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VB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10(共340题)_第1页
国家二级VB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10(共340题)_第2页
国家二级VB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10(共340题)_第3页
国家二级VB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10(共340题)_第4页
国家二级VB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10(共34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二级VB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10(共9套)(共340题)国家二级VB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一个以上根结点的数据结构不一定是非线性结构B、只有一个根结点的数据结构不一定是线性结构C、循环链表是非线性结构D、双向链表是非线性结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线性结构应满足: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与每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所以B)正确。所以有一个以上根结点的数据结构一定是非线性结构,所以A)错误。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都是线性结构的数据结构。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算法就是程序B、设计算法时只需要考虑数据结构的设计C、设计算法时只需要考虑结果的可靠性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于计算方法,所以A)错误。设计算法时不仅要考虑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还要考虑算法的控制结构。3、一棵二叉树共有25个结点,其中5个是叶子结点,则度为1的结点数为()。A、16B、10C、6D、4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二叉树的性质3: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度为0的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所以本题中度为2的结点是5-1=4个,所以度为1的结点的个数是25-5-4=16个。4、在下列模式中,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A、外模式B、内模式C、概念模式D、逻辑模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概念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给出了每个用户的局部数据描述。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所以选择B5、软件生命周期是指()。A、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B、软件从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到测试完成的过程C、软件的开发过程D、软件的运行维护过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通常,将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也就是说,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软件产品不能使用为止的整个时期都属于软件生命周期。6、面向对象方法中,继承是指()。A、一组对象所具有的相似性质B、一个对象具有另一个对象的性质C、各对象之间的共同性质D、类之间共享属性和操作的机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继承是面向对象的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使用已有的类的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类的定义技术。广义的说,继承是指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它们,所以说继承是指类之间共享属性和操作的机制。7、负责数据库中查询操作的数据库语言是()。A、数据定义语言B、数据管理语言C、数据操纵语言D、数据控制语言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数据定义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数据操纵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包括查询及增、删、改等操作;数据控制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功能。8、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则实体教师和课程间的联系是()。A、1∶1联系B、1∶m联系C、m∶1联系D、m∶n联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因为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又能由多个老师讲授,所以它们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可以表示为m∶n。9、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A、自然连接B、交C、投影D、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所以根据T中元组可以判断R和S做的是自然连接操作。10、下列选项中属于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主要特征的是()。A、继承B、自顶向下C、模块化D、逐步求精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面向对象基本方法的基本概念有对象、类和实例、消息、继承与多态性,所以选择A11、以下变量名中合法的是()。A、x-2B、12abcC、sum_totalD、print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VB中变量名的命名规则,变量x-2中有-减号,不合法;变量12abc是以数字开头,不合法;变量print是VB的保留字,不能作变量名,也不合法。sum_total是符合命名规则,是合法的。故选C。12、已知a=6,b=15,c=23,则语句PrintSgn(a+bMod6-c\a)&a+b的输出结果为()。A、6B、16C、31D、121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Print语句表达式中按运算符的优先级从高到低:Mod(+(&顺序计算。计算过程:Sgn(6+15Mod6-23【)&6+15(Sgn(6+3-5)&21(Sgn(4)&21(1&21("121"。故选项D正确。说明:字符串连接符&两边的操作数不管是字符型还是数值型,系统首先要将其转换为字符型,然后进行连接。13、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VisualBasic是事件驱动型可视化编程工具B、VisualBasic应用程序不具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语句C、VisualBasic工具箱中的所有控件都具有宽度(Width)和高度(Height)属性D、VisualBasic中控件的某些属性只能在运行时设置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VB工具箱中不是所有的控件都具有宽度和高度属性,比如定时器控件Timer、直线控件Line就没有。故C选项错误。14、设a=2,b=3,c=4,d=5,下列表达式的值是()。A、TrueB、FalseC、-1D、1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运算符的优先级顺序,先计算算术运算符,结果是2>3And4<=5Or4>4;再计算关系运算符,结果为FalseAndTrueOrFalse;And优先级高于Or优先级,先计算And,再计算Or,最后结果是False。