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莲谣教学设计第1篇:采莲谣教学设计
采莲谣教学设计
九龙二小邓斯予教学目标:学会唱二部合唱《采莲谣》,能够对歌曲做适当的情感处理。
教学重难点:唱准二声部教具:钢琴、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常规教学:演唱音阶和三度音程
一、出示歌谱,观察歌谱,找一找出现那些音的三度音程,请学生列出来
Do-mire-fami-solfa-lasi-re二、再找出这首歌曲的其他音程然后对音程进行模唱,然后分声部跟琴演唱音程Mi-domi-si
三、播放歌曲采莲谣,感受三度音程的二部合唱的效果。
四、跟琴视唱歌谱。先学习第二声部,老师先范唱二声部前四小节,然后鼓舞学生尝试演唱第二声部前四小节以及下面的歌谱。五、熟悉歌谱跟琴演唱第二声部歌词,学会第二声部后,听一声部演唱二声部。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一声部。六、学会歌曲后分声部跟琴合唱教学反思: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速度也比较适中,挺适合同学们演唱的。我采纳观察、分析歌曲的和声音程关系,以及视听结合的方式,反复用钢琴带唱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在跟琴合唱的时候体会歌曲中的美感。然后让同学们自己选出认为自己不能把握唱好的地方进行随琴模唱,我会分组请同学起来示范唱,其他同学听听是否音准,节奏是否唱准等,这样一组组的示范仿照,带动其他同学的学唱爱好,聆听爱好,经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我发现学习二声部效果挺不错,同学们都能优美的唱起来,但是当学生离开琴的伴奏,就很容易跑音,其次在演唱力度上还得多强调,他们的歌唱缺少强弱的声音对比,显得歌唱情感不够好。但总的来说,这首歌曲同学们完成的还不错。
第2篇:采莲谣音乐教学设计
《采莲谣》音乐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五班级
课型:音乐歌唱课
执教者: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
凌欢
教学内容:歌曲《采莲谣》
教材分析:歌曲《采莲谣》选自苏少版五班级下册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是一首三拍子的儿童歌曲,由王亚伦谱曲,俞萍填词。歌曲为降E大调,情绪自然优美,深受学生喜爱,是典型的二声部合唱,前八小节为齐唱,后面部分是二声部合唱,反复记号、连音线以及跳音的使用让歌曲更富有特色。
学情分析:
五班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音乐能力,他们喜欢节奏感强的歌曲。学生在学习歌曲时,不仅要会唱,而且要唱好,同时还要融入一些音乐知识的学习。五班级的学生已经不太喜欢用肢体表现音乐,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声势帮助学生理解认知音乐知识。
教学目标:
1.能熟系合唱,并能感受两个声部之间的相辅相成,感受歌曲中采莲者的美妙心情。2.学生能够优美柔和地、准确的演唱歌曲《采莲谣》。
3.通过本课歌曲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合唱,并能将采莲者的美妙心情融入到演唱当中。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优美柔和的、准确地演唱歌曲《采莲谣》,并体会到跳音的独有特点和效果。
教学难点:
学生能对歌曲中双声部演唱音准的准确掌握,以及歌曲中强弱和歌曲情绪的把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
1.课前在教室四周布置莲花以及荷叶的图片,并配有采莲谣的伴奏,把他们带入怡然自得的审美情境之中。
2.看一段乡村妇女采莲的访问记录视频,让学生感受莲菜时的心情。二、歌曲学习:(一)节奏的训练。
1.用已学的三拍子节奏为歌曲《采莲谣》音乐伴奏。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附点节奏。2.用八分音符的恒拍节奏为歌曲再次伴奏,对比恒拍与附点节奏所表现出的不同效果——恒拍是稳定的,而切分节奏更具动感活力,充满韵律感。
3.引导学生了解附点节奏和跳音在笨首歌曲中的重要作用——使歌曲的音乐更具舞蹈性和生命力。
4.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方式(如声势、打击乐器等)用带有附点节奏的节奏型再次为歌曲伴奏。
(二)旋律的感知。
1.出示歌谱,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相似的节奏型部分。
2.针对声部相似的节奏部分,指导学生感受两声部旋律之间的交相呼应。重点辨别两声部中不同的旋律部分。模唱时,注意把握低声部的音准。(老师钢琴伴奏),老师提醒学生模唱旋律时,要用轻快柔美的声音演唱。
3.学生负责用la接口模唱高声部的旋律,老师用钢琴伴奏并用la模唱低声部的旋律。然后交替,最后学生分组模唱两个声部的旋律。(三)歌曲的演唱。1.音乐伴奏,老师范唱,引导学生关注老师演唱的声音变化——强弱、声音的跳跃与连贯、重音的表现。
2.演唱最后一个乐句注意放慢速度,慢慢弱下来。指导学生认识渐慢和渐弱符号并掌握歌曲中反复记号的使用,知道正确演唱顺序。
3.师生接口唱,老师演唱低声部,学生唱高声部,然后交替,并引导学生优美连贯地演唱歌曲。
4.老师演唱前8小节,学生分2组演唱后面2个声部,老师钢琴伴奏。唱完后进行评价和歌唱指导。
(四)完整的表现。
1.学生分组讨论,选择恰当的演唱形式或表演形式进行歌曲表现。2.学生分组表演歌曲,并进师生评价。三、知识拓展:
1.介绍一些类似于其他优美的合唱作品,并稍作分析。2.欣赏一些新疆的民歌,感受新疆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
