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下册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 同步练习_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下册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 同步练习_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下册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 同步练习_第3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下册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 同步练习_第4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下册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 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

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的用地规模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D.特大城市数量

如图为某城市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100图例

□其他用地

80

口商业用地

60

□工^用地

40

Un农业用地

20

口住宅用地

0

1980199020002010(年)

2.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产生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原因B.经济原因C.行政原因D.社会原因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景观全面取代了乡村景观B.商业用地均转变为中心商务区

C.工业生产规模减小、产值下降D.住宅用地呈现向郊区扩大趋势

下图为“20世纪末部分国家城市和乡村人口比重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末部分国家城市和乡村人口比重

□城市

口乡村

4.图示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

5.从图中可以看出

A.中国与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B.巴西与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

C.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水平差异大D.所有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7.图中显示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是()

①城市人口增多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③城市数量增多④城市空间规模扩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下图为“某城市25年间的发展变化示意图”,从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镇化发展现象是)

图例:"城镇桥梁、公路D稻田0)花卉、蔬菜地

A.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C.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镇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鬼城”频频见诸报端,大量的空置住宅是“鬼城”的共同特点,“这里

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在我国,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可称

为“鬼城”。下图为2014年我国“鬼城”排行前50名区域分布图。

8

6

必4

域2

数0

(8

个6

)

4

2

0

中国大陆"鬼城"前50名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由图可知我国

A.“鬼城”排行前50名中,华南较西北数量多

B.东北地区“鬼城”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开放性不够

C.西南地区“鬼城”出现与旅游地产过度开发密切相关

D.华南地区“鬼城”出现是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地产过度开发

10.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11.“鬼城”的出现暴露了过去十几年中国城镇化最突出的问题是

A.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B.工业化快于城镇化

C.城市文明的扩散过快D.土地资源利用率高

读“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图”,回答下面三题。

劳动力在工业中就业的百分比

12.如果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图中的甲、乙表示同一城市不同城镇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

中乙处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的()

A.③时段B.④时段C.⑤时段D.⑥时段

13.如果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图中的甲、乙表示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则下列可能的是()

A.甲国城镇化水平比乙国低B.甲国城镇化速度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C.乙国城镇化速度比甲国快D.乙国城镇空心化严重

下图是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甲乙

14.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所在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B.乙城市所在国家城镇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家城镇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D.乙城市所在同家的人口主要由郊区向市区迁移

15.下列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镇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B.城镇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D.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16.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A.增加降水B.减缓地表径流C.减少下渗D.增加水汽输送

17.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②构建生态景观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增大气温日较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图,回答各题。

降水100%

蒸发25%

地面径流43%

地下径流

3一2%一/>

城市建设前城市建设后

18.城市化导致了城区()

A.地面径流增加B.地下水位上升C.蒸发量增加D.降水量减少

19.为了减轻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适当减少绿地面积B.扩大城市规模

C.推广使用渗水成D.减少城市的降水量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为此,上海市积极探索,

将“海绵城市”由概念走向实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下

图是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路血

20.与城市路面相比,自然路面()

A.下渗明显增多B.地表径流加大

C.地面蒸发减少D.地下径流减少

21.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A.加大对地表水的使用B.大力建设人工湖

C.加快城市绿地建设D.大力修建柏油路

2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D.减弱酸雨污染

二、综合题

23.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下列材料,完

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1800年1850年1890年1920年

英国21396265

美国4123551

材料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城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见下图)。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

口的比例超过50%。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发展缓慢。

城镇化水平/虬

(1)根据材料一,在城镇人口变化过程中,英、美两国城镇化各自的突出特征体现在哪里?

(2)根据材料二,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种城镇化特点可能导致问题。

24.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年份1950年1970年1990年2025年

发达国家50%66.6%72.6%80%

发展中国家17.0%25.4%33.6%57%

(1)图A中,虚线代表(发达或发展)国家,实线代表—(发达或发展)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

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差异是:

(2)图B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是:o

(3)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

并加以利用。人工明渠是将城市内河的河道取直,河岸直立砌墙,河底铺设条石等。

材料二图一是海绵城市示意图。图二是福州安泰河(局部)景观图

图一图二

(1)建设海绵城市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等环节。(至少写出两个)

(2)福州某学校组织有关“海绵城市”的研学活动,同学们开展活动的途径有、。(至少写出

两个)

(3)同学们调查到福州安泰河(局部)河段已经改造为图一所示,对生态环境有利影响是;不利影

响是=

(4)同学们为“福州海绵城市”建设献计献策,请写出两点举措,并说出作用。—o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巢湖(32°N,118°E)位于安徽省中部,多条河流汇入湖内,湖水经裕溪河注入长江(如图所示)。巢

湖与长江干流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盛复时节,巢湖周边地区湖陆风尤其明显。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形成

的一种地方性热力环流现象在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湖区,而在白天,风从湖面吹向陆地。

