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氢气按照GB/T16483、GB/T17519编制
修订日期:2017年08月10日SDS编号:hz-gas001
最初编制日期:2003年9月3日版本:4.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氢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氢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
企业名称:深圳市宏洲工业气体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龙山路11号
邮编:518116传真/p>
电话0755-89301108
电子邮箱地址:hongzhou@
企业应急电话:0755-8930111013544121905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于石油化工、电子工业、冶金科研等领域。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气体类别1
加压气体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遇明火或静电引发燃烧爆炸。压缩气体,预
热超压可能会引起爆炸。气体大量泄漏可导致人员窒息。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远离热源、明火,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受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生产和使用装置安装气体探
测报警装置。
•.事故响应: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
装设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安全储存:
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仓储内温度不宜超过50°C.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澳)、氧化剂
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
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废弃处置:
本品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可直接排入大气。处置前参照国家和地方
有关法规。
物理和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发生
爆
炸。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
起爆炸。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色,不易被发现。
健康危害:
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缺氧性
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呈现出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可直接排入大气。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物质
有害组分浓度(%)CASNO.
氢299.99133-74-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
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灭火。
特别危险性:
压缩气体燃烧可导致容器开裂或爆炸。
灭火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必须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在安全距离以外
灭火。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
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理程序: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
当喷头烧掉。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环境保护措施:本品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影响。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用的处理材料:
本品对环境无污染,泄漏物可直接排入大气。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氢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禁负压。
制氢和充灌人员工作时,不可穿戴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及带钉的鞋作业,以免
产生静电和撞击起火。
当氢气作焊接、切割、燃料和保护气等使用时,每台(组)用氢设备的支管上
应设阻火器。
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现场(室内)使用氢气瓶时,其数量不得超过5瓶,并
且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或气瓶的间距不应小
于8m,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m。
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使用明火
烘烤。不准在室内排放氢气。
吹洗置换,应立即切断气源,进行通风,不得进行可能发生火花的一切操作。
使用氢气瓶时注意以下事项:必须使用专用的减压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
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气瓶的阀门或减压器泄漏时,不得继续使用。阀
门损坏时,严禁在瓶内有压力的情况下更换阀门;气瓶禁止敲击、碰撞,不得靠
近热源,夏季应防止曝晒;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留有0.05MPa的剩余压力。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温度不超过50℃o
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记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
积比)。
储存室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或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
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小于3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不得小于7次。
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资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或气瓶的间距不应小
于8米;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或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
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人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
生物限值: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电器与照明。
个体防护装备: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
特殊防护措施: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
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PH值:无意
义熔点/凝
固点(℃):-259.2
沸点(C):-252.8闪
点(℃):无意义
爆炸下限[%(V/V)]:4.1爆炸上限[%
(V/V)]:74.1
饱和蒸气压(kPa):13.33(-257.9℃)蒸汽密度(空气=1):0.07
相对密度(水=1):0.07(-252℃)溶解性:不溶于水,
不溶于乙醇、乙醛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数据引燃温度
(℃):400
分解温度(℃):无意义燃烧热
(kj/mol):241.0
临界温度。C):-240临界
压力(Mpa):1.30
易燃性:极易燃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危险反应:与强氧化剂及氟、氯、浪等卤素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光照
不相容的物质:无资料
危险的分解产物: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惰性性:无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无意义
眼睛刺激或腐蚀:无意义
呼吸或皮肤过敏:无意义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意义
致癌性:无资料
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一次性接触: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反复接触:无资料
吸入危害:该品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
引起的缺氧性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呈现出麻醉作用。
毒代动力学、代谢和分布信息: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无意义
持久性和降解性:无意义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无意义
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危险化学品:尽可能回收利用,如不能回收利用,焚烧处置或在安全区域放空。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将容器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1049
联合国运输名称:氢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易燃气体
包装标志:易燃气体
包装类别:II类包装
包装方法:钢制气瓶
海洋污染物:否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限制通行的区域。
运输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器,装有导静电线。
运输车辆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要有遮阳措
施、防止阳光直射。
使用汽车、手推车运输氢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严禁
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装运时,应妥善固定。
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
输、装卸、分类和标志、包装、职业危害等方面作了相应的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4)《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动部发423号);
