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质量工程师:统计学主要的任务_第1页
2017质量工程师:统计学主要的任务_第2页
2017质量工程师:统计学主要的任务_第3页
2017质量工程师:统计学主要的任务_第4页
2017质量工程师:统计学主要的任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质量工程师:统计学主要的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制定检验计划时要综合考虑__成本。A.质量检验B.运输成本C.加工工时D.生产成本2、不合格品的纠正措施是指__。A.已经发生的不合格立即采取的措施B.为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的措施C.针对已发生的不合格,就其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D.对采取的不当措施所采取的措施3、通常所说的6sigma水平是指过程输出的缺陷率为____A:6B:60C:600D:6000本题参考答案为4、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分为等同采用和______两种。A.参照采用B.修改采用C.相应采用D.等效采用5、正交表的行数n不小于各因子与交互作用的自由度之和加“1”是用正交表安排试验的()。A.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不需要的条件6、PDCA是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具体开展的顺序为______。A.计划、检查、实施、处置B.检查、计划、实施、处置C.检查、实施、处置、计划D.计划、实施、检查、处置7、以下对认证、认可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两者都是合格评定B.两者的认证、认可的对象相同C.两者的认证、认可的依据相同D.两者的认证、认可的内容不同8、______又可分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等。A.体系审核B.过程审核C.产品审核D.结合审核9、管理评审是为了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其中有效性是指__。A.是否满足质量目标的需要B.实施质量方针目标的程度C.与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宜性D.质量方针目标是否得到沟通和实施10、故障树分析是分析产品()关系的可靠性分析工具之一。A.所有故障现象之间B.所有故障结果之间C.故障原因与结果之间D.以上皆错

11、进行因子实验设计来判断因素A和因素B对某零件耐压性的作用,F检验表明因素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这意味着()。A.或者A或者B对耐压性有明显的作用B.因素A和B都影响零件的耐压性C.仅当因素A水平确定时,才能估计改变因素B所带来的作用D.当因素B处在一个不好的水平时,只要因素A处于好水平,耐压性就会增加12、以下属于须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有______。A.电机B.电缆C.开关D.热保护器E.家具13、状态______是现场所不能容忍的,需要加以调整,使之逐步达到状态______。__A.Ⅳ;ⅠB.Ⅲ;ⅠC.Ⅳ;ⅢD.Ⅲ;Ⅱ1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质量培训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改进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提升组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B.质量培训应当针对人员现有能力和岗位要求的差距进行C.被培训人员的工作业绩是质量培训结果评价的唯一依据D.为确保质量教育培训按要求管理和实施,应由胜任的人员对培训的全过程进行监督15、设一个子系统由8个部件串联组成,每个部件的寿命都服从指数分布。已知每个部件工作10000h的可靠度皆为0.9,则该子系统的可靠度为()。A.0.3405B.0.4305C.0.9D.0.7216、下列是对质量手册和质量计划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__。A.质量计划应与质量手册保持一致B.质量手册的内容应涉及产品实现全过程C.质量计划可以引用质量手册的内容D.编制质量手册的同时应编制质量计划17、常用的维修性度量参数是()。A.MTTFB.MTBFC.AD.MTTR18、进货检验的形式通常有______。A.在本企业检验B.在顾客处检验C.在第三方检验D.在供货单位进行检验19、产品的维修性是由()赋予的使其维修简便、迅速和经济的固有特性。A.产品设计B.产品生产C.产品管理D.产品试验20、产品防护适用于______。A.原材料B.半成品C.交付后的产品D.供方的产品21、在GB/T2828.1中规定无特殊情况检验一般从______开始,只要初检批中,连续______中就有2批不接收,则应从下批起转到加严检验。A.放宽检验5批以上B.正常检验5批或不到5批C.加严检验5批或不到5批D.正常检验不到5批22、关于抽样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__。A.抽样检验适用于大批量的产品检验B.抽样检验适用于破坏性检验的场合C.抽样检验没有误判风险D.抽样检验比100%检验的检验成本低23、对待选供应商的审核时机,一般来说是在__。A.批量供货之前B.产品设计阶段C.产品开发初期D.产品试制24、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方法有()。A.相关系数检验法B.方差分析法(F检验法)C.u检验法D.t检验法E.χ2检验法25、关于随机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随机事件的发生有偶然性与必然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之别B.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虽有大小之别,但我们却无法度量C.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概率没有必然联系D.概率愈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愈大,反之也成立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1、在X图上,如果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则可能的原因是__。