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提纲问答题版(含答案)_第1页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提纲问答题版(含答案)_第2页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提纲问答题版(含答案)_第3页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提纲问答题版(含答案)_第4页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提纲问答题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提纲问答题版

(附答案,理解之后再记忆)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2.什么是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

3.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人口合理容量跟什么因素呈负相关?

4.什么对人口分布、人口迁移起决定性作用?

5.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方法?

6.人口增长率包括什么?

7.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8.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我国人口密度对比线?

9.地理位置包括什么?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人文地理因素?

10.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分布、热带地区人口分布及原因?

11.人口迁移的概念、属性和分类?

1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推拉理论?

13.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14.大规模移民对迁出邮口迁入地的影响?

15.城镇和乡村的概念及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16.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分布及特点?

17.CBD的特点?

18.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类型及其成因、特点?

19.乡村聚落空间结构?

20.区位的概念,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第1页共18页

21.乡村聚落分布特点?

2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地域文化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24.地域文化在民居特色、城市格局、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25.城乡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6.城镇化的概念、表现和动力?

27.发达国家城镇化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异同?

28.五种城市化(郊区、逆、再、滞后、虚假)?

29.我国城镇化进程?

30.智慧城市、田园城市、生态城市概念?

31.农业的分类(按生产对象、投入多少)

32.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三个大方面)?

33.光照和热量的区别?

34.降水与水源的区别?

35.什么是精准农业,精准农业的目标?

36.3S在精准农业中的作用?

37.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区别?

38.农业布局的原则?

39.农业布局的分析方法?

40.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最主要特点?

41.七种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42.世界农业生产发展特点?

第2页共18页

43.工业区位因素概念?

44.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四个大方面)?

45五种传统工业区位指向及布局?

46.工业的分类?

47.集聚的作用?

48.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与风向频率的关系?

49.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

50.工业区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51.服务业的作用?

52.服务业的分类?

53.三大服务业的特点?

54.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55.金融服务业的主要行业?

56.金融服务业的特点?

57.金融中心的区位因素?

58.生产性服务业区位选择?

59.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的概念?

60高级中心地和低级中心地对比?

61.生活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62.交通最优原则和市场最优原则?

63.什么是02。模式?

64.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第3页共18页

65.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66.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67.什么叫经济带?

68.四种经济带?

69.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70.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原则?

71.区域发展战略特点?

72.区域发展战略概念?

73.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74.四大地区划分依据及四大地区协调发展各自战略?

75.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76.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示意?

77.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战略的优势条件?

78.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

79.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第4页共18页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提纲问答题版

(答案仅供参考,理解之后再记忆)

i.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工业革命之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之后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率。

2.什么是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

P21、P22

3.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人口合理容量跟什么因素呈负相关?

临界性、警戒性、相对性;消费水平

4.什么对人口分布、人口迁移起决定性作用?

经济因素

5.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方法?

先整体扫描,从总体分布特征入手,看分布均不均匀,再集中聚焦,描述地理事物集中分布在

哪里。

6.人口增长率包括什么?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7.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

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

8.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我国人口密度对比线?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①按大洲划分:亚洲最多;②按国家划分:中国最多;③按城镇人口

比例划分:北美洲城镇化率最高,非洲最低;④按地理位置划分:纬度:20°N——60N最集

中;海陆位置:60%分布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海拔:80%分布在海拔500米以

下的低平地区。

9.地理位置包括什么?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人文地理因素?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影响人口分布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

植被、矿产资源;影响人口分布人文地理因素: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技

10.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分布、热带地区人口分布及原因?

第5页共18页

青藏高原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原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气温低,

热量条件差,而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条件好,加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利

于农业生产。

在热带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山区和高原。原因:气温和降水适中,排水通畅,气

候凉爽。

11.人口迁移的概念、属性和分类?

概念:P10.

1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P11、12.

