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教案_第1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_第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_第3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_第4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本课

将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测定水温,并

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

本课主要教学活动有三个部分:

第一,形成温度概念。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实验一

一将手指分别插入冷、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

杯内,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接着请学生就这个现象做出自

己的解释,学生将在卡通人的提示下很快悟到,光凭手的感

觉不能准确决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物体的冷热要用

一个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引导学生懂得物体的

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

第二,学习测定水温,学习使用温度计。测定水温的

关键是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

将温度计拿到杯外。测三杯水的温度,是测量水温的一次

演练。

第三,探究热水的降温规律。热水变凉是生活是司空见

惯的现象,然而学生可能从未想到过其中的科学道理。这一

部分的教学目标在于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

学生的记录能力,特别是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通过指导

学生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降温规律,从而

激发学生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实验结束后,还要求学

生通过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这是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推理

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知识与

技能:

1、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

温度。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

科学。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难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多媒体课件等。分组实

验器材:不同温度的水、烧杯、温度计、铁架台。教学过

程:

一、认识温度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

名手指感觉最

灵敏的学生站起来。(学生讨论后站起来)

好!你们是你们小组当中感觉最灵敏的,老师来测测你

们的感觉是不是灵敏?

看,桌上有三杯水,左边是一杯冷水,右边是一杯热水,

中间的是温水。请将左手食指放入冷水中,将右手食指放入

热水中,感觉到冷与热了吗?

好!检测你们手指灵敏的时候到了。将左手食指放入温

水中,再将右手食指放入温水中,感觉到的冷热一样吗?(不

一样)

【评:(1)以做游戏的形式导入,学生较为感兴趣;(2)

选手指感觉灵敏的同学,是为下面感觉到的冷热不一样做铺

垫;(3)将左右两只食指插入温水,书本中安排是同时插

入后,我经过多次实验,感觉一先一后,效果更加明显。】

哪只冷一些,哪只热一些?(右手冷一些,左手热一些)

是这样的吗?可,同一杯水,它们冷热应该一样的啊!

怎么会一只冷一些,一只热一些呢?是不是我们感觉出了问

题?(原先右手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

一些,而原先左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

一些。)

噢,是这个原因致使我们感觉到的冷热程度不一样。(板

书:冷热)其实,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板书:温度)

它的常用单位:(板书)摄氏度当我们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

的温度时,就要借助科学仪器一一温度计。

二、正确使用温度计

过渡: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三杯水的温度?(想)那好,

我们先得学会怎么使用温度计,老师介绍,大家要听仔细。

【评:借助刚才桌上的三杯水,抓住学生急切想知道桌

上三杯水温度的心理,激发学生测量的欲望,为学习使用温

度计做下铺垫。】(1)(出示温度计)这就是温度计,它

是用玻璃做的,很易碎。所以使用时,一定要轻拿轻放。为

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特意做了个大模型。

(2)这最下端红色的叫液泡,这红色的一条叫液柱,上

面还有刻度,每一小格就是1Co

(3)测量时,液泡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且不能碰到杯底

和杯壁,否则测出来的温度就会不准。

(4)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柱的最顶端水平,液柱顶端

指向哪个刻度,就是多少摄氏度。但要注,一定要等液柱不

在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

大家清楚了吗?好!看看老师教具上的温度是多少?(学

生读数)改变液柱的高度,学生继续读数。

【评:以往说到科学课,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让学生亲

历亲为,动手探究。可是,“动手探究”不是科学探究的唯

一方法。在提倡动手探究的同时,我们不能完全抛弃“传统

的讲授教学“,在许多情况正是,传统讲授法,也有自己的

优势。】

大家会测量水温了吗?(会),好,我们就来测测这三

杯水的温度。注意,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热水,测量

过程中,要分工合作,

及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温度。开始测量。

汇报测量结果(教师板书,一至两组测量的数据)

我们发现冷水的温度较高,温水的温度一般,冷水的温

度较低,你们都是这样的吗?

三、连续测量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

1、过渡:大家这么快就学会了使用温度计,并且测量了

这三杯水的温度,真了不起。大家知道,一杯热水放在这里,

它会渐渐变凉,也就是温度在下降。那么它的温度是怎样下

降的呢?是先快后慢,先慢后快,还是均匀下降呢……2、

学生猜测。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快----慢,慢----快,

均匀)教师:为什么这样猜?

【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热水是在渐渐变

凉的,但至于怎样变的,学生可能没有细想过。这里教师设

问“它的温度怎样下降后”紧接着追问,使得问题的指向性

更明,学生思考的难度大大降低。科学课中的探究并不等同

于猜谜语,它是要有根有据的。】(一)方案设计

4、大家的意见都不一样?那该怎么办呢?5、学生答:

测。

6、师追问:怎么测?我只测一次行不行?(不行)为什

么不行呢?一次看不出变化?两次呢?(也不行)那你认为

测几次?

