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5一、单项选择题1.
教师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讲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以”的用法。以下句子中“以”的用法和意义适合用于本课举例的一项是______。A.(江南博哥)此独以跛之故(刘安《塞翁失马》)B.徐喷以烟(沈复《童趣》)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刘向《唐雎不辱使命》)D.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正确答案:A[解析]题干句子中的“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A项中的“以”表原因,译为“因为”。B、C两项中的“以”均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为“用”。D项中的“以”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凭借、依靠”。
2.
某教师在教学《小石潭记》一课时,不要求学生预习,而是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首先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并欣赏一幅幅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最后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以下对该教师运用多媒体方式的评价,不恰当的是______。A.教师忽略了多媒体的使用是为语文教学的内容服务的这一特点,其设计不当B.过多欣赏图片,以多媒体展示代替学生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C.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想象,使其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D.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正确答案:D[解析]目前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时存在误区,如把教科书中的内容直观化,忽略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忽略了语文规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忽略板书等。所以多媒体的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恰当运用,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不可喧宾夺主。D项,“大量”一词使用不当。
3.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评价体会。下列对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可以多元化B.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要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D.导向功能是当代教育评价最为关注的问题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可知,发展功能是当代教育评价最为关注的问题。D项说法错误。A、B、C三项说法均正确。
4.
“亲情”是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常见话题,教师讲授朱自清的《背影》后,推荐学生阅读同类主题的文章。以下作品不适合推荐的一项是______。A.高尔基《我的大学》B.莫怀戚《散步》C.季羡林《永久的悔》D.傅雷《傅雷家书》正确答案:A[解析]A项,《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主要记述了他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亲情”主题无关。B项,《散步》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亲情。C项,《永久的悔》通过作者对家庭生活的回忆,对自己因离开家乡再也没有机会报答母亲的后悔,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D项,《傅雷家书》以书信的形式着重传达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的深厚的爱。
5.
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围绕“课程评价建议”展开讨论。下列教师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B.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C.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D.应整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做出全面的万能的评价标准正确答案:D[解析]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D项,“做出全面的万能的评价标准”说法错误。A、B、C三项说法均正确。
6.
阅读某教师关于鲁迅《社戏》的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大家看,素来严肃的鲁迅竟写出了令大家如此感兴趣的小说,想必在小说中,一定有你喜欢的片段。大家最喜欢哪些片段呢?
生(纷纷):偷豆——偷豆。
师:好,你来说说。
生:我最喜欢他们回来的时候去偷人家罗汉豆的情节。我对“偷豆”印象比较深,是因为我小时候也做过这样有趣的“傻事”。(众生笑)
师:那我们就先来欣赏“偷豆”,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读“偷豆”一节。
(生读课文)
师:在偷豆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应该特别关注两个人吧?
生1:一个肯定是阿发。
生2:还有一个是双喜。
师:好,双喜在“偷豆”的过程中有什么表现?
生:他要孩子们不要只是在阿发家的田里摘,不然阿发的娘会哭骂、气恼。说明双喜偷豆也是有分寸的,想得很周到。
师:那阿发有什么表现呢?
生:阿发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生纷纷读,不时伴随着学生们的笑声)
师:看来偷罗汉豆真是一件有趣的事,偷豆、煮豆的过程中,迅哥儿和小伙伴们的友情更深厚了,而且呀,作者把这段真挚的友情放在江南水乡优美的景色中,更是增添了浪漫的情趣。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教师引导学生品评文中的人物,有利于学生理解人物形象B.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进行深入思考C.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课文内容应按顺序讲解,教师打乱了教学顺序,做法错误正确答案:D[解析]A、B、C三项分析均正确。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适应学生的需要展开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答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理解人物形象,应该被提倡。课文内容学习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并非必须按课文顺序进行教学,D项分析不正确。
7.
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围绕“教学实施建议”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不恰当的是______。A.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B.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C.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D.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字,要求学生会认的同时也要要求会写。正确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教学实施”的认识。
[解析]D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因此,本题选D。
8.
