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第1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第1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第1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第1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第1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第1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20年,奥格涅省的农民给苏维埃政权机关提交的请愿书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沉重负担……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这位农民意在表达A.对国家艰难处境的感慨与同情 B.对余粮收集制实施的不满C.斯大林体制严重损害了自身利益 D.对新经济政策的拥护2.早在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应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A.梭伦B.汉穆拉比C.恺撒D.穆罕默德3.西洋文明是“动的文明”,中国文明是“静的文明”;中国文明“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最有可能出现这一观点的杂志是()A.《青年杂志》 B.《新民丛报》 C.《东方杂志》 D.《每周评论》4.清人杨勋的《别琴竹枝词》写道:茶馆开张帝叔铺(teashop),特零克帝(drinktea)有鸿儒。试看多少痴男女,并坐谈心廉耻无。据此可知A.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全盘西化B.近代中国对女性束缚的加强C.国人大多坚持男尊女卑观念D.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艰难性5.下表是清代前期民间年画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部分)。这反映出,清代前期年画名称主题《女子自强》妇人携带两名幼子向教书先生请教,年画上文字大意为:女性只有自强,才能与男子共同生存下去《庄稼稼穑难》妇女已经大量迈出家门,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妻打男挨》妻子是一副“悍妇”形象,丈夫则被打得跪地求饶A.底层女性地位上升 B.女性自主意识日益凸显C.女性维权意识强烈 D.封建礼教内容与时俱进6.辛亥革命之后的10年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化的时期,社会上出现各种思想观点。表中空白处的主张应是序号主张1民主共和2提倡国货34外争主权,内除国贼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兼容并包,思想自由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打倒列强,除军阀7.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千米)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千米)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千米)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千米)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制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8.张治中将军在一次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晚宴的背景最有可能是A.国共两党达成第一次合作 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D.国民党全面进攻取得成效9.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下列思想不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A.民贵君轻B.君舟民水C.为政以德D.君权神授10.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后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这反映出诸子百家A.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 B.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C.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 D.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11.下表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学校名称朝代入学资格国子学唐朝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宋朝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唐朝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宋朝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四门学唐朝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宋朝八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子弟A.知识分子参政规模不断扩大 B.科举制度促进教育发展C.社会等级秩序日益走向瓦解 D.理学正统地位渐趋确立12.下表为江南25个市镇373座桥梁建造情况统计简表(单位:座)时期宋代元代明初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数量102727993059注官建与民建的总比例是1:12如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宋代商品经济落后 B.民间建桥技术更高 C.政府财税收入下降 D.商贸贩运逐渐发达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原工业化”指“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原工业的生产形式基本上摆脱了行会的控制,商人资本直接参与制造业,参与市场竞争,生产形式主要是外放制(又称作包买商制)。原工业化使英国农村中出现了农业和乡村工业并重的“二元经济”。在“二元经济”模式下,农村劳动者的身份往往具有双重属性,既是耕作者,又是制造业工人。在前工业时期,英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断下降。1520年,英格兰乡村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6%,110年为70%,1670年为1.5%,1700年为55%,1750年为46%。从农业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主要被原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吸收。——摘编自刘文超《近代英国商业和商业资本的演化过程及其对市场经济发展形成的影响》材料二明清时期虽然兴起一些手工业中心,但与此同时,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程度也在提高,特别是传统棉纺织技术普及后耕织结合的程度加强。那些手工业专业地区的产品长途贩运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农村更是销量有限。这就限制了商业资本对制造业投资的兴趣。明清民间商人虽富有,但最能累积巨额财富的却是盐商、茶商、洋商、票号、铜商等特许商人,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扭曲了市场规律,形成了恶劣的经营导向,商人们并不把发展的希望寄托于市场开拓和由此而增加对科技发明生产创新的兴趣;而在于谋取流通领域的超经济特权,其经营注意力始终游离于生产领域之外,市场和市场主体始终都得不到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摘编自樊卫国《论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原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英国“原工业化”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在商业运营上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出口以丝绸、漆器、铁器等为主。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陶瓷成了我国古代出口的新兴产业,重要的转折是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进出口管理机构——市舶。宋代,各类书籍,包括经典开始出口。元代由于棉织业的兴起,出现了我国出口的第三大军。明清时期,棉布成了主要出口品。进口商品早期有犀角、象牙、香料、珍珠、宝石、琉璃、药材、马匹、珍禽异兽、布匹、木材,也引进了棉花、烟草、玉米、番薯和多种蔬菜等作物。——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材料二1860年,在英国进口商品中工业原料——棉花居于首位,其次是谷物,后面的依次为食糖、羊毛、生丝、木材、茶叶、油料、酒和黄油,这些是进口价值最大的前10种商品。第二个10种商品是牛脂、亚麻、铜、皮革、丝织品、咖啡、烈酒、烟草、大米和铁锭。这些进口商品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打算再运往国外销售的,英国正在迅速变成一个欧洲(且不说世界)市场和中间商。1860年,出口商品中列于第一位的是棉织品,其次是羊毛织品,再次是钢铁,后面依次为棉纱、亚麻织品、羊毛和羊毛纱、男子服饰和女子头饰、机器、金属器皿和餐具以及煤。此外还有大量各种各样的货品:铜、衣服、皮革制品、啤酒、麻纱、陶器和瓷器、丝绞和丝纱、化学制品、纸以及别的许多东西。——摘编自[英]W.H.B.考特著、方廷钰等译《简明英国经济史(1750年至1939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发展原因,并概括近代英国对外贸易出现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近代英国对外贸易所产生的不同的世界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1920年,农民给苏维埃政权机关提交的请愿书中,提出“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再也无力负担牺牲和困苦,体现了农民对对余粮收集制实施的不满,B项正确;材料表达的不是对国家艰难处境的同情,A项错误;1920年斯大林体制远没有建立,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对新经济政策的拥护,D项错误。2、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公正之主’石碑……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应当得到的权利”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汉穆拉比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原文刻在石柱上,故B正确;梭伦属于古代雅典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恺撒属于古罗马时期,故C错误;穆罕默德生存于公元6-7世纪,故D错误。3、C【解析】