四年级上册《冷热与温度》教学反思

《冷热与温度》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的第一课,我分别用了三个小活动:学生讨论、学生演示、

学生操作来认识温度计、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学会测量热

水温度。虽然有成功的地方,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一、请学生上台演示水温的测量时,不管学生做的对还是错,

不能一上来就让其他学生指出他的错误之处,首先要做的是

表扬肯定学生,让学生充满自信心。

二、在“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这个实验中,学生们的

小组合作能力欠缺,实验要求或许是老师讲的不到位,在记

录数据的时候,有些小组热水的温度不下降反而还上升,而

且整个过程没有秩序。

三、上课过程中,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语有事过于生

硬。

成功之处在于:

一、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很

高,教师只在一旁起到了引导作用。

二、在讲解正确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配有相应的练习,加强

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三、整个课堂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规律:提出问题一作出猜想

一制定试验计划一实验和观察一搜集整理信息一解释交流。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

(2017-2018学年度)

北固碾中心校

第1课小小科学家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中的第一课,

是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学习的开端。

本课是对于科学本体的认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科

学这个概念非常抽象,直接对儿童从理性的角度讲“什么是

科学”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教材以“小小科学家”为题,

从“科学家做什么”这样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对科学家所

做工作的感知与儿童已有经验的回顾,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

感性地体验什么是科学,打破科学的神秘感,让学生感到自

己也能做科学,激励学生从小开始,努力成为小小科学家。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提供一组不同的科学家正在进

行不同研究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就是研究大自然奥

秘的人,从认识科学入手去获得什么是科学的初步感知;通

过像科学家一样做滚小球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有所发现,

从而让学生觉得科学并不那么神秘,我们就是在做小小科学

家的事情。最后通知阅读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他们已经找到

了答案,还有许多问题并没有找到答案,同时隐含有科学知

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本质论的思想。

本节课的滚小球实验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做的第一次

对比实验,实验前教师先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实验时做好

示范,变量的控制由教师掌握,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在

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提醒学生实验后收拾好材料,养成良

好的实验习惯从第一节课开始。

教学目标

・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过程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

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带有凹槽的可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

(或玻璃球)、

绒布。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一一

《科学》。

2.什么是科学呢?研究科学的的人被称作什么?有哪些人

呢?他们是怎么做科学的?怎样学好科学呢?

3.这节课呀,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科学。

二、看图观察

1.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科学家的图片,说说这些科学家正在做

什么。

2.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中把科学家和他的工作连线。

3.老师播放袁隆平、珍妮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视频,让学生说

说他们主要从事什么研究。

4.学生讲一讲搜集到的有关科学家的故事,教师相机补充完

善。

5.小结:刚刚我们一起看了很多科学家的工作视频和图片,

请你说说科学家是做什么的人。(科学家做研究工作,实践

活动,如观察、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得到发现等)。

【评析】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很多小学生的理想是长大了做一名科学家,课的一开始老师

紧紧围绕科学家展开教学,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根据低年

级学生想象力丰富,爱听故事,容易感染的特点,开始上课

时,通过图片视频讲述关于袁隆平、珍妮等科学家的小故事。

以丰富形象的图画,栩栩如生的故事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教

学情境之中。

三、动手实践

1.出示一颗玻璃球,问学生:平时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玩过

小球,你是怎么做的?

2.学生交流平时怎么玩小球的。

3.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滚小球。出示实验装置,师进行

介绍,让学生猜一猜:(实验前)在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远

一些?

4.学生交流。

5.教师示范实验(也可播放演示视频):在桌上铺一块有刻

度标记的绒布,将斜坡架在绒布的一端,将小球先从斜坡上

标有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再

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红色标记的的地方滚下,也记下在绒布

上停止时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6.学生交流实验步骤,再按要求进行实验,并在活动手册上

做好记录,师巡视指导。

7.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说说有什么发现。

8.师演示将斜坡的坡度变大,同样是从绿点和红点往下滚,

记下小球滚动的距离,进行比较。9.学生再次实验,并在活

动手册上做好记录,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实验结束后整理

好材料。

10.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说说有什么发现。

11.教师提出反思:小朋友们说的真好,在实验的过程中,

你们有没有像科学家那样经历观察、实验、记录、发现的过

程?

12.大科学家伽利略也做过滚小球的实验,请大家一起阅读

大科学家伽利略做的滚小球实验资料,播放伽利略故事动画

视频,将自己做的实验与大科学家做的实验进行比较。

8.小结:这个小小的实验,说明我们小孩子也能和大科学家

一样,也能进行科学研究,并发现了一些奥秘,所以我们都

是小小科学家。(揭示课题:小小科学家)

【评析】滚小球实验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做的第一次对

比实验。因为是第一次实验,所以孩子们肯定特别兴奋,课

堂上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实验前教师要先好做

好一切准备工作,实验时教师做好示范,也可通过播放演示

视频让孩子们明白应该怎么做,只有让每一个孩子明白实验

步骤,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个实验。实验过程中还要求孩子们

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要求比较高,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地给予指导帮助。实验变量的控

制由教师掌握,提前在材料上进行处理。实验结束后提醒学

生收拾整理好材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从第一节课开始。

通过观看大科学伽利略的视频,让孩子们明白原来自己也能

和大科学家一样,也能进行科学研究,建立起他们的信心,

激发他们从小立志学科学,成为小小科学家。

四、探索秘密

1.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探索出许多大自然的秘密,出示电子

教材P4上半部分内容,学生看图,说一说这些问题的答案,

教师相机补充。

2.说一说:你还知道科学家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

3.想一想:你知道吗?还有一些问题至今没有找到答案,观

看视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找到答案。

5.一起讨论,你觉得这些问题以后会找到答案吗?

【评析】通过已知问题和未知问题的展示,再次让孩子们认

识到科学家是做什么工作的人,同时知道科学知识是不断发

展的。通过未知问题视频的播放,让孩子们明白有些问题至

今还没有找到答案,激发孩子们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

五、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知道了科学家是研究大自然奥秘的人。他们

通过不断地观察、实验、记录来发现大自然的秘密。但是科

学不是万能的,还有许许多多科学现象没有找到答案,这就

需要我们小小科学家努力学习、不断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

来,这些奥秘都会被我们解开!

