯应
包括:说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独
立阅读和独立写作的习惯等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思
考,因为思考了才可能有思想,有了思想才可能有定力,内心才
会真正强大起来。看来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思考的习惯也是不言而
喻的。“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学科包罗万象,浩瀚无边。
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还必须关注学生积累的习惯。
课改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渗透一个理念、坚守两块阵地、
关注三种习惯。这就是我对语文教学的反思。行胜于言,在今后
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决心身体力行,矢志不渝,坚决落实
到底。高中语文教学反思6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叙述了与一位
人力车夫的交往.写了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境遇中仍不改善
良淳朴的天性。笔者在处理课文时,将“感受老王不幸的命运.把
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对底层劳动
者的同情和关爱之情”作为教学的重点,将“作者对老王内心的
复杂感情”作为教学的难点。为此,笔者设计了四个环节:一、
说说老王的命运及老王的为人表现:二、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受感
动的情节、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并说说感受;三、理解作者内心的
不安和愧作之情:四、和自己对话,关注自己身边的老王。原来
准备用一节课来完成这些教学目标,后调整为两课时。本课的教
学,有三点值得笔者思考:
一、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引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
教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文本以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
真对话。细细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高屋建苑.方可
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一
一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儿童的眼光走进成人的精神世
界,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抵达文
本解读的要义。要强调教师的引领作用,因为这需要教师去选择
意义、优化路径。教师深度解读文本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的解读
与理解,而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可能性。对教材文
本的理解与价值判断就成为师生共同的心智体验过程.教学则是
师生一起探索文本的意义与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文本价值的最
大化。需要强调的是教材文本的意义与价值虽然是开放的.却是有
底线的。教师一方面是底线的守护者.另一方面是学生“前行”的
促进者一一所谓“平等者中的首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品味
需要教师点拨深化或纠偏时,需要教师有独到而深刻的文本理解.
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相应的教学内容.推进课堂的互动,生成更
多的课堂现场资源。反之.教学的预设目标有可能出现偏差.教学
实施过程中就有可能因没有领悟文本精髓而错失课堂生成的教学
资源。
二、学情评估是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点
学情评估,是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当时准备
用一课时研习《老王》.一课时下来,教师想了解课堂中围绕着教
学目标所进行的研习效果,于是,向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了解对
课文的理解程度。这位同学说,老王给她的印象不是很深,只是
觉得老王挺可怜的.人也好,但我还是对杨绛一家的善良有着更深
的印象。这一说法,让笔者大吃一惊,学生的理解重点不在感受
老王品质的善良淳朴,而在杨绛一家的善良。这一专题的两篇文
章《品质》、《老王》是反映社会底层劳动者品质的光芒的,尽管
学生可以对文本作多角度的解读,但教师在教学的预设中必须明
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另外,尽管学生对
课文中作者流露出的善良有了一些体会,但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作
者多年来在善良行为的背后对自己灵魂深深的自责和内心的愧疚。
是的,杨绛一家是善良的。毋庸置疑.但在诚实的老王面前,
这种善良是多么的渺小苍白.与老王至真至纯的人间真情相比.杨
绛感到自己为老王所做的这一切是多么的微小.甚至感到自己多
少有些冷漠。尽管在当时来说.作者对待老王算是比较关心的一个,
这也正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待苦难人们的悲悯情怀,她的勇于
反思,敢于自责.对自己内心的不宽容,对灵魂的拷问,是她人性
光辉的所在.也是这篇文章最富有内涵的一个亮点。探讨作者在文
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是教学难点.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
可是.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文本,重点解读出老王的高尚人格.并
