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结构和功能观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真核细胞对丙酮酸的利用场所与氧气供应量有关C.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D.若要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2.研究发现,经溶血磷脂酸(LPA)触发,细胞可以转变成液体状而移动。若阻断LPA信号则可以阻止癌细胞的扩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易扩散与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减少有关B.LPA信号发挥作用后会改变细胞膜的流动程度C.细胞癌变的本质是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D.LPA信号发挥作用时,相应的靶细胞能产生抗体3.在生物教材当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小泡的叙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内质网膜会形成小泡,把附在其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包裹起来,随后小泡离开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移动并最后与之融合B.在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细胞中,含有一些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C.在植物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到了有丝分裂的末期,这些小泡会聚集成一个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细胞壁D.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中只有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随着细胞的长大,这些小液泡就逐渐合并发展成一个大液泡4.如图表示在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中曲线⑤是对照组,其余曲线代表每3h、12h、24h换一次培养液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分别代表每3h、12h、24h换一次培养液的种群增长曲线B.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将保持“J”型增长C.造成曲线⑤K值较小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D.若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细胞数量,不能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进行计数5.下图甲表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其中A、B、C表示不同类型的生物。图乙是B1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A、B、C共同组成一个群落,三者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B.图乙中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是竞争。种群②的数量会无限增加C.B2中动物的食性会影响种群①、②的数量变化,若B2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短时间内A中生物的数量增加D.若要使Be储存的能量增加x,最多需要A固定太阳能的量为y,则x与y的关系式应为y=100x6.甲氧西林是一种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生素,但由于早期抗生素的滥用,在某些患者体内发现了能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种“超级细菌”)。科研人员从另一种细菌中提取出能破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膜的新型抗生素(Lysocin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成表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B.“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无关D.该新型抗生素(LysocinE)可用于治疗病毒引发的疾病7.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①和③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8.(10分)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膜上产生的B.胰腺腺泡细胞转运氨基酸的载体并不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肾小管重吸收水的结构基础是其细胞膜上存在较多转运水的物质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效应T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引起了靶细胞凋亡二、非选择题9.(10分)酸马奶酒是一种以鲜马奶为原料,经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自然发酵而成的一种古老的乳酸,酒精发酵乳饮料,深受我国内蒙和新疆地区多个少数民族同胞的喜爱。为了优选菌种,提高品质,某科研机构开展了以下研究:(1)分离菌种:选取多种马奶酒样本,使用____________法进行菌株分离,培养后在合格平板上会形成________菌落;使用__________挑取上述平板中不同菌种进行纯培养,在本步骤中区分不同菌种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2)筛选菌种:将上述过程中获得的多个菌种分别进行发酵实验。利用_________与酒精产生显色反应的原理,选择发酵能力较强的酵母菌菌种J;检测发酵液的pH值,选择发酵能力较强的乳酸菌菌种W。(3)要获得更好的发酵效果,还要检测菌种之间的关系,现将W的滤菌发酵液加入J的培养平板上的一侧(另一侧不添加),30℃下,48小时后得到结果如图一所示:将不同浓度的J的发酵液添加到含W的乳酸菌培养基上,在38℃下,每隔2小时检测pH值,得到曲线如图二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W的滤菌发酵液对J的生长有__________作用;J的发酵液对W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其作用越________。实验说明,在酵母菌和乳酸菌的________作用下,鲜马奶转变成风味独特的酸马奶酒。10.(14分)植物细胞壁中存在大量不能被猪直接消化的多聚糖类物质,如纤维素、果胶等。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技术培育出转多聚糖酶基因(manA)猪,主要流程如下图(注:neo为新霉素抗性基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PCR技术扩增DNA分子时,需经过变性→复性→_____的重复过程,变性过程需要加热到90-9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2)图中[①]_______________,是基因工程操作程序中的核心步骤。多聚糖酶基因一定要插入到运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图中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3)图中过程③采用的是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技术,在过程④的早期胚胎培养时,通常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与普通猪相比,该转基因猪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11.(14分)果蝇(2n=8)羽化(从蛹变蝇)的时间约24h。已知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A1、A2和A3分别控制羽化时间24h、19h和29h,但无法确定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现用一只羽化时间19h的雌蝇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蝇杂交,F1的羽化时间为24h∶19h∶29h=2∶1∶1。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果蝇羽化时间的基因有A1、A2和A3三种,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性,这些基因遵循__________定律。(2)根据以上数据,无法确定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可通过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若统计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3)若A1、A2、A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它们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亲本雄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12.苦荞是自然界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集保健、养生、食疗三重功效,有降三高、护血管、清肠道、延缓衰老的作用,被誉为“五谷之王”,已成为我们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之一。苦荞即苦荞麦,属于荞麦的栽培种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苦荞麦的遗传规律,选育优良品种,提高经济效益,研究小组以两种自交可育的苦荞麦纯系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对性状PF1F2尖果/钝果①♀尖果×♂钝果尖果尖果273钝果88②♀钝果×♂尖果尖果尖果138钝果42红茎/绿茎③♀红茎×♂绿茎红茎红茎450绿茎353④♀绿茎×♂红茎红茎红茎543绿茎421请回答相关问题:(1)在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控制尖果与钝果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2)在①和②组实验中,若让F2中表现型为尖果的荞麦自交,后代尖果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3)在③和④组实验中,控制红茎与绿茎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F2绿茎有______种基因型。(4)现有一红茎荞麦植株,欲判断其是否为纯合子,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其中光反应阶段能合成ATP,而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膜,因此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B、细胞的呼吸作用可在细胞质基质中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一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利用,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则继续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利用,B正确;C、溶酶体内还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C正确;D、植物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依赖于胞间连丝,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无关,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查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同时掌握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D【解析】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下降,使癌细胞易于扩散和转移,A正确;据题意“经溶血磷脂酸(LPA)触发,细胞可以转变成液体状而移动”可知,LPA信号发挥作用后会改变细胞膜的流动程度,B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C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而不是由相应的靶细胞产生的,D错误。3、C【解析】

