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主题5-2 主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_第1页
地理主题5-2 主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_第2页
地理主题5-2 主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_第3页
地理主题5-2 主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_第4页
地理主题5-2 主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5到哪里欣赏不同的山水风光第二节主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海岸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01风成地貌定义与分类风成地貌的定义风成地貌是指由风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沙丘、沙漠、戈壁等。风成地貌的分类沙丘:由风搬运的沙粒堆积形成的地貌,如撒哈拉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形成条件与过程风成地貌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风力条件,如沙漠、戈壁等干燥地区,风力较大,容易形成风成地貌。风力条件01风成地貌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沙质条件,如沙漠、戈壁等干燥地区,沙质较细,容易形成风成地貌。沙质条件02风成地貌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形条件,如沙漠、戈壁等干燥地区,地形平坦,容易形成风成地貌。地形条件03分布区域与特点风成地貌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如沙漠、戈壁、海滩等。全球分布中国的风成地貌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如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中国分布风成地貌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结构,如沙丘、雅丹地貌、风蚀蘑菇等。特点风蚀地貌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主要由风蚀作用形成,常见于干旱地区。雅丹地貌风蚀柱是一种风蚀地貌,由风蚀作用形成,形状像柱子,常见于干旱地区。风蚀柱风蚀蘑菇是一种风蚀地貌,由风蚀作用形成,形状像蘑菇,常见于干旱地区。风蚀蘑菇风积地貌沙丘是风积地貌的一种典型形式,由风搬运的沙粒堆积而成,常见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沙丘沙漠是风积地貌的一种极端形式,由大量沙丘组成,覆盖面积广阔,常见于干旱地区。沙漠黄土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风积地貌,由风搬运的黄土堆积而成,覆盖面积广阔,常见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复合风成地貌雅丹地貌沙漠0103雅丹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复合风成地貌,由风蚀形成的各种形态各异的土堆和土柱组成。沙漠是典型的复合风成地貌,由沙丘、沙丘链、沙丘群等组成。02戈壁是沙漠和荒漠之间的过渡地带,由砾石、沙丘、盐碱地等组成。戈壁02河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河流地貌定义河流地貌是指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水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河流地貌概述河流地貌可以分为河床、河岸、河谷、河口等类型。河流地貌类型河流地貌具有动态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河流地貌特征河流地貌分类平原河流地貌通常包括河床、河岸和河漫滩等部分,水流平缓,河床较宽。平原河流地貌三角洲河流地貌通常包括河口、三角洲平原和河口湾等部分,水流缓慢,河床较宽。三角洲河流地貌山地河流地貌通常包括峡谷、瀑布和急流等部分,水流湍急,河床较窄。山地河流地貌溯源侵蚀与下切侵蚀溯源侵蚀是指河流向上游方向侵蚀,形成河谷和峡谷。溯源侵蚀01下切侵蚀是指河流向下游方向侵蚀,形成瀑布和陡坡。下切侵蚀02溯源侵蚀是指河流向上游方向侵蚀,形成河谷和峡谷。溯源侵蚀0304下切侵蚀是指河流向下游方向侵蚀,形成瀑布和陡坡。下切侵蚀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是河流侵蚀地貌的两种主要形式,它们共同塑造了河流地貌的特征。溯源侵蚀与下切侵蚀的关系05侧蚀与河湾形成侧蚀是指河流在流动过程中,水流对河岸的侵蚀作用,导致河岸向两侧扩张,形成河湾。侧蚀河湾的形成是由于河流在流动过程中,水流对河岸的侵蚀作用,导致河岸向两侧扩张,形成弯曲的河道。河湾形成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是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貌,由一系列阶梯状地形组成。河流阶地概述1河流阶地的形成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导致河床不断下切,形成一系列阶梯状地形。河流阶地的形成2河流阶地的特征包括:阶梯状地形、河床下切、河岸侵蚀等。河流阶地的特征3冲积扇与洪积扇冲积扇冲积扇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出口处因流速减缓而沉积形成的扇形地貌。洪积扇洪积扇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流洪水期因流速减缓而沉积形成的扇形地貌。冲积扇冲积扇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出口处因流速减缓而沉积形成的扇形地貌。区别冲积扇和洪积扇的主要区别在于形成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冲积扇通常在河流出口处形成,而洪积扇通常在河流洪水期形成。洪积扇洪积扇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流洪水期因流速减缓而沉积形成的扇形地貌。河漫滩与三角洲河漫滩是河流在洪水期溢出河岸,在河谷两侧形成的平坦地带。河漫滩三角洲是河流入海或入湖时,由于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扇形地貌。三角洲河流沉积物特征沉积物分布沉积物类型河流沉积物主要包括泥沙、砾石、卵石等,这些物质在河流的流动过程中被搬运和沉积。河流沉积物在河流的不同部位分布不同,如河床、河岸、河口等,这些部位的沉积物特征各异。沉积物形成过程河流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包括搬运、沉积、压实、胶结等,这些过程共同塑造了河流地貌。河流地貌的初期形成河流的源头通常是由雨水、冰雪融水等自然因素形成的,这些水源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河流的雏形。河流源头01随着河流的流动,水流会对河床和河岸进行侵蚀,形成河流的初期地貌。河流侵蚀02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将携带的泥沙、砾石等物质沉积在河床和河岸,形成河流的初期地貌。河流沉积03河流地貌的成熟阶段01河流地貌的演变过程河流地貌的成熟阶段是指河流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侵蚀、沉积和搬运后,形成了稳定的地貌形态。