A.μ变大B.σ变大C.μ变小D.σ变小E.μ和σ不变2、在摩托车的喷漆工序中,为了控制喷漆中的疵点,应采用()。A.p控制图B.控制图C.R控制图D.c控制图3、我国标准分为__。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4、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不包括______。A.全员参与B.过程方法C.统计技术D.平等互利的供方关系5、__应制定进货检验的程序文件,规定检验的职能部门、人员的职责、权限。A.企业厂长B.质检负责人C.产品生产者D.工序操作者6、对正态分布,当σ未知时,应该用哪种分布来确定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______。A.正态分布B.t分布C.F分布D.χ2分布7、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称为______。A.相对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绝对误差8、__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被人们尊称为“统计质量控制之父”。A.休哈特B.戴明C.朱兰D.石川馨9、全数检验不适用于__。A.小批量、多品种、重要或价格昂贵的产品B.检验费用昂贵的产品、少量不合格不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产品C.手工作业比重大、质量不够稳定的作业过程(工序)D.过程能力不足的作业过程10、关于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下列说法错误的有__。A.评审标准由现场评审和发表评审两个部分组成B.现场评审体现了企业领导对QC小组活动的关心和支持C.企业评审的重心应放在审核成果可获得性上D.现场审核应该做到企业领导者、管理部门和全体员工都参加E.发表评审的具体发表形式可以根据小组的实际灵活多样

11、故障模式对产品影响的严重程度称为严酷度,一般分为四类:Ⅰ、Ⅱ、Ⅲ、Ⅳ类。其中Ⅰ类表示__。A.致命性故障B.灾难性故障C.严重故障D.轻度故障12、下列异常现象中可能是由于数据分层不够造成的有__。A.一点落在A区以外B.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C.连续14点相邻点上下交替D.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一在C区E.连续15点落在C区内13、全数检验较适用于__。A.需要重新筛选的产品B.重要或价格昂贵的产品C.兼职人员可以进行的检验D.对质量特性不稳定的作业过程测量监控E.轴承滚子探伤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质量检验计划内容的是__。A.编制检验流程图,确定适合作业特点的检验程序B.编制质量控制手册C.合理设置检验站D.编制测量工具、仪器设备明细表15、下列关于总体的描述正确的是__。A.我们关心的是研究对象的某个数量指标,每个具体的数量指标都可以看成是整体B.总体不可以看成分布C.从总体中可推断出样本性质D.在一个统计问题中,称研究对象的全体为总体16、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强调在合作的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共同分享信息,通过合作和协调协商相互的行为,达到__的目的。A.实现优势互补B.增进沟通、减少纠纷C.互利共赢D.提高资产收益率17、供应商重要性分类中,Ⅰ类供应商是指__。A.提供零部件产品质量好,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没有影响B.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C.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有重要的影响D.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有一般的影响18、在GB/T2828.1的检验水平中,判别能力最强的是__。A.特殊检验水平S-1B.特殊检验水平S-4C.一般检验水平ⅠD.一般检验水平Ⅲ19、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的主要目的是__。A.为了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B.为了对不合格品进行放行C.为了防止不合格品仍按预期的要求交付和使用D.为了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和统计20、______是对生产过程最终加工完成的制成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要求所进行的检验,并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提供证据。A.过程检验B.最终检验C.工序检验D.进货检验21、质量信息传递大体由______组成。A.信源—信道—信源B.信源—信道—反馈C.信源—信道—新信源D.信源—信道—信宿22、关于QC小组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A.QC小组充分体现了中层领导人员的决策力和判断力,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运用统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QC小组活动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群众基础和活力源泉C.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可以通过QC小组的形式,把广大职工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不断夯实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D.QC小组充分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的特点,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运用统计方法和其他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