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2.“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其利用的物理知识是()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是运动的3.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4.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6.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 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 C.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7.寒假,小明在漠北参加冬令营活动。随行老师提出,在漠北这样温度低于0℃的环境里,若不提供热源加热,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冰熔化。结果小明用两块冰来回摩擦的方法使冰熔化了。下列成语中描述的现象与小明的方法原理相同的是()A.炙手可热 B.扬汤止沸 C.滴水成冰 D.钻木取火8.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9.母亲节,小秦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C.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10.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A.北方供暖系统用水循环散热 B.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C.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D.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11.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升高相同温度时(已知c铝>c铜),则有()A.两者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铜块吸收的热量多 C.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无法比较12.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水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13.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a、c质量相同。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 D.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14.《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5.将一小勺白糖慢慢加入满满一杯水中,杯中水不会溢出,这是因为分子间有。水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这说明了。如果水温越高,水变甜越快,说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有关。16.打开中药包会闻到淡淡的药香味,这是现象。慢火熬制,等药汤沸腾后,药香味更加浓郁,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选填“剧烈”或“缓慢”)。捆扎药包的细绳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选填“引力”或“斥力”)。17.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瓶内水蒸气发生(选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从而出现“白气”。18.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使手发热,是通过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手捧暖水袋,使手变暖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炎热的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
现象(选填“汽化”或“液化”);冰棍吃到口中感到很凉,是因为冰棍熔化过程中的原因(选填“吸热”或“放热”)。19.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放出了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kg.[已知c=4.2×103J/(kg•℃)]。20.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过程中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若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同一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球。21.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22.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某种液体(注:c水>c液体)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水和该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以得出(选填“甲”、“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23.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1)图a和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在。(2)图b和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3)图c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24.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利用气压式喷雾器、数字式温度计、小叶轮等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先关闭喷嘴处的阀门,接着手压活塞快速打气,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壶内一部分气体,并用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部的气体温度(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研究过程如图(a)、(b)和(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比较(a)和(b)两图可知:②比较(b)和(c)两图可知:。2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形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1)实验前,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2)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烧杯”或“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3)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温较高。(5)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暖物质,则应选择
液体。四、计算题(26题10分,27题12分,共22分)26.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kg,温度为20℃,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水=4.2×103J/(kg•℃),c合金钢=0.42×103J/(kg•℃)】求:(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27.如图甲所示,A、B是两个底部装有完全相同的加热器的容器,加热器产生的热量90%可以被容器中的液体吸收,已知加热器每秒钟放出热量1000J.现将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A、B杯中,其中甲液体的质量为200g;让两个加热器同时开始工作,60s后停止加热,然后立即将比热容为0.2×103J/(kg•℃)的合金球迅速放入乙液体中(从球放入到达到热平衡不计热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部分图象未画出)。(1)加热60s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为多少;(2)甲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3)合金球的质量为多少?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解:A、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合题意;B、山涧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形成的,是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C、菊香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D、雪花飘飘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不合题意。答案:C。2.“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其利用的物理知识是()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是运动的解:“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以减小分子之间的距离,使分子间作用力变大,从而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使“便利贴”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利用的物理知识是分子间有引力,故A正确。答案:A。3.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解:由题意可知,图甲中,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有说服力;图乙中,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抽去玻璃板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向下运动,所以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不合理;图丙中,瓶子水平放置,抽开隔板,气体可以自由运动,互相进入对方,能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与甲相比,仍不够典型。