题干认为东方文明能拯救西方文明,对本国文化持肯定态度,这一主张与《东方杂志》的主张一致,C正确;A、B、D三种刊物主张学习西方,对本国文化传统多持有否定态度,排除。4、D【解析】题干中的“特零克帝(drinktea)有鸿孺”、“并坐谈心廉耻无”可以看出作者对在茶馆里喝茶的“鸿儒”和“痴男女”持批判态度,可以看出A与作者的态度相悖,故排除A而选D。B与题干现象不符,故排除;C这里面的材料信息与男尊女卑无关,故排除C。5、B【解析】

材料中的“女子自强”“妇女已经大量迈出家门,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妻打男挨”等信息凸显了当时女性的自主意识,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底层妇女地位和女性维权意识,故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涉及封建礼教内容的变化,故排除D项。6、B【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可知,材料中的思潮都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后,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口号,故这一思潮出现的时间是1912-1919年。A是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的政治纲领;C、D都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B是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提出的办学方针,符合题意。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7、C【解析】

材料“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说明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规格的待遇,等级越高规格越高,等级越低规格越低,这体现的是一种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C项正确;西周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错误;A项中“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和D项“以宫殿、庙坛为中心”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C和D项。8、C【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方针,这主要和《双十协定》的签订有关,故C选项正确;国共两党达成第一次合作时期蒋介石尚未出任国民政府主席,故A选项错误;此时抗日战争以结束,处于解放战争前夕,故B、D选项错误。9、D【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材料中所悟出的“道理”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A、B、C都是体现了民本思想,D项则为君主专制辩护。故选D。10、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儒墨道法四家学派均以古代选贤为榜样,反映其从古人智慧中寻求治理社会、与国家的方案,故B项正确;儒墨道法四家学派并未改造古代历史,排除A项;题干不能反映各学派形成完善的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排除C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各学派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排除D项。故选B。11、B【解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对比唐朝,宋朝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均有所放宽,即面向社会招生范围不断扩大,这是科举制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入学资格的放宽,与知识分子参政没有关系,排除A;材料中的变化有利于打破特权阶层对入学权的垄断,但并不意味着社会等级秩序走向瓦解,排除C;材料未涉及理学地位确立的问题,排除D。1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商贸发展的要求和推动,明清时期江南桥梁建设特别是民建桥梁远远多于宋元时期,D项正确;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所发展,民间建筑桥梁增加是基本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民间建桥多于政府行为,不能说明财政收入下降,ABC三项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征: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影响:有利于调整英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解放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基础。(2)不同:中国以家庭为主要单位,长途贩运能力较弱;商业活动以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为主;商人的经营注意力在生产领域以外,不注重市场开拓和科技创新;市场经济得不到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原因:君主专制制度到达顶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国传统思想中对商业的轻视;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解析】

(1)根据“商人资本直接参与制造业,参与市场竞争,生产形式主要是外放制”、“农村劳动者的身份往往具有双重属性,既是耕作者,又是制造业工人”、“英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断下降。……从农业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主要被原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吸收”等内容可知英国“原工业化”的特点主要是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主要从调整深灰经济结构、解放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内市场发展和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的角度进行总结。(2)根据“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程度也在提高,特别是传统棉纺织技术普及后耕织结合的程度加强”、“那些手工业专业地区的产品长途贩运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农村更是销量有限”、“最能累积巨额财富的却是盐商、茶商、洋商、票号、铜商等特许商人,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扭曲了市场规律”、“经营注意力始终游离于生产领域之外,市场和市场主体始终都得不到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等内容可知明清时期在商业运营上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中国以家庭为主要单位,长途贩运能力较弱;商业活动以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为主;商人的经营注意力在生产领域以外,不注重市场开拓和科技创新;市场经济得不到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14、(1)特点:出口商品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