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肾脏疾病_第1页
药源性肾脏疾病_第2页
药源性肾脏疾病_第3页
药源性肾脏疾病_第4页
药源性肾脏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药源性肾脏疾病

概述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与排泄的重要器官,这也是肾脏易发生药源性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各种化学药品的不断问世及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或药物的滥用致使药物引起的急、慢性肾衰的报道日益增多。

第2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药物所致急性肾衰(ARF)约占34.2%。在老年人,原有肾脏病者发生率更高。临床医生对药物所致的肾损害认识不足、某些药物所致的肾病变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以及肾脏有巨大的储备能力,致使药源性肾损害不易早发现,常将药物的中毒症状误认为尿毒症的症状,造成延误诊治甚至发展为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而致死。

第3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地用药,避免毒副作用,减少药源性肾病变的发生,使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至关重要。

让临床医生了解药源性损害的原因,发病机理及相关药物,掌握药物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第4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药物为什么容易引起肾损害?

原因与肾脏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

(1)肾脏血流量大约占心搏出量的1/4,是接受循环血流灌注最多的脏器,因而通过肾脏的药物量也相对较多。

(2)肾脏毛细血管丰富肾脏具有极为丰富的毛细血管,容易发生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产生过敏性血管炎。第5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3)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可对多种药物分泌和重吸收。

(4)肾髓质的逆流倍增作用使髓质和乳头部药物浓度显著增高,在一些药物性肾损害中可出现肾乳头坏死。

(5)肾小管在酸化过程中的pH改变可影响某些药物的溶解度,导致其在肾内沉积,损害肾小管。第6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6)肾脏浓缩尿液使小管内溶液浓度增高,药物与小管上皮细胞表面接触造成损伤。

(7)当药物排泄时,肾脏多种酶的活性被抑制或灭活。

第7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1、肾血管收缩和肾血流量减少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PGE2等生成减少,因而肾血管扩张作用减弱,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在肾功能轻度损伤、脱水、肝功能不完全等情况下,易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但一般多为可逆性。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机制第8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出球小动脉有较强的扩张作用,可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当双侧肾动脉狭窄时,增高的血管紧张素Ⅱ对出球小动脉收缩作用增强是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的重要条件,而转换酶抑制剂则解除血管紧张素Ⅱ对出球小动脉的收缩作用,故可致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通过这一机制可引起急性肾衰。

第9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2、肾小管上皮直接受损: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磷脂酶抑制,引起溶酶体髓样变,致细胞损伤及坏死(氨基糖甙类可引起)。②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溶酶体酶及溶酶体释放,致其他细胞器受损及细胞坏死;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功能受抑制,造成细胞"呼吸窘迫"和损伤(某些头孢菌素可引起);④肾小管上皮细胞钙蓄积(如氨基糖甙类);⑤自由基引起的损害;⑥Na+-K+-ATP酶受损。第10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3、免疫机制的激活:药物分子引起Ⅳ型变态反应或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药物分子引起的Ⅱ型变态反应可引起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性损害也可致慢性间质性肾炎。

4、代谢障碍或毒性代谢产物致肾损害:某些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病与此关。

5、药物沉积致肾小管梗阻:如磺胺、MTX等所引起的急性肾衰。第11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引起肾损害的常用药物及其机制(一)抗感染药物

