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2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2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2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2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2一、单项选择题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建议,语文教师普遍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三国演义》的课外阅(江南博哥)读时,做了以下努力。其中不值得借鉴的一项是______。A.课前五分钟的主题演讲,让学生讲述其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B.开设课外阅读辅导讲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C.在自习课上,开展《三国演义》课本剧表演D.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写周记,记录心得感受正确答案:B[解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应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系统地讲授阅读方法。

2.

教师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课时,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了电视剧《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片段。下列对该教师行为的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______。A.在课堂上放映电视剧片段,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B.视频片段带来的直观体验利于学生准确理解人物形象C.观看电视剧片段有利于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与故事情节D.在课堂上放映电视剧片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正确答案:A[解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放映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频片段,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A项分析错误,D项分析正确。播放电视剧的片段,可以使学生直观感受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也有利于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与内容,B、C两项分析正确。

3.

下图是某教师讲授某版教材《马》一课时的板书设计,对其评价不正确的是______。

A.概括内容,简明扼要B.突出重点,化解难点C.运用符号,图文并茂D.规范工整,内容正确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板书设计。

[解析]教学板书,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的直观辅助手段。板书不仅能简明扼要反映本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展示教师讲授的流程,还能体现教师上课的重点,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利于记录和记忆,便于课下巩固和复习。题目中的板书系统梳理了《马》一文的主要内容,A、B、D表述均为此板书的优点之处,而C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板书设计类型多样,但本文属于综合式。故本题选择C项。

4.

阅读《桥之美》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发现文中桥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映衬得很美,语言也很优美,那么作者为何能把桥写得这么美呢?

生:因为作者是带着感情,带着“爱”去写桥的。

师:何以见得?

生:文中说,“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文中还写道,“我之爱桥”。

师:很好。那么,作者爱的仅仅是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美么?

(生沉默)

师:有没有同学喜欢鹊桥?

(教师出示鹊桥的图片)

生:(部分)有。

师:为何喜欢?

生:(沉默片刻、害羞)有情人终成眷属。

师:爱情是很美好的。这座桥美在它是一座“爱之桥”。请同学们把文中写鹊桥的句子朗读一遍。

生:(齐读)“有人画鹊桥,喜鹊构成的桥不仅意义好,形式也自由,生动活泼。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评价,恰当的是______。A.整个教学活动运用了讨论法,学生很长时间才得到答案B.理解文本要联系实际而不是借助文本C.为了让学生理解爱桥的原因,教师颇费周章,拖延课堂,现实教学时并不可取D.学生理解出现困难时,教师应利用教学机智加以启发引导正确答案:D[解析]A项,“运用讨论法”说法错误,案例中运用的是谈话法。B项说法错误,理解文章既需要借助文本,又需要联系实际。C项说法错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爱桥包括爱桥的形式美与寓意美,并未过多拖延课堂,反而有助于之后教学活动的展开。D项说法正确。

5.

在古诗词总结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同样的事物在不同诗词中的含义是有区别的。下列句子中“酒”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______。A.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B.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D.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正确答案:C[解析]A项,词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此句写词人的浓愁无法借“醉”得到排遣。B项,词句出自北宋词人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此句写词人试图通过酒来消除羁旅乡愁不成,反而更显孤独。C项,词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此句诗人以酒抒写与朋友的别离之情。D项,词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风雨》,此句写诗人羁泊异乡,身陷孤独之境,又对“薄俗”有强烈不满之情,只好借酒来温暖凄寒的心。A、B、D三项中的意象“酒”均属于借酒消愁,与C项诗句以酒送别友人之意不同。

6.

导读《傅雷家书》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傅雷在家书中多次提到的艺术家“克里斯多夫”是哪位作家创作出的,下列回答正确的是______。A.司汤达B.罗曼·罗兰C.雨果D.巴尔扎克正确答案:B[解析]克里斯多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中的主人公。

7.

阅读《爱莲说》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朗读的真棒!下面让我们对照注释自由译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的词语和语句圈点出来,彼此交流讨论。

生:自由翻译,讲不动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出来(教师在同学间巡视)

师:在刚才的译读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请与大家探讨交流。

生1:老师,请问“中通外直”怎么翻译?

