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25届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阶段理论成就分别是A.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依法治国”方略确立B.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C.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D.毛泽东思想萌发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确立2.据如图变化可知,当时A.南方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B.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威胁C.监察区已演变为行政区 D.改变了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3.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在位)生性犹豫,遇事很难作出决断。内阁大臣遇事时,往往先由主要大臣聚会商讨,形成一致看法后再在女王召集的内阁会议上提交女王批准。这一议事流程A.表明国王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框架C.实质是内阁与国王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D.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逐步形成4.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特殊情况的是A.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朝制度 B.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度C.明初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D.清初军国大事决于议政王大臣会议5.苏格拉底在嚷嚷的公民大会中被处死,极大地刺激了柏拉图。为此,柏拉图在《国家篇》中竭力倡导专家治国.把知识和权力融为体,并坚信“少敷”道德和知识精英统治的合理性、正义性。这说明柏拉图A.开始萌生现代民主模式的思考 B.主张根本改变城邦政治的模式C.寻求规避直接民主弊端的途径 D.坚决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6.洪武三年,明太祖命士人戴四方平定巾;洪熙年间,明仁宗令士人着青衣;明中后期,士子冠服追求诡异,颜色鲜丽,花样多变,但屡遭政府禁止。这反映出明代A.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士大夫阶层的逐步衰落 D.服饰生产受到官府垄断7.除了“天父天子”的口号外,太平天国所宣传的思想内涵,与中国历史上传统民间宗教的思想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平均主义”的部分,也只见于文字号召,并未付诸实施。材料表明A.洪秀全融合了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B.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在中国缺乏实施条件C.太平天国革命实践与革命理想出现背离D.太平天国的思想很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8.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主要目的是A.把日本当做对抗苏联的桥头堡B.扶植日本经济发展,拓展美国市场C.促进日本民主改革,清算法西斯势力D.实现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9.下面是唐朝前期、中期和后期明确记载郡望和年份的士族科举入仕人数简表。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郡望唐初期唐中期唐末期陇西李氏3144清河崔氏142博陵崔氏045京兆韦氏053范阳卢氏097荥阳郑氏065彭城刘氏103A.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B.士族在科举考试中占据较大比例C.门阀大族对科举制由抵制到接受D.科举中能否入仕与出身没有关系10.1787年美国宪法原文中并没有使用“奴隶”或“奴隶制”这样的词,凡是涉及奴隶的地方,宪法使用“所有其他人口““服劳役的人”“现在某些州存在这样的人口”。但是,宪法中又有“五分之三条款”“逃奴条款”和“奴隶贸易条款”,这些条款A.旨在消除南北方的矛盾 B.宣扬了美国优先的思想C.说明宪法条文的倾向性 D.默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11.1970年,欧共体正式建立了欧洲政治合作机制,旨在通过成员国首脑、外长定期会议协调欧共体成员国的外交政策立场,使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这反映出欧共体A.各国外交政策趋同 B.国际地位提高C.实现了政治一体化 D.独立倾向增强12.梁启超主笔《时务报》期间,该报销量几个月间即达到一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严复也评价“其自甲午以后,于报章文字,成绩为多,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这表明A.近代报业开始在中国兴起 B.民主共和成为社会主流意识C.大众传媒助推了思想解放 D.维新思想受到社会普遍欢迎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思想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就哥伦布(热那亚共和国人,1450—1506)毫不踌躇地接受时代新观念的态度而言,就他强烈的猎奇心而言,就他的愉悦地赴汤蹈火的冒险精神和致富成名的急切心情而论,他是一个现代人物。此外他与国王签订航海协议,在序言中写到“陛下批准哥伦布所恳请的事项。”……哥伦布的发现作为奇迹与真实的一种独特的结合,冲击了欧洲人的想象力,这是明明白白的。科学的和文学的好奇,二都同等掀了起来。——摘自(美)塞。埃。莫里森《哥伦布传》材料二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联想到万有引力起源问题。牛顿洞幽烛远,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其成就无法超越;他心无旁鹜、超然物外,不屑卷入论战的是非漩涡;他是一个脚踏实地、诉诸经验的梦想者,一个能自如使用数学、实验、观察等科学手段的先驱者。面对这样一位巨人,人们臣服于他的学说。……牛顿逝世后,丰特奈尔为法兰西科学院撰写的牛顿颂词仿佛是在描绘高不可及的自然力量:多么神奇的一位数学家,解开了神秘复杂的宇宙之谜!——摘编自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下)(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哥伦布接受的“时代新观念”,并简述“科学的和文学的好奇心都同等掀了起来”的概况。(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释材料二中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导出过程,用一句话概括牛顿在近代科学史上的地位。(3)综合本题所有信息,概括近代科学对18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和思想的影响。14.(20分)自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芝诺在《国家篇》中讲的“所有人”,指的并不是生活在这一或那一城邦,这一或那一地区的居民,而是生活在疆域辽阔的亚历山大帝国这一“世界城邦”的所有的“世界公民";他所讲的“看成是我们的同胞和当地居民”,其含义应是消除帝国内各城邦、各地区、各等级居民之间在政治和法律上的不平等,实现作为“世界公民”的人人平等。——段忠桥《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平等观念》材料二《社会契约论》一书是他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他的理想中的国家是一个小型的民主共和国。……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与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吴千度、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大西洋宪章》(1)阅读材料一,指出芝诺的观点属千古希腊哪一思想学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学派的主要主张。(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的主要政治主张并论述其影响。(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大西洋宪章》的主要内容,并简述此后英美等国为推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所做出的努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理论成就分别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A项中的农村包围城市是在井冈山时期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C项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明确的;D项中毛泽东思想的萌发是在大革命时期,所以其它三项错误。2、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后期南方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山南道、江南道、关内道、河南道的拆分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控制,故A项正确;道作为监察区,从十道分为十五道,难以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威胁,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判断“道”的性质是监察区还是行政区,排除C项;唐代的道仍然是以山川河流为界而设置,排除D项。故选A。3、D【解析】