13.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迁出区:欧洲、非洲、亚洲。迁入区:美洲、大洋洲、东南亚。特点:

从旧大陆到新大陆、从已开发区到未开发区。二战后,迁出区:拉丁美洲、非洲、亚洲I。迁入

区:西欧、北美、西亚。特点:①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②美国仍是主要的人

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来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③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我国人

口迁移:建国前,受政治、经济、战争、灾害影响;建国后到改革开放,政治性迁移为主;改

革开放后,自发性迁移为主。

14.大规模移民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对迁出区的有利影响:促进迁出地和外界的交流、减缓当地的人口压力、增加当地居民的家庭

经济收入。

对迁出区的不利影响:迁出人口一般为青壮年劳动力,人才和资金外流对迁出地来说是一种经

济损失,也会造成基础教育投入多而回报少的局面,影响迁出地的可持续发展。

对迁入区的有利影响:可以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边远地区资源的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城市的发展。

对迁入区的不利影响: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15.城镇和乡村的概念及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P26.P27

16.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分布及特点?

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生态功能区等。

居住区:特点:最基本的功能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第6页共18页

分布:高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位于城市中心的商业区与外围的工业区之间。

工业区:特点:工业集聚的区域,促进近现代城镇的发展。

分布:沿城镇外围交通干线分布,布局受环境影响。

商业区:特点: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和利用集约,是城镇的核心区。

分布: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17.CBD的特点?

高楼大厦林立,公司总部云集;作为城市经济枢纽和观光购物区域;商贸服务业发达;土地利

用集约,地价房租甚高;人流汇集,交通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

18.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类型及其成因、特点?

同心圆模式:形成原因: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

向外扩展而成。

特点: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中心呈同心圆状。

扇形模式:形成原因:在私人小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特点:

城市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城市的发展总是从市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干线

或沿阻碍最小的路线延伸。

多核心模式:形成原因: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由于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

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特点:城市并非依

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

19.乡村聚落空间结构?

密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

地区。分为街道式、团块式和棋盘格式。

分散型乡村聚落:是一种呈点状松散布局的村落,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

如水稻生产地区。

半聚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的乡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

村。

20.区位的概念,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概念: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城市区位: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

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河流),矿产资源,

土壤。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政治因素,旅游业,文化因素。

第7页共18页

21.乡村聚落分布特点?

自然条件概况: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乡村聚落多或者规模大,自然条件差的地方乡村聚落少或者

规模小。

地势地貌条件:平原盆地乡村聚落多、规模大;山地高原乡村聚落少、规模小。

气候条件:湿润温暖的地方乡村聚落多、规模大;酷寒酷热或干旱缺水的乡村聚落少、规模小。

乡村聚落具有明显的亲水型指向,多靠近水源丰富、水运方便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居民的生产

生活。

乡村聚落趋向于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较大的村落往往靠近交通要道,聚落发展与商贸活动互

为促进。

2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不利影响:(1)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造成较大破坏,人居环境质量普遍下降。

(2)给城市就业和配套服务造成很大压力,引发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

用地紧张等诸多问题。

23.地域文化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

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表现形式: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

24.地域文化在民居特色、城市格局、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当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

明的地域性。

产石地区多石构,产木材地区多木构,产竹地区多竹楼,黄土地区多土筑窑洞。

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在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欧洲城市多

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建筑风格是在各地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生动反映了

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城乡建设历史悠久,“天人合一”的思想延续贯穿,砖墙木梁架结构广

泛流行,斗拱飞檐和雕梁画栋是我国特有的建筑风格。西方建筑中柱廊、尖塔、喷泉、雕塑等

特点明显。

25.城乡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8页共18页

问题: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迅速增长;②有些地区城市建设无序推进;③开发土地强

度过大;④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逐失。

措施:①地域文化保护;②现代建筑融入传统民族文化特征;③老城、新城协调发展;④促成

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

26.城镇化的概念、表现和动力?

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渐近过程,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表现: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④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⑤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文化、价值观念等发生显著变化。

动力:城镇化的动力是经济发展。

解释:1、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

城镇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工业是大多数城镇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

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3、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繁

荣的城镇,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也相对发达。

27..发达国家城镇化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异同?