(5)《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53号令);
(6)《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
(7)《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指南》(GB/T17519-2013);
(8)《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2009);
(9)《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2009);
(10)《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方法》(GB/T15098-2008);
(11)《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
(1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
(1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14)《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
(15)《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周国泰
《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危险货物品名表》(2005版)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GB13690-2009)
《常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张维凡、张海峰著
张海峰《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大典》第一卷(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
最新修订日期:2017年08月10日
填写部门:职业卫生安全部
数据审核单位:深圳市宏洲工业气体有限公司
修改说明:公司地址、版本号、填写部门变更。
免责声明:
本SDS的信息仅适用于所指定的产品,除非特别指明,对于本产品与其他物
质的混合物等情况不适用。本SDS只为那些受过适当专业训练的该产品的使用人
员提供产品使用安全方面的资料。本SDS的使用者,在特殊的使用条件下必须对
该SDS的适用性作出独立判断。在特殊的使用场合下,由于使用本SDS所导致的
伤害,本SDS的编写者将不负任何责任。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
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热或明火即发生爆炸。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
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在空
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色,不易被发现。
健康危害: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
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缺氧性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呈
现出麻醉作用。环境危害: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GHS危险
性类别:易燃气体一1类,加压气体一2类.危险信息:极易
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发
生爆炸。防范说明:工作场所严禁烟火,应远离热源、火源,
避免野蛮作业,穿防静电工作服,使用防爆型工具。预防措
施: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
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严防泄漏,
工作场所加强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生产、使用氢气的车间及贮氢场所应设置氢气泄漏检测报警
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
工作服。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温
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
置。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
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
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事故响应:
火灾时使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灭火。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露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
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氢火焰肉眼不易察觉,
消防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进入现场,注意
防止外露皮肤烧伤。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
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9℃。应
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
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
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储存室建筑物顶部
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或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
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小于3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
不得小于7次。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及氧化
性气体的容器或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m;与空调装置、空
气压缩机或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m;与明火
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mo废弃处置:本品对环
境不会造成影响,可直接排入大气。
备,费
皮肤接触:无意义眼睛接触:无意义吸入:迅速脱离
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无意义接
触该化学品的主要症状和对健康的影响:该品为单纯性窒息
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缺氧
性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呈现出麻醉作用。对施救者的忠
告:如果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心跳停止,可
进行心腹复苏术。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雾状
水扑救。特别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遇热或明火即发生爆炸。特殊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如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露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
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氢火焰肉眼不易察觉。
保护消防人员的防护装备:消防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穿防静电服进入现场,注意防止外露皮肤烧伤。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撤
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火源。环境保护措施:本品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可直接排入大气。泄露化学品的收容、清楚方法及所有使用
的处置材料: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
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
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
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
性空间扩散。若泄漏发生在室内,宜采用吸风系统或将泄漏
的钢瓶移至室外,以避免氢气四处扩散。隔离泄露区直至气
体散尽。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露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
如果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防
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安全卫生法规及标准测试卷
- 电商直播公司直播业务开展及营销策略设计书
- 农业气候变化应对方案
- 新闻传媒职业道德规范试题
- 商业项目计划书与团队介绍
- 2025年建筑工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规范试题库试卷
- 2025年消防工程师考试题库:消防法律法规精解与消防安全评估试题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卷(英语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意识试题)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模拟试题集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护理科研方法与实践)护理科研方法与实践真题解析试题
- TD/T 1075-2023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正式版)
- 简牍帛书格式研究
- DB11/1950-2021-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标准
- (正式版)SHT 311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规范
- 道路车辆 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诊断通信(DoIP) 第2部分:传输协议与网络层服务
- 广东创新实验室建设计划书
- 安委会-安委会工作总结
- 2024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动点最值之胡不归模型
-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简便计算练习100题及答案
- 山东专业就业分析报告专科
- 《数据中心液冷系统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