综上所述,最合理的是甲图,最不合理的是乙图。答案:B。4.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解:A、把鸭蛋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鸭蛋就变咸了,这就是鸭蛋与盐之间的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表现,故A正确;B、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故B正确;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引力,故C错误;D、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了,“破镜不能重圆”就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的缘故,故D正确。答案:C。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解:A、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所以内能增加,故A正确;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等来修饰,故B错误;C、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C错误;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增加,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错误。答案:A。6.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 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 C.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解:A、由图可知,400s时,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40℃,所以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故A正确;B、400s内,热水温度由70℃下降到40℃,下降30℃;冷水30℃上升到40℃,上升10℃,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故B正确;C、实验中不可避免有热量损失,所以热水放出热量大于冷水吸收的热量,故C错误;D、因存在热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大于冷水吸收的热量,又知热水的温度变化Δt大,热水和冷水的比热容相同,由公式Q=cmΔt可知,热水的质量与冷水质量相比,可能小,也可能相等,也可能大;故D正确。答案:C。7.寒假,小明在漠北参加冬令营活动。随行老师提出,在漠北这样温度低于0℃的环境里,若不提供热源加热,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冰熔化。结果小明用两块冰来回摩擦的方法使冰熔化了。下列成语中描述的现象与小明的方法原理相同的是()A.炙手可热 B.扬汤止沸 C.滴水成冰 D.钻木取火解:两块冰来回摩擦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冰块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使冰块熔化了;A、炙手可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扬汤止沸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中水放热、内能减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钻木取火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木头会燃烧,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符合题意。答案:D。8.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解: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通过此实验可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BC错误,D正确。答案:D。9.母亲节,小秦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C.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解:A、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面条的内能增加,故A正确;B、煮面条时,面条会从水中吸热,这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故B错误;C、固体、气体、液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C错误;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间的引力很小,故D错误。答案:A。10.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A.北方供暖系统用水循环散热 B.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C.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D.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解: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释放的热量多,所以北方供暖系统用水循环散热,故A不符合题意;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故B不符合题意;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C符合题意;D、城市修建人工湖,使水的覆盖面积增大,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少,可以减弱热岛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C。11.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升高相同温度时(已知c铝>c铜),则有()A.两者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铜块吸收的热量多 C.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无法比较解:根据公式:Q吸=cmΔt,铜块和铝块质量相同,即公式中m相等,升高温度相同,即公式中Δt相等,且c铜<c铝,所以铝块吸收热量多,铜块吸收热量少;故A、B、D错误,C正确;答案:C。12.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解:A、不同种物质比热容可能相同,如煤油和冰的比热容相同,此选项错误;B、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湿泥土的比热容比干泥土要大一些。在阳光照射下,由公式Δt=QC、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此选项错误;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铝的比热容比铜的比热容大,根据吸热公式Q=cmΔt可判断,铝块吸收的热量多。此选项正确。答案:D。13.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a、c质量相同。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 D.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解:由图象知:A、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虽然不变,但继续吸收热量,所以其内能增加,故A错误;B、如果a、b是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b的加热时间长,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Q=cmΔt知,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故B正确;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的加热时间比b物质短,所以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少,故C错误;D、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b、c两种物质加热时,0﹣t1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c物质升高的温度较小,但由于不知道b、c质量的大小,不能判断出b、c比热容的大小,故D错误。答案:B。14.《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解: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该选项说不正确;C、蒸是通过热传递(水蒸气的热传给榆钱饭)和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该选项说法正确;D、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5.将一小勺白糖慢慢加入满满一杯水中,杯中水不会溢出,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水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这说明了分子在运动。如果水温越高,水变甜越快,说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解:由于水分子间存在空隙,白糖加入水中后,白糖溶解,白糖分子化扩散到水分子空隙里去,糖水总体积不变,水不会溢出;水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水变甜了,是因为糖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水中,与水分子混合在了一起;水温越高糖溶得越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答案:间隙;斥力;分子在运动;温度。16.打开中药包会闻到淡淡的药香味,这是扩散现象。慢火熬制,等药汤沸腾后,药香味更加浓郁,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选填“剧烈”或“缓慢”)。捆扎药包的细绳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选填“引力”或“斥力”)。解:打开中药包会闻到淡淡的药香味,这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即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在分子间引力作用下,捆扎药包的细绳很难被拉断。答案:扩散;剧烈;引力。17.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降低(选填“升高”或“降低”),瓶内水蒸气发生液化(选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从而出现“白气”。