故B选项正确。15、如下关于变体类型变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变体类型数组中只能存放同类型数据B、使用Array初始化的数组变量,必须是Variant类型C、没有声明而直接使用的变量其默认类型均是VariantD、在同一程序中,变体类型的变量可以被多次赋以不同类型的数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变体型变量能够存储所有系统定义类型的数据。所以变体类型数组中可以存放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数据。故选项A错误。16、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年份是闰年:1)年份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2)年份能被400整除若y代表年份,下面判断闰年的正确表达式是()。A、yMod4AndyMod100OryMod400B、yMod4=0OryMod100<>0AndyMod400=0C、yMod100<>0And(yMod4=0OryMod400=0)D、yMod4=0AndyMod100<>0OryMod400=0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闰年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并且的关系,要用And运算符。整除用Mod运算符,取模后为0,说明能整除,不为0,说明不能整除。所以第一个条件为yMod4=0AndyMod100<>0。第二个条件是能被400整除,所以是yMod400=0。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就行,两个条件之间是或者关系,所以用Or运算符。综合一下,故D选项正确。17、现有如下语句:x=IIf(a>50,Int(a\3),aMod2)当a=52时,x的值是()。A、0B、1C、17D、18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首先计算Int(a\3)即Int(52\3)=Int(17)=17,52MOD2结果为0。再计算IIf(52>50,17,0),52>50结果为True,所以IIF函数返回17,则x值为17,故选C。18、设有如下数组定义语句:Dima(-1To4,3)AsInteger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a数组有18个数组元素B、a数组有20个数组元素C、a数组有24个数组元素D、语法有错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19、窗体上有1个名称为Text1的文本框,1个名称为Label1的标签。程序运行后,如果在文本框中输入信息,则立即在标签中显示相同的内容。以下可以实现上述操作的事件过程为()。A、PrivateSubLabel1_Click()Label1.Caption=Text1.TextEndSubB、PrivateSubLabel1_Change()Label1.Caption=Text1.TextEndSubC、PrivateSubText1_Click()Label1.Caption=Text1.TextEndSubD、PrivateSubText1_Change()Label1.Caption=Text1.TextEndSub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题意是在文本框中输入信息,会影响标签上显示的内容,所以触发的是文本框Text1的事件,要在文本框Text1的事件过程中写代码,因此排除A、B选项。又因为标签上显示的内容会随着文本框中输入信息变化,因此要在Text1的Change事件过程写代码。故D选项正确。20、对窗体上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编写如下事件过程:PrivateSubCommand1_Click()Move200,200EndSub程序运行时,单击命令按钮,则产生的操作是()。A、窗体左上角移动到距屏幕左边界、上边界各200的位置B、窗体左上角移动到距屏幕右边界、上边界各200的位置C、窗体由当前位置向左、向上各移动200D、窗体由当前位置向右、向下各移动200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Move方法是窗体的移动方法,其中200,200是窗体左上角的坐标(X,Y)。坐标系是以屏幕左上角为原点,向右为X轴正方向,向下为Y轴正方向。所以本题中窗体左上角移动到距屏幕左边界、上边界各200的位置。故A选项正确。21、在窗体上画两个文本框,其名称分别为Text1和Text2,然后编写如下程序:PrivateSubForm_Load()ShowText1.Text=""Text2.Text=""Text1.SetFocusEndSubPrivateSubText1_Change()Text2.Text=Mid(Text1.Text,6)EndSub程序运行后,如果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ChinaBeijing,则在文本框Text2中显示的内容是()。A、ChinaBeijingB、ChinaC、BeijingD、ChinaB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程序运行后,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字符后,触发它的Change事件,通过中部截取函数Mid把文本框Text1中的内容从第6个字符’B’开始截取后面的字符,得到"Beijing"字符串,然后把截取的字符串在Text2中显示出来。故C选项正确。22、在窗体上画一个水平滚动条,其属性值满足MinA、增加一个SmallChange量B、减少一个SmallChange量C、增加一个LargeChange量D、减少一个LargeChange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当水平滚动条的属性值Min23、在菜单编辑器中建立如下图所示的菜单,并为了每个菜单项编写了鼠标单击事件过程。关于此菜单,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针对此菜单进行操作,单击"斜体"菜单项时,将执行它的鼠标单击事件过程B、针对此菜单进行操作,单击"下划线"菜单项时,"√"被去掉C、针对此菜单进行操作,单击"退出"菜单项时,不能执行对应的单击事件过程D、针对此菜单进行操作,单击"编辑"菜单项时,打开下拉菜单,但不执行相应的单击事件过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菜单项中不管是主菜单还是子菜单,单击某个菜单项,都会执行它们相应的单击事件过程。故D选项叙述错误。24、以下关于通用对话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程序运行状态下,通用对话框控件是不显示的B、通用对话框控件是VisualBasic的标准控件C、设计时,通用对话框控件的大小是固定的,不能改变D、在同一个程序中,一个通用对话框控件可以作为打开、保存等多种对话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通用对话框是一个ActiveX控件,不是标准控件,故B选项错误。25、窗体上有一个名称为CD1的通用对话框,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相应的事件过程如下:PrivateSubCommand1_Click()CD1.Filter="AllFile|*.*|TextFile|*.txt|PPT|*.ppt"CD1.FilterIndex=2CD1.InitDir="C:"CD1.FileName="default"CD1.ShowSaveEndSub关于上述过程,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默认过滤器为"*.ppt"B、指定的初始目录为"C:\"C、打开的文件对话框的标题为"default"D、上面事件过程实现保存文件的操作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通用对话框的FilterIndex属性为1时表示默认过滤器为第1个文件类型,为2时表示为第2个文件类型。InitDir属性值指定通用对话框的初始目录。FileName属性表示对话框中默认的文件名。ShowSave方法表示打开另存为对话框,执行保存文件的操作。26、以下关于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Hide方法能隐藏窗体,但窗体仍在内存中B、使用Show方法显示窗体时,一定触发Load事件C、移动或放大窗体时,会触发Paint事件D、双击窗体时,会触发DblClick事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窗体的Load事件是把窗体装入工作区的事件,即装入内存,然后窗体才显示出来,使用Hide方法可以使窗体隐藏,但窗体仍在内存中,使用Show方法能使窗体显示出来。