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推荐表单位名称:徐州师范大学填表日期:2011年9月28日论文题目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作者姓名论文答辩日期学科专业方向周进2007年11月教育管理攻硕期间及获得硕士学位后一年内获得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题目,刊名,时间,社会影响)2010年4月《学校管理中自然疏导管理模式的案例分析与思考》一文发表在《教学与管理》上,社会影响较好。2010年1月《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发表在《哲理》上,社会影响较好。2011年3月《中学德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价值》一文发表在《新课程学习》上,社会影响较好。2011年4月《构建团队式合作学习,打造有效教学“动车组”》一文发表在《新课程研究》上,社会影响较好。2011年5月《中学规范管理示范学校评估的思考》一文发表在《基础教育参考》上,社会影响较好。论文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对作者工作及所在单位工作)把管理和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做到科学管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用管理来推动教学,用教学来促进管理。本人多年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在教学中坚持联系教学实际进行教学研究,特别是对利用历史史料创设教学情境的史论结合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出版专著(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获奖项目(名称、等级及时间)中文论文摘要(论文选题的意义,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连云港市的民办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至今,特别是“十五”以来已具有相当规模,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趁《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及《连云港市关于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的暂行规定》颁布之机,摆脱各种羁绊,重新审视民办中小学教育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保障体系和制度,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以连云港市的民办中小学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为基点,通过调查、反思民办中小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剖析成因,以期对我市民办中小学的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民办中小学的分布情况、办学规模、校长及教师情况、投资规模、课程设置情况、教师收入情况、收费情况等,归纳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指出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主要的办学成效:增加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满足社会选择教育的需求;挖掘和发挥了民间教育资源的潜力,减轻了政府办教育的重负;为中小学教育引入了竞争机制,激励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第三部分,列举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它主要包括:民办教育的地位较低,作用发挥不够;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明显不足;生源严重不足,而且素质不高;师资队伍很不稳定,缺乏适合的高素质的教师;自身发展缺乏规范,急功近利的倾向比较明显。第四部分,对上述问题的形成进行了归因分析,指出多年来影响民办中小学发展的障碍既有不少外部客观环境的因素,即“外因”,主要是理论上的困惑、观念的滞后、政策的无奈、管理的薄弱、环境的羁绊;同时,也有其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即“内因”,主要是办学动机不纯,发展目标定位不准,经费不充足,内部管理不善等。第五部分,根据归因分析,提出无论是政府行政部门还是民办中小学自身都应采取对策来解决问题。本研究以连云港市的民办中小学办学实践为重点研究对象,调研各县区的民办中小学发展情况,研究民办教育办学现状、受阻原因、今后对策,为我市制定有关民办教育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咨询意见,努力为实现连云港市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丰富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教育体系作出一份贡献。对于推动我市的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在了解好掌握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民办教育理论主要成果以及国内外民办教育实践的主要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人主要采取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等,以近年来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为基点,分析我市民办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市研究制定民办教育的发展对策提供参考,对我市民办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法。本人设计出了若干调查问卷(见附录部门),从2006年10月到2007年5月对连云港市的市区、四县的15所民办中小学的167名行政管理人员、363名教师、655名家长发放问卷,回收了1085份,均为有效问卷。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就连云港市目前民办中小学的现状做深入分析。(2)访谈法。这是通过与被访者的口头交流来收集所需要资料的研究方法。采用访谈法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了解连云港市民办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发展民办中小学的建议等。做了18次访谈,访谈对象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公办和民办学校的教职工、学生、家长等,并及时做了记录。在确定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人员时,我主要参考依据是该工作人员的职能范围是否与民办学校的管理有关。在确定教师、家长方面,我主要参考依据是对象要尽量囊括不同地区、不同办学层次、不同办学模式的民办中小学,保证资料、信息和数据收集的完整性,以期全面、公正的展示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3)文献资料法。这是专门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很容易掌握亲身实践所难以掌握的东西,研究费用低,节省时间,简便易行。本人主要是从著作、论文和网络资料三个方面,利用图书馆、上网、工作等途径,全面、准确、迅速地收集真实可靠的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关资料,然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把相关内容归为一类,并进行相关的数理统计好分析研究。通过国内外有关民办教育发展的实例、研究和资料,找出其共性和各自的特色,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和事实基础。(4)比较分析、统计分析法。对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描述、定性与归因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陈桂生:《中国民办教育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2、胡卫:《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3、《2004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2005.7.284、胡卫著:《中国民办教育研究论纲》5、王丽娅著:《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6、《2006年连云港市基础教育工作总结》7、朱永新:《困境与超越:教育问题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8、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香港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编写:《民办教育研究与立法探索》第123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9、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政策评论》第20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10、黄崴:《教育法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11、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12、朱永新:《反思与借鉴——中外教育评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13、宗敏、徐广宇:《中国民办学校研究》,天津科技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14、岑中、王建社:《世纪之交的民办教育》,宁波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15、胡东芳、蒋纯焦:《民办咋办?