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3-山东省潍坊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5×3)1.周代实行世官制,但是子孙在继承父祖职位时要经过王的册命,受命者也特别看重册命仪式,往往铸造青铜器(如鼎、簋、盘等)予以纪念。其主要缘由是A.宗法观念的深刻影响 B.周天子权威的减弱C.以德治国思想的传播 D.青铜铸造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度下,周王是天下大宗,具有天下共主的名号,故受命者都很重视天子的册封,A项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周天子威的减弱,解除B项;材料强调权力来源,未体现以德治国理念,解除C项;铸造青铜器用于纪念册命仪式,受命者重视册命的缘由在于宗法观念的影响而非青铜业的发展,解除D项。故选A。2.钱穆指出,封建时代贵族管家称宰,秦汉统一后,家宰就变成了国家政治领袖,管国家政务。汉代皇室事务,按例都归御史中丞管,御史中丞隶属于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隶属于宰相。这可以说明汉代A.宰相由贵族私官演化来 B.封建旧制度遗蜕罄尽C.家宰职权扩大威逼皇权 D.保有家国一体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封建时代贵族管家称宰,秦汉统一后,家宰就变成了国家政治领袖,管国家政务。汉代皇室事务,按例都归御史中丞管,御史中丞隶属于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隶属于宰相”可知,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故选D;A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解除;B与题干所给材料中“封建时代贵族管家称宰,秦汉统一后,家宰就变成了国家政治领袖,管国家政务”不符,解除;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家国一体的特点,C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不符,解除。3.钱穆认为中心集权制度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日,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赞扬它是“中国历史上无上成果”。以下关于中心集权制度表述正确的有A.建立中心集权制度是因为当时中国周边困难的国际环境确定的B.中心集权制度被公认为开启了世界文明特殊是政治文明的先河C.不能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供应更有利的政治和文化保障D.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也保障了中华文明的持续【答案】D【解析】【详解】中心集权制度在统一前提下,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沟通,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也保障了中华文明的持续,故D符合题意;中心集权制度由当时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确定,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并非秦始皇所开创的中心集权制度开创了中华文明领先世界的先河,故B不符合题意;中心集权制度有利于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巩固,维护国家的统一完整,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供应更有利的政治和文化保障,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4.《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 B.推行推恩令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最终威逼了中心集权,C选项符合题意;察举制属于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A选项解除;推恩令是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而实行的措施,B选项解除;D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西汉初年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解除。5.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觉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齟齬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心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协商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 B.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冲突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冲突 D.提高了中心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心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协商并处理军国事务”,以变更“唐太宗发觉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齟齬扯皮之事”,“由是鲜有败事”等信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当时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中心政府的行政效率,故D项正确。扩大封建君主的权力和缓和各部门之间的冲突不符合题目主旨,解除AB两项。解决了君权与相权冲突的是明朝废除宰相的做法,C项错误。6.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协商,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协作、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A.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B.减弱六部加强君权C.内阁拥有确定议政权D.分割事权相互牵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诸司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与内阁协商,说明内阁有确定的议政权,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诸司”“六部”与内阁的关系,体现内阁的权力,故解除A。六部与内阁协作并不是减弱六部的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分割事权,故D项错误。7.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A.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B.康乾盛世值得后世牢记C.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设立军机处,其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旨意,标记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君主的的个人才智与实力对于国家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强调的是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晚清君主统治的状况;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康乾盛世的功绩;C选项错误,材料旨在说明高度集权下可能带来的危机,并未涉及皇帝勤政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8.