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滁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当代文学历经了70年发展历程,其中散文取得了巨大成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书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赞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人物,是散文创作的重要主题。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使散文的纪实性增强,体现之一是报告文学发展成熟。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传诵一时的报告文学名篇。杂文也是这一时期广义散文的重要类型,邓拓、吴晗、廖沫沙合写的《三家村札记》,邓拓的《燕山夜话》等是其中的代表作。杨朔的《雪浪花》、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等作品,集中体现了该时期小品散文的创作特征,而其中的“诗化散文”被视为新中国建设初期的精神号角。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及时反映在散文创作中,而散文以自己的艺术方式推动当代文学发展。“文革”以后,当代文学进入发展的新时期。散文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在题材、文体还是艺术风格上都出现了新特点,在处理文学与政治、个人与社会、现实与历史的关系方面趋于成熟。1985年前后,小说、诗歌,戏剧创作出现显著变革,散文创作也开始寻求变革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后,“散文热”兴起:现代散文作品得以重刊,各类散文书系、类编、选本不断涌现;散文刊物增多,“晚报”“周末”类报纸几乎都辟有随笔、小品专栏;散文写作者增多,非职业写作给散文发展带来活力;散文一度成为读者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消费品。散文再一次靠近大众,成为与读者阅读生活紧密联系的文体。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的出现,给散文写作带来了新的思路,也吸引了众多曾经游离于散文的读者。许多出自非职业散文作者之手的思想文化随笔也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有深厚文化背景并且充分呈现写作者个人情怀的散文,以及以新的表达方式介入现实、关怀生命的散文受到欢迎。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汪曾祺的《蒲桥集》张中行的《负暄琐话》以及贾平凹等小说家的散文别开生面,为文坛带来一股新风。回顾当代散文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新时期以来,散文的不同文类此消彼长,如报告文学和杂文逐渐从广义的散文中分离出去,成为与散文并列的文体。这种此消彼长的现象与散文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关,也与写作者、读者、社会背景、文化生态等合力作用相关,表明文学意义与价值的产生无法与时代脱离关系,时代需要的是推动文学文体变革的根本动力。(摘编自王尧《写出时代的美与精神高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报告文学发表后深受读者喜爱,成为名篇。B.《三家村札记》和《燕山夜话》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杂文的代表作。C.《雪浪花》《长江三日》《社稷坛抒情》等作品都属于“诗化散文”。D.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属于“文化大散文”,这类散文吸引了众多读者。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结合中国当代散文取得的成就,论述当代散文反映了时代精神,满足了时代需求。B.文章列举了大量例子,有作品方面的例子,也有社会现象等方面的例子,增强了说服力。C.文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当代散文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展状况和新时期以来的发展状况。D.文章按时间顺序论述“文革”后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其中末段论及中国当代散文的未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如火如荼,很多作者进行散文创作,反映这一时期的典型的人和事。B.在“散文热”的影响下,一些“晚报”“周末”类报纸设置了随笔、小品专栏,一些非专职作者创作散文。C.“文革”以后,散文创作不断变革创新,如出现了“文化大散文”这一新的散文类型,一些散文以新的表达方式介入现实、关怀生命。D.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逐渐发展成熟,这为后来报告文学从广义的散文中分离出来提供了必要条件。(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资料中国新闻网)材料二: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7.06%,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2018年也是开展监测以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从城乡分布来看,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2.44%,农村居民为13.72%,城市高于农村,但农村的提升速度快于城市。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为22.07%,中部地区为13.51%,西部地区为13.23%。其中,东部地区增长了3.36%,中部地区增长了1.96%,西部地区增长了3.35%。2018年中国居民六类卫生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0.18%,科学健康观素养44.48%,健康信息素养27.18%,慢性病防治素养18.96%,基本医疗素养17.38%,传染病防治素养17.05%。