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数学教案_第1页
第一册数学教案_第2页
第一册数学教案_第3页
第一册数学教案_第4页
第一册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二、单元教学建议:

1、本单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教学时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数、人数、读

数、写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物操作,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观察、

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在弄清题意的基

础上.独立完成。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初入学的学生不太容

易分辨数字的结构和笔顺,容易搞错上下、左、右的位置。由于学生的手指肌肉不是特别灵活,要

把数字写的正确、整齐、匀称是比较苦难的,因此,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可以要求学生每次

少写几个,经常练习,除课本中的练习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田字格本中练习写数,逐步提高。

三、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建议: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要围绕着以下几个要点:能熟练地数出10以内的数;能认、读10以内的

数;会写0到10各数;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本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可爱的校园

教学内容: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初步体会数的广泛性。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初步形成数感,锻炼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形成合作参与意识,尊重与欣赏他人的意识。

2、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养成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

习惯。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来到学校,看到咱们的校园非常美丽吧?今

天,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也背着书包来到学校,猜猜看,动物学校有些什么动物呀?

生:有小兔、小猴、小狗、小熊、大象、小松鼠、小猫……

师:小朋友们想的真多,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况吧!(出示主题图)

(设计:教师利用语言魅力,使学生感知校园的美丽,并通过故事情节将孩子引入动物世界的童

话中去,从而激发学生愿意观察的欲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探究活动:任意观察。看看动物学校有什么?

师:数数图上的动物分别有多少。它们都在什么地方?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伙伴吗?

指定部分学生汇报。

(设想:让学生尽情地看,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自主地、有兴趣地观察,自然感知各数,自我体

会发展——数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渗透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形成

对数的感知和表象,初步体会交流的快乐。)

(三)探讨数数规律

师:你们的汇报都非常好,但是老师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来数一数呢?

分四人小组内探讨数数规律。

汇报:你们是怎样数的?

小组甲: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

小组乙:先数远的,再数近的。

小组丙:先数上面的,再数下面的。

小组丁:从左边数到右边。

互评:你们认为你们组的数法有什么优点?你们认为别的小组方法比你们组好在什么地方?你想

为他们提什么建议?

教师小结:真能干,你们用不同的方法仔细观察了动物学校各个物体的数量,会正确的数出1~10

各数。

(四)及时强化,层层深入

1、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儿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1)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交流。

(2)集体反馈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学生可能会说: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5张桌子,47名学生……对于能说出比10大

的数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2、数周围的实物

3、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1)手里最多能拿几支粉笔?

(2)盘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3)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4、布置学生实践活动:寻找校园里的数。

课后到校园到处看看,边看,边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记下来,明天上课和大家一起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快乐的家园

教学内容:教科书P4-P5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1可以表示1个体(如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如

1筐萝卜),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2、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1”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习1可以表示什么?

师出示挂图,请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用数学的语言来叙述。

(1个萝卜、1筐萝卜、1个太阳、1座大山……)说说1个萝卜和1筐萝卜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

二、学习2、3、4可以表示什么?

1、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看的?

3、集体交流。

体会数不仅可以表示多少(如运动员的人数),也可以表示顺序(如小运动员球衣上的号码)。

三、摆小棒:请学生用小棒来表示10以内自己喜欢的数。

四、练习

(1)连线。(找朋友)先让学生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数一数,画一画。先让学生说说,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书上是怎么来表示看到的数的?你

能用自己喜欢的画画来表示吗?

(3)选同样的数。老师说清题目的意思,在让学生自己完成。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数出左边的

数量,再从右边选出同样数量的物体圈上,二是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然后再圈起来。

五、小结: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玩具

教学内容:教科书P6—P7

教学目标:

1、借助儿童喜欢的玩具,使学生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小组合作,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5以内的物体个数。

教学难点:正确写出1―5各数。

教具准备: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天气可真热呀!要是有水果吃就好极了,小朋友你们爱吃水果吗?笑笑和淘气也很爱吃水果。

你们看他们有这么多种的水果。

二、数一数,说一说。(有哪些水果,每种水果有几个)

三、找数。

师:笑笑和淘气吃完了水果,你们看,他们现在在干嘛呢?

生:玩玩具。

师:他们在玩什么玩具呢?

生:布娃娃,小汽车,皮球和积木。

师:他们玩的东西这么多,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师:布娃娃有几个?

生:1个。

师:皮球有儿个?

生:有3个。

师:汽车有几辆?

生:有4辆。

师:积木有几块呢?

