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地理冲刺复习自然环境整体性和生物多样性相关分析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冲刺复习自然环境整体性和生物多样性相关分析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冲刺复习自然环境整体性和生物多样性相关分析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冲刺复习自然环境整体性和生物多样性相关分析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冲刺复习自然环境整体性和生物多样性相关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频:谁能想到,青藏高原成就了长江中下游的鱼米之乡2025届新高考地理冲刺复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生物多样性相关分析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和生物循环学习目标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

生物循环将各要素联系为整体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意义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功能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大气水地形土壤岩石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2、稳定功能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思考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并没有大幅度增加,这是为什么?答案

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海—气相互作用的削减,部分实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视频:海獭是阻止全球变暖的小勇士视频:呆萌可爱的海獭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环境特征的一致性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第二步,概括出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以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为例: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2、要素的内在关联性自然环境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3、发生发展的统一性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案例:青藏高原隆起对东亚、南亚、中亚、西亚的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影响。视频: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影响

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A.基岩风化 B.流水搬运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2.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 B.大气含氧量低C.蒸发弱 D.太阳辐射强烈3.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DAC

湖沼沉积物中汞含量的垂直分布能够反映古气候演变过程。大气中的汞主要随降水沉降到陆地生态系统,后随径流进入湖泊,并被有机质吸附并沉积。某科研团队对南岭东部大湖沼泽进行钻孔取样,发现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与湖岸植被、湖泊水位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湖沼相沉积序列中汞含量具有指示流域气候变化的作用。下图为“湖泊沉积物采样点示意图”。

1.科研团队通过对所采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某一段沉积岩层自下向上汞含量具有减少的趋势,这说明该沉积岩层形成时期()A.湖盆地壳下沉 B.大气降水偏少C.湖泊面积扩大 D.河流侵蚀减弱2.湖泊沉积物样品中某一沉积层内出现深黑色有机质层,可推测该沉积层形成时期可能出现()A.东南季风减弱 B.东北季风减弱C.西南季风增强 D.西北季风增强CA

种子雨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母株上散落的种子量,对群落更新有着重要影响。如成熟的油松在合适的条件下果鳞开裂,种子脱落。下图为“某年秦岭子午岭林场油松林林内和林缘种子雨强度的时间变化示意图”。

3.林内种子雨强度的峰值滞后于林缘,主要是因为林缘()A.对流较强 B.光照较强C.降温较慢 D.风速较大4.相比于林内,林缘种子雨强度更大,主要得益于林缘()A.种内竞争较弱 B.昼夜温差较大C.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D.降水强度较大BA视频: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答题指导71.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的原因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水热条件地处低纬度(热带),热量丰富,繁衍生长速度快,生物多样性丰富水热差异①跨纬度广,热量差异大,物种丰富;②跨海陆(经度)广,水分差异大,物种丰富;③地形起伏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物种丰富;④面积广大,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物种丰富生存空间①面积广大,地域辽阔,生物生存空间(如森林、湿地)广,物种丰富;②处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区域,物种丰富天敌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天敌少,物种丰富人类活动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开发程度低,受人类活动干扰少,物种丰富注:同一山体,高差相同范围内,越往山顶,面积越小,物种丰富度一般会降低;另外,越往山顶,水热交换作用越强,水热差异减小,生物多样性差异减小。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1)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4分)2.古老珍稀动物多的原因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自然原因远离大陆,长期孤立存在,缺乏基因交流大型食肉动物少,缺乏生存竞争,动物进化缓慢地质历史以来,自然环境变化小,不利于生物的进化人为原因人类发现较晚(人迹罕至),受人类活动影响小3.物种灭绝的原因(1)自然原因——物种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①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地球、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自然事件。②自然条件的变化,野生生物无法适应环境。③生物之间竞争激烈,影响某些物种的繁衍和生存。④近亲繁殖,使物种退化。(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①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系统,动物失去栖息地和食物,种类减少乃至濒临灭绝。②人类对植物的过度采伐或对动物的过度捕杀。③环境污染加剧,生物的生存条件遭到破坏。④外来物种入侵。视频: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大马哈鱼是一种溯河洄游鱼类,每年秋季,成群的大马哈鱼抵达我国黑龙江、松花江等水域产卵。幼鱼在海中生长3~5年,成年后可达4.4~10kg,一生只繁殖一次。汤旺河是松花江北岸的一级支流,横跨伊春市和佳木斯市,为冷水性山溪。汤旺河下游河段水质清澈,河道由卵石、砾石和砂砾组成,是大马哈鱼产卵、孵化和幼鱼索饵的场所。大马哈鱼幼鱼在淡水河流生活期间,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幼虫。20世纪90年代,汤旺河大马哈鱼近乎绝迹。(1)指出大马哈鱼的生活习性。(6分)生活在中高纬度水域,喜冷水;为溯河洄游鱼类,具有固定的洄游季节和洄游路径;能适应淡水和海水水域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大马哈鱼是一种溯河洄游鱼类,每年秋季,成群的大马哈鱼抵达我国黑龙江、松花江等水域产卵。幼鱼在海中生长3~5年,成年后可达4.4~10kg,一生只繁殖一次。汤旺河是松花江北岸的一级支流,横跨伊春市和佳木斯市,为冷水性山溪。汤旺河下游河段水质清澈,河道由卵石、砾石和砂砾组成,是大马哈鱼产卵、孵化和幼鱼索饵的场所。大马哈鱼幼鱼在淡水河流生活期间,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幼虫。20世纪90年代,汤旺河大马哈鱼近乎绝迹。(2)说明汤旺河曾为大马哈鱼产卵、孵化和幼鱼索饵场所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汤旺河为冷水性山溪,水温适宜;河道由卵石、砾石、砂砾组成,淤积物少,水质较好,饵料丰富;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缓慢,有利于鱼卵发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大马哈鱼是一种溯河洄游鱼类,每年秋季,成群的大马哈鱼抵达我国黑龙江、松花江等水域产卵。幼鱼在海中生长3~5年,成年后可达4.4~10kg,一生只繁殖一次。汤旺河是松花江北岸的一级支流,横跨伊春市和佳木斯市,为冷水性山溪。汤旺河下游河段水质清澈,河道由卵石、砾石和砂砾组成,是大马哈鱼产卵、孵化和幼鱼索饵的场所。大马哈鱼幼鱼在淡水河流生活期间,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幼虫。20世纪90年代,汤旺河大马哈鱼近乎绝迹。(3)分析20世纪90年代汤旺河大马哈鱼近乎绝迹的原因。(8分)(3)下游渔民对大马哈鱼的过度捕捞,导致洄游成鱼大量减少;大马哈鱼洄游所经的水域污染严重,栖息环境质量下降;河流生态系统失衡,鱼类饵料减少;河流水利工程建设,阻断了大马哈鱼的洄游路径。2.(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2.(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2.(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3.(2023·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各种形式的发展用地给自然生境(一个种群居住和生活的区域)留下一些很小的孤岛(生态岛)。这种生境破碎化,使野生动植物种群减小,易于灭绝。在美国东部一些小而分散的落叶林斑块孤岛,都是由原来茂盛的大面积分布的原始森林残留下来的。这些孤岛所支持的物种数量,远远少于那些大片未受人类干扰的土地。(1)分析美国东部生态岛的形成原因。(4分)农田、牧场等农业用地扩大;城镇、工业、道路交通等建设用地扩大,破坏(占用)大量的森林。3.(2023·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联考)阅读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