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E对食品安全关注与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_第1页
OIE对食品安全关注与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_第2页
OIE对食品安全关注与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_第3页
OIE对食品安全关注与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_第4页
OIE对食品安全关注与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IE对食品安全关注与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郑增忍(农业部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山东青岛2660321OIE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关注1.1工作领域拓展随着贸易全球化以及全球动物卫生工作发展,OIE的发展目标已经扩展到实现动物疫情透明化,分析和发布兽医科学信息、国际协作防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卫生安全、提升兽医机构能力、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提高动物福利等6个方面。1.2食品安全工作组2002年,根据OIE国际委员会的要求,为了强化有关食品安全领域的工作,OIE于2002年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组,负责协调和管理有关动物食品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并就其工作范围、工作重点、工作方法以及OIE如何更有效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协作等方面提供建议。1.3OIE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目标与相关国际机构合作,通过预防、控制、降低动物源性食品危害对人类健康的威胁。1.4途径OIE食品安全工作的计划以宰前动物产品食品安全为重点,以制定和实施《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和《水生动物卫生法典》中特定病实施建议为主要途径,实现整个食品环节的卫生和安全。1.5关注重点OIE认为宰前动物食品安全是保护动物、人类卫生和健康以及实现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主张实施从农场到餐桌整个过程的食品安全的HACCP体系,提出制定宰前动物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建立宰前食品安全的HACCP体系,确保宰前2009年第31卷第3期ChinaPoultryVol.31,No.3.2009行业导向摘要:本文详细讲述了近期OIE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关注及采取的行动,并对我国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提出了各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关键词:OIE;食品安全;监管作者简介:郑增忍,男,1962年出生,博士,主要从事分子病原学研究。现任农业部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兽医卫生评估室主任。食品安全,可弥补传统食品安全体系的不足。基于HACCP体系不是零风险体系,以及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OIE认识到建立动物及产品标识追溯系统并将其应用到全程控制中的必要性,加强活动物的标识系统和产品可追溯性的建设,提倡政府应当加大监控力度,同时要求企业不断健全完善动物识别和产品的追溯系统,一旦发现某些因素将危及人类健康时,可以迅速按照追溯系统,在食品链中找到危害发生的原因,及时将其消除,确保食品的安全。由于抗药性与公共卫生关系密切,OIE正在寻求设置或设定动物源性食品相关的风险分析方法,加强对抗菌药物抗药性的监测和风险管理。一些动物源性微生物,如沙门菌病、李斯特菌病、肠毒性大肠埃希氏菌、弯曲杆菌病等,对动物健康影响不大,但易引发食源性疾病,OIE正在开展措施研究及防控指南的制定工作。OIE强调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对风险评估的重要性;风险管理与动物卫生管理体系以及兽医人员的能力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风险管理中政府、消费者和企业三方合作的必要性;提高整个风险分析的透明度;促进发展中国家提高食源性风险评估能力,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体系。保证食品的适宜性(Foodsuitability:食品适宜性是指根据食品的预期用途,食品是否可被消费者接受。除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食品适宜性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食品适宜性就是发现并去除食品中的异物,同时也包括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注明的内容。2OIE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行动2007年5月16~27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75届大会,大会通过了第26号决议,提出OIE食品安全行动计划(2007年工作计划,预防和控制动物饲养到屠宰环节由动物源风险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内容有:研究制定《兽医机构在食品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起草结核病和沙门菌病的控制指南,在兽医卫生证书中增加结核病检疫内容;继续做好动物标识和追溯系统指南制定工作;起草良好动物饲养规范和动物饲养指南;注重抗菌药物抗药性;强化动物屠宰检疫规范制修订工作等。OIE食品安全工作小组主要围绕食品安全目标和工作计划,在兽医机构评估、食源性微生物防控、良好饲养规范、动物标识追溯,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宰前/宰后检疫等方面开展工作。2.1制定《兽医机构在食品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兽医机构的作用已从传统上的养殖环节扩展到屠宰环节,兽医有双重责任———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确保肉品适宜及安全。在许多国家,兽医机构的任务从“农场到餐桌”贯穿整个食物链。兽医机构通过履行兽医任务以及审核其它政府机构、私人兽医和投资人所进行的动物卫生和公共卫生活动来完成这些目标,兽医机构对这些活动完成情况负有最终的责任。