没有理解好作者对老王的深厚感情只是一种衬托。表达出作者内
心的极大愧疚。于是.笔者调整了教学计划,再用一节课的时间引
导学生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愧作一一尽管过去了几年,但
我们可以想象,作者每当想起老王.这种感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
逝而淡忘,面对着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孤单老人一一他能
在生命垂危之际带着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世界上最贵重的礼物
来感激自己,而我却为他做了什么呢?作者内心的自责,更烘托出
了老王的高大。
于是.笔者把重点放在如何把握作者这份独特的情感上.要求
学生从课文中细细体会,注重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但不知为
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
个不幸者的愧作”,然后让学生来谈谈理解。
学生一:从这句话中看出杨绛内心对老王的愧疚、自责。杨
绛当时没能理解老王这一行为的真实意义。老王朴实行为所散发
出来的情是至真的.至纯的.是毫无污秽的,是极其淳朴的善良。
然而.杨绛在老王死后几年才渐渐明白,所以杨绛感到对不住老王。
学生二:老王在病危之时,还拿着如此“贵重”的'礼物去送
给作者,他只是单纯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想去谢谢这么久以来对
他关心的作者一家.而“我”不仅用钱去亵渎了他的好意,而且并
没尽“我”的全力去帮助老王,因此感到愧作。
学生三:现实中,杨绛夫妇并没有给予老王太多的关怀.只是
在坐车的时候“说着闲话”,在老王生病期间.并没有去看他,但
老王对他们心存感激.在临死的前一天竟然拿着自己平常节省下
来的鸡蛋和香油送给杨绛,而杨绛夫妇并没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来善待他,所以历经几年,杨绛感至4自己很愧作。
学生四:作者对老王之死只是表面上的关心,文中“我也不
懂.没多问”.就体现了老王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不是很高.正是因
为这一点,作者感到十分内疚.老王是真的用心待她,可以将自己
宝贵的东西拿出来无私地给作者,而作者自己又为他做了什么呢?
仅仅只是觉得有这么一个可怜的人.同情他.却没有付出真心的行
动!故作者在内心深处有着恒久的愧疚。
学生五:幸运与不幸总是相对的,也许在我们看来.当时的杨
绛夫妇也并不幸运,但相比老王而言.作者又感到自己是如此幸运,
所以她感到在老王有生之年.自己并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帮助.与这
位淳朴、真诚、善良的老三轮车夫相比,自己是如此惭愧.不免在
内心涌现出不安和愧作.所以作者呼吁那些幸运的人们,在生活中,
将自己更多的爱奉献给更多不幸的人。
学生的理解在相互碰撞中渐渐深入了,能结合课文的具体语
句来谈感悟,从时间的跨度、表现的平淡到精神的呼吁等方面来
探究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愧作.从学生的谈话中能明显感觉到学生
的理解更加细腻了,课堂也在学生的互动中显现出生成的精彩。
根据反馈的学情,评估教学的效果.是教师处理教材水平的体现。
笔者觉得教师每教一篇课文.不能硬性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
务.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充满着变数,而且,教师的理想期望和学
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可能存在差距.教师在时间的支配上应有更大
的灵活的处理空间.充分发挥教材的文本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学习
一篇课文后,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净化
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通过学情评估,能更准确地了解教师在
处理教材时的定位及达成的效果,帮助教师提高处理教材和落实
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三、有效教学必须引发学生的探讨和内化
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用自己的思维、经验来参与文本的解读,
需要用自己的心灵来和文本对话.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研讨,让
学生在自我理解与倾听他人中构建自己的知识。
(一)激发学生的疑问并引发讨论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和文本、作者对话,而不是让
教师与作者对话的结论去影响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因此,
教师在课堂中,要营造出问题探讨的背景和气氛.激发起学生的问
题欲望,让学生在研习中闪现思维的火花。主动发问,在探讨中
碰撞出更多的智慧。
在研习“老王病重时提着鸡蛋和香油来感激作者”这一情节
时,学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老王病得这么严重了,为什么还要
把鸡蛋和香油送给杨绛一家而不留着自己吃呢
学生一:这是因为老王的善良。他认定杨绛一家是好人,作
者一家对他好.他铭记在心.要知恩图报。在临死前.他提着自己身
子也很需要的鸡蛋和香油来看他们.是来表达自己对他们一家的
感激之情。
学生二:老王虽然身世可怜.由于残疾导致生活的艰辛,但老
王是一个善良、知恩图报的人.他对杨绎一家的恩惠至死前都无法
忘记.可能那满满一篮的大鸡蛋和好香油是老王好不容易积攒下
来的,他自己在病危之际都不忘报恩.可见老王心灵之纯美。
在研习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愧疚…情节后.学生又生成了
新的问题:我觉得刚才讨论的重点是杨绛对自己灵魂的拷问.尽管
过去几年了.但内心的自责一直伴随着.从而显现了一个知识分子
心灵的高贵,而这一内容和底层劳动者品质的光芒有何关系?
