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391-2021城市公交专用道技术标准_第1页
DBJ50-T-391-2021城市公交专用道技术标准_第2页
DBJ50-T-391-2021城市公交专用道技术标准_第3页
DBJ50-T-391-2021城市公交专用道技术标准_第4页
DBJ50-T-391-2021城市公交专用道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公交专用道技术标准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各区县(自治县)住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现批准《城市公交专用道技术标准》为我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50/T-397-2021,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重庆市性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1年7月30日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渝建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王少飞封胜刘罗没主充成张卫红姚博俞山川楚嘉文罗建黄凯张雪莲章玉 2 4 4 7 74.2设置条件 8 g 5.2车站形式 15 6.2交通标志和标线 17 18 7.1一般规定 7.2公交停靠车站施工和功能性验收 207.3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施工和功能性验收 20附录A公交专用道设置示例 21附录B停靠车站设置示例 26附录C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示例 附录D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示例 l…39本标准用词说明 42 43条文说明 45 4 4 4 X………74.1GeneraIrequirements 7 7 8 9 14 6.3Trafflcmonitorin 7.2Constructionandfunctionalacceptanceofbusstops l..21 l..21 x……26 42 42 45232.0.9公交专用进口车道(busentranceIanes)设置在交叉口进口车道范围内的公交专用道。454公共交通出行预测包括常住人口公共交通出行需求预行需求预测5公共交通客流预测宜包括客流走廊预测和客流特征674.2设置条件小于4000人次或高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不小于100标台/h交车运送速度小于15km/h,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8交车运送速度小于15km/h,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4.3.2、隐道毁基交专用道设置应综合考虑道路条件、交通2交叉口中央公交专用道进口车道设置要求见附录A.2;3当社会车辆直行车道数小于2条时,路侧公交专用道应在交叉口进口车道前40m~50m处终止,见附录A.3;4当社会车辆直行车道数为2条且高峰小时每信号周期右转社会车辆不大于4PCU时,公交车宜与社会车辆共用右转进口车道,如有车流交织,则应在进口车道前40m-som或渐变段范围设置社会车辆右转交织段;5当社会车辆直行车道数大于2条且高峰小时每信号周期右转社会车辆大于4PCU时,路侧公交专用进车值宜设置在交叉口最右侧直行进口车道,如有车流交织侧应在进口车道前40m~50m或渐变段范围设置社会车辆右转交织段。4.3.5公交专用出口车道设置符合不列规定1应根据道路条件及交通流量设置公交专用出口车道;2中央、路侧公交专用道应有出口车道设置30m~50m的交织段,以便社会车辆变撰车道,见附录A.4。4.4车道宽度4.4.1公交专用道设置宽度取值应符合表4.4.1-1的规定。一般值(m)最小值(m)5.1.3公交专用道中途停靠车宜设置内应大于4%。3按停靠车站的站台形式分为直线式停靠车站港湾式停3并站停靠公交线路大于T。条时,宜设置串联式停靠道,停靠气应与行过街设施合理衔接;5.3.3城市快速路公交专用道中途厚靠车设置应符合下列4压缩人行道设置港湾式停靠车站时,剩余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3m;6直线式港湾式、串联式停靠车站几何尺寸要求见附录使用宽度不宜小于1.5m,且不应大于站台宽度顶棚边线距5.4.3站台设施配置应符合江5的规定。距离处6.3.1公交专用道交通监控设施包舌固定交通违法取证设~2km;~6.4公交车定位检测设施6.4.1公交车定位设备应采用BDS/GPS定位方式,应其备实时采集车辆位置、速度等信息的功能,并上传至公交调度中心6.4.2公交车BDS/GPS定位误差不应大于+18定位信息传输间隔不宜大于5s。6.4.3宜结合机动车电子标识RFID实现对公交弃的精准识别。