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的定义——浅谈自己对人类进化、基因和行为的认识人类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简单来说人类是古猿(非现在的类人猿如猩猩等)进化而来的,属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复杂点来说人类的存在本身就很不可思议,你无法理解为什么人类的身体构造如此精良,防御系统如此完美,调节机构如此有效,而当然最不可思议的是我们无与伦比的大脑和智慧,情感和思想,当你看到地球上其他生物还在风餐露宿而我们早以学会建造家园和烹饪手艺时,我们能使用美丽的文字和语言进行沟通和记录,进而有了抽象思维的发展,再能利用计算机和各种媒体拓展信息和实践能力时,其他生物还在过着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残忍的原始斗争生活之中,人类正为情感世界的纠缠纷繁而唏嘘不已时,大多数生物却只是以本能在进行着交配活动,你无法不觉得人类真是神奇的生物,因为和其他生命形式相比人类的存在显得太突兀,差距也太大,所以你可以理解当初达尔文说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时候人们有多么吃惊和无法相信,如同现在有人论证人类其实是外星人的后裔你的反应一样。是的,我们所受的教育一直以来都在告诉我们,人类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宰,我们有其他动物没有的智慧和创造能力,我们不仅能认识自然还能改造自然,所以尽管人类没有身体构造和器官机能上的优势,但我们却能用智慧弥补这些不足,最终得以顽强地生存下来将地球改造成我们能适应的样子,繁衍着我们的后代。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我们逐渐发现人类一直以来的适应能力(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似乎出现了问题,我们与环境和其他生物的和谐相处变得困难,这是为什么,而我们又该怎么办,这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最根本的是人类对自己在自然中的定位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或者说我们并不将自己与其他生物看作惺惺相惜的命运共同体,否定与他们的关系,这种孤立自私的人类价值观让人类变成了世界的对立者,我们反抗周围的环境却让自己变得更加无助和孤立,因此我想人类首先要对自身作为一种生物有足够的认识。以人类作为探讨进化、基因与行为的切入点,其一是本身人类的进化历程充满着奥秘,人类的基因与行为也是揭示人类生物属性的重要证据;其二则是不论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取得如何的成就,人类归根结底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解开人类自身的秘密,找到人类的归属,以生物学的各种观点研究人类也是生命科学的重要价值所在;其三则是我既对人类未来感到担忧,又对于生命进程感到好奇的矛盾结果。进化看人类1.1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自达尔文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提出进化论的观点,指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进而又指出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以来,各种支持和反对的观点纷至沓来,在进化论得到普遍接受的背景下人类的非洲古猿起源说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同,很多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搜寻大量的化石及实验证据。当然至今在大量考证之下这种观点是主流的共识,被普遍接受的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具体历程是这样的:对于人类的起源我们要有个大的生物和气候背景,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生物进化历史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灾变,即在中生代过渡到新生代,或是白垩纪与第三界处地球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其原因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一颗直径大于10公里的巨大行星撞击地球,地点在现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附近),导致了包括了恐龙在内的75%的动物物种灭绝,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一些原始哺乳动物逃过劫难开始了漫长的进化之路。约50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如进化到现在的狐猴、眼镜猴等)中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约2500万年前,原始猿类逐渐从猴类中分离出来形成新的物种,后来猿类中进化出类人猿,包括低等类人猿(例如现在的长臂猿)、高等类人猿(例如现在的猩猩)、古猿等。