学生经过讨论,明白了文章的重点所在:正是杨绛内心深处
的自责和内疚.记忆越深.就越说明老王的品质对她深刻的影响.
反衬出底层的、不幸的老王心灵的高贵给作者带来的深深震撼。
(二)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受
在充分感受“老王”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由感受
老王的人生拓展到对自己内心的感悟,触发学生不同的生活体验.
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情感。
学生一:老王.一个身患残疾的贫苦的老百姓,对杨绛一家掏
心掏肺的报恩.不觉让人心酸。在老王面前.自己是一个多么渺小
的人啊.
学生二:《老王》一文,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也许在那样
的社会里.杨绛和钱钟书夫妇是善良的.他们对待别人的关怀是难
能可贵的。但相对于老王.那是无法相比的.老王身心都受摧残.却
仍抱着一颗善良、感恩图报的心去待他人,总是为他人着想。
学生三:不仅仅是老王那高尚的品质感动了我.作者的情感也
使我深受感动。对一个不起眼的底层劳动者.作者不仅没有鄙视他.
而且还关怀他,文末还感到对不起他.这种情感是一般人无法达到
的。
学生四:老王这一窘迫、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起眼的三轮车
夫.以他那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善良诚实的生活作风.知恩图
报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更让我明白。情与钱永远不可能画
上等号.因为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一份真情。或许物质生活对人来
说是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有时候精神的帮助会给人以更大
的激励,千万不要忽视了一句话的作用.即使话语简短,也缺乏修
饰.但它却能表达对别人的关爱.
学生五:校门口经常坐着一个老奶奶.满头白发.手中拿着一
个她自己的饭碗.不时地向同学乞讨,可是我们毕竟是高中生.并
没有多少钱.于是只能视而不见.快步离开.我也只能从心底默默
承认自己的关爱并不够,表示愧作。
学生六:我是一个幸运者.比老王幸运几百倍,所以在以后,
我更应该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
精神上的帮助更重要。
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是对人情感的潜移默化、心灵的无声熏
陶。而要实现新课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目标,教师必
须要有课程意识,课堂要在动态的过程中承担情感启迪和价值观
指引的任务.充分引发学生的心灵对话.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多角度
感悟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并让学生在分享中完善自己
的心智。唯有这样超越文本的心灵交流.才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最好
体现.高中语文教学反思7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
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
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
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当今语文教学
的有效性倍受人们关注,语文已成为众矢之的。作为身在语文教
学一线的教师应冷静思考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所谓“高效”可以
从两个维度上来界定,一是效能与效率,着眼效能,提高效率;二
是效果与效益,注重效果,追求效益。“高效”是效能、效率、效
果和效益的综合体现。
新课程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主理解、
自我解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
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无疑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求新、
求活的清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在
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却主动放弃了自身的主导地位,
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似乎“读书找难点一一合作解疑惑”的
“讨论课”方彰显其对课程改革的真正践行。似乎一堂好的语文
课就以教师讲的“少”和学生讨论的时间“长”和“热烈程度”
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难道这就是新课改的主要精神吗?新课标中
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
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见,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
合作方式,不是让教师退而做课堂的旁观者,而更应以学习上的
激励者、教学上的对话者角色进行课堂点拨和调控。在动态生成
的课堂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而必
须确保对文本衍义的主线明晰,决不能让语文课堂衍变成自由沙
龙,否则教学目标与教学意义也就从根本上被消解了。
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需要语
文教师在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如何”的问题上
反复斟酌、精心设计。
一、教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死抓教材和教参不放,对教
材毕恭毕敬,对教参唯唯诺诺,以致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内容
过“全”的现象,40分钟的一节课,从课文的正音正字开始,涉
及段落划分、内容分析、中心提炼、写作特色归纳等等,面面俱
到,俨然一桌“满汉全席”,教师的“苦口婆心”越发引起学生
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其实,教师对文本教参应作出适当的“裁剪”,
取舍之间、增删与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宜的安排,
切忌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或优秀的教案,而忽视特定的教
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因此,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总得有个
“抓手”,找准“基点”才行。抓住什么,找准什么才能突出教
学过程的高效性,一篇课文可以学习、把握、挖掘的要素有很多,
但总要找准一个明确的目标。勿庸置疑,许多教师备课很认真,
在上课时也严格遵循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去实施自己的教学设想,
领着学生一项一项地去完成每一项目标,结果是目标有了,过程
有了,学生却丢了。我觉得:为目标而目标,围绕的只是课本,面