生:有5块。

师:你们还能从里面找到数量是4的物体吗?

生:一辆汽车有4个轮子。

师:你们真聪明,从这幅图中找到了这么多的数。我们来学习写这儿个数吧。

四、写数

师:这些数你会写吗?你喜欢写哪个?

(1)学生在田字本上自己写喜欢的数。

师:你认为自己哪个写的最好?板演

(2)学生板演后比较

比较过程中要讲出写数的方法,并强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师示范写。

(3)学生在书本第6页写数字1一5。并说说各个数表示的意思。

(4)请生在田字本上写数字1一5。(各写一行)

五、实践练习

(1)写数,让学生自己写,同桌说说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2)看数划线,学生弄清题意后自练。

(3)数一数,填一填,知道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

六、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小猫钓鱼

教学内容:教科书P8-P9

教学目标:借助情景,感知“0”的真实含义,会正确书写“0”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今天天气真好,很适合钓鱼。我们的四只小猫结伴去池塘钓了一天的鱼。不过呀在钓鱼的时候

有的小猫很专心的在钓鱼,而有的小猫呀一会跑来跑去一会又在追糊蝶。所以它们的收获各不同。

现在我们来看看它们有什么收获吧。

1、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儿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2、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二、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指导“0”的书写。(注意强调写0的笔顺)

生在课本第8页上书写数字0。

三、实践体验

1、学生“分铅笔”: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2、想•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

3、同桌交流,全班反馈。师介绍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0。(温度计和尺子)

四、拓展巩固

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

2、读一读,写一写。

(1)一笔画。(强调要按数的顺序连)

(2)出示挂图:怎样数得快?

(3)生小组交流,汇报。

五、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文具

教学内容:课本第10-1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

各数。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

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爱科学的

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是6~10各数的书写

教学难点:是6、8、9的书写。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安排了“找朋友”、“数一数”、“写一写”三个环节。“找朋友”这一环节主要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6~10各数,使学生能把数和形联系起来。在此基础匕再安排学生

数一数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橡皮擦、直尺等,通过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写一写”这一环

节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各数的特点,认真书写。最后安排了许多与同伴说一说6、7、8、9、10

分别可以表示什么,在交流中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小小文具店”图,田字格黑板,6~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识6~10各数

师:新学期到了,同学们都买了什么文具?(出示图)

1.你能数数这个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吗?

2.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几个?

3.教师零乱贴出6~10的数字卡片。

4.指导学生看书连线:我们的书中也有一个小小文具店,你能数一数,把学习用具和数字朋友连

起来吗?同学们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连的?学生回答时教师连线。

二、实践活动,感知身边的数学

师:小小文具店的各种文具我们数清楚了,可是我们小朋友的文具盒里有些什么呢?老师也想了

解一下,谁愿意数一数,再告诉大家?

活动一:数自己的文具

1.数出自己文具盒里的文具,记在心里,再和同桌的伙伴说一说。

2.再指定2~3组学习伙伴汇报给大家听,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简洁明了。

活动二:数两个人的文具

1.把同桌两人的文具合在一起,再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多少个?

2.汇报交流

学生回答有几支铅笔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方法一:数出来的。

方法二:把两个人的铅笔加起来的。

对第二种方法要给予肯定的鼓励。

如果学生的文具数超过了10个,学生能数清楚或算出来,也要加以表扬。

3.延伸:在数你们两个人的文具时,你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谁的铅笔比谁的多?

谁的直尺比谁的长?

三、写一写,说一说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了解了两个同桌学习用品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把今

天认识的6、7、8、9、10写下来,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1.观察数字卡片6、7、8、9、10

师:说说6、7、8、9、10像什么?(6像口哨,7像镰刀,8像葫芦,9像调羹。)

师:我们也用儿歌来记住它们:

6像口哨蹶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

8像葫芦挂藤匕

9像调羹来舀饭,

10像铅笔加鸡蛋。

请学生读两遍。

2.指导学生写。

(1)教师边示范,边说明各数的书写要点:

6的书写要点:从右上有起笔往左下角写,再在下半格画一个圆。注意:下半部分的圆要写满下半

格。

7的书写要点:从左上角起笔往右上角写平,再往上半格的中间拉。

8的书写要点:从右上格起笔,先写一个拼音“S”,再往右上格写,注意:不能写成两个圆合在一

起。

9的书写要点:像拼音字母“q”,但这一竖要向左边斜一点。

注意:上半部分的圆要占满上半格。

10的书写要点:左边的1和右边的0分别占半格。

(2)学生边看老师示范或课件演示,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

(3)学生在第10页上先描4个,再独立写一个。

(4)小比赛:每个小朋友在本子上写6~10各两个,再在小组内评评谁写得好,并展示给大家看。

(5)你会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试试看。

小组内说一说:6、7、8,9、10还可以表示什么?

