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共5套)(共164题)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6题,每题1.0分,共26分。)1、奥古斯丁是()时期的宗教神学家A、古罗马末期B、中世纪早期C、中世纪后期D、文艺复兴时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奥古斯丁是罗马帝国后期的宗教神学家。2、中世纪将宗教教育和武士教育合为一体的教育是()A、教会教育B、武士教育C、骑士教育D、世俗教育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考查骑士教育。3、托马斯.阿奎那的代表作是()A、《忏悔录》B、《上帝之城》C、<D、《神学大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托马斯.阿奎那的代表作是《上帝之城》。4、伊斯兰教的经典是()A、《吠陀经》B、《圣经》C、《古兰经》D、《大藏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5、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里士多德C、孟子、柏拉图D、朱熹、苏格拉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孔子、苏格拉底。6、公元9世纪以前,婆罗门以()A、家庭教育为主B、私立学校为主C、官方办学为主D、书院为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公元9世纪以前,婆罗门以家庭教育为主。7、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在()A、荷马时代B、古风时代C、古典时代D、希腊化时代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在古典时代。8、()的出现,使职业教师开始取代大众教师A、士B、智者C、诗人D、作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智者的出现,使职业教师开始取代大众教师。9、雅典教育中授予公民称号是在()A、18岁B、19岁C、20岁D、22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雅典教育是在20岁授予公民称号。10、希腊化时期,初等学校取消了()A、德育B、智育C、体育和美术D、知识教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希腊化时期,初等学校取消了体育和美术。11、希腊化时期,中等教育偏重于()A、文学教育B、体育C、美育D、德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希腊化时期,中等教育偏重于文学教育。12、在苏格拉底看来,作为德行的基础的是()A、智慧B、自制C、美德D、正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苏格拉底看来,自制是德行的基础。13、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入必学科目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苏格拉底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入必学科目。14、“不懂几何不得入门,能谈哲学方可出门”,这句话是对()的学园的描述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柏拉图学园的称号。15、提出“洞穴隐喻”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洞穴隐喻”是柏拉图提出的,要引人为善。16、在《论灵魂》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生命对应于()A、营养的灵魂B、感觉的灵魂C、理性的灵魂D、非理性的灵魂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生命对应于理性的灵魂。17、罗马共和前期的家庭教育是以()为核心A、知识教育B、道德教育C、公民教育D、道德一公民教育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罗马共和前期的家庭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18、罗马共和后期的初等教育的学习内容不包括()A、读B、写C、算D、音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罗马共和后期的初等教育的学习内容包括读、写、算。19、罗马帝国时期中等教育重视()A、希腊文法B、拉丁文法C、希伯来文法D、埃及文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重视拉丁文,西塞罗为其代表。20、昆体良认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A、优于B、低于C、高于D、小于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昆体良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21、基督教教会控制的学校以()的哲学为指针A、阿奎那B、奥古斯丁C、安色轮D、柏拉图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22、戒尺、棍棒作为中世纪的主要工具,是出于()A、原罪说B、缺乏纪律C、不学无术D、思想反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源于奥古斯丁的原罪说。23、不属于中世纪大学的是()A、牛津大学B、剑桥大学C、巴黎大学D、哈佛大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哈佛大学是近代建立的。24、中世纪教会学校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A、修道院B、主教学校C、堂区学校D、初级教义学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中世纪教会学校分为三类:修道院、主教学校、堂区学校。25、在阿拉伯,作为学者讲学传播知识的地方是()A、昆它布B、宫廷学校C、学馆D、修道院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阿拉伯的学馆是学者讲学传播知识的地方。26、中世纪最主要的教会教育的机构是()A、修道院B、主教学校C、堂区学校D、初级教义学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中世纪最主要的教会教育的机构是修道院。二、辨析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7、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形式,是普通人民的教育。标准答案:(1)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2)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它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与一般的家庭教育有所不同,不是普通人民的教育,而是世俗封建主的特权教育。骑士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其实施分为三个阶段:①从出生到七八岁为家庭教育阶段。儿童在家接受母亲教育,内容有宗教知识、道德及身体的养护,这一阶段,与一般的家庭教育基本等同。②七八岁以后为礼仪教育阶段,低一级的贵族将儿童送到高级贵族的家庭中充当侍童,这个阶段的教育虽然也是在家庭中进行,但是与一般家庭教育相差甚远,受教育者是在别人的家庭接受教育的。③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3)所以题目中认为骑士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形式是正确的,但是把它等同于普通人民的教育则是不对的,它是属于世俗封建主的教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8、简述骑士教育过程的三个阶段。标准答案: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其主要目的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到七八岁为家庭教育阶段。儿童主要在家庭中接受母亲教育,学习的内容有宗教知识、道德教育以及身体的养护与锻炼。七八岁以后为礼仪教育阶段,低一级的贵族将儿童送到高一级的贵族家庭中充当侍童,主要学习上层社会的礼节和行为准则,同时,也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阶段,还要进行赛跑、角力、骑马、击剑等内容的训练,以使身体强壮有力。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简述中世纪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历史地位。标准答案:(1)中世纪的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时期,可以说是教育开始从神学向世俗转化的一个过渡关键,归纳起来,这一时期的教育大致有以下几种特征:①最为重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宗教化、神学化。表现为其与神学直接相关、为神学服务,且思想家的思考方式也神学化。②保守性和发展的缓慢性。③教育讨论的范围与古希腊、罗马差异大,希腊、罗马始终是探讨少数人的教育、统治者的教育,中世纪无等级区别,更具开放性、普遍性。④中世纪时期对教育的认识是未分化的,也就是说教育家对教育的认识往往是与宗教神学、哲学相联系的。(2)中世纪的教育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为后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①从整体上看,中世纪的教育为西方文明的发展留下了大量遗产。②从教育实践看,中世纪的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学校系统,其中包括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堂区学校、中世纪大学等多种类型的教育机构,且形成较严格的教育制度。③从教育思想看,中世纪的教育出于培养信仰考虑,极其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德育提出大量见解;中世纪教育家们所提出的关于教学问题的见解包含了一些合理因素;中世纪教育家所推崇的经院哲学的方法虽有种种弊端,但同时也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它有训练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经院哲学虽然力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但却从此为理性的发展和运用打通了道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简述古代阿拉伯教育的特色及其对世界文化教育的影响。标准答案:阿拉伯人在7世纪兴起之初,其文化教育是非常落后的。但是在历史上比较短的时间里,他们竟然后来居上,建立起“一种融合了犹太文化、希腊一罗马文化和波斯一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传统的混合文明”,使自己在文化科学的成就上达到了引人注目的高峰。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阿拉伯国家的许多哈利发推行了一种比较开朗的文化教育政策。