6.5公交信号优先设施6.5.1道路交叉口设置公交专用进口车遁时,宜采取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案。6.5.2公交信号优先应符合GAT527.6的规定。6.5.3在城市道路瓶颈路段,当公交车与社会车辆交织冲突严6.5.4交通信号控制机应符合GF25280中C类信号机的规定,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发布接口宜符合GA/T1743的规定。6.5.5公交专用信号灯应符合GB14887的规定,宜采用黄色外壳,并应设置公交专用信号灯指示标志。6.6信息发布设施6.6.1交信息标志以图形或文字方式发布公交专用道使用时段及临时交通疏导信息等,宜与公交专用道指示标志合设,见附6.6.2可变信息标志宜设置在公交专用道起点以及重要路段。20。7.2.3公交停靠车站站台施工及动能性验收应符合CJJ1、2021附录A.1路段设置一1路侧公交专用道应设置在机动葬道行驶方向最右侧车道,如附图A.1-1所示。2中央公交专用道应设置在机动车道行驶方向最左侧车3桥梁段宜在前方40m~50m处终止,如附图A.1-3所示。桥梁桥梁 40-50m224隧道段宜在隧道入口前方40m~50m处终止,并在隧道出口后方40m~50m处继续施划公交专用道,如附图A.1-4 A.1-5所示。 40-50m随道 40-50m附录A.2交叉口中央公交专用道进口车道设置1当社会车辆直行车道数小于2条时,中央公交专用道应在交叉口进口车道前40m~50m处终止,如附图A.2-1所示。40-540-52当社会车辆直行车道数为2条时,公交车宜与社会车辆共用左转进口车道;如有车流交织,则应在进口车道前40m~50m或23渐变段范围设置社会车辆左转交织段,如附图A.2-2~A.2-3所示。3当社会车辆直行车道数大于2条时,中央公交专用进口车道应设置在交叉口最左侧直行进口车道;如有车流交织,则应在进口车道前40m~5Qm或渐变段范围设置社会车辆左转交织段,如附图A.2-4所示。附图A.2-4交口中央公交专用道进口车道设置示意图交叉口路侧公交专用道进口车道设置1当社会车辆直行车道数小于2条时,路侧公交专用道应在交叉口进口车道前40m~50m处终止,如图A.3-1所示。242路侧公交专用道与社会车辆共用右转进口车道时,如有车流交织,则应在进口车道前40m~50m或渐要范围设置社会车辆右转交织段,如图A.3-2~A.3-3所示。(进口道无变段)3路似公交专用进口车道设置在交叉口最右侧直行进口道时,如有车流交织,则应在进口车道前40m~50m或渐变段范围设置社会车辆右转交织段。见附图A.3-4。25附图A.3-4交叉口路侧公交专用道进口车道设置示意图(社会车辆直行车道数大于2条)附图A.4-2路侧公交专用出口车道设置示意图261交叉口上游停靠车站指设置在交叉上游区域进口道的公交停靠车站,又称近端停靠车站,如附图示附图B.1-1交叉口上游停靠车站示意图附图B.1-2交叉口下游停靠车站示意图273基本路段停靠车站指设置在两个交叉口之间,公交车运行、停靠不受交叉口影响的路段公交停靠车站,如附图B.1-3所示。公站附录B.2路侧停靠车站设置1有机非分隔带的道路当分隔带宽度不小于6m时,宜设置港湾式停靠车站;当分隔带宽度不足6n时,可适当压缩人行道设置港湾式停靠车站,如附图B.21B.242所示。1.人行道2.非机动车道3.公交站台4.机非隔离带5.公交停靠车道6.公交专用道7.机动车道1121.人行道2.非机动车道3.公交站台4.机非隔离带5.公交停靠车道6.公交专用道7.机动车道2无机非分隔带的道路,当人行道宽度(包括绿化带)不小1.人行道2.公交站台3.公交停靠车道4.公交专用道5.机动车道J附录B.3中央停靠车站设置1当中央分隔带宽度大于4m时;可沿中央分隔带设置直线式停靠车站(附图B.3-1),适用于交效当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m停于5m时,可压缩分隔带设置港湾式停靠车站(附图B.3-3),分隔带宽度小于5m时可设置直线式停靠车站。1.人行道2.机动车道3.公交站台4.中央分隔带5.公交专用道29附录B.4/停靠车站站台形式1直线式停靠车站站台形式如附图B.4-1所示。1.人行道_2.公交站台3.停车区4.机动车道5.中间带2浅港湾式停靠车站站台形式如附图B.4-2所示。1.人行道2.公交站台3.公交停靠车道4.硬质隔离设施5.公交专用道6.机动车道3深港湾式停靠车站站台形式如附图B.4-3所示。1.人行道2.公交站台3.公交停靠车道4.硬质隔离设施5.公交专用道6.机动车道4串联式停靠车站站台形式如附图544所票。1.人行道2.公交站台3公交停靠车道4.硬质隔离设施5.公交专用道A.机动车道附录B.5站台儿何尺寸1直线式停靠车站站台几何尺青如附图B.5-1所示。人行道公交站台2浅港湾式停靠车站站台几何尺寸如附图B.5-2所示。公交站台人行道31附图B.5-3深港湾式停靠车站的几何尺寸示意图(单位:m}附图B.5-4串联式停靠车站的几何尺寸示意图(单位:m)工作日工作日公交专用公交专用3公交专用道分车道指示标志版面如附图C.1-3所示。公交专用导公路X×大道其他车4公交专用道借道行驶指路标志版面如附图C.1-4所示。5050右转借道起点吴左转借道起点吴5公交专用道与定向车道组合标志版面如附图C.1-5所示。公交专用87:00-9:007:00-19:00定向车道XX大道3488公交专用定向车道起点8结束6)经点指示标志(当组合标志位于快速度路时,上部底色应为绿色)附录C.2交通标线1公交专用车道标线设置尺寸如附图C.2-1所示。