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操作,错误的是()A.加水时,水面应与三角搁架平齐B.加盖时,将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C.加热时,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D.切断电源后,打开排气阀使压力表降到零后开盖2.如图为洋葱细胞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图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①是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B.②处是硝酸钾溶液,若替换为30%的蔗糖溶液则不会自动复原C.结构①③⑤化学组成不同,但都具有选择透过性D.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的大小此时无法确定3.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的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液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下表显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比较指标①②③④患有白癜风面积32%22%12%5%酶A氨基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1.1112.9A.①④中碱基的改变导致染色体变异B.②③中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也不会改变C.①使tRNA种类增多,④使tRNA数量减少,②③中tRNA的数量没有变化D.①④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4.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B.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C.若某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该种群数量一定增加D.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5.某研究小组以健康的橄榄幼苗为实验材料,移栽前用外源生长素吲哚丁酸(IBA)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浸泡处理,所使用的生长素浸泡液浓度分别为100mol/L、300mol/L、500mol/L,每组处理时间分别为1h、3h、5h、CK组培养液未加生长素,栽培45d后取样测定橄榄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自变量有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及处理时间B.CK组没有用生长素处理,幼苗因缺乏生长素不生长C.实验结果表明幼苗地上部与根系对生长素反应不同D.根据上述指标无法确定橄榄幼苗移栽的最佳处理方法6.下列遗传病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是()A.猫叫综合征 B.特纳氏综合征C.苯丙酮尿症 D.青少年型糖尿病7.人们目前所食用的香蕉多来自三倍体香蕉植株,三倍体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无子香蕉的培育过程主要运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B.染色体加倍的主要原因是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不能形成C.三倍体香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配对紊乱导致无子D.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能产生三倍体,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8.(10分)某实验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空白对照中主根长度大于侧根数,说明在生长过程中主根具有顶端优势B.乙、丙分别于甲组比较,说明NAA抑制主根生长和侧根发生,KT则相反C.丙、丁组的实验结果与甲组比较,可以说明KT对侧根的发生具有两重性D.甲、乙、丁组实验结果比较,说明KT能增强NAA对侧根生长的促进作用二、非选择题9.(10分)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含铁量较高的转基因花生新品种,Ti质粒中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具体步骤如图:(1)完整的Ti质粒除了图示结构外,还应该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等,其中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段,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铁结合蛋白基因来自菜豆,获取该目的基因需要用到的工具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将目的基因(铁结合蛋白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为确定转基因花生是否培育成功,首先应检测___________,这是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内稳定遗传的关键;其次,利用___________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相应的mRNA;最后,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4)图中用到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1中经过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培养基2中筛选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下图是相关人体稳态部分调节机制的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GnRH、LH、FSH表示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睾丸酮的含量在小于正常范围时GnRH的分泌量______________。(2)由图乙可知,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图中免疫细胞接受的信号分子a、b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免疫细胞为T细胞,当其受损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图丙表示人体免疫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3)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______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4)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能迅速的被______________细胞(填字母)特异性识别,此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5)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细胞。11.(14分)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1)玉米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_______酶进行水解,使其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________。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3)从生物体中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________________,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技术。(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__,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5)玉米秸秆还可以通过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用于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用_____________法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其大小能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12.科学家研制出基因工程乙肝--百白破(rHB---DTP)四联疫苗,其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获取百日咳杆菌类毒素的基因,可从百日咳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____________,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片段,获得的cDNA片段与百日咳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较小,且序列已知,获得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_,然后通过PCR技术大量扩增,此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3)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科学家采用了改造后的腺病毒作为运载体,请写出你认为科学家选它的理由: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4)研究发现,如果将白喉杆菌类毒素第20位和第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免疫效果更好,请写出此种技术的基本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该疫苗3次的效果比只注射1次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______________细胞数量增多,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二次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注意: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高压灭菌放气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净空气,使锅内均匀升温,保证灭菌彻底。【详解】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加水时的水面应与三角搁架平齐,A正确;加盖时,应该将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B正确;加热时,应该等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再关上排气阀,C正确;切断电源后,应该等压力表降到零后再打开排气阀并开盖,D错误。2、C【解析】

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2、根据题图分析:①是细胞壁,②是外界溶液,③是细胞膜,④是细胞质,⑤是液泡膜。【详解】A、①处是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具有全透性,A正确;B、②处是外界溶液为硝酸钾溶液,若替换为30%的蔗糖溶液,细胞不能吸收蔗糖,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正确;C、结构①③⑤化学组成不同,其中结构①是全透性的,结构③⑤都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D、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的大小此时无法确定,可能是大于、小于、也可能是等于,D正确。故选C。3、D【解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碱基对替换往往引起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变化,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往往引起多个密码子的变化。【详解】A、①④中碱基的改变导致基因突变,A错误;B、②③中酶A的氨基酸数目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基因控制合成的酶的种类发生变化,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转录细胞的mR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B错误;C、基因突变改变的是mRNA上的密码子,不改变tRNA的种类,C错误;D、由表格信息可知,①④基因突变导致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改变,因此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了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表格信息进行推理、判断。4、D【解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刚开始时种群密度较小,种群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也较小,A错误;B、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种群密度,但不能增加该种群的K值,B错误;C、种群数量增长还受环境的影响,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如果环境条件恶劣,种群数量不一定增加,C错误;D、因为该鱼塘的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故鱼塘中该种鱼的初始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中该种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正确。故选D。5、B【解析】