他们对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并鼓励学术研究。因此,阿拉伯人就能在继承东、西方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自己的文化与教育。阿拉伯的教育具有尊师重教、教育机会比较均等、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和多方筹集教育资金以保证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也是与他们的文教政策有机联系着的。阿拉伯人由于教育政策开明,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对后世影响非常大。阿拉伯的伟大数学家穆罕默德创立了代数,他编写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于12世纪传到西欧,一直到16世纪还是大学使用的教材。通过他的著作,西方还懂得了使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在天文学、医学、哲学和文学方面也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化学家和医生拉齐斯、医生伊本.西那等的许多著作解决了广泛的医学问题;哲学家伊本?拉西德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所作的注释、提示和摘要在西方流传了几个世纪,对西欧重新认识古希腊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阿拉伯的学校也因教学内容充实吸引了许多西欧青年,使他们的思想受到影响,这对西欧文艺复兴也起了一定的孵化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1、根据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说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区别。标准答案:(1)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其基本观点有:①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②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③强调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④主张应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进行教育。⑤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上,推崇“模仿自然”,反对体罚。(2)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观念,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突出了儿童在教育生活中的价值,其不足之处在于把抽象人性作为儿童的自然本性,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3)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其基本观点是:教育权应归属于民族国家而不是教会,国家应担当起教育民众的责任,进行教育立法;教育是造就民族国家的利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艮;应当由国家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等。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对近代欧美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普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足之处是教育过分地依赖于某一时期的国家政权,成为一些反动政权的工具。(4)自然主义教育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一起,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推动了西方各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确立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选题(本题共34题,每题1.0分,共34分。)1、被称为“泥板书舍”的学校属于A、巴比伦的学校B、古印度的学校C、古埃及的学校D、古希腊的学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巴比伦的教育。考生需要了解巴比伦的学校教育的概况。在巴比伦,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教育内容重视语言、书写能力、阅读、翻译、计算等。学校中纪律严格,常采用体罚。巴比伦有考古发掘最早的学校。因此,答案为A。2、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比较完善,包括了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这个国家是A、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腊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埃及的教育。与其他国家的教育相比,古埃及的教育比较发达,教育制度也比较完善,出现了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在教育内容上,各类型学校侧重点不同,如僧侣学校重视科学教育;职官学校重视普通文化教育和专门职业教育;文士学校重视书写、计算、律令、数学、天文、地理等。在教学方法上,古埃及的教育业重视灌输和体罚。因此,答案为C。3、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A、婆罗门教育B、古儒学校C、佛教教育D、宫廷教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记载印度历史的古籍《吠陀》被崇奉为经典,也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入学校、习经典的权利只能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享有,但三者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在此类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儿童学习的内容主要为《吠陀》。古儒学校的课程以神学为主。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佛教将讲道与个人的钻研结合起来。当时的寺院不仅是教学机构,而且也是学术机构,堪称学术研究中心。宫廷学校是古埃及的学校。因此,答案为A。4、斯巴达是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其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和对外战争的需要,决定了它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勇敢的军人。因此男孩7岁以后就要进入国家办的军营式的国家体育场接受军事训练,其军事训练的内容是A、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B、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算术C、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天文D、赛跑、跳跃、天文、掷铁饼、投标枪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及国内外战争的需要,决定了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勇敢的军人。教育的内容是以军事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斯巴达人十分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男孩7岁以后就进入国家办的军营式的国家体育场接受五项竞技,即以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为主的单调的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道德灌输以及严酷的身心磨炼,以求形成勇敢、坚毅、顺从和爱国的品质。斯巴达人对文化知识不重视。到18岁时,少数身心经过考验的青年再进入高一级的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两年的正规军事训练。年满20岁的青年,被派往边境沿线驻扎,开始实战训练。30岁后,通过考核,并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获得公民称号。因此,答案为A。5、雅典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要求它通过各种途径,不仅要把奴隶主子弟训练成善战的军人,更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多种才能、善于通商交往的正式活动家和商人。因此,雅典男孩十二三岁就进人体操学校学习,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还有A、骑马、击剑、游泳B、骑马、游泳、奏乐C、击剑、游泳、文法D、骑马、击剑、辩证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雅典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要求它通过各种途径,不仅要把奴隶主子弟训练成善战的军人,更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多种才能、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活动家和商人,即“身心既善且美的人”。因此,雅典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这种和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它的教育制度中。雅典的男孩7岁以后进入私立的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学习。十二三岁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另外,还有骑马、游泳、击剑等。到十五六岁以后,少数贵族子弟再进入国家体育馆学习。以五项竞技为主的体育是首要的学习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三艺”。到18岁时,再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两年的军事训练。之后,通过一定的仪式,取得国家公民的称号,参与国家政事。因此,答案为A。6、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他曾提出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朴素的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句话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C、知识就是感觉D、关于神,我们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智者派的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是以个人作为判断事物存在与否、真假、善恶的唯一标准,实际上提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朴素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因此,答案为A。