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思】
(建筑施工;为;米;千米;
设计)常用工程设计知识问
答
2020年4月
多年的企业咨询顾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落地执行的卓越管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
1设备布置
1.1装置设备布置常用的标准、规范有哪些?
答:
(1)GB50160-9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2)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7年版);
(3)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4)HG20546-92《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
(5)GBJ74-84《石油库设计规范》(95年局部修订条文)。
1.2GB50160-9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如何分类?
答: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见表1.2。
表1.2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类别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
甲<10%(体积)
乙>10%(体积)
13GB50160-9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液态烧、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如何
分类?
答:液态烧、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分类见表1.3。
表1.3液态烧、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类别名称特征
A液化烧15℃时的蒸汽压力>0.1MPa的煌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
甲
B甲A类以外,闪点<28(
可
A闪点228℃至445℃
乙燃
B闪点>45。(:至<6(TC
液
A闪点260℃至4120℃
丙体
B闪点>120℃
1.4设备的间距除应满足防火、防爆规范外,还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设备的间距除应满足防火、防爆规范外,还应满足以下各方面的要求:
(1)操作、检修、装卸、吊装所需的场地和通道;
(2)构筑物(包括平台、梯子等)的布置;
(3)设备基础、地下埋设的管道、管沟、电缆沟和排水井的布置;
(4)管道和仪表安装。
1.5可燃气体压缩机与明火设备、非防爆的电气设备的间距应符合国家的现行规范建筑施
工;为;米;千米;什么?
答:可燃气体压缩机与明火设备、非防爆的电气设备的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的
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和GB50160-98《石油化工企业设
计防火规范》。
1.6什么叫爆炸极限?
答: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汽或可燃粉尘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
发生爆炸。达到爆炸的空气混合物的浓度,称之为爆炸极限。爆炸极限通常以可燃气体、蒸
汽或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其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
炸上限"。
1.7什么叫燃点、闪点和自燃点?
答:
(1)燃点--建筑施工;为;米;千米;指可燃物质加温受热并点燃所需的最低温度,
即为该物质的“燃点"。也称"着火点"。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燃烧。
(2)闪点一建筑施工;为;米;千米;指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
物遇火源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3)自燃点--建筑施工;为;米;千米;指可燃物质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空气接触,
无需引火即可剧烈氧化而自行燃烧,发生这种情况的最低温度。
1.8什么建筑施工;为;米;千米;一次危险和次生危险?
答:一次危险建筑施工;为;米;千米;设备或系统内潜在着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但在正常操作状况下,不会危害人身安全或设备完好。
次生危险建筑施工;为;米;千米;指由于一次危险而引起的危险,它会直接危害到人
身安全、设备毁坏和建筑物的倒塌等。
1.9什么叫爆炸危险区域?
答: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
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
1.10装置平面布置的原则建筑施工;为;米;千米;什么?
答:
(1)根据风向条件确定设备、设施与建筑物的相对位置;
(2)根据气温、降水量、风沙等气候条件和生产过程或某些设备的特殊要求,决定建筑
施工;为;米;千米;否采用室内布置;
(3)根据装置竖向布置,确定装置地面零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关系;
(4)根据地质条件,合理布置重荷载和有振动的设备;
(5)在满足生产要求和安全防火、防爆的条件下,应做到节省用地、降低能耗、节约投
资、有利于环境保护。
1.11装置设备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建筑施工;为;米;千米;什么?
答:
(1)满足工艺流程要求,按物流顺序布置设备;
(2)满足设备的间距、建筑物、构筑物的防火间距要求,符合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
(3)考虑管道安装经济合理和整齐美观,节省用地和减少能耗,便于施工、操作和维修;
(4)满足全厂总体规划的要求;
(5)根据全年最小频率风向条件确定设备、设施与建筑物的相对位置。
1.12装置布置设计的三重安全措施建筑施工;为;米;千米;什么?
答:安全生产对石油化工企业特别重要。这建筑施工;为;米;千米;因为石油化工企
业的原料和产品绝大多数属于可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潜在着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火灾和爆炸的危险程度,从生产安全的角度来看,可划分为一次危险和次生危险两种。
装置布置设计的三重安全措施建筑施工;为;米;千米;根据有关防火防爆规范的规定,首
先预防一次危险引起的次生危险,其次建筑施工;为;米;千米;一旦发生次生危险则尽可
能限制其危害程度和范围,第三建筑施工;为;米;千米;次生危险发生以后,能为及时抢
救和安全疏散提供方便条件。
1.13工艺装置之间及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的定义建筑施工;为;米;千米;什么?
答:工艺装置之间的防火间距建筑施工;为;米;千米;指工艺装置最外侧的设备外缘
或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外轴线间的距离;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建筑施工;为;米;千米;指
设备外缘之间的距离。
1.14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产生爆炸必须同时存在的条件建筑施工;为;米;千米;什么?