对具体的人而设定目标,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无论是哪一堂
课,都应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目标,它应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根据课堂的知识反馈去设立和修正。
在学习《琵琶行》时,小序中“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
都”二字,对解读白居易的人生际遇、人生感慨,同琵琶女的天
涯沦落之恨,互为慰藉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放射出去
的问题“点”更直接与主旨关联:“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
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何如此动人心
扉?”“何以最终引至'江州司马青衫湿'”?因此,一节课的基
点,就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
触发点。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是细化的,可具操作的,有实效
性的。
二、怎么教
“亮点”的营造将带动整个课堂,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导
向,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升华。“亮点”可以是先行“预设”的,
也可以是随机生成的。那么,“亮点”该何时带出,又该设置在
什么环节?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师的智慧和意识。
1、驾驭全局处设亮点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由于知识的限制与经验的不足,往往不
知从何下手,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寻求学
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为学生提供一些思维的激发点,预
设一个或多个“亮点”一一即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
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尽量使问题提得巧,问得新,产生“风乍
起,吹绐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抓住一
个关键句、一个场景、一个细节等,由其贯穿全课,如教《祝福》
可抓住“眼睛”二字,从而带出对“人物形象的变化、心理的变
形、人生的遭遇”这三个层面的理解。教《林黛玉进贾府》可以
从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行踪为突破口,拎起全文。再如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确是一篇情辞慷慨的至情文字,文中表达
其发愤著书观的一段文字就是一个重要的“亮点”,我尝试以此
“亮点”贯穿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一是让学生熟读成诵,积
累语言精华;二作思维迁移:有许多封建文人在屡遭贬官后创造了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许多文人在官场站得很低时,在文场就站
得很高,对于这种“贬官文化”现象,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写
作短评,并将探究学习的结果整理成历史人物故事,在课前进行
三分钟演讲;三是写作视角的延伸: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例在作文中
至少可论证哪些观点,凡此总总设疑,找准切入点,教师只要抓
住课文的“亮点”,进行多角度发散思考研讨,点到即止地抛给
学生一条条的“钥匙”,就能让学生在求知索道上轻松地开启了
“知识的大门”,这种方法远远要比教师包揽一切的整堂翻译要
生动得多。
2、导课时设亮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形
象的、生动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而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的东
西不愿接受。教学中如何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呢?如何使学生
的心理从上课依始就高效地定格于课堂?我认为导课时设亮点不
失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导入《陈
情表》一课时,我注意以疑促思:李密作为亡国之臣,多次拒绝
召见,除了因“孝顺祖母,暂不出仕”之外,还要对侍奉晋武帝
的顾忌或是对前朝的忠心,那么这番“衷情、孝情、忠情”他该
如何“表白”呢?开讲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确有牵一发而动
全身之妙。正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所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
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
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
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能否精心设计教学的“突破
口”一一在导课时设亮点,是奠定课堂教学成功基础的关键。我
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
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第一锤”就
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智慧火花。
3、打破课堂困局时设亮点
例如在讲授《宝玉挨打》时,我本怀着一股教学的激情想与
学生交流一下对《红楼梦》的阅读心得,没想到反应者寥寥,这
是教者“预设”所未及的,我也正懊恼自己忽略了学生的基础和
知识储备情况,如果按既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势必“冷场”。
我决定改变一下教法,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作为老祖宗眼里
的“命根子”,宝玉为什么会挨打呢?学生对此也只是懒洋洋地看
着课本。更有甚者是有几个“捣蛋鬼”故意“找茬”:老师,金
钏是谁?她为何“含羞赌气自尽“?她跟宝玉有什么关系?我一阵
欣喜:有问题就有“戏”了,面对其他人同样疑惑的眼光,我灵
机一动,又写下了第二个问题:有人说《红楼梦》有一种非常“经
济”的写法,就是经常借一个事件,把很多人卷进来,再“逼迫”
每个人出来一一表态,从而让其相互烘托与对比来凸现人物性格。
那宝玉这次挨打事件,都把哪些人卷了进来?问题一出,同学们果
然来了精神,课堂上探究的气氛开始形成了。教材拟定的学习重
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等,不攻自破。语文教学过程的动
态性决定了教学本身是充满着“变量”的,教学过程中的种种
“突变”是无法“设计”的,而这样的“突变”又往往是课堂教
学的“亮点”所在。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所说: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信
息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