第3篇:采莲谣教案
一、谈话导入
1、师:江南有很多美丽的水乡小镇,你去过哪些水乡小镇?说说你的最深印象?(如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水墨画景象)
2、师:莲花盛开的季节,水乡更美了。当我们摇着橹,划着小船,你最想看到什么?或者最想做什么?(师抛砖引玉: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夕阳西下、摇橹、波光粼粼)
二、配乐(采莲谣伴奏)朗诵《采莲谣》歌词三、教唱
(一)初听《采莲谣》
配以水乡、摇橹、采莲的图片
(二)学唱《采莲谣》副歌双声部
1、学唱第一声部
1)师:看到这么美的水乡景色,听到这么美的水乡歌曲,老师的心儿也变得美了,真想放声歌唱,尤其是副歌采莲部分。老师边唱边采莲,同学们也不能闲着,干嘛呢?摇橹划船啊!2)、先引导生随着三拍子做摇橹状。然后师生配合。(师唱副歌第一声部,做采莲状,生随乐做摇橹状)3)、教唱副歌第一声部,学会以后,男女生配合摇橹采莲
2、学唱第二声部
1)生继续唱第一声部,师加入第二声部2)教唱第二声部。
3、双声部配合
1)学生分AB两组(A组摇橹、B组采莲),分别担当第一、二声部,
引导生看着老师的指挥,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注意力度的变化。边唱边听,两组的声音是否和谐。
2)AB两组互换。
(三)复听《采莲谣》
1)随歌曲作摇橹、采莲状,心里默唱。2)学习主歌部分。
(四)再听《采莲谣》
1)随歌曲作摇橹、采莲状,轻声跟唱。2)跟琴,完整唱第一段歌词,纠正难点。
3)跟伴奏唱。
(五)第四次听《采莲谣》
1)听完后,自学第二段歌词,提出难点。2)跟琴完整唱,纠正难点。3)跟伴奏唱。
4)不同形式唱(领唱、合唱)
四、拓展
歌表演
分组合作表演《采莲谣》
演唱组、律动组、打击乐器组(响板/碰铃:强拍,沙锤/串铃:弱拍)
第4篇:采莲曲教学设计
《采莲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莲、罗、裁”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重点。
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是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生背诗《绝句》、《山行》。
2、孩子们,大自然真是神奇美妙,它唱着“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春歌,它画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景,它藏在我们课本的一首首古诗中,等着我们去欣赏,去感受呢。
3、老师导入古诗,板书诗题,指导学生理解诗题。
3、齐读诗题。现在就让咱们随着诗人王昌龄一起去感受一下荷塘的美景吧!二、初读古诗
1、请大家把书翻到120页,自由地把古诗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
3、谁能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顺了吗?(指名读,生评价)
4、其实,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还要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全班齐读古诗。三、品读古诗
真是一曲动听的采莲曲呀!读着这美妙的采莲曲,你仿佛可到了怎样的一幅采莲图呢?(一)品读“荷叶罗裙一色裁”(二)品读“芙蓉向脸两边开”(三)品读“乱入池中看不见。”(四)品读“闻歌始觉有人来。”
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小结,引读全诗。四、诵读古诗
五、拓展延伸,丰富积累1、欣赏《江南》,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江南》,合着音乐唱《江南》。六、作业
回家后把今天学的古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景美
乱入池中看不见,
人美
闻歌始觉有人来。
第5篇:采莲曲教学设计
《采莲曲》(其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理解古诗内容。3.能正确地背诵古诗。
1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它们的名字是《采莲曲》(其二)。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理解古诗内容。3.能正确地背诵古诗。
指生读学习目标,其他同学仔细倾听。
目标己经明确了,你们有信心实现目标吗?老师相信,只要大家仔细自学,一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
三、先学
(一)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古诗两遍。要求: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并读出一定的语气。2.读古诗找出你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同桌,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3.小组内两两互读古诗。
(二)自学检测
指名朗读全诗,组织正音。老师相机运用范读、领读、齐读等方式,读出一定的节奏和语气。
四、后教
合作沟通:
1.请根据古诗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小组内沟通讨论这首诗的内容。
2.《采莲曲》(其二)这一首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从这首诗中你又体会到什么?老师点拨:
