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兰州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兰州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兰州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兰州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确保兰州市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1.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2.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明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日常管理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

3.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和职业道德,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

三、食品生产环节管理

1.食品生产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范围从事食品生产活动。

2.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原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验、仓储物流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食品生产者应当定期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维护、清洗、消毒,保证生产环境卫生。

4.食品生产者应当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四、食品流通环节管理

1.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范围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2.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销售记录、储存运输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食品经营者应当定期对经营场所、设备、设施进行清洁、消毒,保证经营环境卫生。

4.食品经营者应当设立临过期食品专区,提醒消费者购买时注意保质期。

五、餐饮服务环节管理

1.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范围从事餐饮服务活动。

2.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食品加工人员的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引导合理消费。

六、食品安全监管

1.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2.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制度,定期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3.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4.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七、法律责任

1.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制度的,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2.市场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按照本制度执行。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兰州市人民政府。

七、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

1.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3.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每年应至少参加一次由相关部门认可的食品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

4.建立食品安全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时间、内容、效果评估等信息,以备查验。

八、食品安全信息追溯

1.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信息追溯体系,确保食品安全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2.食品生产经营者应按照规定记录并保存食品原料、辅料、添加剂、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信息,并保证信息的可追溯性。

3.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电子化管理,提高追溯效率。

九、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

1.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程序和应急措施。

2.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食品生产经营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

3.监管部门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迅速采取调查、控制、处理等措施,并及时公布相关信息,避免或减少社会影响。

十、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1.鼓励和支持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发挥社会共治作用。

2.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对提供有效线索的举报人给予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3.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十一、国际合作与交流

1.积极参与食品安全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借鉴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

2.与国际食品安全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升本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3.加强与周边地区的食品安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机制,保障区域食品安全。

十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

1.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各环节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

2.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为制定食品安全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监管部门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发布食品安全预警信息,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相应措施,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十三、食品抽样检验

1.实施食品抽样检验制度,对本市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检验。

2.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行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食品检验,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3.监管部门应公布食品抽样检验结果,对不合格食品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确保消费者权益。

十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1.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和评价。

2.对信用良好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给予政策支持和社会宣传,对信用不良的依法实施重点监管和联合惩戒。

3.定期向社会公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评价结果,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消费。

十五、食品安全创新与科研

1.鼓励和支持食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动食品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2.建立食品安全专家库,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3.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十六、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2.增加食品安全监管设施投入,配备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水平。

3.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效率。

十七、食品安全法律责任

1.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对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加强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舆论监督,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形成震慑效应。

十八、食品安全信息公开

1.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监管部门应定期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提高监管透明度。

2.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主动公开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包括食品原料、添加剂使用、生产过程、检验结果等,接受社会监督。

3.对涉及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十九、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1.制定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和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2.支持食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3.优化食品产业布局,推动食品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十、食品安全文化建设

1.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道德水平和诚信意识。

2.在学校和社区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活动,增强公众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

3.鼓励媒体开展食品安全公益宣传,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社会氛围。

二十一、食品安全监督协作

1.建立食品安全监督协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

2.定期组织食品安全联合检查,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

3.与公安、卫生、质检等部门建立食品安全案件移送和联合查处机制,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二十二、食品安全应急演练

1.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提高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和处置水平。

2.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实施。

3.通过应急演练发现食品安全管理漏洞,及时整改,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二十三、食品安全考核评价

1.建立食品安全考核评价制度,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

2.将食品安全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对食品安全工作不力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3.鼓励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客观评价,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二十四、食品安全持续改进

1.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并实施食品安全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监管部门应根据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3.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二十五、食品安全责任追究

1.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确保食品安全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对因失职、渎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监管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3.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投保,降低食品安全事故风险。

二十六、食品安全社会监督

1.拓宽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渠道,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2.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对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防止举报人受到不当对待。

3.对举报内容属实的,给予举报人适当奖励,激发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

兰州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立足于保障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