公元前420年以后,哲人苏格拉底起先鼓吹国家应当由精英统治。大约与此同时,闻名政治家阿克比阿德斯也公开宣称,“关于这种公认愚笨的制度,我没有任何新东西可说”。这说明当时雅典A.民主政治渐渐进入“黄金时代”B.存在质疑“人民主权”的声音C.政治家施政已经抛弃正义原则D.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减弱了【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精英统治”“关于这种公认愚笨的制度,我没有任何新东西可说”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政治家认为这不是一种聪慧的制度,综合两者可以得出两人都对人民主权有所质疑。故答案为B项。A项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执政时间为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是,不符合材料所示是公元前420年,解除;C项材料只说政治家对民主政治质疑,而非施政时抛弃正义原则,解除;D项材料未体现贵族的政治权力问题,解除。9.《十二铜表法》规定:“对畸形怪状的婴儿,应即杀之”;“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颂羞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这些规定反映了《十二铜表法》()A.掺杂了野蛮的习俗 B.严格限制言论自由C.限制了贵族的专横 D.维护公民身体健康【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三条规定都动辄杀人、处死,这体现了《十二铜表法》还保留有原始野蛮习俗,故A项正确;“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颂羞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是维护人的名誉不受侵扰,并非限制言论自由,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限制贵族专横,故C项错误;对畸形怪状的婴儿杀之的规定,并非基于罗马公民身体健康的考虑,故D项错误。10.19世纪早期的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50年前我们不须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须要啦。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们商业的宏大纪元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当时英国A.资产阶级谋求建立世界殖民霸权 B.资产阶级民主政体须要不断完善C.工业资产阶级已成为议会的主导 D.国外市场扩大加速工业革命到来【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等信息可以看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为维护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工业资产阶级希望获得更大的政治权力,资产阶级民主政体须要不断完善,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力,解除A项;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增加,从材料信息来看,这一时期工业资产阶级还没有成为议会的主导,解除C项;19世纪早期英国工业革命早已开展,解除D项。11.美国政治的宏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实力……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里的“协商点”,从而尽显消减公共政策中的专断性。材料说明A.三权分立和制衡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维护民主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分C.联邦制度有利于避开中心权力过于集中D.分权与制衡利于人民充分实行民主精神【答案】B【解析】由材料“相当的自我纠错实力”和“尽显消减公共改策中的专断性”,可知美国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有利于维护民主,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分,故B项正确。三权分立和制衡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资本主义发展涉及的层面太广,材料不能有效说明,故解除A项。材料不是阐述联邦制的国家结构,故C项错误。分权与制衡利是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人民民主体现在选举上面,故解除D项。12.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多党选举制度下,由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人才被政党切割成几个部分,并随政党共进退。一党获胜,哪怕原来的政务官再有实力,也需统统大换血。这揭示出西方政党政治A.导致了政治人才的匮乏B.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多元化C.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D.扩大了政治人才的空间【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显示,西方多党制选举造成政治人才的政党化和闲置,这不利于政治人才的整合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党选举制度下政党对政治人才的争夺和政治人才的闲置,不是缺乏政治人才,A项错误;多党制下,不同党派秉承不同的政治理念,体现出政治理念的多元性,但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不同政党的政治人才随政党共进退,在野党政治人才无法参加国家管理,缩小了政治人才的空间,D项错误。13.有人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治看法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总统、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到处体现了平衡。这种平衡表现为A.实行总统制,总统可以解散参议院B.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C.参议院有权推翻众议院的决议D.共和派和君主派在国民议会中力气相当【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总统、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到处体现了平衡”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共和制下总统、议会和内阁的相互制衡,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体现了三者的制约与平衡,故B项正确。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解除A项;参议院有权推翻众议院的决议只体现了参议院对众议院的限制,没有体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解除C项;国民议会的两大力气是共和派与保皇派,而不是共和派与民主派,解除D项。故选B。14.19世纪70年头,宰相俾斯麦先后提出新闻出版法的草案和取缔社会民主党的方案,都被帝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推翻。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A.