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必考古诗文教材外10篇(学案)班级姓名高中语文教材外文言文《报任安书》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tì)傥(tǎng)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è)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jué)有《国语》;孙子膑(bìn)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xiàn)。仆窃不逊(xùn),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yì)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jī)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yuán),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yùn)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zhài),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文段主要讲述作者要学习古代先贤,选择隐忍苟活,完成巨著《史记》,表现了司马迁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巩固训练1.《报任安书》(节选)中用“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说明古代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很多,只有卓越的人才被称颂。2.《报任安书》(节选)中古代圣贤因身体残缺终生不被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的目的是:“(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3.《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而著述丰富的原因进行总结的句子是:“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4.《报任安书》(节选)中作者写《史记》的目的不是为帝王树碑立传,也不是为将相歌功颂德,而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5.《报任安书》(节选)中说《史记》的起止时间是:“上计轩辕,下至于兹。”6.《报任安书》(节选)中说作者写《史记》时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然后“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7.《报任安书》(节选)中作者希望能够完成《史记》,并把它“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高中语文教材外文言文《报任安书》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tì)傥(tǎng)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è)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jué)有《国语》;孙子膑(bìn)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xiàn)。仆窃不逊(xùn),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yì)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jī)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yuán),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yùn)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zhài),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文段主要讲述作者要学习古代先贤,选择隐忍苟活,完成巨著《史记》,表现了司马迁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参考答案1.《报任安书》(节选)中用“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说明古代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很多,只有卓越的人才被称颂。2.《报任安书》(节选)中古代圣贤因身体残缺终生不被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的目的是:“(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3.《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而著述丰富的原因进行总结的句子是:“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4.《报任安书》(节选)中作者写《史记》的目的不是为帝王树碑立传,也不是为将相歌功颂德,而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5.《报任安书》(节选)中说《史记》的起止时间是:“上计轩辕,下至于兹。”6.《报任安书》(节选)中说作者写《史记》时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然后“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7.《报任安书》(节选)中作者希望能够完成《史记》,并把它“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高中语文教材外文言文《大道之行也》礼运《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贤与能: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干出众。与,同“举”。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者,……的人。分:职分,职守。归:女子出嫁。本文段为后世人描绘了一个民族理想中的世界,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寄托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巩固训练1.《礼记·礼运》中孔子所提倡的民主政治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礼记·礼运》中对选取领导人和与邻国交往提出了“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要求。3.《礼记·礼运》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两句,表达的意思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一样。4.《礼记·礼运》中在“大同世界”中男人和女人应该是“男有分,女有归”。5.《礼记·礼运》中对待粮食物资提出了“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的要求。6.《礼运》中“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两句,意思是人有了能力,不愿意只为自己专用,而要为他人服务。7.《礼记·礼运》中认为的“大同世界”天下太平的句子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8.历史长河中,在往圣先贤的理想憧憬里,还有一个他们从未抵达的理想家园,在《礼运》中的体现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9.