当窗体被移动或放大时,或者窗口移动时覆盖了一个窗体时,触发Paint事件。双击窗体时会触发窗体的DblClick事件。27、以下关于图片框控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Print方法在图片框中输出文本B、图片框控件中的图形可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被清除C、图片框控件中可以放置其他控件D、用Stretch属性可以自动调整图片框中图形的大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可以通过Print方法在图片框中输出文件,图片框中的图形可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通过载入空文件的方法清除,图片框控件可以作为父控件,即可以放置其他控件,Stretch属性用来自动调整图片框中图形内容的大小。28、为了清除列表框中指定的项目,应使用的方法是()。A、ClsB、ClearC、RemoveD、RemoveItem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清除列表框中的指定内容要使用RemoveItem方法,格式为:RemoveItem(索引值),只要指定要清除项目的索引值就可以清除指定项目。如果要清除列表框中的全部内容可以使用Clear方法。29、定时器的Interval属性的值是一个整数,它表示的是()。A、毫秒数B、秒数C、分钟数D、小时数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Interval的属性值是以毫秒计,所以是毫秒数。故选A。30、阅读程序:PrivateSubForm_Click()a=0Forj=1To15a=a+jMod3NextjPrintaEndSub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输出结果是()。A、105B、1C、120D、15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31、为计算1+2+22+23+24+…+210的值,并把结果显示在文本框Text1中,若编写如下事件过程:PrivateSubCommand1Click()Dima&,s&,k&s=1a=2Fork=2To10a=a*2s=s+aNextkText1.Text=sEndSub执行此事件过程后发现结果是错误的,为能够得到正确结果,应做的修改是()。A、把s=1改为s=0B、把Fork=2To10改为Fork=1To10C、交换语句s=s+a和a=a*2的顺序D、把Fork=2To10改为Fork=1To10、交换语句s=s+a和a=a*2的顺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程序应该计算的是2的0次方到2的10次方的和,程序少计算了2的1次方,应该先累加,再执行a=a*2,并且将Fork=2to10改为Fork=1to10,这样最后一次循环2的10次方的值能正确累加,然后循环结束。因此答案为D。32、标准模块中有如下程序代码:PublicxAsInteger,yAsIntegerSubvar_pub()x=10∶y=20EndSub在窗体上有1个命令按钮,并有如下事件过程: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xAsIntegerCallvar_pubx=x+100y=y+100Printx;yEndSub运行程序后单击命令按钮,窗体上显示的是()。A、100100B、100120C、110100D、110120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标准模块中定义的使用Public定义的变量是全局变量,全局变量可以在工程的每个模块、每个过程中使用。如果在过程中有与全局变量同名的过程变量则优先使用过程变量。在命令按钮事件中定义了局部变量x,与全局变量同名,因此在此事件中使用局部变量,而变量y在此过程中没有定义,则仍使用全局变量。因此输出时x值为100,y值为120。33、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Text1的文本框和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iAsInteger,nAsIntegerFori=0To50i=i+3n=n+1Ifi>10ThenExitForNextText1.Text=Str(n)EndSub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在文本框中显示的值是()。A、2B、3C、4D、5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程序中For循环的结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循环完指定的次数,一种是达到一定的条件后直接退出循环。由于在循环体中循环变量i的值被修改:i=i+3,因此,每次循环开始时i的取值为0,4,8,i为8时执行i=i+3=11,n=n+1=3,这时i的值大于10,退出For循环,因此For循环执行了3次,即n的值为3。所以在文本框中会显示3。34、设有如下的程序段:n=0Fori=1To3Forj=1ToiFork=jTo3n=n+1NextkNextjNexti执行上面的程序段后,n的值为()。A、3B、21C、9D、14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程序是三层的For循环,内层的循环次数由外一层的循环变量的值决定。因此程序执行过程如下:i=1时,第二层循环执行1次,第三层循环执行3次,n=3i=2时,第二层循环执行2次,第三层循环执行3次+2次,n=3+3+2=8i=3时,第二层循环执行3次,第三层循环执行3次+2次+1次,n=8+3+2+1=14因此答案为D。35、PrivateFunctionf(yAsInteger)f=y*yEndFunction运行上述程序,如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程序运行出错,x变量的类型与函数参数的类型不符B、在窗体上显示100C、函数定义错,函数名f不能又作为变量名D、在窗体上显示10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变量x在按钮单击事件过程中没有定义,因此系统自动将它定义为Variant类型,由于过程中参数类型为Integer,所以程序运行时会提示"ByRef参数类型不符"错误。A选项正确。只在按钮事件中加上DimxasInteger就可以解决问题,或者f过程中的yasinteger改为ByValyasinteger也可以解决。36、窗体上有1个名称为Text1、内容为空的文本框。编写如下事件过程:PrivateSubText1_KeyUp(KeyCodeAsInteger,ShiftAsInteger)PrintText1.Text;EndSub运行程序,并在文本框中输入"123",则在窗体上的输出结果为()。A、123B、112C、12123D、112123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KeyUp事件是在松开按钮时发生。按下1松开时,文本框中显示1,执行KeyUp事件过程,在窗体上显示文本框内容,即1。按下2松开时,文本框中显示12,执行KeyUp事件过程,在窗体上1后面接着现在显示文本框的内容,即窗体上显示为112。按下3松开时,文本框中显示123,执行KeyUp事件过程,在窗体上112后面接着显示文本框的内容,即在窗体上显示为112123。37、设有以下程序:PrivateSubForm_Click()x=50Fori=1To4y=InputBox("请输入一个整数")y=Val(y)IfyMod5=0Thena=a+yx=yElsea=a+xEndIfNextiPrintaEndSub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在输入对话框中依次输入15、24、35、46,输出结果为()。A、100B、50C、120D、70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程序的作用是输入的数如果是5的倍数就累加,如果不是就每次加50或与上次是5的倍数的那个数相累加。因此最终a的值是15+15+35+35=100。38、设在工程文件中有一个标准模块,其中定义了如下记录类型:TypeBooksNameAsString*10TelNumAsString*20EndType在窗体上画一个名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要求当执行事件过程Command1_Click时,在顺序文件Person.txt中写入一条Books类型的记录。下列能够完成该操作的事件过程是()。