四、练一练

1、做第1题。

2、做第2题:先弄清图意,看懂第一幅图提出的示范,再独立完成,数-数,画。,再写数,渗

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逐步体验实物,符号,数字之间的联系。

3、我们已经学习了0~10各数,你能顺着数吗?倒着数呢?先请2~3名学生数一数,再全班齐数。

4、覃图填警。

~2

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引导学生:先看已知数是顺数还是倒数,是一个一个地数还是两个两个

地数,再依次填出来。

5、第3题:你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倒数吗?淘气和笑笑会带我们去卫星发射基地看一看。卫星发

射时就会倒数计时。我国的卫星发射技术处于世界上的先进行列,小朋友要向科学家学习,练好本

领建设祖国哦!请你在信号灯上填出来。

检查自己填得对不对?小结检查方法,用数•数的方法可以判断自己填的数有没有重复和漏掉的。

五、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六、拓展延伸:摆一摆,说一说

(1)分小组把6、7、8、9、10根小棒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请小组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出来。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分一分,说一说。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比较

一、单元教学目标:

I、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实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二、单元教学建议:

1、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2、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比较活动。

4、本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

三、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要围绕以下要点:使学生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评价

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对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的体验和思维特点,考察学生

的推理能力。

第一课时动物乐园

教学内容:课本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大小的比较方法。借助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一一对就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动物乐园里举行盛大的宴会,来了很多的小动物,可热闹了!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呀!

(出示课件)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指导看图、获得数学信息

小朋友们快看了,动物乐园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认

真数一数。

(得出各种小动物的数量)

用学具摆出小动物的数量,并且在田字格中写数他们的数目。

2、设置疑问,解决问题

这时候,小熊和小鹿突然间争吵了起来,小熊说:“我们的数量多。”小鹿说:“我们的数量多!”

他们争吵个不停,你们能不能帮他们比较一下谁多谁少呢?

⑴认识同样多和“=”

A、师问:他们谁多?谁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引导)

B、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

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C、展示、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

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I)、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

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

E、认识

①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

“一样多”、……)

②认识“=":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

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

谁会写“=”?

板书:4=4读作:4等于4

③指导书写

举例读一读2=2、3=3

你还能自己举例说一说吗?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A.师:其它的小动物也吵着要同学们帮他们比一比,你们能试试吗?找出你想比较的小动物,然后

试着比一比。

B.独立思考

C.小组交流

D.全班交流

①怎么比?

②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谁比谁多(少)]

(2)、认识“>”、

A.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

谁会写“>”?

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

B.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还可以用“>”表示吗?

那么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把大于符号调过方向)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

这个式子3<5怎么读?(3小于5)»

C.指导书写:“>"、

D.练习使用“>"、

(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

E.引导发现:开U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有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

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头符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相

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角小,对小数。)

三、总结

1、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练一练

教学内容:课本第14〜15。

教学目标:1.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和多少。

2.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与推理的能力。

4.让学生养成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一个篮球、2个足球、1个皮球、3个塑料杯、一些水。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例比较:比大小、多少。

师:观察老师的讲台桌和小朋友的课桌,比一比,哪个大哪个小?

生:老师的讲台桌大,小朋友的课桌小。

师:再出示两个球,一个篮球,一个足球。

师:比比这两个球,哪个大,哪个小?

生:篮球比足球大,足球比篮球小。

师: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下我们身边的东西,找出两种物体来比•比在小。(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观

察比较)

生1:足球多了一个。

师:比较时不仅可以比大小,还可以比比数量的多少。例如这一小组的女同学有5个,男同学有7

个,比比哪种同学数量多?

生:男同学数量多,女同学少。

师:比较大小的时候,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小朋友一般要数一数再比较。下面同桌之间比较

一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二、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

师:刚才篮球和足球比,篮球大,足球小,现在这里还有一个球。(教师出示一个较小的皮球)比一

比这三个球中,最大的是哪个?最小的是哪个?

生:最大的是篮球,最小的是皮球。

师:那足球呢?是不是也最小?

生:不是,足球不大不小。

师:几个不同大小的物体比较,最大和最小的,都只有一个。

教师出示3杯不一样多的水。比一比,哪杯水最多?哪杯水最少?

