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主题1-3 地球的运动_第1页
地理主题1-3 地球的运动_第2页
地理主题1-3 地球的运动_第3页
地理主题1-3 地球的运动_第4页
地理主题1-3 地球的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主题1地球是个孤独的星球吗?

——从宇宙探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

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侧视图:自西向东北极俯视图:逆时针南极俯视视图:顺时针2.方向①自转方向:自西向东②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旋转③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旋转3.周期

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就是地球的自转周期。由于参照物不同,有恒星日和太阳日之分。参照物自转角度时间意义恒星日恒星360°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太阳360°59′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角速度概念: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α)分布规律: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等于15°/h,(极点角速度=0)。线速度概念: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l)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极点线速度=0。4.速度地球自转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360°

恒星日360°

23时56分4秒15°/h

旋转一周的角度自转周期V角除极点外,全球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h。纬线长恒星日

纬线长

23时56分4秒

纬线长

24时

自转周期V线角速度线速度线速度影响因素:纬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约1670km/h,南北纬60°约837km/h,约为赤道一半,南北极点为0海拔: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5.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即产生了昼夜现象。①昼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②夜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意义:①昼夜交替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②昼夜交替影响人类的作息,因此,自古以来太阳日就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2)昼夜交替: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24小时)。(3)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晨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侧视图:自西向东北极俯视图:逆时针南极俯视视图:顺时针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特点:全球360个经度,对应24个小时,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②同一纬度地区,越靠东,地方时的值越大(东早西晚)③经度差15°,地方时差1小时;

经度差1°,地方时差4分钟;

经度差1′,地方时相差4秒。

(1)地方时6.时差0:002:004:006:008:0010:0012:00地方时计算公式: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已知某一地的经度和地方时,求另一地的经度某地经度=已知地经度±(1°/4分钟)×两地相差分钟数注:“±”的选取依据“东早西晚”来确定,当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时间早)就用“+”,在已知地西侧(时间晚)就用“-”,即“东加西减”。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已知:A地位于60°E,地方时为10:26,求:(1)B地经度为80°E,B地的地方时?

(2)C地经度为60°W,C地的地方时?B地地方时=10:26+20×4m=11:46C地地方时=10:26-120×4m=2:26BCA(2)时区①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②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零时区。③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④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⑤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东西十二区)。(3)区时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又称标准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的实际,不同的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某地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西-)国际标准时间:0°经线地方时。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与联系北京的经纬度(116°E,40°N)北京的时间116°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零时区的区时(0°经线的地方时)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一定不同。区时:同一个时区内,区时都相同;经度不同,区时也可能相同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7.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1)地转偏向力(2)偏转规律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①北半球向右偏转;②南半球向左偏转;③赤道上没有偏转。④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⑤同纬度,随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⑥水平运动速度一定时,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N图例原运动方向偏转的方向(3)影响这种现象在大规模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最为明显。①对河流沿岸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②铁轨轨道的磨损:如京广线上的火车自北京向广州疾驶时,受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西侧铁轨更易受磨损③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④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⑤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10251000975北半球气旋气压状况图低二

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恒星年回归年参照物恒星太阳自转角度360°稍少于360°时间365日6时9分10秒365日5时48分46秒意义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四季更替的周期4.速度远日点(7月初)日地距离:1.521亿km角速度:57‘/d线速度:29.3km/s远日点近日点

地球公转的轨迹叫作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公转速度:最快公转速度:最慢随着地球的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地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的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近日点(1月初)日地距离:1.471亿km角速度:61‘/d线速度:30.3km/s春分秋分5.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①一轴:地轴②两面: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③三角度: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黄赤交角增大: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减小。黄赤交角减小:热带、寒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大。黄赤交角为0:太阳永远直射赤道,五带消失、季节变化消失。(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①太阳直射点: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②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关系: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26',最南到达南纬23°26'。③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NNNN夏至春分秋分冬至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的往返运动。北回归线:北纬23°26′南回归线:南纬23°26′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1.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2.南北回归线每年各有一次太阳直射。3.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没有太阳直射。6.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的变化来描述。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太阳辐射的强弱。NNNN夏至春分秋分冬至(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①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②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③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强度越强。④自日出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午时达到最大,自正午到日落,太阳高度逐渐减小。⑤太阳高度的取值范围是0°—90°西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H=90°H=0°东2.正午太阳高度(角)①地方时12时②一日中太阳高度最大值③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①春分日和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②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③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3.正午太阳高度就纬度分布而言距离太阳直射点相差1°,正午太阳高度较小1°4.正午太阳高度就季节变化而言①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带,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②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纬度带,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达最小值。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每年受到太阳直射两次。(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了在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不等长。1.昼弧和夜弧同一纬圈上,①若昼弧=夜弧,则昼夜等长/昼夜平分;②若昼弧﹥夜弧,则昼长夜短;③若昼弧﹤夜弧,则昼短夜长。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长变长,夜长变短。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冬至夏至日(6月22日):①太阳直射于北回归线,直射点位于回归运动的最北端。②晨昏圈与南北极圈相切,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为23°26′,夹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③北半球各地:

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夜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④南半球各地:

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弧大于夜弧,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至北极四周为极昼。冬至日(12月22日):①太阳直射于南回归线,直射点位于回归运动的最南端。②晨昏圈与南北极圈相切,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为23°26′,夹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③北半球各地

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④南半球各地

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夜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