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选择题1.如表是宋代宰相任期时间表(任期一律以实足年数计算)。这一状况()任期时间20年以上15年以上10年以上5年以上1年以上不及1年合计北宋人数0人0人6人19人37人10人72人南宋人数1人2人0人5人38人17人63人合计1人2人6人24人75人27人135人A.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 B.实践了崇文抑武的策略 C.折射出君主专制加强 D.体现了权力运行的调整2.五代以前,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为官府、私家抄书或自己抄书出售的群体——“经生”,如“(成都)吴彩鸾善书小字,尝书《唐韵》鬻之”。而到宋代及以后,“经生”群体则大量减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制度的完善 B.印刷技术的进步 C.市民文化的兴起 D.农业经济的发展3.元代行省作为地方最高一级政府,总领一方政务,各地赋税皆集中于行省以后上供朝廷,各省可以自留三分之一。对于部分边远贫穷省份,如云南、甘肃、岭北则由朝廷提供部分经费。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A.弥合了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B.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权威性 C.给予了地方政府较大自治权 D.适应了大一统政治的需要4.在北宋政治结构里“中书、枢密、三司各不相涉”,“宰相亦不独置,或两相三参,或三相两参”,甚至更有台谏制度以相制衡。这体现出北宋()A.宰相权力的分散 B.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C.行政效率的提高 D.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善5.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宋太祖的举措()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建立 B.推动了中央决策体系日臻完备 C.有利于加强皇帝对朝政的掌控 D.提高了文官和士人的政治地位6.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朝以“猛安谋克”屯驻中原,筑寨居于汉族村落之间;西夏《天盛律令》在参照唐、宋律书的同时,给予牧业经济以特殊地位。少数民族政权的这些做法()A.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疆域范围 B.全盘照搬了中原先进文明 C.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 D.重在推广本民族生活方式7.宋英宗治平元年,朝中大臣开展了一场关于科举录取的争论。据下表可知,这一争论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代表人物主张司马光(今山西省夏县人)“古之取士,以郡国户口多少为率。今或数路中全无一人及第,请贡院逐路取人”欧阳修(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A.经济重心南移 B.南宋取士完善 C.南北人才均势 D.北方经济占优8.《宋书•州郡志》论及淮南云“中原乱,胡寇屡南侵,淮南民多南渡。成帝初,苏峻、祖约为乱于江、淮,胡寇又大至,民南渡江者转多,乃于江南侨立淮南郡及诸县。”据此推知,当时()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南宋和金界限明晰 C.民族矛盾激化尖锐 D.南方地区得到开发9.北宋时期,北方降水减少,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的失效,北方的水稻田纷纷转为旱地,改种小麦,土地也由一年两种改为两年三种;而此时的南方稻麦复种制已成为具有相当广泛性的、比较稳定的耕作制度。由此可推知()A.南方经济优势地位日益凸显 B.气候变迁推动了物种传播 C.农耕技术衰退破坏农业生产 D.北宋政权的经济基础薄弱10.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西夏)元昊倔强构逆,兵势甚锐,竭天下之力,不能稍挫其锋;然至绝其岁赐、互市,则不免衣皮食酪,几不能以为国,是以亟亟屈服……北事辽,南事宋,仅足以自存。”马端临意在说明,当时西夏()A.经济依赖性较强 B.国力日渐衰弱 C.军事战斗力强大 D.榷场贸易发达11.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元朝()A.汉族的地位不断提升 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C.科举制消除民族歧视 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12.吴宁、范立舟在《两宋士风述论》中指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由盛唐时对功名的追求转向对道德精神的弘扬,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空前强烈。”这反映了宋代()A.程朱理学的影响突出 B.国力贫弱、政治黑暗C.国家统治思想的转变 D.文化教育事业日益普及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次。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他们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另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出海,禁止私贩,也有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杨二郎,本以牙侩起家”,转而为海商者,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材料二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白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政府需要的外国特产也常常托海商代购。……有些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戬“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纯艳《宋朝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商的特征,并分析海商群体发展的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商在中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6分)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选择题1.