三、练一练。

1.课本第14页,第1题。

2.练•练的第2题,第3题。

3.第4题。认真观察每个杯子里的水,每杯水里都放入一块一样大的方糖,哪杯水最甜?

学生反馈:第3杯水最甜,因为这杯水最少。

四、数学故事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用自己的语言编个短短的故事,(突出两杯水的不同变化。)

2.师根据学生编的故事提出数学问题:爸爸、妈妈,谁喝得多?

3.做实验。师把两杯一样多的水分别倒出一部分,剩下的不一样多,引导学生通过剩下的水来推

断哪杯倒出的多。

五、实践活动。

1.找一找。教师引导学生和书本中的淘气和笑笑对话。

师:看看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和淘气向小朋友说了些什么?

师:小朋友们也像淘气和笑笑这样,做个小调查,问问身边的人的年龄,比一比身高。

2.说一说。

师:老师看到了每个小朋友都在忙着做调查,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

六、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有哪些收获呢?

(引导学生说出:学会比较大小、多少;学会从比较中找出最大、最小、最多、最少的物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高矮

教学内容:课本第16〜17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3.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

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根绳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题导游公鸡先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一课:高矮。

二、新课探讨

1.比高矮。个别比较,得出方法。

(1)教师与一名小朋友比身高。

师:小朋友观察一下,老师和**同学谁高?谁矮?

生:老师高,**同学矮。

师:哦,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大家一眼就可以判断出老师高,小朋友矮。

(2)学生与学生比身高。师有意请•个和上面那位小朋友差不多高的同学,这样学生不容易眼

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师:大家觉得哪位小朋友高?哪位小朋友矮?(两个学生都面身全体小朋友站着)

师:看来,这两位同学就这样站着比,不容易比较比高矮。不知大家还有没有更好的比较的方法呢?

生: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背靠着比。(让两个小朋友背对背比,大家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师:可见,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小朋友不能一下子通过眼睛比较出高矮时,可以用背靠背的方法比较

出谁高,谁矮。淘气和笑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高矮的。但是,淘气小朋友这样做,你觉得对吗?

(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16页比一比的图)

生:淘气做得不对,因为他脚踮起来,这样他就变得更高了。

师:哦,原来背对背比较高矮时,小朋友不能把脚跟踮起来,除此以处还要注意什么呢?

生1:还要把背挺直了,不然就没别人高了。

生2:我觉得鞋子还要一样高。

小结:刚才小朋友讲得都很有道理,背对背比较高矮时,要把背挺直,脚后跟要着地,鞋子的高度

也要一样高。

(3)小组内互比身高。

师:大家都懂得了比较的正确方法,现在小朋友就在小组内和同学比身高,你既可以找一个小朋友

比,又可以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朋友比。注意,当你和其中一位小朋友比时,要请另一个小朋友

帮助看。

2.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16页说一说的图。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再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

说图中谁高,谁矮?

师:认真观察图,图中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图中有两个小朋友正扶着老奶奶过马路。

师:这两个小朋友都是热心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希望咱们班的小朋友也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

出你的小手。大家比一比,图中三个人,谁高、谁矮?

3.模拟演示。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绳子,在小组中比一比谁的长,选出小组中最长的一根。

教师把其中两组最长的绳子分别绕在一样粗的两个圆柱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哪根绳子长?

引导得出:一样粗的圆柱,绕的绳子的圈数越多,绳子越长。

三、做一做。

1.帮助学生识字:长、短、厚、薄。

2.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3.4幅图,然后集体反馈,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总结:

这一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高矮”一课,你们学会了哪些本领?希望小朋友把今天

在课堂上学到的本领带回家,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也比一比高矮。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练一练

教学内容:课本第18〜1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利用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比较高矮。

2.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认真思考与人

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圆柱若干个,绳子若干条。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想一想,说一说。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高矮的比较。谁能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什么比什么高,什么比什么长?(学

生4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同学交流反馈。)

活动二:“猜一猜”,哪枝铅笔最长呢?老师手里握着三枝笔,你们猜一猜,哪枝笔最长?要怎样比,

才能知道哪枝笔是长呢?(同学上台演示)这个同学把三枝笔的一端都放平,也就是说:有几样东

西比较长短,必须有一端对齐,或者说要站在同样的高度才能比较。

活动三:引导学生观察课本18页第2题的图。

师:小明遇到了什么难题?(小明不知道选哪个钉子好。)你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帮他吗?

