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整体性限训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5.1整体性限训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5.1整体性限训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5.1整体性限训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5.1整体性限训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体性限训自然环境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读“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对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造成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文 B.地貌 C.植被 D.气候黄山市某地种植菊花的经济效益高,当地农民便开垦坡地种植菊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该地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同一区域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B.不同区域之间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4.若当地农民继续开垦坡地,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植物蒸腾作用增强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美国黄石公园工作者发现,公园植被在当地狼群被全部猎杀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公园里大水频发,土壤侵蚀,生态失衡。1995年黄石公园重新从加拿大引入狼群后生态系统又逐步趋于稳定,可仍有部分地区的生态并没有恢复。狼群不仅控制了麋鹿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它们的行为,使其避开易被捕食的地区——峡谷、河谷,从而使这些地区草木繁盛,生物多样性也随之增加。善于修筑水坝的河狸也增加了,河狸坝抬高了水位从而使两岸土地成了“湿地”。更惊喜的是这一举措还改善了河流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修复案例反映了自然地理整体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B.黄石公园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是麋鹿数量的剧增C.人类猎杀麋鹿可以代替狼群的作用D.狼群减少了麋鹿数量会减少熊的食物来源,从而减少熊的数量6.黄石公园的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时要遵循自然规律②生态修复措施遵循优先选择当地物种③恢复的草木有稳固河岸、减少侵蚀的作用④保护顶级掠食者就能恢复生态平衡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是限制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地下水——植物—土壤三者间的互馈作用会影响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土壤特性(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关于图中序号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①多戈壁、沙漠,使地表径流减少,增加了地下水B.②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不利于植物生长C.③植被群落覆盖度高,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D.④地形种类多,利于多种植被生长,生物多样性丰富8.根据整体性原理,推测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土壤含水量下降②沙土的比重上升③土壤肥力增加④植物群落变稀疏⑤草类的比重上升⑥灌木的比重上升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10.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生物我国东北某针叶林区火灾发生后数年内发现:针叶林区被大面积烧毁的同时,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等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及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题。11.推测火灾发生后初期,林下优势植被可能是(

)A.针叶林 B.灌木 C.草本植物 D.苔藓地衣12.森林火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其肥力②烧死害虫,减少林区的病虫害③提高地温,延长植物生长周期④促进物种更新,维护生态平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在水循环的过程中,①圈层物质进入②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A.降水B.水汽输送C.蒸发D.径流14.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A.搬运、沉积过程B.侵蚀、搬运过程C.风化、侵蚀过程D.变质、沉积过程15.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黑风暴”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17.“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火烧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之一,对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土壤、水文及微生物产生一定影响。下图示意敦煌西湖荒漠湿地芦苇植物群落火烧后第一年干扰样地和未干扰样地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研究发现,火烧干扰后芦苇植物群落的植物萌芽时间提前,枯黄时间推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火烧后第一年,芦苇植物群落(

)A.盖度增加B.高度降低C.密度增大 D.生长期缩短19.火烧干扰区域(

)A.表土含水量降低 B.地下水水位上升 C.太阳辐射增强 D.地表温度下降20.火烧干扰区域入侵植物的生长习性是(

)A.喜湿耐寒 B.喜阴忌晒 C.喜光耐旱 D.喜凉忌涝洋面封冻产生的环境效应叫作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冷②温室效应加强③气候变暖B.①气候变暖②温室效应减弱③气候变冷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效应加强③气候变暖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效应减弱③气候变冷22.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建筑物被腐蚀B.马达加斯加岛面积扩大C.世界各国农业结构调整 D.皮肤癌患者增加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离河岸距离(m)群落属性影响因子群落结构群落盖度(%)海拔(m)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g/cm3)土壤电导率(mS/cm)50乔—灌—草30.339165.731.410.36200乔—灌—草34.009175.041.500.59350乔—灌—草40.339144.421.500.37500乔—灌—草46.6791418.511.412.56650乔—灌—草74.3391319.271.370.40800乔—灌—草68.6791315.231.381.02950乔—草45.009127.781.400.501100乔—草40.339163.061.580.661250乔—草34.339152.321.621.9823.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①海拔②土壤含水量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土壤含盐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4.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A.胡杨涵养水源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C.地下水埋深浅 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25.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土壤有机质减少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C.土壤含盐量增加 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花色素是影响秋季枫叶变红的主要因素,其含量越高,枫叶颜色越浓艳。糖分含量与花色素含量呈正相关。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入秋降水过少时,红叶颜色较淡,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入秋后,与枫叶变红程度呈正相关的是(