7、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和A、《法律篇》B、《论演说家的教育》C、《伦理学》D、《政治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以对话形式写了不少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是集中体现其教育思想的两部最有影响的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是昆体良的著作。《伦理学》《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因此,答案为A。8、“寓学习于游戏”的主张者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泰戈拉D、亚里士多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主张不强迫孩子们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但是游戏必须有选择,孩子参加游戏必须合法律精神。因此,答案是B。9、首次强调强迫教育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泰戈拉D、亚里士多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柏拉图三次访问叙拉古受挫使他认识到,《理想国》过于理想,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他在晚年写成《法律篇》,重新设计了一个最接近于理想的政治制度,被称为“第二个理想国”。《法律篇》中首次提到强迫教育。所有公民的孩子到一定年龄都无一例外地受学校教育,不管他们的父母是否乐意。因此,答案为B。10、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A、《伦理学》《政治学》B、《理想国》《法律篇》C、《理想国》《伦理学》D、《政治学》《法律篇》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理想国》《法律篇》是柏拉图的著作,主要体现了柏拉图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伦理学》《政治学》中。因此,答案为A。11、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以这三种灵魂为人性论基础的教育是A、体育、德育、智育B、体育、智育、美育C、体育、德育、美育D、智育、德育、美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亚里上多德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大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两部分。其中植物的灵魂是最低级的,它主要表现在身体部分,指的是身体的营养、生长和发育;动物的灵魂表现在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理性的灵魂是高级部分,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和判断等方面。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因此,答案为A。12、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泰戈拉D、亚里士多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因此,答案为D。13、主张通过法庭的实际观摩学习来获取雄辩知识、提高雄辩技巧的是A、西塞罗B、昆体良C、柏拉图D、普罗泰戈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著名的政论家和演说家,其教育思想散见于其演说词和书简之中。在西塞罗看来,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政论家。培养雄辩家的方法除多多诵读文学精品、练习,特别是长期的写作练习,提高雄辩家的能力外,法庭的实际观摩学习也是获取雄辩知识、提高雄辩技巧的最佳途径。因此,答案为A。14、希望儿童先学习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再后,两种语言的学习同时并进,即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A、西塞罗B、昆体良C、柏拉图D、普罗泰戈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昆体良十分重视学前教育。昆体良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希望儿童先学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再后,两种语言的学习同时并进。因此,答案为B。15、主张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制定他们依次发言,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其倡导者是A、西塞罗B、昆体良C、柏拉图D、普罗泰戈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昆体良认为,大多数的教学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声音传达给全体学生,更不必说那些修辞学家的论证和演说,无论听众多少,每个人都能全部听清楚。他还说过,根据一些教师的实践,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昆体良的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因此,答案为B。16、主张学习内容除“七艺”外,还要重点学习上帝的语言,一切知识的源泉——《圣经》的是A、奥古斯丁B、圣托马斯.阿奎那C、西塞罗D、昆体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奥古斯丁是古罗马帝国后期神学家、哲学家。他所创立的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是中世纪基督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的教育哲学则是中世纪教育的理论基础。《忏悔录》是奥占斯丁最有影响的作品。关于学习的内容,他主张学习文法、修辞、论辩术、几何、音乐、数学、天文等学科,学习这些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认识上帝的至真、至善、至美。另外,还要重点学习《圣经》,因为它是上帝的语言,一切知识的源泉。因此,答案为A。17、提出“原罪论”,且提出禁欲主义思想的是A、奥古斯丁B、圣托马斯.阿奎那C、西塞罗D、昆体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奥古斯丁对《圣经》中“我是罪孽里的存在,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的表述进行了思辨演绎,提出了“原罪论”。“原罪论”以后成了基督教的重要教义之一。奥古斯丁还提出了禁欲主义思想,这是他“原罪论”的派生物。人有原罪,而人要想得救,首要的是过禁欲的生活,即要谨戒“淫欲声色、荣华富贵”。因此,答案为A。18、古罗马共和时代的教育中,是希腊化的产物的学校是A、文法学校B、修辞学校C、初等教育D、私人教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共和时期的古罗马的教育。罗马在征服希腊并受希腊文化影响之前是一个农业城邦,没有正式的学校,家庭教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教育形式。罗马人征服希腊后,受处于更高水平的希腊文化的影响,学术和教育开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初等学校,儿童接受完初等教育以后,贵族及富豪的子弟进入中等教育机构——文法学校学习。罗马的文法学校是希腊化的产物,是希腊人和希腊化地区的人在原本没有中等教育的地区招徒授业而出现的教育形式。罗马的高等教育形式是修辞学校。因此,答案为A。19、下列关于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学校的表述错误的是A、拉丁语取代了希腊语,成为文法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B、拉丁修辞学校成为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C、医学、建筑学和法律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D、雄辩术教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罗马帝国时代的教育特点。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因袭旧制,只是在某些内容和形式上有了一些变化。如在文法学校中,拉丁语取代了希腊语,成为主要教学语言;拉丁修辞学校逐渐成为主要高等教育机构;但雄辩术的应用空间变小,仅限于法庭;雄辩术教育不再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医学、建筑学、法律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答案为D。20、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不包括A、修道院学校B、主教学校C、教区学校D、宫廷学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以《圣经》为主的神学和“七艺”。宫廷学校是西欧中世纪时贵族子弟接受世俗教育的机构,通常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在中世纪,尤其是中世纪早期,宫廷学校为数不多,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力也远不如教会学校大。因此,答案为D。21、中世纪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基础是A、七艺B、三艺C、四艺D、骑士七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教育的内容。著名学者卡西奥多鲁斯把文法、修辞、逻辑和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并称为“七种自由艺术”,它是中世纪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基础。七艺在修道院因时代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其知识的学习除为神学服务外,也包括一些世俗的知识,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准备。七艺也在后来逐步成为欧洲学校传统的课程体系。因此,答案为A。22、下列选项不属于教会学校的是A、修道院学校B、主教学校C、教区学校D、城市学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的教育机构。基督教的学校教育有初等教义学校、教理学校和教会学校,其中教会学校又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三种类型。