附:板书

小小科学家

观察

科学家实验研究大自然秘密

记录

发现

教学片断赏析

“滚小球”实验前环节

师:出示一颗玻璃球,问学生:这是什么?你们玩过吗?

生:玻璃珠,玩过。

师:怎么玩的呀?

生1: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弹珠,在地上抛。

生2:我在幼儿园玩过夹玻璃球的游戏。

师:今天老师也要和小朋友来玩一玩这个小球,但是今天的

玩法不同,大家坐端正了听老师讲怎么玩,好吗?

师:出示实验装置,师介绍实验步骤。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实验前)在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

远一些?

生1:球在绿色标记的位置滚下来滚的远。

生2:老师,不对,球在红色标记的位置滚下来滚的远。

师:示范实验(也可播放演示视频):在桌上铺一块有刻度

标记的绒布,将斜坡架在绒布的一端,将小球先从斜坡上标

有绿色标记的地方自然滚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

再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红色标记的的地方滚下,也记下在绒

布上停止时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说这个实验我们应该怎么做?哪些方

面要特别注意?

生1:我们要记录好小球滚下来停止时的位置。

生2:我们要做两次实验。分别要记录好小球滚下来停止时

的位置。

生3:我们小朋友不能碰到滚小球的斜坡。

生4:小球滚下来的时候我们不能给它加力,要让它自然滚

下来。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让我们开始实验吧!

【片断评析】很多小朋友平时在家里、幼儿园里玩过玻璃球,

先让他们回忆以前是怎么玩的,然后再出示不同的玩法,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滚小球实验是小学科学第一个对比实验,

因此实验前的指导尤为重要,这一教学片断就是通过老师演

示(视频演示)实验步骤,让学生再次说明实验要点、注意

点,有意识的提醒学生实验步骤,也让学生明白只能改变小

球滚动的起始位置,其他一切都不能改变,这是做好对比实

验的关键。实验前细致地指导,才能让学生有序地进行实验,

保证实验的效果。

第二课小小工程师

教材分析:

《小小工程师》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教材一年级

上册《走近科学》单元的第2课。教材从一年级小朋友们的

认知水平出发,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先了解工程师,

观察工程师在做什么;第二个活动,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工程

师的杰作、作品。第三个活动就是让学生去学做工程师:做

一个铅笔加长器,这就意味着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设计,运用

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最后形成一个产品,同时还要

让他们对产品进行展示、比较,并且和成熟的产品做比较,

这样可以初步让学生对工程设计有一个朦朦胧胧的思想,以

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于“工程师”是如何工作的,怎样区别科学家和工程

师的工作这些问题,科学老师也不一定清楚。因此本课重在

将学生引进科学之门,对未知科学引发无限的遐想和探究兴

趣,为后续学习科学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

作的产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得更好。

2.通过交流工程师的杰作,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

程师的发明制。

3.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

教学重点: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

的过程。

教学难点:认识工程师的工作,以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

别的,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

课前准备:自制铅笔加长器: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

棒、一次性筷子、废旧纸张、剪刀、胶带以及PPT。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工程师的工作

1、师:小朋友好,还记得老师上节课给大家介绍的一

种什么样的职业?

2、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小朋友请看大屏(画

设计图、制作模型、维修机器、调试产品),今天老师给大

家带来了4副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工

作的?

结合图片、视频学生交流,汇报想法。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为科学教学创设与

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孩子联想,唤起孩子

以往的生活积累。

3、师:这些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甚至于小

朋友们住的房子等等,都离不开他们,他们就是工程师。(板

书:工程师)

4、师:在我们周围认识的人当中,有没有工程师,他

们是怎么工作的?

5.讨论工程师的工作和科学家的工作,有什么不一样?

6.小结:工程师通常是对某一物体进行简单的设计,运

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最后形成一个产品,这样的

产品比之前的更好用。

7.你们是愿意做一个工程师呢,还是做一个科学家呢?

【设计意图】“工程师”是如何工作的,老师们也不一

定清楚。这样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工程师更加侧重于设计、

制造类型的活动,科学家更加侧重于观察、发现这些活动。

活动二:认识工程师的杰作

1、师:我们生活中很多产品是工程师的杰作,工程师

的杰作有哪些?(结合活动手册,辩一辩神舟系列宇宙飞船、

电脑、跨江大桥、高铁,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等),

2、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汇报,教师归类:

家电:电视、洗衣机;

通讯:手机、卫星;

建筑:高楼大厦,园林;

交通:游轮、飞机;

机械:吊车、精密仪器。

【设计意图】:鼓励孩子大胆描绘,并通过想一想,说

一说的形式,增强孩子的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工程师的

概念。

3、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有没有做“工程师”的经历。如,

搭积木、造房子、堆沙堡、拼装模型、测试赛车等活动……

4、学生汇报

5、小结:我们拼装模型、测试赛车,虽然那些是玩,

但这些活动其实就是小小工程师所做的事情。工程师制造的

产品不仅体现在高科技的宇宙飞船,高铁电脑高楼桥梁方面

洗衣机,电饭煲灯日常用品,也是工程师发明的。工程师的

性质是以制造产品为目的的;而科学家的性质是什么?是发

现自然的秘密。这两个显然是不一样的。

活动三:学做小小工程师

1、创设一个情景:出示一直短的铅笔不好写了怎么办?

2、学生汇报交流

3、师:老师这儿有一些材料:吸管、小木棒、一次性

筷子、废旧纸张、剪刀、胶带……,小朋友们能不能来做一

个铅笔加长器?