)A.风力 B.光照 C.地形 D.日均温27.一般情况下,辽宁东部山区的枫叶变红现象最有可能是(

)A.西北坡变红较早,且持续时间更长B.东北坡颜色更加鲜艳C.东南坡变红较早,且持续时间更长 D.西南坡枫叶最晚干瘪谷坊是在易受流水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坝高一般1〜3米。专家提出增加沙棘植物“柔性坝”,组成综合生物、工程坝系网。沙棘植物柔性坝是按一定株距和行距垂直于水流方向交错种植的若干行沙棘体。下图为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召沟的综合生物、工程坝系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谷坊的修建可使①河流含沙量减少②沟道下蚀作用增强③下游山洪危害减轻④沟道出口地区土壤肥力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柔性坝”的建成后,谷坊坝内A.泥沙颗粒变细B.泥沙沉积增多C.水体含沙量增大D.耕地增速加快贵州省西部的草海(如图所示)属封闭型的岩溶湖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仅有几条季节性溪流发育。70万年来,在青藏高原整体抬升的背景下,草海湿地西部地形抬升,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不断变化。近5000年,草海流域气候经历温湿期和干凉期的交替变化,现在正处于干凉气候末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0.70万年来,西部地形抬升对草海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的影响是(

)A.面积缩小,位置西移B.面积扩大,位置东移C.面积缩小,位置东移D.面积扩大,位置西移31.研究显示,与温湿期相比,现代草海湖中动物数量及种类较少,原因是(

)A.湖泊面积增大,水温较高B.湖泊面积减小,水温较低C.湖泊面积增大,水温较低D.湖泊面积减小,水温较高[2023北京西城区高二(上)期末考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受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增减、病虫害增多、人口增长、土地使用、森林火灾、灯光干扰等因素影响,老弱植物在原区域枯死,原有植物在新的区域发展,种群中心发生转移。研究发现,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如云杉、冷杉,数十年来每十年向北迁移11km;喜高温和雨水的开花被子植物如白橡树、糖枫树、冬青属植物,约有3/4每十年向西迁移15.4km,没有出现东迁或南迁现象。据此回答57题。32、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热量B.水分 C.光照 D.土壤 33、北美东部地区的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向西迁移可能是因当地()A.年均温降低B.蒸发量减少 C.自然灾害减少 D.土地开发利用 34、北美东部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这说明A.病虫害对东西方向的影响小于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的水分变化大于南北方向的热量变化C.人类活动在东西方向的影响大于热量变化D.气温变化对东西方向的影响大于南北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谷坊的修建可使①河流含沙量减少②沟道下蚀作用增强③下游山洪危害减轻④沟道出口地区土壤肥力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柔性坝”的建成后,谷坊坝内A.泥沙颗粒变细B.泥沙沉积增多C.水体含沙量增大D.耕地增速加快贵州省西部的草海(如图所示)属封闭型的岩溶湖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仅有几条季节性溪流发育。70万年来,在青藏高原整体抬升的背景下,草海湿地西部地形抬升,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不断变化。近5000年,草海流域气候经历温湿期和干凉期的交替变化,现在正处于干凉气候末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0.70万年来,西部地形抬升对草海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的影响是(