师:说得很有道理,小明明白了。原来要根据木板的厚度去选择不同长短的钉子,老师替小明谢

谢大家。

活动四:动手做一做。

教师给每个小组两根不同长短的绳子,两个一样大的圆柱体。

师:大家把这两根绳子分别绕到这两个圆柱上,看看有什么表现。(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并在

小组中说说发现了什么。)

师:大家讨论得很激烈,是不是有什么重大发现呢?

生:我们发现短的绳子只能绕两圈,而长的绳子能绕三圈。

师:哦,把两根长短不一的绳子绕在两个一样大的圆柱匕长的绳子能绕更多圈。小朋友们很善

于观察。(老师接着拿出一个很细的圆柱。)

师:老师这有两根绳子,老师把它们分别绕在这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圆柱上。

师:你们看,说一说哪根绳子长?

小结:不能只看谁的圈数多,还要看看它们是不是绕在同样大的圆柱上。(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本

第18页第3题)

活动五:解决实际问题。

师:今天红鼻子小朋友和小明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指导学生看课本第19页第4题)

师:我们先来看第4题,你觉得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大家的发言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很精彩。老师觉得每个小朋友都说得很有道理。

活动六:组织讨论课本第19页“三只小兔比高矮”。

请学生独立观察.

师:三只小兔比高矮,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没有站在同一高度上.

师:我们看,在白兔后面,有一格•格的格子,这样是一格,这样也是一格.同学们边看书边想一想,你是怎

么比的,谁最高,谁最矮?(学生讨论交流,集体反馈.)

活动七:小组合作讨论”从短到长依次怎样排”.(课本19页第6题)

师;这里有枝笔,要求大家从短到长依次排起来.同学们在小组中相互商量一下.用数格子的方法可以

比较出长短吗?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排的,为什么?

总结:咱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地学好

数学知识,今后解决更多的难题,有信心吗?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轻重

教学内容:课本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

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准确地比

出物体的轻重,从而认识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2.能力目标:鼓励学生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是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材分析:“轻重”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大小、高矮、长短、厚薄等基础上开展的又一次

体验活动。教科书在安排上体现了三个层次:说说——掂一掂一一称-称。“说一说”这一环节通

过两个小动物玩跷跷板,使学生一眼看出谁轻谁重,认识到重量差别大的两个物体可以通过看得出

比较的结果;“掂一掂”这一环节通过淘气和笑笑动手掂一掂,获得对轻重的感性体验,认识到用眼

不能看出轻重的情况下可以用手掂一掂;“称称”这环节,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当看、

掂都难以分辩物体轻重时,可以借助工具来比较,从而体会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最后通过一组练习来使学生获得得间接比较轻重的方法,知道轻重和大小、高矮一样是相对的,渗

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具准备:天平秤、1个苹果、1根香蕉、1个桔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师: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

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

猴轻)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生1:大象重、小狗轻;

生2:大象重、小熊轻;

生3:小猴重,小狗轻。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

(板书课题轻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I.掂一掂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生1:文具盒轻、数学书重;

生2:数学书轻、文具盒重;

生3:文具盒和数学书一样重

(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请

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再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3)请2~3名同学上台掂一掂。

得出:讲桌上的文具盒比数学书重。

(4)教师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来,再请2~3名同学掂掂,说出谁轻谁重?为什么?

得出:现在文具盒比数学轻。

(5)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交换

东西掂一掂。

(6)教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

轻谁重。

(7)小实践:再选择桌上的其他东西掂一掂,比一比,与同学交流一下。

2.称一称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2)猜一猜:谁轻设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小组讨论方法,交流意见。

(3)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4)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

察,现在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

(5)分小组活动。

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比较苹果和梨谁轻谁重,我们发现要想准确地知道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

办法。

(7)出示一大块塑料泡沫和一小块铁。

先说一说:谁轻谁重?为什么?

再掂一掂、称一称。

明确: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

确定谁轻谁重。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出示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断的。

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

个菠萝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

3.第3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谁最轻?谁最重?为什么?

