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莆田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莆田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莆田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莆田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莆田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莆田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东方与希腊、罗马社会相比,在政治理念上最明显的差异是分别强调A.君权神授——公民权利 B.中央集权——民主共和C.大一统化——城邦自治 D.神权之上——人权之上2.明朝政府发行纸币和铜钱,纸币通过发放官俸和赏赐官军等方式流通于社会,金银的使用在明初受到限制,但明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纸币却逐渐停止使用。这种状况说明A.金融配套制度的不健全 B.海外贸易冲击统治基础C.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商品经济发展趋于停滞3.20世纪80年代,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英国政府对各大国有企业和垄断部门进行私有化,主要采取的形式包括整体出售,拆分售股给公司员工和上市三种:2010年,卡梅伦上台后,英国推动了所谓“二次私有化”进程。这些举措A.激发了市场经济活力 B.受到凯恩斯主义影响C.降低了国家财政收入 D.推动了第三产业兴起4.公元前5世纪后期,如果有人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了与既有法律相抵触的议案,或者议案提出的方式违反法定程序,在此后的1年内,任何公民都有权起诉议案提出者,如果起诉者胜诉,则给予奖赏,违法议案提出者将被处理罚款。这一制度的设立A.凸显了法律建设的专业化水准B.保证了城邦政治决策的公正性C.有利于强化公民的政治责任心D.防止了行政官员对权力的滥用5.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一再提醒光绪帝对国会、议院等不可操之过急。至1901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屡批清政府新政未抓住“行立宪法、开设议院”的“本原”,并不断呼吁立宪。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维新思想成为主流思想C.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加深 D.清末新政重心开始转移6.美国学者弗格森认为“希腊城邦是一个有着独特内在构造的单细胞有机体,除非进行再分割,否则无法发展,它们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同类。但这些细胞,无论新旧,都无法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这是因为古希腊A.以小为美的城邦自治情结浓厚 B.裂变式殖民扩张加剧母邦矛盾C.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其国家结构 D.泛希腊主义文化认同感很微弱7.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威廉死后由詹姆士二世的幼女安娜继承,安娜之后由信奉新教的汉诺威选侯继承,从而排除了信奉天主教的国王复位的可能性。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议会主权至上 B.王位继承中的宗教因素C.国王权力丧失 D.君主立宪制度最终确立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外交上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下列属于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的是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9.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并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说的“暴乱”是指()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10.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这表明卢梭A.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B.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C.基本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D.并未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11.强盛的王朝往往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唐朝时,增设的相应机构的管理范围大致在图中A.① B.② C.③ D.④12.1912年元旦,发表在上海《申报》的《新祝词》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由此可知,辛亥革命A.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追求 B.维护了社会道德的底线C.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进步 D.转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1500年以后的世界历史1500年以后,欧亚大陆的这种平衡状态逐渐为由新兴的西方促成的全球性一体化状态所取代,这种一体化状态在19世纪时发展到顶点,转而导致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霸权。20世纪的历史,实质上是日甚一日地反对世界霸权的历史,是西方的技术与思想的迅速传播迫使人们冒险探索一条通向新的世界平衡的道路的历史。——《全球通史》问题(1)新兴的西方如何促成“全球性一体化状态”?(2)你如何理解“20世纪的历史,实质上是日甚一日地反对世界霸权的历史”?14.(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仪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和“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的内涵。(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中国近代以降,为何说儒学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今新加坡是如何体现儒学的社会价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注意限定信息“最明显的差异”,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东方是君主专制制度,强调的是君权神授;古代希腊、罗马社会是民主政治,强调的是公民权利,故选A;民主共和是近代西方的代议制,不符合古代希腊、罗马社会,B错误;城邦自治不符合罗马,排除C;东方政治的核心是君权,希腊,罗马政治的核心分别是民主和法治,概括为神权,人权不够准确,D错误。2、A【解析】

