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28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28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28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28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2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28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聂耳创作的______。

A.《毕业歌》B.《黄河大合唱》C.《大路歌》D.《义勇军进行曲》正确答案:A[解析]谱例中的旋律片段选自聂耳创作的歌曲《毕业歌》。该作品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主题是为影片《桃李劫》而作,描写了中国青年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毅然走出课堂,奔赴前线的情景。这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表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激情,音乐一气呵成,至今久唱不衰。

2.

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是由______编辑出版的。A.李叔同B.沈心工C.曾志忞D.蔡元培正确答案:A[考点]中国音乐史

[解析]李叔同是我国最早从事乐歌创作且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响的人。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也是他。他在国内最早推广西方“音乐之王”钢琴。他在浙江一师讲解和声、对位,是将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还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

3.

回旋曲式可以用以下哪个图示表示?______A.A+B+C+AB.A+A1+AC.A+B+B1D.A+B+A+C+A正确答案:D[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回旋曲式的基本原则是主要主题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在其重复之间,插入具有对比性格的插部(副题)。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题至少要呈现三次,结构图示为A+B+A+C+A……

4.

我国民间音乐使用“板”与“眼”来标记节拍和拍子,成语“一板一眼”所表示的拍子应当是______。A.一拍子B.二拍子C.三拍子D.四拍子正确答案:B[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我国戏曲中,强拍称为板,弱拍或次强拍称为眼,合称板眼。“一板一眼”指的是一个强拍加一个弱拍,为二拍子。

5.

为保证音乐课堂实施建议标准的实施,教师应深入领会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以______为本,全面实现课堂价值和课程目标。A.音乐、学生B.课堂、课外活动C.学生、教学D.教学、音乐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教师应深入领会课标中的基本理念,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才能全面实现音乐课堂价值和课程目标。

6.

下列选项中,哪个音程是大六度音程?______

A.

B.

C.

D.正确答案:B[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B项音数为4.5,音程性质为大六度。A项为小六度,C项为增六度,D项为小六度。

7.

下列不属于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的是______。A.省B.准C.美D.花正确答案:D[考点]音乐创编与合唱指挥

[解析]合唱的基本要求是省、准、美。

8.

下列关于民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始终和人民生活保持密切联系,作者和传唱者是劳动人民,他们通过编唱民歌传授知识、表达爱情、诉说哀愁、祈求幸福,同时也以民歌抒发感情、美化生活、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历史B.按体裁大致可分为号子、长调、山歌三大类C.号子是人民群众在山间野外歌唱的小曲,具有旋律高亢、嘹亮,节奏自由,即兴抒发感情等特点D.题材非常广泛,其中有反映日常生活的,包括描述各种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如《川江船夫号子》。正确答案:A[解析]A项表述正确。B项按体裁大致应分为号子、小调、山歌等,C项描述的是山歌的特点,D项《川江船夫号子》是反映生产劳动的。

9.

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应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各学段、各年级的______为基准进行。A.课程目标B.教学过程C.学习成绩D.教学方法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B、D两项都包含在A项中,课程目标涵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

10.

某老师在教授《剪羊毛》这首外国歌曲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澳大利亚风土人情,在课堂导入部分播放了十五分钟的澳大利亚风土人情纪录片。试问该教师违背了导入组织原则当中的哪一条?______A.启发性原则B.趣味性原则C.针对性原则D.简洁性原则正确答案:D[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课堂导入的设计提倡简单明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力图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话语,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隔阂,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到教学内容上来。

11.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______。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正确答案:A[考点]中国音乐史

[解析]这句歌词出自《松花江上》。《松花江上》是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及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

12.

“从音响出发,关注聆听”属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中的______领域。A.表现B.感受与欣赏C.创造D.音乐与相关文化正确答案:B[解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充分聆听音乐,通过这种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的感受与欣赏,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13.

“自制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人体乐器发出的声音、塑料瓶模拟的水声与蛙鸣声、揉搓报纸模拟的风雨声、盆桶发出的雷电声、口技模拟的鸟叫声等”属于______。A.语言创设情境B.光线创设情境C.美术创设情境D.音源创设情境正确答案:D[解析]音源是指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而选用的生活中的自然音响素材。

14.