1、解释:
采莲曲:乐府旧题,《江南弄》七曲之一。一色裁:同一种颜色剪裁而成。乱入:混为一起。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指荷花。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闻歌:听到歌声。始觉:才知道。
2、作品译文
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裳,简直就象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采莲女们争先恐一进入莲池后,再也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五、训练
1.结合古诗内容,学生自由背诵。2.同桌互背。3.小组展示背诵。4.练习书写
第6篇:采莲词教学设计
《采莲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莲、罗、裁”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重点。
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是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生背诗《绝句》、《山行》。
2、孩子们,大自然真是神奇美妙,它唱着“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春歌,它画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景,它藏在我们课本的一首首古诗中,等着我们去欣赏,去感受呢。
3、老师导入古诗,板书诗题,指导学生理解诗题。
3、齐读诗题。现在就让咱们随着诗人王昌龄一起去感受一下荷塘的美景吧!
二、初读古诗
1、请大家把书翻到120页,自由地把古诗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
3、谁能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顺了吗?(指名读,生评价)
4、其实,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还要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评价)全班齐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
真是一曲动听的采莲曲呀!读着这美妙的采莲曲,你仿佛可到了怎样的一幅采莲图呢?
(一)品读“荷叶罗裙一色裁”
(二)品读“芙蓉向脸两边开”
(三)品读“乱入池中看不见。”
(四)品读“闻歌始觉有人来。”
创设情景,指导朗读。
小结,引读全诗。
四、诵读古诗
五、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欣赏《江南》,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江南》,合着音乐唱《江南》。
六、作业
回家后把今天学的古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景美乱入池中看不见,人美
闻歌始觉有人来。篇2:采莲曲教案
《采莲曲》教案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2、揭示谜底荷花,问:荷花还叫什么?
3、莲花的叶子叫做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荷叶呢?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地把古诗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
2、同桌互读生字。
3、认读生字
4、认识多音字
5、指名读
6、师范读,指名读
三、品读古诗
1、自己把
一、二行诗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指名读第一行诗
3、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4、指名读
5、齐读第一行诗。
6、读
三、四行诗,自由读
四、背诵古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古诗。
五、拓展古诗。欣赏《江南》
六、作业:
板书设计: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篇3:第三课《采莲船》教学设计
第三课:《采莲船》
教材分析:让孩子们在亲切的家乡旋律中感受乡音。《采莲船》是湖北人喜爱的民间歌舞节目,每逢春节或元宵节,就扎起采莲船,向大家拜年祝贺。划船表演者通常是3个人(包括划船的老公公、船中坐的姑娘、船尾拿着扇子的老婆婆,做滑稽动作逗趣),表演时边唱边舞,一人领来众人和,加上喜庆锣鼓,非常热闹(多为划船领唱者的即兴创作)。拜年调的曲子很有风趣,形式非常活泼,属湖北民间歌舞曲。节奏生动活泼,加上衬词“哟哟”、“划着”等,增强了趣味性,表现了人们拜年祝福的欢乐情绪。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间歌舞《采莲船》,让学生感受多姿多彩的中原文化。
2、了解《采莲船》的演唱形式和表演风格。
3、指导学生演唱新歌词和划船表演,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学唱采莲船曲调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三人一组进行采莲船表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舞扇,船桨等道具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师生问好!