——中国民办教育忧思录》,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16、胡卫、丁笑炯:《中国民办教育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17、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18、王丙照:《中国私学、私立教育、民办教育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19、21世纪教育论坛组委会:《民办教育路何方》,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20、吴畏:《民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21、王康、吴志宏:《民办教育年度研究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2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7月1日23、《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2005年7月28日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3年9月1日2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04年4月1日26、《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7、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8、朱小蔓:《教育研究者的足迹》,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29、吴志宏、陈韶峰、汤林春:《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30、张立勤:《民办教育生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1、孙霄兵:《中国民办教育组织与制度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32、[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33、米尔顿.弗里德曼:《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北京商务印书观,1999年第一版(二)论文类:1、季东亮:《走规范化法制化之路势在必行》,载《成人教育》,1997(5)2、]胡卫:《民办教育呼唤享有同等法律地位》,《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26日3、崔民初:《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供求失衡原因及对策研究》,《教学与管理》,2003年第7期[4、钱扑:《当前我国转制学校成因分析》[J],《教育科学》,2002年第4期5、彭广荣:《广西民办中小学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基础教育研究》第24-26页;1996年06期6、吴兆熊:《民办教师队伍的问题及其对策》,载《民办教育动态》,1999(9)7、王文源:《均衡发展道路上的民办中小学教育》,《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第2期8、赵立芹:《美国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微观比较》,《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7期肖利宏:《论我国民办教育、公办教育发展的非公平》,《教学与经济》,2000年第四期9边庆利:《从广东民办教育现状看全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5日10、胡卫:《民办教育呼唤享有同等法律地位》,《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26日11、吕炜:《中国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分析》,《中国财经报》,2005年3月8日13、12、徐长发:《关于目前民办教育发展策略的思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九期21—26页14、高卫东:《教育产业化与民办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第一期6—10页15、盛军锋、段文君:《民办教育——教育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十六卷30—31页16、桑新民:《中国民办学校存在的价值与发展前景》,《民办教育动态》,1997年第六期17、李凤霞、曹淑忠:《民办中小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教师》2005年第一期50-52页18、商江:《浅谈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空间》,《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二卷第四期25-27页19、陆启威:《民办教育在突破自身发展瓶颈中壮大起来》,《中国农村教育》2005年第三期20、《热点之十:民办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云南教育》2006年第一期42-43页21、吴华《民办教育面临的四大问题》,《中国青年报》,2005-3-1522、孙绵涛:《美国私立教育政策的若干特色及其借鉴意义》,《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三期专家推荐理由专家签字:单位推荐意见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主席(签章):单位公章年月日说明:学科专业方向包括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和学科教学,其中学科教学要说明具体方向,如学科教学(数学)。本表可复印、附页。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7年)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AnInvestigationintoDevelopmentandCurrentSituationofPrivateSchoolsinLianyungang周进周进10320240925张新立教授卞东华中教高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2007年10月研究生姓名研究生学号指导教师姓名申请学位类别学科方向论文提交日期

徐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徐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徐州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徐州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出版本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作者签名:导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中文摘要民办教育事业是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连云港市的民办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至今,特别是“十五”以来,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民办教育的迅猛发展,打破了政府包揽办学的传统格局,为扩大教育规模,增强教育供给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提高全市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各种人才,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和社会就业压力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连云港市,目前民办中小学的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与公办学校相比还相当少,质量高、有特色的民办学校为数不多,从而看到连云港市民办教育发展的严重滞后。