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资理念是否正确1_第1页
ESG投资理念是否正确1_第2页
ESG投资理念是否正确1_第3页
ESG投资理念是否正确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SG投资理念是否正确2022年才刚过半,接踵而来的地缘危机、能源危机推动传统化石能源需求猛增,也令近年来大火的ESG投资理念遭遇误解和质疑。那么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ESG投资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ESG认知仍存较多误解

我们熟知的ESG评价体系,可以追溯到早期宗教教会在它们的投资里剔除掉与赌博、饮酒、吸烟等相关的投资,经过数十年的进一步演变后成为主流财务指标外的另一套评价体系。

很显然,相较于传统财务投资体系有格雷厄姆-巴菲特传承上百年的金字招牌,年轻的ESG评价体系仍在建立共识的阶段,许多质疑正是因为外界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ESG因子与财务(体系)其实并不是分开的,两者都是希望能够在投资的过程中能够取得可观的回报”,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区责任与可持续投资讨论主管胡炳熙表示,“今天随着一系列环境、社会问题出现,大众对于这方面的要求突然提升了很多,也因为这个原因出现了许多相关的产品和需求。”

同时,企业对于ESG的关注反过来也能促进效益的长期提升。胡炳熙强调,在瑞银的一些讨论中发现,低碳强度企业的效率和表现优于同行业表现。这也体现出企业投资ESG并不是“赔钱生意”,不仅有助于控制风险,也有助于抓住社会转型时期的机遇。

另一个对ESG理念的重大误解也非常应景,即传统能源的回潮是否会影响ESG的前景。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公共事业与新能源讨论主管廖启华解读称,“重启传统能源挤压ESG”本身就是一种误解。事实是在ESG满做、甚至多做的情况下仍不能解决能源危机,才无可避开地启动了传统能源。长期来说,能源趋势还是要看新能源的进展。以中国为例,今年预计的光伏发电新增并网108GW,而原来的目标是80GW。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源危机本身也是推广ESG的最好舞台。胡炳熙表示,随着许多国家认识到能源安全问题,将会驱动他们进展本地的可再生能源。此外在能源价格较高的背景下,许多过去成本上不划算的优化措施反倒变得符合经济效益。

进一步说,ESG推崇的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也不是对立的关系。瑞银最近也上调了新能源的预测,其中欧洲光伏装机量比此前高了20-30%,而国内原本每年的装机量在100-110GW,而现在基本上要装到140GW。与此同时国内煤炭和天然气的需求也会上升,所以眼下的局势是各方面的需求都在往上调,不然很难满足需求。

此外,由于各个市场的背景存在极为巨大的差异,所以普适的ESG评价标准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中国“双碳”转型助力ESG腾飞

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中国推动“双碳”转型的步伐也开始逐渐加快。

过去一年里,中央层面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并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进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份纲领性文件。

中国企业近年来对ESG的态度变化,也令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亚太区ESG咨询服务主管凃乔彦也深有感触。凃乔彦介绍称,相较于两年前企业客户时常质疑“为什么要做ESG”,过去6-12个月内,许多国内企业对ESG问题的关注点已经从“为什么要做”变成“我需要做什么”以及“我该怎么做?”。

眼下ESG理念和相关产品在中国的蓬勃进展,很大程度上只是长远及宏大进程的开端。胡炳熙表示,现在中国大概有16万亿元的绿色信贷余额,位居全球第一,而绿色债券余额亦超万亿元。但是未来ESG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例如中国目前针对ESG的公募基金体量只有5000多亿元。瑞银预期,到2031年中国绿色资本的市场规模能达到70万亿元。

ESG投资策略与展望

对于投资者来说,中国企业融入ESG的进展,已经成为未来数十年显而易见的投资逻辑,也将是中国公司逐鹿全球市场的重要竞争力。

廖启华介绍称,ESG的理念类似于严格的“家教”,对于提高企业未来的国际竞争力颇有帮助。欧洲的“碳关税”立法也开始要求海外公司满足碳排放要求,未来不达标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更高的税款或罚款。

同时,企业通过转型吸引ESG投资者关注并不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胡炳熙提及,亚太区大部分的ESG资产持有人并不是要求立即将石化能源剔出资产组合,而是希望企业能通过努力提升ESG的表现。目前投资者比较推崇的方式是,企业制定一些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并推动落地。

长期专注中国公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