强调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管理基于建立的风险分析系统,兽医机构在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风险分析过程扮演了最基本的角色。兽医机构担负着对动物卫生(包括人畜共患病和食品卫生的兽医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能力,在食品安全特别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兽医通过有农场养殖环节的监管、屠宰环节的检疫检验、对动物产品贸易出具兽医卫生证书以及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控等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2.2完善《兽医机构评估指南》OIE认为评估兽医机构是评估出口国畜群中是否存在危害可能性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兽医机构能很好服务于食品安全,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002版采用了OIE国际委员会在2002年5月第70届全会上通过的《法典》修订意见,其中修正章节包括“兽医机构评估”,同时还通过并增加了“兽医机构评估指南”。2007版《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制定了兽医机构的基本原则、兽医机构评估准则以及评估程序等。兽医机构应符合的基本原则:包括业务水平,独立,公正,诚信,客观,组织机构,质量政策,规程和标准,告知、投诉和申诉,文献信息,自我评估,通讯,以及人力和财政资源等13个方面。评估主要内容:①对兽医机构组织结构、质量体系、人力资源、物理资源、职能和立法支持、动物卫生控制、兽医公共卫生控制、绩效评估和审计计划、参与OIE活动、兽医法定机构的评估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②其中第1、3、4、9条兽医公共卫生控制方面,针对食品卫生、人兽共患病、化学残留检测计划、兽2009年第31卷第3期ChinaPoultryVol.31,No.3.2009行业导向-药以及动物卫生控制与兽医公共卫生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系列规定,改变了以往兽医机构只注重疫病控制的工作思路,强化了兽医机构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职能和作用。2.3在源头控制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保证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沙门菌是世界各地人类食源性疾病的一个重要起因,有2000多种不同的血清型,其中一些通常与某些动物或食品类型相关。FAO和WHO进行的一项风险评估(2002年指出,通过禽蛋和禽肉传播的沙门菌病的人发病率似乎与在家禽中观察到的沙门菌流行率之间具有一种线性关系,这意味着,假定所有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将家禽中沙门菌流行率降低50%,估计人类沙门菌病的发病率也将降低50%。控制动物源性食品生产阶段的沙门菌病有助于公共卫生安全。OIE于2007年召开的陆生动物标准法典委员会会议上提出了沙门菌的控制和预防指南(法典附录3.10.2。指南涉及了农场产蛋鸡中肠炎沙门菌和伤寒沙门菌的检测、控制和预防方法,覆盖了从种禽场到商品禽场的生产链中鸡蛋收集前的部分。目的是控制鸡群中的沙门菌,生产不含沙门菌的鸡蛋,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2.3.1生物安全建议主要从养殖场的硬件设施、禽群引进及人员出入、消毒、饲料监测、饮用水、人员培训、病死禽的处理以及相关记录等方面,对未开产禽和产蛋禽的生物安全进行了详细的要求。2.3.2禽蛋卫生和收集建议主要包括禽舍卫生要求,禽蛋收集频次及储存要求,以及生产记录等。2.3.3监测重点强调应用血清学检测方法监测沙门菌,分别从未产和开产禽群以及空舍三种情况详细规定了养殖场内的采样要求: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方法以及采样数量。2.3.4控制措施包括免疫、选择性淘汰、禽群淘汰和产品加工,在优良禽群中使用抗菌药物、选择性淘汰和活疫苗。由于治疗有效性有限和抗菌药物有可能造成蛋中的残留以及导致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提倡在消费用产蛋禽中使用抗菌药物来控制肠炎沙门菌和伤寒沙门菌。2.3.5管理措施除了实施一般控制措施外,应当有效调整管理措施从农场其它禽群,邻近农场和采取相同管理措施的其它农场中隔离开感染禽。2.4制定《动物标识追溯指南》,促进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是相对动物个体或群体进行标识、对有关饲养、屠宰加工等场所进行登记,对动物的饲养、运输、屠宰及动物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从而实现在发生疫情或出现质量安全事件时,能对动物饲养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不同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追踪和溯源,及时加以解决,动物标识和可追溯性作为一种流行病学工具与疾病控制密切相关,并在公共卫生和贸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05年,OIE陆生动物卫生标准委员会成立了一个动物标识和追溯的专业工作组,着手制定《动物标识追溯指南》。工作组于2006年3月制定了《动物标识追溯指南》,指导成员国建立动物从农场到加工环节的可追溯性。OIE第74届国际大会上通过了畜禽标识及可追溯管理工作指南,并以此作为评价各国兽医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动物标识追溯指南》的内容有:策略:首先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与有关利益团体合作,评估动物标识系统及动物追溯的要求和范围。此外,还包括对当前形势的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确定动物标识系统和动物追溯的目标;根据确定的目标,界定一个国家、地区、生物安全隔离区或特殊计划内的目标品种/群体;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其次,在实施动物标识和追溯系统前,制定战略计划。该计划包括很多内容:目标与结果,范围,系统的可持续性,人力与财力资源,后勤保障,标识方法与使用的技术,小规模试验计划,交流计划(包括教育,时间表,不同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包括主管机构、其他相关部门/利益团体、管理与行政部门,法律结构,标准、程序手册;监测与评估。实施:包括制定行动计划,宣传与交流,企业/业主注册,动物标识方法选择,移动记录,信息存储和恢复,数据库,记录文件等八个方面的内容。