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四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61课时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_第1页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四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61课时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_第2页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四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61课时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_第3页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四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61课时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_第4页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四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61课时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1课时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结合实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2.结合资料,说明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必备知识梳理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环境问题的概念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________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质量[方法技巧]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的产生[注意]

人类的生产活动不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合理的人类活动和对环境友好的态度不会产生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的类型主要类型表现环境污染________、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森林砍伐、____________、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资源短缺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________和破坏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减少二、主要环境问题1.资源短缺(1)成因: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2)表现:地球上某些__________数量锐减、质量下降。(3)后果: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2.生态破坏(1)产生原因:人们长时期地________和开垦草原。(2)后果:使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______失衡,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自然资源滥伐森林生态3.环境污染(1)概念:指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________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2)主要环境污染类型类型主要污染物危害大气污染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________、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水污染生活污水、________、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________,造成水质恶化环境质量温室效应工业废水生态环境类型主要污染物危害土壤污染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烟尘、残渣中所含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________海洋污染海洋石油污染等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质量下降[指点迷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生态破坏是指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自然资源枯竭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如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2)联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会引起自然资源枯竭,自然资源枯竭也会引起生态破坏。【知识体系构建】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

环境问题三大表现分析精

拨(1)资源短缺表现成因治理措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降水少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2)生态破坏具体内容产生原因危害治理措施森林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毁林开荒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污染等都会直接和间接导致生态退化问题,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根本措施在于恢复生态,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功能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的过度捕猎(3)环境污染表现原因危害治理措施大气污染工业废气和交通尾气等任意排放到大气中大量废弃物进入环境之中,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组成成分,其中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影响人类生活质量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环境问题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水污染工业废水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废弃物任意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等任意排放到土壤中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建设、生活垃圾堆积在城市或郊区噪声污染交通、工厂、建筑业等产生噪声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废料处理不当海洋污染海岸带工业发展、海上航运泄漏、海上石油开采等产生的污染物排入海洋真

悟[典例]

[2020·浙江1月卷]阅读材料,回答下题。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材料二甲地有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答案:用水量大,加剧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排放废水,造成水环境污染;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空气;矿渣不合理处理,破坏地表生态环境。[解题能力培养]变

练[2024·九省联考甘肃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新安江流域地跨皖浙两省,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约1600毫米,新安江水库入库径流量的70%左右来自安徽。21世纪初,流域内普遍存在生态破坏、水体污染等问题。2010年,新安江水库爆发蓝藻危机。2012年,两省开展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实施后,跨省断面水质显著改善,新安江水库水质总体保持为优。下图示意新安江流域水系及2010年土地利用分布。(2)结合土地利用,说明2012年前新安江水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地及类型。(6分)(3)为继续改善跨省断面水质,分别提出两省应采取的可行性措施。(6分)答案:(2)来源地1:耕地。类型:灌溉尾水(农田退水)中富含营养物质;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残留氮、磷等营养物质。来源地2:城镇及工业用地。类型:洗涤产生的生活废水中含有磷等营养元素;城镇工业生产中的营养物质排放。(3)安徽:减少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增施有机肥;发展节水灌溉、精准灌溉;建设污水处理厂,城镇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浙江:增大向安徽的生态(经济)补偿力度;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对安徽水环境治理给予支持;精准监测,提供更翔实的跨省断面水环境数据。解析:(2)读图可知,该地的土地主要有耕地、林地、城镇与工业用地等类型,林地释放的污染物少,因此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耕地和城镇与工业用地。耕地中,由于施肥、喷洒农药和灌溉,在灌溉尾水(农田退水)中富含营养物质;施肥和农药使用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残留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而城镇及工业用地中,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洗涤产生的生活废水中含有磷等营养元素;城镇工业生产中的废水也含有营养物质。(3)新安江水库入库径流量的70%左右来自安徽,因此安徽应努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安徽耕地面积广,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增施有机肥;灌溉尾水(农田退水)会将营养物质带至水库,应发展节水灌溉、精准灌溉,减少农田退水的水量;建设污水处理厂,城镇和工业废水经过废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大对土壤和水体营养物质的吸收;而浙江位于下游,受水污染的影响很大,且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可以增大向安徽的生态(经济)补偿力度;浙江科技发达,可以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对安徽水环境治理给予支持;利用技术优势对跨省断面水质精准监测,提供更翔实的跨省断面水环境数据。随堂巩固训练读下面两流域图,完成1~2题。1.据图推断,M、N两流域共同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大气污染D.酸雨危害答案: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M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N流域位于内蒙古的东北地区。M、N两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经济活动以及水资源使用不合理,产生了共同的环境问题——土地沙化。2.M、N两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别是(

)A.工业排污、生活废水排放B.围湖造田、毁林开荒C.乱砍滥伐、湿地破坏D.过度开垦、矿产开发答案:D解析:第2题,M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是过度开垦,具体表现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N流域环境问题源于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2024·浙江嘉兴测试]青海湖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下图为1973~2018年青海湖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3.1973~2004年青海湖面积变化产生的生态破坏问题有(

)A.生物多样性减少B.水体污染增加C.草场资源的锐减D.水土流失加剧答案:A解析:第3题,1973~2004年青海湖面积下降明显,水量、水体面积减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A项正确。4.导致2004年以来青海湖面积变化的原因有(

)①引湖水灌溉减少

②区域降水量增多③冰川融水的增加

④实施退耕还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第4题,导致2004年以来青海湖面积明显增加的原因有区域降水量增多,冰川融水的增加,入湖水量增加,②③正确。青海湖是咸水湖,不会引湖水灌溉或实施退耕还湖,①④错误。故选C项。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焚烧、堆肥、填埋及多元化处理。下图为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模式下处理率、资源利用率和投资率统计图。(1)单一垃圾处理方法中,处理率最高的是________。该方法与其他处理方式相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4分)(2)防治处理城市垃圾污染的原则是什么?(4分)(3)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的环境意义。(4分)(4)针对城市生活垃圾这一环境问题,中学生适合的参与方式主要有哪些?(4分)答案:(1)填埋投资少或投资率低(2)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3)减少垃圾数量,少占用土地或水域;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等。(4)关注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积极参与宣传;减少生活垃圾排放;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等。解析:第(1)题,读柱状图可知,填埋方法处理率是100%,高于其他两种单一垃圾处理方法。故单一垃圾处理方法中,处理率最高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