答:
(1)存在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其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
(2)存在足以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
1.15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防止产生爆炸的基本措施建筑施工;为;米;千米;什么?
答:
(1)首先应使产生爆炸的条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减到最小程度;
(2)工艺设计中应采取消除或减少易燃物质的产生及积聚的措施:
1)工艺流程中宜采取较低的压力和温度,将可燃物质限制在密闭容器内;
2)工艺布置应限制和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并宜将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或爆炸
危险区与非爆炸危险区分隔在各自的厂房或界区内;
3)在设备内可采用以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覆盖的措施;
4)宜采取安全联锁或事故时加入聚合反应阻聚剂等化学药品的措施。
(3)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或缩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滞留时间,宜采取下列措
施:
1)工艺装置宜采取露天或开敞式布置;
2)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3)在爆炸危险环境内设置正压室;
4)对区域内易形成和积聚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地点设置自动测量仪器装置,当气体或
蒸气浓度接近爆炸下限值的50%时,应能可靠地发出信号或切断电源。
(4)在爆炸危险区域内应采取消除或控制电气设备线路产生的火花、电弧或高温的措
施。
1.16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原则建筑施工;为;米;千米;什么?0区、1区、2
区、附加2区具体建筑施工;为;米;干米;怎样划分的?
答: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原则建筑施工;为;米;千米;根据爆炸性气体混
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
(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3)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建筑施
工;为;米;千米;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4)当易燃物质可能大量释放并扩散到15m至30m范围,地面上0.6m以内,该爆炸危
险区域的范围应划分为附加2区。
1.17装置中主管廊宽度、跨度和高度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
(1)管廊的宽度:
1)管廊的宽度主要由管道的数量和管径的大小确定。并考虑一定的预留的宽度,一般
主管廊管架应留有10-20%的余量,并考虑其荷重。同时要考虑管廊下设备和通道以及管廊
上空冷设备等结构的影响。如果要求敷设仪表引线槽架和电力电缆槽架,还应考虑它们所需
的宽度。管廊上管道可以布置成单层或双层,必要时也可布置三层。管廊的宽度一般不宜大
于10m;
2)管廊上布置空冷器时,支柱跨距最好与空冷器的间距尺寸相同,以使管廊立柱与空
冷器支柱中心线对齐;
3)管廊下布置泵时,应考虑泵的布置及其所需操作和检修通道的宽度。如果泵的驱动
机用电缆为地下敷设时,还应考虑电缆沟所需宽度。此外,还要考虑泵用冷却水管道和排水
管道的干管所需宽度。
4)由于整个管廊的管道布置密度并不相同,通常在首尾段管廊的管道数量较少。因此,
在必要时可以减少首尾段管廊的宽度或将双层管廊变单层管廊。
(2)管廊的跨度:
管廊的柱距和管架的跨距建筑施工;为;米;千米;由敷设在其上的管道因垂直荷载所
产生的弯曲应力和挠度决定的。通常为6~9m,如中小型装置中,小直径的管道较多时,可
在两根支柱之间设置副梁使管道的跨距缩小。另外,管廊立柱的间距,宜与设备框架支柱的
间距取得一致,以便管道通过。如果建筑施工;为;米;千米;混凝土管架,横梁上宜埋放
一根。20圆钢,以减少管道与横梁间的摩擦力。
(3)管廊的高度可根据下面条件确定:
1)横穿道路的空间。管廊在道路上空横穿时,其净空高度为:
a:装置内的检修道不小于4.5m;
b:工厂主干道不小于5.0m;
c:铁路不小于5.5m;
d:管廊下检修通道不小于3m。
当管廊有桁架时要按桁架底高计算。
2)管廊下管道的最小高度。为有效地利用管廊空间,多在管廊下布置泵。考虑到泵的
操作和维护,至少需要3.5m高度,•管廊上管道与分区设备相接时,一般应比管廊的底层管道
标高低或高600~1000mm。所以管廊底层管底标高最小为3.5m。管廊下布置管壳式冷换设
备时,由于设备高度增加,需要增加管廊下的净空。
3)垂直相交的管廊高差。若管廊改变方向或两管廊直角相交,其高差以500~750mm
为宜。对于大型装置也可采用1000mm高差。
管廊的结构尺寸。在确定管廊高度时,要考虑到管廊横梁和纵梁的结构断面和型式,务
必使梁底和桁架底的高度,满足上述确定管廊高度的要求。对于双层管廊,上下层间距一般
为1.2~2.0m,主要决定于管廊上最大管道的直径。
至于装置之间的高度取决于管架经过地区的具体情况。如沿工厂边缘或罐区,不会影响
厂区交通和扩建的地段,从经济性和检修方便考虑,可用管墩敷设,离地面高300~500mm
即可满足要求。
1.18塔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塔与其关联的设备布置有什么要求?