在《礼运》中,孔子描述的“大同”理想境界中提到了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所安置的句子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10.《礼运》中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作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11.《礼记·礼运》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所流露出的“尊老爱幼”的思想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有异曲同工之妙。12.《礼记·礼运》中为了满足“大同”社会精神方面的要求,人们“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以期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精神满足感。高中语文教材外文言文《大道之行也》礼运《礼记》大道①之行也,天下为公②。选贤与(jǔ)能③,讲信修睦④。故人不独亲其亲⑤,不独子其子⑥,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⑦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⑧,女有归⑨。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⑩,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⑪,是谓大同。①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②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③选贤与能: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干出众。与,同“举”。④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⑤不独亲其亲: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⑥不独子其子: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⑦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者,……的人。⑧分:职分,职守。⑨归:女子出嫁。⑩谋闭而不兴: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⑪外户而不闭: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闭,用门闩插上。参考答案1.《礼记·礼运》中孔子所提倡的民主政治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礼记·礼运》中对选取领导人和与邻国交往提出了“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要求。3.《礼记·礼运》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两句,表达的意思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一样。4.《礼记·礼运》中在“大同世界”中男人和女人应该是“男有分,女有归”。5.《礼记·礼运》中对待粮食物资提出了“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的要求。6.《礼运》中“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两句,意思是人有了能力,不愿意只为自己专用,而要为他人服务。7.《礼记·礼运》中认为的“大同世界”天下太平的句子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8.历史长河中,在往圣先贤的理想憧憬里,还有一个他们从未抵达的理想家园,在《礼运》中的体现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9.在《礼运》中,孔子描述的“大同”理想境界中提到了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所安置的句子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10.《礼运》中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作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11.《礼记·礼运》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所流露出的“尊老爱幼”的思想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有异曲同工之妙。12.《礼记·礼运》中为了满足“大同”社会精神方面的要求,人们“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以期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精神满足感。高中语文教材外古诗词《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王维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雨后,天气晚来秋。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喧归浣(洗涤衣物)女,莲动下渔舟。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随意(任凭)春芳歇(消散,消失),王孙自可留(居)。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鉴赏】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理解性默写1.《山居秋暝》中由写景转为写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的诗句是:
,
。2.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来突出山的幽静环境的句子是:
,
。
3.《山居秋暝》中含蓄地表达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生活志向的诗句是:
,
。4.《山居秋暝》中表现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诗句是“
,
”。5.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
”。6.《山居秋暝》中“
,
”写出了皓月当空、山泉清冽的景象,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参考答案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高中语文教材外古诗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1.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也用作曲牌名。
2.小山: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3.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4.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5.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6.贴绣:苏绣中的一种工艺。罗襦(rú):丝绸短袄。襦,短上衣。
