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2课时-2023-2024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E/09/wKhkGWbEPCaADH4VAAEMiWvmo_U290.jpg)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2课时-2023-2024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E/09/wKhkGWbEPCaADH4VAAEMiWvmo_U2902.jpg)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2课时-2023-2024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E/09/wKhkGWbEPCaADH4VAAEMiWvmo_U2903.jpg)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2课时-2023-2024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E/09/wKhkGWbEPCaADH4VAAEMiWvmo_U2904.jpg)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2课时-2023-2024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E/09/wKhkGWbEPCaADH4VAAEMiWvmo_U29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2课时利用两角一边判定三角形全等讨论1.用纸板挡住了两个三角形的一部分,你能画出这两个三角形吗?如果能,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能完全重合吗?第一个不能,因为第一个图中的三角形只确定了一个角,其他边与角大小不确定;第二个能,因为第二个三角形确定了两角及其夹边的大小,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与大小就确定了,即只需往下延长左右两边的线段就得到第三个顶点.画的二角形能完全重合.2.在图1-10中,△ABC与△PQR、△DEF能完全重合吗?△ABC与△PQR不能完全重合,△ABC与△DEF
能完全重合.操作按下列作法,用直尺和圆规作△ABC,使AB=a,∠A=
∠α,∠B=∠β.作法图形1.作AB=α.2.在AB的同一侧分别作∠MAB=
∠α,∠NBA=∠β,AM、BN
相交于点C.
△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你作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三角形能完全重合吗?实践告诉我们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又一个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证明书写格式:在△ABC和△A′B′C′中,∠A=∠A′,AB=A′B′,
∠B=∠B′,∴△ABC≌△A′B′C′.例4已知:如图1-11,在△ABC中,D是BC
的中点,点EF分别在AB、AC上,且DE∥AC,DF∥AB.求证:BE=DF,DE=CF.分析:要证BE=DF,DE
=CF,只要证△EBD≌△FDC.由于在△EBD和△FDC中,已知BD=DC,所以只要证∠B=∠FDC,∠EDB=∠C.证明:∵DE//AC,DF//AB(已知),∴∠EDB=∠C,∠B=∠FD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是BC
的中点(已知),∴BD=DC(线段中点的定义).
在△EBD和△FDC
中,∠EDB=∠C(已证).BD=DC(已证),∠B=∠FDC(已证),∴△EBD≌△FDC(ASA).∴BE=DF,DE=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练2已知: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B=∠C,求证:AD=AE.分析:证明△ACD≌△ABE中,就可以得出AD=AE.AC=AB,∠C=∠B,∴△ACD≌△ABE(ASA).∴AD=AE.∠A=∠A(公共角),证明:在△ACD和△ABE中,练习1.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解:图中全等二角形共有三组:(1)①与⑥全等.理由如下:在△ABC和△MNG
中,
∠A=∠M,
AB=MN,
∠B=∠N,∴△ABC≌△MNG(ASA).(2)②与④全等.理由如下:
在△TSW中,∠S=180°-70°-50°=60°,∴∠S=∠Y.在△XYZ和△TSW中,∴△XYZ≌△TSW(ASA).∠Y=∠S,ZY=WS,∠Z=∠W,(3)③与⑤全等.理由如下:
在△RQP
和△DEF
中,
∠R=∠D,
PR=FD,∠P=∠F,∴△RQP≌△DEF(ASA).2.已知:如图,AB、CD相交于点O,O是AB的中点,AC//BD.求证:O是CD的中点.证明:∵O是AB的中点(已知),
∴OA=OB(线段中点的定义).
∵AC∥BD(已知),
∴∠A=∠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AOC
和△BOD中,∠A=∠B(已证),
OA=OB(已证),∠AOC=∠BOD(对顶角相等),∴△AOC≌△BOD(ASA).∴OC=O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O是CD的中点.讨论如图1-12,在△ABC和△MNP中,∠A=∠M,∠B
=∠N,BC=NP.△ABC与△MNP
全等吗?为什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C=∠P.根据“ASA”可以证明△ABC≌△MNP.由此可以得到基本事实(ASA)的推论: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例5已知:如图1-13,△ABC≌△A′B′C′,AD、A′D′分别是△ABC
和△A′B′C′的高.求证:AD=A′D′.