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的主要因素包括:各地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卫生与健康工作,广大媒体不断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大力推动制定有利于健康的政策,积极开展区域和场所健康促进以及健康科普活动,营造健康文化环境。2018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我国持续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工作,落实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要求,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摘编自《国家卫健委:2018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升至17.06%》,中国新闻网)材料三:“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中国2030”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来看,要有效控制一种新发传染病疫情,居民应具有主动寻求和获取正确的传染病相关知识的能力,并根据所获得的疾病知识和防护技能进行自我防护,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从而有效保护自身健康。从区域甚至全国的传染病防控来看,具备较高健康素养的居民越多,传染病疫情防控的效果就越好,危害就越小。当每位居民都具备了某项传染病防控的知识和能力,该传染病就可得到有效控制。推而广之,如果所有居民都具备良好的健康素养,那么距离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目标就不再遥远。人人都向往健康生活,但仅有向往远远不够。如果没有规范的渠道来获取科学、系统的健康认知,人们就会缺乏判断力,导致伪科学信息不胫而走。在不法企业的营销炒作下,缺乏科学素养的人们很容易成为谣言的跟风者,进一步催生伪科学的“温床”。因此,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第一要务是提高公民对常见病和传染病的认知,尤其是防控知识的知晓率。政府要真正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强战略设计,创建保护人民健康的政策环境,协同全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密切合作,建立较为成熟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机制,加强专业规范引导,培育国家、省市层面的健康科普资源库和专家团队,将健康素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卫生健康系统相关机构和人员要主动为居民提供健康知识,提升居民防病意识和能力,使更多居民参与健康干预与宣传教育活动。民众要树立“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包括医疗资源在内的所有社会资源。(摘编自《你的科学素养奠基健康中国》,《光明日报》2020年2月4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2012年到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上升,其中2018年增幅最大,比2017年增加了2.88个百分点。B.2018年中国居民六类卫生问题素养水平较2017年都有所提升,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由2017年的第四位降到最后一位。C.作为重要卫生健康监测指标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反映了公众健康素养,提升公众健康素养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D.“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协同社会各部门参与、合作,将健康素养教育日常化,是政府提升国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措施。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城乡、区域差别,东、西部地区提升速度快于中部,而农村的提升速度快于城市。B.健康扶贫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这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C.努力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极其重要,只要所有居民都具备良好的健康素养,就能够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目标。D.具备良好健康素养能主动获取并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据此形成正确的认知,做出正确决策,不信谣,不传谣。6.城乡居民如何有效提高自身健康素养水平?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l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家乡水卫建民东西方创世纪的神话,都以水的出现为人类文明的开端。中国哲学“天一生水”的表达,西方文化“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的描述,都是从柔弱的水获得天启。不过,要追问一汪清泉从什么时候开始涌流?一条长河从哪个世纪开始奔流?任何历史地理著作都难以找到上限。远古的记载,都是美丽的神话。我的家乡——山西洪洞广胜寺的霍泉,从三国时的《水经》就有记载。公元6世纪,郦道元著《水经注》,更有详细地记载:“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经赵城南,西流注于汾水。”这是把霍泉作为汾河支流的记载,是科学著述,也是经典美文,证明在千年以前霍泉已成深潭形状,与民间俗称“海场”相近。北方人称湖泊为“海”,大概始于元代。老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外景地就采自这里,外地观众不知道,影片里的大山,是霍山,奔流的小河水,源自霍泉。电影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词作者的灵感,来自清澈长流的霍泉水。历史上,霍泉水是农业灌溉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水的流量能浇灌二三十万亩土地。晚清民国时,为解决洪洞、赵城两县在用水上的争端,合理分配泉水,地方政府在水源地建分水亭,从源头治理。