与宰相冲突激化 B.被自由派限制C.拥有最高权力 D.具有制约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宰相俾斯麦先后提出新闻出版法的草案和取缔社会民主党的方案,都被帝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推翻,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对宰相的权力有制约作用,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冲突激化”,解除A;资产阶级自由派推翻宰相俾斯麦的方案,并不意味德意志帝国议会被自由派限制,解除B;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解除C。15.20世纪的两次大的灾难——世界斗争都是从欧洲爆发,下列关于这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共同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战后都形成了新的欧洲格局②社会主义运动都得到了发展③经济遭到严峻破坏但战后都得到了复原④都引起了欧洲版图变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一战中,苏俄建立,二战中,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增加;两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一段时间,经济都得到了复原;两次世界大战都引起了欧洲版图变更,如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二战后德国分裂。依据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ABC概括不全,解除。第II卷(非选择题55分)二、材料分析题16.党的十七大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阅读有关民主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旨意)于成汤”。——《尚书》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怠慢神和蛊惑青年材料三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中华通史》材料四“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同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扬,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确定人人生而同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的民主启蒙由此发端。——《世界文明史》材料五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实行代议制的形式,只是详细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依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2)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3)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试举例说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详细方式”有哪些不同?【答案】(1)“民主”指君主,最高统治者。民主范围狭窄,参政方式原始,国家权力滥用。(2)我国古代政治体制,如三省六部制,最终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西方的三权分立受制于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3)确立:改革或者革命。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解析】【详解】(1)含义:依据材料“天惟时求民主”可知民主指的是最高统治者。存在问题:依据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中“雅典人口总数40万”“公民总数4.2万”“表决方式举手”“蛊惑青年”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可以推断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为民主范围狭窄,参政方式原始,国家权力滥用。(2)依据材料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可知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相权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特点。依据材料四“自由同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可知,西方实行三权分立的运行体制,受制于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3)确立:依据材料五“实行代议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通过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斗争,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通过颁布宪法或法律文件的方式确立代议制的民主政治,有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17.政治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而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究。材料一(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需定期召开,享有探讨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钱乘旦《传统与变革之间》材料二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三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似乎能工巧匠创建的一件只能使独创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漂亮艺术品。”(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件?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学问,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2)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自实现独立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创新的?并综合分析制度创新对美国的主动影响。(3)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借鉴美国联邦宪法的详细表现是什么?【答案】(1)《权利法案》传承:重申了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继承和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创新:从法律上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或议会主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核心要素君主立宪制,说明会在王上,主要侧重于政治制度的创新)(2)政治制度创新: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或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或者民主共和制)。