生2:我来解释,我觉得应该翻译成“莲花露在水面的部分是直的,水下的根部是空的”

生3:不对,我觉得应该是“莲花的茎是直的,而且里面是空的”

生1:我觉得你的看法是正确的,但是,“不蔓不枝”中的“蔓和枝”又怎么解释?

生4:我认为根据书下对这个句子的翻译,可以推断出“蔓”翻译成“牵连”;“枝”可以翻译成“枝节”

生3:我觉得这两个词应该是同一词性,可是刚才同学的翻译显然不是,所以我觉得不对,但是我也说不好

应该怎么翻译(众生笑)

对上述教学行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侧重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B.老师图省事直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译读过程中障碍。C.学生很聪明,能够感觉出证悟,但是最后又分析不出个为什么所以被全班同学笑。D.课堂氛围好,整堂课都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确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教学评价。

[解析]B项中对“老师图省事直接引导学生合作”分析错误。

8.

教师在教学诗词鉴赏时,讲到了古诗中的边塞题材,并向学生介绍了一些与边塞、战争相关的意象词汇,如“羌管”“琵琶”“弓箭”“铁骑”“戍角”等,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请学生举出含有与边塞、战争相关的意象词汇的诗句。以下学生所列举的诗词名句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______。A.羌管悠悠霜满地B.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C.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D.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正确答案:B[解析]B项,词句出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边塞和战争无关,是词人出城打猎所作的一首词。A项,词句出自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C项,诗句出自杨炯的《从军行》。D项,诗句出自李贺的《雁门太守行》。A、C、D三项均与边塞、战争相关。

9.

导读《朝花夕拾》时,教师带领学生梳理选自该散文集的课文。下列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社戏》C.《藤野先生》D.《阿长与<山海经>》正确答案:B[解析]A、C、D三项作品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项,《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10.

教师在讲授完《故乡》一文后,让学生独自完成“研讨与练习”中的相关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教科书中属于哪一个系统______。A.知识系统B.练习系统C.范文系统D.助读系统正确答案:B[解析]练习系统反映教科书体系,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根据新时代课程标准体系,针对性进行教学行为。练习系统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媒介。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生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练习时,不仅在积极地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充分发挥语文练习的功能,设计练习时除了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注意题型搭配外,还应强化习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11.

在四大名著的导读课上,教师询问学生哪一部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下面学生回答正确的是______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正确答案:B[解析]《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饿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罗贯中。

12.

教师导读名著《水浒传》时,为帮助学生区分记忆小说当中众多的人物及其诨名,举出其中的一段话:“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教师请学生回答红旗后面所书分别对应哪两位首领的浑名。以下回答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晁盖、卢俊义B.卢俊义、史进C.林冲、宋江D.宋江、卢俊义正确答案:D[解析]《水浒传》中宋江的诨名是“呼保义”和“及时雨”,卢俊义的诨名是“玉麒麟”,晁盖的诨名是“托塔天王”,林冲的诨名是“豹子头”,史进的诨名是“九纹龙”。

13.

期末复习课上,教师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而”的用法的掌握。下列各句中与“足肤皲裂而不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是______。A.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韩愈《马说》)C.久而乃和(宋派《送东阳马生序》)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正确答案:A[解析]题干句子出自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而”在此处是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A项,“而”是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B、C、D三项句子中的“而”均是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就”“才”。

14.

在学习了杜甫的《望岳》之后,教师准备给学生另外推荐几首五言律诗进行赏析阅读,以下不合适的是______。A.李白《月下独酌》B.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王维《使至塞上》D.王绩《野望》正确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律诗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解析]古体诗指的是唐以前形成的古代诗歌,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几言就叫几言古诗。近体诗是唐初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字数、句数、平仄、对仗和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有4句,每句有几个字就叫几言绝句;律诗有8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句有几个字就叫几言律诗。

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五言古诗,不符合题干“五言律诗”,故不合适。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五言律诗;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五言律诗;王绩的《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五言律诗。

15.