A、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BAsBooksOpen"Person.txt"ForOutputAs#1B.Name=InputBox("输入姓名")B.TelNum=InputBox("输入电话号码")Write#1,B.Name,B.TelNumClose#1EndSubB、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BAsBooksOpen"Person.txt"ForInputAs#1B.Name=InputBox("输入姓名")B.TelNum=InputBox("输入电话号码")Print#1,B.Name,B.TelNumClose#1EndSubC、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BAsBooksOpen"Person.txt"ForOutputAs#1B.Name=InputBox("输入姓名")B.TelNum=InputBox("输入电话号码")Write#1,BClose#1EndSubD、PrivateSubCommand1_Click()Open"Person.txt"ForInputAs#1Name=InputBox("输入姓名")TelNum=InputBox("输入电话号码")Print#1,Name,TelNumClose#1EndSub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数据文件的写操作分为3步,即打开文件、写入文件和关闭文件。首先,在顺序文件中打开文件写入数据的打开方式为:Open文件名ForOutputAs#文件号。因此B、C选项排除,只看A、D选项。写入顺序文件Print#语句格式为:Print#文件号,变量名,变量名…,Write语句的的格式与Print语句一样:Write#文件号,变量名,变量名。而记录类型变量不能整体引用,需要指明记录变量中的成员名,格式为:记录变量名.成员名,Books类型变量B成员Name和TelNum赋值和引用应该是B.Name、B.TelNum,因此A选项正确。39、设工程中有2个窗体:Form1、Form2,Form1为启动窗体。Form2中有菜单,其结构如表。要求在程序运行时,在Form1的文本框Text1中输入口令并按回车键(回车键的ASCII码为13)后,隐藏Form1,显示Form2。若口令为"Teacher",所有菜单都可见;否则看不到"成绩录入"菜单项。为此,某人在Form1窗体文件中编写如下程序:PrivateSubText11_KeyPress(KeyAsciiAsInteger)IfKeyAscii=13ThenIfText1.Text="Teacher"ThenForm2.input.Visible=TrueElseForm2.input.Visible=FalseEndIfEndIfForm1.HideForm2.ShowEndSub程序运行时发现刚输入口令时就隐藏了Form1,显示了Form2,程序需要修改。下面修改方案中正确的是()。A、把Form1中Text1文本框及相关程序放到Form2窗体中B、把Form1.Hide、Form2.Show两行移到2个EndIf之间C、把IfKeyAscii=13Then改为IfKeyAscii="Teacher"ThenD、把2个Form2.input.Visible中的"Form2."删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原程序的执行流程为,当按下一个键后,激活KeyPress事件,事件中隐藏Form1和显示From2的语句与判断是否按了回车键的语句是顺序的,即不论按了什么键,都会执行隐藏Form1和显示From2的语句。这两句应该上移到第二个EndIf前面,也就是放在判断是否按了回车键的If语句块中。因此B选项正确。40、在设窗体上有一个通用对话框控件CD1,希望在执行下面程序时,打开如图所示的文件对话框:PrivateSubCommand1_Click()CD1.DialogTitle="打开文件"CD1.InitDir="C:"CD1.Filter="所有文件|*.*|Word文档|*.doc|文本文件|*.txt"CD1.FileName=""CD1.Action=1IfCD1.FileName=""ThenPrint"未打开文件"ElsePrint"要打开文件"&CD1.FileNameEndIfEndSub但实际显示的对话框中列出了C:\下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文件类型"一栏中显示的是"所有文件"。下面的修改方案中正确的是()。A、把CD1.Action=1改为CD1.Action=2B、把"CD1.Filter="后面字符串中的"所有文件"改为"文本文件"C、在语句CD1.Action=1的前面添加:CD1.FilterIndex=3D、把CD1.FileName=""改为CD1.FileName="文本文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通用对话框控件中,Filter属性指定了在对话框中显示的文件类型,该属性可以设置多个文件类型,每种文件类型由文件描述和文件通配符与扩展名组成,并由"|"隔开。FilterIndex属性用来指定默认的过滤器,Filter属性中设置了多个过滤器后,每个过滤器的对应的值按从左到右顺序是1、2…,FilterIndex属性默认为1,即第一个过滤器,因此程序中会显示C:\下的所有文件。应该在通话框打开之前(CD1.Action=1之前)添加CD1.FilterIndex=3,即使默认过滤器为第3个过滤器。国家二级VB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在结构化方法中,用数据流程图(DFD)作为描述工具的软件开发阶段是()。A、逻辑设计B、需求分析C、详细设计D、物理设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软件开发阶段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五个阶段。其中需求分析阶段常用的工具是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2、对序线性表(23,29,34,55,60,70,78)用二分法查找值为60的元素时,需要比较次数为()。A、1B、2C、3D、4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二分法查找法需要两次:①首先将60与表中间的元素55进行比较,由于60大于55,所以在线性表的后半部分查找。②第二次比较的元素是后半部分的中间元素,将60与表中间的元素70进行比较,由于60小于70,所以在线性表的前半部分查找。③第三次比较的元素是前半部分的中间元素,即60,这时两者相等,即查找成功。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线性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B、栈与队列是非线性结构C、双向链表是非线性结构D、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是线性结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数据结构中各数据元素之间前后关系的复杂程度,一般将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型: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如果一个非空的数据结构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②每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则称该数据结构为线性结构,又称线性表。所以线性表、栈与队列、线性链表都是线性结构,而二叉树是非线性结构。4、开发大型软件时,产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A、大型系统的复杂性B、人员知识不足C、客观世界千变万化D、时间紧、任务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随着计算机软件规模的扩大,软件本身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研制周期显著变长,正确性难以保证,软件开发费用上涨,生产效率急剧下降,从而出现了人们难以控制软件发展的局面,即所谓的“软件危机”。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称为()。A、耦合度B、内聚度C、复杂度D、连接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耦合度是模块间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的度量;内聚度是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6、下列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线性表可以是空表B、线性表是一种线性结构C、线性表的所有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前件和后件D、线性表是由n个元素组成的一个有限序列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线性表是一种线性结构,由n(n≥0)个元素组成,所以线性表可以是空表。