4.第4题。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

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

四、总结:

师:咱们今天学会了什么知识?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师:比较物体的轻重有许多种办法,我们可以要据不同物体的比较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方法。老师希

望小朋友们在11常生活中能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开始,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

师应尊重这种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要拘泥于教材的内容和进度。

本单元的教学中,对计算速度不宜提统一的目标,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允许有一个逐步提高的

过程,老师应给予具体的帮肋,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加减法的含义;

加法交换律的初步理解;10以内的加减法:谁比谁多(少)儿的问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

决问题的意识。

重点: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学生10以内加减法计算速度以及正确率的提高,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关键:采取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兴趣中逐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及学会计算。

课时安排:

1.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以及5以内数的加减法5课时

2.有关6、7、8、9的加减法4课时

3.有关10的加减法1课时

4.谁比谁多(少)少的问题1课时

5.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6.整理和复习(一)1课时

7.大家来锻练1课时

8.数学活动课1课时

第一课时:有几枝铅笔

教学内容:课本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

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动手操作,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点。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未强调用数的组成作为计算依据的情况下,初

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

扎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是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难点是能根据加法的含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课前准备:红星、桃子、苹果、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魔术:猜数奖励

学生猜数“5,0,1,4"

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

1、在活动中体验加法的含义

(1)师:你猜、我猜、大家猜,这是几?请你用你的手指表示

学生完整回答问题,并伸出手指表示。

(2)师:演示铅笔合并过程:“5”是怎么来的?

学生一边说算式一边动手演示合并过程,2+3=5。

(板书:2+3=5)

(3)指导认识加号并板书。

(4)师:我们就把这种带有加号的算式叫做加法算式。像刚才,把铅笔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都不错,老师啊,要奖给每位小朋友5个桃子,坐好了,请小组长进

行发奖。

师:小朋友拿到这5个桃子之后,你准备怎样使用啊?

2、师:演示摆桃子1+3=(),问:这样可以用哪个加法算式表示?

3、用你们的桃子摆一摆,能摆出多少个加法算式?[要求学生摆一次把结果记一次]

学生模仿摆法后独立操作:每个同学动手把桃子摆一摆。

小组交流:小组长进行调控,比一比,看哪个组的摆法最多。

4、个别小组汇报操作过程。

教师演示结果,让学生再看一次。

四、巩固深化,应用探索

1、看图说图意,列算式

出示:书本第22、23页的四幅图。

师:小组合作,每人做•题,并把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的想法说给组内的小朋友听。

组长分配任务,学生独立做题,交流自己的想法,个别学生汇报结果

2、奖苹果(书本第23页第3题)

师:请谁上来领奖品,猜猜是什么?一生高举奖品,其他学生回答。(发一个苹果)

师:请答对的学生上来领奖品。(发3个苹果)

师:依照上面的方法发5个、7个苹果。

师:老师奖给他们的苹果有什么变化?

3、说一说,算一算

师:真棒,小朋友们刚学就会列这么多的加法算式,说来也巧,老师认识的一位小朋友——小明今

天也学列加法算式,而他一回家就笑着向爸爸妈妈说今天学到的本领,我们去他家看看好吗?

出示:第23页第4题的幻灯片

师:这就是小明的家,漂亮吗?你能在他的家里发现一些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吗?

4、师:在小明家发现了这么多的加法算式,那你能不能回家看看自己家里有哪些算式,然后告诉爸

爸、妈妈呢?

五、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有几辆车

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加法意义;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感知交换加数

的位置,得数不变;初步体会、区别基数与序数。

2、能从简单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法问题,列算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

3、引导仔细审题、规范书写的良好的计算习惯,以及认真听、仔细想、主动说的上课习惯。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理解了加法的意义的

基础上,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

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重点:理解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整个过程,

让他亲眼见到同一副图,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学生在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的基础上去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出示挂满算式的苹果树;苹果、梨等水果贴片

学生:小圆片、小三角等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娃娃伴着徐徐的凉风向我们走来。他想和小朋友门一起做5的拍手游戏,

好么?

2、拍手游戏:

师:秋娃娃拍一,你拍几?

师:秋娃娃拍二,你拍几?……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游戏玩完了,秋娃娃玩的可高兴了,现在她想带大家到果园里去走一走、看-看,你们愿意么?

2、出示主题图。

(1)师:从这幅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左边2棵果树,右边有3棵果树。

(2)师: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提问:一共有几棵果树?

(3)师:你会计算么?

生1:2+3=5(说原因)

生2:3+2=5(说原因)

(4)师:说一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步体

会加法交换率。)

与同桌交流讨论。

生I:这两个算式都是加法。

生2:他们的加号两边都是2和3,等号后面都是5。

生3:他们加号两边的数的位置交换了

(5)师总结:看来交换加号两边数的位置他们的得数不变。

三、利用操作,加深理解

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秋娃娃可真高兴,它决定送给你们一份奖品。瞧

1、师:秋娃娃送给她家什么奖品?你能说给你的同桌听么?