据图分析:对植株地上部来说,浓度为100和300的IBA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地上部鲜重呈先升后降趋势,而浓度为500的IBA处理,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对地下部根系来说,浓度为100和300的IBA处理,地下部鲜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详解】A、据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有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及处理时间,A正确;B、CK组没有用外源生长素处理,但幼苗自身可以产生生长素,促进其地上部和根系生长,B错误;C、由图可知,对植株地上部来说,浓度为100和300的IBA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地上部鲜重呈先升后降趋势,而浓度为500的IBA处理,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对地下部根系来说,浓度为100和300的IBA处理,地下部鲜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说明橄榄幼苗地上部与根系对外源生长素反应不同,C正确;D、橄榄幼苗生长的各个指标对不同外源生长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存在不同反应,不同组合处理的幼苗生长效果无法通过单一或少数指标全面反映,D正确。故选B。6、A【解析】

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A、猫叫综合症起因于第五号染色体短臂上片段的缺失,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A正确;B、特纳氏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组成为XO,表现为女性卵巢和乳房等发育不良,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B错误;C、苯丙酮尿症是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C错误;D、青少年型糖尿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与染色体变异无关,D错误。故选A。7、C【解析】

分析题图:用秋水仙素处理野生芭蕉,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四倍体有子香蕉。二倍体有子香蕉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一个染色体组,四倍体有子香蕉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二个染色体组,所以杂交后形成的个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所以不能产生种子,为无子香蕉。【详解】A、该“无子香蕉”培育的方法为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B、图中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受阻,B错误;C、三倍体香蕉无子的原因是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正确;D、二倍体与四倍体虽然杂交能产生三倍体,但三倍体不育,所以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掌握生物变异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尤其是几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缺点等,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8、D【解析】

分析柱形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施加试剂的种类,因变量是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甲乙组对比来看,NAA能抑制主根生长,甲丙组对比来看,KT能促进主根生长;乙、丁组对比可知,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详解】A、顶端优势是顶芽(主根)优先生长而侧芽(侧根)受抑制的现象,空白对照中主根长度大于侧根数量而未体现主根长度与侧根长度的关系,因此不能体现主根的顶端优势,A错误;B、乙、丙分别与甲组比较,说明NAA抑制主根生长和促进侧根发生,KT则相反,B错误;C、丙、丁组的实验结果与甲组比较,不能说明KT对侧根的发生具有两重性,C错误;D、甲、乙、丁组对比可知,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的转录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农杆菌转化法转基因花生的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分子杂交法植物组织培养潮霉素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解析】

据图分析,重组Ti质粒中铁结合蛋白基因称为目的基因,潮霉素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将重组Ti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将开花后未成熟的胚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作为受体细胞,最终培育形成转基因花生,过程中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进行调节。基因工程的一般操作步骤有: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三种: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利用PCR技术扩增③人工合成(化学合成)。【详解】(1)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的转录。(2)若铁结合蛋白基因来自菜豆,获取该目的基因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3)图中将目的基因(铁结合蛋白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为农杆菌转化法;为确定转基因花生是否培育成功,首先应检测转基因花生的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其次,利用分子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相应的mRNA;最后,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4)图中用到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1中经过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培养基2中筛选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潮霉素,培养基3的作用是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培育转基因花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的知识要点、获取信息以及识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增加神经—体液—免疫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T细胞受损后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使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减少,故产生的抗体减少体液记忆细胞b反应更快、更强,产生抗体更多T【解析】

图甲:下丘脑、垂体、睾丸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图乙:血液运输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激素作用于免疫细胞,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图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其中a表示T淋巴细胞,b表示记忆细胞,c表示浆细胞,d表示抗体。【详解】(1)当睾丸酮含量小于正常范围时,下丘脑产生的GnRH会促进垂体产生LH和FSH,垂体产生的这两种激素会促进睾丸产生睾丸酮,所以当睾丸酮含量偏小时,GnRH会增加。(2)乙图中既有激素,又有神经细胞产生的神经递质,还有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可以体现出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图中免疫细胞接受的a表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b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当T细胞其受损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主要的原因是T细胞受损,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使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减少。(3)该免疫过程有B细胞的参与,为体液免疫,b细胞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不产生抗体,因此为记忆细胞。(4)图中a为吞噬细胞,b为记忆细胞,c为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大量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所以二次免疫过程的特点是反应迅速,产生抗体多。(5)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点睛】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体液调节中一般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免疫调节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11、纤维素BE酶的活力(活性)固定化酶酵母菌无氧(密闭、密封)刚果红染色纤维素分解菌的分解能力【解析】

用植物秸秆生产酒精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必须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且需要做产纤维素酶发酵葡萄糖的实验进行酶活性的检测。【详解】(1)用植物秸秆生产酒精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需要纤维素酶才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2)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及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中含有纤维素酶,可以分解纤维素,BE正确。故选BE。(3)从纤维素分解菌中提取纤维素酶需要做产纤维素酶发酵葡萄糖的实验进行酶活性的检测,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酶的固定化技术。(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生产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无氧(密封、密闭)。(5)用刚果红染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