但是在线性表中,第一个结点没有前件,最后一个结点没有后件,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和后件,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7、设有如下关系表: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T=R/SB、T=R×SC、T=R∩SD、T=R∪S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T就是关系R中有的,同时S中也有的有序组(4、5、6),即交运算(n)。8、以下描述中,不是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特征的是()。A、可随机访问B、需要连续的存储空间C、不便于插入和删除D、逻辑相邻的数据物理位置上不相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线性表的顺序存储是用一片连续的空间来存放数据元素,其特点是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数据元素之间逻辑上的先后关系自动隐含在物理位置的相邻元素之中,因此不需要另外开辟空间来保存元素之间的关系。9、在三级模式之间引入两层映像,其主要功能之一是()。A、使数据与程序具有较高的独立性B、使系统具有较高的通道能力C、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D、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中数据的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10、下列方法中,属于白盒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的是()。A、错误推测B、因果图C、基本路径测试D、边界值分析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白盒测试方法也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测试,主要方法有逻辑覆盖测试、基本路径测试等。11、假定Picture1和Text1分别为图片框和文本框的名称,下列不正确的语句是()。A、Print25B、Picture1.Print25C、Text.Print25D、Debug.Print25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Print方法可以在窗体上显示文本字符串和表达式值,并可在其他图形对象或打印机上输出信息。也可以在立即窗口输出信息。但不能在文本框控件上输出信息,因此选项C不正确。12、为了在运行时能显示窗体左上角的控制框(系统菜单),可以设置以下哪个属性的值为True()。A、ControlBOXB、MinButtonC、MaxButtonD、BorderStyle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窗体的常见属性。窗体中ControlBox属性用来控制是否显示控制菜单,属性值为False时不显示控制菜单。属性。MinButton和MaxButton控制是否显示最大化和最小化按钮,属性BorderStyle则是设置窗体的边界样式。13、设有以下函数过程PdvateFunctionFun(a()AsInteger,bAsSlring)AsIntegerEndFunction若已有变量声明:Dimx(5)AsInteger,nAsInteger,chAsString则下面正确的过程调用语句是()。A、x(O)=Fun(x,"ch")B、n=Fun(n,ch)C、CallFunx,"ch"D、n=Fun(x(5),ch)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过程定义时如果将其形参定义为数组,则在调用该过程时所赋予的对应实参必须为数组名,而不能是普通变量、数组元素等。Sub子过程可以使用Call关键字来调用,但是Function函数过程不可以使用Call关键字调用,同时函数过程有一个返回值,可以将其赋值给其他变量或者数组元素。14、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PrivateSubCommand1Clickf)Fori=1To4X=4Forj=1To3X=3Fork=1to2X=X+6NextkNextj,iPrintXEndSub运行程序后,单击命令按钮,输出结果是()。A、7B、15C、157D、538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目中是3个For语句嵌套循环,在第二个循环中每次都给X赋值为3,因此前面两个外循环可以忽略不及,只考虑最里层的循环即可,一次循环后的结果就是最后答案。即运行两次循环,当k=1时,X=X+6=3+6=9;当K=2时,X=X+6=9+6=15。15、下列叙述中有错误的是()。A、变量名的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B、变量名的长度不超过255个字符C、变量名可以包含小数点或者内嵌的类型声明字符D、变量名不能使用关键字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变量命名。变量命名规则为以字母开头,后面可跟汉字、字母、数字或下划线,长度小于等于255个字符,不能使用VB中的关键字。16、在用Open语句打开文件时,如果省略“For方式”,则打开的文件的存取方式是()。A、顺序输入方式B、顺序输出方式C、随机存取方式D、二进制方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Open语句打开文件时的格式为:Open文件说明[For方式][Access存取类型][锁定]As[#]文件号[Len=记录长度]其中,“方式”可以是:Output指定顺序输出方式、Input指定顺序输入方式、Append指定顺序输出方式,它与Output不同的是,当用Append方式打开文件时,文件指针被定位在文件末尾,如果文件执行写操作,则写入的数据附加在原来文件的后面。Random指定随机存取方式,也是默认方式。17、下列是VisualBasic中所允许的形式数是()。A、+25.74B、3.457E—100C、368D、1.87E+5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VB中的数据表示。VB中的实数可以分为单精度和双精度,单精度指数形式为±n;nE±m,表示数据的最大值为3.402823E38;实际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同时出现。18、指令“Circle(1500,1200),1000,…,0.5”将会绘制出的图形为()。A、圆B、正方形C、椭圆D、圆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绘图方法。Circle可以用来绘制圆、椭圆以及圆弧。具体的使用格式为:“对象.Circle(x,y),半径,颜色,起始角,终止角,长短轴比例”:圆弧和扇形通过起始角和终止角来控制;椭圆通过长短轴比例来设置,比例为1或默认为圆。19、在表达式2+3*4^5-Sin(x+1)/2中,首先进行的运算是()。A、4^5B、3*4C、x+1D、Sin()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表达式的优先级。题目中表达式的优先级最高的是函数调用,先进行函数运算,接下来由高到低依次为算术运算符、字符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算术运算符的优先级从高创低为:()^-,*/,+-,因此首先进行的运算是(x+1)。20、在窗体上有一个名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并有如下事件过程:PrivateSubCommand1_Click()aS="SwallowsModGenulled"b$=Right(aS,8):c$=Mid(aS,1,8)MsgBoxaS,,b$,c$,1EndSub程序执行时,单击命令按钮,则在弹出的消息框的标题栏中显示的是()。A、SwallowsModGenulledB、GenulledC、SwallowsD、1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MsgBox过程。MsgBox为提示框,在MsgBox过程中,第1个参数是提示信息,第2个参数是按钮和图表的类型,若省略的话要有逗号占位,第3个参数是对话框的标题。因此标题为变量b中的内容。21、在文本框控件中,将Text的内容全部显示为用户所定义的字符的属性是()。A、PasswordCharB、需要编程来实现C、PasswordD、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文本框常见属性。