解决了在水资源上的分配问题,就避免了两县农民因争水而时常发生的械斗。分水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实际功能是均水。前人的智慧和审美眼光总是能把功用和审美融为一体,如燕园未名湖畔的水塔。霍泉之西的分水亭,有一条木制廊桥穿过,成为观赏山景塔影、泉水奔流的驻足点,又是移步换景的空间处理,水与亭构成一个园林小品。分水亭边,还有砖结构的三角形门洞,其中一道门上镌刻的联语是:“分三分七分隔数柱/水滑水秀水成银涛”,横额:“梅花逊雪”。这是分与合的哲学思考,对水德水姿的诗情赞美。分水亭之北,是水神庙,又称下寺,著名的元代壁画,中国戏剧史必须提及的“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片段,就在这里。壁画的场面,更多的是描绘水与人与神的关系,也是对霍水长流的祷祝。如果是夏天,你从30里地外的洪洞县城来到这里,立即会感到凉飕飕的逼人之气:澄碧的一池泉水,从山底几株老柏树根下怒放的泉眼,巍峨的霍山,高指蓝天的飞虹宝塔,满山的森森古柏,分水亭四周的绿荫,湿润宜人,真是清凉世界,人间仙景。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这里举行传统庙会,毗邻数县的人都来赶会,是朝山礼佛,更是民间贸易、文化盛会。幼年时,我坐着牛车来赶会,凌晨来到这里,睡梦中睁开眼,看见一池碧绿,如看见蓝色夜空的一颗亮星星,堪称人生的“洗礼”。几十年间,我在外奔波,足迹几遍全国。每到一个城市或乡村,当地的河流湖泊﹑盛地名泉,总是影响我的观感和心情。在一些繁华热闹的城市,高楼林立,穿过城市的河流却经年浑浊,使人扫兴。那一年,我去陕西安康开会,看到清澈的汉江水,多年难忘。我知道,由于过度开采、人口膨胀,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泉水河流已经枯竭断流。北京玉泉山,我去勘查过,早已是徒具其名、滴水全无。湖南韶山,毛主席住过的滴水洞,倒还有一线泉水,游人掬水而饮,表达对领袖的感情。泉城济南,趵突泉水的升降,已成人们关注的新闻。水资源严重短缺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点应成为国人的共识。有一个宣传节水的公益广告说:水是地球上人的最后一滴眼泪。话虽说得极端,却是水危机的口号,如同棒喝,叫人一惊。每次回家乡,尽管家乡已面目全非,霍泉却依旧,我心里总是惦记霍泉,像惦记一位高寿的亲人。时间充裕的话,我总要去亲近霍泉,尝一口千年不断流的家乡水,然后掬水擦把脸,洗净俗世的尘垢,浇灌干枯的怀抱——人和水,竟是如此亲密!东西方的哲人都以“逝水”解释物质的运动。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面对长流不息的泉水河流,我们不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而且关注人类的命运。水,生命的基本元素,蕴含朴素的真理。(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西方创世纪的神话以水为人类文明的开端和中国哲学“天一生水”的表达都是为了强调水对人类的重要。B.“家乡水”指的是家乡的霍泉水,作者每次回家乡都要去霍泉尝一口千年不断流的家乡水,掬水擦把脸,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C.晚清民国时候,为避免两县农民因争水而发生械斗问题,当地政府只好建造分水亭将霍泉一分为二;亭之北有水神庙,泉之西有园林。D.作者将穿过城市的那些浑浊的河流、那些已枯竭断流的著名泉水,与家乡的霍泉相对比,意在说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8.文中写《水经》和《水经注》里的相关内容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请结合文本,对“前人的智慧和审美眼光总是能把功用和审美融为一体”这句话作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邻战于街亭谈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功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B.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C.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D.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古代男子18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B.建兴元年,年号,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5年,这也是蜀汉政权的第二个年号。C.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当臣子与帝王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D.《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晋朝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史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深得刘备信任,临终托孤。刘备临终时嘱咐诸葛亮:如果刘禅没有才能,就可以取而代之。他又封诸葛亮为武乡候,可以说把蜀国托付给了诸葛亮。B.诸葛亮主动承担责任,自我惩戒。马谡在街亭违背命令,导致大败而归,诸葛亮认为自己身居高位,责任应完全在自己,向皇帝要求贬职三级,来惩罚自己过失。C.诸葛亮治军严谨爱民,深受赞叹。他和司马懿在渭水南边列阵对抗时,被他安排去屯田的士兵,和百姓和谐居住在一起,令司马懿都忍不住称赞。D.诸葛亮严格约束自己,不谋私利。他在外任职当官,随身的衣物和饮食,完全由官府供给;在成都,他的家人依靠桑园和薄田为生。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亮身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2)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游终南山①孟郊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②,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注】①南山:指终南山。秦岭著名的山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②高峰夜留景:《全唐诗》此句下注:“太白峰西黄昏后见馀日。”