教师在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朗读中的轻声现象。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特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______。A.“她的嗓音很清亮”中的“清亮”B.“他这人心眼儿实在”中的“实在”C.“你这人真不地道”中的“地道”D.“那件事有眉目了吗”中的“眉目”正确答案:D[解析]A、B、C三项词语中的“亮”“在”“道”均读轻声。D项,“眉目”中的“目”读其本音“mu”。

二、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以下学生习作,回答下列小题。

我和大自然有个约会

①大自然,是人生的驿站,即使驻足片刻,启程时那亦是满目的碧绿、无涯的姹紫嫣红,铺满了人生的征途。——题记

②当我忧伤时,我就和大自然中的雨约会。

③一走进她,我总会看到不明不暗的天穹,不粗不细的雨。那雨既不是毛毛细雨似的轻柔,也不是暴雨似的急促,只是密密的、极有轫性的下着,淋在我光光的脊背上,没有一点冷的感觉。雨中的田野升起一片淡淡的绿烟。空中的云层并不黑厚,好像有从云层上筛下的阳光和雨丝一起洒落。在这圣洁温暖的雨中,使我的灵魂得到了净化。大自然之于我灵魂的幼苗,又何尝不是一场充满生命力的雨!

④雨中的约会,让我学会了遗忘,读懂了坚强。

⑤当我浮躁时,我就和大自然的阳光约会。

⑥一走进她,我就仿佛置身于七月的夏日。地面上热浪袭人,太阳也嘴巴大张,林中的野兽喘着粗气,无聊的知了在不停地鸣叫,你到底知道了什么而如此兴奋!只要稍静一阵,情况陡转。闭上眼睛,脑中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万里大地,银装素裹,太阳初升,阳光是那么柔和,让人心里痒痒。鸟儿已经绝迹,更不用说知了了。徜徉在热情的阳光下,感受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可以把不愉快的事情抛在脑后。远处偶然传来一声鸡叫,时间在这里停滞。我不再烦燥。

⑦阳光下的约会,让我学会了冷静,读懂了沉稳。

⑧当我成功时,我会和大自然的田野约会。

⑨一走进她,我见到的是另一番景象:丰收的庄稼一望无际,秋后的枝头果实累累。小鸟在天边歌唱着胜利的乐章,鱼儿在水底摆设出优美的造型—是在为我欢乐。咦,为什么谷穗不高兴?不!它并没有像我一样轻狂,虽然有饱满的果实,它依然谦虚地把头垂下。看那些批谷,又随风招摇,这无知的空虚!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急忙把头低下,踏上了前进的路程。我不再放纵。

⑩田野上的约会,让我学会了谦虚,读懂了踏实。

⑪约会着,美丽着,在人生的征途上。

问题:1.

请从第③⑥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正确答案:错别字:第③段中“轫性”的“轫”应改为“韧”;第⑥段中“烦燥”的“躁”应改为“躁”。

病句:在这圣洁温暖的雨中,使我的灵魂得到了净化。

以上病句主语缺失,应改为:这圣洁温暖的雨,使我的灵魂得到了净化。(或“在这圣洁温暖的雨中,我的灵魂得到了净化。”)

2.

请指出该习作的两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正确答案:①从全篇结构看,文章先用题记点亮主题,接着利用明确的段落划分,从“雨中”“阳光下”“田野上”三个方面来倾诉和大自然的情缘,结尾与题记首尾呼应。主体三个部分都以“约会”来串联,既能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也能简要地提示和概括本层的内容,构思巧,形式美。从每部分的结构看,先写要约会,然后写如何约会,最后写约会的收获,结构基本一致,为点明文章主旨做了很好的铺垫。

②从取材看,文章典型生动,贴切自然。大自然浩繁万物,作者没有泛泛而谈,而是选择了贴近生活的雨、阳光、田野。在详写和大自然约会的部分,一方面拟人色彩浓厚,让读者倍感亲切柔和;另一方面作者不是随性而为,牵强附会,而是紧扣“坚强”“沉稳”“踏实”来呈现大自然相应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智慧,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以下小题。

做一个鼓掌者

①有人说,倘若你是一条小溪,流经千沟万壑,也要去构成一条条奔流的大河;如果你是一粒轻沙,越过千山万水,也要去演绎一幅幅沙画。这类人心存高远,想成为英雄,而我却想成为一个为他们鼓掌的人,安安静静坐在路边。