异:

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主要特点:

(1)人口高度集中,大中小城市密集分布,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相对发达;

(2)发达国家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普遍重视保护和继承城镇的历史文化。

(3)有些大城市由于过度扩张,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城市边缘区发展较快。

(4)起步早、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发展速度慢

2.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特点:

(1)起步晚、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发展速度快

(2)城镇化水平很不平衡,有虚假城镇化或“滞后城镇化”等问题。

同:城镇化动力都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28.五种城市化(郊区、逆、再、滞后、虚假)?

郊区化: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

第9页共18页

逆城市化:大都市区人口外迁,移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再城镇化:城镇中心重新崛起,人口再迁回城镇

滞后城镇化:是指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虚假城镇化:也叫过度城镇化,是指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化进程快于工业化进程。

29.我国城镇化进程?

我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持

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已超过60临形成了京津

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虬

30.智慧城市、田园城市、生态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

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

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专

业委员会受托掌管。

生态城市: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31.农业的分类(按生产对象、投入多少)?

生产对象: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投入对象:集约型、粗放型

32.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三个大方面)?

(1)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光热水)、地形、水源、土壤(酸碱性。肥力、厚度、土质、透气性

等)、环境(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益);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

(3)农业科技(①技术装备: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加强农业的专业

化进程。②生产技术:涉及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③信息化: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与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融合,推进农业物

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33.光照和热量的区别?

光照主要指太阳辐射,热量主要指温度。

光照主要受纬度、海拔、天气的影响

热量主要受纬度、地形、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的影响。

第10页共18页

一般情况下,光照充足地区,热量也充足。但也有热量充足光照却缺乏的地区,比如四川盆地;

也有光照充足热量却缺乏的地区,比如青藏高原。

34.降水与水源的区别?

降水是水源中的一种。水源除降水外,还包括河湖水,高山冰雪融雪,积雪融水,地下水。

一般降水丰富地区,水源也充足。降水稀少地区也不代表就没有水源,比如西北地区还有高山

冰雪融水和河流补给;降水丰富地区也可能水源缺乏,比如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新加坡等岛

屿面积较小的国家。

35.什么是精准农业,精准农业的目标?

是指以“3S”(GIS、GNSS、R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基础,面向农田

生产的精细农作方式。

实现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目标。

36.3S在精准农业中的作用?

精准农业引领农业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变,利用遥感系统快速获取墙情、苗情、土壤养分、病

虫害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数据;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采集农田信息,指导农机精准

作业;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各种数据资料,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

37.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区别?

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关键在于减少生产、

储运、加工环节的污染,使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

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

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农膜、饲料添加剂等,而是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技术,来维持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

38.农业布局的原则?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39.农业布局的分析方法?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

40.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最主要特点?

以小农经营为主;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劳动力需求量大等。

41.七种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11页共18页

①商业型热带和亚热带栽培业

②商业型混合农业

③地中海型农业

④商业型谷物种植业

⑤大牧场放牧业

⑥商品型乳酪业

⑦集约自给型种植业(亚洲水稻种植业)

42.世界农业生产发展特点?

(1)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2)从“小而全”到专业化。(3)从相对分散到适度集中。

(4)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5)从粗放型到集约型。(6)农业生产经营与现代信息技术相

结合。

43.工业区位因素概念?

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44.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四个大方面)?

自然条件: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当地的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

境、政策、市场等

科学技术因素: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

45.五种传统工业区位指向及布局?

导向类型工业特点工业布局原则典例

原料不便于长

原料指向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

途运输或运输接近原料产地

型工业工业

原料成本较高

产品不便于长

市场指向啤酒、家具制造业、印刷厂、石油加工

途运输或运输接近市场

型工业厂

产品成本较高

动力指向需要消耗大量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电解铝工业

第12页共18页

型工业能量

廉价劳动需要投入大量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

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

力指向型的劳动力力的地方

技术指向接近高等院校和科学技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

技术要求高

型工业术发达地区业

46.工业的分类?

生产对象:采掘工业,加工工业

产品性质:重工业,轻工业

形成时间:传统工业,新工业

47.集聚的作用?