【设计意图】做这个活动的时候有几点要特别注意的:

第一个就是给小朋友们的铅笔头要足够的短,因为只有足够

的短,在设计的时候才能体现出铅笔加长器的公用性。

4、学生汇报,师讲解铅笔加长器的做法:

可以直接用纸卷成纸筒包在铅笔的一端再用胶带粘牢。

也可以选择合适的管管径的粗细管或塑料管直接套在铅笔

的一端。还可以利用一次性筷子或小木棒古城铅笔周围形成

加长笔筒。

5、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6、请小朋友交流自己做得铅笔加长器

7、观察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和同学哪个好?老师这里

有买来的现成的铅笔加长器,同学们你们看看,与你们自己

做的有什么不同?他们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比较的时候不是一味的说买来得好,如果

是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制作和设计的那个意义了。让学生知

道买来的那个铅笔加长器一般都是非常漂亮的、结实的、耐

用的,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不花钱,更环保。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工程师主要从事什么样

的工作,他们会画设计图、发明制造新产品,甚至还能维修

机器,他们的工作与科学家们一样重要,我们班的小小科学

家和小小工程师们,老师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利用自己所

学的知识,成为像他们一样有用的人才!

五、板书设计:

小小工程师

工程师的工作:设计、制作、发现、改进

工程师的杰作:家电、通信、建筑、交通、机械

六、片段赏析:

师:老师这儿有一铅笔头(出示很短的铅笔头),哪个

小朋友能用它来写一写自己的名字。

(学生拿着铅笔头写字,却怎么也握不住)

师:怎么啦?这个铅笔头有什么问题吗?

生1:铅笔头比我的手小,握不住;

生2:这个铅笔用完了,不能写字了;

师:是吗!可老师觉得还能用,扔了怪可惜的,怎么办

呢?

生1:没有办法了,不能写了

生2:可以把这个铅笔头弄得长一些;

生3:可以把里面的铅笔芯装进自动铅笔里,这样就可

以接着写;

师:这个铅笔头和你们手里准备的铅笔,有什么不一

样?

生:没有我们的长。

师:也就是说能写字的铅笔要足够长,这样手才能握住,

那能不能想想办法,延长这铅笔头的长度呢?(屏幕上出示

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废旧纸张、剪刀、胶带等材料)

生1:可以把铅笔头绑在小木棒上,这样铅笔头就变长

7;

生2:可以用纸沿着铅笔头卷一个圈(追问卷一个圈是什

么意思),类似于铅笔套,套住它就可以变长了;

生3:我想起来教师走廊外面就有一个图,上面画的就

是铅笔头套一个东西,就能延长写字了。

师:(出示铅笔延长器)这是我们学校小朋友设计的小

发明,他发现铅笔头扔掉很可惜,想到了设计一个延长器,

这样就能延长铅笔的长度,可以继续写字。小朋友想不想也

来做一个铅笔延长器?(想)

师:好的,老师给每一个组准备了一些材料(如图),

请同学生按照刚才的想法,做一个铅笔延长器,比比谁做的

更好。

【设计意图】铅笔用剩一小段的时候就该把它扔掉,如

今的孩子都是这样认为。当老师提供铅笔头写字的时候,一

方面他们表现的很积极,但同时也发现了问题一一太短握不

住。这时候,教师巧妙的将铅笔头和学生的铅笔对比有什么

不一样,让学生发现只有加长铅笔头才能写字。这样设计既

培养了节约的好习惯,又让学生像小小工程师一样,体会到

发现问题,改进设计,制作产品的乐趣。

教学后记:

在本节课的几个活动中,孩子的们表现让我惊喜又让我

担心,惊喜的是孩子们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十分

开心,并在对什么是工程师有了很大认识。他们的语言表达

能力一般,但很多回答和交流都是自发的,也有一定的合作

意识,已经达到《标准》中对于7-8岁孩子提出的“愿意表

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是能配以手势动作。”在三个活

动中,孩子对于老师的疑惑能较好的进行应答,而且能大胆

说出这样想的原因,这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了紧密的联系,

像设计桥梁、制造飞机等,这样的状况就是孩子生活中所见

的,联系到了我们的课堂中来。对于活动三制作铅笔加长器,

通过讨论教师引导设计方案后,他们能表现出简单默契的配

合、没有争抢、没有破坏,大家始终围绕这一个主题进行制

作。我们孩子也能达到《标准》在7-8岁的孩子提出:“在

成人的指导下,不争抢、学会合作与交流”孩子们能初步体

验到大家齐心协力合作的乐趣,让孩子们体验到合作的重要

性。

但我也感觉到有些小朋友,在整个活动中,他和其他的

孩子没有任何语言的交流,也没有参与活动中,他始终在活

动中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其中。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接

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的调整活动策略,给孩子提供更

多需要孩子齐心协力完成的活动。在活动前,尝试让孩子们

要学会商量、学会简单的分工,鼓励尝试着让他与其他的孩

子的进行交流,语言是他参与到其他孩子之间的一把钥匙。

需要我们老师带领这手把手的把他带入到孩子之间!