下列谱例中,旋律的调式是______。

A.D羽调式B.F自然大调C.D自然小调D.D宫五声调式正确答案:A[解析]此旋律初步哼唱后带有我国浓郁的民族特色,应属于民族调式。调号是一个降号,起音与结束音都为D,且调式音阶为C—D—E—G—A,共五个音,其中相邻音级没有组成小二度,属于五声音阶。调式中出现最多的和弦是D—F—A,为小三和弦。因此可以确定此旋律的调式为D羽调式。

15.

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音乐______过程中提高的。它需要音乐教师在发现问题后立即采取相关的教育教学行动来改变学生的思维或解决其他教育问题。A.教学理论B.教学任务C.教学实践D.教学科研正确答案:C[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音乐教师是在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学能力的。它需要音乐教师在发现问题后立即采取相关教育教学行动来改变学生的思维或解决其他教育问题。

16.

下列不属于混声合唱的是______。A.男声+童声的混声合唱B.男女四部混声合唱C.男女声+童声的混声合唱D.女声+童声的混声合唱正确答案:D[考点]音乐创编与合唱指挥

[解析]混声合唱是合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童声在合唱中接近女声,因此女声+童声的合唱不属于混声合唱。

17.

《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黄河颂》是一首______曲。A.男中音独唱B.男高音独唱C.男中音合唱D.男高音二重唱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创编与合唱指挥

[解析]《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是一首著名的男中音独唱曲。

18.

自然小调里有______个小三和弦。A.二B.三C.四D.五正确答案:B[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自然小调Ⅰ、Ⅳ、Ⅴ级上构成的三和弦是小三和弦,故本题选B。

19.

音乐的种类有很多,因此音乐的美也有很多种。下列不属于音乐美的范畴的是______。A.凄美B.喜剧美C.优美D.悲剧美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一般美学的分类及音乐艺术特点,可以把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喜剧美、悲剧美、欢乐美六个基本类型。凄美不属于音乐美的范畴。

20.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______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A.艺术B.德智体美C.德育D.美育正确答案:B[解析]“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

21.

合唱指挥起拍的三要素分别是速度、______、力度。A.强度B.声部C.节拍D.情绪正确答案:D[解析]合唱指挥起拍的三要素为速度、力度、情绪。

22.

比“Presto”所要求的速度还快的是______。A.PrestissimoB.AllegrettoC.LarghettoD.Moderato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Presto为急板,每分钟184拍;Prestissimo为最急板,每分钟208拍;Allegretto为小快板,每分钟108拍;Larghetto为柔板,每分钟60拍;Moderato为中板,每分钟88拍。故本题选A。

23.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______课程领域提出7—9年级学生“能够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A.感受与欣赏B.表现C.创造D.音乐与相关文化正确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题干中所提出的要求是“感受与欣赏”领域中音乐要素方面的内容。

24.

音乐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音乐教学来丰富学生的______。A.情感体验B.生活体验C.学习体验D.内心体验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人的成长,关注人的未来的课程教育中,音乐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5.

下列属于变化半音的两个音级是______。

A.B—C

B.

C.E—F

D.正确答案:D[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变化半音是同一音级或者隔开一个音级的两个音构成的半音,D项属于变化半音。

26.

下列不属于探究性学习形式的是______。A.集体研究B.小组探究C.个人探究D.教师探究正确答案:D[解析]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7.

清唱剧《长恨歌》是______创作的。A.萧友梅B.王光祈C.黄自D.青主正确答案:C[考点]中国音乐史

[解析]我国现代著名音乐家黄自创作的清唱剧《长恨歌》,是其唯一的一部大型声乐作品,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

28.

歌剧《伊万·苏萨宁》是______的著名作品。A.格林卡B.柴科夫斯基C.卡拉扬D.肖斯塔科维奇正确答案:A[解析]格林卡,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奠基人,是第一位取得国际声誉的俄国作曲家,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的主要创作领域是歌剧和管弦乐,代表作品有歌剧《伊万·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管弦乐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等。

29.

音乐教师是否采用了合理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是否遵循了音乐学科的教学规律体现在教学反思的______。A.过程性B.实践性C.个体性D.主动性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音乐教师是否采用了合理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是否遵循了音乐学科的教学规律显得至关重要。

30.