语文课程改革倡导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是______。A.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校本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B.可立足课堂学习,开发教材资源;也可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C.课程资源的利用,不仅要考虑多数学生的共性情况,还要考虑特殊学生的个别情况。D.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对语文学习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正确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是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9.
阅读《水调歌头》的课堂导入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次中秋节前随堂听课,上课老师准备的教案中是采用欣赏歌曲导入课文。但当他走进教室,发现课堂气氛不对,学生好像没看见老师已经进了教室,还在兴奋、热烈地谈论着,老师没有生气,而是站在讲台上耐心听了一会儿。当他发现学生是在谈论有关中秋节的事情时,笑了。老师大声问学生:“大家这么兴奋、激动,一定有什么好事情吧,能不能也告诉老师,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我们在说中秋节放假的事呢!”教室里学生都笑了。“中秋节快到了,同学们都非常高兴吧?”“是——”“大家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可以放假回家了。”“中秋佳节,能回家跟家人团聚,同学们高兴,老师也不例外。但是同学们想过没有,就在我们身边,有的人因为种种原因,回不了家,不能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他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孤独寂寞。”……“是的,月圆人却不能团圆,怎能不思念亲人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苏轼的《水调歌头》,就是写中秋佳节的最好的一首词,作者由于在中秋节不能与弟弟团聚共度佳节,望着明月,思绪潮涌,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篇。作者"此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名作。”
对以上教学导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提高对课堂的敏感度和课堂应变能力B.教师在进入教室之后就应该维持课堂秩序,而不是发现学生谈论的焦点之后试图分散学生的注意力C.教师大胆地融情入景,与实际相结合,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D.教师最开始确定的欣赏歌曲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正确答案:B[解析]优秀的教学并不一定是秩序井然的教学,给学生一个适当放松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的效率。及时发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加以引导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进行学习。故B项错误。
10.
在教学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莫泊桑以及其他两位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代表作品,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麦琪的礼物》B.《羊脂球》C.《小公务员之死》D.《列夫·托尔斯泰》正确答案:D[解析]“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指的是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A项是欧·亨利的作品,B项是莫泊桑的作品,C项是契诃夫的作品,而D项则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为列夫·托尔斯泰所作的人物传记。
11.
以下是某老师在进行《台阶》这堂课的教学实录,请阅读后按要求答题。
师:本篇课文较长,老师昨天已请同学们预习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阅读课文,抓关键词句,理读故事。理读故事的要求是:围绕小说的标题“台阶”,理出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并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每部分内容。
生1:1-8小节,是小说的开端部分,台阶给我们家带来的满足及父亲认为台阶低。9-16小节,是小说的发展部分,父亲为造新台阶做准备。17-23小节,是小说的高潮部分,父亲建造新台阶的过程。24-31小节,小说的结局部分,父亲对新建成的台阶感到不习惯。
生2:1-9小节,是小说的开端部分,父亲认为台阶低,想建新台阶。9-18小节,是小说的发展部分,父亲造新台阶的准备过程。17-24小节,小说的高潮部分,描述父亲建造新台阶的过程。24-31小节,小说的结局部分,写台阶建好了,父亲对新建成的台阶却感到不习惯。
师:两位同学对故事的理读出现了分歧,他们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呢?到底谁的答案更合理些?你们能否抓住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从回答的情况看,学生比较糊涂。)
师:(引导学生读第九小节的最后一句话,抓住其中的一个词“准备”,然后引导学生再找“准备”一词所出现的地方,学生发现第10小节的第一句话中出现了,通过读,大家一致认为9、10小节不能断开。教师继续追问,“准备”一词还出现在什么地方。学生找到第16小节的第一句话“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这一句话起总结的作用,据此,学生一致认为小说的发展应是9-16小节。教师再引导学生抓24小节的第一句话“新台阶砌好了”和25小节的第一句中的“于是”一词,可见,小说的高潮部分应是17-23小节。)
师:当我们在理读小说的故事情节,产生困惑时,我们可以抓一些关键词句,注意这些句子的前后联系。
想造台阶,准备造台阶、建造台阶,台阶完工,故事的情节紧扣台阶展开,台阶就是全文的线索,通过这一条线索,全文言之有序,条理清楚,因而,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应尽量言之有线,从而才能言之有序。
对以上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B.当学生理解出现分歧时,教师没有进行评价而是请学生说出各自的理由,体现了新课标中的尊重学生的理解与感受C.教师在最后归纳总结阅读方法的方式是不对的。D.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给文章分层,在阅读中渗透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并没有强制的将自己所认为正确的分层强加于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关键词,这样的方法不但注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12.