第三课上好科学课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

进科学》的第3课。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主要是引发学生学

习科学的兴趣,本课的焦点则集中在学生如何上好科学课。

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科学是一门新的学习课程,科学

教室是一个新的学习场所,学生有必要对它进行大致的了解。

科学课上实验多、讨论多、交流多,这些活动要想正常展开,

就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如果学生没有规则意识,课堂就容

易散乱、低效、出问题。为此,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

个活动,让学生参观科学教室,比较科学教室和其它教室的

不同,关注它的独特之处,明白将要做哪些活动,比如研究

动物植物、做实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等等。第二个活动,

小组合作做一个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让学生采用自己想到

的方法进行比较。重点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他们的言

行举止对课堂纪律实验效果等等有什么影响。第三个活动是

承接第二个活动来的,通过交流刚才实验中哪些行为好,哪

些行为不好,体会到遵守规则对上好科学课很重要,一起来

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

本课的教学基本遵循教材的编写顺序,分为“熟悉科学

教室”、“比较水的多少”、“制定课堂规则”三个板块,

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慢慢地、细致地、一步步地引

领孩子深入到课堂中。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能够说出科学教室与一般教室的不同,了解科学教室

的特殊性。

・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的活动,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

则。

・参与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并愿意遵守这些规贝I]。

重点: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规则。

难点:能够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上好科学课。(板

书课题:上好科学课)

2.全班同学跟着老师读一读课题。

【评析】一年级的孩子在刚上课时往往比较兴奋,急于

想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所以此环节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

直接导入。让学生跟着老师读一读课题,这样可以在短时间

内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课堂上来。

二、熟悉科学教室

1.过渡:怎样上好科学课呢?我们首先要来了解科学专

用教室。

2.(出示教材上的普通教室和科学教室的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比比看科学教室与你

们平时上课的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呢?。

3.学生观察图片并比较交流。

4.谈话:刚才大家看的是图片中的科学教室,现在我们

来参观一下我们所在的这个科学教室,看看它又有哪些特别

的地方呢?

5.学生回答,交流补充。

(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科学教室课桌椅的摆放;科学教

室橱窗里的物品;科学教室墙报、板报的布置;科学教室里

通水通电的情况等等。)

6.提问:刚才大家发现了很多科学教室的不同之处。想

一想,我们的科学教室为什么要这样布置呢?

7.学生尝试说说原因。

【评析】此环节采用先观察教材图片,后观察科学教室

相结合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关心、熟悉科学学习的场所,

更全面地了解科学教室的环境、布置、材料摆放等,意识到

科学教室里所有的设施设备、环境布置等都是为了便于以后

开展实验、动手操作,便于更好地进行科学学习。

三、比较水的多少

1.过渡:刚才大家已经熟悉了我们的科学教室,现在我

们就在科学教室里做个实验。这个实验叫比较水的多少。

2.(出示两个瓶子:一个细而高,一个粗而矮,瓶中装

有高度不同的染色水。)

提问:怎样比较出两瓶水的多少呢?你们有什么办法?需

要什么材料?

3.学生思考,交流方法。

(方法一:找一个一样的高瓶子,将矮瓶子里的水倒入高

瓶子进行比较;

方法二:找一个一样的矮瓶子,将高瓶子里的水例入矮

瓶子进行比较;

方法三:找两个同样的带有刻度的瓶子(量筒或量杯),

将两瓶水分别倒入进行比较。

……)

4.提出活动要求: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出

水的多少。

5.学生领取材料,进行活动,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实验中

的行为举止。

6.汇报实验结果。

【评析】做比较水的多少这个实验,先让学生制定一个

简单的计划,说说用什么方法比,要用到哪些材料,然后再

动手实验。比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准备的材料要尽量能

满足学生的需要。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环节中量筒等仪器的

操作规范不作要求,实验的结果也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

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规则对于科学学习的意义之所在,意识

到遵守规则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和提高学习的水平。

四、制定课堂规则

1.回顾:在刚才做实验的过程中,哪些行为好?哪些行

为不好?

2.结合活动手册,明辨图片上这些同学的做法,哪些做

得对,哪些做得不对,我们应该怎样做?

(好的行为:交流声音很轻、人人有序操作、材料轻拿

轻放、实验过后及时清理桌面……

不好的行为:大声吵闹、不听指挥、争抢器材、桌上

到处是水、没有人人参与……)

3.反思:自己在实验中遵守了哪些,还有哪些被忽视了,

想想如果大家都遵守科学课的规则,那我们的实验效果会怎

么样?

4.在学生明辨是非的过程中,板书一一记录下正确的做

法,展示给学生。

5.讨论:除了刚才这些,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

的?

6.结合学生回答,将规则进行补充完善,特别提醒实验

材料不经老师同意,不能触碰,更不可随便乱尝。

7.齐读规则,记在心里,进行强化。

【评析】通过反思在比较水的多少实验中的行为,让孩

子明辨是非,并参与制定科学课的规则,既能让孩子意识到

规则的重要性,引起他们内心的重视,也为以后的科学学习

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课堂总结

L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熟悉了科学教室,做

了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并且一起制定了科学课的规则。希

望大家以后在课堂上能自觉遵守纪律、遵守规则,这样我们

才能更好地学习科学。

教学片断赏析

师:小朋友们,想想刚才做实验的过程中,哪些行为做

得不够好呢?

生:老师,刚才我们组小朋友都抢瓶子倒水,王**抢到

了瓶子不肯给我们。

生:老师,我们小组也有人抢瓶子,结果瓶子里的水都

泼出来了。

师:大家觉得这样做对吗?

生:不对!

师:那该怎么做呢?

生:不要争抢。不然水泼了实验就没法做了。

生:抢来抢去,万一瓶子掉地上会碎的,会划伤手,很

危险。

师:是啊,同学们,实验器材可千万不能争抢。在争抢

的过程中,器材有可能会损坏,会影响我们做实验,甚至还

可能造成危险,我们可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生:老师,我们组的张**还喝瓶里的水呢!