被称为交响爵士乐的是______。A.《月迷彼埃罗》B.《蓝色狂想曲》C.《南部之子》D.《波莱罗》正确答案:B[考点]西方音乐史

[解析]格什温在1924年为独奏钢琴和爵士乐团创作了单乐章钢琴协奏曲《蓝色狂想曲》,这部作品于1946年由作曲家格罗菲改编为钢琴与交响乐团版本。蓝调音乐的调式、和声,爵士音乐的切分节奏、滑音效果,使这部作品与众不同,被人们称为“交响爵士乐”。

二、音乐编创题(本大题共10分)1.

为下面诗词创作旋律。

要求:旋律流畅,音乐形象符合诗词意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正确答案:【创作提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恰逢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视角一转写远在家乡的兄弟,写他们按照重阳节的风俗戴茱萸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诗人自己。

为了渲染思乡的情绪,本曲可以写成二段体的形式。A段情绪要平稳,速度要放慢,旋律的进行可采用级进、同音反复,也可运用较多的下行旋律,表现平稳、内敛的情绪。B段情绪要激动,旋律可逐渐由级进、小跳到大跳形成大波浪的旋律,表现出动荡的情绪。通过速度逐渐的加快,节奏型的逐渐紧凑,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连续使用,将思乡的情绪推向高潮。需注意的是,B段虽然是情绪的高潮,但在谱写旋律的时候,曲调不可过于张扬,一定要循序渐进地将情绪铺展开来,突兀的大跳会破坏旋律的完整性。旋律的写作是灵活的,无固定模式,根据自身对歌词的理解,可选用不同体裁、曲式、调式、旋律、节奏等,但曲风不能与歌词中心思想相背离。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分析音乐作品《黄河船夫曲》,并按要求作答。

要求:1.

判断调式调性。正确答案:G宫六声加清角。

2.

写出曲式结构名称。正确答案:歌曲为一部曲式。

3.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正确答案:歌曲旋律高亢爽朗、节奏坚定,采用连续重复的手法,表现了船夫们与黄河波涛搏斗时豪迈的气概。最后一句音调具有总结性,旋律推向高潮后逐步回落。歌曲运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黄河船夫面对惊涛骇浪、激流险滩时,坚忍不拔的精神。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5分)1.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演唱教学《在那银色的月光下》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教学环节,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塔塔尔民族音乐文化,树立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思想情感;培养音乐的审美能力,挖掘音乐的艺术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探讨,感受歌曲的情绪,熟唱歌曲;通过欣赏作品,了解其他体裁的不同特点。

【知识与技能】用柔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了解转调,感受转调前后的情绪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了解转调,感受转调前后的情绪变化。

三、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播放《娜鲁湾情歌》。教师设置问题:歌曲以什么为主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这是一首台湾高山族民歌,名字叫《娜鲁湾情歌》,顾名思义是以爱情为主题的歌曲,无论是从歌词还是曲调都看得出音乐的情绪非常奔放、热烈,接下来我们一同领略塔塔尔族的民族风情,感受塔塔尔族青年男女恋爱的情景。

(二)逐步探知,新课教学

1.了解塔塔尔族的风土人情

教师设置问题:课前大家已经了解了塔塔尔族,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哪里?他们的音乐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是中国境内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塔塔尔族的服饰十分讲究,传统饮食也十分丰富,独具民族风味。塔塔尔族的音乐节奏鲜明,活泼动听,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使用乐器种类繁多,有手风琴、曼陀林、七弦琴等。舞蹈活泼,吸收了新疆、俄罗斯、乌孜别克等民族舞蹈的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按照传统习惯,舞蹈中的男角色要由女子扮演。舞蹈的动作活泼、灵巧、奔放。男子多踢蹲、跳跃的动作,女子多手部和腰部动作。

2.体会塔塔尔族的舞蹈

教师设置问题:新疆塔塔尔族除了踢蹲、跳跃、手部和腰部动作,还有哪些典型的舞蹈动作?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多年以来塔塔尔族已经和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相互交融,很多的舞蹈已成为自己本民族的舞蹈动作,比如翻手腕、扭脖子、垫步等。

学生表演典型的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他们自己的表演能力,发掘他们的创作潜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

3.欣赏歌曲《在那银色的月光下》

教师设置问题:歌曲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意境,歌曲的情绪是怎么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歌曲柔美、抒情的旋律表现了塔塔尔族的青年男女之间朦胧的爱情。这首歌曲则表现了一种忧伤、以物达意、借月咏愁,抒发伤感哀怨之情。