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山塞天地”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诗人“游”终南山的感受,虽“险”而不“怪”,虽“夸”而非“诞”,非常“妥帖”。B.“日月石上生”句,感觉日月像从石上“生”出来一样,写出了诗人长时间身处山中的错觉,也侧面表现其游兴之浓。C.“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把万顷松涛的形象和万壑清风的形象统一起来,表达了对终南奇景的赞叹与欣赏。D.这首五言古诗写景语出惊人,既奇又险。在写景的过程中又穿插了诗人的感悟,如“山中”两句和最后两句,让人感觉意味深长,内涵深沉。15.结合全诗,分析本诗蕴含的思想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与平静,这也正是作者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也用到了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荀子·劝学》用博喻的方式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其中用雕刻作比来正面说明坚持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有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人生的避风港。作家毛姆曾说过,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如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坎坷,遇到挫折,_________、一往无前是一种态度,掩卷沉思、反思自己也是一种态度。()。通过读书,在历史中寻找借鉴,从他人那里汲取经验,未尝不是以退为进、站在问题之外看问题的大智慧。不仅如此,以读书修身正己,能让人少几分“卷帷望月空长叹”的烦恼纠结,多一分“一菱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从容,反而有助于我们迈过这些坎。无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诗意的栖居地。有人说,读一本好书,_________,浸润书香,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确实,阅读和思考是每个人都不会虚度的旅程。它能让人放慢原本急匆匆的步伐,撇掉_________、内心喧嚣的浮躁,在字里行间的风景里,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苏州有一家大型书店,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拥有非常长的楼梯,其意图就在于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_________的过程中,能够放慢脚步,感受书香,从容沉淀。在这个意义上,读书绝不仅仅是一种拯救灵魂的休闲,而是一种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无所畏惧细嚼慢咽左顾右盼拾级而上B.无私无畏含英咀华左顾右盼扶摇直上C.无所畏惧含英咀华左冲右突拾级而上D.无私无畏细嚼慢咽左冲右突扶摇直上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前者的思想是明朗的,但后者未必不是幽晦B.前者的精神是雄健的,但后者未必就是逃避C.前者的思想是明朗的,但后者未必就是幽晦D.前者的精神是雄健的,但后者未必不是逃避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读书绝不仅仅是一种拯救灵魂的休闲,在这个意义上,更是一种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B.在这个意义上,读书绝不仅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休闲,而是一种拯救灵魂的生活方式。C.在这个意义上,读书绝不仅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拯救灵魂的休闲。D.在这个意义上,读书绝不仅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休闲,更是一种拯救灵魂的生活方式。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每个孩子_____,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开在春天,也有的开在别的季节,_____,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但是,也许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_____,而忽略了“默默耕耘”。我们习惯了说“别人家的孩子”,但又有哪个人家的孩子,是天生那么好呢?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8日,记者从第六届天琴空间科学任务研讨会上获悉,自今年6月以来,“天琴计划”科研团队已经多次成功实现了地月距离的激光测量。目前,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仅有5个国家具备激光精准测量地月距离的技术能力。地月激光测距是以脉冲激光器作为光源对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空间距离进行精准测量,也是开展“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必须攻克的关键技术。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雷海为的对手、《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度总冠军、《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亚军彭敏是这样读书的:高中读,大学本科读,读到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硕士……身处雅室而心自通灵。对上述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你有什么看法或有类似的经历。