至此开始虽然现在意义上的人类还没有出现,但人类的进化史正式拉开序幕。至今找到的最古老的与人类相似的化石是1924年在南非开普省汤恩附近发现的定名为南方古猿的一个头骨,距今约400万年,判定为刚过3岁小孩的,犬齿小,颅底的枕骨大孔在较前的部位,表明它已能两足直立行走,可是脑量较小。以后在南非的其他几个地点也发现了同类的化石,特别是从1960年代末开始,在东非的许多地点发现了多种南方古猿类的化石,它的系统地位,经过多年的争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被人类学界一致承认是属于人的系统,是人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它们的形态远比后来发现的亚洲猿人化石原始,年代远比后者为早,从而在达尔文之后又提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点。这就是人类最初的千人阶段,以南方古猿为代表。在这一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东非的古环境为何会适宜森林古猿向南方古猿的演化,使其能开始已知最早的直立行走,进行陆地生活。从现在留存下来的类人猿不难看出古猿具有相当强的攀爬能力,他们这种赖以生存的能力为何后来退化掉,演化成陆地行走能力,难道真如大多数人认为的一样是因为距今大约1000万年前东非大裂谷的出现,造成了非洲东部和西部气候差异,致使东非在季风气候影响下变得干旱寒冷,森林变成草原、片林和灌木丛,从而森林古猿不得不来到地上生存,从而使双手得以解放,只用双脚行走,并逐渐得到强化。这也就是1960年代,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生态学家科特兰特(A.Kortlandt)提出的人和猿在非洲的分歧是由于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假设,即“东边的故事”(EastSideStory),支持其假设的是至今发现距今300万年以上的人科化石的地点,都是在大裂谷东边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发现的,没有例外;而在这个时期里,这个地区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化石(1994年5月法国的古人类学家柯盘斯(YvesCop-pens)发表文章说)。但是我认为对于这样单一的推断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就造成了猿向人的进化是不太充分的,如果按这样来推的话,除了类人猿以外的生存在大裂谷东边的其他大量物种都存在向陆地进化的可能,大量的森林动物变成适应干旱气候的草原动物,而现在并没有找到这样的证据来证明,如果能引起猿向人的如此大的过度,那不可能在其他生物上不留下痕迹;另外要提出的一点是,当森林减少时,猿类不一定非要向人类进化,单就这一点原因而言并没有非要向人类进化的必要性,而且就体积而言这样庞大的生物并不利于在树木稀少和水源缺乏的环境下生存。因此对于南方古猿的产生条件我认为还需要更多的考证,地质改变当然是一种原因,但不能排除其他原因的可能,例如其他强势物种的入侵,逼迫猿类开始陆地生活。紧接着人类进化史进入能人阶段。能人化石是1960年起,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和肯尼亚的特卡纳湖岸的库彼福勒陆续发现的,最早的年代是距今240万年前,分类上归入人科下面的人属能人种(Homohabilis),脑子扩大,大约在600ML以上,开始能用石块制造工具,其生存年代在约150—250万年前,由南方古猿中纤细型的一支分化出来。然后在约20-200万年前由能人进化出了直立人,直立人对于后来的人类种群的分布是很有意义的,尽管它也不是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但却是第一次走出非洲的人类。大约在100万年前冰河期来临,非洲的生存环境岌岌可危,直立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向世界各地迁徙,分布在亚非欧各地,现在发现的化石证明了这点,海德堡人,爪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这之后的智人阶段存在很大的争议,也没有非常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各自的观点,主要的两种争论是现代人类是“单一起源”的还是“多地区起源”的,单一起源即是指现代人类是由地球上某一个地方的早期智人扩展到各地而进化来的,多地区起源说则认为现在各地区的人类是不同地区的早期智人或更早的猿人各自进化而来的,其两者的分化起点不同。对于单一起源说的论证有一个很经典的理论—“夏娃理论”。这个理论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授艾伦.威尔逊(AllanWilson)在1967年提出分子钟假说后进一步实验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这个实验选择祖先来自亚、非、欧洲和中东及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土著妇女共147人,利用她们生产婴儿时的胎盘,分析了胎盘细胞内的线粒体的DNA。线粒体DNA在母系遗传和突变速度上具有核DNA所不具有的优势,得到的大量不同类型的线粒体DNA经过分析得到一个表示亲缘关系的系统进化树,这颗树有单一的共同祖先,并且来自非洲,根据线粒体DNA进化速度推测年代距今为14—29万年前,平均即20万年前。