7.金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译诗】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画屏上重叠的小山风景,闪露出时明时暗的晨光;仿佛雪地上飘过一缕青云,乌黑的鬓发掠过她的脸庞。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照插花时前镜对着后镜,镜里镜外都是花的倩影。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身穿崭新的绫罗短衣,贴绣的鹧鸪似欲飞动;那金线绣成的鹧鸪成双,又撩起她相思的柔情。【鉴赏】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独处闺中的妇女,从起床而梳妆以至穿衣一系列的动态,从中体现出她的处境及心情。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在小山重叠金色明灭的画屏围绕着的绣榻上,一位少妇刚刚坐起,她散乱的鬓发,似流云样将要度过她雪白的脸腮。以特写的手法,突出主人公的形象,次句为主体,首句为衬景。“鬓云”鬓边下垂的黑发,卷曲轻扬,状如云朵。“欲度”,描绘出鬓发轻扬之状。“香腮雪”形容主人公映衬鬓发的脸颊之腻白。整句凸出一副娇慵的女性面貌,因“鬓云欲度”正是鬓发散乱未整之状,句中也隐含呆坐懒起的时间过程。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写她下床后的活动。“懒起”二字透露出主人公的情绪,下句“迟”字与之相应,是了解整首词意的关键。“懒起”即懒懒地起来。一“懒”一“迟”,极见其无情无绪之情娇慵之状。“弄妆”谓妆扮时频繁反复做弄。“迟”字总承“弄妆”与“梳洗”诸事。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对镜簪花。于客观地描写人物活动中,暗寓其人对镜时自赏自怜之意。自赏:人而如花;自怜:盛年独处。此“花”当为插于发髻之饰物,非喻人面。前后镜对照,脑后发髻簪插之花映于前镜,然后乃与镜中人面将相辉映,其人之容色光丽可想。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写其梳妆后穿着衣服,不写动作,但点出主人公眼中的衣上彩绘——金线绣的一双双鹧鸪。试想她满怀心事,懒洋洋地勉自梳妆罢,刚要着衣时,而入眼的乃是“双双金鹧鸪”,则其情当如何堪!【训练】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懒起画蛾眉”写女子闺中晓起,其眉蹙锁,鬓发散乱的慵懒之态。
B.“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写女子起床后精心化妆,心情大好,惆怅全无。
C.“花面交相映”写花色与人面交互重叠,表现了女子的美丽以及自我欣赏之态。
D.“新帖绣罗糯,双双金鹧鸪”借衣物和衣上的装饰巧妙地暗示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2.前人评价此词写“怨”“却不着一字”。请你分析这一写法的好处。3.理解性默写。1.温庭筠《菩萨蛮》中,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
”。2.温庭筠《菩萨蛮》中通过描写女主人的服饰用反衬手法,写出其寂寞空虚和孤独之情的句子是:“
,
”。3.温庭筠《菩萨蛮》中,诗人用眉的深浅不一和发髻的蓬松如云来暗示女主人公刚刚起床的诗句是:“
,
”。4.温庭筠《菩萨蛮》中,“
,
”两句通过对女子梳妆打扮的描写,写出了她娇柔和行动的慵懒。【答案】1.B.“心情大好,惆怅全无”错,“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写妆扮的具体情形:簪花时,置放前后双镜,非常细致、讲究,花容和人面交相辉映,更觉人面如花,娇俏艳丽。此处写女主人公的“细致”“认真”,与前面的“懒”“迟”,真实地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因情人不在,无人欣赏,而懒起迟妆,但少妇的爱美天性又使她本能地进行细致妆扮。2.此词写闺怨之情,却不着一字点破,而是通过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的动作、服饰,让读者由此去窥视其内心的隐秘。尤其是词的末二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不仅充分体现了温庭筠词密丽浓艳的风格,而且以咏物衬人情,更见蕴藉。3.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高中语文教材外古诗词《苏幕遮·燎沉香》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燎(liáo):烧。沉香: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溽(rù)暑:潮湿的暑气。溽,湿润潮湿。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近。宿雨:昨夜下的雨。清圆:清润圆正。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吴门: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作者乃江南钱塘人。长安: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旅:客居。楫(jí):划船用具,短桨。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词中指杭州西湖。【译诗】燎沉香,消溽暑。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故乡遥,何日去?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鉴赏】词的上片写景,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①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②画面:沉香袅袅、鸟雀欢叫、初阳照荷、宿雨新干、风荷出水几幅图③特点:整幅画面清新自然,营造从容淡雅的意境。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绘这幅画面?①嗅觉:燎沉香,消溽暑。②听觉: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③视觉: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五月渔郎相忆否?”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写法: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是反写不知旧友是否忆我,不仅把自己对家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更加细腻真切,而且使得不落俗套的意境又进一层。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①设问、想象:作者不直接写自己忆旧友,而是用设问、想象的手法,明明是自己思念故乡,却反写渔郎是否思念我?②写思乡情切,以致梦中飞渡,恍若回到故乡,与友人一起小楫轻舟畅游芙蓉浦了,全词以如梦如幻的乡愁乡梦结束,余韵袅袅。③虚实结合,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有荷花的家乡,转入虚构的梦境“芙蓉浦”的描写。“芙蓉浦”,与上片的“荷”遥相呼应,是对荷的描写的延伸,使全词结构更为完整、紧密。【训练】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上阕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下阕写小楫轻舟梦归,清新淡雅,别具一格。B.这首词即景抒情,而“荷”是全词关键,“荷”贯穿上下阕,情由“荷”生,“荷”是情所奇。C.这首词上阕语言形象,层次分明。例如:消海暑一呼晴一干宿雨一风荷举。D.这首词想像神奇,手法巧妙,最后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抒发思乡之情。2.王国维曾称道:“美成《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试分析“荷之神理”体现在哪里。3.情景默写。1.通过听觉写出雨后初晴,小鸟欢快的场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个“举”字荷花亭亭玉立的风姿表现到了极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梦境作结,想象自己驾着轻舟悠闲地荡漾在长满荷花的池塘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4.