②舞台上的表演者演绎出的一个个妙熳的舞姿引起了剧院中的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这些掌声由台下的观众共同发出,代表着他们对舞剧的喜爱,代表着他们对表演者的尊敬,将掌声献給他们,便是一种心境,超越了自然,亦很洒脱。

③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的。在这个世上被鼓掌的人总是英雄,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英雄所承担的责任其实更大。因为力量越大,责任越大。英雄免不了竞争,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枯烂的骨架,哪来成名的英雄。而历史却周而复始地呈现出这种现象。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做一个鼓掌者。离枭烟和杀戮远一点,离安静与洒脱近一点,当然鼓掌声的发出者并非无能之人。

④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很平凡,却不平庸。大家一定记得《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的英勇无畏与攻域略地,也不会忘记蔺相如完壁归赵的勇气以及渑池之会中过人的胆识,但是否没有留意过一个人一一缪贤?蔺相如是英雄,而缪贤是一个鼓掌者。缪贤曾有罪,想亡赵走燕,但被那时还身为门人的蔺相如阻止。缪贤向赵王请罪,遂被免罪。而在赵王正愁无人可用之际,缪贤便向赵王推荐了自己的门人。不论出于什么原因,这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如果蔺相如任务失败,那么缪贤也会人头落地,但他还是推荐了蔺相如。这个鼓掌者催生了一位英雄。也许英雄是依靠鼓掌的人才成为英雄,才拥有勇气的。我喜欢做一个鼓掌者,因为有时他们比英雄更伟大。

⑤有时候,英雄也是鼓掌者。奥运会上,无数运动员为荣誉而战,但每个项目的登顶者却只有一人。因此,当对手站在比你更高的领奖台上时,你会羡慕。但是,没有运动员会对自己的对手冷言相加,他们也为自己的对手送上了掌声,送上了自己衷心的祝福。这时,鼓掌者有一种心境,更达到了一种境界。作为一个鼓掌者,挺好的。

⑥中国不乏英雄,但更不乏鼓掌者。有鼓掌者,才有英雄。所以请向这些催生英雄的人致敬。

【问题】3.

请从第②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正确答案:错别字:第②段,“妙熳”改为“妙曼”;第③段,“枭烟”改为“硝烟”。病句:第④段,“但是否没有留意过一个人一缪贤?”应该改为“但是否留意过这样一个人一缪贤?”。

4.

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缺点,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正确答案:缺点:前后观点不一致,立意有偏差。第⑤段的“英雄也是鼓掌者”中的“英雄”与前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彼此相对的,该学生把两者混为一谈,造成前后观点不一致,立意有些偏差。修改建议:可以补充“缺失了鼓掌者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方面的内容,这样正反论证可以使文章前后观点一致,也使得立意更深刻。另外,文中要避免错别字、病句的出现。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65分)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以下小题。

【原文】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乌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滕,左臂挂念珠倚之一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样。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警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日“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日“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辑,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思考探究

一、熟读课文,想象“核舟”上的情景。想一想,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

三、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生动,试结合下列句子做具体分析。

1.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周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3.舟尾横卧一样。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四、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看看不同在哪里。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辑。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单元介绍

学习本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阅读提示

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出苏轼泛舟赤壁的场景,令人赞叹。本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阅读时,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感受这件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4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1.

从“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的角度,写出你对《核舟记》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正确答案: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描写了一件雕刻品——核舟,生动地再现了“大苏泛赤壁”的画面,本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逼真而又生动,描写细致,层次井然,富于想象。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进而把握文章脉络,探究雕刻家的艺术构思和文章的空间顺序,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体会古代艺人高超的技艺,感悟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

2.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正确答案:(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运用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②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小组合作,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课文,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激发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民族自信心。

(2)确定依据

①古文学习重在积累,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作者在理解雕刻家艺术构思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材料,运用简练生动的文字再现了“核舟”的形象,掌握这个特点,是学习的关键。

②该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初步具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是说明性的文言文对于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的引导、点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要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3.

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正确答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