文本框的Passwordchar属性设置显示文本为实际内容还是规定的字符显示;文本框控件不存在Password属性。22、下列关于控件焦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签控件不能接收焦点事件B、如果将文本框控件中TabStop属性值设为False,则该文本框将不能接收焦点事件C、窗体控件不能接收焦点事件D、不能通过程序代码设置焦点属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控件的焦点。设置控件的Tablndex属性可以改变控件的焦点的移动顺序,在窗体上绘制控件的时候,VB默认分配给控件的Tablndex属性,第一个默认为0,以下类推,可以在代码中更改。当控件的Visible和Enabled属性为真时,控件可以接受焦点,某些控件没有焦点,如标签、框架、计时器等。TabStop属性决定是否可以使用Tab来选定对象。23、为了使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右移200,应使用的语句是()。A、Command1.Move-200B、Command1.Move200C、Command1.Left=Command1.Left+200D、Command1.Left=Command1.Left-20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控件的移动。窗体上的控件可以利用Move方法或者Left属性来发生移动。Left属性表示控件的左边缘距容器左边缘的距离。因此命令按钮右移时:Left属性值增加。Move方法为移动到的位置,其格式为:[对象.]Move左边距离[,上边距离[.宽度[,高度]]]。24、在窗体上画一个名为Checkl的复选框,如果在窗体启动事件中编写语句“Checkl.Enabled=False”,则运行后复选框的状态为()。A、选中状态B、未选中状态C、0D、灰色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复选框的常见属性。复选框的Enabled属性表示复选框是否可用,为True时复选框可用;为False时复选框为灰色的,不可以使用。25、在窗体上有一个名称为List1的列表框和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并编写有如下事件过程:PrivateSubForm_Load()List1.Addltem"Item1":List1.Addltem"Item2":List1.Addltem”Item3”EndSubPrivateSubCommand1_Click()List1.List(List1.ListCount)="NewItem"EndSub程序执行时,单击命令按钮,其结果为()。A、把字符串“NewItem”添加到列表框中,但位置不能确定B、把列表框中原有的最后一项改为“NewItem”C、把字符串“NewItem”添加到列表框的最后(即“Item3”的后面)D、把字符串“NewItem”插入到列表框的最前面(即“Item1”的前面)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列表框的常见属性。列表框中ListCount表示现在列表框中存在的总的项目数,列表框的所有项都存放在List数组中,数组的下标从0开始。题目中程序开始运行时,ListCount的值为3,因此单击命令按钮时,执行的语句为:List1.List(3)="NewItem",加入到所有项的后面。26、设窗体上有1个水平滚动条,已经通过属性窗口把它的Max属性设置为1,Min属性设置为100。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A、程序运行时,若使滚动块向左移动,滚动条的Value属性值就减少B、由于滚动条的Max值小于Min值,程序运行时滚动条的长度会缩为一点,滚动块无法移动C、程序运行时,若使滚动块向左移动,滚动条的Value属性值就增加D、由于滚动条的Max属性值小于Min属性值,程序会出错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滚动条通常用来帮助观察数据或确定位置,也可用作数据输入的工具。其Max属性用于设置或返回滚动条所能表示的最大值,Min属性用于设置或返回滚动条所能表示的最小值。默认情况下,Max的值大于Min的值,即当滚动块向右移动时,其Value属性值增加。如果希望滚动条显示的信息从较大数值向较小数值变化,可将Min设置成大于Max的值,此时当滚动块向左移动时,其Value属性值增加。27、当用()方式打开文件时,如果对文件进行写操作,则写入的数据附加到原文件的后面。A、OutputB、AppendC、InputD、Random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文件的打开方式。以追加的方式打开文件时,每次写入的记录存放在文件的末尾。28、设有下列语句:x=5Ifx>0Theny=1y=5程序运行后,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变量y的值是1B、变量y的值是5C、变量x的值是5,变量y的值是1D、变量y的值不能确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选择语句。选择语句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如果分支语句If和Then在同一行,不需要写上EndIf语句,否则必须加上EndIf语句。题目中x的初值为5,大于0,因此执行if语句,y值为1;接下来执行赋值语句y=5,因此y值变为5。29、下面的程序运行时,单击窗体后,窗体上显示的结果是()。PrivateSubForm_Click()Dima(1To6)AsIntegerDimmini%,i%,j%,n%,t%,k%a(1)=8:a(2)=6:a(3)=9:a(4)=3:a(5)=2:a(6)=7n=6Fori=1Ton-1min1=iForj=i+1TonIfa(j)A、987632B、236789C、98763D、23678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循环程序的分析。程序主要包括两条循环语句,一条为两层循环的嵌套语句,内层循环找到当前i到n之间的最小元素的下标,退出内循环则把最小元素放到a(i)的位置,i从1变化到n-1;另外一条循环语句为输出数组中的所有元素,即把排序以后的结果输出。30、下列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在窗体上显示:1,1+2,1+2+3,1+2+3+4,1+2+3+4+5的和。在横线处应填写()。PrivateSubForm_Click()DimiAsInteger,ttAsIntegerFori=1To5tt=Sum(i):Print"tt=";tt,NextiEndSubPrivateFunctionSum(________)__________j=j+n:Sum=jEndFunctionA、nAsIntegerjAsIntegerB、nAsIntegerStaticjAsIntegerC、ByValnASIntegerjAsIntegerD、ByValnAsIntegerStaticjAsInteger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参数的传递和静态局部变量。Sum函数在窗体单击事件中调用5次并用来求和,因此每一次求和结果应当保留,所以借助静态变量实现。同时要求传递的形参变化不应影响到实参,因此采用传值调用。31、有如下函数:Functionfun(aAsInteger,nAsInteger)AsIntegerDimmAsIntegerWhilea>=na=a-n:m=m+lWendfun=mEndFunction该函数的返回值是()。A、a乘以n的乘积B、a加n的和C、a减n的差D、a除以n的商(不含小数部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函数过程的程序分析。函数体中包含了一条循环语句,循环变量a,步长为n,m则记录了在a中共有多少个n,也就是返回了aha的商。32、下面程序运行后,语句“Printi”执行的次数是()。PrivateSubForm_Click()DimiAsInteger,jAsIntegeri=0Doi=i+1Forj=10To1Step-3i=i+jPrintiNextjLoopWhilei<50EndSubA、4B、8C、12D、16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双重循环的分析。程序段中的循环结构为外循环Do…LoopWhile,内部又包括了For循环,内循环的执行次数固定,每执行一次外循环,执行4次内循环,每次执行完内循环后,外循环变量i的值增加23,因此外循环共执行了3次。可推出内循环中的语句Printi共执行了12次。33、标准模块中有如下程序代码:PublicxAsInteger,YAsIntegerSubTempSub()x=10:y=20EndSub在窗体上有1个命令按钮,并有如下事件过程: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xAsIntegerCallTempSubx=x+100:y=y+100Printx;yEndSub运行程序后单击命令按钮,窗体上显示的是()。