1987年初威尔逊等人提出,所有婴儿的线粒体DNA向前追踪,最后会追到大约在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多达上万人的群体中的一个,这个妇女是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大约在13万年(9万—18万年的平均数)前,她的一群后裔离开了他们生活的非洲家乡,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代替了当地的土著居民,最后在全球定居下来,演化成了现代的不同人种。当然这种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的证明,对此也有很多争议,但我认为其利用线粒体DNA的方法来推算进化年代却是一种开创性的做法,线粒体DNA很有趣的是,其遗传比较类似于无性遗传(实际上是母系遗传,但对整个人类群体而言是没有性别而言的),相对而言研究起来比较简单,可比性也较强,就像现在常用的16SRNA的核酸序列比对做系统进化数一样,功能保守的序列进化,引起改变的多是突变而非重组。不管到底是单一起源还是多地区起源,智人都分两类: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生活在约3-25万年前,由直立人进化而来,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人的大小(平均为1360mL),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我国广东的马垻人以及山西的丁村人等,不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还能人工去火,社会形态也初步进入早期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智人生活在约1—5万年前,是现代黑、白、黄、棕四大人种的祖先,在发现的化石中,山顶洞人、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等都属于晚期智人,他们开始了原始的艺术创作。随后在各个地方人类社会(种群)逐渐发展,进入了地球上史无前例的文明时代,至此以后的历史则是为我们所熟知的人类文明史。我对人类进化及进化学说的一些看法首先要提出的是,我认为以上对于人类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观点,都是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没有进化伦作为基础其指出的一些考古证据对于证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上是很不充分的,并且带有先定性判断再进行考察论证的嫌疑。人类的进化过程不是孤立的,同一时域内的物种变化是验证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另外,我认为现在对于人类进化的研究不应该还胶着在人类是否是猿进化而来的问题上,而是猿怎样进化到猿人再到现代人的问题上,特别是表现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化,而这需要地球科学、考古学和生物学进行密切的合作,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在这样面将起这重要作用。之前看过很多文章在谈及人类起源于猿猴的问题上作者都义愤填膺地进行抨击,想出了一些我认为比较荒诞的想法(当然也可能是对的,只是我的认识水平有限),其中很有想象力的一种是说地球人是太空人的后裔,对于这个观点我觉得还是漏洞百出的,就拿那些化石作为依据,难道外星人把这些猿人丢到地球上就走了。我觉得最本质的一点是任何事物不可能从无到有,必须有个物质基础、外界条件和发展过程,外星人也是那么来的,总的来说就是人肯定要从一种与之有联系的物种发展而来。关于生命的进化,从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在理论上还是没有找到一些统一的规律,这是我们一直想达成的终极目标,在现有资料和分析手段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我们做的工作往往是低水平的重复,那么怎样实现这个量到质的飞越是现在生命科学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达尔文进化论主张渐变论,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作为主要进化动力,但这在一些问题上不能得到好的解决,例如典型的寒武纪物种大爆发(物种突变论),以及在一些微观领域进化论不能进行有力的解释,也从而在近代随着生命科学及相关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进步,使人们对生物进化这一领域有了新的拓展,例如现在引起热烈讨论的中性学说和随机漂变理论,又叫做非达尔文主义,以及在进化论基础上综合各家观点对进化论进行完善和补充得到的综合进化论,又叫做新达尔文主义。从这些发展都可以看到很多学科结合和交叉的痕迹,特别是将数学和物理方法应用到生物学中带来的新的研究视角,随着计算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生命科学的发展将走得更快,特别是对于以后得到的越来越多的大量生物学信息的处理和模拟,数据处理是前期在收集数据后找寻生命本质及发展规律中做的大量工作,而后期的信息模拟将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带来更广阔的空间,甚至对人类未来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我对这方面也很感兴趣,希望以后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和研究。