如表是宋代宰相任期时间表(任期一律以实足年数计算)。这一状况()任期时间20年以上15年以上10年以上5年以上1年以上不及1年合计北宋人数0人0人6人19人37人10人72人南宋人数1人2人0人5人38人17人63人合计1人2人6人24人75人27人135人A.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 B.实践了崇文抑武的策略 C.折射出君主专制加强 D.体现了权力运行的调整【答案】C2.五代以前,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为官府、私家抄书或自己抄书出售的群体——“经生”,如“(成都)吴彩鸾善书小字,尝书《唐韵》鬻之”。而到宋代及以后,“经生”群体则大量减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制度的完善 B.印刷技术的进步 C.市民文化的兴起 D.农业经济的发展【答案】B3.元代行省作为地方最高一级政府,总领一方政务,各地赋税皆集中于行省以后上供朝廷,各省可以自留三分之一。对于部分边远贫穷省份,如云南、甘肃、岭北则由朝廷提供部分经费。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A.弥合了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B.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权威性 C.给予了地方政府较大自治权 D.适应了大一统政治的需要【答案】D4.在北宋政治结构里“中书、枢密、三司各不相涉”,“宰相亦不独置,或两相三参,或三相两参”,甚至更有台谏制度以相制衡。这体现出北宋()A.宰相权力的分散 B.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C.行政效率的提高 D.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善【答案】B5.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宋太祖的举措()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建立 B.推动了中央决策体系日臻完备 C.有利于加强皇帝对朝政的掌控 D.提高了文官和士人的政治地位【答案】C6.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朝以“猛安谋克”屯驻中原,筑寨居于汉族村落之间;西夏《天盛律令》在参照唐、宋律书的同时,给予牧业经济以特殊地位。少数民族政权的这些做法()A.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疆域范围 B.全盘照搬了中原先进文明 C.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 D.重在推广本民族生活方式【答案】C7.宋英宗治平元年,朝中大臣开展了一场关于科举录取的争论。据下表可知,这一争论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代表人物主张司马光(今山西省夏县人)“古之取士,以郡国户口多少为率。今或数路中全无一人及第,请贡院逐路取人”欧阳修(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A.经济重心南移 B.南宋取士完善 C.南北人才均势 D.北方经济占优【答案】A8.《宋书•州郡志》论及淮南云“中原乱,胡寇屡南侵,淮南民多南渡。成帝初,苏峻、祖约为乱于江、淮,胡寇又大至,民南渡江者转多,乃于江南侨立淮南郡及诸县。”据此推知,当时()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南宋和金界限明晰 C.民族矛盾激化尖锐 D.南方地区得到开发【答案】D9.北宋时期,北方降水减少,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的失效,北方的水稻田纷纷转为旱地,改种小麦,土地也由一年两种改为两年三种;而此时的南方稻麦复种制已成为具有相当广泛性的、比较稳定的耕作制度。由此可推知()A.南方经济优势地位日益凸显 B.气候变迁推动了物种传播 C.农耕技术衰退破坏农业生产 D.北宋政权的经济基础薄弱【答案】A10.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西夏)元昊倔强构逆,兵势甚锐,竭天下之力,不能稍挫其锋;然至绝其岁赐、互市,则不免衣皮食酪,几不能以为国,是以亟亟屈服……北事辽,南事宋,仅足以自存。”马端临意在说明,当时西夏()A.经济依赖性较强 B.国力日渐衰弱 C.军事战斗力强大 D.榷场贸易发达【答案】A11.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元朝()A.汉族的地位不断提升 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C.科举制消除民族歧视 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答案】D12.吴宁、范立舟在《两宋士风述论》中指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由盛唐时对功名的追求转向对道德精神的弘扬,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空前强烈。”这反映了宋代()A.程朱理学的影响突出 B.国力贫弱、政治黑暗C.国家统治思想的转变 D.文化教育事业日益普及【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次。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他们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另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出海,禁止私贩,也有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杨二郎,本以牙侩起家”,转而为海商者,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材料二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白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政府需要的外国特产也常常托海商代购。……有些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戬“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纯艳《宋朝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