师:小朋友,你们来说说,张**这样做对吗?

生:不对,这样很不卫生。

生:水喝了我们就没法做实验了。

师:如果今天我们的实验材料不是水,而是有毒有害的

物体,想想乱尝会是什么后果?

生:会中毒!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科学课上所有我们用来做实验的

东西,没有经过老师的同意,绝对不可以去乱尝。如果你做

不到,后果会非常严重,甚至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记住了

吗?

生:记住了!

【片断评析】科学课要进行各种材料的观察或是实验操

作,但面对材料时,孩子会不自觉地兴奋,尤其是低年级的

孩子,常常会迫不及待地去触摸摆弄。这样会造成课堂的无

序和干扰,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本环节针对争抢实验器

材和乱尝实验材料两种现象,让孩子参与讨论,明辨是非,

把不争抢器材和不乱尝东西定为科学课的规则之一,加强学

生的安全意识与规则意识。

第四课认识感官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

中的第一课。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探

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

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由此实现科学课

程标准上制定的关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

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婴儿呱呱坠地,就开

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

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

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学生在第一单元对

科学本质有了一些了解后,本课将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培

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学情分析

针对刚入学的小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

欲,喜欢动手做小实验,总想对周围事物摸一摸、看一看、

闻一闻……这些都是人类探究世界的本能的观察行为。故在

教学过程中多以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方法进行。

三、教学目标

1.根据经验,通过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

它们都是感觉器官(感官),并养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2.通过观察活动,运用体验、比较的方法认识感官的功能,

了解利用感官可以发现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软

硬程度等特点,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

到了观察的乐趣;

3.观赏视频图片等资料的学习,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

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意识到自然界的生

命体是多种多样的,乐于对生活当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

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

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黑色有洞百宝箱、塑胶会叫小鸭子、橙子皮、

海绵、石头、

一杯雪碧、一杯柠檬水。

六、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有洞的百宝箱: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

黑色百宝箱,你们知道里面都有些什么吗?

2.提问:请你想想,能有什么好的方法,知道这里面的东西

呢?

(生:朝小洞里看看;伸进去小手摸摸;我闻到一

点气味;我摇晃箱子听到声音……)

3.谈话:边说边指

我们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朝小洞里看的呢?一一

眼睛卷

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闻到气味的呢?一一鼻子一

(强调:扇闻)

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听到声音的呢?一一耳朵

摸得时候用的身体的哪一部分呢?一一手气(强调:

其实是手上的皮肤让我们感觉到冷热触痛;大家还可以用我

们的小脸的皮肤去感受)

4.交流: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进行观察

呢?

(生:嘴巴,强调尝的方法,对未知的东西不能随

便尝)

5.小结:我们身体的这些部位,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感

官(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这些感官帮助我们

进行观察发现。

【评析】游戏前的思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唤起体验,

帮助学生快速聚焦本课主题一一感官,初步了解眼、耳、口

(舌)、鼻、手(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

二、观察探究,认识感官

6.谈话:观察活动马上开始了,同学们,请先听清楚老师的

要求。

①为了便于大家观察,老师把你们的百宝箱上的盖子

全都去掉了;

②小组合作,把在不同感官下观察到的物体贴画,贴

在记录单的相应位置;

③每组组长负责本组纪律,请将大家说话声音放到最

低;

7.学生实验

8.交流汇报:眼睛一一我们看到了黄色小鸭子,橘色橙子皮,

一块方海绵,一小

块圆石头,两杯水;

耳朵一一用力捏小鸭子,听到了他的叫声;

鼻子一一闻了闻橘子皮,有点酸;

嘴巴一一尝了两个杯子中的液体,发现一个是

雪碧,一个是柠檬水;

皮肤一一感觉到海绵软软的,小石头硬硬冰冰

的。

9.小结:通过小实验,我们发现人体的这些感官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物体的特征,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10.视频:学习歌谣:眼耳鼻舌手,感官身上有,帮我认物

体,帮我长本领。

11.提问:可以说感官就是我们的小帮手,帮了我们不少忙,

那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他呢?

(生:卫生用眼鼻口耳手,保护我们的器官……)

【评析】创设一个学生充满好奇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

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发现,是这一年龄段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

最佳方式,小歌谣的方式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可以化抽象

为具体,化单板为有趣,从而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与交流。

但由于学生刚接触科学学习,独立探究的能力还很薄弱,所

以在这里教师要很好地发挥引领者的角色,以便帮助学生有

序观察,从而提高他们科学学习的能力。

三、延伸拓展,全课总结

12.谈话:我们可以通过感官来观察周围的事物,小动物们

也有感官,它们又是怎么用感官观察的呢?(生交流)

13.视频播放:狗、老鹰等敏锐的感官。

14.学生补充其它动物具有灵敏感官的故事。

15.交流互动: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学习是个循序渐进而又需要刻意练习的一个过

程。组织学生进行回顾与总结,帮助学生对感官及用感官观

察的方法有一个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在总结时,尽管学

生年龄小,说得也较细碎,但科学思维的培养就是点的积累,

层的叠加,最后达到质的飞跃。

第五课感官总动员

一、本单元教学总目标

1.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观察就是运用各

种感觉器官获得事物的信息。

2.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轻重、表面粗糙

程度等特征;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3.知道利用简单的工具可以帮助观察;能描述肉眼观察和简

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4.乐于交流,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

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二、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品茶、观察蜡烛等活动,说出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