二、激趣感受
2、在元宵节里人们穿着喜庆、漂亮的衣服都做了些什么呢?心情怎么样?(学生沟通)板书课题:采莲船
3、那你知道为什么元宵节里人们会玩采莲船呢?说起来还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师讲采莲船的由来)
4、我们就一起回到元宵节去感受节日的祥和与喜庆,播放
课件1,你们想唱采莲船吗?
三、学唱体验
1、其实有专门给采莲船写的歌呢!翻开书35面,我们一
起听一听,感受它亲切的旋律。(初听范唱)
2、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学生沟通。
3、请拿出铅笔,你听到有打击乐器伴奏的地方划上记号。
4、是哪些地方呢?指名回答。
5、生用打击乐器和一和,唱一唱衬词。采莲船一般都采纳
这样一人领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6、完整听唱歌曲,跟琴学唱,重难点教唱。
7、演唱歌曲:师领生和。
8、演唱新歌词,学生和衬词。
四、创编表演
1、我们会唱采莲船了,你们想玩采莲船吗?一起来看看别
人是怎么玩的?播放采莲船表演视频。
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
3、你能试着做几个动作吗?学生创编,全班练习。
4、分角色表演,学生评价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音乐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
师生再见!
采莲船的由来:
相传洛阳城外有一条长河,人们出城进城很不方便,洛阳城的蔡状元见此情景便带领人们修建洛阳桥,修着修着钱不够了,菜状元非常着急。这时观音菩萨路过这里,想助他一臂之力。于是暗中变化为一个民间女子,貌若天仙,向蔡状元说想在洛阳招亲。这名女子招亲的方式很特别,她坐在河中的船上,人们要用金银珠宝向她打彩。洛阳城的富家子弟云集河岸,纷纷向游船打彩,谁知三日内竟没有一人打中漂亮的仙女,却集攒了很多的金银,此时船中的女子不见踪影,随风而去,众人惊恐万分,观音菩萨在半空中现出原身,人们才知道是观音菩萨下凡资助修桥,后来人们为了感谢观音菩萨给人们降幅,便在春节、元宵节以玩采莲船的方式来感谢她。篇4:经典诵读教案
采莲词
教学内容;
1、熟读会背《采莲词》;
2、对比译文初步理解诗文的大概意思;
一、教学王昌龄的《采莲曲》;
1、师示范读;
2、指名读、齐读;
3、简介;
4、再读诗文;
5、指名说诗的意思,全班齐读译文;
6、同桌练背;
7、同桌检查,小组检查;
二、教学《采莲词》;
1、师范读;
2、出示《采莲词》指名读;
3、了解诗人简介;
4、再读诗文;
5、指名说诗的意思,全班齐读译文
采莲词
教学内容
1、熟读会背《采莲词》
2、对比译文初步理解诗文的大概意思。
一、教学王昌龄的《采莲曲》
1、师示范读
2、指名读、齐读
3、简介。
4、再读诗文。
5、指名说诗的意思,全班齐读译文。
6、同桌练背。
7、同桌检查,小组检查。
二、教学《采莲词》
1、师范读。
2、出示《采莲词》指名读。
3、了解诗人简介。
4、再读诗文。
5、指名说诗的意思,全班齐读译文。
6、同桌练背。
7、同桌检查,小组检查。
8、,看图全班齐诵读。
采莲词-----清〃王淑
莲华莲叶满池塘,不但花香水亦香。姊妹折时休折尽,留花几朵护鸳鸯。
莲叶开着莲花布满了池塘,不仅仅是花有香气,就连水也有了香气。姐妹们在采折的时候,不要全折光了,留下几朵花庇护着水池里的鸳鸯。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让我们再次诵读这两首古诗,感受古典诗词给我们带来的享受。篇5:《江南可采莲》教学设计(攻略版)《江南》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观察图画和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
3、以读为主线,层层推动,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句的美,让学生走进鲜活的语境中。
二、教学内容分析:
《江南》是我校自主阳光晨读《读过》中的篇目,也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的学习古诗。本课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诗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爱好。
三、设计理念: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爱好。”而一班级学生学习更在于爱好。因而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片辅助教学,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爱好,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其中也安排了游戏学习及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来贯穿于整堂课的学习。使课堂形式丰富有趣,也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培育学生的参加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1、播放江南美景图片
2、赞美江南,齐读课题。
(二)趣味识字
1、游戏——摘荷叶
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生字,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能乐观主动地参加到活动中来,培育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2、巩固生字
(三)朗读训练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性)。(2)同桌读(通过两人互读,帮助纠正字音)
(3)指名读(让学生试读,老师加以指导,纠正,体现老师的主导性)
(4)齐读(在集体的朗读下,进一步帮助个别学生纠正字音)