答:
(1)塔的布置方式:
1)单排布置,一般情况下较多采用单排布置,管廊的T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塔或立
式容器时,一般中心线对齐,如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塔设置联合平台时,可以中心线对齐也可
以一边切线对齐;
2)三弹排布置,对于直径较小本体较高的塔,可以双排布置或成三角形布置,这样,
可以利用平台将塔联系在一起,提高其稳定性。但对平台生根构件应采用可以滑动的导向节
点,以适应不同操作温度的热胀影响;
3)框架式布置,对直径DN41000mm的塔还可以布置在框架内或框架的一边。利用
框架提高其稳定性和设置平台、梯子。
(2)塔与其关联设备的布置要求:
塔与其关联设备如进料加热器,非明火加热的重沸器,塔顶冷凝冷却器、回流罐,塔底
抽出泵等,宜按工艺流程顺序,在不违反“防火规范”的条件下,尽可能靠近布置,必要时
可形成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设在一个区内,这样便于操作管理。
1.19反应器的布置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反应器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设置装催化剂和检修用的平台及吊装机具;
(2)对于布置在厂房内的反应器,应在楼板上设置吊装孔;
(3)反应器的一侧应有运输催化剂所需的场顺口通道;
(4)对于内部装有搅拌或输送机械的反应器,应在顶部或侧面留出搅拌或输送机械的轴
和电机的拆卸、起吊等检修所需的空间和场地。
1.20冷换设备的布置一般要求建筑施工;为;米;千米;什么?
答:
(1)与分储塔关联的管壳式冷换设备,如塔底重沸器,塔顶冷凝冷却器等,宜按工艺流
程顺序布置在分储塔的附近;
(2)两种物料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宜布置在两种物料进出口相连的管道最短的位置;
(3)一种物料如需要连续经过多个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时,宜成组布置;
(4)用水或冷剂冷却几组不同物料的冷却器,宜成组布置;
(5)成组布置的冷换设备,宜取支座基础中心线对齐,当支座间距不相同时,宜取一端
支座中心线对齐。为了管道连接方便,也可采用管程进出口管嘴中心线对齐;
(6)冷换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地面上,但建筑施工;为;米;千米;冷换数量较多可布
置在框架上;
1)浮头式换热器在地面上布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浮头和管箱的两侧应有宽度不小于0.6m的空地,浮头端前方应有宽度不小于1.2m的
空地;
b、管箱前方从管箱端算起应留有比管束长度至少长0.6m的空地。
2)浮头式换热器在框架上布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浮头端前方平台净空不宜小于0.8m;
b、管箱端前方平台净空不宜小于lm,平台采用可拆卸式栏杆,并应考虑管束抽出区所
需的空间。
c、框架高度应能满足换热器的管箱和浮头的头盖吊装需要。
(7)为了节约占地或工艺操作方便可以将两台冷换设备重叠在一起布置。但对于两相流
介质或壳体直径大于等于1.2m的换热器不宜重叠布置;
(8)操作温度超过物料自燃点的换热设备不宜布置在框架内的底层;
(9)重质油品或污染环境的物料的冷换设备不宜布置在框架上;
(10)可燃液体的换热器操作温度高于其自燃点或超过250℃时,如无楼板或平台隔开,
其上方不应布置其它设备。
1.21重沸器的布置一般要求建筑施工;为;米;千米;什么?
答:
(1)明火加热的重沸器与塔的间距,应按防火规范中加热炉与塔的间距要求布置;
(2)用蒸汽或热载体加热的卧式重沸器应靠近塔布置,并与塔维持一定高差(由工艺设
计确定),二者之间的距离应满足管道布置要求,重沸器管束的一端应有检修场地和通道;
(3)立式热虹吸式重沸器宜用塔作支撑布置在塔侧,并与塔维持一定高差(由工艺设计
确定),其上方应留有足够的检修空间;
(4)一座塔具有多台并联的立式重沸器时,重沸器的位置和安装高度,除与塔维持一定
高差以外,尚应满足布置进出口集合管的要求并便于操作和检修。
1.22空冷器的布置如何避免自身或相互间的热风循环?
答:空冷器的布置避免自身或相互间的热风循环,可采取下列措施:
(1)同类型空冷器布置在同一高度;
(2)相邻的空冷器紧靠布置;
(3)成组的干式鼓风式空冷器与引风式空冷器分开布置,引风式空冷器布置在鼓风式空
冷器的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侧。
1.23加热炉的布置一般要求建筑施工;为;米;千米;什么?
答:
(1)加热炉应布置在装置的边缘地区,并宜位于装置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加热炉与其它明火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一起;
(3)几座加热炉可按炉子中心线对齐成排布置。两座加热炉净距不应小于3m。
(4)当采用机动机具吊装的加热炉炉管时,应有机动机具通行的通道和检修场地。对于
带有水平炉管的加热炉,在抽出炉管的一侧,检修场地的长度不应小于炉管长度加2m。
(5)加热炉外壁与检修道路边缘的间距不应小于3m。
(6)对于设有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炉,汽包宜设在加热炉顶部或邻近的框架上;
(7)当加热炉有空气预热器、鼓风机、引风机等辅助设备时,辅助设备的布置应考虑检
修的要求。
1.24立式容器的布置的方式有哪些要求?