城市学校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类型之一。中世纪的世俗教育还包括宫廷教育、骑士教育、行会、城市教育和中世纪的大学教育。因此,答案为D。23、“骑士七艺”是成为骑士的核心训练内容,其学习的阶段是A、家庭教育阶段B、侍童阶段C、侍从阶段D、骑士仪式阶段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封建主贵族教育中的骑士教育。骑士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7、8岁,是家庭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教育内容是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和锻炼。第二个阶段是侍童阶段,即从7、8岁至14岁。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地位较高、武功较强并有威望的贵族家中作侍童,侍奉主人和主妇,接受礼文教育,学习上流社会举止得体、彬彬有礼等礼节和行为规范,学习识字、拉丁文法、唱歌、吟诗、下棋、口才训练、演奏乐器、赛跑、角力、骑马、游泳和击剑等。第三阶段是14至21岁,即侍从阶段。由侍童转为侍从的准骑士继续在主人家里学习骑士的各种军事技能和生活方式。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学习“骑士七艺”,另外还有爱情教育。到21岁时,通过隆重的仪式,侍从们被授予骑士称号。因此,答案是C。24、中世纪大学在与教会、城市当局以及市民等的斗争中获得了许多特权。中世纪大学的特权不包括A、居住权B、司法自治权C、颁发教学许可证的特权D、财务自治权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中世纪大学的特权主要包括:(1)居住权。即大学的师生们可以在大学所在地平安而不受伤害地居住。(2)司法自治权。大学的成员不受城市普通司法体系的管辖。(3)罢教权和迁徙权。如果大学师生和城市当局或教会发生矛盾,或者教学活动受到了干扰,可以举行罢教;如果问题得不到满意的解决,大学可以迁校。(4)颁发教学许可证特权。1292年,教皇颁布的训令规定,巴黎城内任何学生通过学习,考试合格后,都可以获得在他们系科担任教学工作的许可证,并且在其他地方也享有教学权利而无需考试和检查。(5)免税、免役权。大学师生具有免税和免服兵役的权利。因此,答案为D。25、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在中世纪大学产生初期,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制度不包括A、学士B、硕士C、博士D、教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中世纪大学已经有了学位制度。学生学习3~7年,修完规定的课程,经考试及格便可以获得“硕士”“博士”或“教授”学位。“学士”学位起源要比硕士和博士晚,时间约在13世纪,起初只是一种获得教授证书的候补者的资格,意味着取得了进一步学习的资格,后来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职称低于“硕士”水平的学位。因此,答案为A。26、城市学校是在城市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由城市当局管理的、学习世俗知识的学校总称。下列学校不属于城市学校的是A、城市拉丁语学校B、写作和算学学校C、歌祷堂学校D、职业学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行会教育和城市教育是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的产物。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市民阶层形成的结果,而教育是市民阶层争取独立、维护自身的利益、扩大自身影响的重要手段。其中,行会学校包括艺徒制、学校学习和学徒训练相结合、职业学校或艺徒学校。城市学校包括城市拉丁语学校、写作和算学学校、歌祷堂学校。因此,答案为D。27、下列学校是拜占庭时期的大学的是A、君士坦丁堡大学B、波伦亚大学C、牛津大学D、巴黎大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拜占庭的教育。拜占庭帝国初期,在首都君士坦丁堡和其他一些城市中的高等学校仍然继续存在,如雅典大学,亚历山大里亚的医学和哲学学校、贝鲁特的法律学校以及各地的修辞学校。但在拜占庭,最有影响的高等院校是创办于425年的君士坦丁堡大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国家的高级官吏。本题的其他选项都是中世纪大学。因此,答案为A。28、下列选项中不是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政权建立后陆续出现的各类教育机构的是A、昆它布B、学馆C、座堂学校D、图书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伊斯兰教创立之前阿拉伯还处于蒙昧时期。伊斯兰政权建立后,各类教育机构才陆续出现。(1)昆它布,一种简陋的初级教育场所,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2)宫廷学校。在倭马王朝初年,教育还不普及,王子们被送到叙利亚沙漠里去学习纯正的阿拉伯语,通晓阿拉伯诗歌,以后才逐渐形成宫廷学校。(3)学馆,是学者在家讲学的地方。其讲授的内容比昆它布高深,但又低于宫廷学校,相当于中等程度的学校,学者的家在清真寺建立之前就已经成为教育场所。在清真寺建立后仍相当普遍,成为私人讲学的重要形式。(4)清真寺。既是教徒礼拜的圣地、施行政令的要地,总教法庭的所在地,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清真寺鼓励男童入学,也吸收女童入学。(5)图书馆。由于穆斯林尊重学术,各伊斯兰国家的图书馆都很发达。图书馆不仅收集各种图书,吸收东西方文化,而且培养许多文人学者。因此,图书馆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座堂学校是拜占庭时期教会学校的一种。因此,答案为C。29、古风时代的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都各具特点,相较而言,斯巴达教育A、重视公民教育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C、多样化的教育内容D、教育完全由城邦负责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风时代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古风时代的教育的特点是:与荷马时代相比,教育逐渐制度化。雅典和斯巴达是古风时代教育的两个代表。相比较而言,古风时代的斯巴达的教育完全由城邦负责,教育的类别属于武士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英勇果敢的城邦卫士,教育的内容以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主,但总体上形式单一、程度较低。与之不同的是,古风时代的雅典城邦重视教育,但并不绝对控制,教育的类别属于公民教育,其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内容多样化,总体而言,形式多样,程度较高。因此,答案为D,其他三项均为古风时代的雅典教育的特点。因此,答案为D。30、黑格尔认为“既是哲学教育,也是演说教育,教人治理一个民族,或者通过观念,以便使一件事情能够办得通。……他们还有着最普遍的实践目的,就是给予政治家一种预备教育,以便在希腊从事一般的职业性政治活动。”黑格尔评价的对象是A、智者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典时代的教育的代表——智者的教育主张和教育贡献。古典时代是古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智者和智者学派的出现就是这个黄金时期到来的标志。智者和智者学派的教育活动对古希腊的文化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教师,通过智者,文化才在希腊出现。如普罗泰戈拉在谈及他的教育目的时曾说,到他这里受教之人,可以学到处理私人事务以及公共事务的智慧,能够将自己的家庭处理得井井有条,能够在国家事务方面作最好的发言与活动。因此,答案为A。31、智者教育内容的核心是A、雄辩术B、修辞学C、文法D、自然科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典时代教育的代表——智者的教育主张和教育贡献。智者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娴熟于政治活动的公民。因此,智者提出了广泛的教育内容,如雄辩术、修辞学、文法、社会文化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等。其中,雄辩术是智者教育内容的核心部分。因此,答案为A。32、希腊化时期得到明显发展的是A、小学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私人教育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希腊化时代的教育。希腊化时代的教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文化和教育中心发生转移。但初级学校发生蜕变,由于城邦的覆灭,带有军事目的的体育被取消,美育也逐渐被削弱,小学教育主要局限于读、写、算等知识性科目,注重和谐发展与多方面教育的传统遭到破坏。中等教育同样面临着衰微的境地,原有的中等教育机构——体育馆被文法学校所取代。希腊化时期真正得到发展的是高等教育,除原有的柏拉图的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和伊索克拉底的雄辩术学校外,出现了芝诺的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学校以及伊壁鸠鲁开办的伊壁鸠鲁学派的哲学学校。因此,答案为C。33、修道院学校的教学方法不包括A、教义问答B、抄写C、背诵圣经D、辩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的教育方法。修道院学校是教会学校的主要形式。最早最为著名的修道院院规就是本尼迪克院规。在修道院学校,教学方法主要是教义问答、抄写、背诵圣经段落,严格的纪律、体罚、沉思默想。因此,答案为D。34、在中世纪,强调国民教育的是A、阿尔弗雷德大帝B、查理曼大帝C、本尼迪克D、奥古斯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封建主贵族的教育中的宫廷学校。在欧洲,最出名的宫廷学校有查理曼大帝的宫廷学校和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宫廷学校。阿尔弗雷德大帝希望通过重建学校、振兴教育来改变文化普遍低落的现象,责令“凡是具有自由身份的英格兰青年,如果他们有足够的努力从事学习,则应令其入学,在他们的学业尚未臻于适合各种职务的程度时,不能中止学习,直到能比较顺利地阅读英文著作;对于那些还愿意进一步深造的青年,则要教以拉丁文,促进他们达到较高的水平。”鉴于此,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组织人力把有影响的书籍翻译成英文供臣民阅读。其次,礼聘学者,重振学术。最后,建立宫廷学校,强化国民教育。因此,答案为A。二、辨析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5、《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标准答案:错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名《雄辩术原理》,由昆体良创作,是昆体良约二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古代希腊、罗马教育经验的集大成者。