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6_第1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6_第2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6_第3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6_第4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者:林秀春审核人:张文惠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存在决定思维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思维决定存在能够反映不能反映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有没有同一性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学科网学者与民工学者:“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

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应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因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两个术语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不同意,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学习目标:1、识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哲学的基本派别和两个对子。2、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

种基本形态。3、学会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

生活中的哲学现象。Z.x.x.K.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水是万物的本原。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人是万物的尺度.“8”就是发.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理在事先、中外“神创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掩耳盗铃基本观点基本形态基本观点优点局限性共同点分类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世界本原,意识决定物质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水火土气等)只是一种猜测

没有科学根据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物质决定意识124365798111014131215自然科学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在能动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1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分歧辩证法全面联系发展形而上学片面孤立静止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费尔巴哈黑格尔思考:如果一位同学这次考试成绩是52分,如何评价?对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分歧对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分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从属”二字表明: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从属1.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A2.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风暴,船长大声喊到:“谁会祷告?”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逃生。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从哲学的角度,船长的做法: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B.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C.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D.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嘲讽D3.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种观点: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②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③把宇宙的某种精神力量

作为世界的本原④认为宇宙统一于“吾心”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C4、(双选)“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A唯物主义的态度B唯心主义的态度C客观地看待事物D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AC5、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②按图索骥③画饼充饥④削足适履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CZx.xk(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西方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的古希腊,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和范缜。古希腊的泰勒斯,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开创人,他首先摆脱了神创论的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接着,赫拉克利特又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而在中国,则存在“五行”学说(水、火、木、金、土杂,以成万物)。这些古代的哲学家把哲学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形态,坚持了以“物”为本。1、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成果。(二)唯物主义原子: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他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近代形而上学“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英)贝克莱“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心外无物”

————(明)王守仁(阳明)“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贝克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南宋)陆九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主观唯心主义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坛经》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柏拉图“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黑格尔“理在事先”——朱熹◆主观精神:一般是指“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客观精神:指“人之外”的神秘的意志力量(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神)◆两个“基本”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