与东坡《醉落魄》“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句同境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D(一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一语不符合词意,应是借向渔郎发问引出梦境。二,评价为手法巧妙无误,说“想像神奇”则言过其实:以写梦境来抒发思乡之情,以及用“渔郎相忆否”发问。固然显示了词人丰富的想像力,却也未达神奇程度。)2.①这两句诗不事雕饰,风格简约,而荷之神态、精神跃然纸上。②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面”“圆”“举”具有简约的轮廓感。水面是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婷婷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③“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写出了荷塘里的荷叶很多,每一片都是那么美,让人联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④“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的勾勒出来,写出了荷的动态美。⑤“举”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和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亭亭净植”意蕴差不多,都有一种挺立的姿态。⑥“风荷举”妩媚中有风骨。“风”造成了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荷花具有一种阳刚、健康向上的美。3.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高中语文教材外古诗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注】⑴菩萨蛮:词牌名。⑵造口: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⑶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⑷长安:西安市,汉唐故都。此处代指宋都汴京。⑸愁余:使我发愁。(6)无数山:很多座山。(7)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译诗】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郁孤台下滔滔奔流的清江水,水中有多少逃难人的眼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向西北方遥望汴京城,可惜被无数青山遮住了视线。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隔不断百姓的心,江水毕竟要向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黄昏的江边,我正愁绪满怀,又听见从山的深处传来了鹧鸪鸟的叫声。【鉴赏】1129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1176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词中瑰宝。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有词人之悲泪啊。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指汴京,抬望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有力。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清江水既为行人泪之象喻,则东流去之江水如有所喻,当喻祖国一方。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所喻当指敌人。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全词写眼前景,说心中事,以清江之水比喻民众之泪,以青山比喻南宋朝廷(主和派)和侵略者,以东流水喻指正义的方向和坚定的意志,表现了对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抒发了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深情萦念,具有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训练】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郁孤台”虽是地名,但“郁”“孤”两个字却自然给人沉郁和孤高之感。B.“长安”是唐代的都城,在这里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古诗中多有此类借代。C.“可怜”一词,与“可怜九月初三夜”句中的“可怜”皆有“可爱”之意。D.“鹰鸪”这一意象多见于古诗词中,其叫声嘶哑,常被借以表达哀怨之情。2.这首词运用比兴手法,“句句写景,处处兴寄”,也就是说作者在景中是有所寄托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6分)3.情景性填空。①《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词人遥望汴京,眼前无数峰峦让他触目伤怀,自感年华巳逝,功名难就,因而心生惋惜之情的词句是:,。②《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以江水起兴,联想到人民群众苦难深重的句子是:,。③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用青山无法阻挡江水东流,来表达了作者及爱国人士抗金恢复的坚定意志的两句是:,。④“鹧鸪”鸣声悲婉凄切,常让人产生惆怅之情,因此,古代诗歌中常借“鹧鸪”这一意象来表达离别、悲情或是相思等,如:,。【答案】1.C(本词中“可怜”为“可惜”之意)2.①写“清江水”中包含无数“行人泪”,追忆当年造口事,寄寓悲愤之情;②“望长安”“无数山”,写北望遇阻,暗示北伐受阻,寄寓愤懑之情;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暗示信心所在,寄寓希望之情;④“山深闻鹧鸪”句,以鹧鸪悲切之声,喻示北地父老的声声召唤,寄寓功业未就、壮志未酬的失落苦闷之情。3.①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②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④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高中语文教材外古诗词《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⑴青玉案:词牌名。“案”与“碗”同音。⑵元夕:正月十五,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⑶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⑷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⑸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⑹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⑺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⑻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⑼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指盛装的妇女。⑽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⑾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千百度:千百遍。⑿蓦然:突然,猛然。