生:左边有I个苹果,右边有2个苹果。

2、师: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个苹果。

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1+2=3

2+1=3

3、师:说一说这两个算式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再次体会加法交换率。)

4、学生操作

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果园里的小动物可不服气了,说:“如果你能回答出我的问题那才叫本

事呢!”同学们你们有信心么?

出示摆一摆题:

请同学们左边摆1朵花右边摆2朵花,再列式。

请同学们左边摆1朵花右边摆3朵花,再列式。

学生独立完成。

四、用知识解决问题

同学么顺利的解决了小动物的第一个题目,这会,小兔子急了,他也想给大家出个题目,瞧:(出示

课本24页试一试的兔子图)

师:从这幅图上你都看到什么了?

生:有小兔子。

生:还有萝卜。

生:小兔子在拔萝卜。

2、师:那么看了这幅图你能列出那些加法算式呢?

生1:4+1=5(上面有4只小兔子,下面有1只小兔子。)

生2:1+4=5

生3:1+2=3(上面有1个萝卜,下面有2个萝卜。)

生4:2+1=3

师:同学们真棒!能够看着一幅图列出这么都得加法算式。我要给你们•点掌声。可是小动物门的

题还没完呢!师:从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萝卜和盘子

师:你能列出什么算式?

生1:0+5=5

生2:5+0=5

师:为什么用0呢?

生:因为左边的盘子里一个萝卜也没有.

五、运用游戏、巩固新知

1、手指游戏

小朋友们刚才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敢的闯过了小动物门的重重关卡,咱们的朋友秋娃娃见了可真高兴!

他向邀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做手指游戏。

师:快、快、快、准备好,我们来做手指操。手指头动、手指头动,5可以分成1和几?(生:5可

以分成1和4,1+4=5、4+1=5。)

师:再把小手动一动、5可以分成2和几?(生:5可以分成2和3,2+3=5、3+2=5。........)

师:小手、小手伸出来,我们一起做运动,我出1,你出几?

生:你出1,我出4,1+4=5、4+1=5

师:手指头动,再来动,我伸0,你伸几?

生:你伸0,我伸5,0+5=5、5+0=5。...

师:看了同学们玩得这么高兴,林子里的小鸟也想来参加,瞧:(翻开课本第25页第5题)

师:算一算一共有几只小鸟?

生1:3+2=5(树下有3只鸟,树上有2只鸟。)

生2:2+3=5

生3:1+4=5(有1只大鸟,有4只小鸟。)

生4:4+1=5

2.摘果子游戏:

时间过得真快,秋娃娃要回家了。可是他想请同学们帮她一个忙,帮他把林子里的果子摘下来,你

们愿意么?

看来同学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子可是这可不是一般的果子,你须要回答出树爷爷的一个问题,这个

果子才能送给你,你们有信心么?(出示一棵挂满苹果的苹果树,每一个苹果上又一个题)

六、课堂小结

1、学生自评

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完成了这么多地题,而且还帮秋娃娃把果园里的果子也摘下来了,那么

请同学们评价你这节课的表现,如果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的特别好,就给自己的5颗星,如果你觉

得今天表现的还行,就给自己的4颗星,如果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得不够好,应该继续努力,就给

自己得3颗星。请同学们拿出彩色笔为自己把表示成功的星星图上颜色。

2、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摘果子

教学内容:课本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

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

法计算;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动手操作、使用交流等系列数学活动让学生亲历与他人交流各

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3、情感目标: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启发学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渗

透数学的应用意识,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兴趣与成就感;帮助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培养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是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是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提示课题

1、开火车口算

师:小小火车开起来,开到这边来。

2、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加法,谁能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加法问题呢?可以先和同伴先说•说。

(学生边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边寻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找生活中加法问题。)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学习主题图

师:苹果园里的苹果熟了,笑笑提着篮子要去摘苹果。小朋友们,想一想笑笑可能会摘F多少个革

果呢?(学生猜想,根据学生汇报,产生:笑笑摘了1个、2个、3个、4个、5个。)

师:果树上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呢?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以说出减法算式。

2、认识减号

(1)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1=45-2=35-3=25-4=15-5=0

(2)这个符号叫什么?怎么写?这个算式叫做减法算式。

3、明确算式意思(1)试读算式(2)理解算式意思

先讨论5、3、2各表示的意思,再讨论各算式表示的意思。

生:5表示原来有5个苹果,3表示摘了3个,2表示还剩2个。

3、小结:减法和加法有什么不一样?