材料体现的内阁大臣遇事时,往往先由主要大臣聚会商讨,形成一致看法后再在女王召集的内阁会议上提交女王批准,这体现的是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运行过程,D符合题意;18世纪中叶,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A错误;B是英国《权利法案》的影响,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4、D【解析】
在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是一对不断斗争的矛盾,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元朝时丞相权势过重,因此明朝初期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D属于特殊情况,故选D;内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度、明初废除宰相都强化了君主专制,不符合题意,排除ABC。5、C【解析】
本题以古希腊直接民主的弊端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柏拉图倡导专家、精英治国,把知识和权力融为一体。这是基于对苏格拉底死于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的反思。雅典直接民主下,公民团体由于缺乏应有的专门知识和政治素质,再加上少数人的蛊惑煽动。往往难以形成理智、客观、公正的裁断,因此柏拉图倡导精英政治。目的是规避直接民主的弊端,C项正确;现代民主最大的特点是代议制,材料未涉及,A项错误;B项中“根本改变”表述错误;倡导精英统治不能说明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D项错误。6、A【解析】
明代中后期,在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士人的服饰冠冕日趋个性多元化,冲击了原有“四方平定巾”“青衣”的规矩和观念,故选A项;题干中只提及“士人”,无法体现“普遍”提高,排除B项;明代,士大夫阶层仍借助科举制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排除C项;材料只说明官府对士人着装的要求,与服饰生产无关,排除D项。7、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思想脱离了当时中国国情,因此其思想不可能在革命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必然会出现口号和结果的背离,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洪秀全仅仅是借助了西方宗教的形式,没有体现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地宗教的融合,排除A项;平均主义根植于中国的小农经济,和西方宗教无关,排除B项;太平天国思想的口号虽然有矛盾和不科学的地方,但对当时的群众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排除D项。故选C。8、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发动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美国扶持日本,实际是要遏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故A项正确;日本经济崛起会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并不利于拓展美国市场,排除B项;美国扶持日本并不是推动日本民主化进程,消除其战争因素,排除C项;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排除D项。故选A。9、C【解析】“郡望”指郡中(地方)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据题目的表格信息可知,士族即门阀大族、门第望族在唐朝初期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因而其家族在科举中入仕的人数很少,随着科举制的推行与发展,到唐朝中期、后期在科举入仕中的人数比较多,反映了他们由抵制到逐步接受、参与科举制的过程,故选择C项。题干只列举了选拔官员的形式科举制,没有与其他形式进行比较,排除A;题干只列举了士族科举入仕人数,没有与其他阶层进行比较,排除B;D项题干没有体现。点睛:图表型选择题通常采用排除法。解答这类题目,对图片、表格要三看:一看图表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表反映的问题,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表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每一个被选项是不是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排除;三思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总之,要将教材、图表、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10、D【解析】
1787年美国宪法中虽然“奴隶”或“奴隶制”这样的词,但是却有“五分之三条款”“逃奴条款”和“奴隶贸易条款”。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条款实际上默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故D正确;1787年宪法不是为了消除南北方的矛盾,故A错误;材料和美国优先的思想没有关系,故B错误;这些条款体现的是对奴隶制度模糊性,不能体现出倾向性,故C错误。11、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欧共体力图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摆脱美国的控制,反映出欧共体独立倾向的增强,因此D选项正确;协调各成员国外交政策立场不等于各国外交趋同,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欧共体的宗旨和要求,并未突出其结果,B选项错误;欧洲政治一体化仍是趋势,至今尚未实现,C选项错误。故选D。12、C【解析】
梁启超主笔使得《时务报》畅销,严复也夸赞其“报章文字,成绩为多,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可见梁启超通过《时务报》积极宣传维新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C项正确;鸦片战争前后,近代报业开始在中国兴起,A项错误;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代表,而民主共和是革命派的主张,B项错误;维新思想受到社会普遍欢迎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新观念:地圆学说;人文主义;冒险精神;致富成名愿望。表现:证明“地圆学说”科学性;冲击神学理论,证明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激发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推动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和精致。(2)过程:从研究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入手;综合开普勒等人有关天体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自己创立的微积分计算工具成功导出。地位:近代科学之父。(3)推动了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发展【解析】
(1)新观念,依据材料“就他的愉悦地赴汤蹈火的冒险精神和致富成名的急切心情而论,他是一个现代人物”等结合地圆学说流行的相关知识可知,哥伦布接受的“时代新观念”是指地圆学说,人文主义,冒险精神,致富成名愿望。表现,依据材料“伦布的发现作为奇迹与真实的一种独特的结合,冲击了欧洲人的想象力,这是明明白白的。科学的和文学的好奇,二都同等掀了起来”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的发现证明“地圆学说”科学性,并冲击神学理论,证明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哥伦布发现使人进一步认识到人的价值和作用,这推动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和精致,同时激发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2)过程,依据材料“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联想到万有引力起源问题”“他是一个脚踏实地、诉诸经验的梦想者,一个能自如使用数学、实验、观察等科学手段的先驱者”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从研究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入手,并综合开普勒等人有关天体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牛顿作为使用数学、实验、观察等科学手段的先驱者,运用自己创立的微积分计算工具成功导出。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在近代科技史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