书中阐述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最高道德修养的演说家。演说家的培养分为四个阶段,即家庭教育、初级学校、文法学校及雄辩术学校。昆体良非常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可以在德行和知识方面为雄辩家的培养打下初步的基础;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他看来,学校里学生集中,不但有结交的环境,也有竞争的、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因此,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能很快地胜任演说家的角色,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关于教学理论,在总结长期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昆体良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倡导因材施教,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坚决反对体罚。《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但称其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说法是错误的。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昆体良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文艺复兴时期,久已失传的昆体良的著作从积尘中被重新发现,立即光彩夺目,对人文主义者和教育家,对夸美纽斯等后世思想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三、简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36、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标准答案:亚里士多德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主要内容有:(1)在儿童的教育中,“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体育训练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但他要求对学生的体育训练一定要适度,否则会损害儿童的体格和妨碍他们的生长。(2)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3)在智育方面,亚里士多德确定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4)音乐教育是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音乐不仅是实施美育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且还担负着智育的部分职能,并且是实施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与智育不同,他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在闲暇时供理智进行享受。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阐述和谐教育思想的思想家,对西方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37、简述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标准答案:(1)昆体良十分重视学前教育。那时人们对7岁前的幼儿应否进行智育,看法不一,但都认为应该进行道德教育。昆体良则认为,在幼儿能说话的前后,就应对他进行智育。但他认为,由于7岁前的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因此,每次学习量应当很少。(2)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昆体良主张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他是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双语教育问题,希望儿童先学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再后,两种语言的学习同时并进。(3)关于学前教育的方法。昆体良认为应当注意两点:第一,最要紧的是要特别当心不要让儿童在还不能热爱学习的时候就厌恶学习。第二,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娱乐,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对他们的回答予以赞扬,决不要让他以不知道为快乐。倡导让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赛,让儿童经常认为自己在比赛中获胜,用他所珍视的奖励作为获胜的奖品。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昆体良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幼儿教育思想虽然不是昆体良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但其幼儿教育主张,在中外教育史上的地位也比较高。需要考生予以重视。38、简述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标准答案:(1)考古和史料共同显示东方文明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2)虽然各国教育特征不同,但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结构相适应,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3)教育内容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人类发展的需要。(4)与繁复的教育内容相适应,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具有森严的等级性的同时也具有强大的适应力。(5)教育方法方面,总体上都重视体罚、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6)知识是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7)都出现了文化教育的早衰或有过断层期。文化渊源而不流长。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发展的特点。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国家都有较为成熟的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在人类的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根据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状况,可以总结出其共同的教育特点,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文明史观。四、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一行。苏格拉底又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格拉底反驳道,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非正义的呢?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都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这样做是非正义的。苏格拉底又提出,在战争中,将军为了鼓舞士气,以援军快到了的谎言欺骗士兵,制止了士兵的消沉;父亲以欺骗的手段哄自己的孩子吃药,使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个人因怕朋友自杀,而将朋友的剑偷去,这些行为又归于哪一行呢?学生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最后迫使他收回了自己原来的主张。(1)此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的何种思想?(2)论述这些思想的含义,并评述之。标准答案:(1)反映了苏格拉底的德育论,即“德行可教”的主张和苏格拉底法(2)“德行可教”和苏格拉底法的具体含义①“知识即道德”是苏格拉底伦理学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②从“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③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题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这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评价①苏格拉底的德行可教的观点在教育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既然正确行为基于正确认识,那么,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这对后世建立道德意识、道德判断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有重要的影响。但“德行可教”也有其不完善之处,如亚里士多德批评说“说美德就是知识,这是不对的;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识见(不能没有知识),这句话却有道理”。②苏格拉底法的优点是没有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强加给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一方法是在当时没有教材、教科书、成熟的教育制度的条件下的有效方法。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做参照。因此,在当今的教学论中对于苏格拉底法的采用要注意其适用条件。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评价时学生需要明确“德行可教”这一观点的正反两方面意义。一方面,既然正确行为基于正确认识,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这对后世建立道德意识、道德判断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是有重要的影响的。另一方面,“德行可教”也有其不完善之处,如亚里士多德批评说“说美德就是知识,这是不对的;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识见(不能没有知识),这句话却有道理”。在评价苏格拉底法时学生需要明确的是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的优点是没有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强加给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一方法在当时没有教材、教科书、成熟的教育制度的条件下的有效方法。