一段时期社会上对民办学校的议论纷至沓来,欣赏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趁《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及《连云港市关于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的暂行规定》颁布之机,摆脱各种羁绊,重新审视民办中小学教育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保障体系和制度,促进民办中小学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以连云港市的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为基点,通过反思民办中小学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剖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以期对连云港市的民办中小学的发展有新的思考和诠释,以求为制定我市民办教育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指出其主要的办学成效:增加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满足社会选择教育的需求;挖掘和发挥了民间教育资源的潜力,减轻了政府办教育的重负;为中小学教育引入了竞争机制,激励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第二部分,作者列举了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它主要包括:民办教育的地位较低,作用发挥不够;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明显不足;生源严重不足,而且素质不高;师资队伍很不稳定,缺乏适合的高素质的教师;自身发展缺乏规范,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第三部分,作者对上述问题的形成进行了归因分析,指出多年来影响民办中小学发展的障碍既有不少外部客观环境的因素,即“外患”,包括理论上的困惑、观念的滞后、政策的无奈、管理的薄弱、环境的羁绊。同时也有其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即“内忧”,主要是办学动机不纯,发展目标定位不准,经费、校舍不正常,内部管理不善等。第四部分,作者根据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政府行政部门还是民办中小学自身都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对于行政部门来说,要转变思想认识,重视民办教育;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民办中小学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民办教育法律规范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办教育管理体制,规范民办中小学管理;大胆试验,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实施财政资助,坚持正面舆论宣传,树立民办中小学新形象。对于民办中小学则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努力打造特色民办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正确处理好引进与培养、淘汰与稳定的关系;加强内部管理,大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走合作办学之路。关键词:民办教育;民办中小学;教育政策;教育管理AbstractTheeducationrunbyprivateowners(ornonofficialorganization)isoneofthesocialwelfarefacilities.It’stheimportantpartofoureducationalundertakinginoursocialistsystem.Ithasthesameimportantpoliticalpositionpublicschoolsinlaw.InLianyungangcitythenonofficialeducationstartedtospringupintheendof1980s.Especiallysince“theTenthFiveYears’Plan”,ithasdevelopedalot,andbecomeaforcenottobeignoredbyanyone.IntherapidandswiftdevelopmentoftheeducationalUndertakings,thetraditionalstructurethatallkindsofeducationalcauseshouldberunbythegovernmenthasbeenbroken.Topromotetheoureducationalcapacitythatourschoolscanprovideforoursociety,tomeetthevariededucationalneedsinourpeople,totrainallkindsoftalentedpersonstobuildourcountry,tolightenthefinancialburdensofthestateandthelocalities,thenonofficialeducationalundertakingshavedoneagreatdealforourpeople,andhavegainmanyandmanyachievements.However,inJiangsuProvince,asoneofthefirstcoastalcitiesopeningtooutsideworld,ourLianyungangpeoplehavedonealotofworkinnonofficialeducationalundertakings,butlimitedbyfinanceandhumanresources,inourcity,thescaleofthenonofficialeducationisn’tbig,andtheteachingstandardisn’thigheither,theteachingandlearningconditionsareawaitingtoimprove.Theteachingqualitiesindifferentnonofficialschoolsaredifferentmuch.Forsometimeinthesociety,therearemanycommentsonournonofficialeducation,somepeoplepraiseit,somepeoplecriticizeit,somepeopleappreciateit,andsomepeoplesuspectit.Underthenewsituation,howtotaketheopportunityofpromulgatingTheLawofpromotingNonofficialEducation,TheRulesofHowtoCarryingOuttheNonofficialEducationsandTheProvisionalRegulationsofHowtospeedupnonofficialEducationinLianyungangCitytobreakalllimits,tolookcloselyatandthinkofthepositionsandusesthatthenonofficialeducationscanplayinprimaryandmiddleschooleducation.Ithasbecomeanimportantanddemandingpromptsolvingproblemtosetuptheensuringsystemandinstitutionandtoacceleratethenonofficialeducationstodevelophealthyandorderly.Inviewoftheabove-mentionedfacts,thisthesiswilltaketheusesandthedevelopingstatusquoasourbasicpoint,bythinkingabouttheexistingproblemsinthenonofficialprimaryandmiddleschools,andanalysestheircausesofformation.Wehopetheseanalyseswillgivenewponderingandexplainingforthedevelopmentofthenonofficialprimaryandmiddleschools,andgiveussomereferencestomaketherelativepoliciesfordevelopingnonofficialeducation.Thisthesisisdividedintofiveparts.Partone.Analyzebrieflyaboutthedistributionofnonofficialprimaryandmiddleschoolinourcity,analysesthescaleforrunningschoolsbynonofficialforce,thenanalyzetheteachers,theinvestmentscales,thecurriculumintheschools,teachers’income,andthefeesthatstudentsshouldpay.Fromthesesituationswecanconcludethedevelopingpresentsituations.Parttwo.PointoutthechiefachievementsinnonofficialprimaryandmiddleschoolsinLianyungangCity:Increasethewaysoftheeducationprovision,tomeettheneedsofthepeopletochoosetheeducationalrequirements,tounearththepotentialityandresourcesamongthepeople;andthenlightentheheavyburdenthatthegovernmentsruntheeducationalundertakings;andatlastbringthecompetingsystemintotheprimaryandmiddleschools,andtoencourageustodevelopandreformourelementaryeducation.Partthree.Giveoutsomeexamplestoshowtheproblemsexistinginnonofficialprimaryandmiddleschools.Itconclude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developmentofnonofficialeducationmainlyabove.Thestatusofnonofficialeducationisnotveryexplicit.Itsfunctionhasn’tbeenexertedwell.Thelevelofrunningschoolsisunbalanced.Lianyungang’snonofficialislackofgoodresources.Thestudentsarenotenoughandtheirqualityisnotsogood.Theteachersareunstable.Theself-developmentislackofthenorm.Thereisatendencyofacquiringsuccessandbenefitinstantly.Partfour.Theobstaclesofaffectingthedevelopmentofnonofficialschoolsincludetheexteriorfactorssuchasthecognitiveprejudice,thebackwardpolicy,weakmanagementandthefettersoftheenvironment.Therearealsosomedrawbacksinitselfsuchastheimpuremotive,incorrectfixedpositionandbadweakinteriormanagement.Partfive.Therefore,boththegovernmentadministrativedepartmentandnonofficialschoolsshouldtakepositivemeasurestoresolvetheproblemsthemselves.Thegovernmentadministrationdepartmentshouldrealizethemeaningofdevelopingnonofficialeducationandestablishtheirstatus.Thegovernmentshouldprogramscientifically,planaswholemoderatelyandmakegooduseofsuchschools.Itshouldestablishandconsummatethesystemoflegalnormofnonofficialschoolsandstandardizethemanagementfurther.Itshouldalsocarryouttheinvestigationoftheschoolswhichchangessystem,toimprovetheresearchofthepluralmodesofbasiceducation,andthere’salsoaneedtocarryoutthefinancialaid,insistonthepublicityofthepositivepublicopinionsandsetupthenewimageofnonofficialschools.Atthesametime,theschoolsmustunderstandthevalueoffixedpositionofnonofficialschoolscorrectly,setuptheviewpointofscientificdevelopmentandseekthebreakthroughofdevelopingitself;Theymusthandlevariousrelationsofitsself-developmentcorrectly,improvetheeducationqualitygraduallyandformthegoodeffectofscalegradually;Theyshouldstrengthentheinteriormanagement,buildupthemovementmechanismofmodernmanagementandraisetheutilizationofeducationintroduceadvancedtheoriesandpersistinrunningschoolscooperatively.Keywords:nonofficialeducation;primaryandmiddleschoolsrunbynonofficialorganization;educationalpolicies;educationmanagement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导言………………………1(一)研究现状………1(二)问题提出………3(三)研究构想………3一、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4(一)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分布情况……………6(二)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办学规模………………9(三)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校长及教师情况………10(四)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投资规模…………………11(五)民办学校课程设置情况…………14(六)民办中小学教师收入情况………15(七)民办中小学的收费情况…………12二、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成效………41(一)增加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满足社会选择教育的需求……25(二)挖掘和发挥民间教育资源的潜力,减轻政府办教育的重负…21(三)引入了竞争机制,激励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3三、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5(一)民办教育的地位较低,作用发挥不够…………25(二)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明显不足…………45(三)生源严重不足,而且素质不高…………………25(四)师资队伍很不稳定,缺乏适合的高素质的教师………………36(五)自身发展缺乏规范,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22四、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2(一)外因………………111、理论的困惑…………102、观念的滞后…………113、政策的无奈…………254、管理的薄弱…………145、环境的羁绊…………34(二)内因………………221、办学动机不纯………212、发展目标定位不准……………………453、经费、校舍不正常……………………444、内部管理不善…………21五、加快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对策与建议…………21(一)给政府行政部门的建议……………221、转变思想认识,重视民办教育………222、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民办中小学的作用………………213、建立和完善民办教育法律规范体系…………………324、健全和完善民办教育管理体制,规范民办中小学管理……………325、大胆试验,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216、实施财政资助,坚持正面舆论宣传,树立民办中小学新形象……15(二)对民办中小学的建议………………431、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努力打造特色民办学校………………1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处理好引进与培养、淘汰与稳定的关系……343、致力于弱势人群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服务能力提升空间广阔……344、加强内部管理,大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23、5、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走合作办学之路……………21参考文献………………………14后记……………44导言研究现状民办教育是当前教育科研中的一个热点课题。在国外,特别是发达的西方国家,对民办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无论是私立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定位,公助私学制度,私立教育的法规,还是私立教育的监督评估系统等都进行过较多的研究和探索。近年来国外大量私立教育理论和实施方案的引进,这不但对我国民办教育工作者可资借鉴,而且对中国民办教育工作也是一种有益的促进。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国外民办教育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照搬到我国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来,我国民办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民办教育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北京、上海等地分别成立了民办教育研究课题组,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将“各自为战”开展研究的个人和单位组成一个整体,并采取教育行政领导与科研人员、第一线教师结合的方针,协同开展对民办教育的研究。在对世界各国私立学校的发展和我国近现代私立、民办学校的发展做了大量文献考察,同时对我国一些地区的私立、民办学校现状做了重点调查的基础上,就民办学校的发展趋势、管理体制、内部机制等诸多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讨,并推出了研究成果,同时根据某些比较成熟的档案,形成了规范和制度,使之在实践中确定下来。民办教育的研究内容,构成了一个有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有特定对象和具体形式的科学体系。