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毕业论文-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措施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措施2013级护理专科卢宗芹【摘要】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7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氧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合理用药、帮助有效戒烟等,真正提高自我生活质量,远离病痛的折磨,高质量的生活。
病情好转出院,有效率达96%。
结论高血压病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也不可忽视,对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护理工作,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及饮食指导将会减少患者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的风险,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Abstract】Thehypertensionmeansthatsystolicand/ordiastolicbloodpressuresareincreasing(=140/90mmHg)duringrestingstate,oftenaccompaniedbyfatandglucosemetabolicdisorder,functionalandorganicchangesoforganssuchasheart,brain,kidneysandothersaswell.Highbloodpressurecanbedividedintoprimaryhypertensionandsecondaryhypertension.Becauseclinicalsymptomsofpartofhypertensivepatientsarenoobvious,highbloodpressurealsoknownasinvisiblekillerstohumanhealth.Todiscusstheclinicalnursingmethodsofhypertensivepatients,weguide72hypertensivepatientstodopsychologicalnursing,aerobicexercise,dietaryinstruction,rationalusingofdrugsandgiveupsmokingeffectively.Thepatientwasdischargedwithabetterhealthconditionwitheffectiveratereaches96%.Conclusion:Theexperienceofholisticnursinganddietaryinstructiononhypertensivepatientswillreducetheriskofdeterioratingthesymptomsorrecurrent,therefore,weshouldraisetheawarenessofhypertension,whichhasextremelyimportantmeaningtoearlypreventionandtimelytreatment.【关键词】高血压护理措施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
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
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
2002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居民现患高血压2亿人,每10个成人中有2人是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
高血压患病率仍存在地域差异,北方局部地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0%。
调查显示35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1.2%。
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势头仍在持续,但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2010年调查以上三率分别为50%、40%、10%。
由于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控制不佳,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心脑血管病死亡占居民死亡原因的40%左右,是居民死亡的头号杀手,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测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高血压患者72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诊断标准按WHO的标准,理想的血压为120/80mmHg(1mmHg=0.133kPa),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Ⅰ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Ⅱ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110mm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正常人的收缩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升高。
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
1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
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
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注: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等级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患者,男48例,女24例,年龄3996岁,平均66.5岁,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原发性高血压18例,继发性高血压54例。
1.2方法通过对本组患者给予有效的饮食、运动指导,降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
1.3结果72例住院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相应的控制,血压得到有效降低,病情好转出院,有效率96%。
2护理评估2.1致病因素2.1.1有无高血压家族史,个性特征,职业,人际关系,环境中有无诱发本病的应激因素,生活与饮食习惯,烟酒嗜好,有无肥胖,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病史及用药情况。
2.1.2身心状况2.1.2.1一般表现,高血压大多进展缓慢。
早期常无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过高,或在过度劳累,紧张或激动后血压升高,诱因去除后恢复正常,部分病人有头痛、眩晕、耳鸣、疲劳、心悸等不适,及烦躁、焦虑等心里反应。
主要体征以血压增高,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1.2.2高血压急症①恶性高血压少数中青年高血压病人发病急骤,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持续130mmHg,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肾损害突出,有持续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进展迅速。
②高血压危象,指高血压病程中因周围小动脉阻力突然升高,使血压尤其是收缩压明显升高,引起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多汗、心悸、气急、视力模糊等症状。
③高血压脑病,指高血压病程中由于血压过高,发生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水肿,颅内高压,出现严重头痛、呕吐、烦躁、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征象。
2.1.2.3并发症①冠心病:
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②脑血管病:
包含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
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
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此时,病人会立即昏迷,倾倒在地,所以俗称中风。
③高血压心脏病:
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
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厚和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
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一个必然趋势,最后或者可能会因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影响生命安全。
④高血压脑病:
主要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中。
由于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因血流灌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
