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解析:选C依据材料“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可知,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思想文化的传播,故C项正确。2.(2016·全国名校联考)下表是依据1919年5月5日学生所呈《上大总统书》上的签署所做的参加游行的各学校学生人数和校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北京大学北沙滩、景山东街、北河沿3000/2400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平门外厂甸925/700人北京法政专门学校西城太仆寺街700人北京工业专门学校西四牌北祖家街200/150人北京农业专门学校阜成门外罗道庄200/150人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前门外后孙公园200/130人铁路管理学校西单李阁老胡同200人高等警官学校北新桥以西300人北京税务学校朝阳门内大雅宝胡同320人中国大学前门内西城根1400/1450人汇文大学崇文门内盔甲厂80人民国大学宣武门外储库营300/300人朝阳大学东四海运仓200/350人A.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B.一些学校对运动持观望态度C.材料数据或缺不能反映事件实情D.运动初期不具有反封建性质解析:选A根据材料五四运动涉及学校之多、范围之广、参与学生之众体现了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爱国心,故A项正确。3.“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①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③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A.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B.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C.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D.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解析:选C中共二大确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目标是反帝反封建,体现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C项正确。4.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表中数据发生急剧变化的原因是()起止时间1915—1918年1919—1922年1923—1926年文章篇数770631128“革命”0.78%2.45%25.14%A.十月革命的影响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土地革命的进行 D.国民大革命的兴起解析:选D表中可见“数据发生急剧变化”的是第二个时段到第三个时段,可从1923—1926年的时间来判定变化的重要原因。1924年到1927年为国民革命时期,其影响面大,群众基础广泛,导致“革命”一词广为流传,故D项正确。5.1923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国民党合作,对中共的反对意见未予理睬;孙中山则拒绝“联合”而认同“党内合作”,最终中共遵照组织原则,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突出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A.中共领导层的软弱妥协 B.特定内外形势的产物C.孙中山的革命性丧失 D.国民党对中共的合并解析:选B中共当时十分弱小,而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有着较大的影响力,采取党内合作能够更好的使中共成长起来,为中共培养更多的组织内的人才,也能够更好的去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党内合作”方式是特定内外形势的产物,故B项正确。6.(2016·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A.召开国民党“一大” B.成立广州国民政府C.整编国民革命军 D.发动北伐战争解析:选D材料中“1926年”“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说明帝国主义和军阀是导致中国生活困苦的原因,为此要“打倒列强,除军阀”,故D项正确。7.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B.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解析:选A依据材料“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可知南昌起义最终失败是存在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的,故A项正确。8.(2016·南京调研)历史地图反映了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它能够将难以表达的含义转为直观的信息。观察下图,结论正确的是()A.中共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B.中共的最高决策由错误走向正确C.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D.中国革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御侮解析:选C图示内容为红军长征路线图,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故C项正确。9.“我党为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把主力从过去的苏区撤出。目的是要在中国西部的广阔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这份向共产国际的汇报说明共产党准备()A.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战略转移,突围长征 D.纠正“左”倾错误解析:选C从题干材料中“苏区”一词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31年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的事,再根据材料中“主力从过去的苏区撤出”等信息可以判断出与红军长征有关,故C项正确。10.据下图的信息判断,当时该政府向群众发行“借谷票”的主要目的是()A.支援北伐战争的革命军队B.争取反“围剿”斗争的胜利C.渡过抗日战争的经济困难D.救济生活困难的人民群众解析:选B根据图片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4年”等信息,当时正处于第五次反“围剿”时期,向群众借谷的目的是争取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1.下面是民谣《炮火声战号声》的歌词对白。该民谣的流传反映出()A.红军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发动民众B.人们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与拥护C.长征成为播撒革命火种的播种机D.共御外辱是全体国人的共同心声解析:选B材料中只体现了用歌唱的方式来发动民众,且提到“活捉老蒋何应钦”“敌人围剿定粉碎”,从中可以看出群众对红军反“围剿”的支持,故B项正确。12.“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D.体现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重大转折解析:选D材料中“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说明红军长征途中进行了军事路线的转变,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8分,第14题12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爆发后,袁世凯政府于1914年8月6日宣布严守中立,然而9月日本便登陆山东与德开战,很快取代德国占领青岛,中国政府屡次要求其撤军均被无视。