行程。”教师不能过分重视预设性目标而忽视生成性目标,过分
重视既定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对学生的适时引导,只有力图唤起学
生的思考意识,才能使其积极参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
4、质疑探究、争议处设亮点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并非都是教
师预先设定的,有的是师生互动中,教师及时把握、整合学生的
观点而临时生成的,这时,教师能否依据文本的中心,适时引导
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阿q正传》时,当问到学生对阿q的“精
神胜利法”有何评价和体会时,却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方持欣
赏的态度,一方对此却嗤之以鼻。对此,如果任由学生争论得“不
亦乐乎”,那只会让讨论变成“打嘴仗”的肤浅的“热闹”,教
师就要取得教学的主动权,主动亮出这样的问题:鲁迅创作《阿q
正传》的意图和初衷是什么?如果今天给“精神胜利法”作新的诠
释,它将会有什么内涵?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反复回扣文本、品味
语言、领悟内涵、感受情感的过程,“问题”的“亮出”具有导
学、促思的作用,也不断驱动着课堂教学的展开。又例如学习李
白的《将进酒》,在学生领略“酒仙”的豪放与不羁的同时,我抛
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联系李白的人
生经历,分析他为何会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同学们个个跃跃欲
试,各抒己见:有仕途失意说,有内心平衡说,有自我麻痹说,一
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在质疑探究、争议不一时,教师不能避重就
轻或匆匆带过,也不能任其发展而不作引导。亮点探究的最终指
向应是对学生人生观的正确引导: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
酒如命的放浪行为?
三、挖掘拓展点(即“教得如何”的效果巩固)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
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
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积极创设
探究的学习环境一一挖掘课文的拓展点。拓展教学是巩固学生知
识、帮助理解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的高效手段,恰到好处的
课堂拓展与延伸,就如一支乐曲回味无穷的尾音,常能激发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课堂上的亮点。但不能纯粹为拓展而拓展,
紧扣文本还是第一要义。
语文课堂是灵性的课堂,因为它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熏陶。
因此,如何延展教学文本,把文本放置于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将
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在我们的脚下,有一条滋养了这个民族
几千年的文化长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夸父在烈日下奔走,精
卫鸟在蓝天里歌唱;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苏东坡月下把
酒,声声向苍天发问;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夜夜梦里点灯……语
文教师就应该和学生一起漫步这历史和文化的长河,和学生一起
沿着历史长河古道逆流而上,拾一块女蜗补天的彩石,借一弯汉
宫的冷月,摘一支渭城朝雨中的柳枝,带领学生走上精神和文化
之旅,将语文课堂放置在古老的文化长河中,即使是枯燥的文本,
也会变得灵动起来。这样,教师教起来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学生学起来可以举一反三,集思广益。而且广度成就高度,学生
在文化之旅和文学殿堂中可以自由的翱翔,释放心理能量,激发
心灵畅游,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例如在讲授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时,可以将其置于儒家思想
的光环下,从理想主义、集体意识、济世救民等精神品格中抽取
出“忧国忧民”这一精髓。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杜甫
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再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等中发掘其历史渊源。这样,一部爱国主义文
化史就源源不断地流淌在课堂上。
又如在讲授戏剧单元时,结合本地和当代学生实际,大力拓
展文本,弘扬传统文化。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对戏剧知识的低认识、
低兴趣的实际,认真设计活动课。一方面举办传统戏剧知识讲座,
让学生大致了解祖国传统戏剧常识及其艺术魅力,同时精选一批
经典的京剧、黄梅戏、川剧等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
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开展“我编”“我演”“我评”的综合性
教学,让学生自己编剧,自己表演、自任评委,如通过要求学生
将老舍的《茶馆》某段改为四川方言版,并当堂表演,让学生充
分感受到四川方言那极具表现力的文化魅力。同时,还要求学生
编演了《守财奴》《药》《套中人》等剧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以致
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和创造力,真正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广泛的拓展文本,以文化充实课堂,我们的课堂便不会再沉
闷,不会再枯燥,而是精彩纷呈,活色生香,特色彰显。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高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
种策略,充满挑战,呼唤智慧。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设
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我们每一位教育
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8
1、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进行对话。
在上现代文新课之前,我们会布置前置作业,如“读了本文
你有什么疑问?有何感想?文章哪些内容打动了你?你从中联想
到了什么?“学生只有认真地解读文本,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才
能使课堂上的讨论不流于形式,避免课堂表面的热闹。这样可以
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初次感受,不干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