答:立式容器的外形与塔类似,只建筑施工;为;米;千米;内部结构没有塔的内部结
构复杂,立式容器的布置方式和安装高度等可参考塔的布置要求,另外尚应考虑以下要求:
(1)为了操作方便,立式容器可以安装在地面、楼板或平台上,也可以穿越楼板或平台,
用支耳支撑在楼板或平台上;
(2)立式容器穿越楼板或平台安装时,应尽可能避免容器上的液面指示、控制仪表也穿
越楼板或平台;
(3)立式容器为了防止粘稠物料的凝固或固体物料的沉降,其内部带有大负荷的搅拌器
时,为了避免振动影响,应尽可能从地面设置支承结构;
(4)对于顶部开口的立式容器,需要人工加料时,加料点的高度不宜高出楼板或平台
1m,如高出1m时,应考虑设加料平台或台阶。
1.25卧式容器的布置和安装高度有哪些要求?
答:
(1)卧式容器宜成组布置。成组布置的卧式容器宜按支座基础中心线对齐或按封头切线
对齐。卧式容器之间的净空可按0.7m考虑;
(2)在工艺设计中确定卧式容器尺寸时,尽可能选用相同长度不同直径的容器,以利于
设备布置;
(3)确定卧式容器的安装高度时,除应满足物料重力流或泵吸入高度等要求外,尚应满
足下列要求:
1)容器下有集液包时,应有集液包的操作和检测仪表所需的足够空间;
2)容器下方需设通道时,容器底部配管与地面净空不应小于2.2m;
3)不同直径的卧式容器成组布置在地面或同一层楼板或平台上时,直径较小的卧式容
器中心线标高需要适当提高,使与直径较大的卧式容器筒体顶面标高一致,以便于设置联合
平台。
(4)卧式容器在地坑内布置时,应妥善处理坑内的积水和有毒、可燃介质的积聚,坑内
尺寸应满足容器的操作和检修要求;
(5)卧式容器的平台的设置要考虑人孔和液面计等操作因素。对于集中布置的卧式容器
可设联合平台,顶部平台标高应比顶部管嘴法兰面低150mm。当液面计上部接口高度距地
面或操作平台超过3m时,液面计要装在直梯附近。
1.26泵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其布置有何具体要求?
答:
(1)泵的布置方式有三种: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和室内布置。
1)露天布置。露天布置的泵,通常集中布置在管廊的下方或侧面,也可分散布置在被
抽吸及设备的附近。其优点建筑施工;为;米;千米;通风良好,操作和检修方便。
2)半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的泵适用于多雨地区,一般在管廊下方布置泵,在上方管
道上部设顶棚。或将泵布置在框架的下层地面上,以框架平台作为顶棚。这些泵可根据与泵
有关设备布置要求,将泵布置成单排、双排或多排。
3)室内布置。在寒冷或多风沙地区将泵布置在室内。如果工艺过程要求设备布置在室
内时,其所属的泵也应在室内布置。
(2)泵的布置具体要求如下:
1)睇P布置的泵应按防火要求、操作条件和物料特性分组布置;
2)泵成排布置时,宜将泵端基础边线对齐,或将泵端出入口中心线对齐;
3)泵双排布置时,宜将两排泵的动力端相对,在中间留出检修通道;
4)泵布置在主管廊下方或外侧时,泵区通道的最小净宽为2m,最小净高为3m,泵端
前面操作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m;
5)泵布置在管廊下方或夕M则时,不论建筑施工;为;米;千米;单排或双排,泵和驱
动机的中心线宜与管带走向垂直;
6)泵布置在室内时,两排泵净距不小于2m。泵端或泵侧与墙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检修
要求且不宜小于1m;
7)除安装在联合基础上的小型泵外,两台泵之间的净距不小于0.8m;
8)泵的基础面宜高出地面200mm;
9)立式泵布置在主管廊下方或框架下方时,其上方应留出泵体安装和检修所需的空
间;
10)热油泵的布置应考虑管道柔性设计要求。
1.27在两层和两层以上的生产厂房内设置设备吊装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
在两层和两层以上的生产厂房内设置吊装孔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按设备最大检修部件外形尺寸和吊车行程的死点位置考虑;
(2)吊装孔的位置应设在出入口附近或便于搬运的地方;
(3)多层楼面的吊装孔,应设在各楼层相同的平面位置;
(4)应使厂房结构能够满足设备整体吊装的要求,吊装孔不宜开得太大,对于外形尺寸
特别大的设备的吊装,可采用安装墙或安装门。
1.28装置布置和发展趋势归结为“四个化”建筑施工;为;米;千米;指什么?