解: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里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压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降低的影响,瓶口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气。答案:减小;降低;液化。18.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使手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手捧暖水袋,使手变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炎热的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液化现象(选填“汽化”或“液化”);冰棍吃到口中感到很凉,是因为冰棍熔化过程中吸热的原因(选填“吸热”或“放热”)。解:(1)双手摩擦时,双手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可以转化为手的内能,此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手捧暖水袋,热量可以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移到手上,从而改变了手的内能,使手变暖。(2)“白气”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棍液化形成的,冰棍在熔化的过程中要吸热。答案:做功;热传递;液化;吸热。19.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放出了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4000kg.[已知c=4.2×103J/(kg•℃)]。解: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根据Q放=cmΔt可知,降低相同的气温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根据Q放=cm(t﹣t0)得:m=Q答案:比热容;4000。20.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过程中水吸热(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若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同一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铝球。解:(1)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由于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度相等,所以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后三个金属球的温度都与沸水温度相同;根据热量公式Q=cmΔt分析可知,三种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小的吸收的热量少,所以铝球吸收的热量最多,铜球吸收的热量最少。答案:不变;吸热;铝。21.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7:4。解:由题知,m甲:m乙=2:3,Δt甲:Δt乙=6:5,Q甲:Q乙=7:5,因为Q吸=cmΔt,所以Q甲解得:c甲答案:7:4。22.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某种液体(注:c水>c液体)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水和该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甲(选填“甲”、“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解:(1)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根据Q放=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若甲、乙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一定是甲液体;(2)由题知,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即m水=m乙,而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即Q水放=Q乙放,则c水m水Δt=c乙m乙Δt′,结合图像(15min以内)可得:4.2×103J/(kg•℃)×m水×(60℃﹣40℃)=c乙m乙(60℃﹣20℃),解得:c乙=2.1×103J/(kg•℃)。答案:甲;2.1×103。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23.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1)图a和图d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图b和图e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3)图c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解: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答案:(1)d;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e;引力;(3)间隙。24.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利用气压式喷雾器、数字式温度计、小叶轮等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先关闭喷嘴处的阀门,接着手压活塞快速打气,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壶内一部分气体,并用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部的气体温度(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研究过程如图(a)、(b)和(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比较(a)和(b)两图可知: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②比较(b)和(c)两图可知: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解:①比较(a)和(b)图,手压活塞,对壶内气体做功,观察到气体温度上升,即气体内能增大,所以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②比较(b)和(c)图,气体被放出,使得小叶轮转动,即气体对外界做功,此时,观察到气体温度下降,即气体内能减小,所以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答案: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②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2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形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1)实验前,按自下而上(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2)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易拉罐(“烧杯”或“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3)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A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B升温较高。(5)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暖物质,则应选择A液体。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因金属导热性能好,故以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3)根据转换法,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比较;(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A加热时间长,故A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即加热时间相同,B升温较高,由此可见,A的比热容较大。(5)因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A吸热多,A的吸热能力,比热容大,根据Q=cmΔt,质量相同的A、B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A放热多效果好;故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A。答案:(1)自下而上;(2)易拉罐;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3)加热时间;(4)A;B;(5)A。四、计算题(26题10分,27题12分,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肠内营养健康宣教
- 普工安全风险告知书(危险源告知书)
- 骑电动车撞人赔偿后的协议书范文
- 出售二手拖拉机协议书范文范本
- 杭州市二手房监管协议书范文
- 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一课课件
- 采访养老护理员课件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峨眉二中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试卷
- 问卷调查报告(12篇)
- 蛋糕店个人创业计划书范文(3篇)
- 著名品牌设计案例分析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考1000题及答案(真题汇编)
- 医院培训课件:《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 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生的配合
- 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文课件
- 《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 (正式版)JCT 2769-2024 混凝土用铁尾矿碎石
- 史铁生好运设计理解
- 国开2024年《钢结构(本)》阶段性学习测验1-4答案
- XX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全国工商联直属单位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题库荟萃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