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写成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滁州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联考语文试卷(答案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当代文学历经了70年发展历程,其中散文取得了巨大成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书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赞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人物,是散文创作的重要主题。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使散文的纪实性增强,体现之一是报告文学发展成熟。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传诵一时的报告文学名篇。杂文也是这一时期广义散文的重要类型,邓拓、吴晗、廖沫沙合写的《三家村札记》,邓拓的《燕山夜话》等是其中的代表作。杨朔的《雪浪花》、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等作品,集中体现了该时期小品散文的创作特征,而其中的“诗化散文”被视为新中国建设初期的精神号角。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及时反映在散文创作中,而散文以自己的艺术方式推动当代文学发展。“文革”以后,当代文学进入发展的新时期。散文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在题材、文体还是艺术风格上都出现了新特点,在处理文学与政治、个人与社会、现实与历史的关系方面趋于成熟。1985年前后,小说、诗歌,戏剧创作出现显著变革,散文创作也开始寻求变革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后,“散文热”兴起:现代散文作品得以重刊,各类散文书系、类编、选本不断涌现;散文刊物增多,“晚报”“周末”类报纸几乎都辟有随笔、小品专栏;散文写作者增多,非职业写作给散文发展带来活力;散文一度成为读者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消费品。散文再一次靠近大众,成为与读者阅读生活紧密联系的文体。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的出现,给散文写作带来了新的思路,也吸引了众多曾经游离于散文的读者。许多出自非职业散文作者之手的思想文化随笔也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有深厚文化背景并且充分呈现写作者个人情怀的散文,以及以新的表达方式介入现实、关怀生命的散文受到欢迎。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汪曾祺的《蒲桥集》张中行的《负暄琐话》以及贾平凹等小说家的散文别开生面,为文坛带来一股新风。回顾当代散文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新时期以来,散文的不同文类此消彼长,如报告文学和杂文逐渐从广义的散文中分离出去,成为与散文并列的文体。这种此消彼长的现象与散文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关,也与写作者、读者、社会背景、文化生态等合力作用相关,表明文学意义与价值的产生无法与时代脱离关系,时代需要的是推动文学文体变革的根本动力。(摘编自王尧《写出时代的美与精神高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报告文学发表后深受读者喜爱,成为名篇。B.《三家村札记》和《燕山夜话》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杂文的代表作。C.《雪浪花》《长江三日》《社稷坛抒情》等作品都属于“诗化散文”。D.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属于“文化大散文”,这类散文吸引了众多读者。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结合中国当代散文取得的成就,论述当代散文反映了时代精神,满足了时代需求。B.文章列举了大量例子,有作品方面的例子,也有社会现象等方面的例子,增强了说服力。C.文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当代散文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展状况和新时期以来的发展状况。D.文章按时间顺序论述“文革”后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其中末段论及中国当代散文的未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如火如荼,很多作者进行散文创作,反映这一时期的典型的人和事。B.在“散文热”的影响下,一些“晚报”“周末”类报纸设置了随笔、小品专栏,一些非专职作者创作散文。C.“文革”以后,散文创作不断变革创新,如出现了“文化大散文”这一新的散文类型,一些散文以新的表达方式介入现实、关怀生命。D.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逐渐发展成熟,这为后来报告文学从广义的散文中分离出来提供了必要条件。【答案】1.C2.D3.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资料中国新闻网)材料二: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7.06%,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2018年也是开展监测以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从城乡分布来看,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2.44%,农村居民为13.72%,城市高于农村,但农村的提升速度快于城市。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为22.07%,中部地区为13.51%,西部地区为13.23%。其中,东部地区增长了3.36%,中部地区增长了1.96%,西部地区增长了3.35%。2018年中国居民六类卫生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0.18%,科学健康观素养44.48%,健康信息素养27.18%,慢性病防治素养18.96%,基本医疗素养17.38%,传染病防治素养17.05%。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的主要因素包括:各地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卫生与健康工作,广大媒体不断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大力推动制定有利于健康的政策,积极开展区域和场所健康促进以及健康科普活动,营造健康文化环境。