各种感官。

2.在做品茶活动和与同伴观察蜡烛的活动中,尝试发现并交

流事物更多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

的事物总是想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这些都是人类探

究世界的本能的观察行为。同时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

经利用眼、耳、鼻、舌、皮肤单一的感官观察并描述了事物

的特点,积累了一些观察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

的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事物更多的特点。

四、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二课。本

课的研究和学习是在第一课的基础上继续把多种感官综合

运用,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认识。学习本课的内容可以

为学生将来学习观察事物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器官。

教学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材料:

(1)每组菊花茶、绿茶、红茶少量,玻璃水杯或塑料水杯

三只;热水一大杯。(分8个组,按照总人数为40人来算)

(2)蜡烛一支、火柴一盒

2、教师材料:西瓜或者挑西瓜的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从生活事件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家里喝

课题,很好的体现

过茶吗?今天我们就

一、导入了生活中有科学,

来一场不一样的品茶

科学就在身边的

会。

理念。

1、出示三种泡好的茶1.学生分组交

水(菊花茶、绿茶、红流所观察到的

茶),请同学们观察其不同茶叶的特

通过品茶活动,使

茶叶和茶水的颜色、形点;

(一)、学生发现在辨别

状、气味等。2.戴上眼罩分

品尝不同一种东西时,有时

—■、2.请同学们蒙眼品尝别品尝花茶、绿

的茶,体需要两种感觉器

组其中一种茶水并加以茶、红茶三种

会吃东西官共同参与才能

织描述。茶。学生分组汇

时要动用完成。同时分组实

活3.探究:捏住鼻子再喝报,描述和记

舌头和鼻验可以更好地让

动一口,判断是否还是刚忆。

子两种感每一位同学参与

才那杯茶。3.任选一种茶

觉器官其中,真切感受到

4.提问:为什么捏住水,捏住鼻子品

实验的结果。

鼻子喝茶和不捏鼻子尝,判断是否和

喝茶不一样?刚才尝的一

5.小结:吃东西时,舌样?

头和鼻子总是一起工4.小组交流回

作。答为什么不一

样。

1.出示没有点燃的蜡让学生调动身体

烛,引导学生观察它有各种感觉器官,亲

(二)、1.仔细观察,及

什么特点?(从颜色、身体验动用多种

观察描述时记录,完成学

形状、粗细等方面)感觉器官可以认

燃烧前后生活动手册第5

2.点燃蜡烛,让学生观识事物更多的特

蜡烛的特页;小组做汇

察它又有什么不同的点。同时养成将观

—•、点,意识报。

特点?(从火苗的形察到的现象记录

组到观察要2.交流汇报,并

状、颜色、发出的气味、下来的好习惯。渗

织动用多种完成学生活动

手感等方面)透科学研究中应

活感官手册第5页。

3.小结:认识事物需有的“记录”这一

要动用多种感觉器官。程序。

(三)、谈话:同学们喜欢吃西利用有趣的视频

做观察并瓜吗,你知道怎样才能资料,使学生意识

小组讨论交流;

挑选成熟挑选到一个甜甜的西到生活中人们经

集体汇报。

西瓜的活瓜呢?常动用多种器官

动,动用播放挑西瓜视频,引导来解决问题。

各种感官学生观察,使其将选西

解决生活瓜的方法和感官联系

问题起来。

(如果条件允许,本环

节可调换成“角色扮

演”活动,请同学上台

表演买西瓜情景,及时

抓拍学生挑西瓜时的

动作;表演结束后将所

拍图片放大屏幕上,请

全班同学交流刚刚他

这个动作动用了哪些

感觉器官。)

首尾呼应,以生活

中的事物导入新

谈话:生活中很多事情体会要想全面

课,又以生活现象

都和挑成熟西瓜一样,认识一个事物,

三、总结结束本课。充分体

需要动用多种感官,才常常需要动用

现科学从生活中

能全面认识。多种器官。

来,到生活中去的

教学理念。

七、板书设计

gdnguanz6ngddngyudn

感官总动员

品茶

teshudejuhuaxia

菊花茶:特殊的菊花香

qIngdanshuangk6u

绿茶:清淡、爽口

chunhduliieku

红茶:醇厚、略苦

挑选西瓜:看一看

听一听

掂一掂

闻一闻

尝一尝

第六课借助工具观察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观察手指指纹,知道使

用简单工具可以看到更多细节。

2通过使用听诊器听心跳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听

到更多细节。

3通过阅读资料和视频,知道各种各样的的观察工具延伸了

人的感官功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重点

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教学难点

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学情分析

延续上一节课的内容,本课活动主要发展的科学探究技

能还是观察。有所区别的是使用工具进行观察。对于一年级

学生来说,听说过放大镜、显微镜、听诊器,但使用它们的

经验几乎没有。本节课也是学生初次接触观察工具,以学生

的体验活动为主,通过他们不断使用,来直观的感受到观察

工具对人感官功能的延伸,从而培养学生在日常观察活动中,

当使用感官不能很好的进行观察时,使用工具帮助自己观察

事物的意识,进而体验到观察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出示三幅小猪佩奇图片),提问:老师这有三个小

猪佩奇,有一个与其它两个不同,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成功找出不同的图片。

师:(出示三幅手掌图片),提问:你们真棒。老师这还

有三幅小手的图片,你可以帮老师把不同的那一幅找到吗?

生不能够成功找出不同的图片。

师:为什么不能找到呢?

生:看不清

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看清楚?

生:放大图片

师:使用什么工具可以放大图片?