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做参照。首先,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其次,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否则问答便无法进行。再次,苏格拉底谈话的对象是已经具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用于幼年儿童。40、评述昆体良的教学理论。标准答案:(1)昆体良的教学理论昆体良在教学理论的许多方面提出的精辟的见解,对几百年的罗马帝国和文艺复兴的影响非常大。他的教学理论主要有:①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他认为需要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昆体良的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因其思想尚未推行到学校教学中,所以,我们不能说他创立了班级授课制,只能说是萌芽。②专业教育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基础上。③关于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教学方法。昆体良指出,教师应善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问的好处有:鉴别学生的能力;课堂提问防止学生漫不经心;可以引导班上的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运用他们的智力,这正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④学习和休息交替。昆体良提出应让学生休息,防止过度疲劳的意见,而游戏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⑤教师的要求。教师应德才兼备;宽严相济;对学生有耐心;懂得教学艺术,教学应当简明扼要,明白易懂,深入浅出;因材施教。(2)评价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既是对自己长期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古罗马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梳理,是古罗马教育理论的最高成就。他的教育思想中强调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结合,劳逸结合思想,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方面的深刻见解,对教学理论的这些真知灼见,对后世欧洲中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战争原因,《雄辩术原理》一度失传,1416年被发现后才被流行于世。后世学者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昆体良教学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昆体良的教学思想是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朵奇葩。考生需要注意其教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第3套一、名词解释(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改造主义教育标准答案:改造主义教育在20世纪30年代从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中分化出来,布拉梅尔德是其代表人物。改造主义教育的理论主要分为五个方面:①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②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③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④教学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⑤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要素主义教育(2010年中山大学)标准答案:要素主义教育的发起者、主要代表人物是巴格莱,还有后期的科南特和里科弗。要素主义教育主张:①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②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强调传统的心智训练,传授整个人生的知识。③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的自由当作手段,而应是目的与结果。④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由于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身心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学习,加上所编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20世纪70年代起要素主义教育逐渐失去优势地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永恒主义教育(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标准答案:永恒主义是新传统教育流派中的一支,是作为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具有传统教育特色的新的教育思潮,永恒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法国的阿兰等人。从整体上看,它把学生的学习限于古典著作,也并未提出什么新的价值判断标准。作为一种教育哲学思想的永恒主义教育在教育理论上有一定影响,但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范围不大,主要局限于大学和上层知识界中的少数人群。永恒主义教育思潮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他们的思想和做法脱离了现实社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苏格拉底方法标准答案:苏格拉底方法,又称“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但该方法也有局限,如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套用于幼年儿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学习即回忆标准答案:柏拉图提出了“学习即回忆”的思想。他说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人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学习即回忆,这就是柏拉图的“回忆说”。柏拉图强调理性思维,追求共相、本质,这个本来很深刻的哲学见解被他做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认为思维、共相与外界无关,存在于人的灵魂的内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智者标准答案:所谓“智者”,在古希腊的后期专门用来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智者云游各地进行讲学,积极参加各城邦政治和文化生活,他们虽没有统一的哲学见解,却形成了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理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贡献。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扩大了教育内容,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智者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教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学园标准答案:学园是柏拉图创立的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学园共存在了九百多年,影响深远,也成为后世学术机构的统称。学园开设哲学、数学、音乐、天文学等学科,并实行教学与探索思辨相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量人才,成为希腊的哲学和科学中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平行教育影响标准答案:马卡连柯提出平行教育影响,指出集体教育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集体,在集体中,为了集体”,即教育工作的对象是集体,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教师对集体和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影响是同时的,教师和整个班集体对每个成员的影响是同时的,这就是平行教育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简答题(本题共11题,每题1.0分,共11分。)9、简述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标准答案: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瑞士的皮亚杰。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把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课程改革上,创立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①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②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③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④提倡发现学习法;⑤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他把认知发展与教育统一起来,为心理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的互相协作提供了一个范例。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对西方课程论影响很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简述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标准答案:20世纪70年代后在美国盛行的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试图通过挖掘人类理智与情感诸方面的整体潜力来确立人的价值。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罗杰斯。(1)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这种人是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创造性人格特征的自我实现的人。