①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②降低生产成本③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④加

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⑤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⑥集中处理废弃物,降低

能耗

48.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与风向频率的关系?

一、如果当地常年盛行一种相对稳定的风,如西风带,毫无疑问,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工业

区布局在下风向。

二、如果当地盛行对吹的两种风向,如季风气候区,则工业区应该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

外。

三、如果当地没有明显的盛行风,那要找出本地出现频率最小的风向,工业区要布局在该风向

的上风向。另外还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把工业区和居住区用绿化带等隔离带隔开。

49.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

工业基地向大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工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工业布局在近原料地、近燃料地、近消费地、临海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临空型、科技型的新

布局类型。

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

50.工业区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区域从封闭转向开放,资源、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性显著增加,提高了企业效率,

第13页共18页

降低了生产成本。止匕外,政策、交通、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工

业区位的选择愈发复杂和灵活。

51.服务业的作用?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52.服务业的分类?

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

53.三大服务业的特点?

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高、产业关联性强、服务范围广等

生活性服务业:服务对象以家庭和居民为主、行业种类繁多等

公共服务业:公益性、非营利性、遍在性等

54.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交通通信、政策、科技、劳动力素质、市场、行政

55.金融服务业的主要行业?

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

56.金融服务业的特点?

高度的流动性、明显的地域集中性,出现了金融中心。

57.金融中心的区位因素?

①优越的经济条件

②优越的政治条件

③优越的地理条件

④健全的基础设施(交通、通信)

58.生产性服务业区位选择?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③先进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

④灵活创新的制度与环境⑤发达的科技水平与研发能力

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⑦广阔的市场需求等

59.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的概念?

中心地:向周围地区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

服务范围:中心地提供货物或服务的作用范围。

门槛(人口):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须的服务范围或所服务人数。

第14页共18页

60.高级中心地和低级中心地对比?

中心地等服务范服务职彼此距六边形数

级围能离目

高大多远少

低小少近多61.生活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商业服务业区位因素:交通、市场、行政等。

62.交通最优原则和市场最优原则?

在社会经济因素中,市场、交通运输等对零售业布局影响较大。影响商业网点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消费人群的多少,而消费人群的多少取决于交通条件的优劣。一般来说,交通便利的地方,

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群,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

63.什么是020模式?

020电子商务即商家通过免费开网店,将商家信息、商品信息等展现给消费者,消费者通过线

上筛选,线下比较、体验有选择的进行消费。

64.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

65.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

铁路量大,快速,连续性好造价高,占地广大宗、笨重、长途运输

公路机动灵活,适应性强运量小,长途运费贵短程、量小的货物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速度慢,连续性差大宗、笨重、时间要求不高

航空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急需、贵重、量小的物品

管道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投资大,灵活性差,单向原油、天然气等液体状货物

强运输

66.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67.什么叫经济带?

以交通干线为轴,以途经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

第15页共18页

68.四种经济带?

沿海型、沿河型、沿路型、复合型

69.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①原则:多、快、好、省。②技巧:根据货运的急需程度,先看

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来确定运输方式。

70.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原则?

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

71.区域发展战略特点?

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

72,区域发展战略概念?

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73.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历程内容

改革)F

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放前

改J1'-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

放后力发展外向型产业,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强调区域协调发展,以国家级经济带为骨架,以区域中心增长极为节点,以县域发

新时期

展为基础,形成覆盖全国的区域发展新战略

74.四大地区划分依据及四大地区协调发展各自战略?

国家根据全国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划分依据),将全国划分为东

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旨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熟悉行政区域图)

地带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主要的农林基地,能源等常规

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

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工业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绿

东北一,环境污染严重,产业

基地,工业基础好;东北三省色、高产、优质农业基地

层次低,转型升级困难

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可

第16页共18页

发挥东北亚、俄罗斯的传统开

放优势

发挥沿海的区位优势,发展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

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发

东部尤其海运便利,经济国际化程水资源短缺,江河下游洪

挥技术创新的优势,产品向

度高涝多

高、精、尖方向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