⒀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译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她却在,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鉴赏】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节的热闹场景。比喻、视觉描写,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形象生动地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元宵节欢乐气氛。铺陈渲染,用动、转、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展现了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在听觉与视觉描写中,写出满眼繁星般的灯火与人们的喜悦相互交织,如画一般璀璨,人们在夜幕中舞动、旋转、飘荡,犹如一群欢快的精灵,将欢乐的节日氛围演绎得淋漓尽致。宝马雕车香满路。车马纷至沓来、人气喧闹。宝马代表豪华和富贵,雕车象征着精美和雅致,香满路写出满街飘荡的芬芳气息。这一幕仿佛将人们带入富丽堂皇的世界,让人感受繁华气息。笑语盈盈暗香去。笑语盈盈形容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透露着愉快和兴奋,暗香去则暗示了喜悦之情如同飘散的香气一般,渐行渐远。借代的修辞手法。“香”,“暗香”,借体香来指代那些争相去看灯的贵族女子,属于嗅觉描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后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是一个孤高脱俗、傲然不群独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丽的女子。风鬟雾鬓的盛妆丽人纷纷走过,却都不是其意中关切之人,分明已没什么希望了,却忽然看到,在那一角残灯下,正是自己在千千万万人中所寻找与等待的那个,原来她在这冷落之处,也似有所待。本词表面极写元宵节灯火辉煌、热闹欢乐的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只知沉醉于歌舞升平,而不思复国。词中繁华的景象,衬托出一位自怜幽独,脱俗不群的美人形象,从中表现了词人唯我独醒,不随波逐流的清高品格。【训练】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花千树”“星如雨”运用比喻和夸张,写出了灯火之盛。B.“风箫声动”“一夜鱼龙舞”表现了人们彻夜歌舞的热闹场面。C.“蛾儿雪柳”“笑语盈盈”描绘了“那人”的美丽和可爱。D.词以“那人”所处地点之冷清,表达了自己甘于寂寞的品格。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情景性默写。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而第三境,则取自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一句,即:
。
,
,
。2.《青玉案·元夕》中“
,
,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十五之夜焰火乍放后缤纷如落雨的美丽景象。3.《青玉案·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
,
”4.《青玉案·元夕》中“
,
,
”生动地展现了元宵整夜百乐齐鸣、花灯炫目的热闹景象。5.《青玉案·元夕》中用“
”一句写车水马龙、人潮拥挤的观灯盛况。6.李彦宏创立的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百度”之名源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
”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答案】1.C2.写出“反衬”等手法(或对比、衬托、烘托手法),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寂;表达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宝马雕车香满路。众里寻他千百度。高中语文教材外古诗词《贺新郎·国脉微如缕》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宋】刘克庄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译诗】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用原韵第三次作词唱和王实之,有忧虑边境被敌人侵犯的话,回笔疾书回答这件事。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国家命脉日渐衰弱,不知何时才能请得长缨,将敌方首领擒缚!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如不信,看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吧。他并没有经过谷城公那样的名师传授指点,也不曾遇到过如像骊山圣母那样的神仙传授法术。谈笑起,两河路。可他一样能在谈笑之中指挥大军,在河北东西两路大败金兵。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我年轻的时候,也曾在军营中一边下棋一边联句。可现在人老了,登楼远望,已力不从心,多次误了从军的机会。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听说北面蒙古骑兵来势汹汹,进攻时利用的冲梯,屡次狂舞于边城。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不要再大谈空想而不以身抗敌,自古以来,用一个贤能的人,就能解除国家的危难。假如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快投笔,莫题柱。有志儿郎,不要在发无聊呻吟,赶快投笔从戎,不要再想用文辞来博得高官厚禄了!【鉴赏】这首词是作者和朋友王实之六首唱和词中的第四首。上片以韩世忠为例,提出在大敌当前时,应放宽尺度,重用人才;下片抚今追昔,指出国势垂危的情况下,不应幻想依靠天险,而应依靠能拯世扶倾的英雄。全词感情丰沛流畅,词句凝练有力,用典精妙自然,意气风发、朗朗上口。此词慷慨陈词,议论风发,笔力雄壮,又极尽抑扬顿挫之致;运用了大量典故,自然贴切,蕴义丰富。这是宋末词坛上议论化、散文化与形象性、情韵美相结合的代表作。【训练】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即是形象的比喻,国脉存续,宛若游丝,说明国势危急,千钧一发。B.本词议论较多,如上片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大敌当前应放宽尺度、重用人才的观点。C.用“舞”字形容敌方攻城用的冲车云梯,写出了敌军攻势凶猛张狂之情态。D.末两句句短气促,感情喷涌,是对读书人国难当头依旧无聊题字的愤慨。
2.词人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对此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3.理解性默写。①(
)是对爱国志士的期望,也是作者和王实之共勉之语,句短气促,喷涌而出,极富鼓舞力量。
②词一开头”(
)”就运用比喻尖锐地指出国家的安危存亡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③(
)词人发出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议论,识见卓越。
④(
)极能表达作者报国从军的夙愿。
⑤(
)既点出了入犯的方向,也渲染了入犯者带来的杀伐之气。
⑥(
)连用西汉张良遇谷城公(即黄石公)传授《太公兵法》和唐将李筌得骊山老母讲解《阴符经》而俱立大功的两个典故,来说明即使没有承授与凭借,照样也可以保家卫国建立功勋。
⑦(
)伤感容颜日老,一事无成,痛心金瓯残缺,国势日非,愁肠百转、感慨万千。一声长叹,将那长期以来怀才不遇、屡屡丧失杀敌报国之机的心情,尽数进发了出来。
⑧(
)运用反问,再次提到了任人唯贤的重要性。假如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
⑨作者以“(
)”两句大声疾呼:好汉们,不需再计较个人得失,不需发无聊之呻吟,赶快投笔从戎,共赴国难吧!