阅读《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生: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爱美的皇帝”。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换新衣服。
师:你说的“爱美”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
生:当然是缺点。
师:如果是缺点,光说“爱美”是不行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爱美,你们看,我上课还穿西服系领带呢?我这60岁的老头儿,也爱美。但是,这是优点不是缺点。作为教师,应该服装整洁,落落大方。你能不能把刚才的说法稍加修改,使人一听,就知道说的是缺点。(生稍停一会)生:爱美过度。
师:很好!过分讲究穿戴就是缺点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词?
生:臭美。
(众生笑)
师:就是这样说的。这显然是贬义。
针对以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以下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该教师能够非常好地给予学生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并不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耐心地启发学生寻找答案B.针对简单的问题,学生若回答不出,教师可直接指出其回答错误,以免浪费时间C.当学生理解发生偏差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结合生活实例、自身实际帮助学生纠正D.该教师处理反馈信息的时候,具有引导性,帮助学生对回答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具体的阐述,把看上去有疑义的答案,在修改之下变得贴切正确答案:B[解析]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切忌笼统,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反馈信息,正确而迅速地找出“病症”所在。教师发现学生回答不正确时不能操之过急,评价时应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耐心启发学生寻找答案。B项说法错误,A、C、D三项说法均正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不恰当的是______。A.学习表达方式不宜让学生单纯的读记各种概念。B.学习表达方式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C.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不同的表达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D.抒情的表达方式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在写作中要多加使用。正确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表达方式”的理解。
[解析]D项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多使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因此,本题选D。
14.
阅读《背影》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这节课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然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感受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单向的关爱,而儿子对父爱的理解、接受,以及对父亲的关爱与牵挂不容易看出。课堂小练笔中,我安排学生根据本课的体会,补充学习一首赞美父爱的诗歌,但是诗歌较长,并且语言过于诗意,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到位,练笔效果不够明显。课文结尾时我也没有强调父亲与儿子之间是双向的感情,没有使父子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结合上述教学反思(片段),分析该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B.教师设计“课堂小练笔”环节的实施未能有效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C.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把握及对课堂的收束控制能力不够D.教师以“背影”为感情聚焦点,偏离了对人物情感本身的深入分析正确答案:D[解析]“背影”是贯穿课文《背影》这一纪实散文全文的线索,它不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也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敬爱与怀念。题干教学反思中,教师以“背影”为感情聚焦点并未偏离对人物情感的分析,但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背影”之后的深情。D项说法错误。
15.
某位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进行了名为“给自己的作文找读者”的尝试。学生完成作文后,作文不是当堂收上来而是让学生保留2天,在这2天里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给同学写评语(内容不限,字数不限)。2天后作文收上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评价,这项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极高。下面关于这位教师作文课改尝试的评价,错误的是______。A.教师关注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乐于分享写作欲望B.教师用“给作文找读者”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C.教师是作文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多改,反对学生的独立修改D.写作评价能采用学生互评教师讲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正确答案:C[解析]新课标强调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教师、学生自己、同学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都可以对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以下学生习作,回答下列小题。
案例: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①轻轻地从书橱中抽出一本淡黄色纸页的书,封面上赫然写着《红楼梦》。抖落纸页上的灰尘,翻开书页,和着淡淡檀香,步入了那个曾经多么熟悉的地方——大观园,望见多少风景。
葬花吟
②风中,那满树的花如一只只舞倦了的蝴蝶,飘飘悠悠地落下,终于落成了一地的残花。你担着花锄,瘦弱的身子在风中似乎要倒下,单薄而又无助。你多想化成这一地落花,去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那里没有寄人离下的痛苦,也没有孤单与落寞。你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道尽了你清高而短暂的生命;你的“孤标做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说尽了你叛逆而孤傲的性格;你的“眼空蓄泪泪空垂,抛珠滚玉却为谁”诉尽了你对爱情的无限向往和对宝玉的无边思念。杜鹃啼血,可是你千年未变的咏叹词?