生可以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地解读文本。课堂有太多的生成,这对
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用心点评学生的发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一般有三种情况:
第一,明显的知识点错误;
第二,观点正确;
第三,观点片面,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只点到了问题的某
一个方面。
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
第一种情况,是纠正学生明显知识性的错误。
第二种情况,不是片面地给学生戴高帽子,一味地说
,,好”,,很好”等词,要说出学生发言好在哪里?好的本质。
对第三种情况,不能模棱两可,让其他学生找不到方向,雾
里看花。而应该从尊重学生和知识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发言给
予中肯的评价,学生会因老师的点评,在识见上有所提升,产生
新的认识,从而对文本有深入的思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用
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做出中肯的点评,也是生本教育的一个体现。
3、开发家长资源,拓展延伸语文课堂。
我们一直强调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任何一门科学都源自于
生活,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也可以还原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
而开发家长资源恰好可以拓展延伸语文课堂。学生平时与社会接
触少,我们邀请家长来讲课,家长可以向学生介绍他们所从事的
行业和工作,或讲述自己奋斗经历、人生感悟等等。学生可以通
过家长的讲课了解社会,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同时,家长
上课,也是孩子与父母沟通的一种方式。孩子可以从别人的父母
所讲授的内容中,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期
待什么。这样可以促使孩子更爱他们的父母。教师和学生家长三
者在活动中也增进了了解,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无论是语文教学
方面,还是德育方面,都大有裨益。
生本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即
郭教授提到的,生本教育就是建立一个为而不争的教育成长世界。
希望在我的课堂上我能尽量为孩子们创造快乐的成长环境。高中
语文教学反思9
L抓住关键,从教师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
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
妙的引入课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
讲解诗歌鉴赏课时,我先从分析《东风破》,《菊花台》这些流行
歌曲的美妙之处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
学生学习的效果便很好。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简
单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
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
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
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用心。
2.务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
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
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
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
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
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
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
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用心发言。但在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
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
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
握和运用知识。
3.培养学生的几个小习惯。
其一,记的习惯。掌握科学的记忆习惯。科学的记忆方式,
无论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把
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考试要在必须的时间内,其实生命的基本
单位不是时间吗?必须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而且要及时复
习,语文不是短时间能出成绩的,但是不要以为一次的好成绩,
就忘乎所以。
其二,爱读书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不要以为名
著就是买来放在那里看封面的,而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
文性特点,旧时的说法文以载道是之。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且学
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学生与大师为伍、
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构成习惯,学生
会终生受益。从应试来说,也有其现实好处。
其三,动手的习惯:就是写的习惯。很多的学生背诵了不少,
口中的话滔滔不绝如绵绵的江水,但是写得时候却如挤牙膏一般,
那么平常就写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透过日记能够看出
一个学生很多方面的问题。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实还不
是都写出来的。
其四,向别人学习的习惯:善于向别人学,甚至要会“偷”
学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也要有的,现今的
竞争,让我们不再有“铁坂碗”了,而从实际来说也是学如逆水
行舟,不进则退。
其五,怀疑,好问的习惯。改编一个笑话,为什么嘴在耳朵
前面啊,就是让你问的,让耳朵在后面好好听的。
4.注重语文的渐进性,透过设置阶段目标,带给学生成功的
喜悦。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信心对于
高中学生更为重要。高中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
有两次考试“滑坡”,立刻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忙他们树立信
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从简单问