A、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A正确;B、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B正确;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因此赤道板附近聚集的小泡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C错误;

D、植物细胞中的大液泡是由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长大,逐渐合并发展而来,D正确。故选C。【点睛】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4、B【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详解】A、培养液中有营养物质,更换时间短种群因为营养丰富而发生数量增长,分析图可知①②③分别代表每3h、12h、24h换一次培养液的种群增长曲线,A正确;B、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不会呈“J”型增长,因为有空间的限制,B错误;C、造成曲线⑤K值较小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C正确;D、如果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细胞数量,应摇匀后再取出培养液进行计数,D正确。故选B。【点睛】K值变动的示意图(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2)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5、A【解析】

对图甲分析可知,A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其制造的有机物中,故A代表生产者。由“A、B、C表示不同类型的生物”,及A、B1、B2均有一部分能量流向C,可知C代表分解者,B为消费者,进一步可知B1为初级消费者,B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乙分析可知,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都增长,随后②种群数量继续增加,而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两个种群之间为竞争关系。【详解】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由图甲可知,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故A、B、C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A正确;对图乙分析可知,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都增长,随后②种群数量继续增加,而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竞争。由于受到资源、空间和天敌的限制,因此种群②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加,B错误;B2是B1的天敌,故B2中动物的食性会影响种群①和种群②的数量变化。B2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短时间内B1中生物的数量会增加,进而导致A中生物的数量减少,C错误;按照最低能量传递效率来计算,消耗的生产者最多。因为B2的同化量=自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2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储存能量x),因此若要使B2储存的能量增加x,最多需要消耗A固定的能量=B2的同化量÷10%÷10%=100×B2的同化量。因此,x与y的关系式应y>100x,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6、A【解析】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其,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详解】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是原有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一定发生了进化,A正确;B、抗生素对细菌起到选择作用,不诱发产生基因突变,B错误;C、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错误;D、该新型抗生素(LysocinE)可破坏细胞膜,而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膜,故该新型抗生素(LysocinE)不可用于治疗病毒引发的疾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菌抗药性形成的原因,要求学生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来解释相关考点。7、C【解析】

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条件是18-25℃,初期通入无菌空气,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密封,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条件是30-35℃,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①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④是果醋制作。【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过程①可以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可以发生,A错误;

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

过程③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过程④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两个过程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正确;

过程①③表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最适宜温度为20℃左右;①②表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需的最适温度在18-25℃;过程④表示醋酸菌的酿醋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在30~35℃,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果酒和果醋的发酵原理、过程,能够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进而结合各个选项分析答题。8、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细胞凋亡以及物质的跨膜运输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详解】A、神经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该过程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A正确;B、细胞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有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细胞质中的tRNA,tRNA的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B正确;C、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水的能力强,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存在某种协助转运水的物质即水通道蛋白,C正确;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后,引起靶细胞凋亡的是靶细胞自身溶酶体释放的水解酶,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单个接种环菌落特征(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重铬酸钾促进大协同【解析】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3、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详解】(1)菌株的分离可以选择稀释涂布平板或者平板划线法,在合格的平板上单个细菌经过分裂会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挑取细菌的工具一般选择接种环,区分不同的菌种的依据是菌落特征(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2)在酸性条件下,酒精可以和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反应。(3)从图一中分析:W的滤菌发酵液加入J的培养平板上的一侧菌落数目明显比对照要多,说明W的滤菌发酵液对J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从图二看出浓度越高,pH越低,说明产生的乳酸越多,说明促进作用越强。因此乳酸菌和酵母菌是协同作用。【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基本知识难点是识别图中的曲线,找到几条曲线之间的关系。10、延伸使DNA双链受热解旋为单链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控制多聚糖酶基因基因(目的基因)的表达显微注射法核移植清除代谢废物,补充营养物质能分泌多聚糖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转基因猪的培育过程,其中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②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表示体细胞核移植技术,④表示早期胚胎培养技术;⑤表示胚胎移植技术。【详解】(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需要经过变性→复性→延伸的重复过程,其中变性过程需要加热到90-95℃,以使DNA双链受热解旋为单链。(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为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多聚糖酶基因(目的基因)一定要插入到运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以控制多聚糖酶基因基因(目的基因)的表达;②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③表示体细胞核移植技术;④表示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在该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新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补充营养物质;与普通猪相比,该转基因猪的优势是能分泌多聚糖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图示内容判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11、不定向性基因的分离F1中羽化时间为19h和29h的果蝇的性别比例都是雄性或(F1中羽化时间为24h的果蝇的性别比例都是雌性)A1对A2、A3显性,A2对A3显性A1A3【解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一只羽化时间为19h的雌果蝇(基因型为A2_)和一只羽化时间为24h的雄果蝇(基因型为A1_)杂交,F1的羽化时间为24h(基因型为A1_)∶19h(基因型为A2_)∶29h(基因型为A3_)=2∶1∶1,说明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1A3,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2A3。【详解】(1)控制果蝇羽化时间的基因有A1、A2和A3三种,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这些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性状的遗传是否是伴性遗传,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子代的性别比例来判断,如果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则子代中的性状与性别有关,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中雌雄表现型是一样的,所以通过统计F1中羽化时间为19h和29h的果蝇的性别比例来确定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统计结果为都是雄性,则说明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3)若A1、A2、A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