2.从基因看人类2.1人类的基因组1990年由美国国立卫生院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以来,有关人类的基因组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的意义确实很重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生物学家主要研究的是单个或最多一些相关基因的序列和功能,并没有进入完整基因组研究,此为前基因组时代,这一时代的研究对于后期进入基因组时代做好了理论和技术的准备,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生物体中单个基因功能的实现并不是独立的,其表达和调节受到了一系列网络般的控制,而对生命活动机制的掌握更有赖于对整体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调控的了解。到现今为止,一些重要模式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已经测序完成,例如:大肠杆菌、酿酒酵母、拟南芥、果蝇、线虫和人类等。在结构基因组完成以后接下来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这些大量数据的比较应用以及得到功能基因组图,我们在基因组时代得到的大量数据(当然现在还有很多物种正在进行测序)如果不能确切搞清除其功能是什么和怎样实现这两点对人类来说是意义不大的。要看清一个生命的组织形式,从分子水平就要搞清楚这几点:首先是决定其表形和生命活动的内在因素是什么,也就是什么是它的遗传物质,而这些遗传物质的物理结构和存在形式又是如何;再来就是他们在生命体中具有什么样的特性;然后我们需要知道他们的具体功能如何,又是怎样在生命体中发挥作用,让我们看到宏观世界这样神奇莫测的现象的,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我认为现今生命科学世界里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解决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联系问题,没错,我们是找到了生命的本质和起源——核酸,并由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来寻找各种生命体中这些物质的组成和功能,以期望发现构成生命的统一规律,即我们所说的生命的奥秘,关于生命怎么来又将怎么去的问题,但是在当我们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理论和技术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时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隐患,其中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转基因食品和基因治疗,我们可以看出就现在人类掌握的关于微观世界的知识在宏观世界的应用上还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和难以掌控性,这其中反应的是人类对于微观世界认识还不够细致充分还是本身微观世界在表现为宏观世界时其中就存在很大的随机和不确定性这值得研究(当然随机性也是有统计规律的,只是我认为不能以绝对的对应关系来看待微观和宏观世界,例如说引起某个或某几基因突变其宏观性状就一定有对应的改变,这对于进化生物学来说也存在一定的意义,究竟核酸世界的改变如何引起了物种在大类别和小类别上的演化,其中的规律如何是很很值得研究的。),而这也关系到生命科学在实践应用中的安全与否的问题,更大来说是关系到整个生物界和自然界的未来问题。人类基因组分为两个部分: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核基因组由大约30亿对碱基组成,分为24个线性DNA分子,其长短不一,分别包含在24条染色体中,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名为X、Y的性染色体。线粒体基因组是一个长为16567bp的环状DNA分子,位于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站“线粒体”中,含有很多拷贝。人类个体中觉得多数细胞是二倍体,即含有两组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一共46条染色体,性细胞中为单拷贝,一组常染色体和X或Y其中一条性染色体。由于人类作为一种高度分化的多细胞动物,其每个细胞都具有一定特化的功能(当然除了干细胞外),因此其线粒体基因组含量也是不同。关于人类究竟有多少基因(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的问题,在未测序之前根据人类生命体正常运作所需的基本蛋白质种类进行估测是在5—15个(Cohen1997),但是后来在EST数据库、序列筛选、同源性比较、基因定位(例如Northern杂交)等方法的推导下估计是在3-3.5个基因左右,只占到了整个核基因组信息的2%左右,而其余的40%左右是重复序列,包括LINE(长散布元件)、SINE(短散布元件)、LTR(长末端重复)、DNA转座子几卫星序列等,而还剩下多于50%的序列是非编码序列,既非基因又非重复序列,是功能和意义未知的单拷贝序列。