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专题四地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专题四地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专题四地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专题四地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5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专题四地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合格演练测评(四)(地貌)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正确率:__________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下图为某岛屿西北部乾隆年间汉族聚落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 B.地形C.河流 D.交通2.图中山地河流上游最广泛的河流地貌是()A.冲积扇 B.峡谷C.三角洲 D.冲积平原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在山区分布极少,主要分布在地势较地平的丘陵、台地和平原地区,所以,影响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的为地形因素。故选B。第2题,冲积扇分布在山前,三角洲分布在河口地区,冲积平原是河流下游地势低缓的平原。在河流上游山地上,只可能分布峡谷地貌。故选B。答案:1.B2.B下图是我们旅游常常见到的一种景观。读图,完成3~4题。3.该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奇峰林立,地表坎坷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裂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4.该景观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东部地区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解析:第3题,图示地貌是溶洞地貌,洞内为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属于喀斯特地貌,该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等所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因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奇峰林立,地表坎坷的特征,A正确;喀斯特地貌一般出现在比较暖湿气候环境,不具有冰川广布的特征,B错误;千沟万壑、支离破裂的地表特征,是黄土分布区流水侵蚀的结果,不是喀斯特地貌特征,C错误;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往往地形坎坷,土层较薄,不具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特征,D错误。故选A。第4题,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我国石灰岩集中分布地区在云贵高原,其中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云贵高原属于我国南方地区,因此该景观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南方地区,D符合题意;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典型,解除A;我国东部地区大多地势低平,多沉积作用,石灰岩分布面积较小,因此不是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解除B;我国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袤,以沉积地貌为主,因此不是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解除C。故选D。答案:3.A4.D冰砾阜是一种圆丘状或陇状的冰川地貌景观,(a)图至(b)图示意其形成过程。据此,完成5~6题。5.冰砾阜的形成过程中经验了两次()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 D.积累作用6.从根本上确定陇状冰砾阜整体走向的是()A.山脉走向 B.沟谷走向C.河流流向 D.山坡坡向解析:第5题,冰砾阜是一种圆丘状或陇状的冰川地貌景,由图a至图b,冰砾阜经验了两次积累作用,前一次是冰面河积累,后一次是冰川(溶化后)积累。故选D。第6题,本题应把握住关键词“从根本上”,冰砾阜虽然与河流流向一样,但河流流向亦由沟谷走向确定。据此推断,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5.D6.B台湾某学校组织野外地质考察,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据此,完成7~8题。7.当地主要山脉的走向是()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8.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缘由,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A.C处——流水侵蚀作用D处——流水沉积作用B.C处——风力侵蚀作用D处——风力沉积作用C.C处——流水沉积作用D处——流水侵蚀作用D.C处——风力沉积作用D处——风力侵蚀作用解析:第7题,依据图中的指向标推断,指向标指示北方,山脉的走向以山脊线为参照,为东北—西南走向,故选C。第8题,C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地貌表现为峡谷地貌,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D处河道宽广,水流缓慢,为冲积平原,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7.C8.A下图为新月型移动沙丘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沙丘所在区域盛行风的风向为()A.西北风 B.南风C.东南风 D.北风10.图中各区域的地质作用主要为()A.甲-积累 B.乙-侵蚀C.丙-侵蚀 D.丁-积累解析:第9题,沙丘所在地的盛行风的风向较为固定,沙丘的迎风坡一般都较缓,背风坡较陡。据此结合图示的指向标分析可知,该沙丘所在区域盛行风的风向为东南风,本题选C。第10题,结合上题可知,形成该沙丘的主风向为东南风,图中的甲乙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地带,以侵蚀作用为主,A错B对;丙位于背风坡,以积累作用为主;丁处于新月形沙丘的背风地带的翼部,处于向内涡流经过地带,以搬运、吹蚀作用为主。据此分析本题选B。答案:9.C10.B读图,完成11~12题。11.如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搬运、侵蚀、积累B.侵蚀、搬运、积累C.侵蚀、积累、搬运D.积累、搬运、侵蚀12.上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A.