柳絮词
③青石上沉酣的倩影惊飞花无数,你挽一髻蓬松松的青丝吞吐你心中的豪气。你没有悲天悯人的长吁短叹,亦没有世故圆滑的左右迎合,你永远保持着一份超然,一份诗意。琉璃世界的割腥喷腹彰显你巾帼红颜的豪情,你心直口快的性格为这冷清清的园子凭添几分妩媚。坎坷的命运也抚不平你嘴角漾开的笑意,你微笑着,面对昨天与今日,柳絮翻飞,你童真的歌谣摇开了一方新的天地。
螃蟹咏
④冷香丸的清香压低了你上清苑的傲骨,你不得不莲步微移,做你大家闺秀的典范。杨妃扑蝶的烂漫隐于人后,滚滚而来的骂名使你不得不讥讽螃蟹却依然无济于事。你许是一朵紫红色的牡丹,高贵而华美,繁花尽谢之时,你在那里张扬地开放,芳香弥漫。你的平易近人被说成是世故圆滑,你对宝玉的爱被说成是从始至终在成就婚姻。你亦是无奈的,背负着滚滚骂名却依旧款款地微笑。牡丹的华美,许是你一生的写照吧。
⑤合上书本,这雍容美丽却又异常熟悉的大观园,我再一次看到许多的风景,黛玉葬花、湘云沉酣、宝钗讽蟹,伴着我长大,亦伴着我无数次地落泪。红楼女儿的迷梦谱成了一首新歌,这泪的痛、血的痴可有钟子期在听?
⑥这个熟悉的地方,风景很烂漫。
问题:1.
请从第②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⑤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正确答案:错别字:第②段中,“寄人离下”的“离”应改为“篱”;第③段中,“凭添”的“凭”应改为“平”。
病句:合上书本,这雍容美丽却又异常熟悉的大观园,我再一次看到许多的风景,黛玉葬花、湘云沉酣、宝钗讽蟹,伴着我长大,亦伴着我无数次地落泪。
以上病句成分缺失,应改为:合上书本,徜徉在这雍容美丽却又异常熟悉的大观园中,我再一次看到许多的风景,黛玉葬花、湘云沉酣、宝钗讽蟹,伴着我长大,亦伴着我无数次地落泪。
2.
请从立意、结构、语言三个角度简要评析该篇作文的优点。正确答案:立意:该篇文章从“熟悉”“地方”“风景”三处着手,将“地方”虚拟化,变为我们熟知的名著,而“风景”也不再仅局限于实物风景,在文中它是黛玉、湘云、宝钗的才情之美。故此篇文章的亮点在于将实物虚拟化,扩大了“风景”的内涵,使文章行文自由。
结构:采用片段组合式写法,三个小标题,三个韵味不同的女子,将大观园中的“美景”一一点数且又富有代表性,正是广大读者“熟悉的”风景。结构新颖,具有形式美。
语言:文章语言多为长短句结合,巧妙运用叠词、四字短语,使得语言更具节奏感和美感。此外,以诗为文,引用或者化用诗句,使得文章语言更符合三位美丽女子的气质。
阅读下面的《如何立意作文》指导课实录,完成下题。
师:请以“风”为话题,选择你自认为适合的一种方法进行立意。
生1:我想到了“思念如风”。
生2:地理课上学到了“风能”。
生3:春风拂面。
生4:暴风吹过,大地一片狼藉。
生5:乘风破浪。
生6:近听八闽“民主风”。
生7:我想到时装流行风。
生8:我想到诗句“大风起兮云飞扬”,我想写与刘邦有关的故事。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大家看,同样是“风”,不同的人能想到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立意。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我们可以学到几种立意的方法。我们最容易想到,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春风、暴风等,但我们也可以转换角度,把“风”思考为社会现象,如“民主风”“时装流行风”,还能因此从古诗词句中想到“风流人物”,这告诉我们,立意上,我们可以不停地——
生:转化角度。
师:对,这是立意的方法之一,不要拘泥于一种方式。我们再看,即便是写“春风”,我们也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写。
生:可以写自然中的春风,也可以写对待我们如春风一般的人,还可以写在春风里的故事。
师:由表面的“春风”联想到深层次的“春风”,这叫作由表及里,透过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开掘事物的深层意蕴,也是立意的方法之一。
【问题】3.