民办教育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一)研究民办教育的基本理论,即探讨在我国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民办教育的地位、作用、性质、功能、特点等。(二)研究民办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即调查研究若干地区民办教育的现状、特点和问题;分析民办教育发展的因素、条件、类型、模式;总结民办教育发展的经验等。(三)研究民办教育的管理体制,也就是探讨如何理顺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探讨如何建立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探讨如何从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分级、分类、分层管理和指导。(四)研究民办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探讨民办教育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新人等一系列问题。(五)研究民办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探讨民办学校如何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实施课程、教材、教法改革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六)研究民办教育评估,即探讨民办教育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评估手段、评估的组织与实施。(七)研究国外私立教育,即探讨世界各国私立教育的现状、特征、发展趋势及对我们的启示。尽管这些探索和研究已具有较好的基础,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1)对民办教育发展中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政府宏观调控经验缺少系统的概括和提炼;2)对现状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理论分析不够深入。3)对不同地区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发展如何进行全面规划、管理指导尚缺少比较系统的可操作的方案。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促使民办教育研究向理论和应用两方面深化,使之更臻完善。[1]

问题提出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大国办穷教育”、“穷国办大教育”形象地概括了我国教育目前的现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全日制在校生2.3亿人,占全球受教育人口的20%,规模局世界第一,而我国年度公共教育经费为170亿美元,仅占世界各国教育经费的1.5%。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各级政府的财政性公共经费严重不足,教育供需矛盾突出。在2000年到2004年的五年里,预算内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比例分别为:14.49%出、13.80%、14.31%、14.76%、14.8%。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2.2%、2.3%、3.19%、3.32%、3.28%。尽管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仍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的4%的平均水平。基于国家的财力限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因此,动员社会力量办学,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为更好地改善民办学校的发展环境,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第一,国家教委于1997年制定了《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制止了“校中的民办校”或“校内的民办班”,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跨省市招生、办分校。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制止公办学校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形成公办与民办之间良性竞争的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二,2002年12月28日,《民办教育促进法》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以高票获得通过,从法律上明确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平等地位,明确了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教师及学生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权利。第三,2004年2月25日国务院第四十一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使《民办教育促进法》更具可操作性。教育部《03-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办学模式,[1]上海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胡卫著:《中国民办教育研究论纲》均可大胆试验,使民办教育发展迈出更大的部分步伐。我国的民办教育,经过1978-1992年恢复阶段、1992-7997年的迅速发展阶段、以及1997年以后依法规范阶段,有了长足的进展,逐渐从对公办教育“拾缺补遗”上升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据《2004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共有7.85万所,占我国学校总数的比例超过一成;在校生1769.36万人,占同期全国学生总数的近10%。[1]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连云港市,民办学校的起步在1987年,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而且在学校的师资、校舍和办学条件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2005年市教育局与市劳动、国土、建设等11个部门联合制定了《连云港市关于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的暂行规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民办教育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全市民办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连云港市现有人口472.18万,辖87个乡镇,14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有普通中学214所,在校学生39.61万人;职业中学16所,在校学生2.41万人;普通小学487所,在校学生41.14万人。近年来,我区民办中小学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全市共有民办中小学110所,在校学生6.9万人。在民办中小学教育得到突飞猛进的同时,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民办中小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政策法规滞后、宏观调控不力、认识模糊不清等。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重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结合,加强对民办中小学教育的研究。目前连云港市已经具备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一个民办教育系列。在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时候,如何使这两条腿走得更稳更快,需要一个全面的协调。研究民办中小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则是比较好的方法。研究构想基于要提出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文献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在了解好掌握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民办教育理论主要成果,以及国内外民办教育实践的主要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下近年来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为基点,思考连云港市民办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以期对连云港市民办教育的发展对策有新的思考和诠释,尝试提出发展本市民办教育的建议。本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步骤与方法:1、进行调查研究。