4.教师弹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

5.教唱歌曲

(1)学唱乐谱

①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跟琴学唱乐谱。

教师设置问题:歌曲中哪个地方不太好唱?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第一点要注意乐曲中的连音线。连音线有两种记法:一种是小节与小节之间相同音的连线,时值是前一小节的节拍和后一小节节拍的相加;第二种是不同音之间的连线(教师示范)。第二点要注意临时变化音,升sol要比原来的sol高半音,演唱时要注意音准(教师示范)。第三点要注意开头的弱起小节,开头和结尾连起来是整拍,加上连音线一共是六拍,所以前奏弹到第五拍时就开始唱旋律(教师示范)。

②学生再次学唱乐谱。

教师设置问题:每段之间的音相同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乐谱中先后出现了1=D调、1=F调、1=D调,这是音乐要素中的转调,前面的mi,转成sol,最后又回归到mi上,所以音乐表现出来的音色也不一样,所表现的情感也不一样。中间的F调的音色和前后不一样,显得暗淡了很多,使得音乐的情绪比之前更加忧伤。

(2)学唱歌词

①欣赏歌曲,学生小声跟唱,再次感受乐曲的情绪与情感。

②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学唱歌词。

教师引导:注意气息的转换,吸气时不要出声;时值一定要唱足,注意旋律的流畅性,用柔美抒情的声音演唱。

③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巩固提高

1.根据歌曲画指挥图,感受3/4强弱弱的旋律特点。

①画3/4的指挥图。

教师设置问题: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总体感觉比较柔和,适合抒情的曲子,有动荡、摇摆的感觉,如一些舞曲。而《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是追忆背叛自己的恋人的歌曲,无限思忆诉诸月光下,温婉低沉地表达了作者忧伤的情感。

②一边歌唱,一边画3/4的指挥图,感受歌曲的意境。

2.欣赏合唱《在那银色的月光下》,体会不同演唱形式之间的区别。

教师设置问题:合唱与独唱有什么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合唱与独唱又具有不少鲜明的差异。合唱是一门共性的艺术,解决好演唱的共性是合唱的关键。合唱共性强调队员发声状态、位置、音色以及表达情感等诸多方面的统一与和谐。独唱完全是个性艺术,它的演唱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以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音色作为发展目标。

3.欣赏轻音乐《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感受不同体裁所表达的音乐美。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演唱形式的作品,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不同的音乐美。

(四)小结作业

塔塔尔族音乐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音乐,其特点是表现细腻的形象,善于比喻,使人听后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一种强烈的优美感。课下完成我给大家布置的两道作业题:第一题,找一找《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演奏或演唱的形式;第二题,了解新疆音乐,了解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1.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苗岭的早晨》一课的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

一开始老师展示几幅苗岭山村的风光图片,然后整体欣赏乐曲,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音乐的画面,并为乐曲分段落。接着欣赏口笛版的《苗岭的早晨》和小提琴版的《苗岭的早晨》进行对比,最后欣赏苗族飞歌。

一、导入

教师用展示图片的形式引入新课(3分钟)。

二、教学步骤

1.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学生发挥想象感受音乐的画面(7分钟)。

2.给乐曲分段落(8分钟)。

3.对比口笛版与小提琴版的《苗岭的早晨》(12分钟)。

4.学唱苗族飞歌(12分钟)。

三、课堂小结(3分钟)

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上面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正确答案:本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较流畅,内容较全面,不仅有启发学生艺术想象力的环节,还有段落划分环节,同时也有不同艺术表演形式的比较听赏,但是大都停留在音乐的外部或浅层,没能深入到音乐中去剖析音乐要素与艺术表现的关系;没能从音乐的结构部件和组织形态阐明段落划分的依据;没能具体比较小提琴与口笛在材料、音域、音色、演奏方法等方面的差别,也没能对苗族飞歌的调式、特征音调、句式、演唱风格等提出适当的认知和模仿要求。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对乐曲本身的各种表现要素缺乏探究和挖掘,未能将“音乐本体”作为具体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忽略了形成学生音乐要素素养的点滴积累。

六、课例点评题(本大题共15分)1.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