2018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我国持续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工作,落实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要求,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摘编自《国家卫健委:2018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升至17.06%》,中国新闻网)材料三:“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中国2030”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来看,要有效控制一种新发传染病疫情,居民应具有主动寻求和获取正确的传染病相关知识的能力,并根据所获得的疾病知识和防护技能进行自我防护,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从而有效保护自身健康。从区域甚至全国的传染病防控来看,具备较高健康素养的居民越多,传染病疫情防控的效果就越好,危害就越小。当每位居民都具备了某项传染病防控的知识和能力,该传染病就可得到有效控制。推而广之,如果所有居民都具备良好的健康素养,那么距离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目标就不再遥远。人人都向往健康生活,但仅有向往远远不够。如果没有规范的渠道来获取科学、系统的健康认知,人们就会缺乏判断力,导致伪科学信息不胫而走。在不法企业的营销炒作下,缺乏科学素养的人们很容易成为谣言的跟风者,进一步催生伪科学的“温床”。因此,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第一要务是提高公民对常见病和传染病的认知,尤其是防控知识的知晓率。政府要真正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强战略设计,创建保护人民健康的政策环境,协同全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密切合作,建立较为成熟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机制,加强专业规范引导,培育国家、省市层面的健康科普资源库和专家团队,将健康素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卫生健康系统相关机构和人员要主动为居民提供健康知识,提升居民防病意识和能力,使更多居民参与健康干预与宣传教育活动。民众要树立“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包括医疗资源在内的所有社会资源。(摘编自《你的科学素养奠基健康中国》,《光明日报》2020年2月4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2012年到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上升,其中2018年增幅最大,比2017年增加了2.88个百分点。B.2018年中国居民六类卫生问题素养水平较2017年都有所提升,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由2017年的第四位降到最后一位。C.作为重要卫生健康监测指标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反映了公众健康素养,提升公众健康素养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D.“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协同社会各部门参与、合作,将健康素养教育日常化,是政府提升国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措施。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城乡、区域差别,东、西部地区提升速度快于中部,而农村的提升速度快于城市。B.健康扶贫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这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C.努力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极其重要,只要所有居民都具备良好的健康素养,就能够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目标。D.具备良好健康素养能主动获取并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据此形成正确的认知,做出正确决策,不信谣,不传谣。6.城乡居民如何有效提高自身健康素养水平?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答案】4.D5.C6.①提高对常见病和传染病的认知,尤其是防控知识的知晓率。②积极主动获取科学的健康知识,做好自我防护,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③树立“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l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家乡水卫建民东西方创世纪的神话,都以水的出现为人类文明的开端。中国哲学“天一生水”的表达,西方文化“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的描述,都是从柔弱的水获得天启。不过,要追问一汪清泉从什么时候开始涌流?一条长河从哪个世纪开始奔流?任何历史地理著作都难以找到上限。远古的记载,都是美丽的神话。我的家乡——山西洪洞广胜寺的霍泉,从三国时的《水经》就有记载。公元6世纪,郦道元著《水经注》,更有详细地记载:“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经赵城南,西流注于汾水。”这是把霍泉作为汾河支流的记载,是科学著述,也是经典美文,证明在千年以前霍泉已成深潭形状,与民间俗称“海场”相近。北方人称湖泊为“海”,大概始于元代。老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外景地就采自这里,外地观众不知道,影片里的大山,是霍山,奔流的小河水,源自霍泉。电影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词作者的灵感,来自清澈长流的霍泉水。