人类作为生命进化到现在最高级的形式,其基因组的组成结构同其他生物相比也没有太多的不同(如下图所示),与进化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特别是哺乳动物)比较是如此(例如人类与小鼠的编码基因有98%同源),与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比较差距也不大(例如人类编码基因有67%与果蝇同源,有46%与酵母同源),前者可用于特定基因进化关系的比较,而后者则可找到生命形式中的进化最保守功能最重要的一些遗传物质,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新产生的物种所特有功能的基因进行鉴别。2.2我对基因组和基因组比较、进化中的一些看法在生物界基因组的大小和结构的比较上,必须要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论题—C值悖论,即指生物复杂性和基因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关系的难题(如下图所示)。一般认为生物越复杂,进化等级越高,生物体结构越复杂,其所需要的基因也应该越多,相应的基因组也会越大,但是在现有获得的数据下发现两者的关系并不如此准确,即所需基因的数目与基因组大小不成正比关系。从进化的纵向时间来看,就进化关系跨度比较大的生物进行比较是满足这样的正比关系的,例如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最简单真核生物和最高级真核生物如脊椎动物和高等植物的比较;但是这样极端比对得到的结论拿到一些进化关系跨度不那么大的门类或横向比较时(例如含有丰富多彩物种的昆虫中,其物种间的基因组大小比较时不是以简单的正比关系就能说的清除)并不完全满足,他们基因组大小差异可能很大,但所含有基因的多少差距并不大,或者他们基因组大小差异不大而基因数目很不同。我对出现的这种情况有两点看法:1).这种不成正比的关系反映的是基因组结构的差异和进化。单从基因组大小看不出来,一旦将各物种基因组结构加以对比分析就能找到原因,即是进化等级越高的生物其基因组结构越松散,基因的排列越不紧密,而复杂程度越低的生物其基因组空间的利用则越有效,基因排列也越紧密。另外一点则是基因组越大(注意这里不是说生物复杂程度越大)重复序列占用空间越多,基因组越小重复序列越少。这对物种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即没有多大基因组也可以拥有多的基因,而对于复杂生物而言庞大的基因组中并不多的基因显示的是进化的过渡性以及精密结构和功能的实现需要更多的调控和制衡机制,这比拥有更多的基因更重要,这也是我认为为什么在高等真核生物如人的基因组中有那么多所谓“垃圾”DNA的原因,他们的作用可能一部分是为达到进化与不进化之间的平衡,既提供进化的动力又制约对关键部位的重组和突变,一部分是起到对编码基因的保护作用,一部分则是起结构作用,这种结构作用在基因表达时起到的则是定位作用,提供一种增大和减小概率的机制。因此我们是不是有理由说:物种的进化在微观分子水平的表现其实不一定是基因的改变而很大程度上是基因组结构的整体的改变而导致的。2)这种关系也反映了生物适应能力的多样性。特别是处于进化过渡态中的一些类型的生物,他们与低级和高级生物在基因组大小多样性上有很大区别,例如两栖类和昆虫类,他们在面临环境压力时表现出了相当强的变异率,这就是他们生存的一种策略。不同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下生存,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为了保持物种的繁衍就有各自的方式来应对环境的选择压力,有花植物的基因组大小跨度很大,很明显是因为其防御能力的被动,这种生物演化的方式是其适应环境的极佳方式。相应地一些主动性更高生活适应性根强的生物其物种基因组大小多态性就不那么高。3.人类的行为与基因的关系当我们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开始探索基因的功能时,无法不把人类的基因由于行为联系在一起。根据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的产生和进化是因为有了劳动,而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优势之处则是能动性和创造力,可见人类的行为之于人类的重要性。但是又是什么控制者人类所有的这些行为呢,是什么让人类的行为表现处如此丰富多彩的一面,是的,我们要说其中最大的功劳是大脑和复杂的神经系统,哲学中认为人类的超出在于拥有了理智,而不是只有本能的驱动。但是我们也看到不是所有的人在面对事情时都表现出理智,那么人类之间这种行为的差异是由环境造成居多还是遗传基因的成分居多。就拿人类的学习行为来说,人类的智力水平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所谓天才是不是天生就很聪明,这样的例子确实也很多,但是人类个体之间的遗传水平上的差异其实并不大,但是为什么在行为上差异如此大,我认为还是与人类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有很大关系,这一过程外界造成的影响往往是难以逆转的,所以存在“天生”差异的情况。当然基因上的差异也是存在的,因此我对于人类行为和基因关系上的看法是这样的:遗传基因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命基础为人类的所有先天也好后天也好的行为做了一个背景和框架,当人类在面临各种环境下可能做出任何一种反应和行为,但是每种行为的发生的可能性不一样,这是由基因的物质基础决定的,因此人类的行为会有一定的倾向性,另外则是我支持行为由多基因控制的观点,人类做出某种反应是在各种基因的控制之下完成,那么这些成分中对行为的贡献程度不同导致反应出的结果不同。