)A.面积缩小,位置西移B.面积扩大,位置东移C.面积缩小,位置东移D.面积扩大,位置西移31.研究显示,与温湿期相比,现代草海湖中动物数量及种类较少,原因是(

)A.湖泊面积增大,水温较高B.湖泊面积减小,水温较低C.湖泊面积增大,水温较低D.湖泊面积减小,水温较高[2023北京西城区高二(上)期末考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受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增减、病虫害增多、人口增长、土地使用、森林火灾、灯光干扰等因素影响,老弱植物在原区域枯死,原有植物在新的区域发展,种群中心发生转移。研究发现,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如云杉、冷杉,数十年来每十年向北迁移11km;喜高温和雨水的开花被子植物如白橡树、糖枫树、冬青属植物,约有3/4每十年向西迁移15.4km,没有出现东迁或南迁现象。据此回答57题。32、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热量B.水分 C.光照 D.土壤 33、北美东部地区的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向西迁移可能是因当地()A.年均温降低B.蒸发量减少 C.自然灾害减少 D.土地开发利用 34、北美东部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这说明 A.病虫害对东西方向的影响小于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的水分变化大于南北方向的热量变化C.人类活动在东西方向的影响大于热量变化D.气温变化对东西方向的影响大于南北方向整体性答案1.A2.D【分析】1.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绿洲的形成主要是受水源的影响,有水才会有植物,有植物才能形成绿洲,图中对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应为①(水文对植被的影响),A对。故选A。2.南方地区因降水丰富,而形成“高山青,涧水蓝”的典型地理特征。西北地区因降水少,而产生“黄沙漫漫飞满天”典型的地理特征。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气候不同,导致水文、地貌、植被等地理要素不同,因此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D对,ABC错。故选D。3.A4.C【分析】3.该区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同一区域地理要素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A项正确,B项错误;该过程并未产生新功能,也未体现对其他区域的影响,CD项错误。故选A。4.若继续开垦坡地,植被遭到破坏,调蓄能力下降,使得地表径流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同时,植物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有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因此直接导致的影响是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5.A6.A【解析】5.黄石公园案例人类干预了狼群生物,最终影响到河流地貌,这反映了自然地理整体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A正确。黄石公园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是狼群被猎杀;B错误。人类猎杀麋鹿不可以代替狼群的作用,狼群还影响了麋鹿的行为;C错误。狼群减少了麋鹿数量,却提升了生物多样性,食物来源增多熊的数量会因此而增多。D错误。故选A。6.黄石公园的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时要遵循自然规律、生态修复措施遵循优先选择当地物种、恢复的草木有稳固河岸、减少侵蚀的作用,①②③正确,“保护顶级掠食者就能恢复生态平衡”,说法太片面,太绝对。生态恢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B8.B【解析】7.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为西北地区,因此多戈壁、沙漠,使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应是减少而不是增加,A错误;当地气候干旱,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不利于植物生长,B正确;西北地区植被群落覆盖度较差,因此有机质并不丰富,C错误;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并不丰富,D错误。故选B。8.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土壤风化严重,导致沙土比重上升,植物群落变得稀疏,耐旱灌木比重上升,①②④⑥正确;土壤沙化严重,导致土地肥力下降,③错误;土壤含水量下降,因此草类比重下降,⑤错误。故选B。9.A10.D【分析】该题以湖泊的演化为背景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9.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湖泊动植物营养素沉积量逐渐增加,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后期陆生生物逐渐形成并生长,演变过程结束。结合四幅图可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③④①②,故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10.由图示可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动植物营养素沉积湖底(动植物死亡、腐烂),然后生物在营养素的条件下生长,并且一直持续到陆生生物形成,故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生物,D项正确。气候、地形、水文不起主导作用,ABC错误。故选D。【点睛】11.B12.C【分析】11.针叶林不是林下植被,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灌木的根系发达,入土较深,根部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针叶林区被大面积烧毁,地衣无根,受灾严重,火后难以很快生长。故选B,ACD错。12.森林火灾烧毁树木等植物,产生的灰烬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故①正确;森林火灾会烧死昆虫及其虫卵,减轻林区的病虫害,故②正确;森林火灾使地表温度升高仅是暂时性的,并不会真正提高地温,且植物的生长周期是由植物的特性所决定的,不受地温影响,故排除③;火灾使原有的森林几乎焚毁殆尽,在其上会长出新的植物,促进物种更新,维持生态平衡,故④正确,所以选C。【点睛】本题考查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灾后植被生长情况、及有利影响。题1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出错,解题时要结合当地的气温、降水等自然要素综合分析。13.C14.B15.B【解析】13.由图分析可知,①圈层是水圈,②圈层是大气圈,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水圈中的水体进入大气圈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故C项正确。14.由图分析可知,④圈层是岩石圈,岩石圈的矿物质通过流水侵蚀、搬运作用进入河流或其他水域,故B项正确;矿物质进入水圈与沉积作用无关,故A项错误;风化、侵蚀的产物需经过搬运才能进入水圈,故C项错误;变质作用与岩石圈中的矿物质进入水圈无关,故D项错误。15.地球四大圈层中,岩石圈分布于最底部,大气圈分布于最上层,水圈分布于两者之间,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全部,四大圈层相互渗透,故B项正确,A项错误;③圈层是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故C项错误;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故D项错误。16.A17.D【解析】16.由于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的土壤失去了植被的保护作用,更易遭受风力侵蚀,形成“黑风暴”。A正确;地下水水位下降是间接原因,B错误;降水的变化不大,C错误;温室效应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直接原因,D错误。故选A。17.“黑风暴”现象是由于过度开垦、放牧导致的植被破坏造成的。所以,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我国北方,要注意合理利用土地,合理进行退耕还草还林,因地制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保护土地,D正确。少耕免耕,不符合实际,A错误;深翻扩耕更容易造成土壤侵蚀,B错误;施用绿肥增强肥力与“黑风暴”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点睛】黑风暴是一种强沙尘暴,俗称黑风,沙尘暴的一种,大风扬起的沙子形成一堵沙墙,所过之处能见度几乎为零(最高时也不足2米)。它是强风、浓密度沙尘混合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强风是启动力,具有丰富沙尘源的荒漠是构成黑风暴的物质基础。其原因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不合理的农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单一耕种,这些现象必然导致植被和地表结构破坏,使草原萎轨土地沙化、生态系统失18.C19.A20.C【解析】18.从图中信息可知,火烧后第一年草本的盖度降低,灌木的盖度增加,A错误。草本高度降低,灌木高度升高,B错误。草本、灌木的密度均增大,C正确。“火烧干扰后芦苇植物群落的植物萌芽时间提前,枯黄时间推后。”说明生长期延长,D错误。故选C。19.火烧使土壤热量增加,蒸发量上升,因此火烧干扰区域,表土含水量下降,A正确。火烧使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同时土壤热量增加,地表温度升高,蒸发旺盛,地下水位下降,B、D错误。火烧干扰区域的太阳辐射变化不大,C错误。故选A。20.火烧后,地表少了植被覆盖,透光性增强,加上蒸发增强,地表干燥,入侵的植物多喜光耐旱,C正确。由于火烧干扰区域的土壤光照更强,持水性更差,不适宜喜阴、喜湿、喜凉的植物生长,A、B、D错误。故选C。【点睛】芦苇等草本植物属喜湿性植物,火干扰移除了枯落物,使地表土壤裸露程度增加,地表土壤水分蒸发量加强,表土层相对干燥,影响芦苇的高生长;火干扰烧尽地上枯落物和植物宿存枝叶,裸露出大面积斑块,进而草本植物盖度显著下降;草本植被密度显著上升,因为火干扰去除了地面上的凋落物与立枯体,部分迹地裸露,阳光照射地面面积增加,刺激了芦苇的根状茎生长,萌蘖出更多的新株。火干扰后灌木层植被群落盖度、高度及密度均有小幅增长。说明灌木对于火干扰的抵抗力要比草本强,在短期内恢复力要比草本的强。原因可能是∶(1)火干扰后,植被破坏,迹地上光照充足,使得喜光和耐旱灌木萌发生长;