题开始,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容易得
分,甚至容易得满分,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再逐步
过渡到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难点上。使大部分学生排
除了畏惧心理,从而,提高成绩。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
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
加。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
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
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高中语文教学
反思10
《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课文重点就在于让学生提升对人与自
然关系的认识,重视环保。
应该说,这是一篇比较严肃的文章。平时我上课的语言都是
比较随意的,这次我希望我可以改变这种不好的习惯,就从这篇
课文开始改变。我发现,当我的.语言变得正式的时候,学生也变
得很严肃。他们有了想更深入地了解文本的念头,正是这念头使
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地去阅读文本,从而理解这篇课文的深刻
内涵。安静地思考,对于《像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是很必要的。
另外,我提出了三个问题来串联这篇课文的教学,即:1)山
是怎么思考的?2)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具体是什么?3)人为
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这三个问题贯穿了整个课堂,既吸引了学
生的注意力,又使课堂教学完整。这是我以后也要继续坚持的。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1
第五周对我们东莞中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周的
星期五是学校的教学开放日,是全体师生展示东莞中学风采的日
子。在这次活动中,我的任务是上一节公开课。经过慎重考虑,
我选择了自己所教的高二•七班,课程是唐诗宋词教材中的传统
名篇《春江花月夜》。有经验的的老师都知道这篇诗歌知识点较多,
内涵丰富,教学难度教大。但我喜欢挑战困难,觉得越是难度教
大的课题师生学习起来就更容易在交融中摩擦出火花,碰撞出智
慧;于是在选报课题的时候我毅然选定了这篇诗歌作为公开课的
教学内容。
在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上,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
要求,我除了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外,更加注意了学生自身
潜能的挖掘和提高他们的鉴赏、审美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思
路、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向新课标靠拢,努力践行自己的堂堂有
智慧有火花、课课有收获有升华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流程的具体操作上我重点突出了三个字,就是“读、
与、叩。
读是诗歌学习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读有很多种,我
重点采用了范读、学生个别读、集体朗读等形式,争取在不同的
诵读形式中体现出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的不同层次和境界。
如果说读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知识的内化过程,是理解
诗歌内涵的前提和钥匙的话,那么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和重点。
悟字表面上给人的感觉好象有点玄,可具体操作起来却是意味无
穷,这也是决定这一堂课是否精彩、是否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
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下了较大的工夫,也征求
了不少经验丰富老师的’意见。在问题的设计上我既注意到学生的
知识储备和学识水平,同时也注意到如何实现知识的横向拓展和
迁移,使自己的课堂既体现出一定的广度有要有一定的深度,不
至于是教学过程流于肤浅。考虑到诗歌学习中感受意境的重要性,
我重点突出了情景再现的教学环节,让同学们在感知诗歌大意的
前提下,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进行合理的大胆的联想,让同学们用
心去品味诗歌中蕴涵的澄澈的纯净的美。实践证明学生在这一环
节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充分的讨论,也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学。
师生之间的讨论和思考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我总感觉
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了练,就会给人一种不完美的感觉,而且知
识的外化也是语文学习的终极追求。于是我在这节课的最后环节
设计了学生写作的训练。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他们也
确实在老师的引导下交上了令众人惊叹的作品。
我的这次公开课虽然在我们语文科老师的共同关心和帮助下
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还是
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本打算最后让全体同学在齐声美读中结束
这堂课,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实现,课件的制作可以再充实些等。
堂堂上成精品是我的教学追求,然而教学本身又是一门遗憾
的艺术。我认为如果一堂课没有任何破绽、没有任何遗憾,那么
这堂课也一定不会有真正的思考、争论和智慧在其中,这种完美
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公开课已经上完了,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们
的反馈意见还没有整理出来;我会在思索中等待,认真地接受听课
老师们的意见和批评,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莞中这块热土上有一
个全新的提高。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2
《小狗包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八课,我申报高中
语文教师资格时试讲的篇目。尽管试讲我已顺利通过,但试讲时
的“坎坷”我仍难以忘怀。这是我第一次试讲高中教材,尽管用
了两天的时间进行了自认为很充分的准备,但是在面对学科专家
测试组的老师时,我底气严重不足,因而频频出错。
虽然专家测试组的老师们肯定了我积极乐观的从教态度,也
看到了我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对我的板书设计也较为满意。但
是以下两点,是我较为失败的地方:
1、在填写了我的一些基本信息之后,其中一位老师问了我一