阅读上面的教学案例,试评析该教师的教学。正确答案:案例中,该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差异型反馈,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个人生活体验等有很大的不同,面对“风”这样的话题,便有了各种各样的立意,这对作文教学来说恰好是难得的资源。该教师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立意,及时利用,并通过点拨,将零散的立意上升为立意方法的指导,深化了学生的认知,从而成功地把学生的差异型反馈转化为立意方法教学的新资源。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能够看出教师非常明确的教学资源意识,而且该教师对学情有充分了解,对学生的答案也有准备,同时体现出该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掌控课堂的能力。
4.
简要论述教师在教学中要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正确答案:教学资源的开发不仅存在于教学开始之前,而且还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存在于教学现场之中,存在于当下的教学情境之中。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蹲下身来与之平等对话,用心捕捉学习活动中利于学生发展的鲜活的教学资源;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要认识到学生的奇思妙想或困惑疑虑这种教学资源的宝贵。同时,对于及时捕捉到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敢于因势利导、打破计划,对教学方案做出调整。具体地说,教学的流程可以在反馈中即时“变奏”,研究的主题可以在反馈中适度“更换”,预设的目标可以在反馈中随机“升降”,环节的推进可以在反馈中相应“增删”。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65分)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回答以下小题。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悦。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思考探究
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
二、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各有不同。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三、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具言”指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2.诣太守,说如此。
(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积累拓展
四、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1.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2.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3.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五、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试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六、结合课文及下面节引的《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预习提示
我们现在常用“世外桃源”这一成语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你心中有“世外桃源”吗?说说它是什么样的。
借助注释,通读课文,感受作者笔下“世外桃源”的美好情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48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1.
赏析《桃花源记》语言特色,不少于200字。正确答案:《桃花源记》出自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之手,主要记述了一位渔人无意中闯入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和平恬静,人人劳动,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一千多年来,这篇文章在我国文学史上一直具有深远的影响。
文章语言朴素,形象,生动。作者在对桃花源内外景象的描绘中,用语平实,层次感强。如在描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时,作者写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正是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所描绘出来的。有景有物,有色有香,反复咏叹,使读者犹如置身于艳阳高照、芳草葱茏的桃林堤岸,看遍粉红的花瓣被微风轻抚,而后纷纷落下的自然美景。还有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所见景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署,并怡然自乐”的语句,朴素且不事雕琢,通俗易懂。这样生动质朴而又寓意深远的语言构成整篇文章的主体风格,成就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
2.
根据上述资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依据(不可照抄材料)。正确答案:(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②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翻译课文,梳理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意。
③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④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总结本篇课文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以读促思,感悟并理解文意。
②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2)设计依据
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从知识与能力、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课件3-3《测量气温》
- 学校与博物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书(2篇)
- 2022年湖北省襄樊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经典练习卷(B)含答案
- 《世界科技的今天》课件
-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必刷测试卷(1)含答案
- 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题试卷(3)含答案
- 2021年广东省东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题试卷(3)含答案
-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练习卷一含答案
- 2023年山西省临汾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卷(2)含答案
- 2024女方婚前房产离婚协议正本与财产评估与折算合同3篇
- 2024年汽车维修工高级理论考试题库带答案(满分必刷)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私法》机考4套真题题库及答案8
- 深静脉血栓VTE防治中心年度工作报告总结
- 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人文英语3》一平台机考真题及答案(第七套)
- 2024版美团商家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科学教育合作协议
- 大众传媒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复旦大学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专家讲座
- 大豆购货合同范本(2024版)
- 装修出租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