关于如何看待人类的动物性问题我一直认为人类其实也只是一种动物,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我们的生存方式也不见得高明,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进化对生物系统而言不一定是一种进步,只能说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上不论是环境的逼迫还是自身的遗传基础,我们倾向于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生存和延续种族。人类看似所具有高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始终也无法摆脱作为人的一种局限性,摆脱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其实人类自身就走在这样一条周而复始的演变之路上,我们和其他人类认为没有能动性的生物一样在经受着这些变革,不同的是我们适应环境的方式。因此,很可悲的,人类也无法逃脱走向灭绝的命运,当然如果人类能进化到以后的生命形式,这种形式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也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重生了。所以对于现在人类科技高度发展而造成的对科技的依赖我认为从长远地看是对人类生存的阻碍,人类社会的组织程度和精细化程度越高意味着人类对于群体生活的过分依赖,全球化的逐步形成使人类种群多样性减少,尽管人类数量增加了但我们的基因库却缩小了,我们在进化上变得孤立,就整个生态系统而言人类这个种群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当人类还在不断改变自然,加剧这种变化的时候。4.我感兴趣的一些方面在所有的生命科学中让我最感神奇的莫过于进化生物学,有关生命科学的每一个问题追溯到源头都是与进化有关的,例如在问答为什么细胞中要以某种结构来实现某种功能时,我们往往都只能用功能来回答原因,因为不可能一直往上追溯,这就成了进化和起源的问题了。对于在生命科学中遇到的问题我喜欢将之与进化联系上,而这也往往造成我得不到答案,但我想我会一直对这门学科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另外我也喜欢关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将其与生物学联系在一起思考是其乐无穷的。在经过了三年的本科生物学学习之后,发现了很多值得研究我又很感兴趣的问题,主要如下:1)病毒的起源问题。自从SRRS等一系列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走如人们的视线,病毒一直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而我在经过病毒学的学习之后对于病毒的起源问题一直感到困惑不已,在我看来病毒并不是一种生物,那么它又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最早的病毒是什么,病毒在生物界经历进化的过程中又是怎样度过的呢,它是在细胞生命出现之前就有还是之后,病毒也有没有灭绝的一天。2)细胞分化,组织再生问题。在多细胞生物中很神奇的一点是这些组成生命的细胞有高度的组织分工,各司其职,并且这种分化在自然条件下是不可逆的,生物体中往往也留有少数细胞以干细胞形式存在对这些分化细胞进行补充,但是对于高度分化的动物而言身体中某个部位的缺失并不会在原来位置上重新长出新的进行替代,而往往只是有伤口的愈合。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告诉我们生物体其实具有再生的潜能,只是这个机制受到了遗传基因的严密调控,要怎样打开这个控制的开关并且能发挥在合适的地方又恰到好处,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细胞分化的机制,了解其中有哪些基因在进行控制,人为干预是否能起到定向分化的作用。在组织再生方面最近看到一些很有启发性的文章,例如一篇关于断肢再生研究的文章提到在组织再生的开始最关键的一步是阻止创伤愈合,其中成纤维细胞起到重要作用[4]。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残疾人就可以拥有自己再生的四肢而不用装假肢,而癌症病人在割除被癌症侵害的组织器官之后通过干细胞定向分化培养也能拥有自己的器官,我相信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很快就有能力做到。3)关于基因组中所含的秘密。现在我们已经能初步掌握一些生物体的基因组序列,但我们对于基因组中所表达的信息却知之甚少,在大量信息的积累之后我们进行传统的数据处理和统计是否就能获取基因组含有的信息,破译生命的密码?我们是否找到这个突破口,让人类自己成为上帝,我们也能创造万物。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是对基因和基因组进化方式的研究,这不仅会告诉我们生物进化的本质,也能让我们看到一种这些遗传物质在生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方式。4)关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困境。尽管我很热爱生命科学也打算将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我不得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