个问题:”作为一个一直以来从事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对
高中生以及高中教材你有多少了解,以自身的知识储备来说,你
认为你是否有能力胜任高中语文的教学。”
老师的提问我有些始料未及,这个问题我没有准备。(后来想
想,做为一位教师要申报高中教师资格,本身就是要有心理准备
以及能力的'储备去从事高中教育,否则为何要考!)我知道这些老
师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我想蒙混过关,肯定只会让他们反感,
所以我坦诚地说我对高中生以及高中教材了解得并不很多,以我
自身的知识储备来说,也许还不能马上成为一个优秀的高中语文
教师,但是我肯学,我会努力。(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知道老
师们并不很满意。)
2、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老师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在
设计《小狗包弟》的教学目标时,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
识。但在试讲时,你又说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巴金老先生。
你这样设计是否有些前后矛盾?”
听到老师的意见,我有点蒙,不等认真细想便辩解道:“巴
金是为了更多爱他且他爱的人才放弃小狗的,所以我们应该宽容
他。……后来老师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还不
够清晰。而且照我这样推论下去,是不是有理由,或者有借口,
就可以做违背道义,甚至违法的事。听到老师们的分析,我冷汗
直冒。没想到自己竟然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而不自知。(对于这个
问题的回答,我知道老师们挺失望的。)
尽管此次试讲遭遇了一定的挫折,面子上有点过不去,但是
我却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我也明白了想要取得更
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3
我喜欢书法,尽管我写的字不怎么样。好几年前,我家里就
有了《兰亭集序》的字帖,我还前前后后临摹了很长一段时间。
《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
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
其实,《兰亭集序》作为入选教材,文章也是文辞优美,识见
高远,至今脍炙人口,熠熠生辉。而作为一篇文言文来教学,如
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
“言”后“文”教学模式,却值得探讨研究。我教学《兰亭集序》
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内容是文章一二两段,解决的是三个问题:
一是了解作者及其创作的缘由,了解书序的相关知识;二是掌握
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三是体会作者的感受及写作的特点。
课堂上我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
到一节课下来大家的学习情绪没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不是很好,
原因当然有很多,有学生预习不够,比如在解决字词这一块学生
就很被动,感受作者的的感受的'时候也不够深刻。
基于此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
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在教学中
多让学生去读,多让学生去说去感受。
首先加强诵读,多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适当时候才做点拨。
第一遍听读: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勾画出自己有疑
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自读:自由诵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我体验。
第三遍诵读: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悟读: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
惜、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
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
在诵读中就解决了。在诵读中去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
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就跟自然了。“文章不厌百回
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习语文学
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终身受益不尽。”诵读是文言文学习
的金钥匙。
其次我更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以填表
格的形式完成一二段内容的教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还
让学生自己在本节课结束前总结归纳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让
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自动学习,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就一定能将古文课上得有滋有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实践
探究更实用的方法。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农产品冷库存储合同
- 农业生产种子供给方案
- 2024年城市核心区域大型高炮广告牌投放合同
- 2024年修订:无人机操作员聘用合同
- 高速公路沿线商业广告推广方案
- 2024年墙体广告位租赁协议
- 2024年交易促成合同
- 2024年企业对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2024年伴侣忠诚协议
- 高层建筑静压拉森钢板桩施工方案
- 2024至2030年高分子吸水树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期中测试卷(1-5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DB11T 731-2010 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
- 学校食堂消毒记录
- 塔吊使用安全协议书
- 地 理气温的变化和分布课时1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 Unit4+My+space++Reading++The+1940s+House+课件高中英语沪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海淀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政专项测验1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