特别指出,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确保动物标识系统的完整性,包括对官方标识材料与设备进行检查校验以保证其符合技术要求,并监督这些标识材料与设备2009年第31卷第3期ChinaPoultryVol.31,No.3.2009行业导向的发放。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还负责保证标识的唯一性,以及按照动物标识系统的要求使用标识。对动物养殖企业进行标识和注册,至少包括它们的地理位置及所饲养的动物种类。若无法实施企业注册时,希望对畜主及其居住地址进行记录。监控与核查:包括核查与审核;制裁;标识方法(维持一生的动物标识;永久性,篡改证据;及时通报(有标识的最短时间内;移动的及时通报;动物进口等六个方面。2.5制定《良好动物饲养规范指南》,解决饲养阶段的动物健康问题OIE等国际组织认为应建立国际公认的从动物生产阶段到消费者的完整食物链管理的统一的国际规范。指南的目的旨在动物源性食品的初级阶段控制其质量,从而降低发生公共卫生的风险,帮助主管当局和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养殖户,要充分承担自己的职责,在食物生产的第一阶段保证食品安全,将安全的动物源性产品提供给消费者。指南所涉及的危害包括:2.5.1生物性危害主要指经动物食品可传染给人类的最常见或重大疾病的危害。2.5.2化学和物理危害主要包括药物残留、生长促进剂、农业化学物质的残留、环境污染物、异物等。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的建议和措施,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建筑设施和其它因素(如环境控制;卫生条件;动物饲养;动物饮水;兽药的使用;饲养管理;屠宰动物的准备;动物的标识和追溯。2.6制定兽用抗菌药物重要程度列表,注重抗菌药物抗药性问题抗菌药物是一类在维护人类及动物健康和福利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药物,由于抗菌药物在人类和非人类范围内作为杀菌剂被广泛使用,由此所产生的耐药性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和动物健康的一个热点。养殖业广泛应用兽药所带来的药物残留和耐药病原菌是影响动物源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003年12月在瑞士日内瓦(ScientificAssess-ment和2004年3月在挪威奥斯陆(ManagementOptions举行的FAO/OIE/WHO专家组会议建议OIE起草一份关于兽药中各种抗菌药物的重要程度列表,相应的WHO也应建立一份在人类范围内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重要程度的列表。OIE决定由其特设工作组来承担关于抗菌药物耐药性这项工作,自2004年11月以来特设工作组一直在讨论在该表中所使用的术语以及建立该表的目的和建立方法等议题,随后2005年1月工作组的工作被生物标准委员会(BiologicalStandardsCom-mission在其会议上所认可,在2005年5月被OIE国际委员会所采纳,从而标志着这项工作正式被OIE所认可。2006年5月OIE向第74届国际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建议性的列表,在各成员国之间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从总体来看许多国家都对OIE的这项工作表示了赞同,2007年5月OIE将这份经过修改的列表提交给OIE第75届国际委员会,在No.XXVIII号决议中获得一致通过。在该表的制定过程中特设工作组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依据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中对于各种药物的剂量、安全性的药效而被批准作为兽药使用的抗菌药物都应该进行重点考虑。所以工作组决定筛选出所有用于可食性动物的抗菌药物,并把他们划分为极重要、较重要、重要三个级别,从而制定出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抗菌药物列表。2007年修订的《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第3.9章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阐述,明确提出了“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制订国家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计划”和“协调现行的国家耐药性监测计划”。《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分别从“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计划协调指南”、“畜牧业中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兽医治疗中抗菌药合理谨慎使用准则”和“抗菌药物耐药性风险评估”等4个方面对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制定了原则。2.6.1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计划协调指南定期开展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或进行动物、食物、环境和人类源细菌耐药性流行变化的监测,是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扩散和优选治疗用抗菌药物策略的重要部分,同时应对加工、包装和零售过程等不同阶段监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细菌耐药性情况。2.6.2畜牧业中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指南通过分析耐药性监测数据,能够准确而有针对2009年第31卷第3期ChinaPoultryVol.31,No.3.2009行业导向-性地提高耐药性问题的应对能力,并有助于确保慎重使用抗菌药物和缓和策略(如确定兽医处方改变方面所做努力的成效。2.6.3兽医治疗中抗菌药物合理谨慎使用的准则为保护动物和人类健康,专门制定了兽医治疗中合理谨慎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准则。主管部门负责对涉及兽医抗菌药物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所有机构的注册和管理。2.6.4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风险评估准则阐明了对动物细菌中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风险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成员国提供透明、客观和可靠的评估和管理与动物中使用抗菌药物并产生耐药性相关的人类和动物健康风险的方法。采用定性风险评估的方法分别对人类健康风险和动物卫生风险进行了危害确认、释放评估、暴露评估和后果评估等风险分析。