由材料“明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纸币却逐渐停止使用”可知,当时明朝的货币管理比较混乱,这说明当时金融配套制度不健全,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国内市场秩序的混乱,没有提及海外贸易,排除B;材料说的是全国的状况,并未就具体的地方进行差异化描述,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说明明朝商品经济并未停滞,D项说法错误,排除。3、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撒切尔夫人为了医治经济的“滞胀”,一反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掀起了私有化浪潮,对各大国有企业和垄断部门进行私有化,其目的是激发了市场经济活力,故A正确;这些措施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B错误;这些措施减少了国家财政支出,故C说法错误;这些措施不能推动第三产业兴起,故D错误。4、C【解析】

材料反映的措施将促使雅典公民慎重提出议案,审慎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有利于强化公民的政治责任心。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建设的进步,排除A项;B项中的“保证了”说法绝对,且这一制度的设立与“政治决策的公正性”无关,排除;这一措施不是针对行政官员,排除D项。5、C【解析】

康有为从“不可操之过急”到不断呼吁立宪,反映出当时清朝的统治岌岌可危,需要通过改革来维护统治,故C正确;社会矛盾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成为主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新政的重心变化,排除D项。6、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希腊各城邦独立自治的情结非常浓厚,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使得希腊最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故选A;裂变式殖民可以将母邦统治阶级所不喜欢的“难领导”的顽固分子分离出去,消除母邦内的扰乱因素,而不是加剧矛盾,排除B;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希腊城邦国家结构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C;希腊城邦间的文化认同感并不微弱,特别是在面对强敌波斯时,排除D。7、A【解析】

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对王位继承资格做出限制,以确保新教的统治地位,这在本质上反映英国议会主权至上,A正确;B只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此时国王仍然保留部分行政权,排除C;君主立宪制度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就已经确立,排除D。8、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赴海地维和属于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①项符合题意;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联合国大会获得通过,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也属于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④项符合题意,因此C选项正确。六方会谈是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共同参与的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并非以联合国为中心,②项不符合题意;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组成的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③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9、B【解析】从材料“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看出这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成为了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与此相关的“暴乱”是指义和团运动,故选B;CD不符合题意,故CD错误。戊戌变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10、B【解析】

材料“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反映了卢梭反对彻底的直接民主,提倡选举实行精英贵族政治,这说明他认识到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故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消灭社会的不平等的信息,故A排除;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卢梭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故C排除;材料虽未反映“主权在民”的思想,但并不能说明卢梭没有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故D排除。11、A【解析】

唐朝时期在西北边疆分别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①符合题意;②秦汉时期已归属中央管辖,③西藏和④都是元朝时期归属中央管理,②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和D。故选A。12、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新祝词》提出不但要革新道德、学术,而且也要革新服饰风格,这表明辛亥革命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追求,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在此之前道德底线并未被突破;C、D两项都被包含在A选项中,不能全面的概括材料信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促成: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变化。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总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王权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欧美大陆新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向封建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先后爆发了英国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在欧美主要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欧、北美及其他地区,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并掀起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理解:19世纪的欧洲霸权: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到美日挑战:巴黎和会美国带来称霸世界的十四点原则,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的签订使得美国成为最大赢家,英国丧失海上霸主地位,英日同盟遭肢解。19世纪的英法霸权: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到德国挑战:英德之间在全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最终以二者为核心拼凑了两大军事集团,1914年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线一战爆发。一战后英法遭到削弱,英国由英帝国蜕变为英联邦。20世纪上半叶的英法霸权:遭到德国、日本的挑战:一战后英法掌控国联来掌控世界霸权、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果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德日破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对外扩张(日本对中国的扩张)。20世纪中叶以来的美苏霸权:遭到多方力量的挑战:西欧一体化进程、日本崛起;中国崛起;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与不结盟运动,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解析】

(1)本题要以西方为视角,从不同历史阶段,分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说明西方推动世界一体化进程。15、16世纪,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政治上,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总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专制王权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英国革命、启蒙运动等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并掀起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本题首先要列举一定时期霸权力量,同时要指出存在哪些挑战现霸权的力量,例如: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可知,19世纪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