(1)每年盛夏季节(7、8月),巢湖地区的湖陆风现象尤为明显,试推测原因。

(2)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巢湖周边城市的规模在扩大,城市的“热岛效应”在增强。在该背景下,说明

巢湖沿岸城市地区湖风和陆风强度的各自变化特点。

(3)今巢湖与古巢湖相比,面积萎缩严重。试推测巢湖萎缩的主要自然原因,并简要分析巢湖面积减小对

地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城市化的标志主要有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

升。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C正确。A、

B是城市化的标志,但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A、B错误。特大城市数量不是衡

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D错误。故选C。

【点睛】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的动

力是社会经济发展,通常情况下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不同地区人口总数不同,用

地规模不同,从而导致城市的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有差异,但无法用城市人口数量和用地规

模来衡量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即城市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

2.B3.D

【分析】

2.由图可知,住宅用地、商业用地比重加大,说明城市在扩大,城市第三产业在发展。工

业用地比重在减小,说明工业有外迁,发生了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是经济因素在起作用。

B正确。

3.由图可知,农业用地比重在10%以上,城市景观全面没有取代了乡村景观,这个城市不

是特别发达的大城市,商业用地不可能均转变为中心商务区,因此A、B错。工业用地在城

市比重下降不能说明它的产值下降,C错误;住宅区比重上升,说明住宅用地呈现向郊区扩

大趋势,D正确,故选D。

【点睛】

农业用地逐渐转为城市用地的过程就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是城市化的一个表现,城

市化的表现还有有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4.B5.C

【分析】

4.据所学知识可知,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越大,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据图可知,城市化水平:日本77%、英国

89%、美国75%、法国73%,最高的是英国。故选B。

5.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与印度城市人口比重相同,但是因中国人口基数多于印度,所以

中国城市人口多雨印度,A错误;巴西城市化水平77%,高于美国,但是巴西是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速度高于发达国家美国,B错误;发展中国家阿根廷、巴西的城市化水平远高于中国、

印度,城市化水平差异大,C正确;最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的美国,

说明不是所有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D错误。综上所,故选C。

【点睛】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有:第一,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

相应地调整过来。第二,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

业没有相应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第三,社会管理相对落后,各类事

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莫大损失。第四,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落后。第五,经济增长与

就业增长不协调。

6.D7.D

【分析】

6.一般而言,城市发展都是城市数量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图中的a、b、c三图,b

数量最少,c数量最多,故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的顺序是b—a—c,选D正确。

7.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持续上升。图中不能显示人口数量的变化,但可以清晰显示城市数量(个数)及城市用地规

模(圆圈大小)的变化,据此分析选D。

【点睛】

城市化的标志及意义

城市化标志。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城市化的本质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

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第

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

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

力不断提高。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

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

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国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实惠的过程。

8.C

【详解】

本题考查城镇化的表现。城镇人口的增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加、城镇用地规模扩

大都是城镇化的表现,但图中能直接表现的是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变化即城镇用地规模不断

扩大。故选C。

9.CIO.Cll.A

【分析】

9.读图,“鬼城”排行前50名中,华南约8个,西北约10个,华南数量较少,A错。根

据材料,“鬼城”指新区空置率过高。东北地区“鬼城”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新区建设标准

太高,导致空置率高,B错。西南地区“鬼城”出现与旅游地产过度开发密切相关,C对。

华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鬼城”出现主要是地产过度开发,D错。据此分析选C。

10.根据材料,鬼城指数=城区人口/建成区面积。即建成区面积越大,居住人口越少的城

市,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超过了城市人口发展;它不是逆城市化

现象,也不是虚假城市化。据此分析选C,A、B、D错误。

11.“鬼城”出现原因:由于房地产泡沫出现,使得政府在利益驱动下,导致土地大量供应,

房地产开发规模过大,土地城市化速度大于人口的城市化速度,形成了明显的供大于求甚至

过剩的情况,从而形成大量房屋空置,变成空城和“鬼城”。该现象并不能说明城市文明的

扩散过快,但反映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据此分析选A。

12.A13.C

【分析】

试题考查城镇化进程

12.从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图中可以读出,乙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的百分比为

50%左右,那么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前也在50%左右,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

③时段相符,A正确。故选A。

13.从“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图”中可读出,甲国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的百分比

低,城镇化水平比乙国高,A错。甲国城镇化水平达到90%以上,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城

镇化速度慢,为发达国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协调,B错。乙国城镇化处在加速发展阶段,

城镇化速度比甲国快,C正确。城镇空心化一般出现在城市化成熟阶段,乙处于加速发展阶

段,D错。故选C。

14.B15.B

【分析】

试题考查城镇化进程

14.读图可知,甲城市所在国家城镇人口迅速上升,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

晚、水平低、速度快、城镇发展不合理,A、C错。乙城市所在国家的城镇人口变化不大,

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郊区化现象,D错,B正确。

故选Bo

15.甲城市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城镇化发展快,其主要原因是

乡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大量乡村人口涌进城镇,城镇经济畸形发展,B正确。故选B。