答:装置布置和发展趋势归结为"四个化"即:露天化、流程化、集中化和定型化。
(1)露天化:从近几年实际设计中可以看出,除大型压缩机布置在半敞开的厂房内以外,
其它设备绝大多数布置在露天。其优点建筑施工;为;米;千米;节约占地,减少建筑物,
有利于防爆,便于消防。
(2)流程化:以管廊为纽带按工艺流程顺序将设备布置在管廊的上下和两侧;
(3)集中化:将几个装置合理地集中在一个大型街区内组成联合装置,按防火设计规范
用通道将各装置分开,此通道可作为两侧装置设备的检修通道,也可作为消防通道。控制室
集中,且朝着设备的墙不开门窗,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操作;
(4)定型化:装置的定型设备采用定型布置。如泵、汽轮机、压缩机及其辅助设备采用
定型布置,配管也可以定型布置。又如加热炉的燃料油、燃料气管道系统,装置内软管站管
道也可以定型布置。甚至整个装置采用定型化设计,用于不同地区仅作局部修改即可重复利
用。
1.29生产装置的通道设置应符合哪些要求?装置内通道的最小宽度和最小净高建筑施工;
为;米;千米;多少?
答:进行设备布置时,应根据本装置施工、维护、操作和消防的需要综合考虑,设置必
要的通道和场地。大型装置内部,应用通道将装置分隔成占地面积不大于10000m2的设备、
建筑物区。当合成纤维装置的酯化聚合、抽丝与后加工厂房的占地面积大于10000m2时,应
在其两侧设置道路。装置内主要车行通道,应与工厂道路衔接。
(1)消防通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装置宽度大于60m时,应在装置内设贯通式消防通道;
2)装置宽度小于或等于60m时、且装置外两侧有消防车道时,可不设贯通式消防通道;
(2)检修通道应满足机动检修用机具对道路的宽度、转弯半径和承受荷载的要求,并能
通向设备检修的吊装孔;
(3)装置内主要车行通道、消防通道、检修通道应尽可能合并设置;
(4)操作通道的设置,应根据生产操作、巡回检查、小型维修等的频繁程度和操作点的
分布决定;
(5)装置内通道的最小宽度和最小净高要求如表1.29。
表1.29装置内通道的最小宽度和最小净高
通道名称最小宽度(m)最小净高(m)
消防通道4.04.5
主要车行通道4.04.5
次要车行通道3.03.0
管廊下泵区检修通道3.03.0
操作通道0.82.2
130建筑物的防火要求有哪些?
答:
(1)按GB50160-9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同一房间内,布置有不同火灾
危险性类别的设备时,房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类别最高的设备确定。
但火灾危险性大的设备所占面积比例小于5%,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
取防火措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类别较低的设备确定;
(2)同一建筑物内,布置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房间,其中间隔墙应为防火墙;
(3)同一建筑物内,应将人员集中的房间布置在火灾危险性较小的一端;
(4)装置的控制室不得与甲、乙A类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房间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但
必须与设备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控制室应用不开门窗、洞口的墙,其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其他可能产生火花的房间与甲、乙A类房间相邻时,其门窗之间的距离应按现行的
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131在生产装置中,产生危害性较大的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有害物的单元,宜布置
在厂区什么位置?
答:在生产装置中,产生危害性较大的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有害物的单元,宜布
置在人员集中场所、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132在生产装置中,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的布置应符合什么要求?
答:
(1)控制室应布置在靠近装置的主要操作区,并满足下列要求:
1)应布置在发散粉尘、水雾和有毒介质的设备的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应远离具有振动和噪声的设备;否则,应采取隔振和防噪声措施;
3)应避开电磁干扰的区域;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
4)对于产生可燃、易爆气体的装置,控制室的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600mm。
(2)变电室或配电室的位置宜靠近负荷中心,并符合下列要求:
1)便于引接电源;
2)电缆的敷设方式和走向合理;
3)对于可能产生可燃、易爆气体装置,变、配电室的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600mm。
(3)化验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装置设在距全厂性控制分析化验室较远,且分析项目和分析次数较多时,可在装置内
设化验室,化验室的面积按分析项目和次数多少确定。化验室为明火房间,不应与甲、乙A
类房间布置在一起。与控制室共用一幢建筑物时,化验室应在最外部一端,房间的门向外开
启。可燃气体、液化烧、可燃液体采样管道不应引入化验室内。
133在什么情况下需设围堰?围堰设计应符合什么要求?