(2)主张课程人本化。他们提出“一体化”课程,主张课程内容应建立在学生需要、生长的自然模式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3)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在学校中影响学校气氛的因素有三个:教师和管理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应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教学、非指导性教学、自由学习和自我学习。积极方面:注重人的整体发展,强调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主张学校应形成最佳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和实现人的各种潜能,给教育理论带来观念上的革新。不足:立足于人性的发展,过分强调了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的自我实现,简单地把个体的潜能实现与个体的社会价值画上等号,从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简述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标准答案:(1)所谓“智者”,在古希腊的古典时代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智者云游各地进行讲学,积极参加各城邦政治和文化生活,他们虽没有统一的哲学见解,却形成了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2)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第一,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第二,确立了教育内容和方法。传播文法、修辞、哲学的内容,扩大了教育内容,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第三,智者重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把道德与政治的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一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预备教育。第四,智者不仅直接促进了希腊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希腊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作为职业教师,他们明确地意识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现象与政治现象、道德现象等社会现象相区分。他们把教育过程当作一个运用禀赋进行练习的过程。一方面,他们也明确地意识到,教育与政治、道德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教育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智者反对道德天赋论,强调道德是人人都可拥有的,道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古典时期是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以智者的出现为标志,希腊(尤其是雅典)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当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标准答案: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西方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有着深远影响,其中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从灵魂论的组成成分出发,论证了教育应当包含体育、智育和德育三个方面。(1)灵魂论: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个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的部分又包括两种成分。所以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这三个部分相对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是属于植物的,如果它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如果它既是营养的,也是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在灵魂的三部分中,植物的灵魂与理性不相干,动物的灵魂即感觉,只有灵魂的三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人才成为人。(2)灵魂论的教育意义。首先,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它们与生俱来,不承认它是违反人的本性的,也是做不到的;其次,人又不同于动物,人具有理性,因而在智力上高于动物。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发展人的理性,使人超越于动物的水平,上升为真正的人,这就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的重点,它们为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在这方面做出示范,按照人的自然发展顺序,把人分为三个阶段,并将体育、智育和德育渗透其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简要解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标准答案:“精神助产术”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通过不断提出追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独特方法,也称“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或问答法。(1)“精神助产术”的含义: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其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2)“精神助产术”的意义:“精神助产术”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3)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该方法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探讨和提问的方式,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4)但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①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②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③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套用于幼年儿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述古风时代雅典教育的特征。标准答案:政治上建立起奴隶主民主政体的雅典,在教育上的特点是:(1)教育不完全由国家控制,私人讲学盛行。(2)教育具有阶级性。(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家公民。身心和谐发展包括:身体健美,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美德。(4)不但重视体育教育,而且重视文化教育。(5)教育方式同斯巴达比要温和得多。(6)轻视女子教育。(7)雅典的教育体制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决定是否养育。7岁以前在家里接受教育,十分重视游戏和玩具的教育作用。7岁以后的男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7~12岁的男孩子进的学校有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13岁以后可以到角力学校进行体育训练,16岁以后可以到体育馆接受更为系统的体育训练,18岁接受军事训练。但是国家不统一要求,由青年自己决定。在军事训练中,可以学到一定的航海知识和政治法律知识。20岁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基本上都是雅典人,他们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了雅典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想,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受到斯巴达教育实践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简述古风时代斯巴达教育的特征。标准答案:斯巴达的政治是保守的军事贵族寡头统治,在教育上的特点是:(1)教育由国家控制。(2)教育具有阶级性。(3)教育目的是培养英勇果敢的保家卫国的战士。(4)教育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5)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和鞭笞。(6)重视女子教育。(7)斯巴达的教育体制是:教育是国家事业,典型特征是军事教育,也是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一的工具。婴儿出生经长老检验,无残疾、体质强健的可由母亲代国家抚养;7岁以后送到国家教育场所接收系统教育指导;30岁成为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担任官职,战时则战斗;60岁解除兵役。评价:斯巴达人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生活方式狭隘,除了军事作战不知其他,这种教育很片面,忽视了个人的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标准答案: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在这三个因素中,教育显然有其特殊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将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要使灵魂的三个部分得到充分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训练和教育。他认为身体、情感和理智三者应有一个发展顺序。他认为人的最终发展依赖于教育,而身体、情感的发展完全为理智的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他把体育放在最前面,其次是道德教育,最后才是智育和美育。教育最终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简述马卡连柯的纪律教育思想。标准答案:马卡连柯认为纪律、纪律教育和集体、集体教育密不可分,纪律是达到集体目的的最好方式,也是良好集体的外部表现形式。