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_第1页
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_第2页
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_第3页
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_第4页
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组成中,革命文化类课文占据很大比重,是丰富学生革命历史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资源,是落实语文人文要素和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导向价值的重要途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文化题材中的人物、事件逐渐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知程度越来越浅,导致语文教师在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时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立足儿童本位,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对革命文化产生熟悉感,拉近学生与革命文化的距离,强化学生对革命文化价值的认同感,进而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键词:儿童本位;小学语文;革命文化儿童本位思想是对儿童个体独立价值的肯定与尊重,但是并不意味着让儿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受约束自由发展,而是以儿童实际情况为教育的起点,来推动儿童教育进一步发展。革命文化类课文中的历史事件、人物形象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在没有丰富感知和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一是学生难以对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产生认同感;二是教师在教学的過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仅将目光局限在教材文本资源的开发上,忽略了更丰富的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革命文化类课文的应用价值,教师要意识到革命文化类课文的巨大价值,积极探索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围绕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教学核心,充分发挥革命传统类文本立体的母语学习价值,立足儿童本位,在“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理念下精心设计、智慧开展学习活动,做到既聚焦革命文化主题,又根据具体文本准确定位读写目标,帮助学生获得开放多元的学习体验。一、小学语文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的意义在传统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和取得的学习成绩,所以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对革命文化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开展与革命文化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无法将语文课堂上隐藏的革命文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出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革命文化承载了先辈们的光辉奋斗历史,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精神品质,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而革命文化类课文指反映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文学作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革命文化类课文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爱国精神的形成以及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革命文化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以革命文化类课文为载体,对学生开展革命文化教学,必定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开放多元的学习体验,也有利于学生了解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培养革命情怀,进而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激发爱国主义思想,牢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牢记初心与使命,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学习。二、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一)设置情景,消除认知障碍情景教学法可以针对某一历史场景进行模拟,带给学生更加真实的学习感受,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加强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深刻理解,通过总结历史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未来的发展目标。革命文化是我党带领人民经过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凝聚起来的优秀文化,是推动我国人民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都通过影视资料的方式留存下来,这些资源是丰富革命文化教学课堂的宝贵资源。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料向学生展示。影视资料记录了真实的历史场景,并且能够将历史事件再现的,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例如《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作者描写圆明园的辉煌时,应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体现了其对圆明园的赞美之情;在描写圆明园遭到外国侵略者的破坏和焚烧时,文本的字里行间都显示了作者对侵略者行为的痛恨、对圆明园的惋惜。但是,学生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由于思想认知的限制,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圆明园实际是怎样的?有多繁华?外国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时,清政府为什么不出面阻止?”为了让学生了解到圆明园毁灭的前因后果,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圆明园变成废墟的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同时采用音乐渲染的方式来创设悲凉的意境,引出学生心底的真实情感。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影视作品《火烧圆明园》和纪录片《圆明园》,采用播放影视资料的方法来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进入那一段悲怆的历史情境中。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文本、图片、视频与VR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还原出圆明园的布局与文物陈设,让学生置身于圆明园中,深刻了解圆明园的繁华程度,同时引导学生与变成废墟后的圆明园图片对比,让学生在圆明园辉煌与毁灭的前后对比中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二)结合文本,习得写作方法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革命文化类文本具有思想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既是教师实施革命情感教育的优秀载体,又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革命人物形象、革命事件的写作手法。为此,在进行革命文化文本教学时,教师除了讲解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将文本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手法的学习一并纳入教学目标中,在对学生进行革命情感教育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学习革命文化作品中的语文知识。在学习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时,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讲述五位战士的革命故事,让学生感受不屈不挠、艰苦斗争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向学生播放影片节选《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在观看之后发表观后感,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进一步营造浓烈的爱国主义气氛。教师可以让学生精读课文并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课文的内涵,如“狼牙山五壮士指的是哪五位?为什么被称为壮士呢?”“五位战士在顺利地完成任务后,为什么没有选择与大部队会合?”“五位战士是怎样打击敌人的?从战士跳崖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除了阅读文字之外,还要观察文章中的插图,从插图中观察五位战士的神情是怎样的、从神情中可以看出什么来。学生逐渐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可感受到五位壮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此外,文本对五位战士的外貌形象和性格特点进行了详细刻画,刻画了马宝玉冷静、英勇、果敢的形象,葛振林怒吼射击的形象,宋学义作战经验丰富的形象以及胡德林与胡福才顽强奋斗的形象。文本从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入手,使用简洁的语言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与心理进行描写。马宝玉的“沉着”,“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从神态和语言上表现了人物的冷静善战;葛振林的“打一枪就大吼一声”,从动作和语言上表现了人物的勇猛;宋学义“扔”“抡”的动作描写,疾恶如仇的人物特点就刻画了出来;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人,“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两个词语将他们对敌时的专注和认真神态描绘的栩栩如生。这些个体形象的细节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插图与文本结合起来,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这样,文本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手法的学习互为依托,学生既受到革命情感教育又习得了写作方法。(三)实践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小学语文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文化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深沉的爱国情怀。此外,革命文化类课文对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激发与升华、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与价值观的树立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其中既包括革命故事中蕴含的动人场景,也有具体事件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革命精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在教学《开国大典》时,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就可以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关注革命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让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润泽。因此,教师可以将《开国大典》的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课前搜一些与革命有关的资料或者英雄人物故事,如革命圣地西柏坡的故事,红军长征的故事,许多革命先驱者为了革命的胜利而进行艰苦斗争的故事等。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革命故事交流会或者唱红歌比赛,让学生组成故事交流小组互相讨论自己搜集到的故事。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知识的存储不断丰富,同时在革命故事和红色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革命先辈高尚革命品德的洗礼,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逐渐萌发并获得发展。此外,教师可以将学生收集到的革命事件、革命人物故事等资料进行汇总,制作成内容丰富的微课,并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图片和文字等方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受到强烈的冲击。另外,在感受“阅兵”这一场面时,教师可以播放历年阅兵式的影视资料,继而抓住各个军种方阵的行进特点展开讨论,让学生从细节处感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威武强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共鸣,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见识和阅历得到了增加,受到了极为深刻的革命情感教育,促进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四)读后写作,升华学生情感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文本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虽然小学生年龄较小,思想认知发展还不成熟,但是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也会产生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与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表述出来,同时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开展读后写作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深化学生对革命文化类文本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教学《军神》这篇课文后,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有的学生认为“军神”勇敢无畏的精神值得学习,在日常学习中遇到困难后,也要像“军神”一样勇于克服困难;有的学生认为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值得敬佩,还有的学生要学习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学生对“军神”这一形象的认知更加深刻,也促进了思想境界的提升。三、结语综上所述,一节成功的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学课,对于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历史、熟悉革命故事和人物事跡,激发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国家和人民的情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爱国情怀,有着巨大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掌握众多的语文要素;让学生在阅读革命故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