临床上以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严重的甚至会昏迷和抽搐。
⑤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其中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
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另一方面,肾脏损伤会加重高血压病。
一般到高血压的中、后期,肾小动脉发生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浓缩小便的能力降低,此时会出现多尿和夜尿增多现象。
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慢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
⑥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会导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上升。
高血压危象发生时,会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的症状。
2.2临床表现2.2.1症状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疲劳、心悸、耳鸣等,但并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成正比。
可因过度疲劳、激动或紧张、失眠等加剧,休息后可缓解。
①头痛、呕吐:
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想吐,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②眩晕:
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③耳鸣:
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④心悸气短:
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
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⑤失眠:
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
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⑥肢体麻木:
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
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2.2.2体征主要体征以血压增高,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心脏听诊可闻及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收缩期杂音。
2.3护理问题2.3.1疼痛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2.3.2有受伤的危险与高血压时眩晕、视力模糊或意识障碍、降压药引起低血压有关;2.3.3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脑血管意外。
2.4护理目标2.4.1能识别并避免血压升高的诱因,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头痛减轻或消失;2.4.2能说出防止受伤的措施和方法,未发生摔倒或受伤;2.4.3有并发症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3护理措施3.1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
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保持好的心情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3.2适当有氧运动可降压减肥,改善脏器功能,提高活动耐力,减轻胰岛素抵抗,指导轻症病人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一般每周3-5次,每次30-40min,以不出现头晕、心慌、气短等症状为宜,若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该立即停止运动。
3.3合理膳食合理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宜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g。
饱餐与甜食易导致人体变胖,肥胖促进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要保证食物具有充分的热量、脂肪和必需的钙、铁、锌,但不宜过量。
适宜吃含蛋白质高的物品,如豆类及豆制产品、蛋清、牛肉、羊肉、猪的瘦肉、鱼类、鸡等;禁止食用动物内脏,提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可以防止便秘。
3.4合理用药3.4.1选用利尿剂、神经系统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其优势在于产生协同疗效,能够合理递减药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
高血压脑病时给予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
嘱病人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漏服、补吃上次剂量或突然停药,以防血压过低或突然停药引发血压迅速升高及某些不良反应。
3.4.2有效的治疗必须使血压降到140/90mmHg以下,年龄大于60岁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病人,血压应降至130/85mmHg以下,降压速度不可过快过剧。
3.4.3某些药物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指导病人起床或改变姿势的动作不宜过快,洗澡水不宜过热,下床活动时穿弹力袜,站立时间不宜过久,发生头晕时立即平卧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和脑部供血。
3.5嘱病人坚持正规治疗,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或激动、防止便秘、用力屏气、剧咳等,以免加重心脏负荷或诱发血压及颅内压骤升。
静脉输液速度每分钟不超过40滴为宜,输液量不超过1000ml/日。
3.6病情观察定时规范地测量血压并记录,测压前30min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测量前5min安静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心悸、气促、夜间阵咳不能平卧等征象,提示心力衰竭;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眩晕、呕吐、烦躁不安、视力模糊、瞳孔改变等征象,提示高血压急症或脑血管意外。
3.7安置高血压急症或脑血管意外病人于半卧位,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给氧4-5L/min。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常首选硝普钠避光缓慢静脉滴注,同时严密监测血压,每5-10min测一次血压,使血压缓慢下降并保持在安全范围。
3.8健康教育3.8.1向群众进行预防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指导群众戒烟,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
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3.8.2适当有氧运动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
有句话说:
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
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的灵活性,降低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
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
有持续运动的习惯:
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
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一般每周3-5次,每次30-40min,以不出现头晕、心慌、气短等症状为宜,若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该立即停止运动。
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油品车间应急处理预案
- 特色美食街商铺租赁及运营管理协议
- 企业团队复制授课课件
- 汽车抵押贷款反担保条款合同样本
- 生态农业餐厅加盟合作经营协议
- 道路修整造价投标方案
- 商业车库租赁及广告投放合同模板
- 企业团支部工作培训课件
- 水库骨架施工方案
- 交流基地运营方案
- 招商大使选聘管理办法
- 智慧教育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 2025年中国铁路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DLT 5035-2016 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DZ∕T 0201-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钨、锡、汞、锑(正式版)
- 小小科学家《物理》模拟试卷A(附答案)
- 《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2016)
- 企业拆除前现场清查登记表
- 国家网络安全检查操作指南
- 《腰椎解剖》PPT课件
- 旋转型灌装机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