历史上,霍泉水是农业灌溉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水的流量能浇灌二三十万亩土地。晚清民国时,为解决洪洞、赵城两县在用水上的争端,合理分配泉水,地方政府在水源地建分水亭,从源头治理。解决了在水资源上的分配问题,就避免了两县农民因争水而时常发生的械斗。分水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实际功能是均水。前人的智慧和审美眼光总是能把功用和审美融为一体,如燕园未名湖畔的水塔。霍泉之西的分水亭,有一条木制廊桥穿过,成为观赏山景塔影、泉水奔流的驻足点,又是移步换景的空间处理,水与亭构成一个园林小品。分水亭边,还有砖结构的三角形门洞,其中一道门上镌刻的联语是:“分三分七分隔数柱/水滑水秀水成银涛”,横额:“梅花逊雪”。这是分与合的哲学思考,对水德水姿的诗情赞美。分水亭之北,是水神庙,又称下寺,著名的元代壁画,中国戏剧史必须提及的“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片段,就在这里。壁画的场面,更多的是描绘水与人与神的关系,也是对霍水长流的祷祝。如果是夏天,你从30里地外的洪洞县城来到这里,立即会感到凉飕飕的逼人之气:澄碧的一池泉水,从山底几株老柏树根下怒放的泉眼,巍峨的霍山,高指蓝天的飞虹宝塔,满山的森森古柏,分水亭四周的绿荫,湿润宜人,真是清凉世界,人间仙景。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这里举行传统庙会,毗邻数县的人都来赶会,是朝山礼佛,更是民间贸易、文化盛会。幼年时,我坐着牛车来赶会,凌晨来到这里,睡梦中睁开眼,看见一池碧绿,如看见蓝色夜空的一颗亮星星,堪称人生的“洗礼”。几十年间,我在外奔波,足迹几遍全国。每到一个城市或乡村,当地的河流湖泊﹑盛地名泉,总是影响我的观感和心情。在一些繁华热闹的城市,高楼林立,穿过城市的河流却经年浑浊,使人扫兴。那一年,我去陕西安康开会,看到清澈的汉江水,多年难忘。我知道,由于过度开采、人口膨胀,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泉水河流已经枯竭断流。北京玉泉山,我去勘查过,早已是徒具其名、滴水全无。湖南韶山,毛主席住过的滴水洞,倒还有一线泉水,游人掬水而饮,表达对领袖的感情。泉城济南,趵突泉水的升降,已成人们关注的新闻。水资源严重短缺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点应成为国人的共识。有一个宣传节水的公益广告说:水是地球上人的最后一滴眼泪。话虽说得极端,却是水危机的口号,如同棒喝,叫人一惊。每次回家乡,尽管家乡已面目全非,霍泉却依旧,我心里总是惦记霍泉,像惦记一位高寿的亲人。时间充裕的话,我总要去亲近霍泉,尝一口千年不断流的家乡水,然后掬水擦把脸,洗净俗世的尘垢,浇灌干枯的怀抱——人和水,竟是如此亲密!东西方的哲人都以“逝水”解释物质的运动。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面对长流不息的泉水河流,我们不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而且关注人类的命运。水,生命的基本元素,蕴含朴素的真理。(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西方创世纪的神话以水为人类文明的开端和中国哲学“天一生水”的表达都是为了强调水对人类的重要。B.“家乡水”指的是家乡的霍泉水,作者每次回家乡都要去霍泉尝一口千年不断流的家乡水,掬水擦把脸,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C.晚清民国时候,为避免两县农民因争水而发生械斗问题,当地政府只好建造分水亭将霍泉一分为二;亭之北有水神庙,泉之西有园林。D.作者将穿过城市的那些浑浊的河流、那些已枯竭断流的著名泉水,与家乡的霍泉相对比,意在说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8.文中写《水经》和《水经注》里的相关内容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请结合文本,对“前人的智慧和审美眼光总是能把功用和审美融为一体”这句话作简要分析。【答案】7.C8.①交代了霍泉的形成过程和悠久的历史,表明霍泉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②将家乡的霍泉美化、神化,表达作者出对家乡霍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③与第二段“远古的记载,都是美丽的神话”、文尾“千年不断流的家乡水”等语句相照应,结构严谨。9.①前人建分水亭,不仅解决了分水问题,更重要是解决了均水问题,分水亭是先贤智慧的结品。②分水亭翼然临于泉上,全然一幅艺术作品,是一道靓丽景观,彰显了前人的审美眼光。③分水亭融功用和审美于一体,可谓人间仙境,表达出作者对前人的智慧和审美眼光的肯定与赞美之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邻战于街亭谈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功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B.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C.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D.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古代男子18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B.建兴元年,年号,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5年,这也是蜀汉政权的第二个年号。C.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当臣子与帝王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D.《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晋朝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史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深得刘备信任,临终托孤。刘备临终时嘱咐诸葛亮:如果刘禅没有才能,就可以取而代之。他又封诸葛亮为武乡候,可以说把蜀国托付给了诸葛亮。B.诸葛亮主动承担责任,自我惩戒。马谡在街亭违背命令,导致大败而归,诸葛亮认为自己身居高位,责任应完全在自己,向皇帝要求贬职三级,来惩罚自己过失。C.诸葛亮治军严谨爱民,深受赞叹。他和司马懿在渭水南边列阵对抗时,被他安排去屯田的士兵,和百姓和谐居住在一起,令司马懿都忍不住称赞。D.诸葛亮严格约束自己,不谋私利。