(2)火干扰清除了灌木多年生枯枝,刺激了休眠芽的再生;(3)不同生物种类的抗火性和可燃性不一样,灌木和草本对火干扰的耐受限度不同。21.A22.C【解析】21.从图示的相互关系来看,洋面封冻,会阻断洋流的热输送,洋流热量输送被阻断与二氧化碳浓度降低都会导致气候变冷,气候变冷与封冻面积扩大相互促进,因此①是气候变冷;光合作用减弱,使CO2吸收减少,导致大气中CO2比例上升,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因此②表示温室作用加强;温室效应增加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封冻面积缩小和生物繁盛、光合作用增强,因此③是气候变暖。综合上述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图中平衡关系失常主要表现为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被大量砍伐,使得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使得马达加斯加岛面积缩小,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代农业发达的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等;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变好,可能会更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B错误,C正确;建筑物被腐蚀主要是酸雨导致的,皮肤癌患者增多主要是因为臭氧层被破坏,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AD错误。故选C。23.B24.A25.B【解析】23.读表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群落盖度大致先增后降,海拔高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容重大致先降后升,土壤电导率变化规律不明显,材料信息表明,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因此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由此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即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24.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浅根系草本植物很难直接获得地下水,但该地胡杨为主要建群种,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作用,从而为浅根系草本植物提供水源,因此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A符合题意,排除C;草本植物根系较浅,因此水分竞争力并不强,排除B;该区域地下水较深,盐碱化现象并不严重,因此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不是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A。25.干旱地区植物得以生存主要取决于水分水源条件,由于乔木与灌木的根系较深,在缺水地区存在明显的水分竞争状况,由乔木比灌木水分竞争能力更强,使得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B符合题意;草本根系较浅,与灌木的水分竞争中,灌木竞争能力更强,因此灌木消失不是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的结果,排除D;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乔木与草本植物均能生长,因此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含盐量增加不是导致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排除AC。故选B。26.B27.C【分析】本题以辽宁东部山区的枫叶变红现象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26.花色素是影响秋季枫叶变红的主要因素,入秋后,晴天多,光照强,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枫叶颜色变得浓艳,B正确;风力会影响枫叶的叶落,A错误;地形的坡向会影响光照,从而影响枫叶的颜色,C错误;日温差会影响枫叶颜色,日均温不会,D错误;故选B。27.辽宁东部山区南坡为阳坡,光照时间长,影响枫叶变红现象,变红较早,东南坡水分条件好,持续时间更长,C正确;北坡为阴坡,光照相对弱,变红较晚,颜色较淡,AB错误;西南坡水汽相对少,入秋降水过少时,红叶颜色较淡,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D错误;故选C。【点睛】我国北方地区,南坡为阳坡,入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