2、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3、师生对读、赛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1)a、老师与学生对读;b、男、女生对读(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爱好。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古诗)
(2)快慢赛读
(老师与学生赛读,通过快慢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读古诗时的快慢)
(3)轻重赛读
(通过轻重赛读,让学生感受读古诗的轻缓)
(4)快乐读
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融入到情景中,快乐的朗读。
4、背读课文,演背古诗
(1)试背古诗
让学生边背边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鱼儿嬉戏的快乐。
(2)贴背
让学生边背边贴图片,完成一幅美丽的江南图。
(3)读背
让男同学充当荷叶,女同学充当荷花,指名同学来当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边演边背古诗,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得到升华。
五、拓展、巩固
1、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图片
带学生观赏,游览江南,与开课时的观赏相呼应。让学生在从开始欣赏美景进入学习,则再次欣赏美景完成学习,让整堂课都被江南的诗情画意所包围。
2、学生学着鱼儿游出教室
再次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充当鱼儿游出教室,让课堂知识融入生活。板书:江南
鱼戏莲叶东西南北
教学内容: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第7篇:《采莲曲》教学设计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介绍
王昌龄(?—约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据叫《旧唐书》本传和《新唐书•艺文志》,知王昌龄有集五卷,唐时传世之本,今已难觅,《全唐诗》收王昌龄诗四卷,《全唐文》收其文六篇等。
二、解释
1.采莲曲:东府旧题,《江南异》七曲之一,内容描写江南水乡风光,采莲妇女的生活。2.罗: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3.芙蓉:荷花。4.向脸:对着脸。
5.闻歌:听到采莲女的歌声。
6、一色:同一种颜色。
7、裁:裁剪缝制。
8、乱入:杂入,混入。
9、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三、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四、赏析
1、为唐代著名诗人,因擅长写___,因而被称为”___”.参考答案:七言绝句“七绝圣手”
2这首诗与南朝乐府<采莲曲>中的少女的描写,手法不同,性格有异.手法的差别是_____.性格差别是_____
参考答案:南朝手法采纳白描,王诗用映衬手法。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巧活泼。3这首七绝从()、()的角度,生动描绘了采莲女的劳动生活,但又不是()描绘采莲的动作,而是以(),刻画采莲女的形象,表现采莲场面。参考答案:这首七绝从(衣服颜色)、(歌声)的角度,生动描绘了采莲女的劳动生活,但又不是(正面)描绘采莲的动作,而是以(衬托手法),刻画采莲女的形象,表现采莲场面。4全诗()结合,生动表现出()的意境.
参考答案:全诗(客观描写、主观感受)结合,生动表现出(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意境5写出含有花的古诗梨花:桃花:杏花:荷花:桂花:菊花:参考答案:
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杏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疟疾培训课件
- PHP程序设计项目化教程电子教案6 学生成绩计算器-PHP函数
- 2025年玻璃钢标志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物流管理软件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煤质柱状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疆工程学院《电子创新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哈密石油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4月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口腔材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电力大学《牛生产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地学统计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2Let'sCelebrate!Developingideas作业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精修版)
- 石灰-石灰有效氧化钙、氧化镁测定
- 《急性肺栓塞》课件
- 泰国中小学汉语课程大纲研究
- 中医内科学课件-腰痛
- 广东广州天河区明珠中英文学校2022-2023学年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万科-海盗计划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口算1000题(含答案)
- 冬奥会33项应急预案是
- 中班语言课件《章鱼先生卖雨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