他在外任职当官,随身的衣物和饮食,完全由官府供给;在成都,他的家人依靠桑园和薄田为生。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亮身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2)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答案】10.C11.A12.A13.(1)诸葛亮亲自率领各路军队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而号令明白。(2)然而他连年劳师动众,都未能成功,大概临机应变,以及用兵谋略,并非他所擅长的吧!(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游终南山①孟郊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②,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注】①南山:指终南山。秦岭著名的山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②高峰夜留景:《全唐诗》此句下注:“太白峰西黄昏后见馀日。”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山塞天地”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诗人“游”终南山的感受,虽“险”而不“怪”,虽“夸”而非“诞”,非常“妥帖”。B.“日月石上生”句,感觉日月像从石上“生”出来一样,写出了诗人长时间身处山中的错觉,也侧面表现其游兴之浓。C.“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把万顷松涛的形象和万壑清风的形象统一起来,表达了对终南奇景的赞叹与欣赏。D.这首五言古诗写景语出惊人,既奇又险。在写景的过程中又穿插了诗人的感悟,如“山中”两句和最后两句,让人感觉意味深长,内涵深沉。15.结合全诗,分析本诗蕴含的思想情感。【答案】14.A15.①山峰充塞天地,日月相连并生,高峰独留余晖,深谷白昼未明,表达了对终南山高耸幽深奇景的赞叹。②山中人心正不邪,山路再险,人心仍平,表达了对山外世事险恶的领悟(或认识、洞察)及对山中人心地开阔坦然的欣赏、赞美。③清风万壑,松涛阵阵,触发了诗人对山中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俗世功名的厌倦。(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与平静,这也正是作者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也用到了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荀子·劝学》用博喻的方式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其中用雕刻作比来正面说明坚持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清风徐来(2).水波不兴(3).小楼昨夜又东风(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5).锲而不舍(6).金石可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有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人生的避风港。作家毛姆曾说过,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如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坎坷,遇到挫折,_________、一往无前是一种态度,掩卷沉思、反思自己也是一种态度。()。通过读书,在历史中寻找借鉴,从他人那里汲取经验,未尝不是以退为进、站在问题之外看问题的大智慧。不仅如此,以读书修身正己,能让人少几分“卷帷望月空长叹”的烦恼纠结,多一分“一菱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从容,反而有助于我们迈过这些坎。无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诗意的栖居地。有人说,读一本好书,_________,浸润书香,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确实,阅读和思考是每个人都不会虚度的旅程。它能让人放慢原本急匆匆的步伐,撇掉_________、内心喧嚣的浮躁,在字里行间的风景里,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苏州有一家大型书店,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拥有非常长的楼梯,其意图就在于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_________的过程中,能够放慢脚步,感受书香,从容沉淀。在这个意义上,读书绝不仅仅是一种拯救灵魂的休闲,而是一种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无所畏惧细嚼慢咽左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筋作业人工服务协议2024年
- 办公大厦专业保安与保洁服务协议模板
- 担保条款包含的2024年购销协议范本
- 封山绿化养护服务协议2024专用
- 二手房买卖协议模板20242
- 车位产权A区B栋2024号转让协议
- 2024年企业间融资借款协议模板
- 2024年租车协议违约法律诉状范例
- 2024年全新升级物流服务协议样本
- 2024住房公积金贷款协议样式
- 八上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
- 2023年 评审准则质量记录手册表格汇编(101个)
- 2024年度采购合同管理程序指南
- GB/T 44693.1-2024危险化学品企业工艺平稳性第1部分:管理导则
-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现代教师学导论》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至四)+终结性考核(大作业)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银行考试-征信人员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
- 第四单元 比(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辽宁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