设计出若干调查问卷(行政卷、教师卷),对连云港市的市区、四县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职工进行了调查,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1](《2004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2005.7.28)相结合的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就连云港市目前民办中小学的现状做了深入分析2、收集文献资料。通过国内外有关民办教育发展的实例、研究和资料,找出其共性和各自的特色,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好事实基础。3、进行次级分析。采用比较分析、统计分析和个案研究,对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描述、定性与归因分析,得出相关结论。4、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市民办教育的建议和对策。一、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1987年,凤凰学堂由连云港市教育局批准创办,成为一所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在内的全日制民办学校,但是开办仅一年就因为董事长去世而倒闭。1999年,第二家民办学校连云港南洋国际学校成立,同年连云港市开始了公办学校转制的探索。2001年以后,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同时受邻近的宿迁市民办教育飞速发展的影响,连云港市的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遍布四县三区。截止到2006年底,全市民办中小学110所(不含公办民助),在校生达6.9万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8%,从事民办教育的专职教职工达8424人,共吸纳社会资本9.5亿元。[1]一些民办学校在追求教学环境优越、教学设施超前和教学质量上档次上都作了较大努力,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如东海外国语学校、晶都双语学校、赣榆清华园学校、灌云华英外国语学校等,投资规模较大,教学设施基本完备,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有很高的知名度。从总体情况看,连云港市的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所占比例很小,远未形成国家办学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局面,远不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的需求。而与我市相邻的宿迁市,2003年共有各级各类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1075所,在校生达到18.99万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16.9%。其中小学50所,在校生3.5万人;初中43所,在校生4.4万人;普通高中31所,在校生2.3万人。[2]连云港市民办教育总体办学规模比较小,办学水平还比较低,办学条件有待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差别较大,这些亟待认真研究解决。(一)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分布情况连云港市行政区划分为市区(新浦、海州、连云三区),以及东海、赣榆、灌云和灌南四个县。2006年民办中小学的区域分布及占民办中小学总数的比例如下表所示。[1]王淮龙:《在连云港市民办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2]宿迁市教育局:《宿迁市民办中小学教育的思考》,2003年11月,,2004-连云港市2006年民办中小学的区域分面及占民办中小学总数的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合计比例%市区—3365.4赣榆县6631513.6东海县151132926.3灌云县23733330.0灌南县20522724.5总计643214110占全市同类学校的比例%7.5—根据对110所民办学校的统计可知,连云港市各级各类民办中小学(不含公办民助)达110所,其中民办高中14所,占12.7%;初中32所,占29.1%;小学64所,占58.2%;民办高中在校学生17900名,占全市高中生总数的6.5%;民办初中学生26500名,占全市初中学生总数的10.9%;民办小学学生24500名,占全市在校小学生总数的6.6%。连云港市的民办中小学基本分布在农村,市区仅占5.4%。通过调查发现有一部分民办学校未在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有的尚不具备办学条件,多数民办学校是在边建设边投入边发展当中。(二)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办学规模根据对110所学校在校人数的统计,可以初步看出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办学规模。这110所学校的规模参差不齐,在校生人数最少的200余人,最多的达3000余人。500人以下的民办学校有66所,500-1000人的有38所,1000-2000人的有12所,2000人以上的有4所。(三)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校长及教师情况调查发现,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校长队伍处在“三高”状态,即年龄高、职称高、学历高,而且80%的校长是公办学校领导身份,青年校长只占13%。老年化的校长队伍固然经验丰富,社会关系广泛,但也必须存在观念较为落后、精力不济、开拓不足、保守有余的问题。民办中小学教师年龄多数在40岁以内,30岁以下的教师占37.8%,30—40岁的教师占52.7%,40—50岁的教师占9.5%(有个别年龄超过50岁的教师是公转民过程中学校留用的)。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56.8%,专科学历的教师占37.8%,中师学历的教师占5.4%。具有中高职称的教师占5.4%,中一职称的教师占41.9%,中二职称的教师占25.7%,小高职称的教师占6.8%,小一职称的教师占10.8%,小二职称的教师占5.4%,没有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占4.1%。专业教师没有足额配备,教师兼课较多,工作较繁重,师资队伍不稳定。(四)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投资规模到2006年,连云港市共吸纳民间资本近9.5亿元人民币投入民办教育,校舍建筑总面积达212万多平方米(含租赁),现有资产总值达211174万元(含转制学校)。投资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学校有12所,目前正在筹建、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还有3所。当然也有一批“家庭作坊式”的民办学校,规模小(少则十几个人,多不过一、二百人),投入成本低(少则几万,多不过三、五十万),主要是小学,集中在灌云和灌南两县。在110所学校中,50亩以下的学校61所,占55.4;50—100亩的学校43所,占39.1%;100亩以上的学校6所,占5.4%。除了部分小学外,绝大多数的民办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基本符合江苏省现代化学校有关规定。在110所学校中,拥有自建校舍的学校62所,占56.3%。这说明超过半数的学校已进入自建校舍、自主发展的阶段,而另一部分学校还徘徊在租赁校舍的初级阶段。从整体发展速度和规模看,目前连云港市民办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高峰期。全市的民办中小学几乎都是在近五年内创办的,可以说连云港市的民办教育已经从原始的“小农经济”逐步发展为“规模经营”,进而逐步向“集约化办学”过渡。(五)民办学校课程设置情况我们了解到,全市多数民办中小学没有按照新课标要求开足开齐应该开设的课程。小学主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有少部分学校开设了电脑课):中学主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美术、音乐、体育和电脑(多数是一周一节)。绝大部分民办中学都配备了专用电脑教室(而绝大多数的民办小学没有专用电脑教室),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专用教室,如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即使有的仪器设备配置也不到位,利用率很低,实验课、活动课一般都在教室里上。(六)民办中小学教师收入情况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民办中学教师的收入普遍高于民办小学教师,民办中小学教师的收入是公办中小学教师收入的1.5--3倍。民办中小学教师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4.1%,3000-4000元的占77.4%,4000-5000元的占16.2%,5000元以上的占2.4%。(七)民办中小学的收费情况民办初中、小学的收费标准一般在一年3000元左右,高中在4000元左右。调查问卷显示,有81.1%人认为民办中小学的收费较合理,老百姓基本上能接受;有18.9%的人认为民办中小学的收费偏高,与它的硬件条件和承诺不相符,尚需进一步规范。二、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成效连云港市民办教育从无到有,它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初步兴起、发展壮大、整顿提高、规范发展四个阶段,从当初的规模小、层次低的初始阶段已发展到今天初步形成了连云港市自己的地方特色的比较规范有序的健康发展时期。民办中小学已成为连云港市教育事业上颇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命力不断增强,它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日益得到广泛的认同。