A、110100B、100100C、100120D、11012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标准模块用Public关键字声明的全局变量,其作用域最大,可以在工程的每个模块、每个过程中使用。但当不同作用范围的变量重名时,有效范围小的变量会屏蔽有效范围大的变量。当一个全局变量与一个过程级变量重名时,当在本过程中直接使用这个变量名时,被认为是指局部变量。如果要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同名的全局变量,要使用模块名来修饰变量名。在本题的事件过程中,由于变量x被声明为过程级变量,其初始值为0,调用过程TempSub不会改变其值,而变量y为标准模块中声明的全局变量,调用过程TempSub后其值为20。故最后输出结果为100和120。34、在窗体上有一个名称为Checkl的复选框数组(含4个复选框),还有一个名称为Text1的文本框,初始内容为空。程序运行时,单击任何复选框,则把所有选中的复选框后面的文字罗列在文本框中(如图所示)。下面能实现此功能的事件过程是()。A、PrivateSubCheckl_Click(IndexAsInteger)TeXtl.Text=""Fork=0To3IfCheckl(k).Value=1ThenText1.Text=Text1.Text&Checkl(k).Caption&""’双引号中是空格EndIfNextkEndSubB、PrivateSubChecklClick(IndexAsInteger)Fork=0To3IfCheckl(k).Value=1ThenText1.Text=Text1.Text&Checkl(k).Caption&""’双引号中是空格EndIfNextkEndSubC、PfivmeSubChecklClick(IndexAsInteger)Text1.Text=""Fork=0To3IfCheckl(Index).Value=1ThenText1.Text=Text1.Text&Check1(Index).Caption&""’双引号中是空格EndIfNextkEndSubD、PrivateSubCheckl_Click(IndexAsInteger)Text1.Text=""Fork=0To3IfCheckl(k).Value=1ThenText1.Text=Text1.Text&Checkl(k).Caption&""’双引号中是空格ExitForEndIfNextkEndSub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复选框控件数组。复选框的Value属性,决定了当前复选框的状态,当Value为1时表示选中复选框。按照题目中的要求,首先清空文本框,接下来对复选框控件数组中的所有元素的Value属性一一筛查,判断是否选中,把选中的复选框控件的Caption属性值连接到文本框的字符串中。35、在E盘当前目录文件夹下建立一个名为“Student.txt”的随机文件,要求用InputBox函数输入5个学生的姓名(StuName)、年级(StuGrade)和年龄(StuAge)。在程序中有以下记录类型和窗体的事件过程,请选择正确的语句完成程序()。PrivateTypestudentStuNameAsString*10StuGradeAsString*10StuAgeAsIntegerEndTypePrivmeSubForm_Click()DimsAsstudentOpen"c:Mtudent.txt"ForRandomAs#1Len=Len(s)Fori=lTo5s.StuName=InputBox("请输入姓名")s.StuGrade=InputBox("请输入年级号")s.StuAge=Val(1nputBox("请输入年龄"))____________NextiClose#1EndSubA、Print#1,sB、Print#1,iC、Put#1,,sD、Put#1,,i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文件操作。题目中要求以随机的方式(Random)打开一个文件,打开文件的格式为:OpenFileNameForRandomAs#文件号[Len=记录长度],然后以Put命令写入一条记录,格式为:Put[#]文件号,[记录号],变量名。若省略记录号,表示在当前记录号下写入记录型变量,逗号(,)不可以省略。36、单击命令按钮执行以下程序,则输出结果为()。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xAsInteger,yAsIntegerx=14:y=48:CallProc(x,y)Printx;yEndSubPublicSubProc(nAsInteger,ByValmAsInteger)n=nMod10:m=mMOd10EndSubA、48B、148C、1448D、448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参数传递。在VB的过程调用时,参数有两种传递方式:传址传递和传值传递。如果在过程声明时形参用ByVal声明,说明此参数为传值调用;若用。ByRef声明,说明此参数为传址调用;如果没有说明传递类型,则默认为传址传递。由此可知题目中的实参x为传址调用,y为传值调用,因此n的变化影响x,而m变化不会影响y。37、VB中有3个键盘事件:KeyPress、KeyDown、KeyUp,若光标在Text1文本框中,则每输入一个字母()。A、只触发KeyUp事件B、这3个事件都会触发C、只触发KeyDown、KeyPress事件D、不触发其中任何一个事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当控件具有焦点时,如果按下一个字母键,将会依次触发此控件的KeyDown、KeyUp和KeyPress事件。38、关于菜单设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弹出式菜单也在菜单编辑器中定义B、在菜单的标题栏中,“&”所引导的字母指明了访问该菜单项的访问键C、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重新设置菜单的Visible属性D、在同一窗体的菜单项中,不允许出现标题相同的菜单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菜单设计。VB中所有的菜单都是在菜单编辑器中定义的。定义菜单时“&”后面的字母为访问该菜单项的访问键,每个菜单项都要有惟一的名字,在程序运行中可以根据名字来更改菜单的Enabled、Visible等属性。不同名称的菜单的标题可以相同。39、设工程中有2个窗体:Form1、Form2,Form1为启动窗体。Form2中有菜单,其结构如表。要求在程序运行时,在Form1的文本框Text1中输入口令并按回车键(回车键的ASCII码为13)后,隐藏Form1,显示Form2。若口令为“XSLNCER”,所有菜单项都可见:否则看不到“成绩录入”菜单项。为此,某人在Form1窗体文件中编写如下程序:PrivateSubText1_KeyPrcss(KeyAsciiAsInteger)IfKeyAscii=13ThenIf11ex1.Text="XSLNCER"ThenForm2.input.Visible=TrueElseForm2.input.Visible=FalseEndIfEndIfForm1.HideForm2.ShowEndSub程序运行时发现刚输入口令时就隐藏了Form1,显示了Form2,程序需要修改。下面修改方案中正确的是()。A、把2个Form2.input.Visible中的“Form2”删去B、把Form1中Text1文本框及相关程序放到Form2窗体中C、把IfKeyAsii=13Then改为IfKeyAscii=“XSLNCER”ThenD、把Form1.Hide、Form2.Show两行移动到2个EndIf之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题干的描述,刚刚输入口令的第一个字符时就隐藏了Form1显示Form2,与预期的键入回车时才隐藏Form1显示Form2不符,可以判断是在进行KeyAscii条件判断时出了问题。观察代码可以看到,Form1.Hide和Form2.Show语句处于KeyAscii=13的If判断之外,这样无论键入的第一个字符是否是回车都将执行这两条语句,造成了题干描述的错误现象。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只要把这两条语句移到两个EndIf之间,令其受到KeyAscii=13的If判断即可。40、在窗体上有一个名称为Drive1的驱动器列表框,一个名称为Dir1的目录列表框,一个名称为File1的文件列表框,两个名称分别为Label1、Label2的标签(标题分别为空白和“共有文件”)。要使得驱动器列表框与目录列表框、目录列表框与文件列表框同步变化,并且在标签Label1中显示当前文件夹中文件的数量。下列能够正确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是()。