02河流地貌的稳定阶段在河流地貌的成熟阶段,河流的流速减缓,沉积作用增强,形成了稳定的河床和河岸。03河流地貌的演变规律河流地貌的演变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河流的侵蚀、沉积和搬运作用,以及河流地貌的成熟和稳定阶段。河流地貌的衰退与消亡河流地貌的衰退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如气候变化、地质活动、人类活动等。河流地貌的衰退河流地貌的消亡是由于河流的改道、干涸、淤积等原因导致的,如河流的改道、干涸、淤积等原因导致的。河流地貌的消亡【知识窗】牛轭湖: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河曲发育。随着流水侧向侵蚀加剧,河流越来越弯曲,最后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牛轭湖。【思考】读图5-22,说出牛轭湖出现的位置,分析牛轭湖形成的过程,讲述这段河流演变的故事。03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特征定义与分类喀斯特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主要由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石在特定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下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定义按形态可分为峰林、峰丛、溶洞、天坑、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的分类分布范围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东南亚、南欧和北美等地区。分布范围形成条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岩石类型,如石灰岩、白云岩等,这些岩石容易被水溶解和侵蚀。岩石类型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气候条件,如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水的流动和侵蚀。气候条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地形条件,如地势起伏、沟壑纵横的地形,有利于水的流动和侵蚀。地形条件地表特征石林溶洞喀斯特地貌中常见的地表特征之一,由地下水长期侵蚀石灰岩形成,具有独特的形态和景观。喀斯特地貌中常见的地表特征之一,由地下水长期侵蚀石灰岩形成,具有独特的形态和景观。峰林喀斯特地貌中常见的地表特征之一,由地下水长期侵蚀石灰岩形成,具有独特的形态和景观。地下特征01喀斯特地貌的地下特征之一是溶洞,这些溶洞是由地下水长期侵蚀石灰岩形成的。溶洞02喀斯特地貌的地下特征之二是地下河,这些地下河是由地下水侵蚀石灰岩形成的地下通道。地下河03喀斯特地貌的地下特征之三是地下湖,这些地下湖是由地下水侵蚀石灰岩形成的地下湖泊。地下湖独特景观石林是喀斯特地貌中最为典型的景观之一,由大量石柱组成,形态各异,蔚为壮观。石林1溶洞是喀斯特地貌中常见的景观,洞内钟乳石、石笋等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令人叹为观止。溶洞2天坑是喀斯特地貌中一种特殊的景观,由地下溶洞顶部塌陷形成,深度可达数百米,极具观赏价值。天坑3溶蚀作用溶蚀作用在碳酸盐岩中形成洞穴、地下河、天坑等喀斯特地貌,这些地貌具有独特的形态和景观。地下水的流动是溶蚀作用的关键,它携带着酸性物质,不断地侵蚀碳酸盐岩,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碳酸盐岩的溶解,这种溶解作用是由地下水中的酸性物质引起的。碳酸盐岩的溶解地下水的流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沉积作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始于岩石的风化,雨水、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岩石逐渐分解成小块。岩石风化01风化后的岩石碎屑被水流搬运到其他地方,形成沉积物。水流搬运02沉积物在低洼处堆积,逐渐形成喀斯特地貌的雏形。沉积物堆积03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开发策略在喀斯特地貌地区,可以开发各种旅游项目,如洞穴探险、攀岩、徒步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喀斯特地貌的旅游价值喀斯特地貌以其独特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等,以保护喀斯特地貌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喀斯特地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止破坏喀斯特地貌的行为,如乱砍滥伐、非法采矿等。生态旅游开发在保护喀斯特地貌的前提下,合理开发生态旅游,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环境教育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喀斯特地貌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可持续发展策略根据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合理规划旅游、农业、工业等开发活动,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合理规划对已经受到破坏的喀斯特地貌进行生态修复,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恢复其生态功能。生态修复加强对公众的喀斯特地貌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宣传教育04海岸地貌01海岸地貌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演变、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02了解海岸地貌的特征和变化,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保护海岸生态系统。环境保护03海岸地貌的研究对于海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如港口建设、渔业资源开发等。资源开发04海岸地貌海岸地貌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演变、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了解海岸地貌的特征和变化,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保护海岸生态系统。环境保护海岸地貌的研究对于海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如港口建设、渔业资源开发等。资源开发海岸地貌定义海岸地貌是指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包括沙滩、岩岸、珊瑚礁等。海岸地貌概述根据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可以分为侵蚀型海岸、堆积型海岸和生物型海岸等。