16.B17.A

【分析】

16.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能增加坡度的粗糙度,能减缓地表径流,故B正确。植被

有截留坡面径流的作用,增加坡面下渗量。故C错误。并不能增加降水和水汽输送。故A、

D错误。

17.此类公园增加,使城市河道或沟渠边坡植被增加,能缓解热岛效应,使河道或沟渠边坡

生态景观变得美观,没有改变地表形态,还是河道沟渠,植被增加使气温日较差变小。故A

正确,B、C、D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

18.A19.C

【分析】

18.图中显示,城市化后地面径流比重由10%增加到43%,因此城市化导致了城区地面径

流增加,A正确;图中显示,城市化后地下径流比重由50%降至32%,因此地下水位会下

降,B错误;图中显示,城市化后蒸发比重由40%降至25%,因此蒸发量减少,这是地表

硬化的结果,C错误;城市化后,城市规模加大,热岛效应增强,城市上升气流加剧,因此

有可能城市降水量增加,D错误。故选A。

19.为了减轻上述问题,应适当增加绿地面积,促进城市地表水下渗,A不符合题意;扩大

城市规模,使上述问题更加突出,B不符合题意;推广使用渗水核,可以增加城市地表水下

渗,使得地表不易积水,地下涵养水源增加,C符合题意;减少城市的降水量,一是很难实

施,二是会破坏城市水循环总量,不能解决上述问题,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城市建设使得地表硬化,使得地表水很难下渗,下渗减少,

导致地下径流减少;城市地表很难保存水分,使得蒸发减少;城市建设导致热岛效应加剧,

城区盛行上升气流,有可能使得降水增多;由于前面环节的变化,使得地表径流增加。

20.A21.C22.C

【分析】

20.读图可知,自然路面与城市路面相比,地表径流减少,蒸发增多,浅层渗透(25%与

10%)多,深层渗透多(25%对5%),下渗明显增多,地下径流增多,故选A。

21.加大对地表水的利用,可能会水资源短缺,对城市内涝没有影响,故A不可取;大力建设人

工湖,可以缓解城市内涝,但是会占用大量土地,故B不可取;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增加

地表水的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C可取;大力建设柏油路面,使得下渗

减少,城市内涝加剧,D错。故选C。

22.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减轻因地下水过度使用

而出现的地下漏斗区,利于减缓地面沉降,C正确;城郊间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与水运动

无关;海水倒灌是河流水位低造成的,海绵城市建设对其影响小;酸雨是天气和污染现象也

与海绵城市无关;故选C。

23.(1)英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美国,美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比英国快。

(2)特点:城镇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问题:城镇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地价、房租昂贵;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治

安压力大。

【分析】

本题考查英、美两国城镇化各自的突出特征,对比英、美两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即可回

答。还考查了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产生的问题。城镇化产生的问题可以从环境、社会

等方面回答。

【详解】

(1)分析材料一信息可知,英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美国,相对来说,美国城镇

人口增长速度比英国快。

(2)对比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城镇化起步时间、速度及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回答。根据材

料二图示可知,中国城镇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

发展速度太快,容易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地价、房租昂贵;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压力大,环

境质量下降等问题。

24.(1)发展中发达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发

达国家快。

(2)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更快;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3)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

【分析】

本题考查两类国家的城市化。

【详解】

(1)虚线表示二战前,城市人口数量少,但二战后,增长迅速。目前已经超过另一类国家,

符合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的特点。读图反映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较发达国家

多;且增长速度还较发达国家快。

(2)从总量来看,数量不断增多,从两类国家的分布来说: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的增

长比发达国家快;目前世界特大城市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3)结合表格数据。城市化水平一直较发达国家低,但1970年之后的数据显示,城市化的

速度较发达国家快,而起步较晚。

25.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腾(发)问卷调查、上网查阅、图书查阅、实

验探究、现场访谈、实地考察等有利:增强排污排涝能力;减少淤积,畅通河道不

利:改变底栖生物生存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内河的自我更新建雨水花园、下沉

式绿地、铺设透水路面、建植草沟等;可以增加调蓄能力。雨季增加下渗及蓄水,减少城市

内涝。干旱时可以用于浇灌,缓解干旱季节水资源短缺问题。增加绿地和湿地,净化雨水和

污水,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生态城市的建设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

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

(1)建设海绵城市,增强了绿地和水域的蓄水能力,从而影响了地表径流,使得下渗能力

增强,地下径流增多。雨水花园、绿地的建设,提高了植被覆盖率,从而增强了蒸腾(发),

因此建设海绵城市,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腾(发)等环节。

(2)研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提前调查海绵城市的建设情况,调查的方式主要有问卷调查、

上网调查以及图书查阅等方式。通过调查获取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现状,从而有目的的进行实

验探究、现场访谈以及实地考察。

(3)根据图2信息可知,福州安泰河局部地区河流渠道化明显,通过将部分河道改造,增

加了绿地和雨水花园,铺设了透水路面,增强了的排污排涝能力。同时,促进了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