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课时练25 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2025年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_第1页
第五单元 课时练25 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2025年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_第2页
第五单元 课时练25 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2025年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_第3页
第五单元 课时练25 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2025年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_第4页
第五单元 课时练25 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2025年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已知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马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下列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A.选择多对栗色马与白色马杂交,若后代白色马明显多于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性状B.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六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小马都是栗色,则栗色为显性性状C.自由放养的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性状D.选择多对栗色公马和栗色母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性状2.(2024·江苏盐城中学高三模拟)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籽粒黄色对白色为显性。若有一粒黄色玉米,判断其基因型简便的方案是()A.用显微镜观察该玉米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看其上是否携带等位基因B.种下玉米后让其作母本与白色玉米植株杂交,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C.种下玉米后让其作亲本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D.种下玉米后让其作亲本进行自花受粉,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3.(2023·衡水高三期中)某种昆虫的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雌性个体均为黑身,雄性个体有灰身和黑身两种。杂交过程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项目实验①实验②亲本黑身雌性×灰身雄性黑身雌性×黑身雄性子代黑身雌性∶灰身雄性∶黑身雄性=4∶3∶1黑身雌性∶灰身雄性=1∶1A.由实验可知,控制黑身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B.实验①中亲本雌、雄个体基因型是Aa和AaC.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灰身个体比例为3/8D.若用黑身雄性个体与实验②子代中黑身雌性个体杂交,所产生后代的表型和比例为黑身雌性∶灰身雄性∶黑身雄性=2∶1∶14.(2024·黄山高三模拟)南瓜果实的颜色有黄色和白色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用一株黄果(果实颜色为黄色)和一株白果(果实颜色为白色)杂交,子代(F1)中果实颜色既有黄色也有白色,让F1自交产生的F2表型类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5.(2022·海南,15)匍匐鸡是一种矮型鸡,匍匐性状基因(A)对野生性状基因(a)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某鸡群中野生型个体占20%,匍匐型个体占80%,随机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F1中匍匐型个体的比例为12/25B.与F1相比,F2中A基因频率较高C.F2中野生型个体的比例为25/49D.F2中a基因频率为7/96.(2024·连云港高三联考)某植物可自交或自由交配,在不考虑生物变异和致死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交配3次后,所得子三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5()A.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B.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C.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基因型为aa的个体D.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基因型为aa的个体7.(2024·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模拟)某植物按株高(一对基因控制)分成高、矮两类,将纯种高、矮两品系植株杂交,分别统计亲本(甲、乙)、F1及F2中不同株高的植株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矮秆对高秆为显性性状B.该植物的株高大于205cm的为高秆性状C.F2中高秆∶矮秆约为1∶3D.F2中矮秆植株随机传粉,后代矮秆占8/98.闭花受粉植物甲,其花的位置分为叶腋生和茎顶生两种,分别受T和t基因控制(完全显性);雌雄同体异花植物乙,其籽粒的颜色黄色与白色分别由Y和y基因控制(完全显性)。两者的遗传均遵循孟德尔定律。自然状态下,间行种植基因型为TT、Tt的植物甲(两者数量之比是2∶1)和间行种植基因型为YY、Yy的植物乙(两者数量之比是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甲的F1中纯合花叶腋生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B.正常情况下,植物乙的F1中籽粒黄色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5/36C.若植物甲含有隐性基因的雄配子的存活率为1/2,则F1中花茎顶生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6D.若植物乙含有隐性基因的雄配子的存活率为1/2,则F1中籽粒白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669.(2024·九江高三校联考)外显率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群体中某一基因型个体表现出相应表型的百分率。黑腹果蝇的正常翅脉(I)和间断翅脉(i)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型为II和Ii的个体外显率为100%,基因型为ii的个体90%表现为间断翅脉,10%表现为正常翅脉。一对黑腹果蝇杂交后,F1中正常翅脉个体占31/40,间断翅脉个体占9/40。饲养果蝇的环境条件始终不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饲养条件下,基因型为ii的个体外显率为90%B.这对黑腹果蝇的表型均为正常翅脉,且均为杂合子C.F1正常翅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0/31D.F1随机交配,所得F2中正常翅脉个体仍占31/40二、非选择题10.科研人员在种植野生型玉米的田间,发现了一株矮秆玉米,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将矮秆玉米单株自交得到F1,F1继续自交得到F2,发现F1、F2均为矮秆,表明矮秆性状是____________的变异,从而将其命名为品系M。(2)将品系M与野生型杂交,进一步研究其遗传规律。组别亲本F1F21野生型♀×品系M♂野生型野生型2397株、矮秆778株2品系M♀×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2833株、矮秆951株①第1、2组杂交所得的F1均为野生型,F2性状分离比均接近________,判断矮秆性状相对于野生型为________性状,推测矮秆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②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补充一组杂交实验并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研究人员用豌豆种子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亲代性状F1性状甲圆粒×皱粒圆粒、皱粒乙圆粒×圆粒圆粒、皱粒丙圆粒×皱粒全部圆粒(1)根据表中________组数据分析,可知豌豆皱粒是________性状。如果用R、r表示控制种子形状的基因,则甲组F1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2)在乙组F1的圆粒豌豆中,出现基因型为Rr的概率是____________;将丙组F1圆粒豌豆进行播种,经过自花传粉,则F2胚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豌豆的豆荚有黄色和绿色之分,在遗传学上,它们是一对________________;若豆荚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现将豆荚黄色(YY)的花粉涂在豆荚绿色(yy)的柱头上,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其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12.(2023·唐山高三模拟)绝大多数情况下,小麦的一朵小花内只有一个子房,能够结实一粒种子。但科研人员发现并选育出了多子房小麦新类型“n粒型小麦”,其每朵小花可以正常结实多粒种子。科研人员利用纯合小麦品系T(单子房)和纯合小麦品系D(多子房)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品系T的细胞核与细胞质分别来源于小麦和山羊草。研究发现,与小麦亲缘关系较远的细胞质(异源细胞质)会抑制小麦细胞核中某些基因的表达,且这种效应可以遗传给子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实验可以判断多子房是__________性状,多子房和单子房的遗传受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2)杂交实验一中F2的细胞质基因来自品系__________(填“T”或“D”),F1表现为单子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杂交实验一的F2中出现了多子房,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