影响:确立和保障了民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表现: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详解】(1)法律文件:依据材料一“比如议会必需定期召开,享有探讨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部法律文件是《权利法案》。理解:依据材料一“(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结合所学可从继承和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角度理解;依据材料一“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并结合所学学问可以从创新方面分析,即从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角度回答。(2)政治制度创新:依据材料二“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并结合所学学问从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的角度概括。主动影响:依据所学学问从确立和保障了民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即可。(3)依据所学学问从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角度回答。18.【20世纪的斗争与和平】材料:其次次布尔斗争期间,英军在1901年设置了关押布尔平民的集中营,荚军总司令基钦纳下令先后将13.6万名布尔人妇女、儿童和老人以及八万多黑人仆役统统从被焚毁的农场上抓走,用敞蓬货车或牛车运到一起,关进集中营。集中营内实行严格而苛刻的配给制度,人口密度极高,食物、帐篷、毯子、衣服和药物奇缺,瘟疫流行,养分不良,死亡率极高,奥兰治地区白人集中营的死亡率在1901年10月曾高达40.1%。整个布尔斗争期间,死在集中营内的布尔平民共有27927人,其中包括l676名老人,4177名妇女和22074名儿童。英国妇女埃米莉•霍布豪斯为集中营的状况所震惊,她向世人揭露了集中营内的惨状,被英国政府宣布为“祖国的敌人”,马上逮捕并驱除出境。但是她回欧洲后坚持斗争,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在野的自由党以年青的威尔士民族主义者劳合•乔治为首,猛烈抨击保守党和陆军的野蛮政策。瑞士、德国、荷兰、法国、美国派出了视察人员,欧美各国向集中营内的平民捐赠了大量物资。面对压力,英国不得不改善了集中营的状况。——《世界现代史》(1)依据材料概括集中营的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英军集中营的影响。【答案】(1)特点:实行配给制;人口密度高;物资短缺;疾病流行,死亡率高。(2)影响: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引起社会公愤;使英国人的形象在全世界面前一落千丈;造成英国国内的政治纷争,加剧了保守党的政治危机。【解析】试题解析:(1)据材料“集中营内实行严格而苛刻的配给制度,人口密度极高,食物、帐篷、毯子、衣服和药物奇缺,瘟疫流行,养分不良,死亡率极高,奥兰治地区白人集中营的死亡率在1901年10月曾高达40.1%。”得出集中营实行配给制;人口密度高;物资短缺;疾病流行,死亡率高。(2)据材料“整个布尔斗争期间,死在集中营内的布尔平民共有27927人,其中包括1676名老人,4177名妇女和22074名儿童。英国妇女埃米莉,霍布豪斯为集中营的状况所震惊,她向世人揭露了集中营内的惨状,被英国政府宣布为‘祖国的敌人’,马上逮捕并驱除出境。但是她回欧洲后坚持斗争,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得出集中营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引起社会公愤,使英国人的形象在全世界面前一落千丈,据材料“在野的自由党以年青的威尔士民族主义者劳合•乔治为首,猛烈抨击保守党和陆军的野蛮政策”结合所学学问得出集中营事务造成英国国内的政治纷争,加剧了保守党的政治危机。19.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是历史探讨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68年,位于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汉武帝统治后期的诸侯王)墓中首次发觉金缕玉衣。玉衣为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敛服,一般用金缕、银缕、铜缕来缝制玉衣。在探究“刘胜的金缕玉衣是否能作为‘诸侯王僭越等级制度’的证据”这一主题时,有同学搜集并整理了如下史料。材料一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未见关于“玉衣”的记载。材料二东汉卫宏的《汉旧仪》(记述西汉历史)记载,不仅皇帝的“玉衣”缝以黄金缕,而且诸侯的“玉衣”也“缀以黄金缕为之”。材料三东汉班固的《汉书》(记述西汉历史)中只见“玉衣”,而无金缕、银缕、铜缕之分的记载。材料四《后汉书·礼仪志下》(记述东汉历史)记载,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用铜缕。材料五截至2011年,两汉时期诸侯王墓葬中出土的玉衣统计数据如下表西汉东汉汉高祖到汉武帝汉武帝后前期中后期金缕7600银缕1224铜缕01310请就“刘胜的金缕玉衣是否能作为‘诸侯王僭越等级制度’的证据”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并运用以上材料和史实,说明理由。【答案】看法一刘胜的金缕玉衣不能作为诸侯王挑战皇权的证据。说明:刘胜是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史记》等记载西汉历史的文献史料无玉衣分级的记载。据材料二记载西汉皇帝与诸侯的玉衣没有分级,而记载东汉历史的《后汉书》中有玉衣分级制度的明确记载,说明玉衣分级制度在东汉时才出现。依据考古发觉,在汉武帝前后,诸侯王墓葬均有金缕玉衣出土,由此可以推断,金缕玉衣与诸侯权力大小没有干脆关系。看法二刘胜的金缕玉衣可以作为诸侯王挑战皇权的证据。说明:《史记》等西汉史书没有玉衣分级制度的记载,但不能说明其他的史书里没有相关记载。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之后,诸侯王的实力渐渐下降,与考古资料所显现的汉武帝后,诸侯王运用金缕玉衣的数量不断下降相吻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可选取“刘胜的金缕玉衣是否能作为‘诸侯王僭越等级制度’的证据”其中任何一个角度,然后依据历史探讨法中的史料论证;该题同时又属于开放式的论述题,回答的关键是要能从材料中提取史实证明所持的观点,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南昌汉代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是近几年我国考古领域的重大发觉。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不仅有200万枚(约10余吨)五铢钱、478件(重达115公斤)马蹄金,还有编钟、琴、瑟等礼乐用器,以及各式棋盘、砚台和一件画有孔子像的屏风,此外还有大量记载着儒家经典著作的简牍。据《汉书》,刘贺为汉武帝之孙,袭昌邑王。公元前74年,汉昭帝崩,无子。刘贺为大司马霍光所诏,嗣为昭帝之后。然即位二十七日即被霍光废归昌邑。公元前63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后因扬州刺史奏言,刘贺被削去三千户。公元前59年薨于豫章(今南昌)。后又因豫章太守奏言,以为不宜立嗣,国除。(1)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2)海昏侯墓发掘后,刘贺的历史形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探讨。有人认为应当依据出土的文物,推翻众多史书对刘贺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的记载,为其“正名”;也有人认为应当依据《汉书》等正史的记载,接着维持对刘贺的评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示例一: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