袁世凯急召在欧洲休假的陆征祥回国,组织全国一流的外交家和国际法学者,包括曹汝霖、顾维钧等,研究怎样解决青岛问题,至袁氏倒台之前,他们召开了数十次研究会议。此外,政府还委派驻外使节与欧美日俄各国首脑及公法家联系,取各方建议和支持。——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材料二日本意识到,中国势必在战后提出山东问题,遂抓紧进行秘密外交,寻求霸占山东的法理依据。英法希望日本向地中海派遣舰队护航,日本趁机要求英法保证,在将来的媾和会议上,支持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占领南洋德属诸岛;英国提出,日本应以同样精神支持英国对赤道以南德国各岛屿的领土要求,两国一拍即合,达成密约。随后,日本以类似手段,与法、俄、意签订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密约。——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材料三关于五国暂管青岛之议,以外交上急遽之变化,未必能见实行,本社昨已报告。兹确闻某方面接到巴黎紧要可靠消息,言意大利之出和会,我国外交大受其恶影响。因意国如不出会,则日本之态度尚不敢过于强硬,亦不敢轻言脱离和会以要挟也。自意大利有此一举,日本乃声言如不彻底其所主张,即将仿照意大利之办法。美总统与英法等对于意国之出会已极感其困难,今见日本态度如此,则和会殆有动摇之虞,山东问题或将因此而生极大之变化。明知日本利用机会,而三国不能不有所踌躇。至日本最近所藉口者,为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中日间二十一款及去年九月之中日协定,此种条约如不废除,日本即永远据为外交口实。一方又有可惊之消息,英法因山东问题其先亦与日本订有密约,故英法虽明知日本之野心欲对我国有所尽力,然为条约所束缚,亦甚难于为力。我国代表奔走呼号,请求各国支持正道,亦已力竭声嘶。国内若再无一致之精神以对外,则此次外交之失败殆足以亡国云。——1919年5月1日天津《大公报》(1)根据材料一,说明北洋政府对1919年巴黎和会的态度如何?(8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日本妄图侵占中国山东的因素。(8分)(3)结合所学指出《大公报》对“山东问题”的报道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12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可知,是积极准备,并在赴会之前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第(2)问,依据材料二第二句话可知日与英、法、俄、意订有密约;依据材料三“因意国如不出会,则日本之态度尚不敢过于强硬,亦不敢轻言脱离和会以要挟也。自意大利有此一举,日本乃声言如不彻底其所主张,即将仿照意大利之办法”“至日本最近所藉口者,为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中日间二十一款及去年九月之中日协定”可知,日本的所谓借口利用意大利态度的变化。第(3)问,根据整个材料三的内容可知《大公报》报道十分的详实;因此可以了解巴黎和会进程。依据“我国代表奔走呼号,请求各国支持正道,亦已力竭声嘶。国内若再无一致之精神以对外,则此次外交之失败殆足以亡国云”可见,有利于鼓动国民发动爱国运动。答案:(1)态度:积极准备(或应对)。说明:北京政府从日本与德国在青岛开战那一刻起,就认识到世界大战结束后将召开和会,中国需要向国际社会发言,解决青岛问题。说明最终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并非仓促成行,而是经历了四年的充足准备。(言之有理即可)(2)因素:日与英、法、俄、意订有密约;意大利态度的变化;日本的要挟;英、法、美态度的转变;日本的所谓借口。(任答四点即可)(3)影响:①使中国民众比较详细、全面地了解巴黎和会的情况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②反映了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爱国民众的呼声和要求;③报道助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总之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和积极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哟咳啰咳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咳啰咳依呀依吱呀呀哟咳呀呀依吱哟依呀依吱呀呀哟咳依呀依吱哟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上述歌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某一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请根据相关信息确定两个历史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阐述。(12分。要求:主题关键词选用恰当,阐述清晰,史论结合。)解析:依据材料“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可以总结主题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结合1927年至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反围剿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阐述即可。依据材料中“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可总结主题二,共产主义乐观精神,结合歌谣中的唱词进行分析和阐释即可。第三个主题,依据材料中“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可以总结军民艰苦奋斗,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例如红军长征等。答案示例:主题一(政治上):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多次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主题二(经济上):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奠定了根据地的物质基础,巩固了红色政权。主题三(理论上):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鉴于以城市为中心革命受挫的教训,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有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4498-2025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
- 战略合作合同协议书(经典)
- 租赁合同变更及转让协议模板
- 建筑承包合同协议书格式
- 张伟房地产开发合同纠纷案件解析
-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英语现在进行时教学设计
- 合伙创业合同书
- 加盟合作合同协议
-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供水改造工程合同范本-施工专用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 12J201平屋面建筑构造图集(完整版)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20CS03-1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
-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100题直接打印版
- 数理统计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排水沟施工合同电子版(精选5篇)
- 2022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大气商务企业培训之团队合作的重要性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