答:
(1)在开停工或检修过程中有可能被油品、腐蚀性介质或有毒物料污染的区域应设围
堰,装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区域除围堰外尚应铺设防腐地面。
(2)围堰应符合下列要求:
1)围堰与堰区地面的高差不应小于150mm;
2)围堰内应有排水设施;
3)围堰内地面应坡向排水设施,坡度不宜小于3%Q
134设备框架的结构尺寸和层高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框架的结构尺寸,按设备的不同要求确定,在管廊附近的框架,其柱距与管廊柱距
对齐为宜,一般为6m。框架跨度随架空设备要求不同而异。框架的高度应满足工艺操作、
设备的安装检修和敷设管道的要求。框架的层高,按最大设备要求确定,在布置设备时尽可
能相近似的设备布置在同一层框架上,而且要考虑设备支座梁的位置,使其经济合理。
1.35一般的多层辅助厂房跨度、柱距、进深、层高和开间为多少?
答:建筑物的跨距、柱距、层高等除有特殊要求者外,T殳应按照建筑统一模数设计。
常用模数如下:
(1)跨度:6.0、7.5、9.0、10.5、12.0、15.0、18.0(m);
(2)柱距:4.0、6.0、9.0、12.0,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柱距多用6m;
(3)进深:4.2、4.8、5.4、6.0、6.6、7.2(m);
(4)层高:2.4+0.3的倍数(m);
(5)开间:(2.7)、3.0、3.3、3.6、3.9(m)o
136压缩机布置在厂房内时,应满足什么要求?其厂房高度如何确定?
答:
(1)压缩机布置在厂房内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机组与厂房墙壁的净距应满足压缩机朝区动机的活塞、曲轴、转子等的检修要求,
并不应小于2m;
2)机组一侧应有检修时放置机组部件的场地,其大小应能放置机组最大部件并能进行
检修作业,多台机组可考虑合用检修场地;
3)双层布置的压缩机厂房,应按机组的最大部件设置吊装孔,并选用吊车;
4)压缩机和驱动机的全部一次仪表就地设置。
(2)厂房高度主要根据设备吊装所需空间和设备进出口管道标高确定。对于有固定式起
重设备厂房的最小高度,取决于压缩机基础高度、固定件高度、被起吊件必须跨越
其它设备的高度、被吊件高度、被吊件和吊钩的间隙、起重设备结构要求的高度之
和。参照下图:
137压缩机的附属设备的布置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
(1)多级压缩机的各级气液分离罐和冷却器应尽可能靠近布置,对于离心式压缩机应考
虑进出口的综合受力影响,合理确定各级气液分离罐和冷却器的相对位置;
(2)高位油箱宜布置在建筑物构架上,并应设平台和直梯,其安装高度应满足制造厂的
要求;
(3)润滑油和密封油系统宜靠近压缩机布置,并应满足油冷却器的检修要求。
1.38压缩机厂房内吊车的选用应符合哪些原则?
答:
(1)布置在单厂房内的压缩机台数超过4台或最大部件重超过It时,宜设吊车;
(2)压缩机布置在双层厂房内或布置在高度为2m以上的基础上时,宜设吊车;
(3)压缩机检修次数频繁、行程较长或最大部件重超过10t时,宜设电动吊车。
1.39GB50160-9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对承重钢框架、支架、裙座、管架,覆
盖耐火层有哪些要求?覆盖耐火层的部位有哪些规定?耐火极限为多少?
答:
(1)下列承重钢框架、支架、裙座、管架,应覆盖耐火层:
1)单个容积等于或大于5m3的甲、乙A类液体设备的承重钢框架、支架、裙座;
2)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乙B、丙类液体设备单个容积等于或大于5m3的设备承
重钢框架、支架、裙座;
3)加热炉的钢支架;
4)在爆炸危险区范围内的主管廊的钢管架;
5)在爆炸范围内的高径比等于或大于8,且总重量等于或大于25t的非可燃介质设备的
承重钢支架和钢支撑。
(2)承重钢框架、支架、裙座、管架的下列部位,应覆盖耐火层:
1)设备承重钢框架:单层框架45m以下的梁、柱;多层框架的楼板为透空的曾子板时,
地面以上10m范围内的梁、柱;多层框架为封闭的楼板时,地面以上的梁、柱;
2)设备承重钢支架或加热炉钢支架:全部梁、柱;
3)钢裙座外侧未保温部分及直径大于1.2m的裙座内侧;
4)钢管架:底层主管带的梁、柱,当最下层横梁高度超过4.5m时,可覆盖至该横梁以
下300mm处,但不宜低于4.5m,上部设有空气冷却器的管架的梁、柱及斜撑亦应覆盖耐火
层。
(3)涂有耐火层的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当耐火层选用防火涂料时,应采用厚
型无机并能适用于煌类火灾的防火涂料。
1.40在室内布置液化烧、可燃液体泵时应符合哪些防火规定?