三、合作操作,交流学习

1、对口令,老师做动作,学生说意思和算式。

师:做“5个手指,去掉4个”

……指名学生说意思和算式。

生:原来有5个手指,去掉4个,还剩几个?5-4=1

2、让学生同桌合作学习

师:下面小朋友考考你的同桌,你摆学具,请同桌说算式。交换学习。

(一个学生说算式,另一个学生摆学具演示,再交换角色进行。)

组织学生小组汇报

4、游戏活动

听音乐,抢椅子

师宣布规则:当音乐开始时,请小朋友顺时针绕椅子慢跑。音乐停止时,看谁抢先坐在椅子上。其

他小朋友边看游戏边想一想,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师:小朋友们比一比,明E-组是提出数学问题最多的小博士?(音乐响起)

师:在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说说看,好吗?

5、小结:

师:从小朋友的合作操作与游戏中可以看出,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都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

还剩下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

6、课堂练习

练习书本第38页“做一做”第1、2题,集体评论。

7、联系生活,领悟运用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的?说一说,好吗?

四、课堂巩固练习:第26页做一做1.2题。

五、课堂评价

师:小朋友,这节课大家都很棒,那么,你认为本节课中谁是小博士?

六、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小朋友回家后向爸爸妈妈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好吗?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小猫吃鱼

教学内容:课本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开放题的教学

教学准备:圆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出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和小猫交朋友,去看看小猫吃鱼的情景。(出示课题一一小猫吃鱼)

二、新课探讨

1.引导学生观察图。小朋友独立观察小猫吃鱼的四幅图,与同桌说说你看到的,并解答图中的问题,

将它补充完整。(学生同桌交流)

2.集体讨论交流。

(1)第一幅图。请一位小朋友说说第一幅图。有一只小猫看到盘子里有3条鱼,它可想吃了。

(教师可以多引导几位同学说说图意,让孩子都用自己富于童话的语言表达图意。)

师:盘子里有3条鱼,可以用数字儿来表示?(数字3)

(2)第二幅图。

师:小猫看到了自己最爱吃的鱼,它怎样做呢?

生:小猫忍不住吃了一条。

师引导学生表达完整:原来有几条鱼?被小猫吃了几条,还剩下几条?请一位同学表达。

生:原来盘子里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1条,还剩下2条。

师:一共3条,吃了1条,还剩下2条,会用个算式还表示吗?

生:3-1=2(条)

(3)第三幅图。

第三幅图同第二幅图一样,先让学生说图意,然后列出算式。有的学生会列3—=1或3—2=1。

(4)第四幅图。

师:现在盘子里只剩下1条鱼了,小猫是不是会留下来给他的同伴吃呢?

生:小猫觉得鱼太好吃了,结果他把最后一条鱼也给吃了。

师:再吃1条,还剩几条呢?

生:还剩0条。

师:一条鱼也没剩了,就可以用0来表示,请一位小朋友列个算式。

生:3-3=0(条)

师: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生:表示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3条,1条鱼也没剩。

生2:表示3条鱼,小猫把它全吃光了。

3.算式意义的扩展延伸。

师: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3—3=0这个算式还可以表示什么?想好后先在小组中说一说。

学生反馈:

生I:妈妈买了3个苹果,被我吃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

生2:我有3粒糖,吃了3粒,还剩下几粒?.......

师:3-3=0这个算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表示这么多种不同的含义,可见生活与数学真是对好朋

友。

4.试一试。

(1)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图中笑笑在干什么?套中了几个圈,没套中几个圈,

1+3=4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之后引导学生提出儿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2)第2题。先让学生看图独立列出算式,集体反馈时再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三、套圈游戏。

每个小组5个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中轮流套圈,套圈之前鼓励学生先预测自己可能会套

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四、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口算。集体反馈时采用开火车的形式。

第2题,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新的计算形式,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指导。学生完成

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第3题是一道开放题,都是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

师:说一说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5只小鸡,有.2个盘子。

师: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生1:可能左边有3只小鸡,右边有2只小鸡。

生2:也有可能全部的小鸡都在左边,右边一只也没有。

师:同学们想像都很有道理,下面,大家就根据自己的想像把算式补充完整。

五、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观察图,根据图意自己编个故事。

集体交流,多让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编的故事。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

师:第一幅图淘气请来了几个小朋友?桌面上放了几个杯子?差几个杯子?

(有5个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