364004002黄色网状线设置尺寸如附图C.22肪3允许借道跨越标线设置尺寸如附图C.2-3所示。4004004004004路面文字标记尺才如附图C.2-4~C.2-5所示。30030014m彩色抗滑薄层设置户如附图C.3-1所示。Lm彩色抗滑薄层示意图(单位:cm)213m彩色抗滑薄层设置尺寸如附图C.3-2所示。90038322m彩色抗滑薄层设置尺寸如附图C.3-3所示。1道路沿线有开口时,应根据道路条件及交通流量情况设置公交专用道。2道路沿线有开口的路侧公交专用道,在开口位置施划覆盖路口范围的简易黄色网状线,单个简易黄色网状线最大长度应不大于12m,如附图D.1-1所示。3连续开口路段仅在最后一个开口后12m~32m末端设置13m彩色抗滑薄层,如附图D.1-2所示。附录D.2路侧公交专用道沿线路口设置方法1道路沿线有路口时,应根据道路条件及交通流量情况设置公交专用道。402对于宽度小于8m的路口,可采用简易黄色网状线覆盖路口区域,在路口后端12m~32m处设置13m彩色抗滑薄层,如附图D.2-1所示;对于宽度不小于8m的路口,在路口前端设置允许右转借道标志、标线,在路口后端12m~32m处设置13h彩色抗滑薄层,如附图D.2-2所示。附录D.3路侧公交专用道立交出入口设置方法1道路沿线有立交出入口时,应根据道路条件及交通流量情况设置公交专用道。2对于设置有减速、加速车道的立交出入口,在减速车道前端设置允许右转借道标志、标线,以整条减速车道作为社会车辆驶离主线的交织段,并在交织段末端设置4m彩色抗滑薄层;立交入口以整条加速车道作为社会车辆汇入的交织段,并在交织段末图廊廊零外图廊廊零外413对于未设置减速、加速车道的立交出入口,在立交出口前端设置40m~50m的交织段,并在交织段前端设置允许右转借道标志、标线,在交织段末端设置4m彩色抗滑薄层;立交人口段后端设置30m~50m的交织段,并在交织段木端设置13m彩色抗滑薄层,如附图D.3-3~D.3-4所示。附录D.4公交专用道与定向车道合设路段交通组织示例公交专用道与定向车道合设路段,在合设路段前方一定距离(50m、100m、200my设置指路标志,在合设路段起点设置起点指示标志。并配设22m彩色抗滑薄层;在合设路段结束处设置终点指示标志,如附图D.4-1所示。42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436《城市客运术语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32852.17《城市客运术语第2部分公共汽电弃》GB/T32852.2434428《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第6部分公交专用迫通行优29《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GA/34《机动车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3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41质政配算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42无障碍设计标准》DBJ50/T-346条文说明 492术语 503线网规划 3.2规划内容和规划要点 514公交专用道设置 534.1一般规定 534.2设置条件 4.3车道形式 535停靠车站设置 555.2车站形式 5.3设置方法 555.4站合设施 566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设置 576.2交通标志和标线 576.3交通监控设施 6.4公交芽定位检测设施 6.5公交信号优先最施 7施工和动能性验收] 597.2人公交停常在站施工及功能性验收 597.b/交面安全和管理设施施工及功能性验收 594950车长范围15m以下人合)25m~7m(含)37m--10m(合)4mcl6m(含)513mF10m(含)616n18md合)785052544.3.43行业标准CJJ152《城市道路交内设规程》设置至进口道右转车道末端的交织段后,交织段长度宜大于~~555.2车站形式5.2.23当停靠的公交线路条数较多时,单个浅港湾式站台无法满足停靠需求,同时由于用地条件受限,无法役置深港湾式停靠车站时,可纵向设置2处浅港湾站台形成申联式停靠车站。5.3设置方法5.3.11公交专用道为路侧时将中途停靠车站设置在出口车道可减少公交车对右转车辆的影响,消除公交车因遇到红灯二次停车对道路交通的影响2公交专用道在道路中央时,将中央停靠车站设置在进口车道处的延误比设置在出口车道的延误小,有利于公交车的快速通行。5.3.3城市快速路的特点,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和形式,设计速度一般为60~100km/h。在城市快速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停靠车站的局限因素多,站点设置对其余车辆的快速通行影响大,本标准参考北京市三环路、京通快速路等工程案例,应尽量避免在区间设置停靠车站,确有需求时可利用辅道和沿线出人口设置站点,并应满足交通组织的要求。5.3.41根据调查,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的主要公交车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