⑩(
)栩栩如生地写出了韩世忠从容镇定、运筹帷幄的大将风范,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剑拔弩张的战阵中的别一番景象。
⑾敌方进攻用的冲梯,屡次狂舞于边城,蒙古军队攻势的凶猛和情势的危急,由(
)可以看出。
⑿(
)运用苻坚的典故,与全词开头的“国脉微如缕”相呼应,具体写出了时局的危险,而且扩充了词的意蕴,增强了说服力。【答案】1.D4.本词提出任人唯贤的观点。①设问。以“未必”二字起句,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举韩世忠的例子作答,提醒注意,引发读者思考。②用典。借用韩世忠的典故,希望朝廷能够放宽尺度,提拔人才,让有识之士有用武之地。③对比、反问。把张巡、许远等人才与“金汤”等自然条件进行对比,借反问语气强调任人唯贤的重要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④表达方式多样。在写景、抒情手法之外,夹以叙事、说理,于诗中发表议论,直接表达作者任人唯贤的观点。3.①快投笔,莫题柱②国脉微如缕③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④少时棋柝曾联句⑤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⑥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⑦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⑧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⑧快投笔,莫题柱⑩谈笑起,两河路⑾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⑿君莫道投鞭虚语高中语文教材外古诗词《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王实甫)[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黄花:指黄叶。晓来:早晨。霜林醉:阵阵秋霜将枫林染红,仿佛喝醉了就一样。【译诗】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鉴赏】这支曲子,共25字,比起一首五绝,只多出一句。从词面来看,也只是几个平常事物的排列,蓝天,白云,落叶,大地,西风,大雁,枫树林,自然情态的展现,描写几乎没有。这种手法,行内称为“列锦”。“锦”这个字,给人一种绫罗绸缎珠光宝气的感觉,似乎跟富贵有关。其实它所包含的意蕴是抽象的且有所转移,就是意象不一定高大上,有时反而老破陈旧,比如枯藤、老树、昏鸦,但它能营造出绝妙意境。就是说“锦”不指意象,而是指意境。蓝天,白云,黄叶,西风,大雁,枫林,这是寻常事物,随处都是。天高地阔,黄叶委地,西风劲吹,北雁南飞,枫林红似火——空间上纵横无限,色调上冷艳苍凉,这就构成了一个寥廓凄清的深秋。之所以说是“丹青妙手”,是25字里,直接绘出“碧”“黄”,间接绘出白云和红枫,就像“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秦观《行香子》),只是前者色彩浓重,像油画,后者色彩明丽,像水粉。西风用“紧”而不用“烈”,除了猛烈,还给人一种急迫感,仿佛紧锣密鼓,追着人来,更具有张力。在这样的西风中,北雁南飞,也带上了仓促张慌、被迫无奈的意味。从“碧云天,黄叶地”的寥廓、萧瑟、凄冷,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急迫、无奈,气氛已经酝酿得要滴出水来。在此氛围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横空而来,给人石破天惊的一问。句中“染”“醉”两字极有分量。“染”将客观变主观,将无情变有情,引出“离人泪”,勾勒出离人涟涟惜别的难舍难分;“醉”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写出了离人的沉溺不能自持。而结句“总是离人泪”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样,惜别的深情和惨淡的气氛合而为一。有些情,不能直接言说,或者不想直接言说,那就不妨将它托付给客观事物。有的艺术家擅长工笔,精雕细琢,笔笔见功力;有的则擅长写意,寥寥数笔,境界全出,其中韵味,绵远悠长。《长亭送别》属于后者。不过不管哪一种,这样的作品,遇到了,真是一种享受。【训练】1.对《长亭送别》中《端正好》一段戏文,分析不当的是()。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B.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C.“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D.“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2.赏析端正好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理解性默写。1.《长亭送别》中,从上到下写出天地状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长亭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突出深秋时节天空辽阔,菊花遍地的景色特征。
3.在《长亭送别》中,借大雁来抒发离别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长亭送别》中运用拟人和设问手法写出送别时离愁别绪乃至伤心落泪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实甫《长亭送别》中以乐景衬哀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艳丽的秋景抹上了无限的离情别意。
6.在《长亭送别》中,借用反问的手法来写出离别时泪眼婆娑的状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长亭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突出深秋时节天空辽阔,菊花遍地的景色特征。8.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护士培训年度个人总结报告
- 贫血的社区护理
- 惊风中医护理常规
- 酒店业务赚钱项目活动
-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月之故乡》课件
- 二零二四年度互联网广告发布与合作合同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八年级物理
- 2024年个人借款续签合同模板版
- Premiere Pro 2023视频编辑剪辑制作(全彩版)第2章 Premiere快速入门
- 输尿管肿瘤术后护理查房
- 蔬菜产业情况调查表
- 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化工
- 社区与社区工作者
- DB32∕T 3921-2020 居住建筑浮筑楼板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规程
- T梁预制环境因素、危险源与风险分析、评估措施
-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知识
- 双立柱巷道物流堆垛起重机设计说明书
- 淘宝会员成长体系分析
- 关于教师对同事的评语推荐
- 怎样做好工作计划
- 弟子规全文-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