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基本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材料说明()A.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B.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C.庄园里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D.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出当时的庄园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明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D项。2.请为以下三幅图片选一个正确的主题()A.亚非的文明 B.欧亚的文明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答案】C【解析】据所学学问可知,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故C项符合题意。3.婴儿诞生后要到教堂受洗、起教名、指定教父。长大后要定期到教堂做礼拜,倾听牧师讲解《圣经》,向牧师忏悔过错。结婚时到教堂实行婚礼,在上帝面前表示对婚姻的忠诚。死前请牧师做弥撒,死后则安葬在教堂旁边的墓地中。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基督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B.基督教对政治制度的影响C.基督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D.基督教对斗争的影响【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一个基督徒从诞生到死亡,其生命历程中的很多活动都与基督教有关,反映了基督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故选A项。4.11世纪晚期,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市镇不顾教皇的权威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宗主权,自行任命执政官。13世纪中期,很多城市拥有了爱护选举的成文宪法和自治政府。意大利的城市自治运动反映了()A.市民阶层的壮大 B.民族国家的形成 C.中心集权的减弱 D.民主政治的萌发【答案】A【解析】据所学学问可知,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故选A项。5.花拉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运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纳,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独创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绚丽的西方文化【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阿拉伯人传播了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故B项正确;阿拉伯数字最初是由古印度人独创的,故A项错误;材料与伊斯兰教无关,故C项错误;阿拉伯数字属于东方文化,故D项错误。6.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A.树立了天皇的肯定权威B.建立了完备的中心集权行政体制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D.王室主动谋求中日国家对等关系【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日本仿效唐朝中心集权官僚体制,建立了完备的中心集权行政体制,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C项“全面效仿”说法肯定,解除;材料无法体现王室对中日关系的立场和看法,解除D项。7.日本历史上共经验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个幕府历史时期。在此时期,日本拥有实权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是()A.天皇 B.将军C.宰相 D.首相【答案】B【解析】据所学学问可知,在日本幕府政治时期,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出名义上的中心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驾驭实权,故选B项。8.非洲文明中有很多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格言,例如“牲口可以被继承,人应当自己选择”“你有了自己的办法,再去请教别人”。上述两条格言可以说明()A.非洲人历来注意财产继承问题B.非洲文明存在财产私有和个体主义的概念C.非洲人擅长思索哲学问题D.非洲文明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牲口可以被继承,人应当自己选择”“你有了自己的办法,再去请教别人”可知,非洲文明存在财产私有和个体主义的概念,故B项正确;A、D两项都只体现材料中的部分观点,均解除;材料中的观点尚未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解除C项。9.马里各城市渐渐发展为学术中心,其中以廷巴克图最为突出。那里的桑科勒清真寺已是一所驰名伊斯兰世界的高校。埃及和摩洛哥的学者前来讲学,培育出不少黑人学者。廷巴克图的图书馆藏有大量的书籍、文献和手稿。材料重点强调()A.马里国力强盛促进了文化的沟通B.廷巴克图是西非文化的中心C.文化的旺盛有助于社会的稳定D.马里文化旺盛推动了教化的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桑科勒清真寺已是一所驰名伊斯兰世界的高校。埃及和摩洛哥的学者前来讲学,培育出不少黑人学者”强调的是文化的沟通,故A项正确。10.人迹罕至的中美洲热带雨林里,隐匿着浩大、神奇的玛雅文明遗迹。下列属于玛雅文明的是()A.金字塔庙宇 B.狮身人面像C.浮动园地 D.《一千零一夜》【答案】A【解析】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致,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故A项正确;狮身人面像属于古埃及文明,故B项错误;独创浮动园地的是阿兹特克人,故C项错误;《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11.印加国王被称为“萨帕印加”,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最高首脑,被尊为“太阳神在人间的化身”。全国以库斯科(都城)为中心,分为4个大行政区,由印加贵族任总督,听命于国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印加帝国实行分封制B.印加帝国利用宗教加强统治C.贵族担当总督威逼到国王的统治D.印加国王与总督联合执政【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印加国王是“宗教的最高首脑,被尊为‘太阳神在人间的化身’”,其目的是利用宗教维护国王的统治,故B项正确;印加将全国分为四大行政区,并非实行分封制,故A项错误;印加国王“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最高首脑”,实行专制统治,贵族担当行政区总督但听命于国王,故C、D两项错误。12.下列三幅图片所代表的宗教分别是()释迦牟尼图耶稣受难图清真寺图A.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B.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C.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 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建筑,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欧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们的等级差别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服饰在当时是一个人身份及财宝的象征,所以统治者和贵族都反对下层民众仿照他们的服饰,有的国家甚至立法,明令平民不得穿着格子呢绒服装,不得佩戴金银首饰和穿着色调明丽的服装,不得戴手套、佩短剑。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显示和维护贵族的特权地位。——黄春高《西欧封建社会》材料二法兰克王国建立之初,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基督教。8世纪时,查理继位后,接着实行激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吩咐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非常之一贡献给教会,教会因此变得富有,势力越来越大。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实行了加冕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对人们服饰进行限制的目的。(2)依据材料一、二,归纳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答案】(1)目的:显示和维护贵族的特权地位。(2)特点:封建等级森严;基督教成为西欧的精神支柱。【解析】(1)依据材料一“服饰在当时是一个人身份及财宝的象征,所以统治者和贵族都反对下层民众仿照他们的服饰”可知,其目的是显示和维护贵族的特权地位。(2)依据材料一“西欧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可知,封建等级森严;依据材料二中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可知,基督教成为西欧的精神支柱。14.大津巴布韦遗址代表了古代非洲文明,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首先发觉大津巴布韦遗址的欧洲殖民者不信任非洲人能建立出这样的房屋,他们认为这些石屋是一个消逝于几千年前的远古白人文明的产物。他们信任欧洲人比非洲人优越,非洲人很原始,没有实力建立困难的建筑物。——摘编自《大津巴布韦遗址:一段被渐忘的历史》材料二1906年,英国科学促进会派出一位不带偏见的专业考古学家兰德尔·麦克维尔,他细致考察了这片遗址,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发掘。他慎重宣布:“这处遗址完全起源于非洲,建立于中世纪。”——摘编自《大津巴布韦遗址:一段被渐忘的历史》材料三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设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在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摘编自张翅等《世界遗产悬疑》(1)依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欧洲殖民者是如何相识大津巴布韦文明的。其理由是什么?(2)材料二中麦克维尔得出了什么考古结论?(3)依据材料三,指出“古代南部非洲曾经存在辉煌的文明”的历史依据。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我们对待古代文明应持有的正确看法。【答案】(1)相识:大津巴布韦文明是远古白人文明。理由:欧洲人比非洲人优越,非洲原始落后。(2)结论:大津巴布韦遗址属于非洲古文化。(3)依据: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及人类遗迹。看法:坚持实事求是,摒弃卑视与偏见。【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