海岸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具有动态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受到海洋动力、地质构造、生物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海岸地貌特征海岸地貌分类岩质海岸沙质海岸沙质海岸主要由沙子组成,通常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岩质海岸主要由岩石组成,通常分布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如挪威的峡湾海岸。珊瑚礁海岸珊瑚礁海岸主要由珊瑚礁组成,通常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海蚀崖与海蚀平台海蚀崖是海岸受到海浪侵蚀形成的陡峭悬崖,通常由坚硬的岩石构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是海岸受到海浪侵蚀形成的平坦区域,通常由松软的沉积物构成。海蚀平台海蚀柱与海蚀拱桥海蚀柱是海岸地貌中常见的侵蚀型地貌,由海浪侵蚀岩石形成的柱状结构。海蚀柱01海蚀拱桥是海岸地貌中常见的侵蚀型地貌,由海浪侵蚀岩石形成的拱桥状结构。海蚀拱桥02海蚀柱是海岸地貌中常见的侵蚀型地貌,由海浪侵蚀岩石形成的柱状结构。海蚀柱0304海蚀拱桥是海岸地貌中常见的侵蚀型地貌,由海浪侵蚀岩石形成的拱桥状结构。海蚀拱桥海蚀崖是海岸地貌中常见的侵蚀型地貌,由海浪侵蚀岩石形成的悬崖状结构。海蚀崖05海滩与沙坝海滩是海浪、潮汐和风力等自然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形成了沙滩、沙丘等独特的地貌特征。01海滩的形成沙坝是海浪、潮汐和风力等自然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形成了沙丘、沙脊等独特的地貌特征。02沙坝的形成海滩和沙坝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侵蚀型海岸地貌的独特景观。03海滩与沙坝的相互作用海滩沉积物特征海滩沉积物主要包括沙、砾石、贝壳等,这些物质在波浪、潮汐和海流的作用下堆积而成。海滩沉积物的分布受海岸地形、潮汐和海流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分布较广。海滩沉积物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海浪侵蚀、沉积物搬运等,导致海滩地貌的变化。沉积物类型沉积物分布沉积物变化潟湖与潮滩潟湖是一种由沙洲、沙坝或珊瑚礁等自然屏障围成的浅水海湾,通常与海洋相连。潟湖01潮滩02潮滩是海岸线附近的一种地貌,通常在涨潮时被海水淹没,退潮时露出水面。红树林海岸红树林生态系统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带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由红树林植物和其共生生物组成。红树林的生态功能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红树林的保护红树林面临着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威胁,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恢复。珊瑚礁海岸珊瑚礁是由珊瑚虫和其他海洋生物的骨骼堆积形成的,它们生长在海水中,形成各种形状的珊瑚礁。珊瑚礁的形成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印度尼西亚的珊瑚礁等。珊瑚礁的分布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同时,珊瑚礁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珊瑚礁的生态价值贝壳堤与牡蛎礁生物海岸地貌贝壳堤0103生物海岸地貌是由生物活动形成的海岸地貌,如贝壳堤和牡蛎礁。贝壳堤是由大量贝壳堆积形成的堤岸,通常出现在潮间带和潮下带。02牡蛎礁是由牡蛎等生物形成的礁石,通常出现在潮间带和潮下带。牡蛎礁气候变化对海岸地貌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得海岸线向内陆推进,侵蚀海岸地貌。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导致珊瑚礁等海岸地貌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影响海岸生态平衡。海洋酸化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风暴潮,对海岸地貌造成破坏。风暴潮010203人类活动对海岸地貌的改造填海造地人类通过填海造地,扩大陆地面积,但同时也改变了海岸地貌,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港口建设港口建设改变了海岸地貌,增加了海岸线的长度,同时也影响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海岸防护工程海岸防护工程如海堤、防波堤等,改变了海岸地貌,同时也影响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海岸地貌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海岸地貌的变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例如,珊瑚礁的破坏可能导致海洋生物的减少。生物多样性海岸地貌的变化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海岸侵蚀,影响海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平衡人类活动,如填海造地、海岸开发等,可能会对海岸地貌造成破坏,进而影响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影响05冰川地貌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简明地阐述观点冰川地貌定义冰川地貌是指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如冰川侵蚀、沉积、搬运等形成的地貌特征。冰川地貌概述根据冰川作用的不同,冰川地貌可以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冰川沉积地貌和冰川搬运地貌等类型。冰川地貌类型冰川地貌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如U形谷、冰斗、冰碛等,这些特征反映了冰川作用的过程和历史。冰川地貌特征冰川地貌分类山谷冰川山谷冰川形成于高山地区,由积雪和冰块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形成U形山谷。大陆冰川大陆冰川形成于大陆地区,由积雪和冰块在重力作用下向四周扩散,形成广阔的冰原。山地冰川山地冰川形成于山地地区,由积雪和冰块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形成V形山谷。冰川地貌分布中国境内的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天山山脉和祁连山脉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冰川地貌具有独特的景观和科学研究价值。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如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以及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南极洲的冰川地貌是全球最典型的冰川地貌之一,其规模庞大,景观壮观,是研究冰川地貌的重要地区。全球分布典型案例中国分布010302冰川侵蚀地貌冰斗与角峰冰斗冰斗是冰川侵蚀形成的一种地貌,通常呈圆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