几乎所有类别的抗感染药物都有可能造成肾损害,而且几乎所有类别的抗感染药物都有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报道,但最常见的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药物还是β-内酰胺类,其它包括头孢类、抗结核药异烟肼和利福平等。第12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抗感染药所致肾损害还可以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代表药物有氨基糖甙类、万古霉素、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等。值得一提的是,抗乙肝病毒药阿德福韦、抗巨细胞病毒药西多福韦、抗HIV药替诺福韦都有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报道。磺胺的乙酰化代谢产物可能堵塞肾小管,造成急性肾衰竭,同样机制致病的还有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茚地那韦等。第13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抗感染药物还可引起肾小球疾病,如青霉素可以引起肾小球轻微病变、局灶增生或新月体肾炎,利福平也可能引起新月体肾炎。两性霉素还可以通过收缩肾小球入球及出球小动脉,引起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导致急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第14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造成肾损害,如减弱前列腺素介导的舒血管反应、减少肾灌注、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过敏性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球微小病变、急性肾乳头坏死、肾乳头硬化等。第15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与B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者大不相同,用药时间和潜伏期往往较长,全身过敏表现常不明显,病理上炎性浸润不明显。近年来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COX一2抑制剂虽然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传统药物减少,但是因为COX-2在肾脏应激时可以促进舒血管的前列腺素合成,所以COX-2抑制剂并没有减少肾脏损害的发生。第16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降尿酸药别嘌呤醇可能诱发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苯溴马隆等促尿酸排泄药可能因为尿酸盐结晶肾内沉积而间接导致肾损害。(四)抗肿瘤化疗药抗肿瘤化疗药物如顺铂、甲氨蝶呤、丝裂霉素、长春新碱、博来霉素、阿霉素、亚硝基脲、白介素一2等都有肾毒性。顺铂通过直接肾毒作用导致肾小管间质病变。第17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五)免疫抑制剂引起肾损害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神经钙蛋白抑制剂环孢素A、他克莫司(FK506)以及雷帕霉素靶点抑制剂。环孢素A、FK506肾损害的机制包括收缩入球小动脉及对肾间质血管的损伤,其发病与药物血浓度有关,临床表现为血肌酐进行性升高。第18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六)中草药有些中草药因服用超量或在禁忌情况下应用,可对肝、肾及消化道等脏器产生损害。如雷公藤作为免疫抑制剂,木通作为利尿药,益母草作为活血止血药,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但若过量应用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黄作为一种泻药,广泛应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但长期服用会引起高钾血症。另外草乌、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等中草药都有导致肾脏损害的报道。第19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断

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断根据以下两点:

①可能产生药物性肾损害的药物应用史包括特定的药物种类、药物应用的剂量、疗程、用药与肾损害发生的间隔时间、停药后肾损害的恢复情况等;第20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②相应的肾脏受损表现

包括尿检异常、肾功能减退、肾脏影像学异常、肾脏病理学异常。血清肌酐反映早期肾功能减退很不敏感,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某些代表肾脏受损的基因学或蛋白组学标志物,如肾脏损伤分子一1等异常,可以帮助更早地确诊药物性肾损害。

第21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药物性肾损害的预防(一)预防关注如下危险因素

1.老年患者2.过敏体质患者3.脱水状态4.肾毒性药物的合并应用5.原有慢性肾病和肾功能不全第22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预防原则

1.一些肾毒性大的药物应避免全身用药,如顺铂在治疗肿瘤时可以采取腹腔内用药,减少用药总量。2.抗感染治疗时,监测氨基糖苷类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的血浓度,使其维持在有效的治疗浓度范围内。尤其是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应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选择肾毒性较小的抗菌药物。第23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3.减少或避免使用能改变肾血流动力学的药物,可选择低毒或无毒性的药物;在使用ACEI时从小剂量开始,或采取措施纠正危险因素后应用。4.对易积聚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药物应用,应采取措施减少肾小管对药物的重吸收。如使用顺铂或显影剂时,进行充分水化,减少药物在肾小管的积聚。第24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5.对尿液中药物浓度高的药物,也应充分水化。如用氯化钠注射液预防两性霉素的肾毒性;应用甘露醇作为渗透性利尿剂,使肾小管液量增加,从而可降低一些显影剂的肾毒性。6.酸性的尿液易使一些对pH敏感的药物释出产生沉积,避免药物在尿液中产生沉淀的良方是碱化尿液,如碱化尿液可避免尿酸、氨甲蝶呤、磺胺类药物的沉淀产生。第25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7.有的药物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耗能增加,预防原则是降低小管上皮细胞耗能,例如用速尿可降低两性霉素的肾毒性。8.已有慢性肾病的患者,剩余肾单位接触药量增加,其代谢负荷加重,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时,要予以重视,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用药的剂量。第26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9.尽量选用肾毒性小或无肾毒性药物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肾毒性药物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应用,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所致肾毒性在停药后3周以上才能明显恢复,如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或应用其它肾毒性药物,则肾毒性会显著增加。尽量选用对肾脏损害可能性较小的药物,如选用非离子性、低渗性造影剂或不含碘的造影剂可以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选用低分子量的羟乙基淀粉、麦芽糖作稳定剂可以减少渗透性肾病的发生。第27页,共3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0.密切观察尿量和肾损伤指标密切监测各种肾损害指标,密切观察尿量的变化,以期早期发现肾损害,尽早减量或停药,减少或减轻肾损害的不良后果。11.水化和碱化尿液充分的水化可以预防造影剂肾损害碱化尿液对减轻苯溴马隆、磺胺等药物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