连云港市民办教育在办学过程积累了一定办学经验,取得了一些办学成绩。(一)增加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满足社会选择教育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极不平衡,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资源贫乏,使许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人们选择教育和学校的可能性很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也使得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选择多元化,但单一的国办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和个人对教育多元化需要。”[1]“民办”学校的创立,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多元选择是需要。满足社会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是民办中小学教育生存发展的根本。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主要从四个方面满足社会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其一,满足了不同人们的教育消费需求。连云港市民办学校的收费大概分为三个层次:以新海实验学校、东海外国语学校和新世纪实验学校为代表的高收费学校,每年的学费在1万至2万元左右;在赣榆县中英文学校和灌云华英外国语学校为代表的,每年的收费为5000元左右;其他规模较小的民办学校,每学期的学生收费从1000元~3000元不等。其二,一些民办中小学如新海实验学校,往往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办学模式灵活,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满足了一部分家长培养孩子特长的需求。部分民办中小学实行寄宿制有较好的生活条件,满足了一部分经济富裕但又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家庭的需要。有一些民办中小学为一部分品学兼优而家庭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为这些孩子提供了上学的机会。其三,为学习成绩较差、升学无路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很多民办学校,尤其是民办高中的生源质量很差,一些学生升学无路,或者在公办学校难以适应就选择了民办学校。这些民办学校在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东海晶都双语学校是一所民[1]王丽娅著:《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第248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办初中,几年来招收了来自各个乡村、曾有过这样那样过错、政府办的学校拒之门外、家庭又无法管教、社会厌弃的浪荡儿,而且随来随收,从不拒绝,经过悉心培育,分类施教,大多数学生告别了以往的自我,塑造着自己崭新的形象,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第一届毕业生223人,全部考取了高一级学校就读,普遍受到好评。其四,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教育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为户口问题,难以进入公办中小学接受教育,虽然连云港市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让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中小学就读,但是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是在民办学校就读。不管以哪一种方式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民办中小学都为满足社会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挖掘和发挥民间教育资源的潜力,减轻政府办教育的重负连云港市的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依托名校式(3.6%),如新海实验学校、东海外国语学校等,即以公办重点学校为依托,以多渠道筹措资金和收取一定费用作为经费来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公办学校教师和教师学设施以及社会影响方面的优势来办学校;第二类是私立自办式(72.9%)。即由个人出资兴建,享有学校一切财产所有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第三是国有民办式(23.5%),如东海县潮源中学、东海县二中等,即对原有公办学校进行改制,吸呐社会闲散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引进优秀师资。从办学主体来看,主要有公民个人、境外机构或个人投资办学。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大大改变了过去办教育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经费筹措方式。民办中小学通过租赁、改建企事业单位空余闲置的教室、房屋及设备办学,提高了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还有一些民办中小学,通过多种方式,直接吸纳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教育,建设了一批环境优美、设施一流、质量较高、声誉良好的民办学校,从而大大弥补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若按目前政府办学每增加一个中小学班需投入4万元计算,连云港市目前民办中小学1300余个班,就为政府节省教育费用5200多万元。可见,民办中小学不需政府投资,自筹费用,自聘师资,自己解决教学场所等问题,使民间可以挤出来的资金用在更有意义的兴教办学上,使民间的知识人士增添为国育人的用武之地,更好地发挥光和热,使民间可以腾出来供办学之用的各种设施设备发挥更有价值的作用,从而加速教育事业尤其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在被调查的民办中小学中,有近半数的校长是教育战线退下来的老校长,教师队伍中也有8.4%的教师来自于公办学校的退休教师。这些老校长、教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并热心于民办教育事业,这既为他们发挥余热提供了用武之地,又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在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来源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既吸引了人才,又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三)引入了竞争机制,激励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民办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一方面,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国有资产的利用率(主要是民办公助或公办民营的)。另一方面,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民办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们“穷国办大教育”事实上存在的资源性、规模性、结构、体制性的浪费,提高办学效率。[1]民办中小学通过多种方式吸纳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人、财、物,不断壮大自己的规模。民办中小学的办学费用的筹集、教学场所的租借、教职员工的聘任等等一切人、财、物问题,都得学校自己想办法解决;教职员工按合同聘用,没有“铁饭碗”,干得好与不好同待遇挂起钩来;学校招生不拘一格,兼收并蓄,大多在政府办的学校招生之后才招生,生源原有素质基础一般都较差;收费也比较灵活;学校一般又办在方便教育对象就近上学的地方,符合群众的意愿;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又针对学生特点补差补缺、因材施教。“比起公办学校来,由于民办学校需要对绩效负责,因此它注重生源,更注重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不少学校以自己办学的特色和成果赢得了社会的良好声誉。这其实是中小学教育中竞争机制引进的结果。”[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将促使民办学校以自身较高的教育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来满足受教育者是需求。近年来,出现的民办学校,一方面,打破了国家统一办学的割据,实现从教育的“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也就是从政府办学的单一主体向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多元主体转变,并不断增加社会办学的份额。另一方面民办学校的发展为现有的教育创造了一个更具竞争性的环境:民办学校作为竞争中的一个独立主体,在拥有可以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充分自主权和独立性的同时,必须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积极地参与社会竞争和教育内部竞争,以提高效率感和责任感。