A、PrivateSubDirl_Change()Filel.Path=Dirl.PathEndSubPrivateSubDrive1_Change()Dirl.Path=Drivel.DriveLabel1.Caption=File1.ListCountEndSubB、PrivateSubDirl_Change()Filel.Path=Dirl.PathEndSubPrivmeSubDrivel_Shange()Dirl.Path=Drivel.DriveLabel1.Caption=File1.ListEndSubC、PrivateSubDirl_Change()Filel.Path=Dirl.PathLabel1.Caption=File1.ListCountEndSubPrivateSubDrive1_Change()Dirl.Path=Drive1.DriveLabel1.Caption=File1.ListCountEndSubD、PrivateSubDirl_Change()File1.Path=Dir1.PathLabel1.Caption=File1.ListEndSubPrivmeSubDrivel_Change()Dirl.Path=Drivel.DriveLabel1.Caption=File1.ListEndSub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文件系统控件。要使驱动器、目录和文件列表框同步显示,那么就需要编写代码才能使它们之间彼此同步,在驱动器Drivel的Change事件中,要Dirl.Path=Drivel.Drive,使目录的路径和驱动器一致,同时在目录Dirl的Change事件中要Filel.Path=Dirl.Path,使文件路径的位置和驱动器一致。可以在文件列表框中使用ListCount属性来统计文件数目(当文件路径改变时统计)。国家二级VB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下列链表中,其逻辑结构属于非线性结构的是A、二叉链表B、循环链表C、双向链表D、带链的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定义的链表中,若只含有一个指针域来存放下一个元素地址,称这样的链表为单链表或线性链表。带链的栈可以用来收集计算机存储空间中所有空闲的存储结点,是线性表。在单链表中的结点中增加一个指针域指向它的直接前件,这样的链表,就称为双向链表(一个结点中含有两个指针),也是线性链表。循环链表具有单链表的特征,但又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存贮空间,仅对表的链接方式稍做改变,使得对表的处理更加方便灵活,属于线性链表。二叉链表是二叉树的物理实现,是一种存储结构,不属于线性结构。答案为A选项。2、设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Q(1:35),初始状态为front=rear=35。现经过一系列入队与退队运算后,front=15,rear=15,则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A、15B、16C、20D、0或35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循环队列中,用队尾指针rear指向队列中的队尾元素,用排头指针front指向排头元素的前一个位置。在循环队列中进行出队、入队操作时,头尾指针仍要加1,朝前移动。只不过当头尾指针指向向量上界时,其加1操作的结果是指向向量的下界0。由于入队时尾指针向前追赶头指针,出队时头指针向前追赶尾指针,故队空和队满时,头尾指针均相等。答案为D选项。3、下列关于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栈底元素一定是最后入栈的元素B、栈顶元素一定是最先入栈的元素C、栈操作遵循先进后出的原则D、以上说法均错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栈顶元素总是后被插入的元素,从而也是最先被删除的元素;栈底元素总是最先被插入的元素,从而也是最后才能被删除的元素。栈的修改是按后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的。因此,栈称为先进后出表,或"后进先出"表,所以选择C。4、在关系数据库中,用来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是A、属性B、二维表C、网状结构D、树状结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关系模型实体间的联系采用二维表来表示,简称表。选项C为网状模型实体间的联系,选项D为层次模型实体间的联系,选项A属性刻画了实体5、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则实体部门和职员间的联系是A、1:1联系B、m:1联系C、1:m联系D、m:n联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两个实体集间的联系实际上是实体集间的函数关系,主要有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m)、多对一联系(m:1)、多对多联系(m:n)。对于每一个实体部门,都有多名职员,则其对应的联系为一对多联系(1:m),答案选C。6、A、选择B、投影C、自然连接D、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由关系R到关系S为一元运算,排除C和D。关系S是关系R的一部分,是通过选择之后的结果,因此选A。7、数据字典(DD)所定义的对象都包含于A、数据流图(DFD图)B、程序流程图C、软件结构图D、方框图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数据流图中,对所有元素都进行了命名,所有名字的定义集中起来就构成了数据字典。因此选A,而B,C,D都不符合。8、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不包括A、软件验收的依据B、用户与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C、软件设计的依据D、软件可行性研究的依据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最后成果,是软件开发的重要文档之一。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便于用户、开发人员进行理解和交流,B正确;②反映出用户问题的结构,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和依据,C正确;③作为确认测试和验收的依据,A正确。9、下面属于黑盒测试方法的是A、语句覆盖B、逻辑覆盖C、边界值分析D、路径覆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黑盒测试不关心程序内部的逻辑,只是根据程序的功能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在使用黑盒测试法时,手头只需要有程序功能说明就可以了。黑盒测试法分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和错误推测法,答案为C。而A、B、D均为白盒测试方法。10、下面不属于软件设计阶段任务的是A、软件总体设计B、算法设计C、制定软件确认测试计划D、数据库设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从技术观点上看,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过程设计。所以A、B、D正确,C为软件测试阶段的任务。11、以下合法的VB变量名是A、_aB、yPrintC、a-bD、Type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变量的命名规则是:①必须以字母开头,由字母、汉字、数字或下划线组成;②不能在变量名中出现句点"."、空格或者嵌入字符,例如!、@、#、$、%、&等;③长度不得超过255个字符;④不能使用VB的关键字,关键字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包括预定义语句(例如If、For等)、函数(Abs、Sqr等)和操作符(Or、Mod等)。12、以下关于VB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VB采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B、VB程序能够以解释方式运行C、VB程序能够以编译方式运行D、VB程序总是从Form_Load事件过程开始执行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一般情况下,整个应用程序从设计时的第一个窗体开始执行,需要首先执行的程序代码放在Form_Load事件过程中。如果需要从其他窗体开始执行应用程序,则可通过"工程"菜单中的"工程属性"命令("通用"选项卡)指定启动窗体。但是,如果有SubMain过程,则可以(注意,是"可以",而不是"必须")首先执行SubMain过程。13、有如下数据定义语句:Di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