2.7加强动物屠宰检疫规范制修订工作影响动物健康的疾病可通过肉类加工链及相关副产品进行传播从而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屠宰检疫,可为影响公共卫生和动物卫生的某些疾病的监督提供有效的帮助。OIE于2007版法典中正式增加了“通过宰前/后检验控制影响动物卫生和公共卫生的生物危害的准则”(法典附录3.10.1,该准则是以风险评估为主线,指导各成员国如何做好宰前/后检疫,从“肉品生产链卫生规范、兽医机构和肉品检验程序、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政府和标准的确立、制定和管理检疫检验程序、确认和出证、信息的交流”等7个方面,为各成员国建立相应的规范准则提供了参考和借鉴。3我国动物产品安全监管中国已成为世界畜禽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但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水平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重大动物疫病,畜产品饲养过程中违禁药物和饲料添加剂滥用、有毒有害元素超标,以及饲养、运输、贮藏、屠宰加工环节中的动物卫生条件问题、违规违禁添加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严重问题,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安全和人的健康。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制。3.1法律基础畜牧兽医部门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的法律基础如下: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主要内容有:①进一步明确了兽医部门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法律责任;②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③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④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对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中的动物防疫实施监督管理;⑤从法律制度上明确建立“官方兽医制度”,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监督《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的疫病防控、检疫、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使用等做出明确规定,为加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也从不同角度规定了畜牧兽医部门动物产品和动物性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围绕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畜牧兽医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部门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畜禽标识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为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提升兽医机构工作能力,200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启动了国家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改革主要为解决以下问题。①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和技术支持3类兽医工作机构,理顺行政、执法、技术支持3类兽医机构的职能。②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③逐步建立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制度。④加强兽医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动物疫病2009年第31卷第3期ChinaPoultryVol.31,No.3.2009行业导向2009年第31卷第3期ChinaPoultryVol.31,No.3.2009行业导向控制和队伍保障的财政投入机制。施;监督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养殖档案,完善生产、饲料、兽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动物检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及时对病死禽进行无害化处理。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强制免疫、出售病死畜禽,不按规定建立养殖档案等违法行为,确保动物养殖环节安全。加大对养殖户安全用药的监督管理,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规定,严厉制裁违规使用兽药或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行为。开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动物卫生状况普查兽药残留监控,畜禽养殖环境微生物污染流行病学调查,细菌耐药性监测等,开展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状况风险评估。3.2完善官方兽医制度官方兽医是指经资格认可,法律授权或政府任命,有权出具动物卫生证书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官方兽医对动物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行使监督、控制的一种管理制度。《动物防疫法》规定:官方兽医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取得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制定。本法所称官方兽医,是指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建立执业兽医制度:从事动物疫病诊断、治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是指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3.4.2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防止病害动物、动严格按照《畜禽产地检疫规范》、《种畜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