连云港市的民办中小学为全面深入推动教育改革进行了大胆而卓越的探索。一是推进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从单一的政府投资转变为政府与社会多渠道投资,补充政府教育经费之不足,并初步改变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资结构与投资方式。二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教育职能,从政府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转变为宏观指导性调控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一定的经验。三是在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方面大胆改革。很多民办学校提出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在办学模式和育人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尤其是在合作办学等方面的探索,不仅为教育改革积累的经验,而且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教育需求。四是深化学校运行机制改革,民办学校在内部管理、经费使用、教育教学组织和人事分配等积极改革。[3]总之,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为连云港市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经验。[1]王丽娅著:《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第248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2]彭广荣:《广西民办中小学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基础教育研究》第24-26页;1996年06期;[3]《2006年连云港市基础教育工作总结》三、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虽然不断发展,从经验和现状来看,它对广开学路,扩大教育对象,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改变政府包办教育以及缓解教育供求紧张的压力,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进步等方面,确实直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连云港市民办学校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有高科技、信息时代的挑战,有知识经济发展的挑战,有资金来源的挑战,有来自公办学校的挑战,生存危机既是现实的又是潜在的。大致分析来看,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民办教育的地位较低,作用发挥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的地位问题尽管在红头文件中曾提到其作为“公办教育的补充”而存在,但在整个教育的大家庭中,它一直处在无人看重的边缘地带,根本没有机会和条件与公办教育形成腾飞的两翼,以致在连云港形成了跛足的办学局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出台后,虽然有不少教育界人士积极呼吁提高民办教育的地位,但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即使是在《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的今天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实际上存在许多有形与无形的隔阂。由于教育行政部门面临着巩固“普九”成果的任务,民办教育这一块无暇顾及,有些教育部门的领导认为,只要能管住,不出问题,发展与不发展无碍大局。在这种指导思想的作用下,能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出台支持扶助政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大打了折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还存在。从现在的立法、执法水平来看,还难以保护民办学校法人主体的正当权益,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治的现象。在调查中,不少民办学校的主管人装着满肚子苦水,无处倾倒。在问卷调查中,有95%的人认为“当前本地区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对民办学校的支持不够”。例如土地使用、税收、学校用水电、户口入市等仍未体现政策上的扶持;在教育的发展上,仍存在重公办教育,轻民办教育的现象,在某些教育教学活动上,民办学校未享受与公办学校一样的机会与权利等。在一次“连云港市民办教育发展研讨会”上,某民办学校的校长有些激动说:“新的课程改革启动时,在全市设了那么多个实验点,竟然没有一所是民办学校。”不仅如此,诸如教师待遇、课程设置等等方面,民办学校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提并论。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民办教育根本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明显不足连云港市的民办中小学校是转制学校少,纯民办学校占绝大多数。4所转制学校在改制前均为市一级以上学校,在全市享有较高的声誉。这些学校改制后,学校的经费使用、财务支出、人事任免、考试招生,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甚至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安排均等同于办公学校,只是收费标准比公办学校稍高。此类转制学校被市民称为“假民办”。它们以其名招牌,名校长,阔校舍,强师资,低收费、高质量等优越条件进入市场,使基他民办学校处于极不平等的竞争之中。而真正意义上纯民办中小学中,目前只有9所是连云港市一级学校。优质民办教育资源的缺乏始终成为制约连云港市民办中小学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对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现实可行的方案,越来越显露为连云港市民关注的焦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教育的投资成本较大,而且是长线投资,运作相对复杂而不为民间资本所问津。(三)生源严重不足,而且素质不高生源问题是民办教育的关键问题,如果学生达不到一定数量学校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如果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素质低下,教学活动就很难开展。从民办学校起步情况看,要数量就没有质量,而要质量就没有数量。由于民办学校的诸多缺陷,一般都采取来者不拒的招生政策,只要付得起学费,不管什么水平都要。这就很难保证学生的质量。“客观地讲,民办学校的学生与公立学校的学生在智商上差距不大,但就学生成绩而言,民办学校要差些。”[1]如果入学分数够得上重点公立学校一般情况下家长不会选择民办学校。这就客观地限定了民办学校生源不可能太好,而且程度高低相差很大。笔者参观过一些民办学校,其学生几乎100%都达不到当地的高中(公立)录取最低分数线,最差的学生与最好的学生总分相差近300分。相对有实力的一二流公办学校的生源,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是非常困难的。正因为如此,部分民办学校在数量上、规模上常常处于吃不饱阶段。在连云港市,学生数量在500名以下的民办学校占60%。(四)师资队伍很不稳定,缺乏适合的高素质的教师连云港市的民办中小学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民办学校教师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退休教师。他们虽然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并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道德素质,但毕竟年龄偏大,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且许多教师知识老化,教育方法陈旧,完全依靠他们,很难推行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此外,这部分教师都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虽然民办学校的报酬颇丰,但潜存着“和则留,不和则走”的不稳定因素。二是新毕业青年教师。这部分人有热情,但经验不足。虽然“高薪”对这些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由于人事关系、职称评定、住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许多教师很难安心在民办学学校长期执教。许多青年教师心中也有“此处不留爷,[1]吴兆熊:《民办教师队伍的问题及其对策》,载《民办教育动态》,1999(9)自有留爷处”的洒脱观念,一旦感觉不顺心或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另攀高枝。长此以往,民办教育将成为夕阳产业,没有生机和活力。三是向社会招聘的优秀教师、从公立学校挖来的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功底,但面对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