分析:要证AD=A′D′,只要证△ABD⊥△A′B′D′.由于在△ABD和△A′B′D′中,∠ADB
-∠A′D′B′=90°,所以只要证AB=A′B′,∠B=∠B′.证明:∵△ABC≌△A′B′C′(已知),∴AB=A′B′,∠B=∠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对应角相等).∵AD、A′D′分别是△ABC和
△A′B′C′的高(已知),∴∠ADB=∠A′D′B′=90°.在△ABD
和△A′B′D′中,∠B=∠B′(已证),
∠ADB
=∠A′D′B′(已证),
AB=A′B′(已证),∴△ABD≌△A′B′D′(AAS).∴AD=A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练3如图,AD是△ABC的中线,过C,B分别作AD及AD的延长线的垂线CF,BE.
求证:BE=CF.导引:要证明BE=CF,可根据中线及垂线的定义和对顶角的性质来证明△BDE和△CDF全等.证明:∵AD是△ABC的中线,
∴BD=CD.∵CF⊥AD,BE⊥AE,
∴∠CFD=∠BED=90°.
在△BDE和△CDF中,∠BED=∠CFD,∠BDE=∠CDF,BD=CD,∴△BDE≌△CDF(AAS).∴BE=CF.讨论在图1-13中,如果AD、A′D′分别是△ABC和△A′B′C′的角平分线(或中线),那么AD与A′D′相等吗?试证明你的结论.练习1.已知:
如图,∠A=∠D,∠ACB=∠DBC.求证:AB=DC.证明:在△ABC
和△DCB
中,
∠A=∠D(已知),
∠ACB=∠DBC(已知),
BC=CB(公共边),∴△ABC≌△DCB(AAS)∴AB=D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已知:如图,CB⊥AD,AE⊥DC,垂足分别为B、E,AE、BC
相交于点F,且AB=BC.
求证:△ABF≌△CBD.证明:∵CB⊥AD,AE⊥DC(已知),∴∠ABF=∠CBD
=∠AED=90°(垂直的定义).∴∠A+∠D=90°,∠C+∠D=90°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A=∠C
(同角的余角相等).在△ABF和△CBD
中,∠A=∠C(已证)AB=CB(已知),∠ABF=∠CBD(已证)∴△ABF≌△CBD(ASA)讨论1.如图1-14,∠A=∠B,∠1=∠2,EA=EB.你能证明AC=BD吗?能2.如图1-15,点C、F在AD上,且AF=DC,∠B=∠E,
∠A=∠D.你能证明AB=DE
吗?能例6已知:如图1-16,点A、B、C、D
在一条直线上,EA∥FB,EC∥FD,EA=FB.
求证:AB=CD.
分析:要证AB=CD,只要证AB+BC=CD+BC,即AC=BD,所以只要证△EAC≌△FBD.证明:∵EA∥FB,EC∥FD(已知),∴∠A=∠FBD,∠EC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EAC和△FBD中,
∠A=∠FBD(已证),∠ECA=∠D(已证),
EA=FB(已知),∴△EAC≌△FBD(AAS).∴AC=B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即AB+BC
=CD+BC.∴AB=CD
(等式的性质).上面的推理过程可以用符号“=>”简明地表述如下:EA∥FB
=>∠A=∠FBDEC∥FD=>∠ECA=∠D=>△AEA≌△FB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慕课版 双色版 第3版) 课件 第5章 创业机会发掘与团队组建
- 2025至2031年中国无纸记录调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布艺相框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下肢假肢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锈板岩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SIPA机电子控制》课件
- 《高财综合练习题》课件
- 《中国艺术》课件
-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
- 《水稻纹枯病》课件
- 中国太阳能光电建筑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版)
- 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课件
- 2025年中国成都餐饮业市场运营态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3第1课时startup
- (教研室)2023届山东省德州市、烟台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附答案
- FSC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河南民俗文化》课件
- 康复健康小屋课件
- 八年级上册英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综合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
- 项目合作备忘录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