答:在室内的液化烧、可燃液化泵的布置及其泵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液化烧泵、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可燃
液体泵,应分别布置在不同房间内,各房间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墙;
(2)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房的门窗与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甲B、
乙A类可燃液体泵房的门窗或液化煌泵房的门窗的距离,不应小于4.5m。
(3)甲、乙A类液体泵房的地面,不宜设地坑或地沟,泵房内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的
措施;
(4)在液化烧泵房、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房的上方,不应布置甲、乙、丙类
缓冲罐等容器;
(5)液化煌泵不超过两台时,可与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同房间布置。
1.41可燃气体压缩机的布置及其厂房的设计应符合哪些防火规定?
答:
(1)可燃气体压缩机,宜布置在敞开或半敞开式厂房内;
(2)单机驱动功率等于或大于150kW的甲类气体压缩机厂房,不宜与其他甲、乙、丙
类房间共用一幢建筑物;压缩机的上方,不得布置甲、乙、丙类设备,但自用的高位润滑油
箱不受此限;
(3)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压缩机半敞开式或封闭式厂房的顶部,应采取通风措施;
(4)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压缩机厂房的楼板,宜部分采用薨比板;
(5)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压缩机厂房的地面,不宜设地坑或地沟,厂房应有防止气体积
聚的措施。
1.42装置的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的布置应符合哪些防火规定?
答:
(1)控制室、变配电室宜设在建筑物的底层,若生产需要或受其他条件限制时,可将控
制室、变配电室布置在第二层或更高层;
(2)在可能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装置区,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的室内地面,
应比室外地坪高0.6m及其以上;
(3)控制室朝向具有火灾危险设备侧的外墙应为不开门窗、洞口的墙;
(4)控制室或化验室的室内,不得安装可燃气体、液化烧、可燃液体的在线分析一次仪
表。当上述仪表安装在控制室、化验室的相邻房间内时,中间隔墙应为防火墙。
1.43设备的框架或平台的安全疏散通道,应符合哪些防火规定?
答:
(1)可燃气体、液化羟、可燃液体的塔区平台或其他设备的框架平台,应设置不少于两
个通往地面的梯子,作为安全疏散通道,但长度不大于8m的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设备
的平台或长度不大于15m的乙人丙类液体设备的平台,可只设一个梯子;
(2)相邻的框架、平台宜用走桥连通,与相邻平台连通的走桥可作为一个安全疏散通道;
(3)相邻安全疏散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m。
1.44在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液化烧罐组内,相邻两球罐或相邻两卧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为
多少?
答: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液化烧罐组内,相邻两球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为0.5D;相邻两卧罐
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0D,且不宜大于1.5m。
注:(1)D为相邻较大储罐的直径;
(2)不同型式储罐之间的防火距离,应采用较大值。
1.45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哪些防火规定?罐组总容积和个数应符合哪
些规定?
答:
(1)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1.45的规定。
表1.45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m)
防火储罐型式浮顶罐、
固定顶罐卧罐
内浮顶罐
液体类别<1000m3>1000m3
0.6D(固定式消防冷却)
甲B、乙类0.6D0.4D
0.75D(移动式消防冷却)
丙A类0.4D但不宜大于15m-
丙B类2m5m-0.8m
注:①表中D为相邻较大罐的直径,单罐容积大于1000m3的储罐取直径或高度的较大值。
②储存不同类别液体的或不同型式的相邻储罐的防火间距,应采用本表规定的较大
值。
③高架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6m。
④现有浅盘式内浮顶罐的防火间距同固定顶罐。
(2)罐组的总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固定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120000m3;
2)浮顶、内浮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600000m3;
(3)罐组内的储罐个数: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0m3的储罐个数不应多于12个;单
罐容积小于10000m3的储罐个数不应多于16
个;但单罐的容积均小于1000m3的储罐,以及丙B类液体储罐的个
数不受此限。
1.46多品种的液体罐组内,应如何设置隔堤?
答:多品种的液体罐组内,应按下列要求设置隔堤:
(1)甲B、乙A类液体与其他类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2)水溶性与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3)相互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4)助燃剂、强氧化剂及具有腐蚀性液体储罐与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1.47液化烧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哪些防火规定?其防火堤如何设置?