瀑布 B.洪积扇C.河漫滩平原 D.河口三角洲解析:第11题,图中a位于河流的上游山区,地势落差大,河水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b位于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c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平坦,流速慢,以积累作用为主,B正确。第12题,图中c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平坦,流速慢,以积累作用为主,形成河口三角洲,D正确;瀑布一般形成于地势落差大的地区、洪积扇形成于出山口、河漫滩平原形成于河流的中下游。答案:11.B12.D相识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其次语言。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海拔:m)。读图,完成13~14题。13.据图推想,甲地所在等高线海拔为()A.300 B.400C.500 D.60014.关于图中丙、丁两地的说法合理的是()A.丙坡度大于丁 B.丙地海拔高于丁C.丙地光照强于丁 D.两地比例尺不同解析:第13题,相邻等高线的海拔高度相差一个等高距或相等。读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米。假如甲地所在等高线海拔为300米,则与其北侧的500米等高线相差两个等高距,与等高线数值特征不符,解除A;假如甲地所在等高线海拔为400米,甲地所在等高线与南北两侧等高线均相差1个等高距,符合等高线数值特征,B符合题意;假如甲地所在等高线海拔为500米,则与其南侧的300米等高线相差两个等高距,与等高线数值特征不符,解除C;假如甲地所在等高线海拔为600米,则与其南侧的300米等高线相差三个等高距,与等高线数值特征不符,解除D。故选B。第14题,读图可知,丙地旁边等高线比丁地密集,因此丙地坡度大于丁地,A正确;读图结合上一题结论,丙地海拔为400~500米,丁地海拔为500~600米,丙地海拔低于丁地,B错误;依据纬度推断,图示区域位于北回来线以北地区,丙地位于山地北坡,为阴坡,而丁地位于山地南坡,为阳坡,因此丙地光照弱于丁地,C错误;丙、丁两地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中,比例尺应相同,D错误。故选A。答案:13.B14.A下图为我国某中学生研学绘制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与图中虚线所表示的分界线相吻合的地理事物是()A.分水岭 B.山谷C.河流 D.纬线16.有关图中区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示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较少B.图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C.M地区的耕地,有可能出现明显的盐碱化D.绿洲所处地形为冲积扇解析:第15题,图中河流支流从虚线处流向南方,虚线为河流源头地区,地势高,在山下形成冲积扇,可推断为分水岭。结合图中经纬度分析,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天山南麓。北部虚线为分水岭。故A项正确。第16题,河口三角洲出现在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冲积扇,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15.A16.B读图,完成17~18题。17.选择在丙地视察地貌的主要缘由是该地()A.海拔最高 B.视野开阔C.海拔最低 D.起伏较小18.与丙地相比,乙地()A.为阴坡 B.海拔低C.为阳坡 D.海拔高解析:第17题,应选择视野比较广袤的地方,而非简洁的位置凹凸,应当是地貌形态之间的空间组合关系,是一种相对关系;同时距离也是一个基本的条件,假如距离太远,人的视力视察到的内容也有较大的改变。B正确。第18题,基于比较性思维,设问乙、丙两地间的差异,读图可知,乙地比丙地海拔高;阴坡和阳坡在图中无法推断。D正确。答案:17.B18.D某地理学习小组利用周末对学校旁边某地进行地貌考察。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该地地貌简图。据此,完成19~20题。19.视察图示地区地貌,最佳视察点为()A.甲 B.乙C.丙 D.丁20.图示区域内的宏观地貌为()A.高原 B.山地C.丘陵 D.盆地解析:第19题,读图可知,乙山峰海拔最高,且位于图示区域中部,为最佳视察点,故B项正确。第20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等高线稀疏,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左右,山峰与四周地区相对高度小,故宏观地貌为高原,A项正确。答案:19.B20.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材料一下图为一组风沙地貌景观示意图。材料二广西北海银滩是我国闻名的旅游景区,被称为“天下第一滩”,素有“南方北戴河”之称。下图为银滩景观图。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冰川,冬春季节河谷地带盛行强劲的西风。在中游宽敞的河谷中水流分叉成辫状,出现心滩、沙洲广布以及沙丘连绵起伏等奇妙的景象。(1)推断材料一中地貌的名称。(4分)甲是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_____,丁是________________。(2)依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北海银滩的地貌特点。(4分)(3)完成材料三中沙洲的形成过程。(6分)流域内的山地由于冰川侵蚀、风化作用覆盖有一层厚厚的风化壳;雨季通过流水______、搬运作用把泥沙带到雅鲁藏布江,在中游宽敞的河谷中,河流流速________,泥沙________形成沙洲。(4)完成材料三中沙丘的形成过程。(6分)在冬半年少雨季节,宽谷中泥沙沉积物出露水面,强劲的西风影响下泥沙被________;随着风力________,泥沙在河流沿岸和山坡上________,形成奇妙的沙丘景观。解析:第(1)题,依据地貌景观图即可推断风沙地貌名称。第(2)题,依据景观图和地貌名称即可推断景观特点。第(3)题,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中沉积形成沙洲。第(4)题,沙洲在枯水季节袒露,在风力吹拂下,在两岸山麓沉积,形成沙丘。答案:(1)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风蚀城堡(2)地表平坦,沙质细腻、雪白、松软。(3)侵蚀减缓淤积(4)搬移减弱沉积22.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为________。(2分)(2)描述甲、乙两村分布的共同特点。(6分)(3)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6分)(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竞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动身地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6分)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等高线确定河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