生:放大镜

师:放大镜属于科学观察工具的一种,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来学习借助观察工具观察事物。

【意图】本单元的课具有连续推进性,在新课开始前,

让学生使用前两节课学会的技能观察事物,温习旧知,同时

了解学生关于观察工具的前概念,激发学生借助观察工具更

好的完成观察的兴趣。将学生自己已有的关于观察工具的生

活经验与其对应的科学知识相匹配。

二认识放大镜、显微镜在观察中的作用

师:观察完别人的手指,我们也来观察自己的左手拇指

指腹部位,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纹路,有线条,有圈圈,细细的线,看不清

师:有什么工具可以使我们看得更清晰?

生:放大镜

师:(拿起放大镜)谁用过放大镜?能给大家讲讲如何

使用?

生边演示使用边讲

师:谈话,把放大镜放在大拇指前面,慢慢移动放大镜,

直到看清楚,不要碰到镜片,不能对着太阳。再次观察,你

看到了什么?

生:指纹是向一边开口的,椭圆形的;指纹是一圈一圈

的,圆圆的;指纹是弓形的。

师:边画图记录边小结,一边开口的,叫做箕形纹,像

弓一样,叫做弓形纹,像圆圈一样,叫斗形纹。

师:这么小的指纹都能被你们观察到,手上还有更小的

东西吗?

生:细菌

师:使用什么工具能观察到?

生:显微镜

师:(出示简易显微镜)谁能说一说显微镜如何使用?

生演示显微镜使用方法

师:使用显微镜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黑色的点,看到纹路高高低低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观察活动,谁能讲讲使用放大镜、

显微镜观察事物和不使用这些工具观察事物有什么不同?

生: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更清楚

师:谁能总结下显微镜、放大镜这两种观察工具有什么

作用?

生:帮助人们更好的观察事物

【意图】一年级学生使用工具观察事物的体验很少,

尤其使用专业观察工具观察事物,更少。所以让学生从实践

出发,反复体验使用观察工具和不使用观察工具观察事物的

不同,从而真实地感受到使用观察工具的优势。初步培养学

生在不能够更好的观察时,借助观察工具的意识。

三认识听诊器在观察中的作用

出示图片(医生用听诊器看病)。

师: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吗?

师:你们知道医生为什么要用听诊器看病么?

师:那就是说使用听诊器这种观察工具能帮助我们听得

更清楚,是不是这样,我们一起来验证。

师:示范听诊器使用方法,使用听诊器时,通常放在胸

部靠右下方人体心脏的部位。

生使用听诊器相互听心跳声音。

师:谁能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听诊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听清楚声音

【意图】通过再次使用观察工具对事物进行观察,强化

学生对于使用观察工具优势的体验。使学生体验到观察工具

不仅能够帮助人们看得更清楚,而且可以帮助人们听得更清

楚。强化学生对于观察工具优势的感知,体验不同观察工具

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继续体验不同观察工具的乐趣。

四拓展延伸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听诊器、放大镜、显微镜这样的

观察工具,这些观察工具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了解自

我。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播放视频。

师:这么多工具,各种各样。谁能概括地说说这些工具

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便捷。

【意图】组织学生总结所学,使学生更加广博的知道观

察工具延伸了人体不同感官的功能,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事

物,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捷。

《做个小侦探》

【教学资源开发】

本单元在完成了前两个单元学习的基础上,以学生具备

对科学最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为前提,针对一年级新生的身心

特点,选取了科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两大环节;猜想和验证猜

想。本单元和上一单元“用感官观察”一样,都是对“走进

科学”单元的具体展开。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获取知识

的方法,既离不开客观的事实证据,也离不开基于事实的逻

辑推理。如果说“用感官观察”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感

官获取事实证据,那么本单元则重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思

考的过程。本单元以“猜想”为主要载体的逻辑思维活动,

其主要为感知事实、调用经验、建立联系、作出推论、证据

分析、真伪判断。

《做个小侦探》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的第一课,是对眼前看到的事实进行猜想。本节课按照

逐级渐进的原则,逐层展开四组教学活动。依次是:原因唯

一的简单猜想活动、情况多样的猜想活动、在玩碰碰球中进

行猜想、阅读资料。通过一系列从简单到相对复杂情形的猜

想活动,让学生知道要根据看到的事实,像侦探一样进行猜

想,并且学会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看,他们基本能做到区

分对问题的猜想和客观的事实证据,并运用事实证据来验证

自己的猜想。本单元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现象出发,

启发学生对现象进行猜想,同时认识到猜想不等于事实,猜

想需要通过事实证据来验证。通过经历完整的猜想、验证活

动,学生可以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

但是同时本单元的教学对象为刚进入小学不到三个月

的一年级新生,他们既迫切需要学习如何动脑思考,也需要

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无限的,

但是需要有针对的进行方法指导。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通过读图,针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有依据地说出

自己的猜想,体会到猜想与事实不是一回事。在学生的分析、

归纳、判断、创造等思维活动中知道猜想的思考过程。

科学探究:在玩碰碰球的科学游戏中,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

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

科学态度:通过实践活动,知道猜想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

想活动,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依据观察到的事实,作出猜想。

难点: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动画视频、ppt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微

课、ipad应用

学生分组材料:15组五球碰碰球。(即牛顿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以“黑猫警长”引题

师:小朋友,我发现每次玩破案游戏时,大家都要当侦探,

为什么呀?

师小结:侦探非常聪明,用自己的智慧破了不少案子,今

天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黑猫警长听说了小朋友个个

都是高手,所以它任命我为探长,任命你们为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