答:
(1)液化摩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全压力式储存或全冷冻式储存时,组内储罐不应超过两排;罐组周围应设环行消防
车道;
2)每组储罐总容积不限,全压力储存时,其个数不应多于12个;全冷冻式储存时,其
个数不宜多于2台;
3)全压力式储存时,每组储罐总容积大于6000m3时,应设隔堤。隔堤内各储罐总容
积之和不宜大于6000m3。单罐容积等于或大于5000m3时,应每一个一隔。全冷冻式储存时,
应每一个一隔,隔堤应低于防火堤02m;
4)不同储存方式的储罐不得布置在一个罐组内。
(2)防火堤应按下列要求设置:
1)液化烧压力储罐宜设不高于0.6m的防火堤,防火堤距储罐不应小于3m,堤内应采
用现浇混凝土地面,并宜坡向四周。防火堤内的隔堤不宜高于0.3m;
2)低温的液氨储罐、液化摩储罐应设防火堤,堤内有效容积应为一个最大储罐容积的
60%;
3)全冷冻式液化煌储罐至防火堤脚线的距离,应为储罐最高液位高度与防火堤高度之
差;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应为一个最大储罐容积;
防火堤应设置人行台阶或梯子;
防火堤及隔堤应为非燃烧体实体防护结构,能承受所容纳的液体的静压,温度变化的影
响,且不渗漏。
1.48防火堤和隔堤设计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
(1)防火堤及隔堤应能承受所容纳液体的静压,且不应渗漏;
(2)立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应为计算高度加0.2m,其高度宜为1m至2.2m;卧式储
罐防火堤的高度,不宜低于0.5m;
(3)隔堤顶应比防火堤顶低0.2m至0.3m;
(4)管道穿堤处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封闭;
(5)在防火堤内雨水沟穿堤处,应设防止可燃液体流出堤外的措施;
(6)应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设置两个以上人行台阶或坡道,隔堤均应设置人行台阶。
1.49装置内液化烧、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中间储罐的总容积不宜大于多少?其储罐与装置
的防火间距为多少?
答:装置内中间储罐的总容积:液化烧储罐为100~300m3;可燃液体储罐为
1000~3000m3;可燃气体储罐为1000~5000m3。该中间储罐可在装置附近集中布置,其
储罐与装置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1.49的有关规定。
表1.49装置储罐与装置的防火间距(m)
罐类别液化烧甲A可燃液体可燃气体
装置类另甲B、乙丙甲、乙
甲302520
乙25201515
丙201515
注:集中布置的罐,其罐组布置的防火要求,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规范》第五章的有
关规定。
1.50防火堤内分别有固定顶罐、浮顶罐、固定顶罐和浮顶罐同组布置时,其堤内有效容积
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
(1)固定顶罐,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
(2)浮顶罐、内浮顶罐,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一半;
(3)当固定顶罐和浮顶罐或内浮顶罐同组布置时,应取上述两条规定的较大值。
1.51在甲、乙、丙类液体的铁路装卸区内,两相邻栈台的鹤管之间的距离建筑施工;为;
米;千米;如何规定的?当液化烧栈台与可燃液体栈台布置在同一装卸区时,布置上应如何
考虑?
答:在甲、乙、丙类液体的铁路装卸区内,两相邻栈台的鹤管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但装卸丙类液体的两相邻栈台鹤管之间的距离,可不小于7m。
当液化烧栈台与可燃液体栈台布置在同一装卸区时,液化羟栈台应布置在装卸区的一
侧。
1.52可燃液体铁路装卸栈台的台面宜高出铁路轨顶多少?栈台的梯子和栏杆的布置有何
要求?
答:可燃液体铁路装卸栈台的台面,宜高于轨面3.1m。栈台两侧应设安全栏杆,栈台两
端和沿栈台每隔60m左右应设安全梯子。
1.53可燃液体的汽车装卸站在防火规范上有哪些规定?
答:可燃液体的汽车装卸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装卸站的进、出口,宜分开设置,当进出口合用时,站内应设回车场;
(2)装卸车场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
(3)装卸车鹤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m装卸鹤位与缓冲罐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4)甲B、乙A类液体装卸鹤位与泵的距离,不应小于8m;
(5)站内无缓冲罐时,在距装卸车鹤位10m以外的装卸管道上,应设便于操作的紧急切
断阀;
(6)甲B、乙A类液体装卸车,应采用液下装卸鹤管。
1.54装卸油品码头与其他码头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距离有哪些规定?可燃液体和液化
煌码头相邻泊位的距离如何规定?
答:
(1)装卸油品码头与其他码头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应不少于表1.54-1规定。
表1.54-1装卸油品码头与其他码头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距离(m)
装卸油品码头位置油品类别安全距离
甲、乙300
沿海、河口码头
丙200
甲、乙150
内河其他码头或建筑物、构筑物的下游
丙100
甲、乙300
内河其他码头或建筑物、构筑物的上游
丙200
内河大型船队锚地、固定停泊场、城市水源取水口的上游甲、乙、丙1000
注:①装卸油品码头与其他相邻码头的距离,系指相邻两码头所停靠设计船型首尾间的净
距。
②受潮流影响产生往复流的河段属河口范围。
③停靠小于500t油船的码头,距离可减少50%。
(2)可燃液体码头、液化煌码头两相邻泊位的船舶间的最小距离,在GB50160-98《石
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中,如表1.54-2所示:
表1.54-2码头相邻泊位的船舶间的最小距离(m)
船长(L)279-236235-183182-151150-110<110
最小距离5550403525
注:船舶在码头内外档停靠时,不得小于25m。
(3)在GBJ74-84《石油库设计规范》中,装卸油品两泊位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
规定:
1)长度小于或等于150m的机动船舶,不应小于两泊位中较大设计船型总长度的0.2
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