马卡连柯认为在旧社会、旧学校采用的纪律是一种压(强)制性的纪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纪律再不是技术上的东西,而是道德的范畴,从纪律教育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和形成学生自觉的纪律。马卡连柯认为良好的纪律是通过正确合理的教育产生的。要实施法律,进行纪律教育,必须对学生提出积极热忱而又毋庸置疑的要求,而要求本身就包含着被要求者的真诚广泛的尊重。要求既是纪律教育的基础,又是纪律教育不可缺少的因素和方法。马卡连柯认为,诱导(如赠物、奖励等)、督促(如暗示、微笑、说服式、幽默态度等)、威胁(如提交大会评断等),也都是实现纪律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和方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简述凯洛夫《教育学》中的教学原则。标准答案:根据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凯洛夫提出了五条指导教学工作的原则,即直观性原则、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系统性与连贯性原则、通俗性与可接受性原则。(1)直观性原则:只有在学生知觉具体事物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观念和概念。(2)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的原则:旨在保证儿童的积极思维,将通过直观所得的形象和所知觉的具体事物在意识中加工,对物体及其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对照,从对它们的概括中得出规律,形成概念。(3)巩固性教学原则:巩固地把知识保持在记忆中,当必要时,能够想起这些知识并以它作为凭借。(4)系统性和连贯性的教学原则,主要是指为了保证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道德需要按照严格的逻辑联系编写的教学大纲与教材;其次,老师必须负责系统地和连贯地讲述他们所教的学科;第三,要求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使自己巩固地、完整地掌握知识、技能与技巧的体系。(5)教学的通俗性与可接受性原则,必须使教材的范围、复杂程度与深度符合该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顾及学生的知识水平、领会科学问题达到的程度及智力水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简述凯洛夫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论述。标准答案:凯洛夫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他认为,教学的本质首先是教师在学生自觉与自动的参与下,以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的体系武装学生的过程,但他还担负着以科学原理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武装学生与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任务。教学过程的几个特点:第一,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前人已有的知识;第二,在教师领导下获得对现实的认识;第三,一定要巩固知识;第四,教学要包括发展儿童德、智、体的工作。教学过程六环节:①使学生感知具体事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印象;②分清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③形成概念;④掌握事实和概括性的工作;⑤养成技能和熟练的技巧;⑥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把学到的知识应运于各种课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11题,每题1.0分,共11分。)20、试分析改造主义教育理论.并说明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标准答案:改造主义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中分化出来的,到50年代形成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等。改造主义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应以改造社会为目标;教育要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教学上应以社会问题为中心;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观点提醒我们,教育对社会的改造未必起决定性的作用,却是可能且必要的。改造主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改造过去教育中的弊病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达到一种“社会一致”的精神。通过改造教育来达到社会的目的,其实这里的问题核心是教育功能。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只有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才可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起到的是促进、推动的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标准答案:(1)终身教育思潮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法国,6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代表人物朗格朗,其《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观点有:终身教育有其特定的含义:它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为止不问断地发展,也包括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①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基本特点是连续性和整体性。②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任务是学会学习。③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它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有积极意义。(2)终身教育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之后,在教育领域中正在引发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象征。《终身教育引论》曾被译为多国文字广为流传,70年代之后,许多国家把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任何国家都意识到经济的发展迫使人们必须要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促使人们一生不断的学习与知识更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增强个体生活的幸福感。终身教育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提高全民族进步的重要理念,对提升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和能力有着重要的贡献。所以,现代社会里很多国家开展的老年大学、成人教育以及各种社会教育、强调自学、建立学习型社会等,都是实践终身教育理念的有效方式,终身教育理念正在被世界各国积极实践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评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标准答案: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他的一生以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为乐,从不收取学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吸引了许多学生,因而得到很多有学问的人的欣赏和尊重,影响了不少人,是西方思想史上对后世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1)教育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可以使人得到改进。不论是天资聪颖的人还是天生比较愚钝的人,都必须勤学苦练,否则好的禀赋会散失。不论身份、地位,对于向他请教的人一律赐教,对于见到的不合理的事他也上前说教,企图以教育来改变身边的每个人。教育应当被当成一件国家大事,其目的应当是培养治国人才。(2)智慧即德行:苏格拉底认为培养治国人才最关键的应当是道德。经过对伦理问题的长期探索和总结,苏格拉底提出了“智慧即德行”的著名论点,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也就是教人道德。智慧即德行的论断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既然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行为,也就是说德行是可教的,后世的教育家便把发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智慧即德行的观点并不完善。此外,苏格拉底还提出“自制是德行的基础”“守法就是正义”“身教重于言传”等重要的道德教育观点,并且以身作则,他自己就是高尚道德的典范。(3)苏格拉底方法:他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机械电子材料技术考核试卷
- DB11T 852.3-2014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部分:防护设备设施配置
- DB11∕T 3008.4-2018 人力资源服务规范 第4部分:信息网络服务
- 带下的课件教学课件
- 情绪调适课件教学课件
- 藏族的课件教学课件
- 税收实务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阴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1》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继电保护》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机器学习基础》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矿山机械设备》复习题
- 冷库工程特点施工难点分析及对策
- 中国古代楼阁PPT课件
- 排舞教案_图文
- 简单趋向补语:V上下进出回过起PPT课件
- 路由和波长分配PPT课件
- 超声检测工艺卡
- 公司“师带徒”实施方案
- AP1000反应堆结构设计
- 《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完整版)
- 5GQoS管理机制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